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歷史教學計劃範文9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穫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計劃了。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歷史教學計劃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歷史教學計劃範文9篇

歷史教學計劃 篇1

按照學校的安排,為了抓好七年級的歷史教學工作,根據學校教學計劃的要求和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本學期要力抓學生的基礎知識,指導學習方法),結合本人教學實際情況,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努力認知學生,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今年七年級生源在區嚴格劃片招生的政策支援下,學生數量和質量較之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今年我們面領著空前的機遇和挑戰。但是年齡階段特徵使他們在開學軍訓的這一段時間內仍然表現為:好奇、好動、自覺性和紀律性不強等。所以從下週正式上課開始就要狠抓學生課堂常規管理、學習習慣的培養,嚴格管理和規範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步入中學的學習和生活節奏中,為今後三年的中學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努力認知教材,讓學生養成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

七年級歷史第一冊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圖文並茂,可讀性強。教材共分為四個單元,敘述從中華文明的'起源祖國境內遠古居民時代到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民族融合及文化的歷史,共22課。開學伊始應該要讓學生慢慢的認知歷史這門學科,進而喜歡上歷史學科。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對歷史學科濃厚的興趣,上歷史課就會成為學生期待的事情。

三、努力探索教學,形成適合學生和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措施。

本學期將根據學校工作精神,全面推進嘗試導學案教學,力爭在一段時期內形成具有特色的個人和教研組導學案教學模式,在最短的時期內提高我校歷史教學教研水平和會考成績。為此我們將竭盡全力。具體如下:

1、處理好導學案中的自主梳理環節,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課下預習的好習慣。

2、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順利完成導學案的內容。當然課本才是歷史教學的核心和關鍵,同時也要合理使用好同步訓練,儘量兼顧做到三者,合理使用。

3、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儘量每一節課都能製作和使用教學課件,同時注意對雲平臺的使用。

4、注意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趣味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課堂上通過接龍答題、討論、辯論、講故事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學習效率自然也會很高。

有改變才會有進步,新學期在領導的關愛和教研組同仁的努力下,藉助“美好課堂”探索和開展的東風,我們的歷史教學一定會有一個大的突破。

歷史教學計劃 篇2

本學期,我為了適應新學期的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其他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計劃,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備課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蒐集每冊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增強上課技能

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外出聽課,回來作聽課彙報與學習體會。

四、認真佈置作業、批改作業,做到精選精練。

作業練習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

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歷史教學計劃 篇3

本學期歷史教研工作要繼續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提高中學歷史教師的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繼續樹立與時俱進知難而上不斷進取的精神,進一步確立“以研促教”的思想,努力執行貫徹好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思路,結合學科特點,紮紮實實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以《歷史課程新標準》為契機,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以全面提高未來勞動者的素質為宗旨,努力學習不斷探索。針對我市學科師資現狀,通過多種途徑,以研育師,加快提高教師素質,為推進我市素質教育的深化而努力。為此,在歷史教研活動中追求以下四個原則:①教材培訓實效化;②教研工作課題性化;③教研活動專題化;④教師培訓能力化。從而充分發揮教研室積極指導作用。

一、教材培訓實效化

以課程改革以及新教材的實施使用為契機,進一步改革課堂教學突出培訓工作,注意培訓的實效,把課程改革的實施作為教研工作的重點,在實施時,必須堅持“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學為載體,以活動為紐帶,以管理為保證,以質量為歸宿”。忠實地執行國家、地方課程,積極建設好校本課程,保證課程改革實驗的完整性;組織好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不斷探索課必中的問題,把握好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和新教材的操作

規程;加強管理,能把課程理想轉變為理想課程,把政策的課程轉變為學生的習得課程;按規律,紮紮實實抓好質量,使課程改革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注重教學骨幹的培養,實行以點帶面,全面提高,努力做到課改工作研究化,課改研究過程化。

二、教研工作課題化

歷史教研活動要立足於為全面提高未來勞動者的素質奠定基礎,立足於提高全體教師的思想政治和文化業務素質,立足於全面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基於這三方面的認識,尋找歷史學科師資狀況和課堂教學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難點,按教育科研的規範和要求,開展課題研究,重視經驗的提升和規律的總結推廣和應用,真正實現教研室提出的“以研促教”的工作 要求。本學期我們要結合各種教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改革,通過專題和課題研究,來總結自身的教學經驗。這樣促使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及水平。為使教研工作課題化,我們確立工作目標是:

①繼續以蘇州市級課題“中學歷史學業成績評價模式探索”研究為抓手,努力探索歷史教學改革,提高實驗學校教師的組織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時將課題研究方向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擴大

教學時空,增強實踐性,力求突出課題階段性成果的實效性和示範性。

②針對骨幹教師的培養工程,結合教研活動,本學期我們要求吳江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每人必須確立或參與一項教研教科專題研究,將課題由課題組輻射到全體骨幹教師,以骨幹教師來帶動本校本組學科教研工作,從而形成校校有課題,教師人人都參與的課題研究的氛圍。

③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課題研究的'科學含量,力求教研工作課題化有一個階段性成果。近幾年我市歷史教研成果顯著,新人輩出。為提高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我們準備將具有實踐價值和理論水平的課題成果或教學論文彙編成冊,供全體歷史教師學習和參考。

三、教研活動專題化

針對以往教研活動存在著弊端和不足,本學期教研活動力求實效性和針對性,每次教研活動都確立一個專題,注重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課堂改革、實踐性課題課程活動、教學評價等方面下功夫,豐富教研活動的內容和活動形式,不斷提高教研活動的效益。教研活動專題化必須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①加強學習教育新理論,不管是哪一級的教研活動,教育理論學習是必備內容之一,尤其是現代教學方法、教育名家經驗、多媒體網路資料等,要創設學習研究的氛圍,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學習和研究。

②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教研活動的重點。加強示範課、新老教師的對比課、新課型的研討課、錄影觀摩課的評議工作,組織教師帶著問題參加聽課和評議。

歷史教學計劃 篇4

九年級是一個關鍵的時刻,不僅是學生要面臨我們歷史等國小科的學業水平檢測,更重要的是學生到了叛逆的年齡,在課堂上不在像七年級八年級那麼活躍發言,而且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相比較也不像以前那樣斤斤計較分數,彷彿一切都看開了,一切都顯得那麼漫不經心。所以當我從別人手中接過九年級時,心裡也是沉甸甸的。今年再擔任九年級六個班的教學任務,我也感覺任重而道遠,為了更好的完成九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使以後的工作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順利的進行,特制訂本學期的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一、儘快的熟悉學生,盡力達到在最短的時間內互相適應。

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我常常在想,如果不能做到讓學生喜歡我的歷史課,那麼我就讓學生因為喜歡我而喜歡歷史。教學會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裡特徵,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啟發學生對歷史的理解,避免死記硬背,減輕學生的負擔。

三、精心備課,提高課堂效率。備課中真正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積極參與意識,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主動的探索中獲得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上好每一節歷史課,課堂實時鞏固,實時消化,力爭每一節課都能有現實成效。而不增加學生的課外負擔。確實因現在講的古代史,在眾多作業如山的晚上,不佈置作業的我,很大程度上贏取了學生們的好感和認同。

四、注重歷史的現實意義,學習歷史服務於社會,以古鑑今。

五、講授新課與會考相結合

1、每節新課後,我都會在多媒體課件後列出最新一年—最新一年與本課相關的.結業考試題目。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結業考試題型和相關考試內容,也可以讓他們對本課所學內容加深印象。

2、也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注重教會學生掌握歷史和認識歷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識別和運用與教學有關的歷史地圖、圖片、圖表;蒐集和整理與歷史學習相關的材料;敘述重要的歷史事實;解釋重要的歷史概念,分析和評論重要的歷史問題等。

3、不間斷的增強學生的審題技巧和答題的規範性的指導,培養學生多向思維能力,掌握同一時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族,對外關係等等,歷史人物的活動及其歷史作用。引導學生綜合、客觀地看待歷史問題和歷史人物,以利於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六、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不匆匆忙忙的趕進度,對於重點章節,比如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發展、完善這些章節,要捨得花大力氣讓學生理解。做好單元檢測和月檢測工作。

七、動員學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教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歷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

歷史教學計劃 篇5

為了使自己的教學跟上學校工作計劃,各項工作順利有序地進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現制訂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整體工作計劃為指標,切實把教育教學工作落到實處,結合高一年級師生的實際情況,著眼於學生的成長,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教學質量,真正起到示範學校作用,歷史教師個人工作計劃。

二、工作目標

營造一支勤學善思、文明禮貌、積極向上的學生群體,打造一個積極進取、和諧奮進的教師團隊,建立一個安全文明、務實創新、不斷追求的和諧年級。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主題是“著重反映人類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領域或發展程序中的重要內容”。基本線索是,從中國古代農耕經濟講到近代西方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衝擊,再到20世紀各國經濟體制的創新與調整以及中國對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結束於經濟全球化日趨明顯的現狀。在敘述中外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變遷程序中的重要內容的同時,本冊教材還重視了歷史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並著重分析了我國的基本國情和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

經濟活動是人類的基本活動,人類有了以物質生產為主要內同的經濟活動,才開始有了自己的歷史。因此,經濟活動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並且,瞭解自古以來中外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以及人類為發展社會經濟、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對於進一步加深對人類社會發展程序中經濟與社會生活領域的認識,加深對經濟發展與政治革新、文化進步之間的認識,有著深遠的意義。

四、教學措施:

本學期擔任高一2至五四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有快班和平行班,工作計劃《歷史教師個人工作計劃》。學生情況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學習習慣還有待提高,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好學習的內容,這給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把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學工作

措施:

1、深入鑽研教材。以教材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的重難點,熟練把握歷史事件的邏輯體系,細緻領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確教材對教學形式、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把握新課標。新課標修改了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求層次,準確把握新課標對知識點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覺不自覺地對教材加深加寬。同時,在整體上,要重視歷史應用、重視唯物史觀的`滲透。如增加閱讀材料(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拓寬知識的廣度來求得知識的深度。

3、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學生的發展是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新的認識體系,營造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氛圍。

4、發揮教材的多種教學功能。用好教材中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閱讀材料的功能,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組織歷史實踐小組討論,讓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中歷史知識的必要性。

5、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科學設計教學方法。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特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發揚教學民主,師生雙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動,讓學生感受、理解歷史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多參加歷史教研活動,多向老教師進行請教,不斷積累教學經驗。

6、落實課外活動的內容。組織和加強歷史活動內容,加強對學生表演歷史劇等歷史教學機會的把握。

總之,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盡最大的努力,想出各種有效的辦法,以提高歷史學科的教學質量。

歷史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師自身狀況分析:

(一)教學優勢:在歷史教壇執掌教鞭的十幾年,不僅使我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也錘鍊了我精練、準確、具有感染力的課堂風格和認真負責的育人態度。同時,十年來我對學生的心理狀況和智力水平也有了一定的瞭解,使得我初步具備了因人施教的能力,對於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模式。

(二)教學劣勢:我在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是在適應我校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方面有一個過程,需要不斷提高和揣摩。

二是需要儘快熟悉學生的思維和心理習慣。

二、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生活已基本適應,初步積累了一定的歷史知識,且學習方法上有了改進,高二是高三提高和衝刺的積累階段,必須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高二學生在歷史認知上的層次,鍛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逐步掌握歷史演進的規律,學會用聯絡和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觸的歷史,鼓勵學生在“史韻流香”的論壇上暢所欲言,發表屬於自己的歷史論辯,拓寬他們的歷史思維,為高三鞏固提高打好基礎。

教材簡析:新歷史課程標準教科書是高中歷史教學的一次重大變革,勢必對我國中學教育的未來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一系列的高中教材突破了原來單純以時間為順序,以朝代更替為鏈條的編寫模式,將大歷史的發展和蛻變濃縮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幾大脈絡的演進過程中,歷史不再是死板的記憶和背誦,生氣與活力躍然紙上。要鞏固他們的知識點,必須做一些適合他們的練習題,而做練習題不能以題海作為戰術,而應做到“教師下海,學生上岸”精選精練,逐步提高。

重點工作及措施:

1、重點工作:本學期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1)、主抓基礎知識,每一單元的複習都以基礎知識為主,讓學生腦子裡有清晰的線索。

(2)多研究一些習題,選擇適合我校學生的習題,紮紮實實的做題。

(3)培養學生的做題技巧,使之掌握考試的方法。

2、措施:

1、增加歷史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

高中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相較於國中生來說,已經開始發生重大轉變,理性思維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於畢竟高一、二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完全過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維,完全枯燥和單一的理性分析還不完全適合他們的認知層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既要培養他們對於事件本質和事變規律的認識和分析,也會糅合趣味性較強的歷史典故和歷史逸聞,輔助學生對當時歷史環境和歷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轉變教學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

(1)每堂棵的具體安排1+2+1的模式。前3—5分鐘複習上一節內容;30分鐘講課;最後3—5分鐘檢測本節棵學習情況。這樣做到日日清。

(2)及時單元檢測,把本單元所複習的主要內容以試卷形式考察一遍。考完要及時進行試卷講評。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補缺,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3、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研究能力

(1)複習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大學聯考典型例題的演練,培養他們的應考意識。

(2)每複習完一個單元引導學生概括本單元的知識體系,培養他們的概括總結能力。

(3)在時間允許的範圍內會組織學生擴大歷史閱讀領域,拓寬知識面,培養他們的聯絡能力。

歷史教學計劃 篇7

本學期歷史教研工作要繼續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提高中學歷史教師的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繼續樹立與時俱進知難而上不斷進取的精神,進一步確立 “以研促教”的思想,努力執行貫徹好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思路,結合學科特點,紮紮實實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以《歷史課程新標準》為契機,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以全面提高未來勞動者的素質為宗旨,努力學習不斷探索。針對我市學科師資現狀,通過多種途徑,以研育師,加快提高教師素質,為推進我市素質教育的深化而努力。為此,在歷史教研活動中追求以下四個原則:①教材培訓實效化;②教研工作課題性化;③教研活動專題化;④教師培訓能力化。從而充分發揮教研室積極指導作用。

一、教材培訓實效化

以課程改革以及新教材的實施使用為契機,進一步改革課堂教學突出培訓工作,注意培訓的實效,把課程改革的實施作為教研工作的重點,在實施時,必須堅持“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學為載體,以活動為紐帶,以管理為保證,以質量為歸宿”。忠實地執行國家、地方課程,積極建設好校本課程,保證課程改革實驗的完整性;組織好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不斷探索課必中的問題,把握好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和新教材的操作規程;加強管理,能把課程理想轉變為理想課程,把政策的課程轉變為學生的習得課程;按規律,紮紮實實抓好質量,使課程改革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注重教學骨幹的培養,實行以點帶面,全面提高,努力做到課改工作研究化,課改研究過程化。

二、教研工作課題化

歷史教研活動要立足於為全面提高未來勞動者的素質奠定基礎,立足於提高全體教師的思想政治和文化業務素質,立足於全面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基於這三方面的認識,尋找歷史學科師資狀況和課堂教學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難點,按教育科研的規範和要求,開展課題研究,重視經驗的提升和規律的總結推廣和應用,真正實現教研室提出的“以研促教”的工作 要求。本學期我們要結合各種教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改革,通過專題和課題研究,來總結自身的教學經驗。這樣促使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及水平。為使教研工作課題化,我們確立工作目標是:

①繼續以蘇州市級課題“中學歷史學業成績評價模式探索”研究為抓手,努力探索歷史教學改革,提高實驗學校教師的組織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時將課題研究方向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擴大教學時空,增強實踐性,力求突出課題階段性成果的實效性和示範性。

②針對骨幹教師的培養工程,結合教研活動,本學期我們要求吳江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每人必須確立或參與一項教研教科專題研究,將課題由課題組輻射到全體骨幹教師,以骨幹教師來帶動本校本組學科教研工作,從而形成校校有課題,教師人人都參與的課題研究的氛圍。

③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課題研究的科學含量,力求教研工作課題化有一個階段性成果。近幾年我市歷史教研成果顯著,新人輩出。為提高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我們準備將具有實踐價值和理論水平的課題成果或教學論文彙編成冊,供全體歷史教師學習和參考。

三、教研活動專題化

針對以往教研活動存在著弊端和不足,本學期教研活動力求實效性和針對性,每次教研活動都確立一個專題,注重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課堂改革、實踐性課題課程活動、教學評價等方面下功夫,豐富教研活動的內容和活動形式,不斷提高教研活動的效益。教研活動專題化必須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① 加強學習教育新理論,不管是哪一級的教研活動,教育理論學習是必備內容之一,尤其是現代教學方法、教育名家經驗、多媒體網路資料等,要創設學習研究的氛圍,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學習和研究。

②把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教研活動的重點。加強示範課、新老教師的對比課、新課型的研討課、錄影觀摩課的評議工作,組織教師帶著問題參加聽課和評議。本學期將三個問題列為每次聽課的必備內容之一,一是本堂課有哪些可供你可取之處;二是本堂課有哪些不足之處;三是你認為本堂課最好的教法是什麼?

③教研活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及作用發揮。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較適當的教學目標,畢業班確立知識能力坡度,加大綜合應用能力,高一高二要在新授課上好的基礎上處理好“問題探究”的環節,加強課堂討論,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

④繼續加強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緊緊依靠歷史中心組和重點中學的骨幹教師,聯絡廣大青年教師,結合本市示範課活動和重點中學研討會,使課堂教學模式走“模仿——創新——實效”之路,完善提高吳江市原來三種教學模式,要求骨幹教師人人有模式,一般教師個個都參與,在此基礎上,形成吳江歷史教學研究的特色和風格。

四、教師培訓能力化

教師隊伍的建設要發揮群體的力量,需要全方面、立體化地規劃教研網路,在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的同時,本學期要組織和協調好學校歷史教研組、中學歷史教改協助組、中學歷史課題研究組、歷史教學研究中心組之間的關係,充分發揮群體力量,搞好歷史師資隊伍建設。

①本學期要將教研組建設作為隊伍建設的基礎工程來抓,積極指導教研組的業務工作,特別是在怎樣開展好教研活動,提高教研實效性上深入研究,使教研真正促進教學,對新教師多聽課多鼓勵,注重師徒對子工作的形式新效果實。

②“中學歷史教改協作組”是新教師快速成長的搖藍,由於目前我市部分學校規模原因,跨年級上課教師較多,青年教師往往“單兵作戰”。本學期我們把上崗三年左右、業務水平基礎好的教師全部組織起來,確立學習和研討的主題,結合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研討,組織集體備課的形式,讓他們瞭解先進的教學方法,掌握新的教改經驗,創設自己的教學風格,同時給他們壓擔子,創機會,讓他們更快成長。

③繼續以中學歷史課題研究組為骨幹力量,努力探索歷史教學改革,引導教師圍繞課題研究要求,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不斷提高課題組老師的組織能力和教學水平。要求教師針對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教學成績評價這兩個方面積極探索,以科研帶動教學,提高整體水平。

④“歷史教改中心組”要發揮教改的核心力量作用,要站在教改的最前沿,一方面我們提供廣闊的施展才華的舞臺,另一方面,積極創造條件,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讓他們加入名師、特師後備的行列,同時把他們的教學經驗推廣到各個學校,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本學期主要活動安排

1.精心準備和佈置好高三歷史複習計劃,提出在3+1+1考試模式形勢下,歷史教學工作的具體要求。(2月底)

2中學歷史課題組課題活動。(2月底)

3.高三歷史中心組活動。(3月)

4.國中歷史評優課(3 月)

5.高中歷史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研討活動。(4月)

6.九年級歷史教學研討活動。(4月)

7.重點中學高三歷史教學研討會。(4 月)

8.九年級歷史會考及閱卷工作。(5月)

歷史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推進新課程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認真搞好教學研究,夯實教學環節,提升教師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轉變教學觀念,認真貫徹落實學校工作計劃。重點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教學”。

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根據“課堂教學目標化,教學內容問題化,問題解決途徑化”的課堂教學要求,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增強危機意識、競爭意識、質量意識、崗位意識。“一個原則”:低起點,緩坡度,多迴圈,快反饋,勤糾正。變注入式為啟發式教學;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變單純的知識傳授為知能並重。儘量讓學生觀察;儘量讓學生思考;儘量讓學生動手;儘量讓學生表述;儘量讓學生得出結論。目標:打造高效課堂,促進質量提升。

三、具體計劃

1、規範備課組活動

備課組活動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主題(每次確定一個研究主題,解決一個問題)、定發言人。

備課組活動重點討論”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轉換好角色”:變“主演”為“導演”;變“教學生”為“教生學”;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評判者”。從而促進教師加強對課程、學生、教法和學法的研究,優化教學設計和教學流程。

2、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

認真學習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以及史學的有關理論,優化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學實效;豐富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樹立“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的思想;樹立學生主體觀,貫徹教學民主思想,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樹立學生髮展觀,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3、加強業務進修

開展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準確理解歷史學科課程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及目標要求。教師期初制定個人成長計劃,系統安排學習計劃和內容,訂閱一份以上本學科教學雜誌,利用課餘時間“充電”,拓展學科專業知識,提升自身的文化品味。多上網下載教學資料,多進閱覽室圖書室自學,自覺做好讀書筆記,字數不少於一萬字,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工作積極撰寫論文。組織收看江蘇教育新時空,認真點評名師課堂實錄。

4、打造高效課堂,促進質量提升

結合學校隨堂聽課制度,作業管理制度,通過組織集體備課、上課、佈置作業、聽課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不斷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課程改革實施水平。

A、集體備課:明確重、難點,突出重點,備出精品,集體交流,實現智慧共享,並注重教後反思,年輕教師必須備詳案,掌握規範的教案書寫方式,並寫教後感。備課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胸中有法”。充分體現師生互動,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和精神狀態。集體備課既有統一的集體智慧。又有豐富的個性特點。

B、上課:課堂教學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優化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準確把握重點難點,採用靈活自如的教學方法,深入淺出地精講精練。突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讓學生有濃厚的興趣、積極地參與、能力的培養、有效的提問。教師有教後感,不斷總結反思。

C、作業:備課組統一佈置作業,強調“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針對學生作業中常見的錯誤現象,進行分類歸納整理,以便更好的指導課堂教學。同時作業佈置精當,作業結構合理。

D、聽課:根據學校隨堂聽課制度,每學期對本組全體教師推門聽課不少於兩輪,每週不少於一節。聽課後進行交流,提出中肯建議,既要肯定優點,又要提出不足。規範聽課記錄。

5、公開課活動安排(組內教學比武穿插其中)

①、第一週薛權開、胡恆美

②、第三週吉莉、張曉英

③、第四周方劉法、李劉珍。

④、第六週吳靜靜、朱長偉

⑤、第八週薛權開、胡恆美

⑥、第十週吉莉、張曉英

⑦、第十二方劉法、李劉珍

⑧、第十四吳靜靜、朱長偉

6、每位教師定期上傳學校網站相關資料。

7、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

組織青年教師學習教育理論,要求他們堅持自學教育理論,寫好學習筆記,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加強對青年教師備課和上課的指導,探討課堂教學結構、模式和方法,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各種講座、討論、參觀等學習,幫助青年教師熟悉教學業務,提高教學業務水平。通過以老帶新,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進一步抓實新教師達標工作,和“青藍對子”工作。做到新教師有目標、有方向、有動力,爭取脫穎而出,五年成為骨幹。

歷史教學計劃 篇9

一、學生總體狀況

所任教的高三(3)班就是我校文科藝術班,其具體狀況相當複雜。全班52人,都就是美術藝術生。美術藝術生本學期開學初的一個月就是白天正常上文化課,晚自習去畫室畫畫,而這段時間的重點就是對付浙江省的大學聯考三項考試。進入10份高三(3)班就要進行美術強化訓練,直至12月20日浙江省美術聯考結束。而其中有10來個學生在9月16日的三項考試結束後就直接到杭州的美術輔導班學習。正因為學生成分的多樣和複雜,所以如何進行因材施教就顯得個性重要。

由於校園今年設立文科重點班,所以高三(3)班作為文科本科普通班而言,大部分學生歷史基礎知識不紮實,對歷史的學習方法還不能比較好地掌握,非選取題答題不規範,理解運用潛力較差。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提高講與練的方法及效益,成為專題與整體複習中的一大挑戰。

二、教學任務

一輪複習側重點在於理解歷史概念,掌握基礎知識。高中歷史新課程學習中的知識資料主要由具體的歷史史實和抽象的歷史認識兩部分構成,它包括三方面的主要資料:

第一,具體的歷史史實。具體、真實的歷史史實就是構成歷史的基本材料,它就是由必須的人在特定的時間、空間進行的具體活動組成的,因此,這類知識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就構成了具體歷史史實的基本元素,如《權利法案》、孫中山、《臨時約法》、君主立憲制、《相對論》等,掌握這些基本元素,就是歷史學習過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務。

第二,基本的歷史概念。歷史概念就是透過抽象的概括而構成的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等的本質屬性的反映。它就是歷史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概念構成的一般過程就是透過歷史現象,分析其各種本質特徵,把握其整體和內在的聯絡。理解歷史概念:①務必清楚其含義,並要把握它的外延,包括歷史概念構成的背景或原因、發展和演變過程及影響。②對歷史概念的理解不能孤立地進行,要同歷史事實、歷史特徵、歷史過程、歷史結論結合起來,明確其因與果、現象與本質等的聯絡。如認識近代英國的政治結構就能夠透過轉移概念構成近代美國、近代法國、近代日本、近代德國和近代俄國等不同型別的政治結構,進而構成代議制的完整概念。

第三,基本的歷史線索和規律。它就是歷史發展過程中歷史現象內部本質性聯絡的反映,它包含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歷史發展階段的內在聯絡,以及對人類社會發展趨勢的預測。歷史線索和規律就是運用分析、綜合、比較、歸納等思維形式,透過對歷史史實和歷史概念的決定、推理而構成的一種認識上的昇華,如“人類社會就是一個不斷進步與發展的歷史過程”、“人民群眾就是歷史的創造者”“民主就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等。掌握歷史規律一般有兩種途徑。第一種就是歸納法,即先了解若干史實或例子,然後運用歸納的認識方法,從具體的史實或例子中提煉,概括出某種歷史規律。例如透過對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分析比較,能夠得出“在必須歷史條件和國情下,改革也就是社會變革的重要途徑”的規律。第二種就是演繹法,即先了解某種規律的內涵,然後透過史實或例子對其進行論證或說明,從而使學習者認同或證明某種歷史規律的存在。但在運用演繹法進行規律的學習時,要個性注意歷史規律表述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總之,基礎知識既包括具體史實,也包括規律性的認識,歷史線索和階段特徵也屬於這一範疇。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要貫徹“全、準、新、細”的原則。“全”即複習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試大綱的任何知識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強化重點;“準”即對知識的識記、理解、闡釋要準確;“深”即對歷史現象、內在聯絡和規律的理解認識要深刻;“新”即對歷史知識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來認識和鞏固;“細”即注重細節,近幾年文科綜合試題啟發我們務必抓好細節,很多問題並不難,但考察很細緻,於細微處方顯精神,細節決定成敗。

1.進行第一輪複習掌握單元基礎知識,鞏固知識點,強化知識體系。第一輪複習要全面閱讀教材,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對歷史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為全面而準確地記憶打下可靠的基礎。從新的大學聯考改革趨勢來看,基本就是考查潛力,但這種潛力就是建立在對知識基礎更高要求的基礎上的,因此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務必更加紮實全面。一輪複習就是在新課學習基礎上,對歷史知識點、歷史線索、歷史技能進行提高和昇華。其主要目的就是理清歷史線索,在此基礎上把握階段特徵,紮實基礎知識,提高解題技能。不論平時多麼熟悉課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閱讀教材這一環節,因為:①以前的知識往往就是零碎的不成系統的,全盤的通讀有助於整體掌握知識。②全盤的通讀能夠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視的環節或死角。③懂得的東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帶著疑問去通讀,有助於深刻領會課本資料。

2.加強綜合訓練,講練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潛力及思維潛力。在課時複習結束後,選取典型試題及時進行測試、反饋,採取一課一小練和月考相結合的形式,以便及時鞏固落實,練習後,核對答案,分析總結。透過典型題目逐步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潛力、獲取資訊的潛力、表述潛力、分析潛力、創新潛力等。在評卷過程中包括教師的講評與學生的自評。每一單元測試和模組測試後教師重點講評,在講評練習和試卷過程中,講究解題方法的講評,從而減少解題錯誤,提高應試潛力。

三、備考中著重要解決的問題

1.加強大學聯考研討,實現備課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本學期,高三歷史備課組的教研活動時間定在週一下午、三上午。備課組成員(兩人)將在課標和指導意見解讀、教材處理、教學資料的選取、教法學法的.設計、練習的安排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商討,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開展。備課組要嚴格按照校園要求群眾備課,進行教學研究,每次活動根據校園要求做好記錄,充分發揮群眾智慧,做到資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體成績。此外,備課組將開展紮實的聽課評課活動,透過獻課、觀課、議課這種形式加強交流,取長補短,不斷改善教學水平。

2.課堂教學中應著力提高課堂複習效率

嚴格依照新課、第一輪講全講細講透的原則,精心組織好每一節課,強調教學效果,力爭在紮實的第一輪教學中引導學生打下堅實的“雙基”,為下學期的二輪複習做好充足的準備。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堅持雙基導學模式,用選取題訓練和提問的方法,堅持學生課前基礎知識的回顧,用“導讀思考”逐步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構架,夯實基礎知識用“三年大學聯考二年模擬”逐步提高學生解題潛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讓學生準確掌握歷史概念、專有名詞、歷史結論,為分析解決問題奠定基礎。對考點精析精練,分層教學,採取培優補差促中間策略。

3.以考試和試卷講評為手段,逐步構成解題規範和技巧

在高三兩個學期,堅持一個星期一份練習卷,限時訓練,逐步培養學生的大學聯考意識,加強格式書寫、文字組織、表達邏輯方面的練習,加大對學生客觀題(選取題)的訓練,促成學生理解文字資料,鞏固課文,透過考試題目的分析讓學生清楚大學聯考十項潛力要求,使學生有意識儲備基礎知識提大學聯考試潛力。認真做好每次考試質量分析,主要在於發現學生在考試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解決的基本對策,以試卷分析為依託,即時調整教學策略,加強對差生的輔導,幫忙其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和學習方法中的不足,加強對優生的鼓勵,激勵其繼續進步。

4.加強資訊交流的力度,使備考穩步前進

加強大學聯考資訊收集,鑽研新課標新教材,研究近三年來的全國大學聯考題,注意大學聯考發展趨勢,還研究近三年的考試大綱,加強大學聯考資訊的交流工作與校級聯絡,互通有無,共同進步,加大備課組教研組老師之間的交流,吸取各位老師的優點。

5.透過思想工作引導學生用心向上,努力營造師生之間交流互信的氣氛,促成學生主動學習,加大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兩大題型的特點解題技巧進行分析,學生逐漸認識到解題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強對學生一些史學觀點訓練,讓他們放下包袱全心身投入學習讓對部分心理障礙的同學進行心理疏導輕裝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