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因數與倍數》數學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因數與倍數》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因數與倍數》數學教學反思

《因數與倍數》數學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因數、倍數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絡和區別,內容較為抽象,為讓學生理清各概念間的前後承接關係,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在學習《因數和倍數》這節課時,我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對概念間相互關係的梳理,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概念。

因數和倍數是最基本的兩個概念,理解了因數和倍數的含義對於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等結論自然也就掌握了。因此,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情景圖引出乘法算式2×6=12,讓學生在多說中體會、理解乘法算式中兩數之間的因數與倍數的關係。學生在交流中輕鬆地理解了兩數之間因數與倍數之間的關係,同時引出12的所有因數,讓孩子感受到用乘法算式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為後面學習找一個數的因數做好鋪墊。

二,引導孩子在自主探究中學習新知

在學習找一個數的因數時,讓孩子們動腦思考,小組合作中探究方法,孩子們想出的方法很多,充分發揮了他們智慧,然後在老師的引導中優化了方法,孩子們在體驗中逐步掌握了方法,學得深刻,方法熟練。

三、注意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動腦思考、觀察,讓學生在自主的探究學習中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一些特殊的例子,引導學生用數學的語言總結概括一些概念,逐步形成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推理能力。

《因數與倍數》數學教學反思2

今天這堂課其實是有點匆忙的。課前的一個小遊戲忘了,忘了讓學生體會因數和倍數之間的相互聯絡和依存關係了。明天的課上補上。

滿意的一點:模式的提練

在讓學生根據算式說了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之後,出示了想想做做的第一題,我加了一道:A×B=C,並且讓學生用一道算式提練出因數和倍數之間的關係。結果學生都不知道如何表達。我把算式板書上黑板上,是因數×因數=倍數。而後,我又轉過去用一道除法算式36÷9=4來讓學生找一找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學生的反應都不錯,馬上就明白了因數和倍數之間的關係。

不滿意的地方在於:對於找出36所有因數的有序思考沒有強調。當我讓學生們自主找出36的所有因數時,許多學生就茫然不知所謂,但是他們並不是不懂,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寫,所以我在黑板上挑選了一些學生的作業加以板書,讓學生進行比較。

如:1、36、2、18、3、12、4、9、6

1、2、3、4、6、9、12、18、36

和36÷1=36,36÷2=18,36÷3=12

36÷4=9,36÷6=6

尤其是最後一種方法,我特別注意讓學生評價一下這種思考方法的正確性。得出結論是這樣思考是可行的。那麼我接著告訴他們,這樣思考的確是可以,不過,缺少的因數的提取,由此過渡到評價第一種方案和第二種方案,在這兒,我特別示範了一下寫因數的方法,即從兩邊向中間包圍。學生們在比較中找出了寫因數的方法,明白了寫出因數的格式。本來可以相機在這一步讓學生體會尋找因數的有序性,結果一急,只是帶過了一句。今天在補充習題上出現了問題,我抓了幾個學生問為什麼強調有序性,學生告訴我:因為可以看得清楚,因為不會遺漏。看起來班上的學生有這方面的意識,在做題目的時候還應該再稍稍提點一下,應該也就不成問題了。

《因數和倍數的練習》教學反思 4月14日

昨天新學了因數和倍數,我覺得課上學生表現還可以,很會說,但到了家自己做家作時,問題很多。今天進行了練習後,效果截然不同。我在練習前,首先對昨天的內容進行了複習。讓學生進一步明確:1、講因數和倍數時應該講清誰是誰的倍數或因數。2、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時,倍數最小的是它本身,其它都比它大,因數最大的是它本身,其它都比它小,最小是1。學生書上練習時,提醒學生弄清每題的具體要求,有些題只要寫出一個數部分的倍數,而有些題需要寫出全部的倍數。有些符合要求的數不止1個,要儘可能把這些數都找出來。但學生有時找不全,我就教會學生這樣思考:找一個數的倍數時用乘法,找一個數的因數時用除法。效果還可以。

今天教學了因數和倍數一課,這節課的內容關鍵是讓學生在掌握因數、倍數的概念的基礎上學會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就總體情況而言教學效果還可以,但多少還是存在遺憾。

存在問題:在寫出了算式3*4=12後出示“3是12的因數,4也是12的因數;12是3的倍數,12也是4的倍數。”後讓學生閱讀,複述後讓學生觀察尋找記憶的方法,學生總結:像這樣的乘法算式我們可以說兩個乘數都是積的因數,積是兩個乘數的倍數。再讓學生用因數、倍數同桌複述算式2*6=12,1*12=12中數與數的關係,全班交流複述,學生說的蠻好的,可是在分層練習時再讓學生描述其他算式中各數的關係時,又部分學生混淆了因數、倍數的概念。看來開始的複述學生純粹是無意識的模仿,是為模仿而模仿,教師沒有在學生模仿複述後進一步讓學生思考為什麼可以這樣描述這些數之間的關係,例如:為什麼12是3和4的倍數,還能說12是2和6的倍數?……如果加了這層思考,學生就會理解只要是兩個整數相乘等於12,12就是這兩個整數的倍數,這兩個整數就都是12的因數。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乘法算式中各整數之間的關係。

滿意之處:學生在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時花費的時間不多,但在交流方法時我捨得花費較多的時間讓學生比較各自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選出不會重複、遺漏的簡便方便用學生的名字命名這些方法。再讓學生分別使用這些方法尋找,真實感受這些方法的好處。學生郵箱比較深刻,在後面的分層練習和檢測中沒有學生出現漏或重複的,而且速度也很快。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學生的積極性的大小與他獲得成功的概率的大小有直接關係的。

《因數與倍數》數學教學反思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0-72頁的例題和“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操作,利用乘法算式,認識倍數的因數的意義,理解倍數和因數的關係,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發現一個數的倍數、因數的某些特徵。

2、讓學生體會一個數的倍數與因數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發展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能力,並在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3、使學生感悟數學知識內在聯絡的邏輯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理解倍數與因數的意義及相互依存關係。

2、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難點:

1、理解倍數與因數的相互依存關係。

2、找全一個數的所有因數。

教學具準備:小黑板、12個小正方形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趣匯入

陶老師先來考考大家的語文水平,你能用“()是()的()”這樣一句話來表示陶老師和你的關係嗎?

人與人之間有這樣相互依存的關係,我們的數學中也有這樣相互依存的關係,相信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會有所發現。

(二)認識倍數和因數

1、出示12個小正方形。

師:數一數,一共有幾個小正方形?如果老師請你把這12個同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會拼嗎?能不能用一條簡單的乘法算式表達出來?

2、指名學生列式,提問其他學生:“你知道他是怎麼擺的嗎?”要求學生說出每排擺幾個,擺了幾排。

3、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貼出各種不同擺法:

12×1=12

6×2=12

4×3=12

4、12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拼成長方形,能列出三道不同的乘法算式,千萬別小看這些乘法算式,咱們今天研究的內容就在這裡。以4×3=12為例,12是4的倍數,那12也是(3的倍數),4是12的因數,那3也是(12的因數)。同學們很有遷移的能力,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倍數和因數。(板書課題)

5、根據另外兩道乘法算式,說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

6、剛才在聽的時候發現12×1=12說因數和倍數時有兩句特別拗口,是哪兩句?

說明:雖然是拗口了點,不過數學上還真是這麼回事。12的確是12的因數,12也確實是12的倍數。為了方便,我們在研究倍數和因數時所說的數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數。

7、說一說

(1)根據72÷8=9,說一說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倍數,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因數。

(2)從下面的數中任選兩個數,說一說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倍數,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因數。

3、5、18、20、36

(三)探索找一個數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1、找一個數的因數。

(1)談話:看來同學們對於倍數和因數已經掌握得不錯了。不過剛才陶老師在聽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奧祕,好幾個數都是36的因數,你發現了嗎?這五個數中那些數是36的因數?

其實要找36的一兩個因數並不難,難就難在你有沒有能力把36的所有因數全部找出來?能不能?

由於這個問題有一點難度,所以陶老師作幾點說明:

①思考一下,什麼樣的數是36的因數?

②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③想一想怎麼找不重複不遺漏,如有困難可參照書本第71頁。

④寫下因數,如果能把怎麼找到的方法寫在作業紙上更好。

(2)學生找完後交流:你是怎麼找的?怎樣找不重複不遺漏?

(3)小結:為了不重複不遺漏,我們在尋找一個數的因數時,可以按一定順序,一組一組地寫出36的所有因數。

(4)完成“試一試”,然後集體交流。

2、找一個數的倍數。

(1)談話:尋找一個數的因數大家掌握得不錯,這節課還要研究倍數呢!你能找出3的倍數嗎?想一想,什麼樣的數是3的倍數?

(2)師生共同尋找。

提問:怎麼找不重複不遺漏?能全部說完嗎?可以怎樣表示3的倍數?

(3)小結並規範寫法:

3的倍數:3、6、9、12、15……

(4)完成“試一試”,然後集體交流。

3、探索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特點:

①觀察比較: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有什麼特點呢?

②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比較、分析、討論,然後集體交流。

③小結歸納: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一個數的倍數中最小的是它本身,最大的不存在,而一個數的

因數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4、填一填。

15的因數有()

30以內7的倍數有()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發現數學中相互依存的關係了嗎?其實數學中有趣的事兒多著呢!

閱讀《神奇而有趣的“完美數”》,感受數學的神奇。

學生嘗試尋找第二個完美數,師提示:第二個完美數比20大,比30小,是個雙數,而且正好是老師的年齡。

(五)課堂作業

《數學補充習題》

教後反思:

總的感覺是上好一堂課不容易。倍數和因數是學生聞所未聞的兩個新概念,是純知識性的內容,而且整節課的容量較大,學生能有效的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比較困難。為了更好更有效的達到教學目的,突破教學難點,我主要注重下面三個方面的設計:

1、捕捉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絡,幫助學生理解概念間的關係。

試上下來我感覺學生對倍數因數間的相互依存關係理解不到位,看著學生我突然想到可以利用我與學生的關係呀。於是我把生活中的相互依存關係遷移到數學中的倍數和因數,這樣設計自然又貼切,既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又幫助學生理解了倍數因數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2、以思維的條理性和有序性作為難點的突破口。

在教學一個數的因數時,我讓學生通過比較發現,有序的思考一個數的因數不但可以避免重複、遺漏,而且書寫整潔清楚。讓學生充分感受有條理、有序的思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當學習求一個數的倍數時,學生就自然而然的去有序的思考,通過合作交流,學生作業的彙報,發現只有有序的去找,才沒有遺漏,沒有重複。整節課下來,我發現這種有序思維不但能加速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進度,而且還有利於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快速發展學生的思維。

3、以精心設計的練習作為有效訓練的載體。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數和數之間的倍數和因數關係,練習中我設計了72÷8=9這道除法算式,讓學生說說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倍數,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因數,這樣學生就明白了除法算式中也有倍數和因數關係。接著我有設計了3、5、18、20、36這5個數,運用所學知識讓學生選擇性說說哪兩個數存在倍數和因數的關係。這樣的設計,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問題、口頭表達的能力,也為了更進一步鞏固了倍數和因數的概念理解。在課尾,我還設計了尋找“完美數”的活動,這一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並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神齊、有趣,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因數與倍數》數學教學反思4

教學片斷:

1、出示12個小正方形。

師:數一數,一共有幾個小正方形?如果老師請你把這12個同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會拼嗎?能不能用一條簡單的乘法算式表達出來?

2、指名學生列式,提問其他學生:“你知道他是怎麼擺的嗎?”要求學生說出每排擺幾個,擺了幾排。

3、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貼出各種不同擺法:

12×1=12

6×2=12

4×3=12

4、12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拼成長方形,能列出三道不同的乘法算式,千萬別小看這些乘法算式,咱們今天研究的內容就在這裡。以4×3=12為例,12是4的倍數,那12也是(3的倍數),4是12的因數,那3也是(12的因數)。同學們很有遷移的能力,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倍數和因數。(板書課題)

5、根據另外兩道乘法算式,說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

6、剛才在聽的時候發現12×1=12說因數和倍數時有兩句特別拗口,是哪兩句?

說明:雖然是拗口了點,不過數學上還真是這麼回事。12的確是12的因數,12也確實是12的倍數。為了方便,我們在研究倍數和因數時所說的數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數。

7、說一說

(1)根據72÷8=9,說一說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倍數,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因數。

(2)從下面的數中任選兩個數,說一說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倍數,哪一個數是哪一個數的因數。

3、5、18、20、36

反思:

陶老師從擺小正方形入手,提出“每排擺了幾個?”“擺了幾排?”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用乘法算式把擺法表示出來,再讓學生猜一猜“可能是怎麼擺的”,學生充分經歷了“由形到數、再由數到形”的過程,既為倍數和因數概念的提出積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數和因數的關係,為正確理解概念提供了幫助。接著結合具體的乘法算式介紹倍數和因數,並讓學生根據另外兩道乘法算式說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再通過除法算式讓學生說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最後讓學生從五個數中任選兩個數說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這樣層層深入,學生對倍數和因數的感受更加深刻。<

《因數與倍數》數學教學反思5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定的整數知識(包括整數的知識、整數的四則運算及其應用)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整數的性質。本單元所涉及的因數和倍數都是初等數論的基礎知識。

成功之處:

1.理解分類標準,明確因數和倍數的含義。在例1教學中,首先根據不同的除法算式讓學生進行分類,同時思考其標準依據是什麼。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學生得出:第一種是分為兩類:一類是商是整數,另一類是商是小數;第二種是分為三類:一類商是整數,一類是小數,另一類是迴圈小數。究竟怎樣分類讓學生在爭論與交流中達成一致答案分為兩類。然後根據第一類情況得出倍數和因數的含義,特別強調的是對於因數和倍數的含義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必須在整數除法中,二是必須商是整數而沒有餘數。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才能說被除數是除數的倍數,除數是被除數的因數。

2.釐清概念倍數和幾倍,注重強調倍數和因數的相互依存性。在教學中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因數和倍數都不能單獨存在,不能說2是因數,12是倍數,而必須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對於倍數與幾倍的區別:倍數必須是在整數除法中進行研究,而幾倍既可以在整數範圍內,也可以在小數範圍內進行研究,它的研究範圍較之倍數範圍大一些。

不足之處:

1.練習設計容量少了一些,導致課堂有剩餘時間。

2. 對因數和倍數的含義還應該進行歸納總結上升到用字母來表示。

再教設計:

1.根據課本的練習相應的進行補充。

2.因數和倍數的含義用總結為a÷b=c(a、b、c均為非0自然數),a是b和c的倍數,b和c是a的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