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12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12篇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1

此次,我再次學習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深深感受到教師心理健康對於教師的重要作用。教師是一個普通的社會人、自然人,也同樣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但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師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因為教師要用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薰陶學生,而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源於教師的心理健康。而幼兒教師應該怎樣維護和增進幼兒的心理健康呢?

(一)讓教師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是一個心理健康教師應具有的特點。只有坦誠地承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並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優點,才能獲得別人對自己相應的尊重。

(二)不斷改善教師的心理環境:

一個教師具有樂觀積極的自身心理環境,就會對教師工作充滿信心,對幼兒感興趣,以工作的勞苦為歡樂。反之,當一個教師的心理環境處於消極狀態,她的情緒、教育行為就會異常表現,對教育教學工作會產生負面影響。在工作評價方面,重視客觀、公開、公平、公正,為教師積極地工作創設良好的精神氛圍。同時,注意將“獎懲性評價”逐步轉變為“發展性評價”,使每位教師看到自己每個階段的進步與發展,讓教師在工作中找到努力的方向,看到了成功、感受成就感,從而激勵教師不斷努力進取。

(三)重視改進教師人際關係:

教師與其他各行各業的人一樣,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際關係之中。幼兒教師的`人際關係主要是教師與幼兒、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領導等之間的關係。這些人際關係構成了教師工作、生活的特殊環境也是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教師與家長是“平等”的,他們是“教育的合作伙伴”;領導與教師是“平等”的,他們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教師與教師是“平等”的,他們是同一條戰豪裡的“戰友”。教師要用兒童的眼光去分析幼兒,改善自己的教育行為;教師之間應建立互幫互學制度,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形成一個團結、健康的學習工作氛圍,使教師的心態處於“平穩”的狀態。

(四)加強教師心理健康防衛:

雖然學生教育工作與其他職業相比性質較單純,園內的人際關係也相對簡單,但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人的內部心理狀態是在客觀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並隨外界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特別是在社會大變革的今天,教師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迴避的社會問題所困擾,容易造成心理狀態失衡,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應該開展心理健康諮詢、心理健康講座,組織一些社會活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2

20xx年的11月至12月我幸參與了延邊州班主任遠端培訓,通過二個多月的網路培訓,我學到了很多班級管理方面的學問,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索,尤其是學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專題後,受益匪淺,感想頗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養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學校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在現今的學校裡,如何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使我熟悉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養是人的全面素養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將來人素養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養,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育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詳細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熟悉自我,增加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育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賜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調整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加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養教育的必定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於學生心理障礙的排解、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說,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心理健康的內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狀態。心理健康這個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當然也代表著它的反面——心理問題。圍圍著心理健康開展的教育,我們稱之為為心理健康教育。從班主任的職責來看,班主任要當好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促使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這是因為心理健康是班級德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養和全面素養。心理健康內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謂自尊是指學生中間,或者指某個個體中間,對自己或者對自我一種積極的確定的評價,體驗或態度。老師們都很重視對學生自尊心的培育,因為學生假如自尊就可以成為自強、獨立、自信的年輕一代,因此自尊的問題最重要。

三、正確區分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

一般來說,人的心理狀態可以分為三種:正常狀態、不平衡狀態與亞健康狀態,與這三種心態相應,其社會行為方向也表現出非常重要的特點。

在沒有較大困擾的狀況下,學生的心理處於正常狀態之中。這種狀態之下,學生的行為基本上預期價值觀體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徵相全都,是一種健康或者優秀的狀態。

第二種狀態是不平衡狀態。一旦發生了擾亂正常生活、引起人們消極心情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滿意等,就會進入一種不平衡狀態,這裡指學生處於挫折、焦慮、壓抑、恐驚、擔憂、矛盾等狀態。一般來說,學生在生活過程中會不斷地經歷各種不平衡狀態,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積極主動而不是消極被動的面對不平衡狀態才會帶來發展或者成長的契機。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不斷打破物件的平衡,促進其發展。對不平衡狀態的外在或內在的非建設性或傷害性處理,才會導致所謂的“病態、變態、或偏差”。

異常行為是學生在心理不平衡的狀況下發生的,是一種偶發性行為,這種行為在學生正常狀態下是不會發生的,它與常態行為不同,可以稱為“偏態行為”。班主任假如能準時鑑別學生的行為,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擺脫心理的危機狀態,回覆到正常狀態,那麼,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違法行為、不道德行為以及意外事件就會大大削減。

第三種狀態是不健康狀態,當學生處於不健康狀態時,往往會非線性地發生不適應行第二種狀態是不平衡狀態。一旦發生了擾亂正常生活、引起人們消極心情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滿意等,就會進入一種不平衡狀態,這裡指學生處於挫折、焦慮、壓抑、恐驚、擔憂、矛盾等狀態。一般來說,學生在生活過程中會不斷地經歷各種不平衡狀態,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積極主動而不是消極被動的面對不平衡狀態才會帶來發展或者成長的契機。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不斷打破物件的平衡,促進其發展。對不平衡狀態的外在或內在的非建設性或傷害性處理,才會導致所謂的“病態、變態、或偏差”。 異常行為是學生在心理不平衡的狀況下發生的,是一種偶發性行為,這種行為在學生正常狀態下是不會發生的,它與常態行為不同,可以稱為“偏態行為”。班主任假如能準時鑑別學生的行為,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擺脫心理的危機狀態,回覆到正常狀態,那麼,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違法行為、不道德行為以及意外事件就會大大削減。

第三種狀態是不健康狀態,當學生處於不健康狀態時,往往會非線性地發生不適應行為,包括反社會行為和異常行為。所謂“非線性”地發生,是指這些行為的發生常常是沒有明確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關係,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楚的。例如,一位國小生突然可怕方格或類似方格的全部物體,這是一種異常行為,包括他自己在內,誰也弄不清他為什麼會怕方格。正是由於這種非線性的特點,我們對其不適應行為的產生就無法預估。學生在心理不健康狀態下所發生的反社會行為或異常行為既沒有直接的原因,也沒有明確的行為動機。因此,談不上是其價值觀、道德水準或人格特點的必定產物。這類行為我們稱之為“變態行為”。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不適應行為的發生有不同的特點,作為班主任,我們要看到廣闊學生的兩個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學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學生由於學業、生活、環境的壓力產生臨時的心理不適,他們要求賜予指導,以幫助他們正確應對遇到的問題。對於班主任,在面對學生髮展中所出現的心理偏差,應樹立正確的觀念,採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而針對極個別的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則要能夠準時甄別,並積極尋求特地機構予以解決。

四、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

一個學生要能與四周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念。因此,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應當把工作重點放在平常維持其心理平和、積極、順暢等上面,營造好孩子們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為孩子們建設和諧公平的集體,儘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佈滿關愛、暖和、上進的學習環境之中,避免對於孩子們成長不利因素的出現。 (二)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為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實施,如班主任工作團隊工作等等,同時也應當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每一個任課教師可以依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這樣就能夠形成眾多的非特地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 注意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養的培育絕不是每週一、兩節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就能實現的。事實上,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經驗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良好心理素養的培育僅靠有限的時間、空間是難以實現的,同樣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因此,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應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詳細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學問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師本身也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奇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需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當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不斷學習和把握新的學問,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把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學問,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路,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養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3

xx國學者xx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當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我們人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每一個人的行動。縱觀歷史,大凡獲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為長期堅持,養成習慣。如xx先生,他在小時候就養成不遲到的習慣,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時刻刻囑咐自己凡事都要早做,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文學留下了輝煌的業績。可見,行為習慣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養起了打算性的.作用,這對我們國小生來講,尤為重要。

xx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xx老師提出的依據“兒童、青少年”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性別不同,進行階段性教育,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態度進行教學。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著重培育學生的各種習慣的養成。是的,像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的:“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好科學文化學問,更要進行能力培育,良好習慣的養成,正是以人為本的素養教育思想的真諦所在。

通向師生心靈的橋樑——溝通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聯絡科任教師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班主任的作用是重大的。而且我們知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直接影響著教育成果。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協作和支援,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礎上的,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學校教育也難以獲得預期效果。要教育好學生,特殊是問題學生,教師必需通過家訪、電話、簡訊、網路等活動進行溝通探討、客觀反饋,一視同仁、熱忱幫助家長正確熟悉自己的孩子,瞭解孩子身心發育狀況及存在問題,進一步明確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樹立正確的育子觀,自覺調整受家庭、婚姻、生活等方面困擾的心理,為孩子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走出心靈的逆境。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森說:“幫助兒童的途徑是幫助父母”。我們要正確處理好與家長的關係。每一個家長的素養是不同的,他們的教育觀念也不同,我們必需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學生和家長,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理於情、情理結合,才會產生動情效應,從而收到較好的德育效果。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4

有幸聆聽了心理學專家有關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相關知識,感受到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

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作為一個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師長,學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擔者,應當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級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優勢,用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型別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對教育工作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將班主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顯得尤為重要。

1、優化班級環境,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除受制於先天因素外,主要決定於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良好的環境,對學生能起到引發、導向和定向的作用,因此,優化班級的種種環境,能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2、調動情感,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教育活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班主任工作中必須為情感的碰撞、交匯、化合提供足夠的能量,他不僅發生在操場上,發生在課間十分鐘,而且發生在事先無所準備的最自然的生活與情景中。調動了學生的情感,等於是班主任開啟學生心靈,激發學生心中健康向上的意識,從而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

比如,有一段時間,班級裡發生好幾起因小事而發生口角,既而惡言相向的吵架事例,嚴重影響到整個班級。事後,我不是武斷地各打五十大板,而是找當事人心平氣和地瞭解情況。然後,我以這個時機,召開一個主題班會。班會以小組為競賽單位,安排了學生喜聞樂道的歌曲、典故、諺語、名人名言等專案,圍繞著“團結、友情、親情”進行了緊張的比賽,學生情緒高漲,競相參與。當活動進行到高潮時,我在黑板上寫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幾個大字,接著錄音機裡傳出了《相親相愛》的歌曲,再一次引起全班同學的情感共鳴。隨著如潮般的掌聲,幾個吵架的'同學彼此不約而同地走向對方,手緊緊握在一起……這次班會後,同學們更體會到“包容”的涵義了,班級裡形成了團結向上的班風。

3、成功激勵,誘導學生健康發展

學生的心敏感而脆弱,尤其是學困生,他們經歷了太多的失敗,表現出自卑、膽怯、怯懦、焦慮等心理問題,他們需要鼓勵和支援。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利用一切機會,讓他們能及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從而增進心理健康。

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善於用師愛去叩開學生的心扉,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用自己的熱情、心血和智慧去啟迪誘導學生,使班主任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班主任心理輔導工作,是一項複雜的智力、意志和創造性活動。在我們的班主任工作中,應從學生的心理需求發展,正確認識學生的個性和群體的心理活動規律,才能有效地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使班主任工作更具有時代性、科學性和實踐性。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5

上個星期在年級組楊主任的帶領下我們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全國中國小班主任一體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培訓期間由全國優秀班主任黃靜華老師、東北師範大學的教育心理專家劉曉明老師向我們詳細介紹了自己在工作中積累的獨具風格的工作經驗和切實有效的具體措施,使我受益良多。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我體會到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突出一個“愛”。即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教師職業,熱愛教書工作,熱愛自己從教的學校,熱愛班主任這個崗位,熱愛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學生。

其次是辛勤,是細心的體現。“勤”字要體現在工作的`每一個細節,應做到腿勤、眼勤、嘴勤。所謂“細“是指學生出了問題,切忌主觀武斷,簡單粗暴,處理問題要言之有據,言之有理,動之以情,達到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最後要講究一個“法”。管理上要有法,處理問題要得法,遇到問題要積極地想辦法。同時做好班主任工作也要注重一個“學”,不斷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能力,向書本學習新的教育思想理論;向同行學習,同他們切磋、交流,取長補短;在幹中學,學中幹,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以適應工作的需要和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

人們常說:“為人師表,身教重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更懂得班主任的良好形象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不良形象對學生的思想有消極的影響。教師平常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使他們做個堂堂正正的人。

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是育人,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班主任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心理動向,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作為獨立個體存在的現實,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用健康的身心去影響學生。師愛如陽光,學生的心理渴望老師的愛,教師的使命在於發現,喚醒、引導。

黃靜華老師說“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兩段案例聽了之後讓我很受啟發,的確,我們老師就應該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要繼續努力,要認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並虛心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注重教育教學經驗的交流,擴大學習範圍,拓寬教育視野,使自己不斷進步,並創設自己的獨特教學風格,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6

在今年暑假,有幸到中州大學參加了“鄭州市中國小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第一期”在此次培訓中可以說是收穫良多。20xx年6月27日,有幸聆聽了李慶安教授的《儒家心理資本與兒童教育學》講學報告。李慶安教授是從雲南哈尼梯田走出去的第一位博士生導師,1986年大學畢業後到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工作,主攻民族心理學。之後到中央民族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深造。豐富的經歷及多樣學科、多種文化的融合,使李慶安的心理學研究出不少新方法和新觀點。他在介紹20世紀最傑出的世界心理學家時,指出許多傑出心理學家都有廣博而交叉的專業背景,做學問善於“雜交”。比如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與東方的唯識學結合,發展出自己的學說。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用馬克思主義改造西方心理學,成為社會文化歷史學派的創始人。

他認為儒家提倡的“忠為推己,恕為及人”是值得傳承的心理資本,焦慮的現代人要調適心理,不妨以“忠恕”為解藥,即凡事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化自私為大公,積極為別人著想,幫助別人;越肯助人的公民,生活滿意度越高,主觀幸福感越強。

李慶安教授的此次演講不僅是一次學術交流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播,李慶安教授所倡導的“忠為推己,恕為及人”的觀點對每一個人都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此次鄭州市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的第二天,為我們授課的是權江紅老師的心理舞動治療,這也是我第一次聽說舞動治療,特別感興趣,在上課之前就搜尋了大量的舞動治療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解。

原來舞動治療又稱舞蹈治療、動作治療,是以動作的過程作為媒介的心理治療,即運用舞蹈活動過程或即興動作的促進個體情緒、情感、身體、心靈、認知和人際等層面的整合,既可以治療身心方面的障礙,也可以增強個人意識,改善人們的心智。

權老師為了我們更好的理解舞動,在上午便在中州大學的排練廳帶領100多名老師體驗了一把舞動治療。活動伊始,權老師通過一系列簡單的肢體動作讓輔導員們舒展身體,放下心防。隨後一場“引導者和追隨者”的遊戲引發大家的思考。主動與被動,引導者閉著眼睛跟著音樂舞動,追隨者隨之做著相同或相反的動作。折射在現實中,作為“引導者”,很多時候我們會像遊戲中一樣找不到方向,內心充滿恐懼;作為“追隨者”,跟著他人的步伐前進,看似簡單,但複製顯然不那麼輕鬆。之後的遊戲“語言訴說者和肢體語言複述者”亦然,複述方傾聽後通過肢體語言將講述方的故事複述,肢體的複述有時會與講述者共情,有時會發現兩個人關注的重點很奇妙的出現差異。所以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我們無法照抄別人的人生,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按照我們的想法行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明確自己的目標,學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改變世界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接下來權老師帶我們走進了另外的一個世界,她開始播放舒緩的音樂,讓我們靜靜的躺在地上,想一想我們各自的成長經歷,有哪些人有哪些事並彼此分享,從這個體驗中我想到了很多人很多事情,原來我一直是一個被愛浸泡的人。

之後的絲巾體驗讓我體驗了一把作為絲巾的快樂,隨著音樂的響起,我隨著主人快樂舞動,我想在我們的班級中是否也可以有類似的活動,讓學生更懂得合作,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密切。

母嬰親子活動中讓我重回嬰兒狀態,感受到了更多的被愛。我的'每一個動作都被“媽媽”關注到並進行精心的“照料”。我想到班級裡那些平常看似調皮搗蛋的孩子,他們的嬰兒時期一定沒有得到足夠的安全感,缺少的很多的母子交流互動,他們的調皮也是想得到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愛。

權江紅老師在本次活動中採用了協調同步動作法、反映鏡象動作法、真實創造動作法等舞動治療特殊的方法,引導老師利用動作接納內在的自我,打破自我的限制,感受生命最初的美好,增強自身的價值感。我想這就是舞動治療的魅力所在。讓我們在舞動中發現最真的自己。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7

為了提高我市中國小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帶動、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不斷提升。6月28日上午,為期十天的鄭州市中國小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在中州大學開班,我和其他三位同事參加了第二期的培訓。此次培訓是市教育局在前幾年我市對專兼職心理教師培訓的一種延伸,從專兼職心理教師到班主任,再到一線普通教師,都能瞭解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科知識,遇到學生或個別教師有心理問題時,力爭不出校門就能基本解決好。

培訓內容既有拓寬教師國際視野的國內外心理健康教育發展趨勢,又有提升班主任運用個別諮詢和團體輔導技術與方法有效開展班級教育和管理的能力;既有以全面育人為基本理念,提升班主任對中國小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的能力,又有根據班主任崗位要求和專業成長規律,提升老師教育倫理意識、職業道德水平和自我心理保健能力;既有國內知名專家給大家授課,也邀請了美國、香港知名心理學專家授課。

聽了本次心理健康的專題系列講座,使我更進一步理解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學活動,現今社會不僅要求我們具有健康的身體,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經過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我的收穫很大。不僅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學習後的一些感悟:

一、教師自己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過一線的教學經歷,深深地體會到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周邊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

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

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二、尊重學生,與學生“共情”。

“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是尊重”。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作為班主任,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學會用細心的眼光去觀察差異,用寬容的心理去接納學生。要知道,正是因為有了差異,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精彩;有了差異,我們才能展現出自己的特色;有了差異,我們才有了今天互相學習和借鑑的機會。差異讓我們懂得了互相尊重和彼此關愛的重要,讓我們對陌生的事物感到嚮往,並激發求知和探索的慾望。所以,面對學生時,我們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愛,多一些寬容,多一些期待。只有這樣,我們與學生之間才能產生相容的情感,才能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三、加強班級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班級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通過班主任管理,班級行為制約,班級情緒感染,班級價值導向等制約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人人都是班級團隊的建設者,人人都是班級事務的管理者,人人都是班級成長的記錄者,人人都是班級問題的解決者,人人都是班級榮譽的貢獻者!最大限度的發掘每一位同學的優點,鍛鍊學生的處事能力!通過學習,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我們要更新教育觀念,把“以教材為本,以教師為中心”轉化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在育人和教書的同時,成為學生的心理醫生。

四、作為班主任要不斷學習,在工作中積累經驗。

我們是普通教師,學識不夠高,方法也不夠靈活,要多像優秀班主任學習好的班級管理方法,並根據自身的條件進行變通應用,只有這樣才會不斷進步。

我爭取在今後的班主任中,注重教育方法的研究,不斷學習,研究學生、家長、社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班級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8

作為一名班主任,經常要處理班級發生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其中不少問題都是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或心理素養有關。這次我有幸參與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訓,儘管學習的時間不長,但對我的衝擊卻是極大的。我不僅學到了許多心理學理論學問,也學到了正確對待生活的方式,如怎樣釋放壓力,調整自己心態,與他人如何溝通、如何相處的方式。並且通過學習,我深深熟悉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做教育工作、是當一名好教師所必不可少的基礎學問。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兒童青少年心理髮展的需要而開展的教育活動,旨在提高和培育學生的心理素養,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恰當有效地應對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如何進行心情調整等,使學生更有效、積極地適應社會、適應自身的發展變化,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展。所以,預防問題發生、促進心理素養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標。從本質上來講,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養的教育和培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是素養教育的詳細體現。

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殊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教師的`衣著舉止,言談風度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開心,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急或恐怖的氣氛。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擅長做好自身的心理調整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把握心理調整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調整心情,保持心理的平衡;擅長選擇自己心情開心的角度去思索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培育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忱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今後,我把要傳授的心理學問寓於活動之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以活動課為主淡化理論,強化行為指導和行為訓練,進行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的心理髮展施加影響,從而更加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養。這一課程是博大精深的,越是學習,我越是感覺自己對許多學問的瞭解還很膚淺,當今世界心理學發展極快,我必需不斷地學習,才能使自己的心靈與學生的心靈共同成長。我將不斷的提高心理學的理論學問,同時也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成長,爭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就是為自己鋪路。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9

中學時期是人的生命歷程中最具華彩的一章,這既是一個絢麗多姿的花季,又是一個充滿憂傷煩惱的人生十字路口,這是一個動盪不安、各種矛盾衝突多得令人頭暈目眩、但卻逐步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光明的前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有些同學被負面情緒困擾,這就需要班主任對其積極引導,為每位學生開啟光明之光。

本次我有幸到北師大珠海分校參加了鄭州市中國小骨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幾天的學習收穫滿滿,充實而歸,幾位授課老師各具風格,為我們班主任們點亮了班級管理道路上的點點燈光,

如:北師大珠海分校教育學院院長、創校元老王建成教授為我們進行了我國當前基礎教育熱點問題思考,指出了我國當前教育問題的三個觀察,一是我們的優勢是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均值”較高,二是我們的劣勢是基礎知識特別是能力的“方差”太小,傑出人物和創新型人物太少,三是教育除了為發展經濟服務的功利作用之外,教育對人的素養培養和人的價值塑造以及對文明社會建設更為重要。

再如朱海老師從心理學上就班主任的互動風格與學生教育進行了分析,使我認識到當學生不聽話時,其實是我們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出了問題,反思出以下問題:批評跟說教、釋出命令、虛假交流、關係。同時我結合自己平時班級管理中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意識到,教育是真正需要潛移默化的,立竿見影的教育會出問題的。

美國專家LarrySchuster用他的獨特互動的風格,營造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老師們各抒己見,通過小組的形式,讓每位老師學到了敘事領導力的重要性,學會了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當學生沒有學習動力時,找一些視訊、圖片、照片,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未來。

張軍副教授的《幸福與倦怠:一個可以選擇的答案》,輕鬆、引人、有趣、實用,其實在現今的各行各業裡,高強度的工作壓力難免會讓我們產生一種職業倦怠,通過張老師的報告,讓一直在緊張的一線教學中的我漸漸走出困境,去用更好更輕鬆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職業。受益匪淺。

印象最深、最為震撼的是感受了珠海七中曾文老師的“最美教室”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10

通過這次學習,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感到做學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把學生的任何問題都定位在表面處理上,而且應該透過現象看學生行為的心理因素,從根本上指導學生心理健康地發展。

在這裡,我談一下自己這次學習的感受和想法。

感受之一:這次培訓幫助我認識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的重要。真正的心育確實是進行德育、智育等教育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贏得學生、家長、學校的認同,才能更好的發揮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感受之二:這次培訓幫助我重新認識了學生、認識了自己、認識了教育。可以說每一位教師都是愛學生的,正是有了這份愛,我們才對學生付出了很多,可結果卻是我們常常感慨:學生怎麼會是這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而我現在真正體味到: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的內在含義,那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瞭解學生、沒有把握學生的心理需要,我們的'愛再多卻都偏離了我們的預期,簡言之我們的愛不是學生所需要的,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樣怎能談到教育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教師也無法體味到自己工作的樂趣,沉重的負擔壓得教師沒有也不可能體味到應屬於自己的快樂,這也許就是不懂心理教育、不會運用心理教育的必然結果吧!讓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去觀察學生、去了解學生、去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感受之三: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作為一名正規師範院校的畢業生,每一個人都接觸、學習過心理學,但一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卻沒有感到心理學的用途,因此早已將它拋之腦後了,雖然有時也會裝模作樣的應用一兩個心理學的術語,那也不過是裝裝自己的門面罷了。可以說那是真的不懂心理學,更沒有想到如何正確在教育教學上運用心理學的知識,所以在工作上產生了許多的困惑。正是這次學習它幫我才開始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更幫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原來我們在不經意之中雖運用著心理學,我們的困惑也正是源於不瞭解學生、不瞭解心理學啊!只有每一名教師都成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師,我們才會更瞭解自己、更瞭解學生,從而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

感受之四:通過培訓我學到了更多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往,自己將心理健康課看的過於神祕,原因就在於沒有真正的懂得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通過培訓我明白了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那就是:源於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把握人生!

感受之五:這次培訓幫助我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不學習,不及時充電,不及時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們就將被時代所淘汰。

有太多的感受,溢於言表;有太多的工作,等著我們去做。作為班主任,我們始終應該把心理和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其來促進智育的發展,使得學校能培養出健康的學生。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11

在暑假期間,我有幸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參加了由鄭州教育局、聯合中州大學,北師大珠海分校舉行的為期十天的“鄭州市中國小骨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從第一天報到拿到課程安排,每天的講座安排得滿滿的,我想:要坐整整十天,肯定會厭倦的,然而,在這短短的十天之中,不僅有講座、活動體驗,更有中州大學為我們舉行的豐富多彩的課餘活動。每個人在結束時,都有戀戀不捨的感覺,更是覺得這次培訓收穫滿滿,幸福滿滿。

這次培訓有不僅由國內、香港的知名心理學家,還有國外知名的心理專家。講座的內容沒有圍繞教師這個職業進行,而是從音樂、舞蹈、家庭等不同的方面講了和我們的人生、工作相關的內容。

每一位老師的講座都十分精彩,李慶安教授的《儒家心理資產與學生教育》李教授首先向師生們展示了儒家心理資產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人的七種關鍵需要“明、語、功、勞、友、政、變”,李教授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將這七種關鍵需要結合心理資產一一予以解釋,並講解了如何發揮這些需要和心理資產的力量的原理,對同學們更好的挖掘自身潛力、健康成長具有重要啟示意義。他現場演示了快速記憶法,用以說明“變”在提高記憶效率中的應用,引發了現場師生的轟動,並通過心理測試對現場一位同學的人格特點做出了準確的推論。李教授還告訴我們:小孩從一年級開始要陪他讀,從四年級開始,家長不在扮演老師的角色,要做回家長;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要把心理問題和道德問題混為一談,只有知道孩子的問題出在哪兒,我們才能為孩子解決問題。

權江紅老師的講座《在舞動中發現最真的自己》更是使我印象深刻。上午是活動體驗課權老師先讓我們根據音樂隨意的舞動,後挑一人做自己喜歡的動作其他人跟著學,以此類推,隨著音樂的律動,我們從拘謹到放開,每一個人沉浸在舞動之中忘記自己是一個大人,忘記自己根本不會跳舞。當大家放鬆後,活動正式開始,第一階段“絲巾之舞”,一個人是主人,一個人是絲巾,首先隨著音樂絲巾在主人的帶動下舞動,接著分別讓主人和絲巾分別講講自己的感受。第二階段“感受孩子內心”,讓一個人扮演孩子的父親或母親,一個人扮演孩子,從不會說話的孩子到能離開父母獨自玩耍的兒童,讓家長體會孩子的需要,增加親子間的互動。第三階段“自我成長”,活動後讓每個人畫出自己的內心,寫下自己的'感受。最後伴著動感的音樂節拍,同學們盡興舞動身體、盡情釋放自己,本次舞動青春工作坊活動也順利落下帷幕。下午的講座,權老師也讓我們真正瞭解了什麼是舞動治療,她還根據自己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告訴我們:只要不是無理取鬧,哭也是一種情緒的發洩,同樣生氣、憤怒等情緒,都可以通過任何動作來表示,這就是舞動的魅力。

與之相同效果的還有音樂治療,在活動中樑曉瑩讓我們體驗了四種音樂治療方法,從聆聽音樂,二次創造、即興、創作四個環節中,我發現音樂治療不需要你有多專業的音樂水準,你只需要喜歡音樂,音樂就會帶給你不可思議的體驗。

張麗老師的講座從一句話開始: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命運。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就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下午我們欣賞了影片《當幸福來敲門》,從影片中感受積極心理學,張老師告訴我們:我們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長大以後都會變成他自己的內部語言,所以我們要慎言。

美國教授Larry老師的《Hero Day》中告訴我們:對於世界來講,你只是一個老師,對於你的學生來說,你就是他們的英雄。Larry老師通過五個故事告訴我們怎樣運用敘事領導力來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陳俊雄教授的沙維婭成長模式則告訴我們孩子的心理問題來自於家庭的影響,父母所承受的教育方式有可能影射到孩子的身上。

周紹輝則講出了作為老師所避諱講的“中國小心理與性健康”。他說:中國小性教育的原則是講在不講中,但要讓孩子瞭解自己,保護自己,避免傷害。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總結12

上個星期在年級組楊主任的帶領下我們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全國中國小班主任一體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培訓期間由全國優秀班主任黃靜華老師、東北師範大學的教育心理專家劉曉明老師向我們具體介紹了自己在工作中積累的獨具風格的工作經驗和切實有效的詳細措施,使我受益良多。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我體會到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突出一個“愛”。即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教師職業,熱愛教書工作,熱愛自己從教的學校,熱愛班主任這個崗位,熱愛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學生。 其次是辛勤,是細心的體現。“勤”字要體現在工作的每一個細節,應做到腿勤、眼勤、嘴勤。所謂“細“是指學生出了問題,切忌主觀武斷,簡潔粗暴,處理問題要言之有據,言之有理,動之以情,達到和風細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最終要講究一個“法”。管理上要有法,處理問題要得法,遇到問題要積極地想方法。同時做好班主任工作也要注意一個“學”,不斷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能力,向書本學習新的教育思想理論;向同行學習,同他們切磋、交流,取長補短;在幹中學,學中幹,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以適應工作的需要和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 人們常說:“為人師表,身教重於言教”榜樣的力氣是無窮的。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更懂得班主任的良好形象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不良形象對學生的思想有消極的影響。教師平常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使他們做個堂堂正正的人。

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是育人,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班主任要特殊關注學生的心理動向,敬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敬重學生作為獨立個體存在的現實,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用健康的身心去影響學生。師愛如陽光,學生的心理渴望老師的`愛,教師的使命在於發覺,喚醒、引導。

黃靜華老師說“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兩段案例聽了之後讓我很受啟發,的確,我們老師就應當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敬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關愛孩子,為孩子供應最適合的教育。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要連續努力,要專心總結教育的得與失,並虛心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注意教育教學經驗的交流,擴大學習範圍,拓寬教育視野,使自己不斷進步,並創設自己的獨特教學風格,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