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指數與指數函式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指數與指數函式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指數與指數函式教學反思

指數與指數函式教學反思1

指數函式是學生在學習了函式基本概念和性質以後接觸到得第一個具體函式,所以在這部分的教學安排上,我更注意學生思維習慣的養成,特作如下思考:

1、設計應從哪些方面,哪些角度去探索一個具體函式,我在這部分設定了三個環節。

(1)由具體的摺紙的例子引出指數函式

設計意圖: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便於動手操作與觀察。讓學生充分感受我們生活中大量存在指數函式模型,從而便於學生接受指數函式的形式,突破符號語言的障礙。

(2)通過研究幾個特殊的底數的指數函式得到一般指數函式的規律。符合學生由特殊到一般的,由具體到抽象的學習認知規律。

(3)通過多媒體手段,用計算機作出底數a變換的影象,讓學生更直觀、深刻的感受指數函式的影象及性質。

通過引入定義剖析辨析運用,這個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揭示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而後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作圖觀察探究交流概括運用,使學生在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合作探究中達到對知識的發現和接受,同時滲透了分類討論、數形結合的思想,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性質和方法的能力,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2、課堂練習前後呼應,各有側重。

通過問題呈現,變式教學,不但突出了重點內容,把知識加固、挖深。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而且注重知識的.延續性,為以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3、教學過程設計為六個環節:

1、情景設定,形成概念2、發現問題,深化概念。

3、深入探究影象,加深理解性質。

4、強化訓練,落實掌握

5、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6、佈置作業,延伸課堂。各個環節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充分體現了在教師的指導下,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4、通過學案教學為抓手,讓學生先學。

老師在課前充分了解了學情,以學定教,進行二次備課,抓住學生的學習困難,站在學生學的角度設計教學。

5、學生真思考,學生的真探究,才是保障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前提。

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教學設計要以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推理運算空間和交流學習空間,努力創設一個“活動化的課堂”才可能真正喚起學生的生命主體意識,引領他們走上自主構建知識意義的發展路徑。

指數與指數函式教學反思2

“指數函式”的教學共分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為指數函式的定義,影象及性質;第二課時為指數函式的應用。“指數函式”第一課時是在學習指數概念的基礎上學習指數函式的概念和性質,通過學習指數函式的定義,影象及性質,可以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函式概念的理解與認識,使學生得到較系統的函式知識和研究函式的方法,並且為學習對數函式作好準備。

在講解指數函式的定義前,複習有關指數知識及簡單運算,然後由例項引入指數函式的概念,因為手工繪圖複雜且不夠精確,並且是本節課的教學關鍵,教學中,我藉助電腦手段,通過描點作圖,觀察影象,引導學生說出影象特徵及變化規律,並從而得出指數函式的性質,提高學生的形數結合的能力。

大部分學生數學基礎較差,理解能力,運算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參差不齊;同時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我注意面向全體,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積極性,指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獲取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並逐步學會獨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總之,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來促進智力因素的.發展,引導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發揚鑽研精神、勇於探索創新。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例項出發啟發出指數函式的定義,在概念理解上,用步步設問、課堂討論來加深理解。在指數函式影象的畫法上,我藉助電腦,演示作圖過程及影象變化的動畫過程,從而使學生直接地接受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很好地突破難點和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增大教學的容量和直觀性、準確性。總之,本堂課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指數與指數函式教學反思3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始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進行設問和引導,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強調學生的品德、思維和心理等方面的發展。重視討論、交流和合作,重視探究問題的習慣的培養和養成。同時,考慮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層次,使不同的學生都有發展,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雖然在課前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努力瞭解學生情況和學習情況,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1、由於是剛接的班級,雖然對學生情況有所瞭解,但還是估計不足。在例題的講解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指數函式仍然很陌生,這一部分我的引導啟發應再充分些。

2、課堂駕馭能力有待提高,教學節奏過於緊湊應該多考慮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些例題的.處理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是遺憾。

3、通過性質探究環節讓我進一步認識到,不應因為文科班學生基礎較差,就忽視他們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的培養,重視基礎不等於簡單機械重複,應為學生打牢基礎。

4、教學中藉助資訊科技可以彌補傳統教學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方面的不足,可以很容易的化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本課使用幾何畫板可以動態地演示出指數函式的底數的動態過程,讓學生直觀觀察底數對指數函式單調性的影響。

指數與指數函式教學反思4

1.本節課改變了以往常見的函式研究方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函式,對函式進行一個全方位的研究,不僅僅是通過對比總結得到指數函式的性質,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對函式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將其遷移到其他函式的研究中去,教師可以真正做到“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

2.教學中藉助資訊科技可以彌補傳統教學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方面的'不足,可以很容易的化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本課使用幾何畫板可以動態地演示出指數函式的底數的動態過程,讓學生直觀觀察底數對指數函式單調性的影響。

指數與指數函式教學反思5

指數函式是學生在學習了函式基本概念和性質以後接觸到得第一個具體函式、所以在這部分的教學安排上、我更注意學生思維習慣的養成、特作如下思考:

1、設計應從哪些方面、哪些角度去探索一個具體函式、我在這部分設定了三個環節

(1)由具體的摺紙的例子引出指數函式

設計意圖: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便於動手操作與觀察。

讓學生充分感受我們生活中大量存在指數函式模型、從而便於學生接受指數函式的形式、突破符號語言的障礙。

(2)通過研究幾個特殊的底數的指數函式得到一般指數函式的規律。

符合學生由特殊到一般的、由具體到抽象的學習認知規律。

(3)通過多媒體手段、用計算機作出底數a變換的影象、讓學生更直觀、深刻的感受指數函式的影象及性質。

通過引入定義剖析辨析運用、這個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揭示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而後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作圖觀察探究交流概括運用、使學生在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合作探究中達到對知識的發現和接受、同時滲透了分類討論、數形結合的思想、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性質和方法的'能力、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2、課堂練習前後呼應、各有側重、通過問題呈現、變式教學、不但突出了重點內容、把知識加固、挖深。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而且注重知識的延續性、為以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3、教學過程設計為六個環節:

1.情景設定、形成概念

2.發現問題、深化概念

3.深入探究影象、加深理解性質

4.強化訓練、落實掌握

5.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6.佈置作業、延伸課堂。各個環節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充分體現了在教師的指導下、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4、通過學案教學為抓手、讓學生先學、老師在課前充分了解了學情、以學定教、進行二次備課、抓住學生的學習困難、站在學生學的角度設計教學。

5、學生真思考、學生的真探究、才是保障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前提、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教學設計要以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推理運算空間和交流學習空間、努力創設一個活動化的課堂才可能真正喚起學生的生命主體意識、引領他們走上自主構建知識意義的發展路徑。

指數與指數函式教學反思6

教學反思

“指數函式及性質”的教學共分兩個課時完成,這是第一課時。本節課主要學習了指數函式的定義,研究了指數函式的影象及相關的性質。回顧這節課,心中有很多感想,也有下面一些思考:

一. 反思教學中的設計

1.這節課是在學生系統的學習了指數概念、函式概念,基本掌握了函式性質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具有初步的函式知識,但是對於研究具體的初等函式的性質的基本方法和步驟還比較陌生,對於指數函式要怎麼樣進行較為系統的研究對學生來說是有困難的,因此這節課的每一個環節以我引導,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來完成是符合學情的。

2.設計“指數函式的圖象及性質”,“y=ax的圖象和y=(1/a)x的圖象間的關係”. “a的大小對函式圖象的影響”三個問題,讓學生通過幾何畫板軟體動手畫圖操作、自主探究、主動思考來達到對知識的發現和接受,改變過去機械接受和死記結論的狀況,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同時也完成了這節課的主要教學任務。

3.在對底數a的範圍的思考及三個探究性問題後都設定了練習,能及時反饋學生對所探求到的知識的`掌握程度,便於及時調整課堂教學行為。從課後看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應該是比較好的。

4.這節課的學習及對函式研究方法和步驟的總結對後續學習新的函式起到了重要的示範作用。

二.反思教學過程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始終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進行設問和引導,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強調學生的品德、思維和心理等方面的發展。重視討論、交流和合作,重視探究問題的習慣的培養和養成。同時,考慮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層次,使不同的學生都有發展,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在教學的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有意地設計了一些鋪墊和引導,既鞏固舊有知識,又為新知識提供了附著點,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存在的問題

1.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顯得沉悶。

2.儘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教師自己講得偏多,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得不夠。

3.指數函式概念部分的教學時間稍多,後面教學過程稍顯倉促,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不夠,因此違背了教學設計的初衷。 當然我會通過對學生作業的批改獲得更全面的對學生知識掌握的評價和課堂效果的反思,並在後續的時間裡修訂課堂設計方案,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實現學生的目標掌握和能力發展。

指數與指數函式教學反思7

(一)對情境創設的反思

這是本節課的一個成功之處,整堂課的問題情景創設很恰當,幾乎所有的結論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總結出來的。

本節課是以問題的形式引入,採用兩個實際問題,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讓他們體會到數學是來自於生活,也是服務於生活的。引出函式的一般式12y=ax ' type="#_x0000_t75">以後,我又讓學生自己舉幾個例子,他們舉的例子中有a=1,a=0,a<0的情況,我又是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分析相應的函式定義域與函式值,結果學生自己意識到這些情況不必研究或者不容易研究,自然的得到了引數a>0且a 12鈮? ' type="#_x0000_t75">的範圍,進而讓學生自己求出此時函式的定義域,此時指數函式的定義已經呼之欲出,不言自明瞭,甚至學生自己已經可以給指數函式下定義了。

對於指數函式的影象與性質,我仍然是創設問題情景,步步深入,層層逼近,先讓學生回憶我們研究一次函式和二次函式的思路,自然會聯想到用這個思路來研究指數函式;再回憶畫函式圖象的方法,自己動手畫出函式12y=2x鐨?/m:t>:sectpr wsp:rsidr="00000000">' type="#_x0000_t75">圖象,並提問:猜想函式12y=(12)x' type="#_x0000_t75"> , 12 y=3x' type="#_x0000_t75"> , 12 y=(13)x' type="#_x0000_t75">的圖象,學生在猜想的過程中就會意識到指數函式的圖象形狀會因底數a的不同而不同:一方面,a>1與0

(二)對教學模式的反思

本節課的另一個成功之處就是採用“引導啟發探討”式教學,在授課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和學生進行探討,讓學生自己舉例子,自己畫圖象,自己歸納概括。剛上課的時候,有位同學就對我們舉的例子提出了問題,我耐心地進行了解答,正好他的問題也為下一步的討論提供了思路,我就順勢進行了。其實在平時的課堂中,我就比較注意和學生的交流,儘量地讓學生把問題暴漏出來,因為這樣的問題一般就是大家共同的問題。在和學生探討指數函式的特性時,他們觀察得非常細緻,幾乎把圖象上能反映出來的函式性質都說出來了,每位發言的同學我都給予了肯定,大家很積極,有位同學還說出了函式增長速度的問題,我就順勢講了一個與此有關的故事,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三)對現代化多媒體應用的反思

本節課的第三個成功之處是:教學課件用得恰到好處,我採用的是幾何畫板數學軟體,非常形象直觀地展示了描點法作圖的全過程,因為這個過程是我們歸納影象與性質的一個準備工作,應該向學生展示,但是如果在黑板上演示,既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對於較精確的計算也無法進行。幾何畫板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演示,讓學生了解到數學需要嚴謹科學的計算,而且數學其實也是一種很美的科學。但是數學這門學科又要求老師要正確規範地板書,除了練習、例題的題目和作圖的過程,其他重要內容我都進行了規範的板書,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跟著我。在課堂中,我還用投影儀展示了個別學生的作業,進行了點評,讓學生髮現自己學習中的優點和缺點。

(四)對於讚賞評價的反思

對於學生創造性的回答我給予了鼓勵與肯定,而對於學生不足甚至錯誤的回答,指出了不足,但沒有損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新課標下,我們的學生應該是自由的、真實的、快樂的、幸福的。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應該從數學的實際出發給學生自由、真實、快樂、幸福。

(五)對不足之處的反思

在讓學生歸納指數函式的圖象時,學生總結了a>1與01的代表就是我們畫出的12y=2x涓?/m:t>m:rpr>y=3x' type="#_x0000_t75">的影象,而0y=(13)x' type="#_x0000_t75">的影象,這樣就更形象直觀一些;由於上課的教室聽不見鈴聲,時間控制得不是很準確,提前了一分鐘下課,如果能利用這一分鐘再稍深入地探討一下例2中利用找中間量的方法比較兩個冪的大小,這堂課就更加完滿,雖然是一個很小的問題,不影響整堂課的效果,但是卻提醒我自己在平時的上課中就得注意小的細節問題;板書方面,行與行的疏密控制得不夠準確,導致最後一行的空間有點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