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制定一個計劃。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1

一、情況分析

《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材由七個單元組成。重點培養同學“猜測與假設”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同學進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力求使同學的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

二、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同學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議讓同學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實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戰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從兒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獲現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同學學習科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便於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動身,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同學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並提高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內容

五、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同學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同學對收集到的事實和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並進行充沛的討論,再得出結論。

六、具體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掌握小同學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空虛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同學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同學在相互交流、合作、協助、研討中學習;

8、給同學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同學自身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身得出結論,並把自身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沛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七、教學進度表(每週2課時)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整體設計有三個核心概念:生命體的基本特徵(動、植物); 物體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質的特性(水和空氣)。 科學探究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年級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冊教材側重的技能:觀察、描述、記錄、簡單實驗、測量、維恩圖比較、分類、交流和表達等。

《植物》單元解讀:這是學生學習科學課的第一個單元,也是引領學生走進國小科學教學大門的單元,這對以後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選擇植物作為開篇,是因為學生對動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這將為孩子的主動學習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礎。

《動物》單元解讀:本單元是在植物單元的基礎上進行的探究活動。學生們在觀察大樹、觀察各種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並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關於動物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已經提出。科學教學內容也從植物發展為對動物的觀察研究。

《材料》單元解讀:本單元學生將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它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在對材料展開的研究中,學生們將進一步發展運用感官進行觀察的能力,從對物體一個特徵的注意轉換成幾個特徵的同時注意。學習運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比較材料間的相同和不同,學習根據物理性質給物品分類,並提高對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氣》單元解讀:本單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實驗”這一科學探究方法的開始。收集資料,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在這一單元中首次明確提出來的,是學生正式學習這些方法的開始。本單元的有些活動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往瓶中打人和抽出空氣的實驗、空氣重量的測量、往足球中充氣、觀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資料等。

作為起始冊,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三、學生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

三年級學生其中男生比例較大。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但卻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

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

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呼叫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4、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六、教學措施:

1 、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 、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 、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 、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充套件到活動課程,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會。

七、主要教學活動型別:

蒐集資訊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製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遊戲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群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資訊釋出會、報告會、交流會

八、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

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三年級下學期科學學科教育教學計劃

一、教材內容分析及教學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

教科版國小科學教材三年級下學期教學內容也是4個單元知識編排。其內容從前往後依次是“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動物的生命週期單元,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磁鐵單元”。其中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中主要是依據鳳仙花植物具體生長變化的學習,指導學生認識植物器官在其植物生命歷程中的主要作用。動物的生命週期單元中主要是藉助蠶這個生命個體的飼養觀察,指導學生學生認識蠶這種動物生命歷程週期不同的變化。讓學生感受生命的可愛和靈動。從而熱愛生命。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中主要是認識水這種自然物質,隨溫度變化而產生的不同外在表現形式。從而藉助一些實驗感受這種變化的奇妙。從而更加認識自然界千奇百妙,熱愛自然,順應自然。磁鐵單元中主要是指導學生藉助實驗感受磁鐵一些常規科學知識,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激情。

二、學生學情分析

三年級一、二班近乎百名學生科學學習激情高漲,教師向心力強,對科學探究活動趣味濃厚,由此奠定了有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內驅力基礎。雖然近乎百人學情也存在個性上種種不同的差異,但是學生幾乎都表現出親師、向師那種主動樂意跟老師探究科學知識的求學熱情,決定了學生能夠把科學知識學好的基礎。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過去一學期,三年級一二班科學期學科末檢測成績領先其他班級的主要原因。

三、提高教學質量實施及改進的教學措施

針對學生日常表現出來的學習實況及上學期期末檢測出現的集中凸顯問題,本學期我計劃按照這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和改進教學質量,指導學生更加健康快樂的自然科學知識和科學心智成長。

1、繼續實施探索我自己的“快樂學習”理念嘗試。

2、以學生日常擁有知識建構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重點。

3、加大落實學生科學實驗操作技能的指導。

4、加大學生科學知識探究知識書面表述的指導整理。

5、加大學生科學實驗思考過程中敢說、敢想、敢猜測科學探究意識的培養。

四、教學內容進度安排計劃

周次

起止時間

教學內容及活動

備註

1

3.915

我們知道的磁鐵,磁鐵有磁性

2

1622

磁鐵的兩極,磁極的相互作用

3

2329

磁力大小會變化嗎,指南針的認識

4

304.5

做一個指南針,磁鐵資料庫學習

5

4.612

觀察植物的種子,種植我們的植物

6

1319

認識植物的根,認識植物的葉子

7

20xx

認識植物的莖,認識植物的花

8

275.3

認識植物的種子,植物資料庫學習

9

5.410

認識蠶卵,認識蠶的生長變化

10

1117

認識蠶蛹,認識蠶蛾

11

1824

瞭解蠶的生命週期,認識其他動物的生命週期

12

2531

瞭解認識人的生命週期,動物資料庫的學習

13

6.17

認識溫度計及使用,水結冰的認識

14

814

冰融化過程中有關現象的瞭解,第4、5課,水和水蒸氣的認識第6課

15

1521

水的三態變化認識及物質三態認識

16

2228

期末複習

17

297.5

期末檢測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整體設計有三個核心概念:生命體的基本特徵(動、植物);物體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質的特性(水和空氣)。科學探究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年級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冊教材側重的技能:觀察、描述、記錄、簡單實驗、測量、維恩圖比較、分類、交流和表達等。

《植物》單元解讀:這是學生學習科學課的第一個單元,也是引領學生走進國小科學教學大門的單元,這對以後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選擇植物作為開篇,是因為學生對動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這將為孩子的主動學習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礎。

《動物》單元解讀:本單元是在植物單元的'基礎上進行的探究活動。學生們在觀察大樹、觀察各種植物的時候,已經留意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並且被一些動物的活動所吸引;關於動物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已經提出。科學教學內容也從植物發展為對動物的觀察研究。

《材料》單元解讀:本單元學生將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它為三年級學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在對材料展開的研究中,學生們將進一步發展運用感官進行觀察的能力,從對物體一個特徵的注意轉換成幾個特徵的同時注意。學習運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比較材料間的相同和不同,學習根據物理性質給物品分類,並提高對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水和空氣》單元解讀:本單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實驗”這一科學探究方法的開始。收集資料,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在這一單元中首次明確提出來的,是學生正式學習這些方法的開始。本單元的有些活動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往瓶中打入和抽出空氣的實驗、空氣重量的測量、往足球中充氣、觀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資料等。

作為起始冊,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三、學生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

我所帶的三年級學生數為6人,其中男生比例較大。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但卻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

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

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呼叫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

1、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相信、注重證據、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4、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和諧發展。

五、教學重難點:

1、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2、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六、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並且利用網路平臺汲取最新的前沿理念,積極參加教研教改研討活動,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教師。

2、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由於學校的科學實驗室正在修建中,實驗活動等只能在教室進行,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充套件到活動課程,擴充套件到家庭和社會。

5、引導學生利用網路手段學習科學,吸收班級精英參加“勉縣實驗國小師生科學課研討”qq群,定期召開科學交流研討活動,從而擴充套件到班級科學交流研討活動,組織各種科學興趣活動小組,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科學只是競賽活動,爭取優異成績,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七、主要教學活動型別:

蒐集資訊現場考察自然狀態下的觀察實驗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科學小製作討論辯論種植飼養科學遊戲。

參觀訪問競賽科學欣賞社群科學活動角色扮演。

家庭科技活動科學幻想資訊釋出會、報告會、交流會。

八、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參觀法實踐法討論法。

談話法辯論法實驗法列表法暗示法。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4

一、教材簡析

這門學科依據全日制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為著眼於學生科學素養的逐步形成,把知識與能力為一體。全面體現課程標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為一體,全面體現課程目標,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認識規律,由金及遠,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複雜逐步加深學習內容,逐步開放學生的空間,促進學生自主的多樣化地學習。

本冊學科共分理處22課,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生活中的食物

第二部分(8——14)飲用水

第三部分(15——18)身邊的玩具

第四部分(19——22)家養小動物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本冊通過科學的學習著眼於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著眼與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和主動發展,全面體現科學課程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行和強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探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真實地感受和體驗科學的本質及科學技術和社會責任感,真實地感受和體驗科學的本質及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

1、用感官觀察不同種類的動植物,比較總結它們的相同與不同。

2、探索各種材料的物理性質。

3、對液體,固體和氣體進行系統的.比較,觀察。比較認識水,空氣,態度與價值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發展願意與他人合作,樂於交流的學習態度。

2、形成尊重事實,重視證據的科學態度。

3、形成珍愛生命,保證生態的意識。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通過教學進行細緻的觀察和研究性地使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針對問題作出假設,設計研究方案,再進行實驗,再進行實驗,分析研究結果,得出結論最後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

四、班級現狀分析

三(1)班共有人,有80%的學生科學觀察方法,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歸納能力都比較強,有20%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吃力,方法欠佳還需教師和同學進行輔導幫助。

五、教研專題

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六、教學進度表

單元

課題

節次

合計

時間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5

一、情況分析

《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材由七個單元組成。重點培養同學“猜測與假設”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同學進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力求使同學的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

二、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同學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議讓同學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實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戰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從兒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獲現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同學學習科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便於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動身,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同學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並提高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共七個單元。其中:

第一單元《猜猜猜》共三課:猜猜看;猜對了嗎;猜猜猜;

第二單元《風啊,你吹吧》共3課:起風了;風的丈量;可愛又可恨的風;

第三單元《神奇的指南針》共3課:神奇的小針;有趣的磁鐵遊戲;磁鐵的妙用;

第四單元《水和鹽的故事》共3課:把鹽藏起來;水落“鹽”出;沉與浮;

第五單元《電與我們的`生活》共3課:生活離不開電;電燈亮了;小心!有電;

第六單元《地球真的不動嗎》共2課:白晝與黑夜;地球自轉與晝夜變化;

第七單元《漂移的大陸》共2課:漂移的大陸;我也能當科學家。

五、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同學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同學對收集到的事實和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並進行充沛的討論,再得出結論。

六、具體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掌握小同學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空虛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同學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同學在相互交流、合作、協助、研討中學習;

8、給同學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同學自身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身得出結論,並把自身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沛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6

一、學情分析

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由三種類型的八個單元組成,重點培養學生“模型與解釋”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學生進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力求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

二、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從兒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獲現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便於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出發,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並提高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學生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並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

五、具體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7

一、學情分析

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由三種類型的八個單元組成,重點培養學生“模型與解釋”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學生進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力求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

二、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從兒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獲現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便於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出發,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並提高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共8個單元。

五、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學生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並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

六、具體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8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特制定本學期科學教學計劃如下:

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學生整體學習科學興趣很高,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普遍習慣於常規課堂學習模式,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從課外書中獲得的科學知識比較豐富,但科學探究能力比較弱。家長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主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有關裡的現象進行探究,體驗科學探究,體驗成功的樂趣。第二單元主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資料對太陽的概況有初步瞭解。第三單元單元主要引導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用電器入手,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觀察,設計實驗等手段揭開雨點有關的相關探究。第四主要從自己的身體入手,引導學生涉獵神祕和新奇的生命領域人體。第五單元以學生對常見的幾種動物為基礎,層層展開,使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探究夠成功的樂趣。

教學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體的性質與功能;能用語言或簡圖描述、記錄物體的'性質和功能;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設計實驗進行探究,並能實驗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

2、能從科學的角度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聲、光、電、磁等現象,主動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願意與同學合作完成探究任務,能體能到討論與交流的好處;能體驗到大膽想像的樂趣;願意聽取其他同學對自己“作品”的評價,並願意進行改進。

教學具體措施

1、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

4、注意蒐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等方法。

5、組織好探究後期的研討,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9

一、情況分析

《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材由七個單元組成。重點培養同學“猜測與假設”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同學進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力求使同學的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

二、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同學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議讓同學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實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戰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從兒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獲現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同學學習科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便於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動身,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同學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並提高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共七個單元。其中:

第一單元《猜猜猜》共三課含1、猜猜看2猜對了嗎3、猜猜猜;

第二單元《風啊,你吹吧》共3課含1、起風了2、風的丈量3、可愛又可恨的風;

第三單元《神奇的指南針》共3課含1、神奇的小針2、有趣的磁鐵遊戲3、磁鐵的妙用;

第四單元《水和鹽的故事》共3課含1、把鹽藏起來2.水落“鹽”出3.沉與浮;

第五單元《電與我們的生活》共3課含1、生活離不開電2.電燈亮了3、小心!有電;

第六單元《地球真的不動嗎》共2課含1.白晝與黑夜2.地球自轉與晝夜變化;

第七單元《漂移的大陸》共2課含1.漂移的大陸2、我也能當科學家。

五、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同學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同學對收集到的事實和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並進行充沛的討論,再得出結論。

六、具體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掌握小同學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空虛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同學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同學在相互交流、合作、協助、研討中學習;

8、給同學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同學自身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身得出結論,並把自身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沛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七、教學進度表(每週2課時)

周次

教學內容

1

第一單元《猜猜猜》1、猜猜看2猜對了嗎

2

3、猜猜猜

3

第二單元《風啊,你吹吧》1、起風了

4

2、風的丈量3、可愛又可恨的風

5

第三單元《神奇的指南針》1、神奇的小針2、有趣的磁鐵遊戲

6

3、磁鐵的妙用

7

第四單元《水和鹽的故事》含1、把鹽藏起來2.水落“鹽”出

8

3.沉與浮

9

第五單元《電與我們的生活》1、生活離不開電

10

2.電燈亮了

11

3、小心!有電

12

第六單元《地球真的不動嗎》1.白晝與黑夜

13

2.地球自轉與晝夜變化

14

第七單元《漂移的大陸》1.漂移的大陸

15

2、我也能當科學家。

16

複習

17

複習

18

考試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10

一、學情分析

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由三種類型的八個單元組成,重點培養學生“模型與解釋”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學生進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力求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

二、教學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從兒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獲現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便於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出發,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展開研究。

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並提高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內容

五、教材的重點、難點

在觀察和實驗中除了讓學生經歷一系列有序的步驟和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並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

六、具體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七、教學進度安排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1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的年齡特徵:

三年級學生年齡大都在9週歲左右,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活潑好動、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與渴望,想了解身邊的各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濃厚的探求知慾。

2、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狀況:

這一階段的國小生總是瞪大好奇的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使勁用腦子想但好像總也不明白,所以老是有“咦,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那樣?”有時候家長或老師也會被問的難以解釋;同時他們具有了一定的閱讀和表達能力,這都為“科學”這一對他們來說新的學科的學習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也有少數學生觀察事物不全面、不仔細、不認真,滿足於一知半解。

3、學生的學習策略和情感態度:

他們喜愛主動參與、善於觀察,為學好本課程打下了基礎。通過本學期的“科學”課的學習,培養學生都能熱愛科學、學會觀察、學會提出問題、學會簡單的探究方法。

二、教師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年我擔任鎮沅直屬國小三年級(1)、(2)、(3)我今年36歲,本科科學歷,從事教學工作16年,國小一級教師,擔任國小科學學科已9年;能勝任本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對本冊教材的地位描述:

本冊教材本冊教材注重學生對周圍世界與生俱來的探究興趣和需要,承擔著科學啟蒙任務,對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是他們瞭解科學,培養興趣,對探究科學打好基礎。

2、教材編排體系:

教材的編排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為出發點,而不是從知識體會出發。將會對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和到難、循序漸進,有機地學會科學課程的各位目標,本冊教材向國小生提供了開放的、有趣的活動的思維空間,探索學習內容豐富多彩。

3、本冊教材共設計了五個單元,第一單元是《我們都是科學家》,引導學生走進科學殿堂、瞭解科學。重難點是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幫助學生樹立起“我們也能做科學探究”,我要成為科學家的信心。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引領他們走上科學之路,點燃他們愛科學之火。

第二單元《我們眼裡的生命世界》重點是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經行比較分類;瞭解常見的動、植物的基本結構,分類方法;難點是讓學生學會怎樣觀察,怎樣收集證據、得出結論。

第三單元《生命之源—水》,認識水在動、植物、人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重難點是,從一系列的動手實踐中去探究水的有關性質,體驗實踐過程的樂趣,從全新廣闊的角度去認識水。

第四單元《它們是什麼做的》通過學習與探究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物體是由各種各樣的材料組成的;重難點是掌握材料探究的方法(收集證據、探究者之間的合作、交流),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注重證據。

第五單元《提出問題》,重點是讓學生掌握科學探究活動的步驟,學會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把不能研究的問題轉化為能夠研究的問題。

四、本學期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一)本學期應達到的總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學習,知道科學探究是為了解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知道生活中處處有科學,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與生活習慣,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二)基本目標

1、基本知識目標,認識科學,瞭解科學,想辦法去尋求問題的答案,知道自然界中的物體分為有生命的和沒有生命的,能針對問題進行觀察、收集證據,能用清晰的語言陳述自己的觀點,瞭解水的有關知識,會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多渠道、多種方法收集證據、做出合理的解釋,知道物體是有不同的材料製成的。

2、基本技能目標:培養學生觀察、交流等基礎過程的技能,並運用語言或畫圖來描述所觀察事物的特徵,能利用簡單的工具(放大鏡)對物體進行較細緻的觀察,並會用文字、圖畫來表達,能利用身邊的簡單器材來做一些小的試驗,能理解控制變數的簡單探究性試驗。

3、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主動參與探究的過程,掌握探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4、培養學生對科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體驗合作交流的樂趣,樹立起我能成為科學家的堅定信念,感受並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認識到科學發展的日新月異。

5、形成敢於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中國的情感。

五、採取措施

1、認真研究教材、鑽研課程標準、深切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用好教材。

2、仔細閱讀有關本教材的資料,學習課改新理念,落實好“三環節”教學模式,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做好筆記,多學習促進步。

3、尊重孩子、呵護孩子的好奇心,以身邊發生的“小”事為切入點,讓孩子真切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

4、全方位多角度的給每位孩子進行科學評價,既關切學習成果,更注重學習的過程、學習的品質。

5、加強培優轉差,獲得總體豐收。

6、鼓勵學生善於觀察、大膽提出問題、勇於探究;培養主動參與合作的能力,採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7、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擴大學生視野,緊跟科學前沿。

三年級科學下學期教學計劃12

本冊教材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注重對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的整合。以國小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為讓學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發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做計劃如下: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國小科學三年級有學生22名,其中男生有10人。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

1、整體學習狀況: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他們已習慣於語數課堂上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比較欠缺。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於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呼叫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製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單元在開門課“認識自己”的基礎上,以動物和植物為研究物件,培養學習觀察、記錄、測量、猜想、實驗等探究方法。本單元安排了“尋找動物和植物”、“蚯蚓”、“鳳仙花”三課,大約用7―8課時完成。

由於最容易使學生產生興趣的客觀事物是身邊的生物。所以,安排了對其他的生物進行研究。其目的不是讓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知識,而是通過對動物和植物的研究,使學生體通過實際操作學習科學探究的各種方法,從而引起學生對學習《科學》課的深層次的興趣。

本單元在動物和植物單元的基礎上,以學生熟悉的土壤為研究物件,繼續培養學生用感官和簡單工具認識事物的能力,瞭解土壤的成分和基本性質。本單元包括“觀察土壤”和“土壤的保護”兩課,大約需要4-5課時。

首先,通過指導學生開展野外觀察土壤、分析土壤成分的研究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提問、動手實驗、思考和得出結論的能力。然後,通過對比實驗,幫助學生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植物在保護土壤中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水、土、植物、人(包括動物)之間的基本關係,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並鼓勵學生提出保護土壤的建議。

本單元以學生熟悉的水為探究物件,繼續培養學生用感官認識事物的能力,以及選擇問題、蒐集整理資訊、設計實驗及簡單製作等方面的`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水與生命的關係。本單元由“水與生命”、“浮和沉”、“流動的水”和“節約用水”四課組成,大約需要9-10課時。

在本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在實際感受流水的力量和水的浮力的基礎上,瞭解流水的力量和水的浮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界水體的美麗,增強珍惜、保護水資源意識的同時,更要有節約用水的具體措施和行動。本單元在上一單元學習水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以空氣為研究物件,培養學生初步獲得通過實驗探究事物性質的能力,空氣的基本物理性質。本單元由“認識空氣”、“風”、“紙飛翼”三課組成,大約需要6-7課時。

教材設計了觀察比較、設計製作、對比實驗等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空氣的性質。通過使用感官比較水和空氣的不同,使學生知道:空氣是無顏色、無氣味、無味道、透明的氣體。通過實驗活動,使學生了解:空氣和水一樣都會流動,空氣的流動也有力量;物體在空氣中運動會受到空氣的阻力作用。

本單元從保持健康的角度,將本學期所學的內容聯絡起來,並通過學習食品加工技術、設計新食品等活動,引導學生關注與食物和健康有關的技術。

三、主要教學措施與教改思路

⒈措施∶從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入手,以實驗為主,社會實踐為副,力爭讓學生從親自動手實驗,把課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現象運用電教媒體進行再現,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實驗方式加以驗證,並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思考,寫出觀察報告。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培養,及過程的培養。

2、教改思路:改變評價學生的方法,把學科評價內容分為綜合能力評價和基礎知識評價兩種,每種各佔50分。注重學生平時的製作能力、觀察能力與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學習科學知識知識,並在作科學的過程中學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