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5篇)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5篇)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

時間很快,一個學期就要結束了,回首這一學期,收穫頗多。本學期我擔任高一(10--14)班的地理課教學工作。在這一學期裡,我多方面瞭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鑽研課程標準,結合學校

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教學任務。

一、前一階段教學工作的回顧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暑假新課程培訓活動,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

2.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雖然所帶的五個班的學生普遍比較差,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的局面,設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通過適時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針對那些基本地理規律和原理的內容,這些內容往往難度較大,邏輯性較強。如第一章第三節“地球的運動”、第二章第一節中“大氣的運動”等,對於這些內容,在課堂上首先採取以教師講述為主,讓學生理解這些基本原理和規律,然後再讓學生結合教材和練習進行自我領悟,最後再由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圍繞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索,從而使學生達到體驗學習過程,掌握基本知識的目的。

對於那些教學內容難度不大,學生易於理解的章節,如“地球在宇宙中”、“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等。其基本組織形式是首先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閱讀、討論等形式自我學習(有時也在課前先佈置學生提前預習或蒐集相關資料),然後由學生根據自學或課前預習提出相關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與本節內容相關的),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等對問題進行探究,最後教師進行簡單的歸納與小結。這種課型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結合學科特點,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改革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到地理學科而言,主要表現在自學能力、地理圖表的分析、處理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重視上述能力的培養。

二、存在的問題

1、新課程地理教材正文簡短,有的只有幾句,許多知識點到為止,留給教師發揮的餘地過大(變相地加重了教師負擔);同時,新課程標準要求不具體,講多深、講多少,很難把握。

2、生本課堂提倡探究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生很活躍,但由於活動過多,一節課很難講完,出現了地理教學任務重、課時不足的現象。

3、學生普遍感到地理難學,而且地理知識缺乏系統性,比較零散。許多老師說:地理新課程教起來困難,學生學起來更困難。

4、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面小,學生在應試的路上跑慣了,只知道解題解題。面對在觀察→發現→猜想→論證的新思路上學習,感到陌生不適應。因此,要在課堂上開展“活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還十分困難。

三、今後教學的幾點想法

在課堂上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展示自己對問題的解釋,運用證據和共同探究的策略,通過學生小組合作、不同組之間進行答辯等形式,讓學生自己尋求合理的答案(非惟一性),教師在其中主要起點撥引導的作用。對於實驗等花費時間長這一點,可以嘗試在課前就對學生說明該實驗的目的、操作過程,提前準備。

針對知識缺乏系統性、零散的情況,我們要學會總結,及時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針對難學這一點,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我們要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心理上預先讓學生喜歡它,儘量發現學生某方面的優勢,並不斷強化其學習地理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把課程標準分解,剛開始要求放低一點,讓學生嘗試到成功,興趣就會越來越濃;高一的學生年齡較小,多數學生才十五、六歲,所以要注重語言的表達方式不能成人化,以引起學生共鳴。通過上述做法,學生的興趣得到培養,教師教起來容易,學生學起來也就不難了。

通過努力,我圓滿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依然會虛心向其他教師們請教,充實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使自己不斷成長。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2

一、教學方面

重新來到高一年段教學,讓我有了想要突破以往模式的慾望。第一年是懵懵懂懂的,不知所措的,那麼經歷了兩年教學和一次會考後,我會有什麼不同了?我自信了,想改變,想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想知道不同教學的操作方式和效果會有什麼不同。為了改善教法,我積極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借鑑他們的教學成果和多年的經驗,從課堂的把握,語速、時間的安排,作業佈置,批改到平時的抽查,努力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力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時刻反省自己的不足,並提出改善方法,如:上課時,語言不夠精煉,話過多,容易導致聽力疲勞,也容易聽力混淆,所以我應注意語言儘量簡練不過多重複,不過多解釋。學生不會太笨,只要有看書沒什麼大問題。重點集中在課堂的.前半段時間,而把次要的知識點放後面,還可以穿插些幽默的片段和基礎練習。這些其實以前就有經常提,但總以為課程內容較多,沒多少時間剩餘。而事實上,講多講少其實沒多大差別,學生在一定時間內能吸收的就那麼多,講多了也沒用,還不如把重點講清了,其他的略講,或練習時再講。語速放快,簡練,清楚了就可以了,也不用擔心剩太多時間,可多些課堂練習,讓學生學得輕鬆,他們才願意學,這才是最重要的。作業佈置方面,題量不要太多,應適量刪減,留時間給預習作業。抽查方面,可利用每節課前十分鐘小測。利用本身的自習,在走動時,主動給學生解答疑問,提點方法等。如果要使教學更加行之有效,除了教學有度外,教師課外也需要做許多工作,如整合習題,提綱,,材料,課件等等,迴歸到最原始的一句話就是:勤能補拙。

二、自身學習方面

工作之餘,我也沒放鬆個人的學習。積極參與聽課、評課和教學研討學習,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不斷的閱讀教育教學著作。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通過網路學習,培訓交流等不斷 學習教育教學理念,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組織教學。

回首這即將過去的一學期,收穫頗多,讓我倍感欣慰;但看到結果,差距仍然存在,又頗感路途漫漫,其修遠兮。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需要努力,希望下學期會有更大的進步。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3

我國古代的大教學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裡的好之、樂之,其實指的就是興趣了。那麼怎樣才能在地理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生愛學的目的呢?在這一個學期的高一地理教學中,我是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探索的。

一、認真上好第一節課,這是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束火花。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講每一章節的第一節課時,教師首先要抓住這個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講好第一節課,這是學生對該章地理內容是否有興趣的第一束火花。教師可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趣味性強易引起學生思考與聯想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對新課的興趣。我在講高一新教材的第一節課時,我是讓學生假設他們自己是城鎮規劃師,讓他們規劃一個小鎮的道路、橋樑、工業區以及居住區等。並讓學生來講解自己為什麼這樣佈局,並讓同學討論並展開辯論。這樣為學習後面的內容打下了必要的基礎,同時這些現象就發生在學生身邊,是學生有興趣並渴望知道的東西,因而能使學生覺得學習地理能增長見識,真切有用。

二、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引言,適當製造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在每一節課的開始要特別注意新課的引入。可採用歌謠法、地理故事、地理遊戲等趣味較強的教學方法匯入新課,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

在講世界氣候的季風氣候之前,我引用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提出諸葛亮為什麼有先見之明,知道火燒連營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呢?”懸念一出,學生精神為之一振,接著就討論開來,好奇心一來,學習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後面的東西就好講多了。

三、靈活運用各種趣味語言。

語言是傳授地理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師教學能力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語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表達準確,精練通俗的語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適當運用一些趣味語言,那麼就可以使地理課堂教學妙趣橫生,滿堂生輝。

1、諺語的妙用:

諺語是人們對自然環境長期觀察體會的智慧結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學中運用諺語,可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識。如我講大陸性氣候時,我引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說明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講鋒面雨時我用“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來描寫鋒面雨,這樣比枯燥地講授教材要好的多。

2、巧借古詩文教學

把古詩名句中優美的詩情畫意,結合地理知識的內容在課堂上講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勝之感,由此創設聽課的最佳境界,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我在講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我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講述隨著地勢的升高,氣溫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氣候比山下的氣候遲了一個月。這些詩歌猶如“味精”,使學生回味無窮,也使地理課增添了一番風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歌曲的借用

在課堂中適時引入歌曲可以引起學生學習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引起學生的思考。

除直接播放歌曲外,我間接引用了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通俗歌曲,如田震的《黃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著我就問:“黃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風、東南風?分別盛行於哪個季節?為什麼會有這些風?”因此很自然地把季風引進來講了。

四、穿插趣味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大多是喜歡聽故事的,尤其是國中學生。在地理教學中,可以穿插一些相關的趣味小故事,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學生又可以從中獲得一定的知識。例如,在講氣候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時,我講了粵菜與湘菜在不同地域不同氣候條件的影響下形成清淡與辛辣的特點。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通過小故事也使學生明白了氣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從而堅定了他們學好氣候這一章的信心。

五、不拘一格,讓學生動手,搞好雙邊教學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現身說法,突破教學難點,例如:我講到高中課陸地環境的地域差異時,我就例舉東西南北四個區域,讓去過這些區域的學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人文特點說出來,學生講到北京、海南、新疆時頭頭是道,幾位講得好的學生,受到了老師的表揚,興趣不斷加深。課堂上沒有來得及講的學生,課後還繪聲繪色的給同學們講述他們對當地環境的親身感受。這種方法,猶如“一石擊破千層浪”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課堂小遊戲,小競賽,寓樂於教,有助於學生興趣的發展。這樣讓學生能眼腦並用,在競爭中學知識,在競爭中掌握知識,趣味無窮。

六、形象直觀的課堂教學,鼓動學生求知慾

教育家約翰·洛克曾說過:“教師的巨大技巧在於集中地保持學生的注意。”因此,要使學生始終精神奕奕,教師就要針對中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徵,上課要多利用形象直觀的掛圖、模型、板畫等引起學生的興趣。

首先,要多運用電化教育手段。學生理性思維能力還不夠強,運用電化教學手段,能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識趣味化,形象化、具體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4

一、教學常規亮點

1、開學第一週組織本科組教師共同討論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並認真按照計劃認真執行;

2、堅持每週定時、定點、定目標的備課組活動。

3、每月檢查一次本備課組的教案、作業、聽課記錄本。

4、對青年教師的培養

本學期高一地理備課組兩位新入職的老師都是大學應屆畢業生,沒有教學經驗,而且對教材不熟,因此,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我利用每週一次的備課組活動的時間來研討必修1的每一章節的課程標準,並進行深入解讀。通過對課表的解讀,青年教師才能掌握教學中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哪些內容在教學中該多講多練多思,哪些內容可以略講或應該略講,。解讀課表的方式是給兩位年輕老師分任務,會前做好準備工作,在這個準備工作的過程中可以翻閱教參或者從電腦中搜集相關的內容,這樣做,有利於豐富青年教師的知識儲備,養成深入思考、研究問題的好習慣。

(2)督促兩位年輕教師廣泛聽課。我不定期聽兩位老師的隨堂課,並指出她們的優點和不足,今後怎麼改進。

給青年教師定聽課節數,並要求她們每次聽完公開課等要寫評課筆記,較青年教師怎樣去聽課、聽什麼;告訴她們要做好聽課前的準備,尤其是同一學科的課,具體做法是:在聽課前要先明確本節課我將重點觀察課堂裡的什麼?明確了問題後,在進入課堂觀察。觀察目標是:授課者是如何引入課題?如何提問學生?如何設計課堂活動?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題地位?如何落實知識點?如何鞏固練習?授課者的教學風采等都應是在觀察範圍內。實踐證明,給青年教師傳授的越具體,要求的越多,青年教師的成長也更快。

5、針對高一起始年級,地理備課組十分強調各科任老師要加強各班級地理課堂紀律的管理。

選拔好的各班級的地理課代表,督促學生按時交作業,對沒有交作業的學生要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切忌不管不問。教師對交上來的作業要及時批改,並全批改。

二、存在問題

1、從學生考試結果分析,與預期值有一定差距,從全年級來看,高分段人數少,低分學生較多,這與學生基礎有密切關係。

2、知識掌握不全面。選擇題1、4、8、10、20錯誤多,綜合題23題洋流的知識,24題探究的題,都是由於學生知識掌握不全面造成的。

3、知識理解存在缺陷。例如時區的計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和直射點的.位置、熱力環流、氣壓帶和風帶的南北移動、全球氣候的分佈和理解等。

4、許多學生在學習地理時感到十分困難,有失去學習的信心。

三、今後整改措施

1、課堂教學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重視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

2、教學中注意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的訓練。

3、注意把握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教學分層,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對待。

4、課堂上注意讓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地理知識簡單分析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加強教學方法研究,並積極落實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興趣,把失去的信心找回來。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5

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素質的全面要求,著力引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和創新人才的培養,根據我校二類高完中學生大面積基礎較差的實際情況,在優生極少的情況下,如何提高我校學生升學率,我談談我校高中物理教學的個人觀點:

一、正確理解<<考試說明>>中的考試目標

根據普通高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參照國家教育部頒佈的<<全日制中學教學大綱>>,並考慮中學教學實際,制定了以下四面目標:

1、對自然科學知識的理解能力。重視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是新一輪大學聯考改革的一個特點,雖然在大學聯考中強調了對能力的考查,但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知識能力離不開知識基礎的載體作用,離開了基本知識的積累,能力很難形成,強調對自然科學基本知識的含義,並能用適當的形式(如文字,圖或表)進行表達,這個目標分為三條:⑴,理解自然科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所謂理解自然科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就是不但要知道它們的含義,還要知道它們的前因後果,適用條件,以及相關概念之間的聯絡和區別。⑵,定量描述自然科學的現象和規律,包括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以及用簡單的'圖,表和資料描述物理活動的特徵等。⑶,瞭解自然科學發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通常這一條內容課本中是沒有的,常出現在報刊雜誌和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中。

2、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自然科學是實驗性科學,科學概念,原理和規律都是由實驗推匯出來的,教學過程中的'實驗有助於加深學生對自然科學概念,原理和規律的理解,實驗能力也是學生將來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科學規律的重要知識常伴有實驗是現行高中教材的一個重要特點。本目標要求學生了解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會控制實驗條件和使用實驗儀器,會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解釋實驗結果(資料),並得出實驗結論,能夠根據要求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

3、能讀懂自然科學方面的資料,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規律通常是用文字和圖表來描述的,與文字相比,圖表描述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因此常被各類科研文章採用,要讀懂自然科學方面的資料,能看懂圖表所備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以及判斷,推理和計算能力。學生在閱讀物理和化學方面的資料時,要著重瞭解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念,新發現,新技術和新方法,同時還要能讀懂圖示的物理意義,以及有關物理意義,以及有關物理量之間的定性與定量函式關係。

4、對自然科學基本知識的應用能力,學習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僅僅停留在理解上是不夠的,還要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應用這些知識去指導自然科學的研究工作,社會的生產和人類的生活,必須懂得自然科學知識的實用性和社會價值,本目標的試題有的需要物理學,化學,生物,其中一個學科的知識就可以回答,有的需動用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的知識來回答,尤其是以現實問題立意的試題,因為現實性問題常常是綜合的。

二、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改革物理教學

其實現實中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發生的聯絡都是綜合性問題,創新綜合的思路非常重要,但我認為大學聯考綜合的知識點難度並不會比單科的知識點的要求高,題目不深挖,不鋪開,但求全面地考察學生的閱讀理解,綜合思維,資訊處理實踐機會,具體的講,要求教師,第一,要遵循現行普通高中教學大綱組織教學,其教學目的要突出以培養學生迎新精神和提高教學能力為重點,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第二,物理教學活動要注意與化學,生物學間知識的橫向聯絡和綜合防治運用,堅持以學生為方便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物理教師的主導作用,優化物理學教學過程,第三,繼續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與主動學習精神。

三、開啟圖書館,閱覽室的“門”

物理教學必須聯絡實際,在抓基本知識點教學的同時,有意識到地聯絡生活生產和科研實際,充分利用圖書室,閱覽室的資料,組織學生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開設講座,講物理史故事,將現代科技新成就,如鐳射的廣泛運用,全息照相的妙用,光纖在現代通訊中的作用等,既激發學習興趣,又增強現代意識,提高學生素質。

四、具體做法

高一是高中階段的基礎,力學基礎沒打牢固,後面的知識理解起來就困難,高二是關鍵,我校學生一旦渡過高二,退學的學生就少了,信心也不會失去,高一教學首要任務是如何由國中物理過渡到高中物理的學習,如何由國中的簡單學習過渡到高中的理解性學習是我們高一教師首要任務。即不能單一降低難度,也不能標高過度。高二物理教學內容繁重,在學生有一定的高中物理學習方法的前提下,就稍微加大綜合訓練,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當然不能讓學生怕學物理,難學物理,物理難學的想法存在,所以興趣是最重要的朋友,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產生濃厚的興趣,就要教師把握好知識傳授的同時,不能枯燥,而且要把握好重點難點的突破,使學生即學到了物理知識,又有享受了學習物理知識過程中的樂趣,這才是持續學習物理最好的老師。對於綜合性解題能力的培養,要逐步進行,不可能一次到位,教師也不能操之過急,必須要在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貯備之後才能逐步培訓加以提高。高三注重複習,對學生全面的知識進行復習和歸納,讓學生對知識點加深印象,同時對知識的網路性進行提煉,查漏補缺,講練並重,精講精練,要堅持講解與練習有機結合的原則,既不能”以講代練”,也不能”以練代講”。要精講精練”,,便使學生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講要針對性強,除重點,關鍵外,側重講單元練習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注意知識的綜合交x,突出能力的培養,培育應變能力考核成績。練以定時作業為主要的形式,讓學生在解題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適應大學聯考的要求,抓好運用知識能力的單元訓練,綜合訓練,題目的難度,梯度應x攏<<考試說明>>及說明的要求,考試內容遵循教學大綱又不拘泥於教學大綱,試題設計注重能力型和應用型,同時注意檢查學生審題,解題,科學思維能力,跨學科的綜合能力和學科知識滲透能力。

評時教師講評練應突出貢獻重點,重在指導工作,不是重複,重演一遍,不能以題論題,在講課中,要注意知識的縱橫聯絡和加大覆蓋面的教材組織,努力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目的,同時要突出規範表達的訓練指導。

組織專題講座,進行學法,解法指導,把學生平時易出錯的知識點作專題性地講解,當然也包括考試的熱點和難點,力爭突破它的要點,把握住考試的脈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讀書,在教師的指導下有重點地讀書,讀自己認為有缺漏部分,自我歸納總結,教師歸納總結,及時反饋及時糾錯,總結解題經驗,探索解題規律,養成良好習慣,搞提高審題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6

進入新的環境已經半年了,在這個學期,我擔任了高一年級地理教學工作之外,還擔任了班主任工作。總的來說班主任工作分兩個階段。雖然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多年,但本學期在工作中有收穫也存在問題。

第一階段

新學期的開始,軍訓、入學教育,帶領高一年級二班在軍訓會操中成績突出獲得第三名的優異成績。

班級管理:以德育為主導,規範學生行為習慣為目的。

1、首先營造一個紀律好的學習育人環境。

2、不放棄差生,對自身問題多的學生進行引導教育,使其不掉隊。

3、嚴格出勤制度,對於連續遲到的學生告知家長,以示警告。

在第一階段班級管理中成績突出,沒有出現曠課現象,在學校班級量化考核中名列前茅,多次奪得紀律紅旗。

學習方面:順應課改,建立學案課前檢查機制,制定檢查表。每節課組長都要督促檢查,我每天進行抽查。效果良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並在第一次月考中處於普通班前列。

衛生方面:嚴格衛生保持制度,劃分個人班級衛生轄區,在寢室衛生中制定競爭機制。621女生宿舍連續在大周學校評比中獲得優秀。

第二階段

文理分班後擔任文科實驗班,仍然堅持原則,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堅持學案的檢查制度,建立班級個人量化考核表,班級學習氣氛積極濃厚,及時座談、鼓勵對待成績優秀的學生談方法、談問題,拔高。對問題學生座談,進行德育,加強紀律觀念,以改變不良作風。第二次月考班級成績斐然。

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尚有許多改進的地方,課改勢在必行,在課改的過程中班主任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自主能力有待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方式需要進一步改善。

設想:在編寫學案的時候加入學生的參與,讓課堂中學生的'因素更加的突出。改善展示的方式,不僅侷限發言、發問、板書,應該增加學生提出擴充套件問題的能力。

我想通過我進一步的努力,班級的各方面必將取得更大的成績。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7

光陰似箭,時間如梭。不知不覺又度過了一個忙而不亂緊張有序的學期,通過自己的辛勤工作,與同事共同合作,圓滿的完成了這學期的教學任務,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具總結如下:

工作務實、態度誠懇

在教學工作中一貫堅持“精益求精”的原則,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認真批改作業、試卷,耐心細緻輔導每一學生,能獨立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疑難問題,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刻苦鑽業務的精神。積極參加各項集體活動,在紮實工作的同時,堅持讀書看報,注重教學教改研究,善於總結經驗,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和教學反思

二、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高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瞭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係、可持續發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重視學生為知識的創造者,而不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三、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在國中沒有系統的學習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

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高一的學生來說,由於地理是綜合文科目,在會考之後,多數選學理科的學生極不重視地理學習。選學文科的學生由於在國中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

四、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常規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由於高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與國中比較,難度加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結合安順市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絡,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課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鬆的課堂氣氛,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一方面,充分藉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另一方面,結合有關章節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環境汙染、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破壞等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資訊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8

時間很快,一個學期就要結束了,回首這一學期,收穫頗多。高一年級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我們一方面努力實踐新課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課程改革的種種問題,同時我們也不乏困惑。

一、前一階段教學工作的回顧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暑假新課程培訓活動,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

2.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雖然所帶的五個班的學生普遍比較差,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的局面,設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通過適時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針對那些基本地理規律和原理的內容,這些內容往往難度較大,邏輯性較強。如第一章第三節“地球的運動”、第二章第一節中“大氣的運動”等,對於這些內容,在課堂上首先採取以教師講述為主,讓學生理解這些基本原理和規律,然後再讓學生結合教材和練習進行自我領悟,最後再由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圍繞問題進行討論和探

索,從而使學生達到體驗學習過程,掌握基本知識的目的。

對於那些教學內容難度不大,學生易於理解的章節,如“地球在宇宙中”、“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等。其基本組織形式是首先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閱讀、討論等形式自我學習(有時也在課前先佈置學生提前預習或蒐集相關資料),然後由學生根據自學或課前預習提出相關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與本節內容相關的),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等對問題進行探究,最後教師進行簡單的歸納與小結。這種課型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結合學科特點,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改革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到地理學科而言,主要表現在自學能力、地理圖表的分析、處理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重視上述能力的培養。

二、存在的問題

1、新課程地理教材正文簡短,有的只有幾句,許多知識點到為止,留給教師發揮的餘地過大(變相地加重了教師負擔);同時,新課程標準要求不具體,講多深、講多少,很難把握。

2、新課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生很活躍,但由於活動過多,一節課很難講完,出現了地理教學任務重、課時不足的現象。

3、學生普遍感到地理難學,而且地理知識缺乏系統性,比較零

散。許多老師說:地理新課程教起來困難,學生學起來更困難。

4、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面小,學生在應試的路上跑慣了,只知道解題解題。面對在觀察→發現→猜想→論證的新思路上學習,感到陌生不適應。因此,要在課堂上開展“活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還十分困難。

三、今後教學的幾點想法

在課堂上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展示自己對問題的解釋,運用證據和共同探究的策略,通過學生小組合作、不同組之間進行答辯等形式,讓學生自己尋求合理的答案(非惟一性),教師在其中主要起點撥引導的作用。對於實驗等花費時間長這一點,可以嘗試在課前就對學生說明該實驗的目的、操作過程,提前準備。

針對知識缺乏系統性、零散的情況,我們要學會總結,及時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針對難學這一點,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我們要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心理上預先讓學生喜歡它,儘量發現學生某方面的優勢,並不斷強化其學習地理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把課程標準分解,剛開始要求放低一點,讓學生嘗試到成功,興趣就會越來越濃;高一的學生年齡較小,多數學生才十五、六歲,所以要注重語言的表達方式不能成人化,以引起學生共鳴。通過上述做法,學生的興趣得到培養,教師教起來容易,學生學起來也就不難了。 作為教師,在新課改試驗的第一年,我們要不斷的摸索,要勇於創新,不斷完善自己。

20xx年1月7日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9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級6、7、8、9、10、11六個班的地理課。由於是剛接觸高中地理教學工作,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多方面瞭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專研課程標準,結合學校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 學習新課程標準,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高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瞭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係、可持續發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重視學生為知識的創造者,而不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分層教學,展現學生個性風采。遵循進步就是優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 認真備教材、備課、備學生

我任教的7個班,層次參差不齊。其中跨了三個層次,因此在備課時必須有針對性的補充或刪去些知識點。許多學生由於會考不考地理,學生的地理基礎較差,把地理自作是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缺乏興趣,不重視。導致學習在課堂上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因此在學期初始階段,反覆多次,從高中為會考、高中綜合科等方面,教育學生轉變觀念,學好所有科目,全面發展,指導學生如何學好地理,提出高中地理學習的要求。應該說,通過說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有所提高。

高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教材較國中難度加大,尤其這學期學的是自然地理。因此,我在備課前,會將課本、教學大綱,會考說明認真鑽研,做到心中有數。收集一些相關的事實材料,如“赤潮”,油輪洩漏,厄爾尼諾現象,地震(近一、二年)事件等;結合往屆學生某些知識點掌握的難易程度或易出現的'錯誤;結合我國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把握好每節教材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三、適當製造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建立高效課堂

在每一節課的開始要特別注意新課的引入.可採用地理故事,地理遊戲等趣味較強的教學方法匯入新課,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在講世界氣候的季風氣候之前,我引用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提出諸葛亮為什麼有先見之明,知道火燒連營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呢 "懸念一出,學生精神為之一振,接著就討論開來,好奇心一來,學習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後面的東西就好講多了。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鬆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藉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冷鋒,暖鋒的形成。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購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此外,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內容,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大氣汙染,海洋環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破壞等等,使學生明白和諧人地關係的重要性。

四、 靈活運用各種趣味語言,精心安排學案,達到教學統一 諺語是人們對自然環境長期觀察體會的智慧結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學中運用諺語,可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識。如我講大陸性氣候時,我引用"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來說明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特點,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講鋒面雨時

我用“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來描寫鋒面雨,這樣比枯燥地講授教材要好的多。在課堂上穿插趣味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很重要。例如有些學生在學習全球氣壓帶風帶時問道“信風帶”名字的由來,這時我用古代行商的方式來解釋。講解洋流時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英之戰的例子。通過小故事也使學生明白了地理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從而堅定了他們學好地理的重要性。

每一張學案都是整個高一地理備課組的心血。我們精心安排練習,力求每一份練習能覆蓋該章節的全部重點內容,有較大份量的讀圖分析題,亦增加一些反映當前最新的科技,經濟,環境動態的題目。我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並收回批改。評講練習時,不是單純告訴學生正確答案,而是對題目所體現的知識點進行一次交流複習,辯析錯誤所在,適當變換練習的提問角度,啟發學生思維。教育學生學會如何審題,如抓住“題幹”(關鍵詞)等,以及如何更規範,體現地理學科特色的表述來回答問題,提高學生和文字表達能力是近一、二年,著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練習中適當讓學生練習此類題目,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讓學生的所學知識得到鞏固、提高,這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方面。

雖然教學只有短短一個學期,經驗存在不足。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依然會虛心向其他教師們請教,充實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使自己成長。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0

時間匆匆而過,回顧本學期的高一地理教學工作,本人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使自己在教學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現將這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教學質量,重點抓好四個環節。

1、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儘量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2、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特別是學校推廣了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的教學思想,通過思考,結合自己學生的情況,發現以前上課時講的還是有點過多。以後可以少講多練。

4、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資訊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地理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

二、提高學生素質,力抓課後輔導工作。

現在的中學生還是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我在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並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首先是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讚美著手,激發學生對中國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等認識、理解。故此,還進一步抓住學生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及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和現象,並自行設計或補充一些學生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地理問題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課內容的豐富多彩和智力價值,增強學生的求知慾。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出成績。

在自己總結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首先,在我帶的地理課上,將“人地關係”作為學習地理知識的主要線索,注重列舉的問題和地理事物,儘可能啟發學生運用身邊的“人地關係”材料,使學生實實在在認識掌握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另外,還從地理學科中與其它學科相互聯絡,相互滲透的角度舉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掌握地理基礎知識與學好其它學科的關係,從而改進了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分析歸納出“看書、聽講、用圖、動手、動腦”等方法和要求,並可利用“地理學習”圖向學生介紹地理學習的形式。針對國中學生的特點,要求應簡明具體而又切實可行。並經常督促檢查,養成學生很好的學習習慣。

再次,認真組織開展複習、測驗、考試組織課外活動等。側重於教會學生了解自然地理知識與人類社會的關係,主要體現在地球環境、大氣、水、地表形態的塑造及其陸地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識的同時,將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進行學習,如:培養學生多種興趣愛好,多閱讀課外書籍,多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儘管在一年的教學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現代教學質量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學工作中課堂語言尚存在平緩,平時考試較少,語言不夠生動等問題,這些問題尚需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1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級9、10、11三個班的地理課。由於是在上學期開始在這三個班任課,經過一個學期的瞭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專研課程標準,結合學校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用新課程標準引導學生學習。

高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瞭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係、可持續發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重視學生為知識的創造者,而不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分層教學,展現學生個性風采。遵循進步就是優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地理基礎和地理思維同時抓。

這批學生在國中沒有系統的學習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高一的學生來說,在會考之後選學理科的學生極不重視地理學習。選學文科的學生由於在國中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高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

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抓好課堂教學環節,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於高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與國中比較,難度加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準,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結合柳州市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絡,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課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準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鬆的課堂氣氛,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一方面,充分藉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另一方面,結合有關章節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環境汙染、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破壞等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資訊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

四、反思與展望

反思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帶領學生走出教材,走進生活。

例如在上《環境問題》時,藉助PPT動畫,把柳州市的主要環境問題搬入課堂,使學生能很輕鬆直接地理解教材上的內容,因為新的知識被賦予新的背景,學生的興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強,進一步有利於問題的形成,使學生達到想學的境界。

反思二:學生要成為課堂的主角,多媒體技術搭平臺。

在課堂的探究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當探討問題的主人。從引導者到組織者的轉變,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從思維的角度講,學習的過程是一種具備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不同情況做出適時反饋,引導使之朝有利於知識建構的方向發展。

反思三:深入挖掘教材知識的內涵,適度擴充套件其外延。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掌握與之有關的地理知識,才能駕御整個課堂,因此教師必須針對每節課的內容,吃準,吃透教材,並且還應該掌握與之有關的,相關聯的學科或相鄰學科的知識,將其適度且充分的連結到整個教學環節中,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藉助於網路資訊科技,則較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誠然,將每一環節做到縝密,完美,還需進一步探索,下更大的力氣。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2

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我們高一地理同頭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工作:

1、研究新課程,實施新課程

如何實施新課程,這是擺在全組老師面前的一大課題。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創新和突破。此次課程改革所產生的深刻的變化將反映在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教學行為的改變上。因為任何一項課程改革的設想,最終都要靠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實現、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種新觀念的確立,都是對舊觀念的一種變革,而變革的往往是那些我們已經駕輕就熟的東西,這對許多人來說,不是沒有痛苦的。本學期,利用多媒體遠端教育網我們組織全組老師聽河南47中學老師的.以“新課程為理念”的公開課,使全組老師更深刻的把握新課程的基礎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內涵,老師們通過認真閱讀新教材,發現新教材的實用性,不但使用課本中的案例,還增加有說服力的案例,便學生理解和自學,更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堂上,各位教師注重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尤其是適合地理學科的“直觀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

2、做好集體備課工作

為了更好的發揮集體的力量,我們同頭組以同一辦公室為單位堅持每週集體備課一次,以高一地理同頭組為單位於9月20日,10月18日,11月22日,12月20日開展了四次公開備課活動,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反思並對本週的教學內容和思路進行集體討論。對於平時的小問題,我們堅持出現後及時一起解決,在備課過程中堅持資源共享,共同搞好備課工作。

3、落實好教學工作

地理是一門既是文科又偏理科的邊緣學科,對於學生而言是文綜中難度比較大的學科。而本地區因為會考沒有地理學科,所以高一的新學生基本在國中都沒有正式認真接觸地理,對地理這一學科較為陌生,高一地理學又是整個高中地理中屬於比較大難度的,因此高一的學生剛一接觸地理就遇到難度,在學習中受到比較大的阻礙。針對這些實際存在的問題,我們高一幾位地理教師因材施教,充分利用自編的導學案進行地理教學,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同時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們還注重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儘量穿插學生感興趣的課外知識,又努力做到把這些課外知識與學科的考點結合起來,讓學生提高興趣的同時又學到該掌握的知識點。

4、做好作業的佈置與批改

本學期我們高一幾位教師集體探討,做好課後作業的佈置,很多次作業均是自己找題選題,針對學生學習上出現的問題找適合學生的題目,讓學生在課後把知識得以穩固。同時,為了督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幾位教師均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並且做到儘量在課堂上進行典型題目的評講。

5、做好高一年級組地理教師的同課異構課工作

本學期,我們高一年級地理組兩位老師,劉平,蔡貴華老師主動承擔了同課異構課的任務。在此過程中相互交流意見,肯定優點、指出缺點,並得到了其他年級地理科組老師及領導的指導,使我們受益匪淺。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們還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學生的成績還未達到我們的要求,成績還有待提高,本學期的教學任務較緊,而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大多數的同學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重要性認識不夠,以及高一《必修》1以比較抽象自然地理為主線,學習理解起來也比較難等等困難擺在我們的面前,因此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必需正視存在的問題,加倍努力,努力完成我們的教學和教研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成績。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3

在過去的一個學期裡,我們高一地理備課組齊心協力,以新課程理念為核心,以現代教學觀念為實踐指導,以推進中學地理素質教學為工作中心,切實落實學校在各項工作的要求,加強現代化資訊科技、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研究探索。以建立優秀備課組為目標,和諧共處,不斷總結,發揮優勢,改進不足,集全組教師的工作力和創造力,使高一地理備課組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了更好的搞好高一地理教學,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1、規範備課組活動制度

充分利用每週的週日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時間,全組教師集中研討。有計劃、有針對性、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組內統一備課、由一人主備,各人復備,統一進度、統一課件、統一導學案,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互相探討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大力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和各項技能。所有教師都認真學習了教育理論和新課程標準,刻苦鑽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學專業報刊和網際網路,瞭解學科最新動態,提高理論水平和修養,高質量的完成了全組地理課的教學任務。在備課活動中,把課堂教學改革、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學目標、方法、內容的確定,作業的佈置與批改,單元的測試與評估,課內外輔導活動中,從有利於培養學生高尚道德情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去思考設計。

2、加強教學科研工作

本學期,本組教師積極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教學素質,進行科研工作。俗語說,教而不研則僵,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積極參與教改。

3、加強課堂教學

本學期學校實行了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改革,本著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的目的`,備課組全體教師進行了積極地討論,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探討,結合地理學科的特色,利用“高效課堂”的模式,在模式當中特別注重地圖的訓練。地圖(影象)及各種圖幅是實現該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要把地理資訊通過圖片、影象、音像等多媒體技術根據教學需要突現給學生,學生可以形象、直觀、地獲得一些難以直接觀察、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地理資訊,從而能較快感知認識地理現象和地理規律。教學形式層次化和開放化。該教學模式通過創設教學情景,設計程式式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逐步進行探究發現,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定一些新問題,向學生介紹問題的條件,指導學生觀察、分析,注重學習的過程,讓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得出結論,學生、教師及時點評小結,指出最佳途徑,揭示正確的規律和一般方法。這有利於展開學生思維,形成勤于思考,勇於探索的習慣,通過案例學習促進學生形成宇宙觀、資源觀、環境觀的培養及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教學過程訓練化。教學本身就是通過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掌握技能,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而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個認識、理解、練習、再認識、再理解、再練習??,最後達到熟練的過程。

4、認真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的理論

不斷提高適應時代的教育教學理念,開拓創新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5、分配蒐集教學資料及製作課件導學案的任務

使備課組老師能高效、充分和及時地利用教學資源,儘量給學生創造出一堂堂精彩的地理課。

在取得一些成績的同時,我們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這裡我們提出幾個思考:如何讓我組老師更新知識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如何讓我組教師儘快地轉變觀念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究能力?當然在我們的活動中,強調知識的傳授,知識的科學性是放在第一位的。常常忽略了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這是我們今後要加以改進的。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4

本學期即將結束,回顧這學期以來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收穫不少。從班級的實際出發鼓勵幼兒自立、自理,使幼兒在活動中愉快、自主地接受新的知識,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的發展。數學教育是通過直觀教具,從具體材料和遊戲活動中把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動轉化為內部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一種教學活動。本學期學前班數學教學總結如下:

一 堅持直觀教學

我在教幼兒學習數的組成及加減的時候,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具幫助我教學。如我在學習2的組成及加減時,我設計的主題是果園,孩子們看到圖片內容很快提出:樹上有1個蘋果,樹下有1個蘋果,一共有幾個蘋果?還有的孩子問:樹上原來有2個蘋果,掉了1個,樹上還剩幾個蘋果?可見形象直觀的圖片教具,是幫助孩子提問和學習的最好幫手。

二 重視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我不僅讓孩子學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過度到能自己學會提問,在老師提供的環境中,學會提出一定性有價值的問題。在活動中,一些幼兒不懂得表達心中的疑惑。也就是說不會提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就更應該關注他們,想他們所想,探明幼兒好奇在哪裡,疑惑在哪裡,然後引導幼兒把心中的疑惑用問題的形式表達出來,把好奇心轉化為一個個問題,這樣才不會使幼兒的好奇心稍縱即逝, 1

才能引起孩子進一步探究的興趣。這種從好奇到提出問題的養成,對孩子來說將會受益終身。所以我在上每一個數學課時,我都要準備豐富多彩的教具,為孩子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用色彩和圖片去刺激孩子的視覺感官,來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三 加強培優輔差工作

特別是極個別差生,我總不放棄對他們的要求,總是耐心輔導,手把手的教,並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絡,教會家長的輔導方法,在與家長共同努力下,成績都達到了良好。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孩子多動、多說、多看、多問、多表現、多思考,儘量多給孩子一點思考的時間和活動的餘地,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孩子!學前班數學成績有很大進步。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5

期末八區聯考改捲過程中,所有評卷老師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那就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地理術語的準確運用能力方面相當欠缺。這不是某個學生、也不是某所學校存在的問題,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與學生的基礎及不良學習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是任重道遠,需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運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他們,尤其需要使用相當規範的地理教學語言為學生樹立榜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如何規範地理教學語言,已成為我們所有地理教師必須練就的教學基本功之一。下面結合自身在規範化地理教學語言方面的點滴做法作一總結。

地理教學語言的規範化,是地理教學科學性的體現,具體體現在語言準確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口語化的要求上。

1.地理教學語言的準確性

地理教學語言的準確性要求,首先體現在音準上。對地理教師的音準要求,除了與其他學科一樣,要求用普通話教學,力爭做到讀音準確、標準外,還應十分注意地名讀音的準確。許多字的地名讀音不同於常用讀音,我們應該勤查字典,千萬不能想當然,以至於喪失自己的.威信。

地理教學語言的準確性要求,還體現在一詞一字用法的貼切上。例如:講天氣現象中的鋒時,暖鋒是暖氣團“爬升”到冷氣團之上,顯示出暖氣團是主動的一方;冷鋒是暖氣團被“抬升”到冷氣團之上,顯示暖氣團是被動的一方。這種用詞的講究,正是地理學科科學性的體現,尤其地理概念、地理原理需要地理教師用精確的語言進行表述,讓學生獲得準確的資訊。

2.地理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要有嚴密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地理性上。

教師講課中要儘量使用本學科的術語。例如:地理課教學,總離不開講方位,在表述方位時,教師必須用標準的方位術語“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而不能用不規範的生活用語“上邊、下邊、往左、往右”代替。

地理教學語言的科學性,還體現在要求教師能運用地理知識結構教學,即有系統、條理分明的層次,教學語言要有序化。如講一個區域的地理位置,應先分析緯度位置,再分析海陸位置;分析一個區域經濟特徵,先講經濟水平,再講部門結構,最後才講佈局。從而教給學生分析地理問題的思路和趨勢。

3.地理教學語言的針對性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所要求的科學性是針對中學地理水平而言的,不能都像大學地理那麼嚴謹,科學性的程度要顧及學生的年齡特徵,也就是因教學物件的程度不同,國中、高中所用語言不能互相替代,要有針對性。新教師常犯的錯誤是“拔高”,用大學語言代替高中語言,用高中語言代替國中語言,自以為科學性強,但實際上脫離學生年齡特徵和中學的教學要求。例如:高國中教學大綱上均有褶皺的概念,針對高中學生的年齡特徵,應給學生比較明確的定義,“岩層受力而發生彎曲,叫做褶曲,如果發生一系列褶曲就叫褶皺”。而針對國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則只能告訴學生褶皺的中心思想:“岩石受擠壓發生彎曲變形叫褶皺”。雖然國中的說法不如高中嚴密,但鑑於學生年齡特徵,只能這麼說,否則揠苗助長,學生反而不能接受。

4.地理教學語言的口語化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是相對於地理書面語言而言的。地理書面語言是視角語言,以教材作為依託,學生可以反覆感知,所以,可以使用較長的、較複雜的句型;句子之間的關係也可以錯綜複雜。而地理教學語言則是依靠聽覺來感知的,難以重複感知,所以,地理教學語言必須設計得短,必須設計成短小句子,句子之間關係簡單明瞭,將書面語言表達的大問題化解成口頭語言表達的一個個小問題,逐一解決,儘量不留後患。例如:五帶的形成,教材使用綜合概括的寫法,“在地球自轉過程中,由於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斜交成6634夾角,因此,一年之內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地帶移動。”轉換成口語教學,就至少應當化解成“地球公轉—軌道面—地軸傾斜—北極星指向不變—兩分兩至太陽直射點所在—兩分兩至之間太陽直射點移動”等一系列小問題逐個講清。但是口語化不等於俗語化,如將熱帶雨林說成“熱雨”,熱帶沙漠說成“熱沙”等都不是正確的口語化,那將既違背了科學性又會遺患無窮。

地理教學語言的追求和提煉是永無止境的,只有鑽研地理教學語言的特徵,精於思考,勤於推敲,才能不斷昇華,以至達到爐火純青、自成一格的境地。

很希望通過我們所有地理教師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