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並改正,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1

本學期我擔任了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與高年級教學相比,六年級的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七年級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比如,從七年級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閱讀應該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但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侷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七年級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非常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面對這些問題,面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鑽研教材、瞭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考慮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後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本冊教材注意培養學生預習習慣、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通過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能力,注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感受。但對一些知識點在練習中雖有所反映,要求卻不夠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比喻句、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的瞭解、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較為正確、清晰的瞭解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就能揚長避短、課內外互相補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閱讀課文,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於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這又是另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對你的學生真正地有所瞭解,知道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習情況不斷調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七年級年級剛剛從國小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通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後及時反思、小結,在後面的幾篇課文學習時,我特別注意這些問題,不再為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的再次發生。

三、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否定中成長

課上到現在,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起成長,有得有失。但最近卻不斷地發現經常在教學中遇到“瓶頸”,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課文如果只用那麼幾種教學模式去上,學生馬上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時對你的教學思路一清二楚,這樣的課還有什麼味?作文的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是通過講講要求、讀讀例作、嘗試寫寫、作後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瓶頸”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裡,對曾經的成績沾沾自喜,那隻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補充的時候了。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希望能衝破瓶頸,的新天地。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2

時光如白駒過隙,耕耘於三尺講臺之上,一晃已過十幾個年頭,十載春秋,十載風雨,一路跋涉,一路艱辛,我把平日裡在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三個方面的做法直白於大家。

一、科學設疑,民主提問

課堂提問是開展師生雙邊活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具體教學中,課堂提問容易流於形式,出現諸多問題:如過於繁瑣,主次不分;過於空泛,不著邊際;過於晦澀,無從思考;過於含混,模糊不清……要防止這些毛病,就必須做到:科學設疑,民主提問。

首先,課堂提問要有針對性。一是針對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素質教育“讓學生全體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主動發展”的要求,教師的提問要面向全班,不能只顧張三,不管李四;看中優生,冷落差生。所以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梯度性,因材發問,因人而異。不過所謂的“高階題”也未必是差生的禁區,優生的專利。課堂上的教師應察言觀色,因勢利導,靈活機動。二是針對教材,教材是知識的“源頭活水”,教師的設疑要分清主次,突出重點、難點。如果眉毛、鬍子一把抓,滿篇問,必將造成教學的無序和隨意。這裡,我們不妨借鑑一下葉聖陶先生的做法:“於學生所不易領會處發問”。其次,提問應講究方法。

另外,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問敢答。對學生言之成理的見解、獨到新穎的觀點,應熱情鼓勵,不能“一刀切”,用所謂的“標準答案”一錘定音。

二、活動求知,動中益智

要改變由教師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為學生稟賦和潛能充分開發創造寬鬆環境,語文活動課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課型。我的一些做法是:

1、開展課前一分鐘演講和專題辯論賽。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明顯提高。

2、編題、編謎。一篇課文、一個單元、一冊課本上完後,讓學生編題互測,編謎猜字、成語、篇目名、作家名等等。在互測互猜中知識得到了鞏固。

3、作文自改互改。教師指導方法,提出要求後,讓學生自改或互改作文。這樣,既節約了教師時間,又能使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4、採訪、調查

5、編歌、繪圖、製表。……要想活動課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還應特別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準備要充分,目標要明確,不能放任自流。寧精勿濫,濫測難收。其次形式要恰當,既不能模式單一,又不可強求花樣,以免樂之熙熙而學之空空。

三、多元思維,求異創新

創新教育無從談起,那麼怎樣點燃學生創新意識的火花呢?下面談談我的兩點做法:

1、由“點”引爆,啟迪學生多元思維。我們知道對同一問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語文教學中,就有許多能引發學生多元思維的“點”。教學中教師應善於抓住這些“引爆點”,質疑啟思,讓學生的思維迸發出五彩繽紛的'豔麗火花。

2、填充“空白”,啟迪學生的想象創造。作家在創作時,往往採取“文約事半”的手法,留下許多“空白”,教師要啟發學生髮揮想象力,進行再創造。如學完《理想的風箏》一文後,我問同學們:“假如劉老師沒有去世,他現在怎樣?”結果同學們充分發揮想象,踴躍發言。有說劉老師出國養病的、有說劉老師義務當學校歷史輔導員的、有說劉老師做了歷史博士生導師的、還有一個說劉老師左腿安上了假肢,正在公園裡打太極拳呢!讓我們給學生的想象插上翅膀,自由的飛翔吧!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3

去年春,霍山縣教育局組織開展教育教學主題研修活動,我鎮語文教學的研修課題是“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提高學習質量。”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知幫助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教學就事半功倍,學生才能實現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在這一年多的研修活動中,我更深刻地認到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和實踐中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讓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理論和方法,並已初見成效,也讓我在這項活動中嚐到了甜頭。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反覆摸索、實踐、確定在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並已取得顯著效果。

一、認真做好課前準備

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從課前準備開始,我每節課下課前,都提醒學生要把下節課需要的學習用品準備好,方可下課。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在上課前手忙腳亂地從書包裡掏書掏本子,還可以避免學生心浮氣躁,讓教師能儘快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在學習用品的擺放方面我也有要求,筆盒放在桌子上前方,書、本子、學具依次摞起來放在桌上左上面,讓學生從小養成物歸其位的好習慣。預備鈴一響,就要靜下來,小憩收心,我對學生怎樣坐,怎樣站,怎麼回答問題,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培養學生認真對待學習

的態度和習慣,反映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培養學生良好課堂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習時間主要在課堂上。在學習中,從每個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起,就能形成一種自覺的、主動的'學習行為,併成為一種習慣。例如:上課時專心聽講,開動腦筋,回憶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小組討論、互相交流,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積極提問,認真做筆記,不做小動作,不交頭接耳。朗讀時正確、流利、有感情、並且聲音響亮、清晰。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不只是講要求,而應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備課,細心指導,反覆訓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對做得好的個人或小組給予語言鼓勵或授予小紅星,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於課堂教學之中。

三、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愛閱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首先為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從作文的選題入手,以寫童話、想象文為主,適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另外,積累大量的語彙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我充分利用課前一分鐘,藉助故事,作文佳作,讓學生邊聽邊記好詞好句。平日每天輪流,一位學生在黑板上抄寫自己摘錄的好詞好句,要求其餘學生讀讀記記。平時還經常組織學生到圖書館閱讀書籍。臺商王永慶捐贈我校價值2萬餘元的圖書,這些富有知識性、趣味性、時代性的精美圖書,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閱讀的慾望和興趣。我還要求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並在班上不定期舉行好書推薦活動,要求每週推薦一本書,兩週一次上臺推薦給大家,說出你推薦的理由,喜歡的原因,按座次輪流上臺。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更激發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經過一學期的嘗試,本班學生的詞彙量大大增加,閱讀視野開闊了,寫作能力也有了比較明顯得提高。在學校舉行的作文評比中好多同學還獲了獎。

四、加強寫字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

寫字教學往往會在高年級被忽略,我重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課堂中注意提醒,利用課後的描紅進行寫字指導,課外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在學校裡舉行的鋼筆字比賽中,本班學生獲得了一等獎。其中姜蘭同學代表學校到霍山縣參加全國第四屆少年兒童書畫大賽,極大地增加了她的信心,在班級中也掀起了寫字熱潮,我抓住這個契機,鼓勵指導學生練習書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全面發展,互相促進

從學習過程的整體系統來看,除以上說的定點定時的課堂學習外,還有不定點不定時的課外學習,這個過程的學習更為重要,更為主動。學生的知識多少,不平衡程度就在此體現,培養良好學習的習慣更為不易。學生有無良好的學習習慣,關係到語文成績的好壞,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例如: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在生字教學之前,我首先要求學生藉助《國小生字典》自學生字,從音、形、義方面去識字、組詞、造句,從而養成了查字典的習慣。在中高年級的閱讀中更離不開課外學習。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就是這個道理。要達到這個目的,只有養成多讀書的習慣。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不能單槍匹馬,孤軍奮戰,不僅要與平時的生活、衛生等習慣結合起來,還要與學校、家庭教育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堅持不懈

良好習慣的培養是一種長期的工作,要經過多次或反覆的訓練才能形成。學習語文的習慣之養成也要堅持不懈,首先應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使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其次要適當佈置課內外任務,定時或不定時地檢查。如課文中有規律地預習生字、詞、課後問題,以教材型別進行訓練等,最後形成良好習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好習慣可以養成,但要花費很長時間,並應有堅強的毅力;壞習慣也同樣可以養成,它隨時隨地都可以介入,並且難以改正。正如古人云:“學好不容易,學壞一下子”。例如:照抄作業,上課不專心聽講等,這些現象如果發現後,應及時糾正,講清道理,把不良的習慣取締、消滅,不使之蔓延。一個人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壞的習慣多數毀掉一個人的一切。培養好的習慣,也就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只有習慣成了自然,才能熟練地駕馭語文知識,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語文素質的形成和發展。

本次主題研修活動即將結束,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做法一定會堅持下去的,我堅信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一定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4

打下這個標題,才發現我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已有5年了。5年是段不短的時間,但是時間的流逝不能只在身體上留下印痕,還要讓內在修養提升。要讓大腦聰明起來,必須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下面我來談一談我在這5年的語文教學工作中得到的一些淺薄的教學經驗:

一、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課堂活力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的,要想讓學生提高某一門功課的學習成績,就必須先讓他對這門功課產生興趣。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新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啟用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求知慾望呢?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啟用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資訊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於激發興趣、啟用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們始終採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

這樣的教學,課堂上展現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小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間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二、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並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應試教學課堂總是教師比比劃劃,總是在如何把知識線條明晰化上動心思,在學習中學生不能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樂趣,其接受知識的過程間接而單一。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藉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資訊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路正好為我們擴充套件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為實現提高學生資訊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平臺。

教學中,我仔細研究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自己動手製作教學課件,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充套件創造性思維。

三、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紮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育的意旨並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侷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可見,方法的確比知識更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那麼,學生對於傳授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對學生而言,則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覆的訓練過程。

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板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夯實基礎——硬筆書法每日一頁,字詞聽寫“迴圈放映”;擴大積累——課外閱讀每日一段,讀書筆記(摘記)天天都寫;訓練能力——閱讀理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系統指導,反覆錘鍊;作文訓練——循序漸進,小作文依課文內容隨堂布置,借“題”發揮,大作文緊扣課標和會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創新,鼓勵放飛思想,大膽發揮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紮實、系統,有序、有恆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5

時光飛逝,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多年,我感嘆良多,點滴作法湧上心頭,存在的問題需努力解決。謹記於下,權作經驗教訓的總結。

一、課堂教學中,努力體現教育新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與培養能力的主要陣地。這一學期,我在這一方面狠下功夫。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我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並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努力貫徹當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創設輕鬆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形成群言堂。以學生為主體,構建自主學習型課堂模式,挖掘教材與學生的嘗試因素,引導主動探究,自主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勵後進生,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使他們也能取得進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科學設疑,民主提問

課堂提問是開展師生雙邊活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具體教學中,課堂提問容易流於形式,出現諸多問題:如過於繁瑣,主次不分;過於空泛,不著邊際;過於晦澀,無從思考;過於含混,模糊不清要防止這些毛病,就必須做到:科學設疑,民主提問。

首先,課堂提問要有針對性。一是針對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素質教育“讓學生全體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主動發展”的要求,教師的提問要面向全班,不能只顧張三,不管李四;看中優生,冷落差生。所以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梯度性,因材發問,因人而異。不過所謂的“高階題”也未必是差生的禁區,優生的專利。課堂上的教師應察言觀色,因勢利導,靈活機動。二是針對教材,教材是知識的“源頭活水”,教師的設疑要分清主次,突出重點、難點。如果眉毛、鬍子一把抓,滿篇問,必將造成教學的無序和隨意。這裡,我們不妨借鑑一下葉聖陶先生的`做法:“於學生所不易領會處發問”。

三、通過多途徑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運用多種途徑,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年級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所在。針對本班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我運用競爭機制,每人發一本競爭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記錄,每星期評選一次,給予星星獎勵。一個月後評選語文學習積極分子,這樣促進學生自覺守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每日組織一位"小老師"領讀,既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又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本班學生上課熱情高漲,自我組織領導能力都得到了鍛鍊。

(二)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愛閱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我充分利用課前一分鐘,藉助故事,讓學生邊聽邊記好詞好句。經過一學期的嘗試,本班學生的詞彙量大大增加,想象能力也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

(三)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本學期,我重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課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對學生進行寫字指導,課外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

四、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發展。

本班學生存在著差異,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後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實踐活動與教材內容有一定聯絡,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還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要根據當時、當地和學生的實際,活用教材,隨時利用身邊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與形式,拓寬語文教學的渠道。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6

既然是老師,都希望自己在學生面前的形象是光輝的,又是和藹可親的。希望,是美好的。 然而,付諸實踐的路,卻不是那麼容易。

九月份剛開學,也是我開闢新的工作環境的開端,揣著滿懷的熱情,走上教三七班語文的崗位,與一群活蹦亂跳的孩子們相處後,發現他們都很願意親近我,而且對我整個人都充滿了無比的好奇,就像是班上來了一個新同學,一下課都圍在你身邊,問問這,問問那,我呢,成了一個孩子王跟他們一起說笑。

可是,馬上問題就來了,我很快就發現學生們的語文基礎掌握不是很牢固,而且,寫作對他們來說非常困難,為了提高語文能力,無非是對他們“嚴”。 在學生面前做嚴師是最容易的,也是最簡單的。只需要你課上永遠板著一張臉,不斷的提出學習上的各種要求,在不滿意的情況下,教訓一頓,學生們肯定也能掌握好所有的知識。可是,這樣一來我距學生不是很遠了嗎?但是一味地做朋友,而沒有老師的威嚴,讓他們感覺就像班裡的一個同學,那我還怎樣駕馭課堂,上課的時候他們怎麼能遵守紀律認真聽講?事實上有的孩子就因為跟老師沒有距離了,課堂上很隨意的插嘴或下位,這樣怎麼能學好?

怎麼辦呢?怎樣才能做到兩者兼備呢?

回想以前學心理學時,有一句話:老師讓學生通過語言把所有的感情――積極的,消極的,都表現出來,是對學生最大的保護。其實,這也是教師和學生交朋友的第一個要求。是啊, 這樣既能和學生們友好平等的相處, 又能讓孩子們從心理上接納你,從而愛上學習。

看來得從“做朋友”開始我的計劃。

於是我用了二招: (一)坐下來聽學生傾訴。 作為學生,總是希望老師與他們共享快樂或分擔憤怒、悲傷。如果心平氣和的做學生的傾訴物件,跟學生交流,有時並不需要做教師的自己說,只要靜靜的.聽學生把話講完,讓學生覺得你真正的理解了他的想法,體味出教師對他是尊重的,學生也就滿足了。給學生的關注、尊重和時間,是對學生最有效的幫助。這是和學生交朋友邁出的關鍵一步。 (二)“蹲下來”瞭解學生的思想。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評價標準跟我們成人是不同的,當我“蹲下來”與學生平視,才能知道學生在以什麼樣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瞭解他們的思想。以他們子的視覺看發生在身邊的事,才能理解他們,才能看懂他們,才能走進他們的心裡,才能被他們所接受。

在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後,就可以開始自己的教學計劃,首先是讓我最擔憂的是孩子們的寫作能力,他們把寫作文當做一件頭等難事,可是,已經到了國小中年級了,哪能不寫作文呢?於是,開始從五十字,一百字的拓展寫話訓練著手,讓孩子們慢慢適應寫作的作業,一個月下來,他們變得有話可寫了,然後開始訓練不同型別的作文題型,課堂上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回家後能夠比較輕鬆的寫出一篇合格的作文,他們看到每次自己都能寫上二、三百字,越發有了信心,把寫作的作業當做家常便飯,甚至有時一個星期下來訓練作文的次數低於三次,孩子們都不習慣了,因為他們已經適應了這種“嚴格”的訓練。

平時對於基礎知識也是不放鬆一絲一毫,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篇課文,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嚴格要求,爭取讓每一個孩子掌握得紮紮實實。

就這樣,孩子們和我在“好朋友”似的愉快合作中,愛上語文學習。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7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我已在三尺講臺上站了八年了,回顧這八年的工作生涯,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學校領導和學生家長的耐心幫助和積極配合下,我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意新課匯入新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上《月光曲》我是這樣匯入新課:先放《月光曲》碟片,讓學生從音樂、畫面中感知月光的美,有優美的旋律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匯入方式。比如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匯入,也可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比起簡單的匯入新課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三)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國小階段的寫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我重視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課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對學生進行寫字指導,課外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在學校裡舉行的書畫比賽中,本班學生獲得了一等獎。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國小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在《桂林山水》的閱讀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這樣品評:“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文中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說一說。”此時的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有的說:“灕江的水靜、清、綠,桂林的山奇、秀、險,都給我留下很深的影響”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

三、通過多途徑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國小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所在。針對國小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我運用競爭機制,每人發一本競爭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記錄,每星期評選一次,給予星星獎勵。一個月後評選語文學習積極分子,這樣促進學生自覺守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每日組織一位"小老師"領讀,既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又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本班學生上課熱情高漲,自我組織領導能力都得到了鍛鍊。

四、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發展。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因為語文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兩極分化現象,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採取"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等生來帶動後進生,在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後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後進生過多,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由於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總之,這些年來,我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五、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西遊記》等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此外,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愛閱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我充分利用課前一分鐘,藉助故事,讓學生邊聽邊記好詞好句。經過一學期的嘗試,本班學生的詞彙量大大增加,想象能力也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學習《春天的訊息》後,組織學生去郊外走一走,尋找大自然的足跡,領略大自然的風采,探索大自然的奧祕,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回顧過去,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要求尚差甚遠,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8

在國小語文教育崗位上磨礪了十來年了,深深體會到語文教學的獨有特點和深刻意義:是國小生個體自小展現和表達自我的必要途徑,又是青少年思品教育的基石,而且是一切人文學科的基礎.如何使語文教學的作用和效果發揮的最大,並且達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是探討教學方法改革創新的終極目標。當今時代的發展急切呼喚教育的方式。本人通過調查總結,認為教學創新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嘗試探究式教學,摒棄"填鴨式"教學。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學習母語漢語的學科,我們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偉大祖國,積澱深厚的傳統歷史文化都凝聚在語文中,因此學好語文並非朝夕之事,更不是僅僅通過四十五分鐘式灌輸就可以掌握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只會讓學生產生惰性,而沒有熟練使用母語的積極性,也因此會有那麼多的國小生討厭寫作文。

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能力以及尋找新知識的求知慾,是探究式教學的目的。比如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地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初步掌握自學的探究能力(如廣泛閱讀);培養探索未知世界的積極態度,同時就激發了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就形成了良性迴圈。

把握文化精髓,讓學生誦讀"古書"。熟讀唐詩三百首,未能作詞也能吟。可見誦讀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意義。語文教學不能僅僅侷限於一課一練幾個生詞,應該放廣視野,注重培養學生語言語感和靈感.不需要他們全部理解,只要做到流利背誦,就是語文學習的寶貴積澱和利器.雖然不是立竿見影,但潛移默化中大有好處。

建議廣泛閱讀,而非選讀"作文精編" 。國小生語文基礎的優劣,主要體現在閱讀理解和作文上。而非侷限於兒童讀物。拓寬知識和視野,早一點了解社會和生活,培養小主人精神,同時也達到思品教育的效果.閱讀刊物可以是全國及當地新聞報刊,優秀讀物等等.比如寒暑兩個假期,學生如果有效利用的話,在語文能力上會有很大的提高,包括知識寬度,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等。

在語文課寫字教學中,除指導寫字外,我認為利用好學生自身的資源也非常重要。因此,我利用寫字比較好的同學為有利資源,樹立他們為榜樣,讓同學們都來學習他們的長處,經常地組織他們進行欣賞。這樣,學生們既明確了榜樣的特點,又找到了差距。

班級中,有一位叫張婷婷的同學,她的字寫得非常漂亮。因此我在同學們的心目中樹立了她為榜樣,這樣,在寫字課上我把她的作業拿給大家看,讓同學們進一步地瞭解她,瞭解她寫字的`方法以及寫字的水平,讓同學們把自己的字和她的比一比,讓大家找到自己和高園之間的差距。在將她平時寫字的辛苦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些,最後作出這樣一個結論——經過自己不懈地努力,最終能夠取得好成績。而後,引導大家向張婷婷同學學習,激勵同學們努力去做,每天都把自己的字和她的比一比,看一看自己進步了多少。在這一榜樣的引導下,我們班許多同學的寫字水平得到了提高。

另外,還要多樹立一些有著不同特點的榜樣,讓孩子們有所比較,看到他們的優點。在我們班上,不止張婷婷一個同學是榜樣,還有於張雨萌同學、趙心怡等等。張雨萌的特點是:書寫整潔,結構勻稱,基本筆畫寫得比較好。趙心怡同學字的特點是:字型方正,落落大方。而王一寒同學字的特點是:結構嚴謹,筆畫優美。在課餘間,我會組織孩子們翻看他們的作業本,互相學習。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缺點,並從榜樣那裡找到補救的辦法。

我一直在鼓勵學生們學習“榜樣”,還要敢於超越榜樣,把字寫得更好。

縱觀國家民族發展的歷史,誰創新,誰就進步,就發展,誰不創新誰就倒退,就落後,最終不打自誇,可見創新教育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學中注重教育創新,培養學生學習意識,發現,挖掘學生潛能,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根椐本人數十年的教育經驗,數十年的工作心得,我認為這是對神聖教育事業的負責,對個人教育工作的負責,對學生一生的負責,我曾經就有過一次深刻的親身經歷,感受到了實行新課程標準教學對學生的改變。讓我看到一個學生從討厭學習到熱愛、主動學習的奇蹟轉變。

我在國小語文教學工作中,記得,一次在接手另一個同事的班級時,同事在對班上學生作介紹時,特別提出了一位男同學的名字對我說:“這位同學情況特殊,很調皮,學習成績不好,上課愛講話,還影響別人學習,我曾嘗試過找家長、罰作業,晚上家訪等方法督促他,期望能提高他的學習成績,但都無效果,希望你接手這個班級的時候,能有更好的良策”,得到這個訊息後,我就特別關注這個學生,經仔細瞭解,得知該學生父母在外打工,現在本人由外公照顧,個性倔強,但心腸很熱,有較強的影響力,喜歡得到別人的關注,針對這個情況,我特意為他設計了一套學習方案,按照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對他進行引導。首先,我讓他擔任班級小組長一職,激起他的學習興趣,發揮他的領導才能,並針對該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我就在平常的教學中設疑,在課堂上巧設疑,於無疑處設疑,喚起他的好奇心,增加學習趣味性,撞擊學生思維的火花,在每次課堂上,我都有意識提出疑問讓他回答,讓他在課本里自行找答案,並激發他的想像力,同時讓班上所有學生討論,徹底改變原來硬性向學生灌輸的傳統模式,成為與學生共同討論,相互交流的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覺掌握全文知識要點,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問”,一池死水,風平浪靜,投去一石,碧波漣漪,可謂一石可擊千層浪,在實行創新教育模式後,課堂內就不像以前那樣呆板,純粹的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甚至有時可能看到學生在睡覺的不協調現像,而現在課堂氣氛熱烈,學習氛圍濃重。學生都願意學習,都願意共同探討趣味十足的課本知識,記得在上《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時,課文中有段文字是這樣描述的,“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裡。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擺著精緻的盤子和碗,肚子裡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更妙的是這隻鵝從盤子裡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於是我就向學生提問“為什麼她一點燃火柴能看到這種景象呢?”同學甲說:“是她太餓了,產生了幻想”,同學乙卻說:“因為那天是聖誕節,而她卻又冷又餓,又不能回家,所以產生了幻想”,當時,該學生也參與到同學中一起討論這個問題,神情專注、態度認真,整個課堂氣氛非常理想。

因為改變了教學模式激起了他的學習興趣,促進了他學生意識,變硬性強迫接受為自己主動學習,到了期未考試,該同學的成績從最後幾位一下升到了前幾位,並在後來的國小升國中的考試中,跟許多同學一樣獲得了優秀的成績,據學生本人介紹:目前已在重點高中就讀,這就印證了楊振寧博士在總結科學家成功之道時說:成功的祕訣在於興趣。可見興趣才是創造的原動力,是成功的先導。一個人的創造型成果無一不是在對研究的問題產生濃厚興趣的情況下取得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先得注意激發學生興趣,用興趣的磁鐵吸引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造。因此,在現實情況中,一個調皮好動的學生,在傳統教育中也許是個後進者,但在新課程標準教學中可能就可以改變成優秀的學生。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9

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發展。

本班學生存在著差異,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後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

總之,本學期以來,我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10

  國小語文教師素養教學成果評選活動圓滿結束。這次展評是以說課的形式進行的,他們來至各學區中心學校、完小。參加展評活動的大多數教師都作了充分準備和精心設計,體現了說課要素的完整性和新穎性。此次活動展示了我古城地區國小語文學科教師良好的教育教學風貌,留下了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鑑的東西。

  1、這次說課滲透了新課改理念,教師們說課從過去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為強調學生人生觀的形成,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形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使學生良好的品質的形成並存於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了活動化教學策略。教師在說課中注意體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在思考,調查,探究中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

  2、多數教師能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實際確立教學目標。

  3、多數教師說課環節完整清晰(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學情、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程式、說拓展延伸、說板書設計)。

  4、這次說課教師們精心設計了課件,很多教師都製作了精美的課件,恰當地使用課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多數教師有較為紮實的基本功,有的板書簡潔、美觀;有的普通話標準,語言準確,流暢,富有親和力;有的說課富有激情,教態自然大方。

  6、多數教師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到位。

  7、教學方法多樣化,訪問、遊戲、表演、討論、講授等方法得到了具體運用。

  這次課堂教學展評活動值得我學習的教師有:陳金娥、張平中、王芳雲等老師。

  這次活動值得今後國小語文學科教學實踐中探討和研究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有的教師對《課程標準》理解不到位,說課時沒體現語文學科特點。

  2、有的教師混淆了上課和說課的涵義,把說課當作上課,重細節探討,輕脈絡思維,有的把說課稿寫得太祥,不知道怎樣設計說課稿。

  有的說課要素不完整,有的教師的說課無板書設計。

  3、有的'教師課改理念體現不夠,部分教師說課仍然是重教輕學。

  4、有的教師說課時沒有將教學內容化為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學習效果,被說課稿牽著走,有的甚至照著念一遍。

  5、有的過於依賴多媒體,成了課件的奴隸。

  6、基本功有待提高,有的語言表達不夠簡潔,缺乏激情和感染力;有的普通話不夠標準,鄉音太重。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11

一、課堂教學中,努力體現教育新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與培養能力的主要陣地。這一學期,我在這一方面狠下功夫。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我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並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努力貫徹當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創設輕鬆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形成群言堂。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探究式課堂模式,挖掘教材與學生的嘗試因素,引導主動探究,自主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勵後進生,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使他們也能取得進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現在本班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學習興趣比較濃厚。

二、通過多途徑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運用多種途徑,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年級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所在。針對本班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我運用競爭機制,每人發一本競爭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記錄,每星期評選一次,給予星星獎勵。一個月後評選語文學習積極分子,這樣促進學生自覺守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每日組織一位"小老師"領讀,既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又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本班學生上課熱情高漲,自我組織領導能力都得到了鍛鍊。

(二)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愛閱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我充分利用課前一分鐘,藉助故事,讓學生邊聽邊記好詞好句。經過一學期的嘗試,本班學生的詞彙量大大增加,想象能力也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

(三)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一年級的寫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本學期,我重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課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對學生進行寫字指導,課外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在學校裡舉行的一年級鉛筆字比賽中,本班學生獲得了一等獎。

三、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發展。

本班學生存在著差異,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後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

總之,本學期以來,我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12

今天有幸坐在這裡和大家共同交流教學經驗,我感到萬分的榮幸,感謝領導和老師們能給我這樣一次機會。

回顧自己十幾年來在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感覺並沒有什麼所謂的“經驗”存在,有的只是每位教師都有的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教學工作包含的內容太廣泛了,以下是我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稱之為經驗,算作上與老師們的。探討和交流吧。

一、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

嚴明的紀律是戰勝一切的法寶,良好的班風是學生學習的保證,因此,每當新學期開學接到一個新班,我首先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動孩子們內心的話來喚起他們學習的激情。比如去年我剛接住三(二)班以後,在師生很陌生的情況下,為了消除一部分學生心中的恐懼,也就是害怕新老師知道自己的過去,我對全班同學說了這樣一番話:“同學們,我很高興今年能教你們的語文,早就聽說咱們班同學腦子聰明,上進心強,通過這幾天的接觸,我感覺到了,老師不愛打聽你們的過去,我只看重今天,不管以前你表現怎樣,那已經成為過去,從今天開始,遵守紀律,努力學習,我相信我們班每一個學生都會有進步的。”我的這番看似尋常的話,沒想到卻起了很大的作用,喚起學生的學習激情,為我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有效地進行寫作教學

學習語文的目的是為了學生能很好地進行閱讀寫作,因此作文教學是六年級教學的重中之重,為此,在作文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想了一些小方法,效果還是不錯的,與大家交流一下。

在學生學習寫作的過程中,一些寫作的基本技巧要陸續教給他們,目的是儘快使學生的寫作規範化。如:標點的正確使用;習作正確的書寫格式;如何開頭和結尾;一些修辭手法的認識和運用;說明方法的使用等。其實以上這些,在課文的學習中都會逐漸的涉及到,我們在教學的時候要有重點的教給學生,通過文後的小練筆,讀書筆記,日記等方式進行專項的訓練,只要堅持不懈,學生的進步是會讓我們對寫作教學充滿信心的。

三、強化單元作文教學:

每一單元的寫作任務都是與單元學習主題相一致的,我們在教學課文的時候,在寫作方法,表達特點,觀察方法等方面要有的放矢的進行講解,為學生本單元的寫作鋪好路子。學生再寫的時候,心裡就會有些譜了。我在教材單元作文教學中一般是先提前幾天與學生一起把寫作的任務學習一下,明確內容,安排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蒐集寫作材料,寫出作文提綱和素材準備。作文課上,先拿出一些時間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的作文內容,請一部分學生在講臺前說作文,其他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教師針對學生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疏導,提出自己的意見與要求。學生成文後,再通過小組間互相修改,有時也會全班性的交流學生的成文。最後,往作業本上謄抄前強調書寫和作文抄寫方面的注意事項。這樣通過幾個階段的交流,學生間的互通也帶動了一部分作文較差的學生的積極性,看似麻煩,其實形成習慣以後,學生能熟練的自己完成細節方面的工作,教師負責協調,處理大面積存在的問題,強調注意事項等。學生掌握了寫作方法之後,我再因勢利導,根據單元訓練題材多方位練習,如第十二冊第三單元讓學生在即將國小畢業時給母校的校長或老師提一些合理化建議,為了使學生多練筆我一連佈置兩篇習作,分別寫《給母校校長的一封信》和《給老師的一封信》。再如第四單元讓寫難忘的我根據寫作要求讓學生在一週內分別寫《難忘的一個人》《難忘的一件事》《難忘的一堂課》,然後從中選出寫得最出色的一片謄寫在大作文字上,長期的實踐告訴我,通過這種方法的單元習作練習不但避免了學生習作的千人一面,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習作水平。

四、進行作文系列化訓練

想提高作文水平僅靠教材上的單元習作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系列作文訓練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又一有效辦法。

(一)生活中的作文訓練

如新學期剛接住新班,師生都不太瞭解,為了儘快瞭解學生,摸清他們的寫作水平,我特意制定了一些新的班規班紀,定下總題目,《瞧,我們的新學期》然後分別以《我們班的變化》《我們的新班主任》《新學期新打算》為題進行系列習作練習。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觀察新學期的變化寫自己的感受,寫好後從中選出幾篇特別出色的文章在全班同學面前範讀,結果通過這項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從而打開了學生的寫作思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也是我很快摸清了學生們的寫作水平,以便今後有的放矢的進行習作輔導。

在生活中善於抓住一些重要日子進行習作練習。如在學生過生日時,佈置一道作文題回家詢問父母自己出生前後的故事及名字的故事,然後把自己從父母那裡瞭解到的寫下來。這種習作練習不但起到了練筆的作用,而且還是學生通過從父母那裡的瞭解,知道生命的來之不易,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從而進行感恩教育。

平時學校舉行的重大活動,如足球比賽,廣播操比賽,六一兒童節文藝比賽,書畫展覽,報告會,開學典禮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練筆機會,學生都參加啦,我們只需要稍加指導,學生就能寫成一篇很好的文章。

另外善於抓住天氣的變化進行寫自然景物的寫作訓練,如春天到了,讓學生在上學路上留心春天的變化,然後教師再指導抓住春天的特點寫一篇,同樣方法可以練習夏天,秋天和冬天。還可以在有霧的天氣,下雪時讓學生觀察,然後通過上網或查資料瞭解,教師再做適當的點撥並寫下來,這樣寫出的文章肯定比坐在教室裡憑想象寫出的要生動。

(二)不同題材習作系列訓練

國小階段作文題材比較單一,一般以寫人記事為主,還有讀後感,活動,簡單的應用文,如書信,建議書,留言條,請假條等,還有一些想象的作文,如我的夢,二十年後的我,假如我會克隆,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進行強化層次系列訓練。

如在教學寫人的文章時,我們首先讓學生掌握寫人文章中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典型事例來刻畫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質,掌握了寫作方法之後,接著從寫自己開始,然後寫親人,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再到熟悉的人,如老師,同桌,最後練習寫不熟悉但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如清潔工,售票員,交警叔叔,通過這樣的層次系列訓練,大大提高拉學生的寫作水平。

又如在教學寫讀後感時,我首先把寫讀後感的方法教給學生,然後在一年的教學過程中,不管是學生課外閱讀,還是教材上的.課文,只要適合寫讀後感,我便讓學生練習寫。上學期我校開展讀書工程,六年級家長比較重視,好多學生都買了很有價值的課外讀物,有的經常到書店借書讀,針對學生如此高的讀書熱情我就佈置了一項作業,每讀一本書都要寫讀書筆記,精彩的片斷寫成讀後感,正是由於平時這項工作在平時做得比較紮實,結果學期末學校要在六年級舉行讀書交流活動,我班學生在交流會上踴躍發言,各自說出了自己的讀書收穫,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都要得益於平時的練習。

(三)情境作文系列訓練

作文在許多孩子的心裡一直都是一件可怕的事,他們害怕一板一眼的去寫作,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注意創設寫作情景,把孩子們內心的寶藏挖掘出來,從而激發他們本身具備的寫作能力。如指導學生寫一次活動,我特意創設了一個情景,一次作文課上課鈴一響,我面帶笑容走進教室,問同學們向放鬆一下嗎?大家異口同聲說想,接下來,我又說,今天,咱們舉行一個活動,你們猜是什麼活動?同學們有的說唱歌,有的說成語接龍等等,我神祕的搖搖頭,在同學們期待的眼神中,我迅速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熊貓頭像,但沒畫鼻子,學生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老師要舉行貼鼻子比賽,我宣佈了比賽規則之後,比賽開始啦,那堂課同學們都爭先恐後的上臺,教室裡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和雷鳴般的掌聲,比賽結束,在學生異常興奮的狀態,我快速指導寫活動文章的方法,然後讓學生把剛才的活動按順序寫成作文,題目是《記一次貼鼻子比賽》。因為學生親自參加了活動的整個過程,因此寫起來得心應手,大部分學生寫得非常出色。通過這次作文課,學生們消除了對作文課的恐懼,提高了寫作興趣,之後我又進行了這一型別的系列訓練,如《寓言故事比賽》、《成語接龍比賽》等,讓學生在我創設的情境中輕鬆愉快地完成習作。

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同一題材的系列習作訓練,不但避免了學生同一題材作文的千人一面,而且通過多寫多練,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平時的習作教學中的一點小小的嘗試,說得不當之處還往各位老師批評指。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13

以下我的發言談不上是經驗總結,只是一點經驗積累說與同行分享,希望能給您一些幫助。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而我也從最初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手上路,到逐漸掌握課堂教學的規律,這期間,幾位前輩對我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餘校對我的悉心指教,同時還要感謝八年級語文備課組的陳老師、張老師、丁老師的耐心幫助,另外也離不開徐老師和劉老師的通力合作。

一、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

在正著背、倒著背、男生女生背誦pk戰等環節中,調動起學生背誦的熱情,而後再進行字詞等文言知識的教學,效果顯著。打破以往的教學常規,營造親切、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學生一課一得,是每個教師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我也不例外。當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成為學生一展才華的空間,學生便不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了。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培養和發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小組間熱烈討論,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才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例如,在我教授《親愛的爸爸媽媽》一課時,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給課文重新再擬一個題目,對課文進行整體感悟的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就連平時不怎麼回答問題的同學都積極地把自己擬好的題目說與同學分享。在上《桃花源記》的第一課時的時候,我以理解背誦為教學重點,在疏通全文大意的基礎上,就對學生進行當堂背誦的訓練。

除此之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情感與個性的融入,現實生活的引入,都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不僅能夠使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同時也可以使老師以一種前瞻的眼光,煥發課堂教學的活力。

二、分類進行,夯實基礎。

語文是一門積累的學問,靠短期強化往往不能奏效。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常繫緊基礎這根弦,為學生以後的學習打下穩固的根基。

(一)攻克文言文閱讀關

八年級學生的文言文較之七年級學生,在量這一方面已經做了很大調整。相比在七年級時,從文言文的翻譯、重點的文言詞語到語法現象的歸類,我都親力親為有所不同。八年級時,當他們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課文《桃花源記》的時候,我就讓學生嘗試著自己歸納文中的各種語法現象,這樣做雖然在一開始佔用了較多的課堂時間,但幾篇文言文教學下來,學生逐漸能掌握其中規律的同時,我再從旁加以指導。另外,切記要抓好學生的重點語句翻譯過關、重點詞語理解過關,提高默寫的準確率。這一做法不僅能夠訓練學生逐漸掌握課內文言文中知識點,同時也能延伸至課外,令學生的文言文學習有較大的進步,為以後的文言文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抓好字詞語句關

根據近一次在我校召開的九年級備考會上獲悉,今後在會考語文中將著重強調課後的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訓練。利用早午讀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字詞的小測,不僅包括課後,而且包括課內國中學段應該掌握的生字詞。這一做法,不僅為會考語文字詞題打下基礎,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杜絕了學生寫錯別字,且不修改的習慣。另外,利用寫讀書筆記、做摘抄、名著閱讀等方式,督促學生積累字詞句,豐富寫作詞彙,為作文訓練做好鋪墊。

(三)作文進步是關鍵

在作文教學上,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給學生太大的.壓力,可以先從小的模組訓練開始。如先指導學生運用肖像、動作、語言、心理活動描寫等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再輔之以人物參與活動的場面描寫、能襯托出人物心情的景物描寫等,繼而指導學生將寫人記事類的文章寫具體、寫生動。可以採用對照式、填空式等作文教學方式,如我在給學生上一堂《如何將記敘文寫具體、寫生動》的作文指導課時,根據學生的軍訓體驗,將學生已經完成的作文投影於大螢幕,讓學生賞析這篇作文的長處和不足,並加以改進。學生找出不足之處,如教官的肖像描寫不夠生動傳神,同學們夜間集合的場面不夠緊張慌亂等,隨即指導學生改寫的方法,並要求學生在8分鐘之內,運用老師提示的方法,將其在原有的基礎上補充得更加生動細緻。之後,出示範文,閱讀對比後得到更加直觀的感受,並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將此種方法貫穿始終。

三、豐富語文第二課堂,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

(一)開展豐富的讀報、剪報活動。八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是《新聞兩則》,配合課文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讀報、剪報,並能夠找出報道內容的記敘六要素,瞭解報紙的基本結構等。以這樣一種形式擴大學生閱讀量,把握時代脈搏。

(二)名著閱讀與積累。國中階段,名著閱讀是考點,同時也是幫助學生閱讀理解我國優秀文學作品的一個渠道。定期開展名著閱讀活動,並鼓勵學生在閱讀體驗中將喜歡的詞語、段落摘抄在讀書筆記上,豐富自己寫作素材的同時,也可以在同學間傳閱、展覽。

(三)積極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及實踐活動。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會考的考點不言而喻,但如何將其貫穿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呢?如可以用手抄報的形式,完成《世界何時鑄劍為犁》的資料收集;街頭拍照的形式,尋找語文詞語靈活運用等方法都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並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我力求改變模式化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如在教授《親愛的爸爸媽媽》一課中,就請同學們事先查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資料,以便於課堂上交流討論,幫助學生理解“要和平,不要戰爭”的深刻主題。另外,建立班級部落格,將語文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一些方法和要點傳達給學生,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這樣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充分的利用網路資源,同時也能使他們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充套件創造性思維。

以上是我工作一年多來,積累下來關於語文教學的點滴想法,還不成熟,希望得到各位同行、前輩的不吝賜教。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14

我叫周如蓮,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從事國小語文教學工作並擔任班主任工作,在上級領導及主管部門的關懷和支援下,我不斷探索,研讀新課程標準,學習和借鑑新的教學方法,在任職期間各項工作均取得了長足發展,現僅從以下幾方面分述如下:

一、政治思想

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並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思想進步,政治覺悟高,工作踏實,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取長補短,助人為樂,平日裡嚴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全身心地撲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為祖國的教育事業盡心盡力,常言道:百行德為首。只有明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方能發展自身的才能,學高為師,德學為範,所以我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強化人格力量,樹立崇高的師德風範和先進的教育理念。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與高度責任感,為學生服務,為教育服務,為社會服務。

二、學識水平

多年的教育實踐使我深深認識到:作為今天的教師不僅要有著擁抱時代潮流的教育理念,還要擁有寬廣深厚的專業修養,靈活適當的教育機制和精湛的教育教學藝術。所以教學中,我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吸取新知識、新理念,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堅持一邊教學,一邊學習,做到教學相長,我並不滿足,依然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研究教學,探討教改,如今我的學識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專業修養大大增強。

三、業務能力

自從教以來,我一直擔任國小語文教學兼班主任,對國小語文能融會貫通,嚴格新課標要求,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針對學生的不能情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堅持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課堂上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把知識性、趣味性及實用性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愉快中學到知識,增長才幹,我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特別在國小作文教學方面,如何有效進行寫作教學呢?我認為:

(一)強化單元作文訓練

每一單元的寫作任務都是與單元學習主題相一致的,我們在教學課文的時候,在寫作方法、表達特點、觀察方法等方面要有的放矢的進行講解,為學生本單元的寫作鋪好路子。學生再寫的.時候,心裡就有了譜,我在教材單元作文教學中一般是先提前幾天與學生一起把寫作的任務學習一下,明確內容,安排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蒐集寫作材料。作文課上先拿出一些時間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作文內容,請一部分學生在講臺前說,其他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教師針對學生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疏導,提出自己的意見與要求。學生成文後,再通過小組間相互修改,有時也會全班性的交流學生的作文。最後,往作文字上謄抄前強調書寫和作文抄寫方面的注意事項。這樣通過幾個階段的交流,學生間的互通也帶動了一部分作文較差的學生的積極性。

(二)進行作文系列化訓練想提高作文水平僅靠教材上的單元習作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系列作為訓練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又一有效辦法:生活中的作文訓練

如新學期剛剛接觸新班,師生都不太瞭解,為了儘快瞭解學生,摸清他們的寫作水平,我特意制定了一些新的班規班紀,定下總題目,《瞧,我們的新學期》、《我們的新班主任》、《新學期新打算》為題進行系列習作練習。、不同題材習作系列訓練

國小階段作文題材比較單一,一般以寫人記事為主,還有讀後感,簡單的應用文等,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進行強化層次訓練。情景作文系列訓練

作文在許多孩子的心裡一直都是一件可怕的事,他們害怕一板一眼的去寫,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注重創設寫作情景,把孩子們內心的寶藏挖掘出來,從而激發他們本身具備的寫作能力。

在擔任班主任期間,我認真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我所任教的班級每學期都受到學校以及主管部門的好評。由於本人業務能力強,教學水平高,一些年輕教師經常和我探討教育新思路、新方法,我也熱衷於輔導青年教師,熱心培養青年教師,幫助青年教師備課,經常聽他們的課,共商教改措施,並進行教學方法指導,鼓勵他們撰寫論文,解決語文中存在的問題。我所輔導的青年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上都取的了一定的成績,如郭帥、李帥老師等。如今我的業務能力水平再上新臺階,成為我校公認的骨幹教師。

四、工作態度

我一向對自己嚴格要求,工作上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從未無故缺學生一節課。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備課,批改作業,把自己學習掌握的教學技能運用到備課。設計教案的過程中,使教學目標課課落實,把總的目標細化為課時目標、教學層次目標,強調目標於教學環節相對應。此外,我還抽出時間做好後進生的思想工作,將融融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我堅信“用愛的春風去吹拂,無論怎樣的荊棘都會吹出濃濃的綠意”。有一段時間,我發現班裡一個學生總是無精打采,我不斷地找他談心,瞭解情況,經過反覆開導得知,該學生迷戀上了電子遊戲,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我知道該生是個心裡脆弱的孩子,內心充滿矛盾衝突,批評和強制手段可能適得其反,只有循循善誘才可能有效。於是我先是解決他的思想問題,從道理上講明白,使他徹底放鬆,隨後轉移他的注意力,利用課餘時間陪他到校外活動,促進他改變,同時我還積極地尋找契機,細心地發現他的閃光點,在班內大力表揚,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使該生髮生轉變,年終被評委“校禮儀標兵”。目前,大量農村人口出外務工,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留守兒童,關愛留守兒童是班主任的又一項工作任務。我所任教的班級共有18位留守兒童,我時刻關注著他們,隨時和他們溝通,瞭解他們的各種情況,用一顆母愛的心去關注他們,讓他們在學校有家的感覺。同時我還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我會無私地幫助他們。做他們生活上的朋友,學習上的良師。

五、工作實績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所在的班級的學生成績年年提高,取得了大面積豐收,近幾年來在鎮抽考、會考中成績均名列前茅,主要成績有;

1、20xx年5月論文《小議如何讓國小生更喜愛習作》獲縣三等獎

2、20xx年10月論文《淺析目前德育工作的幾個薄弱環節》獲市二等獎

3、20xx年7月論文《小議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獲縣三等獎

4、20xx年5月論文《激勵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獲縣三等獎

5、20xx年11月在縣教育舉行的優質課活動中獲三等獎

6、20xx年4月論文《讓語文活動課“活”起來》獲縣二等獎

7、20xx年4月在縣教育舉行的優質課活動中獲三等獎

8、在三塔鎮20xx------20xx學年度質量檢測中榮獲總評第二名

9、20xx年4月論文《遵循教育規律,做好班主任工作》獲縣三等

10、在三塔鎮20xx------20xx學年度質量檢測中榮獲總評第二名

11、在20xx------20xx學年度被縣教育局評為優秀班主任

12、在20xx------20xx學年度榮獲太和縣“優秀少先隊輔導員”

13、國培計劃(20xx年)---安徽省農村骨幹教師培訓成績合格

14、20xx年4月論文《國小作文教學方法談》獲縣二等獎

15、在三塔鎮20xx------20xx學年度質量檢測中榮獲總評第一名

國小語文教學經驗總結15

本人自參加工作以來,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下面是本人的教學經驗及教訓作工作總結如下。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2)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有部分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等。從讚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3、積極參與多媒體教學設計交流,觀摩優秀課件及教案,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並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提高了自己相關的業務技能。

4、認真學習新課標要求,勇於從事語文教學的新嘗試,併成功的運用電腦多媒體課件上了一節語文公開課《唯一的聽眾》。

5、“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授課時重點突出不夠明確,平時對於學生整體照顧不夠等。現在,我也正在不斷改正中。

總之,在本學期的各科教學工作中,我都力爭嚴格要求自己,無任何有悖新課程標準和新課改要求的做法,並能做到為人師表,語言健康得體,舉止文明禮貌,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仍將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我校的建設與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