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七年級年級歷史教學計劃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續寫新的篇章,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那麼一份同事都拍手稱讚的教學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年級歷史教學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級年級歷史教學計劃

七年級年級歷史教學計劃1

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體現時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書既是教師的教本,更是學生學習的學本,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著重培養學生學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注重啟發性,注意歷史的多方位性、多層次的聯絡和知識的延伸,並注意使學生學會學習歷史的方法和學習技能,以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

教學目標:

1、課程標準強調的行為主體是學生,描述學生的學習結果,體現以學生為主的基本原則。

2、課程標準提出了要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還提出了學生要形成表達能力、歷史想象力、知識遷移力,初步形成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的能力,瞭解一定的歸納、分析和判斷的邏輯方法,初步瞭解人類社會是從低階向高階不斷髮展是有規律的等科學的歷史觀,學習客觀的認識和評價歷史任務、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

3、歷史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教育匯中的重要價值,重視歷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4、歷史課程標準強調歷史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即不僅關注歷史學習的結果,更關注這種結果是如何獲得的,重視從體驗知識、理解知識到獨立判斷的學習過程的完整性,改善學習方式。

5、學習討論培養辨證地分析歷史事件並正確評價歷史人物。

6、在教師幫助下,用學過的知識說明古代中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激發發學生的自豪感。

7、通過對中國古代歷史社會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教學措施: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

2、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髮現歷史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習慣。

3、注重拓寬歷史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

4、認真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在傳統知識培養各種能力的同時,加強思想教育。

5、採用多種教學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膽地進行改革,探索和創造,進行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歷史教學活動。

7、要注意多層次、多方位的聯絡,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更好的來學習歷史

8、課堂教學要貼近課程標準的要求,採用探究式、啟發式和討論式等各種成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模式,要加大媒體輔助教學,特別是網路教學的力度,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9、多角度觀察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及時進行輔導。

學生狀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從國小升入國中,對中學的歷史課程不瞭解,轉變幅度大,學生一時也不會適應不了,因此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感受到歷史學習的樂趣。

改進措施:

1、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層次上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幫助他們總結成功的學習經驗,在評價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應該有針對性的採取補救措施,還可以實際一些比較容易的活動使學生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2、教學時結合掛圖和資料知道學生學習有關的知識,或結合現代教學手段讓學生體會感受歷史。

3、結合歷史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4、結合有關內容介紹本地歷史的名勝、旅遊勝地,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立志建設家鄉的教育。

5、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性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和互相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2周

第二單元: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3周

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4周

第四單元: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4周

七年級年級歷史教學計劃2

學習可以這樣來看,它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過程。編輯了七年級年級歷史教學計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指導思想

1.以教學大綱要求,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2.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優生更優,中等生更進一步,後進生前進一大步。

3.為培養學生學習歷史和用好歷史打下良好的基礎

4.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並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二、基本情況分析

(一)、學情分析

由於在國小時對歷史知識接觸較少,學生對歷史知識掌握程度不一,成績懸殊較大.有的學生智力較好,自尊心強,好動.有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紀律渙散.教師要關愛每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從本學期開始我要抓緊,抓紮實,重視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端正學習及生活的態度。

(二)、教材分析

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全面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和體驗各種學科探究活動,而不僅僅是被動地學習知識,因此擺脫以學科為中心和知識為中心的課程觀念的束縛,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被動式學習轉為主動探究式學習.這是這次教材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點。

三、目標要求

通過八年級歷史新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

1、通過學生嘗試使學生認識和了解中國古代史,從而提高對歷史知識的分析理解能力。培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通過引導學生嘗試、思考、討論、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和歷史事件的'學習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全面、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結合課文圖片資訊,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通過探究嘗試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學會蒐集資料並能從有關資料中提取資訊的能力及讀圖識圖能力。

3、理解人與自然,社會的密切關係,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4、初步形成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為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奠定必在的基礎.

5、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文明禮貌等的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學習態度.

6、樹立學生牢固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意識,讓學生樂學,愛學,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讓學校成為學生的天堂.

五、輔導物件

各班全體學生特別是後進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輔導

六、輔導時間

課餘時間

七、輔導地點

辦公室或班級

八、方法措施

專題輔導和集中輔導相結合,後進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注,下面就詳細分析一下:

(一)智力因素型:對於智力因素型的學生,

1、用耐心與鼓勵撥開這些學生心理的迷霧,讓其重新定位,樹立自信;由於這類學生對自己錯誤地定位為缺少學習的藝術細胞,而且這種認識在其心裡已經根深蒂固,我們只能耐心鼓勵再鼓勵,反覆向學生說明或者證明其原本不笨,只是自己對自己的定位錯誤才導致的結果,告訴他們自作聰明要不得,自作愚笨更可怕;待其樹立起自信以後,再施以相應的方法和輔導。

2、準確定位,因材施教。在學校教書的這幾年,讓我見足了智力型差生的那種差勁;一個接一個的那又怎樣是他們問問題的常用語言;對這類學生進行準確的定位是有效實施轉化的有力保證。

3、迴歸自然,笨中求進。對智力型的後進生我們是不能急於求成、期望值太高的;將問題降低難度,迴歸自然是促成其學習進步的必要條件。

(二)非智力因素型:非智力因素型的後進生,主要體現在學習沒興趣、沒目的,學習習慣較差等方面;所以對非智力因素型的後進生轉化的工作重點主要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良學生的學習習慣。非智力因素型的後進生,他們的智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一旦將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他們同樣可以創造奇蹟!

1、樹立個人榜樣,凝聚集體力量

2、啟迪智慧,寶中淘寶。在非智力因素型的後進生寶貝當中,如果我們注意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當中不乏智力超強、悟性超群者。對這些學生我們只須經常對其灑點陽光,及時激勵輔導,可能就會有意想不到的轉化效果。

抓好後進生的轉化除了上面的方法,加強常規訓練,嚴格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後進生並不是由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單獨作用而造成的,兩者在後進生身上是交叉綜合表現的,認識了這點,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後進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後進生歷史教學成績。

八、輔導具體內容安排如下:

周次

時間

內容

8.15-8.21

1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2原始的農耕生活

8.22-8.28

3華夏之祖單元複習檢測

8.29-9.4

4夏、商、西周的興亡5燦爛的青銅文明

9.5-9.11

6春秋戰國的分爭7大變革的時代

9.12-9.18

8中華文化的勃興(1)9中華文化的勃興(2)

9.19-9.25

單元複習檢測

9.26-10.2

10秦王掃六合11伐無道,誅暴秦

10.3-10.9

複習第一單元

10.10-10.16

複習第二單元

10.17-10.23

綜合複習

十一

10.24-10.30

期會考試

十二

10.31-11.6

12大一統的漢朝13兩漢經濟的發展

十三

11.7-11.13

14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15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十四

11.14-11.20

16昌盛的秦漢文化(1)17昌盛的秦漢文化(2)

十五

11.21-11.27

第三單元複習檢測

十六

11.28-12.4

18三國鼎立19江南地區的開發

十七

12.5-12.11

20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1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1

十八

12.12-12.18

22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2) 第四單元複習

十九

12.19-12.25

第四單元檢測總結複習第一、二單元

二十

12.26-1.1

總結複習第三單元總結複習第四單元

二十一

1.2-1.8

綜合複習

二十二

1.9-1.15

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