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班級環境創設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班級環境創設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班級環境創設總結

班級環境創設總結1

圍繞“全力建立省級示範園”的中心目標,以創新園本管理為重心,深化教育改革,深入完善家長工作,發揮教職工潛力、提升辦園品質、擴大社會效益、促進幼兒園可持續發展;圓滿的完成了學期初的各專案標和計劃。現總結如下:

一、環境創設,共同參與、氛圍濃濃

幼兒園的環境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在環境的創設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意環境的美觀、精緻,更要關注師生的共同參與,特別要突出幼兒在環境創設中的主體地位。教育性、生動性、安全性、實用性、美觀性是我們佈置環境遵循的原則,師幼共同參與,有生命感的佈置,展現班級特色是我們佈置環境的方法。從而真正使幼兒園成為孩子成長的花園、樂園、學園。

二、活動課程,貼近生活、親近自然

幼兒園課程它必須通過課程的介入(選擇)、課程的實踐(內化)、課程的反思(創造)才能形成。教育活動的內容要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因此,在教育活動中合理選擇有價值的教育內容,並進行比較分析、有機整合,結合課題研究,生成一系列主題活動,做到預成和生成相結合。春天我們帶幼兒去野外郊遊,讓他們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我們和孩子一起放風箏,一起放飛我們的心靈。

三、師資隊伍,重視交流、提倡互學

本學期在業務學習中,除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外,並針對《幼兒教育》中的“每月話題”,組織教師討論,並發表意見,撰寫心得,鼓勵投稿。另外,在考核中,堅持“案例分析”的撰寫,引導教師用《綱要》理念去分析教育現象,反思教學行為,並通過不斷的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反思、分析,重新認識兒童、瞭解兒童的學習特點。

為了提高幼兒保教質量,我們支援教師外出聽課,並有選擇地開展“彙報課”,同時繼續開展好“每月研究活動”,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素養和能力,使每一位教師都能更新觀念,實踐創新,切實提高專業化水平,真正成為幼兒發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四、研究學習,師幼合作、共同成長

以“課題研究”為導線,重視平時與幼兒交流的機會,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地為幼兒營造合作的機會,併合理地以“一主題”創設良好的環境,以此來激發幼兒關注的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同時選擇有價值的教育內容,與幼兒一起探索、討論,讓幼兒得到發展。

這學期,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我們嘗試以“兒童為中心”開展美術教育系列活動。首先讓每班根據幼兒的特點、實際情況及教師的特長制定計劃,然後進行討論、學習,力求營造民主開放、寬鬆自由、充滿人文與藝術氣息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們有美術活動中,自由想象,大膽表達,獲得美的感受和體驗。一學期下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表現力、審美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另外用孩子們的“勞動成果”來裝扮自己的幼兒園,從而讓孩子們體驗了成功,同時也得到了家長的支援和認可。

另外這學期針對我園的實際情況,我們開展了“保健知識宣傳活動”,此活動吸引了許多家長,它讓家長多方面地瞭解孩子,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從而讓家長更關注孩子的發展,關注幼兒園的活動,同時也促進了家長與教師的交流。

班級環境創設總結2

幼兒園是幼兒啟蒙教育的地方,重視環保意識的培養更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今天的幼兒是明天的棟樑,他們今天的環保意識如何決定了明天的環境狀況怎樣。因此,在獲評為自治區級綠色幼兒園之後,我們並沒有停止建立的工作,而是加大力度對幼兒進行環境保護教育,一年來,我們做了以下工作:

一、環境教育內容貼近幼兒生活。

幼兒園的環境教育不同於其他年齡段的學生,我們衝破了“危機教育”、“責任教育”、“倫理教育”的框框,從幼兒周圍熟悉的事物入手,立足於幼兒的生活經驗,選擇適宜的教育內容。如主題活動“春天來了”、“美麗的秋天”等,通過對季節特徵的認識及人們活動的變化,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可愛的小動物”、“神奇的海底世界”等主題,讓幼兒瞭解與探索人與動物的關係;“我的家鄉玉林”“我愛我的幼兒園”等主題,則讓幼兒瞭解了我們的生活環境。

二、一日生活中滲透環境教育

幼兒良好的環保意識和行為不是依靠幾次主題活動、幾節教育活動就能養成的,從幼兒入園的第一天起,我們就將環保教育滲透到一日生活中,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如進餐時教給幼兒正確的進餐姿勢,愛惜糧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儘量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保持桌面清潔。洗手時要求幼兒注意水流不能開得太大,洗完後關緊水龍頭。保護園內教室內的清潔,看到紙屑能撿起來。在課間播放輕柔的音樂,提醒幼兒做到輕聲說話、走路,物品輕拿輕放,減少噪音。

三、環境教育方法豐富多彩

幼兒的認知特點是具體形象性的,幼兒知識與經驗的缺乏,使其很難理解自然界中的因果關係,這就決定了幼兒園環境教育的方法應該是綜合化的,既要堅持探索、發現的科學認識方法,又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社會性的成分。我們將自然科學知識編入到故事、兒歌、歌曲中去,讓幼兒在說說、唱唱、跳跳中獲得知識;春天來了,我們組織幼兒觀賞園內的桃花、柳樹,帶領幼兒到清灣江公園尋找春天,到小池塘裡抓來小蝌蚪飼養,在班上的植物角里種上黃豆、大蒜,觀察植物的生長,使幼兒獲得動植物生長的感性經驗。

在清灣江公園,大班的幼兒插上自己繪製的環保警示牌,告訴大家要愛護花草樹木,中班幼兒撿拾草地上的廢紙果皮,小班孩子給小草小花澆水,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大人“我是環保小衛士”,號召大家一起來愛護我們的家園;幼兒去造紙廠參觀之後,知道每一張紙來之不易,亂撕亂畫圖書的現象沒有了。我們還根據教育內容和重大環境紀念日,確定環境教育主題,如:植樹節、愛鳥周,帶領幼兒種植花草和為小鳥搭建溫暖的家,組織了“我愛綠色”畫展,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觀察和想象,畫出了一幅幅生動逼真的圖畫,有《美麗的樹林》、《我和小樹同長大》、《小鳥哭了》、《美麗的家園》等,啟發幼兒用童真的智慧拯救受傷的'地球和我們人類的朋友。

通過一系列的觀察、體驗、遊戲等活動,幼兒瞭解了人的生存需要陽光、空氣、食物和水,而這些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來自大自然,進一步激發了幼兒探究自然的興趣和熱愛自然的情感,讓孩子們在認識自然的同時,學會生存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環保意識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紮下了根。

四、親子活動創環保教育新路

“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是我園環境教育的目標。孩子年齡雖小,但在家庭中的影響力不小,孩子的一言一行,牽動著千萬名家長的心,幼兒園的環境教育活動雖然直接面對的是孩子,但是,我們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讓家長們也參與到環保活動中來。我們請大班、學前班的家長利用廢舊材料製做環保時裝,家長各施其能,用舊掛曆紙、塑料袋、舊光碟、麥杆、玉米衣、舊布料、一次性筷子等材料製做出帽子、裙子、背心等時裝,孩子們穿上爸爸媽媽親手為自己縫製的漂亮時裝,自信地在臺上表演。

中班的家長和孩子一起用廢紙盒、舊電線、舊鈕釦等製作成一件件精美的玩具,展示在教學樓的走廊中。使孩子們知道原來我們手中的“垃圾”還有這麼多的用處。

班級環境創設總結3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社會對幼兒教育的關注程度也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國十條”的頒佈,幼兒教育也得到了史無前例的發展新契機。

作為新入職的幼兒教師,有幸得到這次難能可貴的“幼師國培(20xx),xx省幼兒園轉崗教師保教技能提升培訓”的機會,得以聆聽我們幼教界的“泰山北斗”傳授他們多年以來累計的寶貴經驗,為我們在日後的教學中答疑解惑,少走彎路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援。

今天下午聽了西北工業大學幼兒園園長王莉老師的精彩講授,讓我受益匪淺。我所在的幼兒園是在今年剛搬入新的園址,園內班級的區域環境正處於創設階段,很多工作都還沒有頭緒,今天下午聽了王園長的課猶如雪中送炭,不僅給了我區域環境創設中的靈感也讓我對幼兒園的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雖然就職幼兒園教師的時間尚短,但在從教的這段時間以來,我發現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所要求的還相去甚遠。幼兒的學習應該是在生活的潛移默化和經驗的積累上的學習,在遊戲中去探索、去親身體驗的學習。而不是老師一味的去說,而我們的孩子因為年齡小,接受能力有限並不能一下子接受老師說的那些抽象的概念。

正如王園長所講授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幼兒園老師是第二任老師,而環境是第三任老師。環境是會說話的,孩子置身其中,通過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去探知這樣得到的知識可能比老師日復一日,一遍又一遍的重複去講說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且牢記。所以,我們要允許孩子、鼓勵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創造,不要扼殺了孩子的求知慾,太多的禁令只會讓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產生厭惡和牴觸心理。

以我自身為例,我所在的班級目前正在創設區域環境,初步的設想是分為了娃娃家、美工區、建構區、圖書角和植物角。原本的美工區應以孩子的作品為主,投放以豐富的美工類材料讓孩子自主的去操作,我們老師卻常常擔心小剪刀劃傷了孩子怎麼辦?剪刀是危險品,如果孩子之間起來衝突的時候傷害的`別人怎麼辦?膠水如果孩子弄進嘴巴里怎麼辦?最後的結果就是,老師把自己弄的非常疲憊,美工區的區域裡全部是老師的作品雖然佈置的看起來光鮮亮麗,卻少了孩子的童趣,老師做出來的東西,老師會,可是孩子卻失去了鍛鍊的機會。現在想來,如果擔心孩子孩子不會用剪刀類的工具,只能說明這是我們老師在對孩子的日常常規方面教育的缺失,我們從未讓孩子去嘗試就去斷定孩子們操作不了,這也可能是我們對孩子能力的低估。

在對區域活動的創設上,我認為我們老師要做的就像雕塑家在要雕刻石刻前先要大刀闊斧的去掉不必要的邊角料,快速修出大體輪廓,然後精雕細琢慢慢深入刻畫細節。在初步的創設區角階段應該建立起整個的區角輪廓後投放好材料,剩下的裝飾部分就可以交給幼兒來完成,幼兒經過自己的動手操作階段的練習不僅學會了知識技能也會懂得珍惜自己的作品,可如果是老師來創設的環境,幼兒可能會因為好奇用手去動,三五個幼兒爭相模仿後,我們的區角環境很有可能就會收到破壞。

“大刀闊斧,精雕細琢”不僅可以用於區域環境的創設上,在我們的日常教學活動中也同樣適用。作為新時期的幼師,我們應該要積極去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從傳統的教學理念中解放出來,讓孩子多一些親身體驗的機會,少一點枯燥的講述過程。

幼兒園應該是幼兒的第二個家,既然是孩子們自己的家,就應該讓幼兒充分的發揮他主人翁的角色地位,除了必要的知識經驗的傳授,其他的就該交由幼兒自己去創造,老師則從旁協助、引導,帶領著孩子去探索會比填鴨式的教育得到的成效更加顯著。

班級環境創設總結4

環境創設作為教育的"隱形課程",是一本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無聲教科書,幼兒在"有準備的環境"中,去觀察、探索、創造,尋找快樂,從而得到情感的體驗、智慧的啟迪,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本學期我班主要在環境上下功夫,從環境的點點滴滴著手進行了一系列的轉變,環境是重要的教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有利於引發、支援幼兒的遊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於引發、支援幼兒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同時,還強調:"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群教育資源,擴充套件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我們認識到環境不再是"美化"、"綠化"、"兒童化"等外在的裝飾,而是教師為幼兒準備的,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有利於幼兒體、智、德、美、勞諸方面發展的物質的、精神的環境,開始創設環境教育幼兒,使幼兒在積極主動與環境互動中得到身心和諧發展。

一、家長資源的利用在主題活動中,家長資源是不可缺少的。讓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走進幼兒園,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已是當今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班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利用家長資源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在主題活動中,家園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關係的交流,而且孩子們還親自感受到了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還體驗了爸爸媽媽勞動的辛苦的辛苦,同時學會了和同伴來分享,體驗了分享的快樂。理解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心、愛護,同時學會了關心、感激、回報爸爸媽媽的愛充分利用了家長資源,使孩子在家、園的一致配合下幸福、快樂成長。

二、區角活動環境的創設。

本學期準備開展六個區角:圖書角,表演區,玩具區,動動手,展覽區,數學區。首先,在每個區角我們應該設計區角的標識,讓幼兒知道自己玩的是什麼區角。其次,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投放材料。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和主題相結合隨著主題的改變而適當增減材料。

第一個主題《快樂小天地》,在牆飾上佈置親情樹,設定"我的爸爸"專欄;在動動手區提供彩色卡紙剪刀彩筆等物,給爸爸媽媽做面具;在娃娃家提供餐具、食物、娃娃、傢俱等,鼓勵幼兒進行角色表演。在想一想區提供一些迷宮圖,提供畫有5以內點子的卡片及相應數量的物品卡,讓幼兒擺放等。

第二個主題《奇妙的身體》在牆面上佈置巨型娃娃,並將娃娃的臉部五官准備好幼兒可以隨意貼上。在動動手區提供五官的圖卡引導幼兒畫一畫自己的自畫像。展覽區區提供拼圖與配對卡等。

第三個主題《車來了》請幼兒帶自己家的各種小汽車,掛一些汽車的圖片請幼兒自主觀察各種各樣的車。在圖書區擺放有關車的.圖書並請幼兒互相說說自己看到的車。在動動手區收集物品幼兒製作車。提供不同質地的紙幼兒製作大炮,感受比較不同材料製作的車。在玩一玩區提供斑馬錢及小型汽車幼兒自主玩紅燈綠燈變變變的遊戲。

第四個主題《我會講故事》這個主題主要關注幼兒的看與說。因此在圖書區和表演區以及展覽區都是重點區域而其他的三個區角是我們的常規區。

三、家長園地的創設。

在家長園地牆飾的佈置中,我佈置了五本書的形狀,每本書代表一塊主要內容有主題說明、一週活動計劃、寶寶需要、保健、表揚欄。。我們老師定時更新家園版的內容。其中是一月一換,一週活動線上、寶寶需要、表揚欄三個版快是一週一換,主題說明以主題實施時間而跟換。

本學期的環境創設主要以這三方面為主。基本上環境、材料會隨著主題的改變和幼兒的興趣和需要而跟換。讓幼兒得到個方面的發展。

班級環境創設總結5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顯性教育和隱性表達的重要因素,是幼兒園不可缺少的因素。一個有啟發性和支援性的豐富的環境能吸引著兒童,激發著孩子的構思、想象和創造,從而使孩子成為環境的主人。而如何在主題背景下創設班級環境,從而豐富和深化主題教育活動,有效推進幼兒的學習、遊戲及探索一直都是困擾著我這名新教師的難題,往往抓不住現象之後的本質,找到一些問題後無從入手、不知要如何改進。在一次次的教育實踐與被帶教的.過程中,我得到不少感悟。現將我在以往創設小班環境時遇到的困惑以及思考後的改進對策進行總結:

一、以往的班級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

1、主題環境缺少幼兒的參與

讓孩子參與主題環境的設計與佈置,才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更能對孩子的求知、探索的慾望給予支援與鼓勵。理想的班級環境創設應當是師幼互動的,即:走進這個班級,不用介紹就能從環境中感受到本學期已進行過的主題活動。是的,教育要留下痕跡,這個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可是關鍵是怎麼留?通常情況下,我的創設不是最後以學具的形式呈現,就是作品不夠美觀無法很好的融入環境當中。

班級環境創設總結6

在幼兒園清理整頓近階段,我們嚴格按照縣局工作安排,紮實開展工作,現將工作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努力提升公辦園水平

1、11月初聯校投資了4萬餘元對我鎮公辦園環境進行了美化。

2、11月10日聯校投資了14餘萬元為我鎮每個幼兒園購置了大型的玩具。

3、夯實學前教育教學常規。

第一、聯校成立了學前教學研究室,孫新澤校長主任,中心幼兒園園長及骨幹教師為教研員,每週深入各園指導具體工作。第二、聯校例會交流制度,每週聯校例會上由各園園長彙報交流本週本園工作及下週工作計劃。第三、提升教師基本功,教研室針對我鎮教師情況制定了其實可行的`校本培訓計劃,每週週六上午在中心幼兒園進行校本培訓活動。第四、“活動”常規化。以“活動”為載體加強家園聯絡,擴大我鎮公辦幼兒園影響力。

二、加大宣傳,下發整改通知書

11月初經聯校研究決定,由孫新澤校長為組長,利用宣傳車進行了第二輪宣傳,讓家長認清不規範幼兒園對孩子的危害,告誡家長不要貪圖自己的一時之快,造成孩子終生痛苦,成為迫害孩子的罪人。現在全鎮上下人人知曉,幼兒園清理整頓工作輿論氛圍已經蔚然形成。

目前已向各私辦幼兒園下發了整改通知書,限期進行整改,整改不合格予以取締。

三、聯校人員分包制度

針對我鎮九處私辦幼兒園,聯校人員實行了分包責任制,王莊集村、張村和社莊村幼兒園有孫新澤和王豔紅負責,宋王店村有劉玉坡和劉學嶺負責,韓莊店村幼兒園有郝繼軍和張廣民負責,候莊鋪幼兒園有唐文法和範傳波負責。各分包負責人按時到各私辦幼兒園進行做工作,目前多數私辦幼兒園認識到上級檔案精神,表示積極配合此項工作。

四、困惑

目前有少數私辦幼兒清理難度較大,私辦幼兒園與社會關係錯綜複雜,希望上級部門能召開鎮政府領導專題會議,學校協助工作。

今後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確保清理整頓工作形成長效機制,真正抓出實效,促進王莊集鎮學前教育科學、有序發展,真正辦出人民滿意的教育。

班級環境創設總結7

本年度的工作已經接近尾聲,環境組的工作也將告一段落,回顧這一個學期的工作,有不少的收穫,老師的積極配合,大家凝聚著力量,順利的完成了一學期外環境工作。

本學期環境組依以下幾方面開展了工作:

一、環境教育內容貼近幼兒生活。

從幼兒周圍熟悉的事物入手,選擇適宜的主題佈置環境。如主題“秋天天來了”、“寒冷的冬天”等環境創設,幼兒對季節特徵幼兒一定認識,如:秋季是豐收的季節,螃蟹、柿子和玉米等有代表性的農作物和動物;“慶國慶”、“快樂聖誕”等主題,讓幼兒瞭解節日的意義,體驗節日的熱鬧氣氛。

二、親子作品創設環境

孩子年齡雖小,但在家庭中的影響力卻很大,孩子的一言一行,牽動著千萬名家長的心,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活動雖然直接面對的是孩子,但是,我們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親子製作活動,讓家長們也參與到創意製作活動中來。中秋親子製作活動中,我們全園的家長利用廢舊材料製做燈籠,家長各施其能,用舊掛曆紙、塑料袋、舊光碟、一次性筷子、杯子等材料製做出精美的燈籠。中班的家長和孩子一起用廢紙盒、瓶蓋、舊鈕釦等製作成一件件精美的玩具汽車,展示在教學樓的走廊中。使孩子們知道原來我們手中的`“垃圾”還有這麼多的用處。

一系列的親子製作活動,既教育了孩子,也影響了家長。既增進了孩子與家長的親情,也密切了幼兒園與家庭的關係。既豐富了孩子的知識經驗,也讓家長感受到教師為此付出的艱辛,從而更理解和支援幼兒園的環境教育工作。

三、環境創設注重美感,以促進幼兒審美能力

幼兒的審美觀具有明顯的直觀性,他們必須依賴於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觸到的直觀事物,因此通過創設富有審美情趣的環境來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本學期中,環境創設注重美感,凸顯主題,讓幼兒通過裝飾物,感受主題氣氛。更新和調整了一部分環境,更換了海洋球區域的吊飾,讓海洋的氣氛更濃;兩樓音樂角處,新增裝飾了親子製作的燈籠,燈籠按樹枝裝飾物的傾斜度一次掛開,效果很好,既美觀又和諧。更新了教師風采和家委會膳委會版面,教師風采一欄,教師照片統一排放,整體效果上看,乾淨、整齊,美觀。三樓作品展示區域,展示櫃子太過於呆板和單一,根據作品內容,將櫃子進行了裝飾,延續創意美術室的城堡裝飾,把原來白色櫃子裝飾成房子、馬路等。讓孩子感受美的東西。在環境創設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教育功能不夠,幼兒參與度不高;創設內容不夠豐富等,在下學期環境創設中,注重環境中幼兒的參與度,更好的呈現幼兒的創意作品;及時完成計劃的內容,及時更新外環境,讓幼兒在優美、和諧的環境中快樂生活。

班級環境創設總結8

一、環境教育內容貼近幼兒生活

幼兒園的環境教育不同於其他年齡段的學生,我們衝破了“危機教育”、“責任教育”,從幼兒周圍熟悉的事物入手,立足於幼兒的生活經驗,選擇適宜的教育內容。如主題活動“春天來了”、“美麗的秋天”等,通過對季節特徵的認識及人們活動的變化,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可愛的小動物”、“神奇的海底世界”等主題,讓幼兒瞭解與探索人與動物的關係,則讓幼兒瞭解了我們的生活環境。

二、一日生活中滲透環境教育

幼兒良好的環保意識和行為不是依靠幾次主題活動、幾節教育活動就能養成的,從幼兒入園的第一天起,我們就將環保教育滲透到一日生活中,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如進餐時教給幼兒正確的進餐姿勢,愛惜糧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儘量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保持桌面清潔。洗手時要求幼兒注意水流不能開得太大,洗完後關緊水龍頭。保護園內教室內的清潔,看到紙屑能撿起來。在課間播放輕柔的音樂,提醒幼兒做到輕聲說話、走路,物品輕拿輕放,減少噪音。

三、環境教育方法豐富多彩

幼兒的'認知特點是具體形象性的,幼兒知識與經驗的缺乏,使其很難理解自然界中的因果關係,這就決定了幼兒園環境教育的方法應該是綜合化的,既要堅持探索、發現的科學認識方法,又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社會性的成分。我們將自然科學知識編入到故事、兒歌、歌曲中去,讓幼兒在說說、唱唱、跳跳中獲得知識;在班上的植物角里種上黃豆、大蒜,觀察植物的生長,使幼兒獲得動植物生長的感性經驗。在我們的石榴園裡,每班的幼兒插上自己繪製的環保警示牌,告訴大家要愛護花草樹木,中班幼兒撿拾草地上的廢紙果皮,大班孩子給小草小花澆水,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大人“我是環保小衛士”,號召大家一起來愛護我們的家園;幼兒去造紙廠參觀之後,知道每一張紙來之不易,亂撕亂畫圖書的現象沒有了。

通過一系列的觀察、體驗、遊戲等活動,幼兒瞭解了人的生存需要陽光、空氣、食物和水,而這些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來自大自然,進一步激發了幼兒探究自然的興趣和熱愛自然的情感,讓孩子們在認識自然的同時,學會生存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環保意識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紮下了根。

四、親子活動創環保教育新路

“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是我園環境教育的目標。孩子年齡雖小,但在家庭中的影響力不小,孩子的一言一行,牽動著千萬名家長的心,幼兒園的環境教育活動雖然直接面對的是孩子,但是,我們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讓家長們也參與到環保活動中來。我們請大班的家長利用廢舊材料製做環保時裝,家長各施其能,用舊掛曆紙、塑料袋、舊光碟、麥杆、玉米衣、舊布料、一次性筷子等材料製做出帽子、裙子、背心等時裝,孩子們穿上爸爸媽媽親手為自己縫製的漂亮時裝,自信地在臺上表演。

班級環境創設總結9

《綱要》中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有利於引發、支援幼兒的遊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於引發、支援幼兒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同時,還強調:“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群教育資源,擴充套件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隨著《綱要》的貫徹落實,以及我園《創設與教育環境相適應環境的研究》方案的實施,我們在活動室環境資源的創設和利用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我們認識到環境不再是“美化”、“綠化”、“兒童化”等外在的裝飾,而是教師為幼兒準備的,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有利於幼兒體、智、德、美、勞諸方面發展的物質的、精神的環境,開始創設環境教育幼兒,使幼兒在積極主動與環境互動中得到身心和諧發展。經過了一學期的努力探索,在反思中,我們的研究得到了園領導及家長的廣泛好評,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學期課題進展情況做一個全面的總結。

一、家長資源的利用

在主題活動中,家長資源是不可缺少的。讓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走進幼兒園,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已是當今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班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利用家長資源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在《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中,“三八”節來臨之際,活動開始我們請了飛躍的媽媽講了為飛躍成長所付出的辛苦,在家長講到飛躍小時有一次生病媽媽嚇的不吃不喝整日守在床邊以累洗面時,廣場的氣氛一下凝固了,懂事的飛躍跑到媽媽身邊抱著媽媽的脖子悄悄地對媽媽說:“媽媽,以後我再也不讓你生氣了,我長大了掙許多錢養著你,不讓你上班,光讓你在家看電視。”濃濃的情誼感動著在場的每位媽媽和孩子。在為媽媽送禮物的環節裡,徐飛躍小朋友送給媽媽的是一個作畫非常簡單的圖形,我不明白的問:“飛躍,你給媽媽的是什麼?”飛躍振振有詞的告訴我“那是送給媽媽的一個洗臉的盆,媽媽上班很忙,累了在女兒送的盆裡洗洗臉,會很舒服的”瞧!這看似簡單的作品裡,卻包含著孩子的濃濃愛意。活動中幼兒瞭解了自己的成長過程,知道了媽媽為孩子的成長所付出的辛苦,加深了幼兒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通過以上家園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關係的交流,而且孩子們還親自感受到了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還體驗了爸爸媽媽勞動的辛苦的辛苦,同時學會了和同伴來分享,體驗了分享的快樂。理解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心、愛護,同時學會了關心、感激、回報爸爸媽媽的愛充分利用了家長資源,使孩子在家、園的一致配合下幸福、快樂成長。

二、師幼共同創設

在環境創設過程中,我們教師作為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與幼兒一起創設了一個個令人難忘活動環境。

例如在主題《軲轆軲轆轉轉轉》的主題環境中。孩子們在玩玩具車的時候興致很高,他們也不忘記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車,於是我們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又開展了教育活動《我喜歡的車》,在幼兒有充分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我讓幼兒向同伴介紹了自己喜歡的車,然後講述故事《神奇的變形車》,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選材料,利用畫筆或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各種圖形紙,創作出自己喜歡的車,並給其他幼兒講述,在活動中幼兒

活動興致高昂,在發展想象力的同時,還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並且鞏固了幼兒對基本圖形的認識。

實錄:

劉一諾:我發明的是“大樓車”,他是用長方形拼成的。

劉若森:我發明的是“西瓜車”,大西瓜搬起來就不沉了。

韓思鑑:我發明的是“垃圾車”,它能把髒東西都吃了,就不用打掃衛生了。

三、環境追隨幼兒的發展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主題活動中我們隨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進行活動的開展。例如在六月份“水”的主題環境中。

主題的產生隨著夏季高溫的到來,幼兒接觸水的機會很多,近段時間我們發現幼兒經常以喝水或洗手為由,長時間的在玩水逗留,有的在用香皂搓泡泡,有的用小杯子反覆倒水,有的甚至忘乎所以的玩起了打水仗的遊戲,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水的熱愛,藉此,我們抓住了孩子的興趣,開展了關於“水”的主題活動。

動初,我們請家長幫我們蒐集了有關水的書籍、圖片、及光碟,通過多種形式使幼兒對水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於是對水的性質展開了探索,通過實驗,運用幼兒的感官,孩子們發現水是無色、無味、無形能流動的液體。(我們在科學發現區放置了水、醋、奶等不同液體,幼兒在看看、嚐嚐、聞聞、倒倒的過程中,明白了水的性質。)

有一次洛洛提出了“透明水是乾淨的”觀點,引起了爭議。卓雅說:“我媽媽說,透明水不一定是乾淨的,裡面有許多細菌。”於是我們進行了“為什麼不能喝生水”的討論。通過看有關光碟,幼兒知道了顯微鏡下一杯水中有許多細菌,孩子們終於信服了卓雅的觀點。

由於自來水廠不適合孩子們實地參觀,我們就請了在自來水上班的黃一辰的媽媽做起了“媽媽老師”,由於我班孩子年齡小知識有限,所以僅靠語言描述他們很難聽懂,於是我和一辰的媽媽商量最好用淺顯易懂語言,而且具有演示性這樣有利於提高幼兒的興趣。一辰的媽媽準備很充分。在講解的過程中,幼兒最為感興趣的是過濾環節,為了進一步讓幼兒認識水的過濾過程,我們準備了不同材料的過濾網,幼兒在操作、觀察的過程中發現汙水要經過好幾次過濾才變成清水,使用不同材料過濾效果是不一樣的。

為了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索水和感受水的樂趣,我們請家長幫我們準備了玩水玩具,去了游泳池,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回來後我們請孩子們記錄了“快樂戲水”這一活動。

“老師,我畫的是我和劉小龍一起在玩游泳圈,劉小龍把游泳圈借給我一起玩,瞧!我們玩得多高興啊!”

“老師,我畫的是小劉叔叔在教我們游泳,小朋友學得好認真,我一定要學會游泳。”崔如佳非常高興得說。

在出通知玩水時,苛璇的媽媽非常細心,為苛璇準備了一件漂亮的泳衣,這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和羨慕,有的孩子嘟噥著回家讓媽媽買,為了給孩子們一點安慰,在孩子們充分的感知和認識泳衣後我們一起裝飾了《漂亮的泳衣》。

玩水過程中,錫雪的一聲尖叫,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我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小青蛙,這下洛洛神氣的說:“膽小鬼,怕什麼?不就是一隻青蛙嗎,又不是大鯊魚,水裡的大鯊魚會吃掉你的”。尚英進也附和的說:“水裡的蛇也很嚇人”。孩子們議論開了,藉此,我們抓住了孩子的這一興趣點,對《水裡有什麼?》進行了討論並記錄。

接著我們又提出了《什麼需要水?》,在這個活動中,我們藉著園內服務人員澆花和喂鴿子的機會,帶領孩子們進行了實地觀察,從而讓幼兒知道了植物和動物都需要水。

幼兒在《什麼需要水?》這一活動中記錄的非常好,於是我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假如沒有水》幼兒進行了大膽想像。

黃佳奇:“假如沒有水的話,我想整個世界太可怕了,那可能有怪獸的”。

王詩雨:“假如沒有水的話,我想到處會變成一個大的垃圾廠,那可怎麼辦呢?”

曲宗洛:“老師你瞧,小草都死了,小朋友們也哭了,快救救他們吧”。

《假如沒有水》幼兒想象中非常可怕,那小朋友有什麼辦法嗎?通過談話,孩子們想的辦法非常的多,於是生成活動《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老師,我要節約用水,隨時關好水龍頭,我還要看著我們班的小朋友,如果他們不知道節約水的話,我要批評他們”。韓思鑑小朋友認真的說。

“老師,在家我要幫著媽媽一起打掃衛生,教育媽媽一塊保護環境,還有告訴我爸爸以後不能吸菸了。”紀孜源告訴我。……

孩子們記錄的多數是圍繞自己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於是,我們生成了活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請幼兒講述了在家和在幼兒園所能自己做的事情,

幼兒講的非常好,其中在幼兒園能做的有疊自己的被子、疊自己的手絹、自己收拾所用的彩筆、洗手絹……多數的事情平時孩子們已經做的很好,可是洗手帕平時是老師洗,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我們讓幼兒體驗一次,在洗的過程中,幾個小朋友在爭論著誰的手帕漂亮,為了讓幼兒進一步的瞭解手帕,我們開展了活動《方方得手帕》這一活動,活動初,請家長幫我們蒐集了料子、大小、圖案不一的手帕製作了手帕展,在孩子們有了充分的認知後並添畫了手帕。

“老師,我不喜歡方形的手帕,我想要一塊三角形的,方形的不時髦”郭弘義說

王蒞芊說:“我想要一塊圓圓的和太陽一樣漂亮的手帕”。

我發現僅僅裝飾畫已滿足不了孩子們的願望,於是我又請孩子們製作了自己喜歡的手帕,孩子們製作的各具特色,什麼樣的都有,有長方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圓形的還有許多很奇特的形狀,幼兒展出並講述了自己的製作品。

張曉晨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她告訴我們“瞧,我制的手帕會變魔術”,說著隨手一折,一塊方方得手帕變成了三角形的手帕了,孩子們非常好奇是怎麼回事,於是我們生成了活動《按規律排序》和《會變的圖形》,把材料投放在區角活動中,供幼兒學習和探索。

多數幼兒在游泳池戲水時只顧玩,為了引導幼兒進一步的瞭解水,我們特設了玩水的'區角供幼兒探索發現。

“老師,你說怎麼辦?”郭弘毅非常著急的問我

“怎麼了?你慢慢的說”我反問

“瞧,這隻小鴨子它一點兒也不聽話,我想讓它下水去捉條魚,它卻不肯。”

噢!我明白了孩子們的意思,由此,我們一起探索了物體的沉浮現象,孩子們並進行記錄。

“我畫了一條魚”曲宗洛大聲的喊了起來。小朋友湊了過來,原來,洛洛在玩水的過程中不小心水撒在了外面,洛洛藉此用手畫了一條魚,這可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他們也畫了起來。有的小朋友甚至乾脆把水倒在了地下,用手描繪了起來。看到孩子們對此有如此的興趣,於是,我請家長幫助我們用各種材料做了用水寫字的筆,有的用布做成、有的有毛線做成、有的用海綿做成……然後,我們帶著筆和水一起去了旱冰場,在旱冰場孩子們毫無拘束的揮畫了起來。

對水的三兄弟的認識我們以幼兒熟悉的《雪糕》、《夏天的雷雨》、及《水蒸氣》為題材進行了學習和討論。

在《雪糕》的學習中,

幼兒討論了雪糕的種類及用途,並製作了雪糕。在雪糕用途的討論中孩子們一致認為雪糕有製冷作用,我們提出還有什麼有製冷作用,孩子們說的非常好。

蓋苛璇說:“空調和冰箱都有製冷作用。”

李錫雪說:“太陽傘、太陽帽、太陽鏡也有製冷作用。”

李彥姝說:“我熱的時候,我奶奶用小扇子,給我扇扇,我就涼快了。”

於是我和孩子們一起製作了《漂亮的扇子》。

《夏天的雷雨》這一活動中,我們請孩子們觀察了下雨,然後,記錄了下雨的樣子。

嶽瑞浩說:“老師,你看我的雨下的真大,小草小樹、小花在快樂的洗澡,它們好幸福呀”。

韓思鑑說:“老師,打雷是非常美的音樂,瞧!我的小草在音樂下快樂的跳舞,多好呀”。

在水的祕密的探索中,我們通過實驗的方式,泡在水中的芹菜快樂的在生長,反之,芹菜卻白白的xx掉,從而引導幼兒認識水的流失現象,教育幼兒多喝水。

通過一學期的探索研究,我們的收穫是豐厚的。

教師收穫:我們由原來的不會寫材料到現在的會寫、會整理。我班教師所寫的關於環境創設的文章分別在省、市獲獎。教師也由原來的傳統觀念中解放出來,由原來孩子的主導者變成孩子的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

幼兒收穫:孩子們在活動中受益最大,他們在環境創設中得以充分的活動空間、活動自由,活動展示,獲得了自我表現、自我發展的平臺,在家園相互努力下,快樂、幸福成長。

家園溝通:家長通過活動更瞭解孩子在園情況,並能直接參與到活動過程中,從而看到孩子的發展、表現,增進親子交流。其次在環境創設中,更進一步增進了家長與老師的相互溝通、相互理解。

取得成績:我們在環境創設中得到了園領導和同行教師的肯定,在每月的彙報評比中,(3月取得了級部第1;4月取得了級部第2;5月取得了級部第4;6月取得了級部第1)我們的活動多次在網上發表,兩次在東營晚報刊登。

班級環境創設總結10

包括區域活動的材料提供和遊戲的活動設計都較為單一,在呈現的時候千篇一律沒有變化。比如,在美工區投放的添畫材料“爸爸的鬍子”,爸爸全都長著同一張臉。孩子的創造形式也很單一,僅僅是蠟筆或水彩筆。

3、室內佈局不合理

原來我將教室整體作三大塊的整體分割:區域活動一塊、集體教育活動一塊、進餐活動一塊,形成“三國鼎立”的三大塊模式,這樣的劃分省去了更換活動時的來回挪動桌椅的麻煩,也便於教師的集中指導,但是很容易造成活動空間的浪費,比如遊戲活動時進餐區和集體教育活動區幾乎空著,而區域活動的地方卻很容易發生“人員擁擠”的狀況。在各區域分配時,我也比較混亂。比如,原先我將圖書角和小舞臺放在一起。這樣一來,興致勃勃的小演員們一表演勢必會打擾到看書的孩子們。當然,原來我只是覺得圖書角去的人少,也沒想到改進方法,就那樣放著了,也因此圖書角變得形同虛設了。

4、沒有整體預設致使環境缺乏統一感

在創設原有教室的環境時,我並沒有做過多的預設,致使後期不斷豐富的環境、添置的遊戲材料不論從色彩還是外形上都顯得凌亂,缺乏統一感和美感。

二、改進後班級環境體現的創設策略:

1、由教師把握好主基調,幼兒細化內容。要讓孩子的作品(尤其是小班的幼兒)都能呈現在班級中,又使環境不失高雅、美觀,關鍵在於教師的點綴與再加工。比如,在製作作品“我的媽媽”時,讓孩子在媽媽的畫像上剪貼上頭髮,即童趣又美麗無比。呈現的主體都是幼兒製作的,而其中的配色、構思無不顯現出教師的審美感。

2、豐富區域材料,投放時要有層次性。區域活動材料是支援幼兒學習的支柱,如果活動區域的'材料是一成不變的,那麼就無法吸引孩子的眼球,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無法引發幼兒去想、去操作,從而阻礙了活動的深入開展。例如,同樣是小班,裝飾媽媽的頭髮方式也不同,有剪弧線的,有貼圓環的,有塗色的。讓幼兒可以自主的在美術活動中進行形狀、顏色、搭配、拼圖、造型及印畫等等活動,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隨意地選擇不同的材料,進行不同形式的創作。不但滿足了幼兒的需求,更有利於引發幼兒的探索興趣,使幼兒在自主的操作中積累豐富的經驗,從而提高幼兒的審美體驗和表現能力。同時製作出的作品也更多元化,這些幼兒作品一旦融入到環境中,也會帶來強烈的色彩感覺。

1)在投放和使用材料時,可以根據材料的功能和性質將它們分為長期性材料和短期性材料。

長期性材料按照幼兒年齡的增長、新舊交替的需要而更換,如角xx的必備品(小醫院裡醫生使用的聽筒等器具;娃娃家裡的角色吊牌等)。短期性材料主要指隨季節、節日、主題的變換、幼兒的感興趣程度及時更換的材料。在選擇這些材料時遵循趣味性、多樣性和遞進性的原則進行更替。

2)在建構區多投放一些環保的、低結構性的材料

作為新教師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巧做,以前的我總覺得自己花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成效卻不顯著。其實有了好的方法往往能夠事半功倍。比如,在建構區投放一些如餐巾紙盒、奶粉罐等色彩鮮豔、體積較大的低結構性材料,既可以滿足幼兒的拼搭需要又因為材料本身的體積較大降低了搭建難度而很容易使孩子在遊戲中獲得成就感,同時這些搭好後的“成品”又成了班級環境的一部分。

三、總結主題背景下環境創設的啟示

1、主題背景下的環境對幼兒發展的影響,取決於教師環境創設中的目標意識、內容的預設、生成、調整、指引。

2、教育的痕跡可以通過顯性的環境呈現並再次影響著幼兒,成為一種持續性的教育。隨著活動內容的開展,幼兒的作品可以不斷豐富主題環境。

3、主題環境是動態的。透過環境,看到的教學應當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既要有過程性,又要有結果性。就拿主題牆來說,它是主題活動在預設與生成下的產物,牆面上既要展示主題活動的內容,又要顯示出主題的發展脈絡、相關資訊資料、以及幼兒表徵的作品等。

4、打破思維定勢,重新詮釋材料的用途。一個深受幼兒喜愛的環境是需要教師的智慧與創意的,在這方面,帶教方指導教師給了我很多啟示,他們在創設環境時總是能用一些不起眼的材料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如果要把某樣較薄的東西豎著固定在桌上我通常會用矽膠來固定,但這樣其實破壞了桌子。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呢?用兩個塑料的晾衣夾作為底下的支架,既美觀又方便還不會破壞桌面,這是多麼好的創意啊!

環境本是教育的一種方式,教育的一種顯現,教育的一種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說,環境不僅是幼兒學習的一種背景,一種支援,更是一種活動課程。總而言之,班級教學環境需要教師精心去營造,幼兒的生成活動需要教師有心去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