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1

本週四,我講授了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一課,由於備課時間倉促,情急之下,我臨時上網蒐集了作者的生平簡介、圖片、及課文中需要學生理解的幾個重點問題並上傳至多媒體,就匆匆忙忙地踏著鈴聲走進教室。課堂教學環節基本上按照作者簡介、整體感知、探究問題、分析人物形象等思路進行,結果發現:學生上課情緒低落,對於提出的問題毫無興趣可言,一節課下來幾乎是在聽我的“獨角戲”,搞得自己身心疲憊,更不要提什麼學生的創新了。於是我犯愁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整節課猶如一潭死水?

中午,我及時上網瀏覽了幾篇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避免另一個班級重重蹈覆轍。讀著別人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的同時,我開始反思今天這節課的'失敗之處:缺少教師的情感投入,缺少寬鬆、民主的教學環境,又怎能激發學生用心去學習,去感悟,從而走進課文,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又怎能被作者的堅韌頑強的精神所感動?我馬上重新備課,修改課件。

下午第一節課我胸有成竹地走進另一個班級。課前,我讓學生兩人一組做了“瞎子猜字”的遊戲,在總結猜中人數寥寥無幾的情況下,我因勢利導轉入主題:一個健康的人暫時失去視覺來認識一個漢字都這樣困難,更何況一個聾啞盲女孩來認識整個世界。對她來說能生存下來已需要足夠的勇氣,但要有所成就,那簡直是一個奇蹟。今天,我們就要走進這個奇蹟,走進海倫·凱勒的心靈世界。在我的感召力下,大家富有感情地朗讀了課文,並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全班同學共同解決。接著我便提出自己的疑惑要求學生幫忙解決,他們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忙得不易樂乎。在品味語言環節,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找出了自己最喜歡或最感動的句子進行交流,同時被海倫·凱勒的堅毅、

頑強所打動,許多同學在暢談感受時表示要以海倫·凱勒為榜樣,勇敢地面對挫折,成就一番事業。

從兩節課的比較中不難發現:教師的良好情感能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映,要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就要善於營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圍,把更多的情和愛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學,這樣,學生才能帶著信心和勇氣主動地投入自主性的學習活動。另外,也讓我想起了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一句話: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強烈的需要,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這種需要更強烈。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2

《再塑生命的人》這篇感動了億萬讀者的經典篇目,帶給我們心靈深處的震撼是那樣的經久不息,揮之不去。反思我們的孩子,在科技迅猛發達的時代,他們過著物質生活充裕的生活,十二、三歲的年齡,人生觀、世界觀正處於轉型時期,對社會只有懵懂膚淺的認識,青少年情感的漠視以及對生命的踐踏現象時有發生。在教學中滲透生命意識的教育已經刻不容緩了。因此,在講授《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時,我尤其關注學生對愛的感悟以及他們的生命成長。充分發揮“文以載道”的作用,滲透人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識,提升學生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理解。

一、走進文字,滲透愛與生命的意識

語文課文中,很多作者儘管飽受各種挫折打擊,有的還身患殘疾,但都能勇敢的面對現實,面對人生,豁達、超脫、樂觀、勇敢的生活,讓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奪目的光彩。如;蘇軾、史鐵生等等。學習《再塑生命的人》,要求同學們提前蒐集海倫凱勒的資料,在瞭解作者的同時,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激發學生向海倫凱勒學習,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二、解讀文字,領悟愛與生命的真諦

語文課程與人的生命活動、精神活動有著很大的關係。本身就可以用那些主人公和作者高尚的心靈世界去影響學生的心裡結構。從而領悟愛與生命的真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課堂上,我讓學生深入的研讀課文,分析莎莉文老師“教的藝術”。想一想,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師?並分析文章關鍵語句,體會海倫?凱勒“學的感受”。想一想,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學生在驚歎那位引領海倫凱勒走向光明、為她“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師的奉獻精神的時候,也完全被海倫凱勒的驚人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折服。對生命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完全感染了學生們。

三、拓展文字,獲取愛與生命的力量

海倫凱勒勤奮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帶給人們強大的震撼。她的名字已經成為了一種自強不息、堅忍不拔意志的象徵,傳奇般的一生成為鼓舞人們戰勝厄運的巨大力量。但是這樣的人不僅僅只有海倫凱勒,於是,我鼓勵學生尋找更多的“海倫凱勒”。像她一樣身殘志堅的人士。在這個環節中,同學們說出了霍金、

貝多芬、史鐵生、保爾、張海迪等等令人崇敬的人士。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更多的關注身邊的人,或許這些人並沒有做過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令世界動容。比如08殘奧會上,在四川地震中失去左腿的芭蕾舞學生,11歲的李月在舞臺一片暗色調中給僅存的右腳穿上鮮豔的紅舞鞋時,整個世界屏息了,無數人,淚水慢慢溢滿眼眶;馬麗和翟孝偉是繼“千手觀音”之後又一次演繹了一段美麗的神話。《牽手》是一個令人感嘆,感動,感奮的舞蹈。學生們被這些殘缺的生命創造出來的成功感動著,領悟著愛與生命的真諦和價值。

四、情景體驗,觸及愛與生命的靈魂

真正的愛與生命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傳授技能的教育,而應該是觸及心靈的教育,是感染靈魂的教育。因此,生命教育必須通過體驗教學來實施。只有這樣,才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和處境,進而學會珍愛自己、體諒別人、學會與別人相處。

在本課中,我讓學生在一種假設的情況之下,感受到生命的可貴,以及明白自己最想珍惜的是什麼。“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將如何度過那寶貴的三日?”在這個情景問題的設定下,學生們把自己目前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表達了出來。讓我很受感動。雖然問題設定的有些殘忍,但是恰恰這樣,才讓人倍感珍惜有擁有的一切。

生命是人生最寶貴的東西,引導學生關注和尊重生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文中的莎莉文老師,是我的偶像,因為她對海倫凱勒付出的耐心、愛心以及富有教育的藝術,都是我在工作中應該學習的地方。反思我們的教學,更應該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讓每一個學生的生命都更加的美麗。一節課下來,也有些許不足之處,還需要在日後的教學中進行改進。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3

《再塑生命的人》是美國作家海倫.凱勒寫的一篇關於家庭教師莎莉文再塑海倫生命的是,文中莎莉文老師對“我”啟示世間真理,給予“我”深沉的愛,讓我的生命再次充滿了光明、希望、快樂、自由,讓我變得自豪、喜悅和幸福。20xx年10月20日下午,我和七(6)班的孩子共同學習了這一課,感慨頗多,反思如下:

一、課前準備,瞭解背景明確要求

因為是借班上課,對於學情不太瞭解,所以在課前我利用自習時間去七(6)班帶著孩子們做了簡單的預習,課文在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以學習生活為主題的一個單元,在這個單位學生將由前兩單元的朗讀課文轉變成默讀課文,所以預習時我和學生一起學習了默讀要求:不出聲、不動脣、不指讀、不回看,一起讀完,保證閱讀的完整性和速度性。為學習課文做了方法指導。

想要了解本課的作者的感情,首先需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所以在課前我讓學生對於作者和寫作背景做了瞭解,為上課做鋪墊。

二、匯入解題,設定懸念激發興趣

匯入課文,我採用了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長久的凝望我的老師——莎莉文。莎莉文和海倫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由此引出課題。齊讀課題,找到重音“再塑”,解題,同時設定懸念:誰再塑了誰的生命,怎麼塑造的?由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明確目標,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心中有目標,行動有方向,出示學習目標,給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理脈絡、品人物、悟感情、學精神。四個目標串聯本節課的內容,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四、走進文字,對比“再塑”前後差別

上課伊始,利用四分鐘的時間,速讀課文,重溫預習內容,然後個人展示風采,在這個環節,我帶領學生學習了生字,指出本文的重點字詞,然後學生個人展示了兩個問題:莎莉文老師來之前“我”的狀態和莎莉文老師來之後“我”的狀態,讓學生從書中標出相關句子,圈出關鍵詞。因為課前預習過,所以這兩個問題直接由個人展示,通過兩種狀態的對比,在改變中讓學生體會莎莉文老師對“我”的重要性。

五、解讀文字,分析過程品析形象

為了我的改變,莎莉文老師都做了哪些事,事件中又折射出莎莉文老師怎麼樣的品質,這些是本文的重難點,所以我採用了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生組間分工協作,組內合作交流,經過五分鐘的.討論時間,進入小組展示環節,事件的概括學生並不熟練,所以在展示的過程中,我需要不斷的引導學生,從書上找關鍵詞概括。故事情節概括出來,人物形象就很好分析了,所以第二個問題大家結合事例不僅分析了莎莉文老師的形象也分析了海倫.凱勒的形象。

在這個環節我還分析了題目的含義,從本義,深層含義和情感三方面引導學生理解了題目。借勢我總結了本課的內容,和學生一起回顧了本節課的內容。

六、拓展文字,見賢思齊擇善而從

海倫凱勒用她傳奇的一生詮釋著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她的事例成為鼓舞人們戰勝厄運的巨大力量。但是這樣的人不僅僅只有海倫.凱勒,於是,我鼓勵學生尋找更多的“海倫凱勒”,像她一樣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人士。在這個環節中,同學們說出了史鐵生。我給學生補充了雙耳失聰的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卻以頑強的意志創作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高位截癱的當代知名作家、翻譯家張海迪;《千手觀音》中的聾啞女孩邰麗華。

結合這些事例,我用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來勉勵學生,學習榜樣,用這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品質來演繹人生的風風雨雨!

七、當堂檢測,訓練思維學以致用

在當堂檢測中我依據本課的重難點設定了字詞選擇題和課外閱讀魏巍《我的老師》,讓學生概括故事情節,分析魏老師的人物形象,訓練學生思維,學以致用。

反思這節課,六步教學法環節雖然完整,但是不足之處還有很多:

1.最大的問題,最嚴重的問題和本人性格有關,我性格急躁,再加上使用六步教學法不熟悉,害怕講不完內容,所以上課總有一種“趕”的感覺,給學生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沒有做到有條不紊。

2.教學環節設定的有不合理的地方,應該在學生們展示完“再塑”前後對比後,就藉機講“再塑生命的人”的含義。

3.備課不充分,品析人物形象環節,備課時沒有結合學生學情,所以設定了讓學生從文中找具體需要分析人物形象,在本課,結合事例分析會更好,既簡單又附和本課特點。

4.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很多時候,自己為了趕時間,都替學生回答了問題,沒有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人物形象的特點,詞語基本上是我告訴學生的。

5.導學案沒有讓學生充分利用,很多重要知識點沒有給學生時間沉澱歸納。

6.拓展延伸環節應該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再舉一些身邊的人和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自強不息的精神。

總之,通過這堂不成功的課,我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揚長避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4

《再塑生命的人》是部編版七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本單元課文主要是寫學習生活,希望學生了解不同時代的少年學習狀況和成長經歷,感受永恆的友誼和愛。本單元重點是訓練在閱讀中把握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並學會關注標題、開頭、結尾及文段中的關鍵語句。

根據單元目標和教學重難點,該課的教學思路是緊緊抓住題目中“再塑”和“生命”兩個核心詞,引導學生體會莎莉文老師通過哪些方法和途徑再塑海倫,從而徹底改變了海倫的生命軌跡,從中體會努力後的成就和愛的巨大偉力。為此,我設計了四個教學過程:首先,通過對比,瞭解沒有莎莉文老師時海倫的生活是黑暗的。其次,通過初次見面和初次上課莎莉文老師的做法和海倫感受的把握,理解老師用愛溫暖觸動了海倫的心。再次,通過三個問題的討論——老師為什麼給我一個更大的新布娃娃?老師如何面對我的發脾氣?老師如何讓我理解“杯”不等於“水”?理解莎莉文老師用愛和智慧重塑了海倫的生命。最後,通過完成語言運用題讓學生深入把握文章主題——莎莉文老師用愛再塑海倫的生命,謳歌老師教育智慧和愛的巨大偉力。

課堂按照預期,如約進行。在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的提出、解決都基於學情層層鋪墊;文章分析中,緊扣文字,落實於字詞,在語境中品味語言、體會情感;課堂既有預設,也有生成,既注重了教學節奏,也凸顯了教學重點。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語室的王本華先生說:新教材強調語文綜合素養,注重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方面的訓練;在七年級不分文體,以培養學生一般的語文能力為主;在閱讀策略方面著眼於一般閱讀能力的養成,如整體感知、理清思路、概括中心、把握情感、品味語言等。讀到王本華先生的'這段話話,心頭有一絲竊喜,自以為注重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

但是,筆者忘記了這是一篇自讀課文。人民教育出版社陳恆舒先生說:國家統編教材的自讀課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目標,以自讀課文為主要材料,以學生自我閱讀實踐為主線,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他們自求自得,使教讀課所學知識、方法和能力有效遷移和拓展。這堂課,無法體現自讀課文的教學方法。關於此課的教學,筆者認為自己沒有處理好以下兩組關係:

第一,沒有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係。自讀課姓“自”,應該以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探討為主,而教師則是讀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節課中我沒有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思考,沒有突出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第二,沒有處理好教材與教學的關係。此套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能力訓練重點,自讀課文的旁批和閱讀提示也分別提示了該篇課文區域性和整體的要點,教學的實施應該以上述內容為依據。在此課教學中,對這兩塊的教學還凸顯不夠。

反思這課教學,在課堂提問的角度、方式,語調語氣的使用,主問題的設計等方面,都有很大缺陷。課堂太方正、沉穩,缺乏靈動與創新,這是筆者今後要解決的最大問題。蘇格拉底說過,未經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借用大師的句式,我想說,未經反思的課堂是不完美的。教學、反思、再教學,在反思中前行,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5

《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敘事散文。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有三個:

1、積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團錦簇、美不勝收、”等詞語;

2、分析海倫·凱勒與莎莉文老師的形象;

3、認識“再塑生命”的含義。

一上課我先檢查預習情況——挑寫字詞。讓徐振宇上臺寫,其他同學在本上寫。不出所料,這次徐振宇雖然寫錯的還不少,但卻沒有像前幾次一樣錯得一塌糊塗。這是一個語文基礎不好又不夠認真的男孩,為了促他進步,兩週來上課我都有意識的挑選他回答問題。訂正後讓他課下單獨抄寫一遍鞏固鞏固,一切都急不得。

接下來讓學生交流蒐集到的海倫·凱勒的資料。舉手的`學生很多,看來預習時都去搜集了。薛天陽,班裡倒數第一,今天破天荒的把手舉得特高,身體都好像要站起來了。那就讓他試試吧,好不容易舉次手。薛天陽異常的緊張,手有些抖得拿著一個卡片開始讀,聲音裡充滿了興奮。“她,一歲零七個月,突患急性腦充血,成為一個集盲、聾於一身的殘疾人!她,精通英語、德語、法語!她,曾經就讀哈佛大學!她,先後完成十四部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她,是美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她,被譽為“美國英雄”!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評價:19世紀最使人感興趣的人物就是拿破崙與海倫·凱勒。”他剛說完,學生們不由自主的鼓起掌來。海倫·凱勒創造了一個奇蹟,我們今天也算見證了薛天陽帶來的一個奇蹟。趕緊的表揚,這一節課我發現薛天陽學的格外認真。真希望以後能更多的看見這種情景,真期待他能每天進步一點點,哪怕一丁點。

第三步,思考文中回憶了莎莉文老師的幾件事,目的是繼續教學生學會概括事件,方法是:誰幹什麼(人+事+結果)。由於前面學習魏巍的《我的老師》剛訓練過,學生的解題格式掌握了,但語言組織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

第四步指導學生探究:

1、讀了本文,你認為莎莉文老師是怎樣的一個老師?海倫是怎樣的一個學生?

2、“再塑生命”的含義是什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全文來看,海倫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通過這兩個問題感悟主旨。

最後的環節是拓展學生思維,尋找生活中那些克服自身殘疾刻畫出完美的人生的榜樣。如貝多芬、張海迪、富蘭克林·羅斯福、奧斯特洛夫斯基、霍金等,讓學生明白在生命中有許多不幸,但一個人如果有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與命運抗爭,就會化作一雙隱形的翅膀,用行動譜寫生命的最強音,創造出生命的奇蹟。

一節課下來,學生對莎莉文老師的愛心和富有藝術的教育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時也在字裡行間品味了海倫對莎莉文老師深厚的情感,感受到了海倫堅毅的精神,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不足在於課堂讀的時間少,應把朗讀貫穿在整個教學當中,在反覆的誦讀中完成對文字的剖析。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6

新課標指引下的預設要求教師更深更細地鑽研教材,要求教師眼中更要有“ 人”的概念,以更好的駕馭課堂。

因此,課堂教學還必須重視生成。生成是生長和建構,教學不是完全根據教師的事先預設按部就班地進行,而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教師、學生的思想和教學文字不斷碰撞,創造火花不斷迸發,新的學習要求、方向不斷產生,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這就是生成的課堂教學。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獲得了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也閃耀著創造的光輝,師生都能感覺到生命活力的湧動。

這種生成的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7

較之過去的《再塑生命》選文,今天刪選後的這篇文章條理和行文思路更加清晰。

1. 葉聖陶先生說,“打通了語言文字,這才可以接觸及作者的心。”潛心會文,在品讀、琢磨、把玩文字的過程中,帶領學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學生和作者的心靈相通,引起學習的共鳴,這是語文教學的要點。

所以如何讓健康的`學生體會盲人海倫凱勒學習文字的的艱難,感受到學習生字以後的快樂,這是一個教學的難點。

為此,課上我創設了一個情境。我故作神祕,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我說,老師今天帶了一個非常好吃的巧克力,它是剛剛由韓國買回,他沒有漢語名,只有韓語名,它在韓語中發音是“馬西大”(讀音是瞎編的,課堂上最好準備一個真實的小禮物)。希望同學們不許偷看,閉緊眼睛,然後伸出一隻手,老師將會在大家手掌上拼寫這個韓語,如果你學會了書寫,那麼這個巧克力將屬於你。

學生們很興奮,個個精神抖擻。

在這個情境中,學生多多少少會能夠感受到一點海倫凱勒學習的困難和學後的喜悅。學生朗讀文中海倫凱勒這些心理描寫的句子,會引起學生更大的共鳴,學生更容易走進海倫凱勒的心理,對文字的品味更能觸動他們心靈。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讓學生學習這種寫法,寫一段自己喜悅的心理描寫。為了避免學生書寫內容的單調,告之學生寫高興的心情最好不要出現“笑”這個詞,學會用人物的動作、神態描寫表現人物內心的喜悅。

這篇文章在書寫人物內心活動方面表現的比較豐富,所以我認為可以作為一個教學點開展學習。

2.學生帶著對“莎莉文”老師飽含敬意之情朗讀課題《再塑生命的人》,這個環節也是挺有意思的,有利於對文章主旨的把握。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8

對於海倫凱勒這個名字,同學們並不陌生,但開啟她知識大門的莎莉文老師,同學們並不瞭解。

在教這課時,我沒有按常規教學,而是以小作文的形式,先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查詢資料,然後寫一兩百字的讀後感。當然寫之前,我告訴了同學們簡單的讀後感的寫法-----概括內容加聯絡生活實際談感想。到正式上這篇課文時,我先讓同學結合小作文內容談談自己讀後的感想,有的同學側重於談莎莉文老師,說她心中充滿愛,懂得教育藝術;有的同學側重於談海倫凱勒,說她自強不息,充滿對知識的慾望。

我覺得同學們談得很好,課堂上,我就抓住這兩點,組織教學,教和學都感到很輕鬆。看來,預習課文很重要,預習的'方式也有很多種,寫讀後感是一種很好的預習方法。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9

《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敘事散文。在整節課的設計中,我緊緊圍繞中心來安排設計環節,由整體感知莎莉文老師的三件事,到對人物形象的挖掘,以及對文中海倫.凱勒精神品質的探究,情感的體驗,都在力求實現教學目標中的三維目標。並把教學的重點安排在體會文章的思想意義上,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獲得情感上的薰陶。本節課的容量很大,為了在45分鐘之內完成教學任務,我以“是誰創造了奇蹟”為切入點,安排了環節。一節課下來,學生對莎莉文老師的愛心和富有藝術的教育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時也在字裡行間品味了海倫對莎莉文老師深厚的情感,感受到了海倫堅毅的精神。但本節課也有很多的.遺憾。課文篇幅很長,雖然在課前學生進行了充分的預習,但是在把握人物的形象和感悟情感時,學生對於文字的探究還是不夠深入。我想,在問題的設定上,還應該更明瞭,透徹一些,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在課上還應該引導學生充分地閱讀文字,在字裡行間感悟人物和情感。把朗讀貫穿在教學當中,在反覆的誦讀中完成對文字的剖析。

另外,在教師課堂用語上,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對學生的回答不應該苛求和老師的答案一樣,應該尊重學生的解讀,做適當的引導。每一次新的嘗試,都會讓我又一次重新審視自己。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上,我會繼續用心探索,爭取讓每一節語文課都成為精品。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10

今天,文科組的所有老師評論了《再塑生命的人》課堂設計,近而,我做了如下反思:

1、在遊戲匯入環節,還是比較粗略,沒有注意細節,如果加入更多細節,可以使學生有更深的體會。

2、對於教材的挖掘度還是不夠,備課經驗欠缺,忽略了“單元目標”,還沒有形成屬於自己的教學特點。

3、每個環節的緊湊度還是不夠,不能一步步讓學生自己去學習,不能更好的`體現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

4、自身語文素養的欠缺,對課文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在設計課堂環節時不能體現“效率”之所在。

通過各位老師對我中肯的評價,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做到:

1、在備課時,對於各個環節,深思熟慮,然後進行設計。最好在備課時能多方面考慮,全方位思考,多角度審視。

2、注重本單元的單元目標,在課堂上注意採用默讀的閱讀方式,還要注意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重點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深情。

3、在每個環節的設定上,儘量用精簡的語言貫穿,形成一條線索,讓學生順著線索自主學習,不要將我的思想強加給他們。

4、對於語文素養的欠缺,需要時間來補救,首先從課本開始,在不懂的地方,翻閱資料,或者求助學校優秀老師,一步步改進。

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逐步改進自己。我知道這條路很長,也會佈滿荊棘,但我會學習海倫的精神,讓自己越來越強,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11

在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在七年級一班上的《再塑生命的`人》這一課,課堂上,我提問了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結果讓我很是吃驚,有些學生竟然沒有寫對幾個。對此,我進行了深深地思考,學生已經預習過了,為什麼還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沒有認真預習。因為,只要態度認真,字詞是都會學好的。

如何讓學生認真起來呢?首先要嚴格要求;再就是及時檢查;還要加上對檢查的結果採取措施。否則,時間長了,學生就不在乎了。

今天,在課堂上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真的讓人感到糟糕極了。即使是搞形式也做不到,組長也沒有起到組織作用,結果也沒有討論出來什麼問題。對此,也是由於在平時老師的要求不夠,同時也沒有訓練好。所以,要想搞好小組合作學習,讓小組合作學習達到一個好的效果,就必須在平時認真對待,讓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

學生是很脆弱的,作為班主任,在處理學生問題上,必須講究方法。切勿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12

在《再塑生命的人》第一課時中,我設計了“瞭解‘鋪墊’的寫法及其作用”的教學目標,具體的教學環節是: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展開對“仔細閱讀第1—5段,思考作者在莎莉文老師出場前鋪墊了哪些內容?分析有什麼好處”這一問題的討論。時間6分鐘。在交流之前,我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簡單的培訓,即:組內六名同學的分工問題、記錄及展示問題等等。本節課出現以下問題,有待思考:

第一,外部形式不夠規範。例如:角色分工佔用過多時間、記錄缺乏提煉、禮儀不夠完善。這和我前期鋪墊和訓練少有直接關係,在短時間內組內成員不可能達到高度默契,今後我將另找時間做專門培訓,將小組成員的分工固定下來,並讓每一個成員談談該怎樣扮演自己的角色,並在多次演練中熟悉流程。相信在多次訓練後同學能夠做好這些。

第二,小組交流時發言不夠積極。有的組是一人獨掌話語權,有的'組是兩三名同學主講,其餘同學旁聽。要想達到全員參與討論比較難解決。無論是老師怎樣佈置預習,還是組長怎樣干預,還是在展示中每個人都有展示任務,在小組活動中總有不願意發言的同學。這可能和個人性格、學習能力、學習方式、思考問題的深度等多種因素有關,今後需要在這方面多多琢磨,甚至還要對每一個同學進行個體研究。關注每一個,是小班化學習的理念。

第三,小組合作展示後的評價總結環節有待提高。小組展示後教師應該給予多角度地、帶有指導性和激勵性的評價。本次展示組基本能概括出來第1—5段寫了什麼內容,但分析這些內容是如何為莎莉文老師的出場做鋪墊的,還沒有講解清楚。未展示組的答案更是五花八門,有的是摘抄原句,有的是列出了描寫的方法,總之答案五花八門。一時間我無從應對。由此我想,今後不僅僅要關注展示組每個人的表現,且將他們集思的成果巧妙地與最終的答案結合,而且還要對未展示組的問題快速地提煉、找出問題的所在。這就需要今後不僅要潛心鑽研教材,而且要在實踐中加強指導能力!原來教學本領真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就成的,我還需要苦練基本功。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13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2、學生通過自讀,探究歸納人物形象。

3、品味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

【設計因素】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與學生的平等對話、交流中,讓學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情。主要是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另外還有聲情並茂的朗讀方法;運用泛讀、精讀搜尋資訊的方法;分析、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閱讀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2、文章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

本節課以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為教學理念,通過活動、小組討論等形式,力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整個模式為引導激趣,感知課文理解“生命”之美。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由學生感受和以介紹作者匯入新課。(大螢幕顯示)

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莎莉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安妮·莎莉文的幫助下掌握英、法、德等五國語言。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勳章”等獎項。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師》、《我的生活》等。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學生髮言。培養學生篩選資訊、整理,概括的能力。

2、檢查預習字音、字義。(屏顯)

3、品讀。

找出文中認為美的詞語、句子、段落,分析美點或所具有的深刻意義。美讀句子、段落。

(要求學生先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然後在文中找出體現海倫心理的句子進行朗讀,體味語言。)

三、整體感知

1.在莎莉文老師來之前,海倫的生活原貌是什麼樣子的?

2.莎莉文老師給海倫帶來了什麼?她都教會了海倫什麼?海倫學會後的感受如何?

(進一步培養學生整理,概括文字的能力,培養學生通過分析文字,在文學中尋找證據,分析問題的能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四、問題探究

1、莎莉文老師出場前鋪墊了哪些內容?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為什麼海倫凱勒稱莎莉文老師“再塑生命”的人?

(對於以上兩個問題的設定,主要是對學生相對學生難以突破的難點,進行探究。才用的實施步驟是: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組彙報這樣的步驟來完成,在這期間,教師的適時引導不可或缺,引導不是替代學生思考,不是誘導學生片段式的回答,而是把握思考點,引導方向的確立是教師課堂預設的關鍵,而不是現場的臨時發揮。)

五、概括人物形象:學生分析,教師小結。(屏顯)

海倫凱勒:一個好學、聰明、堅毅而情感豐富的盲聾啞女孩;

沙莉文小姐:她在教育的過程中能夠講究教育方法和藝術,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善於抓住教育時機,開啟凱勒的思維、智慧和情感,她是一位出色的教育藝術家。

六、感受精神力量

奧斯特洛夫斯基、貝多芬、張海迪、史鐵生

[列舉這些具有同質精神的人物事蹟,既是為了進行課堂拓展,又是為了開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也是為進一步的寫作貯備豐富的材料,靈活運用,一舉三得]

七、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既表現了一位富有愛心的`老師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展示了一個盲女孩的精神追求。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在向莎莉文老師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時,也為這位聾啞女孩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動。

八、作業佈置:

1、課外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受海倫凱勒在逆境中奮進的精神和意志。

2、完成《績優學案》基礎知識鞏固。

附:本節課反思

一、課堂目標明確具體。

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有三個:

1、通過閱讀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2、學生通過自讀,探究歸納人物形象。

3、品味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這個目標把握住本課的重點內容,由淺入深的理解課文,同時制定目標時以問題的具體形式出示,便於學生在課前自主預習。

二、學生主體和老師點撥緊密結合。

在這堂課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作為教師只是適時的進行點撥。如:在分析莎莉文老師和“我”的形象時,讓學生髮言,學生板書,只有在學生出現問題時進行引導、點撥,從而讓學生理解了這兩個人物形象。

三、閱讀和練筆緊密結合。

在這堂課上,引導學生分析莎莉文老師和“我”的形象,從而理解“再塑生命的人”,最後讓學生先談感受,再寫對海倫凱勒說的話,這樣的處理教學,很好的把閱讀和練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閱讀完課文後把想說的話用文字表達出來。

不足改進:

一、學生展示有待提高。

學生在分析莎莉文老師和“我”的形象時,學生展示不夠積極,參與的學生也不多,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學生的展示老師還得多指導和練習,讓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讓合作探究跟課堂有機結合。

在課堂上,雖然提到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但沒有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做記錄筆記。我想:即便原先做了,也應讓學生聽完後對自己做的進行改正,寫出探究提綱,只有這樣,才能讓課堂與思維探究同步進行。也許因為考慮到教學的目標的設定,在這個重要環節的處理上有些突兀了!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14

1880年6月27日,海倫?凱勒誕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北部的一個城鎮。她的一生為人們樹立了與命運拼搏的榜樣。

海倫?凱勒是舉世敬仰的作家和教育家。儘管命運之神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這位女子卻用勤奮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緊緊扼住了命運的喉嚨。她的名字已經成為堅韌不拔意志的象徵,傳奇般的一生成為鼓舞人們戰勝厄運的巨大精神力量。

安妮?莎利文老師半個世紀一直與海倫朝夕相伴,用愛心和智慧引導她走出無盡的黑暗和孤寂。海倫一生創造的奇蹟,都與這位年輕傑出的聾啞兒童教育家密不可分。海倫在她的名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深情地抒發她對莎利文老師的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親愛的老師。”

莎利文到海倫家擔任家庭教師的那一天,就送給她一個玩具娃娃,並用手指在海倫的小手上慢慢地、反覆地拼寫“d-o-l-l”(玩具娃娃)這個單詞。海倫立刻對這種遊戲產生了濃厚興趣。她一遍又一遍地模仿著老師的動作,從此開始懂得世間萬物都有各自的名字,開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叫“Helen Keller”(海倫?凱勒)。此後,海倫陸續學習並掌握了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聾盲卻能掌握五門語言,海倫的成功被稱為“教育史上最偉大的成就”。

海倫的`“啞”是因為喪失聽力而造成,聲帶並沒有受損。十歲那年,海倫開始學習說話,因聽不到別人和自己的聲音,只能用手去感受老師發音時喉嚨、嘴脣的運動,然後進行成千上萬次的模仿和糾音。當首次像正常人那樣說出“天氣真熱”這句話時,驚喜之餘,她和莎利文老師都意識到,在她們頑強的毅力面前,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海倫的一生中,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甚至成為她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她除了嗜書如命,還喜歡騎馬、游泳、划船,酷愛戲劇表演藝術,靠著不屈不撓的意志,海倫學會了脣讀,可以通過“手”聽到馬克?吐溫為她朗誦的短篇小說,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學的學業。讀書不但使海倫成為一個學富五車的學者,也陶冶了她美好的心靈。

馬克?吐溫稱她和拿破崙是19世紀最傑出的兩個人物之一。

她為了改善美國盲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四處奔走,為美國盲人基金會和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現名為海倫?凱勒國際組織)廣籌善款,她創造了非凡的業績,獲得了無數榮譽。

她給世界以愛心,世界回報她崇高的榮譽。1919年,海倫的故事被好萊塢搬上銀幕,由她本人出任主演。1955年,她榮獲哈佛大學的榮譽學位,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受此殊榮的婦女。

她留給人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戰就能夠贏得生命中的光明。本書是對海倫?凱勒一生詳細記述,被認為是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之一。

應該說在我小的時候,海倫凱勒曾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她是我們那個時代年輕人所追的“星”之一。所以我在準備這課書時自然就把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放在了第一位。

課前我將海倫凱勒的資料印發給了學生,並且提了幾個問題,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了解海倫凱勒,讓海倫凱勒打動學生,從而為課堂做好鋪墊。

課前為了讓學生讀好書,我將學案發給學生,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讀書。

課上我精心設計了四個問題——

莎莉文是怎樣教育“我”認識事物的?試舉例說明。

幼年的海倫得病致殘以後,愚昧而又乖戾,但後來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個“再塑生命”奇蹟的創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心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文中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的?

課文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請學生再讀全文,品評並積累文中優美而精警的語句。

在這些事件中,作者表現出來的老師是怎樣一個人。請結合具體的語句進行分析。課文展示了兒時海倫的性格特點和人生起步的足跡。請學生通讀全文,聯絡作者的生平經歷,說說海倫性格中的特點。

這四個問題從巨集觀到微觀,從抽象到具體,從事件到中心,從人物到情感,從情節到語言,層層深入,由淺入深, 便於學生的理解。

設計問題時要特別明確提問的目的是什麼,學生理解的難度在哪裡,因此不僅要追求問題的新穎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要注意問題的梯次性,讓學生像爬坡一樣一點點的不知不覺中走到終點,不能在學生面前樹立壁壘。

這些我懂,慶幸的是這節課我做到了,學生自然就表現的比較活躍。

遺憾的是在處理情節時有些拖沓,課沒有完全講完。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15

真不敢相信,人世間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人。海倫凱勒出生19個月就因為疾病而成為盲聾啞殘疾人,她在莎莉文老師“愛的教育”之下,學會了讀書寫字,甚至還學會了說話。20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學,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聾啞人。不僅如此,她還成為著名的作家和社會活動家,致力於救助殘疾人的事業,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並獲得了總統自由勳章。更讓人不敢相信的是,竟然有如此耐心的老師——莎莉文老師。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完全靠自己的實踐摸索,極大的開啟了海倫凱勒的心智,並幫助她走向成功。收到億萬人民的尊敬和愛戴。奇蹟,在師愛和奮鬥中創造著。

《再塑生命》這篇課文寫莎莉文老師對“我”啟示世間真理,給“我”深沉的愛,同時也展示了一個盲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

上課前,我利用三月的早晨充滿生機,校園裡小樹發出鮮嫩的綠芽、桃花粉嫩惹人,這樣的美景我們看到是多麼自然、多麼容易的一件事。而我們要去認識一位聾啞盲女孩,對她來說能生存下來已需要足夠的勇氣,但要有所成就,那簡直是一個奇蹟。讓我們走進這個奇蹟,走進海倫凱勒的心靈世界。海倫說:“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作我的光明,別人耳朵聽見的音樂當成我的交響樂,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是誰讓海倫凱勒走出痛苦的深淵?莎莉文無私的愛重塑了海倫凱勒的生命。而再塑後海倫的生命如歌,所延續傳承的也是一個涵義豐富的愛的故事。

在我的感召力下,大家富有感情地朗讀了課文,說出了全文三小節的主要內容。在品味語言環節,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找出了自己最喜歡或最感動的句子進行交流,同時被海倫凱勒的堅毅、頑強所打動,許多同學在暢談感受時表示要以海倫凱勒為榜樣,勇敢地面對挫折,成就一番事業。但是這樣戰勝厄運的人不僅僅只有海倫凱勒,於是,我鼓勵學生尋找更多的“海倫凱勒”。像她一樣身殘志堅的人士。在這個環節中,同學們說出了霍金、貝多芬、史鐵生、保爾、張海迪等等令人崇敬的人士。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更多的關注身邊的人,或許這些人並沒有做過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令世界動容。

同時,這篇文章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很值得我們好好品讀,我讓同學們反覆朗讀那些描寫景色的句子;第三節中什麼是愛的那些感悟的句子。

在這堂課上,教師良好的情感引發了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映,學生主動學習,課堂上營造了情感交融的氛圍,大家上課積極發言,朗讀也充滿感情。

唯一不足,在時間把握上,還是過於糾結在細節上,沒有從大點上讓學生能迅速進入下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