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一年級數學學科教學計劃範文(精選4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何不趕緊為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怎樣寫教學計劃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學科教學計劃範文(精選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數學學科教學計劃範文(精選4篇)

一年級數學學科教學計劃1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

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錶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

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

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孝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

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

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

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裡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定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

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

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資料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並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資料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

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孝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絡,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絡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並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演算法;

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係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資訊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

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絡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

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資訊並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五、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學措施

1、教者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於創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一年級數學學科教學計劃2

我校一年級國小生進入一年級學習之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由於幼兒園學生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強養成教育。學生們都活潑可愛,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整體上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

一、全冊教學內容

1、數與代數:認識20以內的數;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加法和減法的含義。

2、空間與圖形: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3、統計與概率: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大小、輕重;物體的簡單分類;象形統計圖;簡易統計表。

4、實踐與綜合應用:有趣的拼搭,豐收的果園,愉快的週末。

二、全冊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減一位數;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的相應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並能正確識別;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

(3)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

2、數學思想方面。

(1)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絡具體情況探索一位數加、減的演算法。

(2)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的位置關係的過程中,民展空間觀念。

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

(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況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包括用分析或計算的方法表達解決總是的過程與結果。

(2)能對簡單的幾休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絡實際情況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學會收集有效資訊並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

(3)體驗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的辦法,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結果。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情產生好奇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喜歡觀察並提出問題。

(2)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經過獨立思考認識數學知識的體驗。

(3)在觀察、操作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初步知道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一年級數學學科教學計劃3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一(3)(4)班共有學生85人,學生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具有一定的觀察、比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積累了一些較淺顯的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在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本學期要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提高積極性,抓好基礎知識,引導學生思維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圖形(二)、20以內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擺一擺,想一想、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找規律。教材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內容的展開儘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演算法多樣化;提

供關於物體空間關係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注意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的風格和特色更加鮮明,將數學學科體系的嚴謹性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開放性有機結合,更好地促進教育教學活動,初步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又勇於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更加符合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四、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平行四邊形。

4、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和資料整理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6、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認真傾聽,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

10、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初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初步感受數學思維方法。

五、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瞭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絡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六、課時安排

一年級數學學科教學計劃4

一、學情分析

今年我教一年級兩個班級的數學。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剛踏入學校,學生的行為習慣都沒有形成,同時還有繁重的教學任務,可以說是要兩面都要俱到。

二、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全冊教學要求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