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精華】國小教學計劃模板合集五篇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我們迎來了新的學習生活,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怎樣寫教學計劃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教學計劃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國小教學計劃模板合集五篇

國小教學計劃 篇1

一、 學情分析:

學生剛入校,對學校的常規不瞭解。年紀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有部分學生有說普通話的意識,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個別學生不懂得執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至於其他學習成績還有待於在今後去了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六個部分。入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瞭解學習常規。接下來是漢語拼音,學拼音的同時認識70個常用字。而後是識字 (一),10篇課文,識字(二),又10篇課文。兩個識字單元各4課,每課認字12~14個。20篇課文分做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絡。每個單元之後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6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后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教材的編寫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內容具有綜合性、科學性、時代性、趣味性、廣泛適用性等特點。

三、 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1、 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語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的教學是重點。

2、 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其中會寫100個漢字。

3、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二)、難點:

1、漢語拼音比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因此,拼音教學是難點。

2、識字量的增加,是學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個漢字教學是難點,如何鞏固漢字更

是一個難點。

3、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閱讀教學中是個難點。

四、教學措施:

1、 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吃透新教材,深入瞭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 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情境,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 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絡;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5、 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6、 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7、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輔差。

8、變學會為會學,教給學生學習的靈活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儘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體地運用教材,併力求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整單元備課,在備課時注重單元內每個教點的聯絡。

9、識字教學遵循識寫分開、多認少寫的原則,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情況之下,使他們能夠儘早閱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藉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絡,提倡學生運用記憶規律,將已經學過的部件、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認記生字的學習當中。

10、重視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要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指導寫字的時候,板書示範,指導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筆順,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

11、在口語交際教學之前,要提早佈置準備工作。在教學時,重視情境的創設,通過多種方式引起話題、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在交際過程當中,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為學生提供可以模仿的物件,同時關注交流的狀態,對交際的過程予以調控,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此外,還要多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與人進行交流,從而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國小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通過上個學期的接觸和了解,我發現五年級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是特別高,科學基礎也比較薄弱,但是他們對科學課還是有很濃厚的興趣的,而且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樂於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有些同學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髮展態勢良好;後進生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不足,認為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髮展態勢一般。

大部分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過程與方法技能,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本學期將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由於本學期探究的多是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規律及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在理解探究以及培養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強調實驗前後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進一步掌握控制變數實驗的技能,並學習設計控制變數實驗;運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及規律。學生還將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象,用柱狀圖、折線圖處理資料,並認識到重複實驗的意義。總之,新的內容,將引導學生們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過程與方法活動。

二、教材分析

1、整體概述:

本冊學習內容由“沉和浮”、“熱”、“時間的測量”和“地球的運動”四個單元組成的,每個單元教學約需10課時。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供足夠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探究任務。

(2)幫助學生把現象、資料轉化為證據,利用證據得出結論。

(3)科學概念的構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才能達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急於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礎,讓學生的認識沿著概念形成的規律發展。

(4)本冊有許多動手製作的項日,一定要讓學生親自經歷製作的過程,只有在手腦並用的過程中,才能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單元簡析:

(1)第一單元“沉和浮”:學生從物體的沉浮現象開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探尋物體沉浮的規律,研究影響沉浮的變數,最後形成有關沉浮現象的解釋: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係解釋沉浮現象,二是從密度的層面解釋沉浮現象。

(2)第二單元“熱”:學生在三年級“溫度與水的變化”的基礎上,將繼續觀察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觀察熱量在物體中傳遞的現象,探索熱量傳遞的規律,發現物體的導熱效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不同的。

(3)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學生製作計時工具並進行觀測和測量,瞭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及對“時間”的認識發展過程。認識計時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計時工具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影響,感受人類為了不斷改進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4)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讓學生經歷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學習基於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不斷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終認識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的模式。

三、教學目標

1、本冊教科書設計了許多探究活動,這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教師要發展學生識別和控制變數的能力,繼續學習運用對比實驗進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導學生及時記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整理,轉化為證據,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構科學概念。

2、在國小階段,學生的思維將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五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仍然需要直觀形象的支撐,因此在思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從現象和事實出發,幫助學生進行概括總結,得出結論,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應該基於對證據意識的培養上,使學生能夠不斷地尋找證據來支援自己的假設,通過理性的思考和大膽的質疑,來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四、具體教學措施

1、瞭解學生前概念,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開展教學。

2、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數的實驗。(控制變數實驗要加以指導)。

5、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6、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7、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8、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

國小教學計劃 篇3

新學期的工作已經開始了,展望本學期,為了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發揚優點,彌補不足,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擬定如下計劃:

一、學生學情分析:

一學期下來,兩班學生在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方面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標準,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但是還有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尚缺少主動與同學交流的習慣。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還會繼續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觀察物體,圖形的運動,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二)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四則運算中每種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運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角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或幾何體的形狀圖;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軸對稱圖形;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的圖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資料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認識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經歷從實際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措施。

1、本學期,我將繼續認真擔負本職工作,備好每一節課並針對班級情況有的放矢的開展教學工作。對學生的評價力求講究策略,讓學生“在鼓勵中發揚成績,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愛的薰陶,情的感染,保證學生健康地成長。

2、認真對待本學期自己所選單元的教材解讀工作,備好單元中的每一節課,再積極與同組老師交流,並進行及時反思,真正領會教學設計意圖,提高駕御課堂的能力,提高教與學的效益。

3、本學期繼續進行學校《走進生本,使學生學會學習》的課題研究,在教學中注意採用開放式教學,在課堂上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堂上注意學生課堂習慣的培養,包括坐姿、寫字姿勢和學具擺放。

4、增強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係,使學生感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的實際意義來誘發和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6、後進生的轉化工作用“放大鏡”全面細緻觀察,如果發現其閃光點,就因勢利導,當眾表揚,充分發揮其能力,使他感到集體的溫暖,激發他們的興趣,鼓舞他們的士氣。另外除了對後進生進行一般的課外指導外,還需為他們組建“結對子”小組,使他們漸漸地對學習產生興趣,樹立自信心,逐漸養成自己愛學習的好習慣。

7、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四、業務學習

作為年輕教師,我要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利用業餘時間,每天保證至少半小時的讀書時間,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在讀書中成長,提高自己運用科學觀點看待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教學工作的經驗撰寫經驗性文章,藉此使自己不斷成長。

總之,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地踏踏實實工作,向同組老師學習,積累教學經驗,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提高。

國小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是一本教我們做人的一些基礎規範,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於《三字經》。全書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體諒父母。

2、培養學生的愛心,愛長輩,愛老師,愛同學,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3、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學生誠實、守信。

5、指導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規範。

三、教學內容:

《弟子規》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流利背誦。

難點:理解含義,並能在生活實踐中應用。

五、學習時間:

每週安排兩節誦讀時間,平均每節課學習八句。利用中午課前預備時間複習鞏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動的故事來打動學生的心。

2、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討論中真正理解含義。

3、舉例子,讓學生深入理解含義。

4、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實踐。

七、學習內容具體安排:

第一週:學習《弟子規》“總敘”

第二至六週學習“入則孝”

第七至九周學習“出則弟”

第十至十四周學習“謹”

第十五至十八週學習“信”

國小教學計劃 篇5

一、本冊教材的主要知識體系與發展目標

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分數乘法。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具體情境,在操作活動中,探索並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解決簡單的分數乘法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2.第三單元分數除法。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具體情境,藉助操作活動,探索並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藉助圖形語言,探索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瞭解倒數的含義,能求一個數的倒數;能應用方程解決有關的分數除法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3.第五單元分數混合運算。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理解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夠正確進行分數混合運算;理解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能結合實際情境,解決簡單分數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體會分數混合運算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結合具體情境,能運用方程解決有關的分數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

4.第六單元百分數。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能運用百分數表示事物;探索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之間的關係,並能進行百分數與小數、分數之間的互化;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包括運用方程解決有關的問題),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體會數學學習中的樂趣。

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長方體(一)。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觀察、操作等,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及其基本特徵,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經歷展開與摺疊、尋找規律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和探索規律的能力。

2.第四單元長方體(二)。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操作活動,瞭解體積(包括容積)的含義;認識體積(包括容積)單位(米3、分米3、釐米3、升、毫升),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1米3、1分米3、1釐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某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

統計與概率

第七單元統計。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經歷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的過程,體會統計的作用,發展統計觀念;通過例項,認識扇形統計圖,瞭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能根據需要,選擇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資料;通過例項,理解中位數、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資料的中位數、眾數,並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一組資料的不同特徵;能從報刊雜誌等媒體中,有意識地獲得一些資料資訊,並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表。

綜合應用

本冊教材安排了兩個大的專題性的綜合應用,即數學與生活、數學與購物,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某一生活領域的實際問題。同時,還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某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活動。學生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將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方法,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絡,體會數學的作用;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整理與複習

教材安排了兩個整理與複習。整理與複習改變單純做題的模式,注重發展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每個整理與複習都分成三部分:對所學內容的整理,提出數學問題並嘗試解答和一些練習題目。

你學到了什麼這個欄目,目的是鼓勵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能運用列表或採用其他的形式對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簡單的梳理。

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目的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回顧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的體會與進步。

(二)本冊教材的編寫特點

1、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對分數乘除運算意義及百分數意義的理解,注重應用分數運算及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

教材注重在實際操作中,藉助圖形語言,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和分數除法的意義,建立實際操作、圖形語言、符號語言的內在聯絡。教材還注重運算與應用的有機聯絡,使學生能自覺地將分數運算運用於解決實際問題之中。教材注重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關注結合豐富的例項使學生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和百分數的意義。教材還非常重視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2、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及其表面積和體積,發展空間觀念。

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標準》中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空間與圖形學習的核心目標之一。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觀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的基礎上,其中,實際觀察和操作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必備環節。因此,長方體、正方體及其表面積和體積的學習中,教材安排了豐富的操作活動,包括探索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展開與摺疊、探索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等。

3、在統計的學習中,注重結合現實素材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和統計量描述資料。

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是統計學習的核心目標之一。學生統計觀念的形成是建立在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過程中。因此,教材注重結合實際問題,使學生在資料處理的過程中,探索如何選擇合適的統計圖有效地描述資料,並分析並表示資料的特徵.

二、分單元的有效教學措施

1、分數乘法

(1).結合操作活動和圖形語言,探索並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為了促進學生更好的探索和理解分數運算的意義,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折一折、塗一塗等活動,把圖形語言作為理解的基礎。實際上,本套教材非常重視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的結合,三者相輔相成,從多種角度為學生理解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可能。其中,圖形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可以通過直觀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為文字語言或符號語言提供了直觀表象,還可以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靈感,同時它也往往成為創造的源泉。

(2).將應用與計算緊密結合,體會分數乘法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根據課程標準和整套教材的整體編寫思路,本單元仍然沒有將分數應用題單列,而是將解決實際問題作為分數乘法運算學習的自然組成部分。本單元內容的引入與展開,從分數乘法的意義、分數乘法的應用都力求來源於學生的實際生活。

2、長方體

(1)、重視實踐操作,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及其展開,發展空間觀念

動手實踐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手段。在本單元教材中,教材多次安排學生實踐操作,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對於長方體、正方體特徵的學習,教材沒有采取直接告訴的形式,而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歸納結論。教材設計了一個探索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及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剪一剪、比一比、量一量、描一描等方式,自己發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再通過交流,逐步歸納總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並積累研究圖形的方法和經驗。教材還提供了一個表格引導學生對發現的特徵整理,在整理比較中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特徵的認識。

(2)、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對於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材避免將主要精力放在套用公式進行計算上,以至於將這部分內容簡單地處理為計算問題。實際上,對於表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索和應用,不僅有利於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並且對於學生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發展空間觀念也是大有好處的。教材先呈現了一個長方體與一個長方體展開圖,引導學生分析長方體與展開圖各部分的對應關係,促進學生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含義與探索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教材中讓學生在兩個圖形中相對應的部分塗上顏色,瞭解展開圖與長方體的各個面的關係;讓學生在展開圖中填上有關資料,瞭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展開圖的各邊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教材提出一個實際問題做這樣的一個紙盒需要用多少紙板,引導學生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習瞭如何計算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後,還要能利用它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材還設計了大量的實際問題,鼓勵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有關資料進行計算

3、分數除法

(1).結合操作活動和圖形語言,探索並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呈現方式和編排思路與分數乘法類似,突出操作活動,充分利用圖形語言,促進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和相應的計算方法。

(2).鼓勵用方程解決分數除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分數除法的應用問題歷來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它經常需要學生靈活應用數量之間的關係。由於理解困難,學生往往依靠記憶題型來解決問題,這就失去了應用題教學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作用。而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一個有效的數學模型,尋找等量關係列方程是一個正向思維,學生理解起來會容易一些。因此,根據《標準》的要求,教材鼓勵學生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分數除法問題,以體會方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教材注重分析問題的過程,注意指導學生分析問題中的數學資訊和數量關係,並運用圖將這些資訊和數量關係表示出來。畫圖是一種很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例如分數混合運算(二),教材鼓勵學生用圖來表示情境中的數量關係,並嘗試解決問題。教材中呈現了兩種圖例形式,幫助學生分析問題。

4、長方體(二)

(1).在比較活動中,體會並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體積與容積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視讓學生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它們的意義。教材首先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交流生活中物體的大小和容器盛放東西的多少,感受物體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體有多有少。然後,教材圍繞土豆和紅薯哪一個大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活動。在活動中發現兩個物體放入水中後都佔據了一定的空間,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樣,說明這兩個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不一樣。這樣,通過生活經驗和動手實驗相結合,在學生有了比較充分的感受之後,教材才揭示出體積的概念。隨後,教材又通過引導學生實驗研究哪個杯子裝水多,在學生感受容器容納物體體積的大小的基礎上,再揭示容積的概念。引入這兩個概念之後,教材還設計了搭物體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2)、密切聯絡生活實際,感受體積、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重視對測量單位實際意義的體會是本套教材的重要特點。本單元教材通過動手操作、尋找生活中相應體積的物體等活動,引導學生把體積、容積單位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建立聯絡,從而感受1米3、1分米3、1釐米3、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

(3)、在觀察、操作中,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材重視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引導學生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教材首先安排了長方體體積與長方形面積的類比,由此啟發學生猜測長方體的體積可能與長、寬、高有關。然後變化長方體的長、寬、高中的一個量,比較體積的變化,使學生分別體會到長、寬相同時,越高體積越大、長、高相同時,越寬體積越大、寬、高相同時,越長體積越大。究竟長方體的體積與長、寬、高有什麼關係呢?教材接著安排了操作活動,引導學生用小正方體擺4個不同的長方體,並記下長、寬、高等有關資料。通過觀察、分析這些資料,發現長方體體積與長、寬、高的關係,逐步歸納得出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4)、在實驗活動中,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既有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體積的含義,又能幫助學生髮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引導學生探索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教材安排了測量石塊體積的實驗活動。教材先引導學生制定測量方案,再進行實際測量。教材中呈現的兩種測量石塊體積的方案,都是緊緊圍繞體積的意義展開的,實際上都是把不規則石塊的體積轉化成了可測量的水的體積。把未知轉化為已知來解決問題,這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實驗操作中引導學生理解水面上升的空間大小,就是浸入水中物體的體積。

5、分數混合運算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本單元仍然將解決實際問題與分數混合運算的學習結合起來,每個內容的學習,教材都安排了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歸納計算方法,逐步得出一些結論。

(2)注重分析問題的過程,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教材注重分析問題的過程,注意指導學生分析問題的數學資訊和數量關係,並運用將這些資訊和數量關係表示出來,畫圖是一種良好的分析問題和解剖問題的策略。

6、百分數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和百分數的意義

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材對百分數的學習,十分關注其與現實世界的聯絡,努力揭示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突出百分數作為模型的作用。教材創設了比一比的活動,在比較隊員罰點球水平和黃豆種子發芽情況的問題中,使學生體會當分數的分母不同時,把分母化成100後就方便比較了,從而引出了百分數。在認識百分數後,教材安排了讀一讀,說一說的活動,鼓勵學生尋找生活中的百分數,並運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實際問題中的百分數表示什麼,進一步體會百分數的意義。在整個單元的學習中,教材安排了豐富的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涉及命中率、合格率、綠化率、出勤率等,促使學生不斷體會百分數的意義,感受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索分數、小數與百分數互化的方法。

對於分數、小數與百分數互化的內容,教材沒有從抽象的數的互化入手,而是設計了兩個問題情境(合格率和蛋白質含量),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需要將分數、小數轉化為百分數,以及將百分數轉化為分數、小數,然後引導學生結合問題情境,自主地探索互化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入新知識的學習和探索,是本套教材的特點之一。

(3).注重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內容的引入與展開,都力求來源於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從接觸百分數起,就建立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天然聯絡,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教材提供了很多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去解決的實際問題,如合格率、出勤率、成活率以及計算這個月家庭的支出情況,鼓勵學生分析問題情境中的數學資訊和數量關係,並嘗試進行解決,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值得提出的是,在這月我當家中,怎樣計算我家這一個月一共花了多少錢的問題時,教材是運用方程來解決此類問題,以使逆向思維變成順向思維。本單元還精心設計了一些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開展調查,發現生活中的百分數,並應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

7、統計

(1).經歷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的統計過程,鼓勵學生選擇合適的統計圖描述資料

要使學生真正理解併合理使用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的知識和方法,最有效的途徑是讓他們真正投入到資料統計的過程中,將學習融於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中。學生將在收集、整理和描述資料的活動中,探索如何以簡單而直觀的形式描述資料,如何有效地刻畫資料的集中程度,理解三種統計圖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意義,並做出合理地判斷。

(2)、認識中位數和眾數,會選擇合適的統計量描述資料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是三種反映一組資料集中趨勢的統計量。當一組資料中出現一些極端資料時(個別資料偏大或偏小),平均數會掩蓋資料中的差異,不能很好的代表這組資料的集中趨勢,中位數或眾數雖然不受極端資料的影響,但它們也不能完全反映出一組資料中的集中趨勢。教材通過具體情境引導學生認識中位數和眾數,瞭解每種統計量的不同的特點,學會選擇合適的統計量描述資料。

(3).注重體現統計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發展學生的統計意識

統計內容具有非常豐富的實際背景,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材力求通過選擇現實情景中的資料,使學生理解概念的實際意義。例如,教材利用第24屆奧運會至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獲獎牌的有關資料,繪製了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三種統計圖,分別表示金牌獲得情況、獲金牌數的變化情況、金牌分佈情況等,引導學生在讀圖、分析、討論中體會每種統計圖的特點。又如,在學習中位數、眾數內容時,教材設計了用哪個資料表示超市員工月工資的平均水平的問題,在討論交流中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描述資料,由此體會引入中位數、眾數的必要性,並體會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特點。教材還注重學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綜合運用

1、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選擇合理的策略

估計費用

(1)常見的估算策略進行總結

(2)引導學生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

(3)教學時,引導學生交流各種不同的策略,分析每一種策略的思路和適用性

2、引導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粉刷牆壁、包裝的學問

(1)提供有現實背景的數學問題

(2)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3)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3.引導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和平面展開圖之間的關係摺疊

(1)經歷摺疊與展開的過程

(2)識別與判斷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對應關係

(3)操作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

三、班級學生知識情況與針對性措施:

本班共有56名學生,男生居多,從上學期學習情況來看,總體上說學生比較愛學、會學,對一些基礎的知識大部分學生能紮實的掌握,並且能靈活地運用,基礎紮實、思維活躍,數學基礎知識、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比較強,掌握了一定的數學學習的方法。但是有個別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相對較弱,學習基礎又不紮實,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比較粗心,而且學習態度較差,對提高全班整體成績有比較大的難度。因此要特別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如學前的自習、課後的複習等。在書寫上還要繼續提高要求,只有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認真思考。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多尋找方法,使他們樂學,願學。

1、轉變觀念,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2、面向全體,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根據本班學生實際進行靈活教學,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培養尖子生,對差生耐心輔導,促使其自覺學習。

4、重視學習方法指導、學習能力的培養,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全冊教學內容及教時安排(以單元為單位)

(一)分數乘法( 8 課時)

1.分數的乘法(1) 2課時

2.分數的乘法(2) 2課時

3.分數的乘法(2) 2課時

4、整理和練習(1) 2課時

(二)長方體(7 課時)

1.長方體的認識和練習(1) 2課時

2.長方體的表面積 3課時

3.整理和練習 2課時

(三)分數除法(9 課時)

1.倒數 1課時

2、分數除法(1) 1課時

3、分數除法(2) 2課時

4、分數除法(3) 2課時

5.複習 1課時

6、數學生活 1課時

7.摺疊 1課時

(四)長方體(二)( 10 課時)

1.體積與容積(1) 2課時

2.體積單位 2課時

3、長方體的體積、練一練 2課時

3.體積單位的換算 2課時

4、練習四 1課時

5、有趣的測量 1課時

(五)分數混合運算( 10課時)

1.分數混合運算(一) 2課時

2.分數混合運算(二) 2課時

3.分數混合運算(三) 2課時

4、數學萬花筒 2課時

5.練習五 2課時

(六)百分數 (14課時)

1.百分數的認識 2課時

2.合格率 2課時

3、蛋白質含量 2課時

4、這月我當家 2課時

5、練習6 、整理與複習2課時

6、數學與購物 2課時

7、購物策略 1課時

8、包裝的學問 1課時

(七)統計與總複習( 18課時)

1.扇形統計圖 2課時

2.奧運會 2課時

3、中位數和眾數 2課時

4、練習七 2課時

5、瞭解同學 1課時

6、總複習 8課時

7、本學期你學到了什麼、問題銀行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