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15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15篇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1

一、學情分析:

通過前一年的學習,五年級學生對綜合實踐課程有了初步的瞭解。多數孩子學習紀律好,善於團結協作,對綜合實踐這門課程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但他們的研究能力還停留在網上查詢資料的層面,缺乏動手實驗探究的興趣和方法。因此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儘量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解脫出來,多留給學生自由實踐鍛鍊的時間和空間,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宗旨:“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活動目標: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絡,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法的變革。

4、指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網路收集、整理和處理資訊,培養學生利用資訊科技的意識和能力。

四、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六、教學進度

根據教學時間及學生的興趣、需要,篩選以下五個主題進行教學,教學進度安排如下:

周次

課題

1—2

愛護我們的眼睛

3—4

探祕生活中的廣告

5—6

設計校園環境警示牌

7—8

生活垃圾的調查與處理

9—12

變廢為寶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2

國小五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20xx—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

  一、指導思想

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我們將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目標,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本學期在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深切的體驗,產生積極的感情,激發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學的慾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進一步加強人際交往的能力。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資訊科技、勞動技術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教學重難點:

1、注重實踐的過程,實事求是地反映生活。

2、走向社會,開展活動的方式方法

3、組織有關的活動素材。

四、具體工作:

1、設情境列課題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將根據《綜合實踐活動》中所提供的內容,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創設問題的情景,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產生研究的慾望。激發學生去觀察生活,並對生活進行思考,制定好活動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從而解決問題。

2、重感受促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定,無疑是學校課程形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而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則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這些評價與我們平時的評價有很多不同,他的評價側重於活動的過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參與者之間的'平等交流,郵資我評價,小組評價,導師評價,家長評價等,為師生提供一種反思的參照,從而獲取新的動力。我們將加強小組間的評價交流,將不同的活動方案進行交流,取長補短,使活動更好地發展。

3、學理論明目標

我們將繼續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理論叢書,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尋找有關理論,聯絡實際情況解決問題,使綜合實踐活動更能達到預想目標,而趨於完善。

五、對本學期的期望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自主研究和主動探究、動手操作、團結合作的能力,讓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是要為國小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以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讓學生“在體驗中研究”,即形成以直接經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

讓學生通過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學會初步的自主探究、實際操作、合作交往,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時間安排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極具開放性,它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因此本學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的安排上,我們要採用彈性課時制,即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教師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及時對班級或小組的活動情況加以指導。當需要走出校門開展實地活動時,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或者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捕捉資訊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臺。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時事熱點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評價體系

1、重視評價的過程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參與程度、投入程度、學習方式等表現,及時評價將促進學生學習的發展,保證活動的順利展開。

2、倡導評價的多樣性

綜合實踐活動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也就決定了評價的多樣性。首先是評價的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可採用自評、夥伴評、教師評、家長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評價物件多樣:可以是調查報告、

3、注重評價的寬容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要寬容一些。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4

一、同學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32名同學,絕大部分同學能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但也有少部分同學,組織紀律渙散,上課時能不遵守課堂紀律,課餘時間也不能自覺,本學期得對他們進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同學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同學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按照《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的規定,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小三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每週2課時。

三、教學目的:

1、知識層面:通過同學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2、能力層面:培養同學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同學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培養同學的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同學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同學的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同學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同學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於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同學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地球、關心生態環境的道德堡壘。

四、具體措施: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同學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同學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

起訖時間

課時

備 注

1

9.1——9.7

9.8——9.12

開學準備

2


2

9.15——9.19

居家生活安全

2


3

9.22——9.26

居家生活安全

2


4

9.29——10.3



國慶

5

10.6——10.10

走進綜合實踐活動

2


6

10.13——10.17

走進綜合實踐活動

2


7

10.20——10.24

走進綜合實踐活動

2


8

10.27——10.31

好看的動畫片

2


9

11.3——11.7

講故事比賽

2


10

11.10——11.14

生活中的標誌

2


11

11.17——11.21

生活中的標誌

2


12

11.24——11.28

巧巧手

2


13

12.1——12.5

巧巧手

2


14

12.8——12.12

光的遊戲

2


15

12.15——12.19

光的遊戲

2


16

12.22——12.26

我與動物交朋友

2


17

12.29——20xx.1.2

可愛的家鄉

2


18

1.5——1.9

可愛的家鄉

2


19

1.12——1.16

朗讀比賽

2


20

1.19——1.23

複習、測試

2


21

1.26——1.30


2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以本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的有關要求,結合本班的實際,認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以“實踐、開放、自主”為主線,使學生通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獲得積極的、全面的發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現狀分析:

三年級的孩子對周圍的事物及其具有研究的慾望,他們很喜歡動手製作一些小製作來展示自己的風采,所以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探究“校本綜合實踐活動特色”為目標,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組織各種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活動目標:

總目標是: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具體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瞭解資訊科技、勞動技術、社群服務和研究性學習的一些常識。

3、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求綜合證的方法。

5、獲得親身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具體措施: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1)開發學校資源。例如:學校的圖書室、學校傳統活動。

(2)開發社群資源。帶領學生進行參觀、考察,瞭解街道經濟發展情況,組織學生進行採訪、調查;積極參加社群社會活動;繼承和發揚社群文化特色。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等。在實踐過程中,要以綜合主題或綜合專案的形式將指定領域融合在一起實施,使之彼此滲透,形成整合。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6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同學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絡。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學習情況分析

一年級國小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閱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一年級同學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定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希望通過這三大主題激發著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三、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資訊,整理與歸納資訊,並恰當地利用資訊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活動重點:

針對一年級同學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一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同學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控,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一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動難點:

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六、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捕捉資訊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臺。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時事熱點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七、課時安排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7

一、基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經過系統的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與進步,他們對於課上的要求都能認真的完成,小組實驗、研究、調查及製作等都能較好的配合。課堂上他們動手動腦都很積極,一些常規已經基本養成並且紀律也相對穩定,這些為新課程的學習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繼續學習進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礎。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本學期的短線活動內容是心靈驛站、親近自然、健康快車、社會頻道、製作天地。長線活動是普通話。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

以《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為指導,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製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總之,通過各種途徑和有效的實踐方法,使學生真正得到綜合素質的提高,使新課程健康、快步的發展。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總目標: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等“五自”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具體目標:

1、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資訊科技、勞動技術、社群服務、探究活動等一些基本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學習理論,明確目標

組織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論叢書《綜合行學習的理論和實踐》和《新課程標準解讀》。繼續保持每週的學習討論活動,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學習理論,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斷完善綜合實踐活動,逐步形成比較完整規範的校本課程。

2、創設情境,產生課題

在教學中,每位教師要根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創設問題的情境,播下問題的“種子”,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產生研究的慾望。激發學生對自己生活中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進行觀察、發現和思考,制訂活動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從而解決問題。教師對課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鑽研,做到心中有數。

3.開發資源,實踐體會

一是開發學校資源,如開放圖書室、閱覽室;重視資訊科技教育,教會學生圍繞主題在網上搜尋資料。

二是開發社群資源,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村居進行採訪、調查,聘請社會各界人士和家長擔任校外輔導員,定期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4.積極反饋,實施評價

這學期我們要繼續作好材料袋的收集整理,尤其是在“評價”這一塊,使綜合實踐活動贏得家長和社會的支援。評價從四個方面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指導老師評價或社會評價、家長評價。這種評價為學生與教師提供一種“自我反思”的“參照”,讓學生和教師根據這種反思性評價“標準”自主描述,來達到評價的目的。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8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按照《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的規定,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小三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每週3課時。為了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本學期將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轉化觀念,加強培訓

第一階段注重轉化學生的觀念,認識綜合實踐課,以新的學習狀態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為了更好地為以後的研究性學習打好基礎,集中加強對學生有關培訓。

(1)提高學生獲取資訊、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的能力。

為了擴大學生收集資訊的來源,我們集中在前幾周,就如何進行漢字輸入、上網瀏覽,下載相關資料進行了輔導;同時,結合資訊科技課鞏固學習。

(2)指導學生學習寫研究方案。

(3)“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學生進行專題研究的水平必須經歷一個萌芽、發展到內涵不斷豐富的過程。指導學生寫研究方案就是要使學生從中感悟做某一件事先要考慮些什麼問題?怎樣搭好完成這一件事的大體框架?怎樣根據這個框架去做好這一件事?指導教師提出了“解決你所提出的問題,打算怎樣做”的問題,在學生充分交流、討論的基礎上初步抽象概括出“怎樣寫活動方案”:一是有研究的主題(如我最感興趣的問題是:二是研究問題所採取的方法(如調查、訪問、查資料,上網查詢等),三是活動的目標(這裡目標可以是一個或幾個,要有層次),四是活動具體實施的過程(如聘請指導教師,成立或參加研究小組,查詢相關資料、走訪調查,動手實驗等),五是寫活動報告(可以根據活動方案的撰寫提綱來寫自己的研究報告,也可以採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來進行總結和展示)。當學生活動研究方案形成初稿後,在小組內交流,讓小組成員一起參與修改方案。只要能表明了自己的活動步驟,指導教師都允許讓學生去實施。在實施中,有的學生遇到了自己不滿意的地方,能及時調整方案。同時指導教師也幫助他們不斷完善研究方案

(4)指導學生建立檔案袋。

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設想建立檔案袋,自行設計封面。紙張可以採用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的內容或不同的意思。可大致包括以下內容:檔案袋的封面:學生的姓名、性別、生年月日和和歷次研究問題的主題;主題內容:我最感興趣的問題,研究問題的時間、地點,指導教師,合作的方式,成果展示;相關資料:收集的相關資料,活動記錄,活動體會,作品,獲獎情況等;評價: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指導教師評價,社會評價(包括家長評價)。

(二)主題活動入手,體驗學習過程,教師“導”到

(三)第二階段:三年級學生受年齡和學識的限制,受原來課程模式的影響,接觸社會比較少,一下子全部放開,學生將會束手無策。因此,第二階段我們結合學校的爭創實小工作,提出“爭創實小,我們做些什麼”這一大的主題,以主題活動為切入口,學生從大的主題中尋找和確定自己的研究專題,讓學生初步感受研究活動的全過程。如:關於美化校園的新建議;誇誇我們的學校;課間十分鐘等。教師將根據學生最感興趣的主題給與一定的指導,體驗整個專題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

(三)確立子課題,嘗試研究

第三階段: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學生嘗試自己確立課題,寫研究方案,撰.寫研究報告,嘗試研究。

二、課程目標

知識層面:通過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能力層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學生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於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地球、關心生態環境的道德堡壘。

三、具體要求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四、方案實施

1、實施保障

學校成立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研究小組、實施小組並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

2、課時的確保與安排

三年級每週3節綜合實踐課。

3、具體形式

①集中授課:知識技能的普及等。

②實踐活動課:勞動技術,社群服務等

③方案設計課:主題的確立等。

④綜合課:課題的研究等。

⑤成果交流課:體驗的交流,成果的展示等。

⑥其他

4、實施過程

準備階段:

①成立研究活動領導小組和中心研究組。

②領導小組與中心研究組學習、研討並制訂研究實施方案。

③調整三年級課時,設定並確定教學人員。

④各級有關人員上崗培訓。

⑤成立校外實踐基地

實施階段:

①召開三年級學生家長會,成立校外導師團。

②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

③參與市級現場觀摩教學和研討活動。

④各級實驗教師做好實驗案例的積累。

⑤每月舉行一次校級的實驗研討小結。

⑥參加市級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評比。

總結階段:

①學校進行活動總結。

②導師團送交方案評比,包括:理念、目標、特徵、內容、課型、安全、管理、評價八個方面。

③完成學生的學期評價。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9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的三年級(四)班學生學習目的性明確,學習動機強,動手動口能力較強,有一定的創新實踐能力。學生的視野狹窄,見識少,認識事物的能力差,有待於加強培養。

二、本冊教材:

本冊教材共有6個案例,分為:新學期開始了、風、光的遊戲、節日、糧食、環保設計。每個案例分為二小塊,每個小塊又包括“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寫一寫”等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三、指導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為指標,以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為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它的總體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五、具體要求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

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六、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

2、紮實進行語言訓練,著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彙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擴大訓練面,使全體學生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訓練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絡。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從讀中學寫。在作文訓練中,要充分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根據課文特點,選擇學法指導的時機,有的可以在學習課文前,如查字典確定字義、多音字確定讀音等;有的宜在學習課文中,在學法指導時不必過多地講道理,應多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練習,在實踐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5、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10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平均年齡在七到八歲之間。由於學生較小,在習慣養成方面還有所欠缺。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

二、教材簡析

綜合實踐活動課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所選編的的教材其目的是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例如觀察能力、說話能力、交際能力和別人相處的能力。內容由淺到深,創設一定的情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活動一、我的一家人,通過活動感受家庭的溫暖。

活動二、家人的愛,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調查學生裝在家裡的活動內容,感悟家人的愛,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幫助爸爸媽媽多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活動三、春天在哪裡,通過本次活動,目的是鍛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普通話水平,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世界的美好。

活動四走進春天,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自己探索大自然的能力。

活動五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通過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小朋友認識眼睛的重要,要保護眼睛。

活動六夏天,我們注意什麼,本次活動主要是鼓勵小朋友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活動七風兒吹呀吹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自我意識。

活動八超市購物,本次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平的觀察,自己去感受生活的樂趣,通過自己的體驗,教育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的良好習慣。

三、奮鬥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動腦、動手的實踐能力。

2、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裝良好的各種習慣,使每個學生都跟上教師的步伐。

3、加強對學生德育教育,培養良好的德育行為。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鍛鍊學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綜合實踐能力。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具有比較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審美情趣,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慣,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是非判斷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2、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3、通過學生自主以參加活動形成各種技能。

五、教學特點

1、實踐性綜合實踐活的特點是讓學生在實踐中發展各種能力。

2、綜合性在活動中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完成任務達到預定目標。

3、自主性活動中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11

  一、指導思想

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責任感;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並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為學知識、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臺,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在老師、父母及校外輔導員的指導下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活動,如班隊活動等。特別是從三年級開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已經使他們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能通過自主合作確定活動主題、活動方式、組織活動的具體開展,最後形成活動的具體成果。這一切為了學生繼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有必要進一步開展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滿足學生髮展需求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出素質全面、個性鮮明、富於創造力、適應發展的現代青少年。

三、教學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它的總體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四、具體實施步驟與措施

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要引導學生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全的發展。教師引導時,要體現本課程的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主題的確定,探究方式的選擇,成果的展示及評價,都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決定,鼓勵學生進入探究過程。

組織活動時,主題儘可能與學校的活動安排相一致,融為一體,相互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滲透到板報、廣播、值日勞動、學科競賽、傳統節日等方面,讓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在各項活動中得昇華,讓學校各項活動、目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切實奏效。

綜合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參加勞動,拓寬學生的活動空間。對有限的課堂,儘可能地發揮其作用。在內容設計上側重激發活動動機,輔導活動方法,引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和觀察、發現、探究、實驗、的研究方法,儘可能養成研究性學習的習慣,為課外活動的開展、延伸奠定基礎。綜合實踐活動要調動師生的協同合作,更要藉助家庭、社會的力量,對活動進行督促、指導、檢測、形成多位一體的教育網路。

利用本校、本地的資源優勢,利用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興趣。在這個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動,從蒐集資訊,到處理資訊,最後分析資訊,解決問題,掌握了方法,增強了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了知識,情感、態度、意志品質上都得到了培養。

五、成果展示階段

學生將自己或與他人合作,經過實驗、實踐和親身體驗得到的收穫進行整理、加工和總結,並進行成果交流及展示。教師引導學生著重對活動過程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六、活動安排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12

一、學習情況分析:

三(2)班共有41名學生,絕大部分學生能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但也有少部分學生,組織紀律渙散,上課時能不遵守課堂紀律,課餘時間也不能自覺,本學期得對他們進行自律教育。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按照《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的規定,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小三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每週2課時。

二、總教學目標:

1、知識層面:通過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2、能力層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學生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於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地球、關心生態環境的道德堡壘。

三、單元教學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感受成長與變化帶來的喜悅。

2、過程與方法: 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受成長與變化帶來的喜悅。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課時:

一課時

課型:

新課

課前準備:

學生自己看教材第1頁的故事《柯里亞的寶盒》。

教學方法:

指導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通過學生看故事《柯里亞的寶盒》,引導學生看圖把故事講一講。

二、各小組交流

1、想一想。提問:柯里亞為什麼找不到自己的“寶盒”了?你能幫助他嗎?

2、看一看。一個學期過去了,你發現自己有什麼變化?同學有什麼變化?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在身體、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變化。

3、寫寫畫畫。引導學生聯絡學習和生活發現自己的變化,並把自己的發現和感受寫(畫)下來。

4、說一說。一個學期過去了,學生一定有許多感想和體會,這裡是讓學生說說上一學期在學校生活中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教師要注意點撥,使學生切實體驗到成長中生活和學習的快樂。

5、做一做。這個活動在老師的指導下,分組進行,通過交流使學生初步瞭解記錄成長快樂的各種方法。

三、彙報預設

1、通過故事讓學生感受成長的變化,對於學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增加其自信心。對於不太明白的學生,可以讓學生對其進行幫助。

2、學生互相交流自己在身體、學習、生活等方面的變化。教師應正確的予以引導。

3、 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交流使學生初步瞭解記錄成長快樂的各種方法。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辦法。對於比較有創新的回答,應給予鼓勵。

四、小結

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設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學校、家庭和全社會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快樂成長。

只有讓孩子們快樂成長,我們才可能培育出心智健全、全面發展、適應社會、勇於創新的人才。只有內心的快樂,才有真正的堅強

板書設計:

第1課 我長大了 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設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學校、家庭和全社會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快樂成長。

五、作業:

請你把自己最想對家人、老師或同學說的話寫在框裡。

課後反思: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14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跨學科的實踐性綜合課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課堂,在一個真實、開放的情境中,通過參觀、調查、訪問、觀察、測量、製作等方式開展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個性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有所理解、有所體驗、有所感悟。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實施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跨年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綜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裡、社群)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辦出學校特色。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群資源結合起來,利用校內外豐富的資源,按計劃有系列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利用好學校圖書室和網路室,充分發揮現有圖書的功能,正確引導學生到圖書室、上網查詢資料;利用好學校內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探索活動,豐富知識,提高活動能力;引導學生對學校的進一步調查和了解,瞭解學校的面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辦學宗旨等,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去。

(2)充分利用社群資源。學校地處街道,有豐富的社群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比較豐富,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資源,帶領學生去基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3、課程內容:

(1)小小收藏家

(2)我們身邊的塑料

(3)水火箭的製作與發射

(4)健康飲食活動

(5)文明禮儀伴我行

(6)走進花的世界

(7)剪紙

(8)生活中的標誌

(9)有趣的紙世界

(10)錢幣,歷史生活

下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15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二年級大部分學生聰明,上進心強,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較認真,能比較有興趣地參與到老師預設好的一些實踐活動中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但由於學生年齡小,也出於一些安全方面的考慮,本學期,主要是在課堂內開展教學,以兒童的生活為核心,以觀察、操作、探索、調查、遊戲等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引導他們學習簡單的處理資訊,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課程總體目標: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3、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資訊,整理與歸納資訊,並恰當地利用資訊的能力。

4、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教學措施。

1、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利,每個學生自主參與,自我活動。

2、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年齡特點,充分體現探索的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多動手實踐,多動腦思考和多動口表達。在實踐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

3、搞好分層教學,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每個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

4、在活動教學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可以充分自由,有廣闊的活動空間和靈活的活動時間。學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積極創新。

四、教學進度

小 學 教 學 進 度 表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節次 備註

1 3.1—3.4 報名註冊、開學典禮等

2 3.7—3.11 健康飲食 活動一:瞭解食物營養

3 3.14—3.18 活動一:瞭解食物營養

4 3.21—3.25 活動二:提倡均衡飲食

5 3.28—4.1 活動二:提倡均衡飲食

6 4.4—4.8 活動三:講究飲食衛生 清明節

7 4.11—4.15 活動總結 活動拓展

8 4.18—4.22 與書交朋友 活動一:書是良師益友

9 4.25—4.29 活動二:我們愛讀書

10 5.2—5.6 活動三:我們製作書 五一假

11 5.9—5.13 活動總結 活動拓展

12 5.16—5.20 我和父母去工作 活動一:走進父母

13 5.23—5.27 活動二:我和父母去“上班”

14 5.30—6.3 活動三:感恩父母 六一活動

15 6.6—6.10 活動總結

16 6.13—6.17 端午節

17 6.20—6.24活動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