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精品】教學計劃範文彙總十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又將學習新的知識,有新的感受,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教學計劃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教學計劃範文彙總十篇

教學計劃 篇1

【課題】

爸爸的花落了

【創意說明】

這篇小說作者以細膩的筆抒書寫了成長的體驗,文中童年的故事、成長的感受能很快激起學生共鳴。教學時不必與囿於課文分析這分析那,宜通過反覆朗讀讓文章的情理能注入學生心田,在引導學生以“長大的感受”為契合點銜接課內外,從他人的故事和文章中獲得有益的啟迪。

【教學步驟】

1、匯入新課:

在畢業典禮上,“我”從衣襟上的夾竹桃引起對爸爸的回憶,回憶中有歡樂的笑聲,也有感傷的淚水;有爸爸嚴厲的責罰,也有綿綿的愛意,爸爸的花兒落了到底是什麼意思,請閱讀課文。

2、整體感知:

概述小英子的成長足跡,體會文中豐富的情感。體會作者文字中滲透懷念童年之情。

3、拓展延伸:

⑴結合英子的成長曆程談談你對成長的體驗。學生討論,自由發言,與課文所述吻合即可。

從磨練角度:“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不經事,難成人;不闖練,難成才……

從父母角度:父母是孩子成長途中最重要的啟蒙教師。父母的鼓勵和希望是孩子成功之路上最重的砝碼。

愛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饋贈。愛能化解一切怨恨。給子女一罐蜜,不如逼他去釀蜜。嚴格的要求和溫暖的關懷對孩子來說,一樣都不少。

從苦難角度:苦難是成長的催化劑。苦難是成長路上的仙果。“苦難是人生的老師”。

成長感受:長大不是年歲的增長,不是年級的`增加,長大意味著進步與成熟,意味著更多的責任,更多的能力……

⑵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談談你對成長的體驗:

每個人的成長史都是一篇動人的童話、一首怡人的歡歌。想一想你成長經歷中最重要的人給你影響最大的幾件事,讓你銘記在心的幾句話,說說他們是怎樣促進並伴隨你成長的。

形式:“簡單敘事+體驗”。

4、回想同學們的發言,把你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寫下來,為寫作蒐集一點素材。

5、完成一則練筆《成長的感覺》。

【資料整合平臺】

1、作者簡介(見《教師教學用書》)

2、練筆借鑑:

長大的感覺真好/任真妮(見《作文通訊》2003年第7期)

教學計劃 篇2

一、活動宗旨:

為了提高學生們的科學文化素質,營造濃厚的愛科學、學科學的氛圍,豐富學生們的科學文化知識,鍛鍊學生們的動手動腦的能力。我校在三月的最後一週將舉辦高花亭國小第二屆科普活動周。

二、活動組織機構:

總策劃:z

負責人:z

成員:z

三、活動時間:

__年年3月26日——3月30日

四、活動安排:

1、科學小發明、小製作比賽

參賽物件:中、高年級學生。

作品數量:各中隊至少推薦3件作品。

收繳時間:3月23日下午放學前。

收繳負責人:z

獎項設定:視作品的數量和製作水平確定。

2、科幻畫比賽

參賽物件:1——6年級學生。

作品要求:(1)主題不限

(2)作品要能充分體現科技未來的幻想。

(3)作品尺寸:

8開的.紙張或其他材料上繪製,畫幅橫豎均可。

(4)作品的畫種及材料不限,可以包括電腦繪畫。

(5)僅限個人作品,不得抄襲。

作品數量:各中隊至少推薦3幅繪畫作品。

收繳時間:3月23日下午放學前。

收繳負責人:z

獎項設定:視作品的數量確定獎次。

3、觀看科普電影

物件:全體學生

活動組織安排:z

三年級:3月23日下午

四年級:3月26日下午

五年級:3月27日下午

六年級:3月28日下午

地點:校階梯教室

4、科學小故事演講比賽

物件:3——6年級的部分學生,各班派2名選手參賽,2名選手各選一個題材,不能相同。

上報學生名單時間:3月23日下午放學前

收繳、比賽負責人:z

比賽時間:3月29日下午

5、外出參觀

(1)組織學生去市天文臺觀星。

物件:4——6年級,每班各選派10名。

要求:參加的學生必須由家長負責接、送。

名單上報時間:3月17日下午放學前。

活動負責:z及各班主任老師

備註:1、學生由家長送到科技館門口,老師按班級集合整隊。

1、如天氣有變,時間將相應調整,另行通知。

2、班主任老師要全程陪同,並注意學生的安全。

(2)組織學生參觀市氣象臺。

物件:1——3年級全體學生。

活動負責:田曙光及上述年級各班主任老師。

活動時間:3月26日下午

(3)組織學生到茅嶺的楊梅林參觀。

物件:5——6年級部分學生,每班各選派3名學生參加。

活動負責:z

活動時間:3月20日

6、表彰總結會

時間:3月30日下午

地點:階梯教室

內容:

(1)觀看活動的dv錄象

(2)科學小故事演講

(3)頒獎

(4)領導講話

場地佈置:zz

總結會主持:z

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障礙跑是一項有難度、有實用價值的綜合性技能運動,它是在一定距離內自然快跑中用跨、跳(繞)、鑽等方法越過障礙的專案。此項教材可藉助自然環境根據條件在障礙數量上有所增減、可在障礙內容上更換,也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增加障礙物的難度,甚至改變過障礙的方法,使每一個學生均能選擇適合自己練習的內容,讓學生在參與中得到培養、得到發展、得到提高,把“障礙跑”這一有難度的教材變為學生喜歡參與的內容。

師帶頭給表現好的學生擊掌鼓勵。

2.師:去的路上出現一塊“石頭”或“半截矮牆”擋住了我們,聰明的小朋友一起來想一想,怎麼過去?

生舉手過“石頭”的方法可以跳,師:(表揚)太棒了,誰還能比他更棒,生:還可以用“繞”。師生齊鼓掌。

(1)分組分散練一練“跳”及“繞”

(2)依次用“跳”或“繞”過一過“石頭”。

3.師:前面有個山洞 怎麼過?生:“鑽山洞”師:一起去試試

(1)自由組合“鑽山洞”。

(2)分組練一練,“鑽山洞”。

4.分組用“跨、跳(繞)、鑽”方法越過各個障礙。

[設計意圖]:情境的創設只有融入了參與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才能真正起到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我運用了生動的語言、激動的語調來描述情境;激昂的音樂渲染氣氛把學生帶入到那種特定的環境中,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在學習中善於發現問題,勤於探究;在學習中相互學習,相互切磋,相互啟發,相互激勵,最後成功越過各種障礙

(四)遊戲:搬運接力(運果子)

1、師:通過剛剛同學們的練習,老師已經看到我們的同學們作好了幫農民伯伯運果子的準備,下面我們就準備運果子了

2、講解“搬運接力”的遊戲規則與遊戲方法(略)

3、分組聽口令進行比賽

4、一次後總結得失,再進行第二次比賽

[設計意圖]:通過競賽的方式,科學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五)自由放鬆

1、教師創設情景引出活動內容:

2、引導學生小結評價;

3、歸納評價。以發現優點為主。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放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又達到放鬆的目的

八、說預期效果

通過教學使90%以上的學生知道障礙跑的鍛鍊價值和方法。

通過教學使80%~90%以上的學生能在規定距離內用跨、跳、鑽、繞等不同地方法順利通過一定難度的障礙物。

教學計劃 篇4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一定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具備施工員、造價員、材料員、安全員、質檢員、監理員、資料員、測量員、繪圖員等職業崗位的基本技能,初步達到助理工程師管理水平。

二、畢業生基本規格

1、領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勞動、熱愛建築業,有法制觀念、良好職業道德和吃苦、務實、開拓、創新、敬業奉獻的精神,能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而努力奮鬥。

2、具有本專業必須的文化科學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完成建築施工基本業務和技能訓練,具有從事工業與民用建築施工技術和管理的實際工作能力。

3、具有體育衛生的一般知識和運動的基本技能,養成鍛鍊身體的習慣,達到中專生體育合格標準,身體健康,能承擔基本建設的各項任務。

三、招生物件及學制

招收國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員,學制為脫產三年。

 四、各學期培養目標及課程設定

(一)第一學期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為主,使學生具備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閱讀欣賞,表達交流的能力,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及綜合職業能力。掌握一些計算知識,學習應用集合、不等式、函式及三角函式等;能進行簡單的日常的英語會話;培養學生資訊處理核心能力,熟練掌握計算機和網路工具,對文稿進行編輯排版等。通過計算機、英語等級考試。

要求掌握基本專業技能有:瞭解常用建築材料及其品種、效能、技術標準和檢驗方法,能正確選擇、合理使用和保管建築材料及其製品;在學習投影原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空間概念,掌握建築製圖標準與繪圖技能,初步看懂建築施工圖。為學生從事材料員、繪圖員崗位打基礎。

主要支撐課程: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職業道德與法律、建築材料、建築工程製圖

(二)第二學期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為主,學生進一步提高個人文化素質,培養個人興趣及自主學習能力。推廣、普及普通話,增強語言交流能力;學生具備將來工作中必要的計算能力,邏輯能力,瞭解數列、平面向量、平面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概率統計等;能正確對計算機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正確使用計算機外部裝置;通過普通話測試。

要求掌握基本專業技能有:掌握常用測量儀器的使用及檢驗校正方法,能進行簡單地形的測量和建築施工中的定位、放線和抄平等工作;掌握工業與民用建築構造原理與方法,能繪製簡單的建築施工圖,全面掌握建築施工圖的識讀。掌握建築力學的基礎知識,熟悉正確的受力分析和力系的破壞平衡條件,對工程結構中杆件的強度問題具有明確的概念和一定的計算能力,初步掌握杆件體系的分析方法,初步瞭解常用結構形式的受力效能。可以完成工地施工測量任務,具備測量員的基本技能。

主要支撐課程:語文、數學、普通話、禮儀、經濟政治與社會、工程測量、房屋構造

(三)第三學期培養目標及課程設定

第三學期依託專業基礎課程學習,為第四學期全面學習專業課程打下堅實基礎。掌握建築結構基本構件的.計算與構造要求,掌握鋼筋混凝土與砌體結構簡單設計計算與規範要求,熟悉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能繪製和識讀一般房屋的結構施工圖,瞭解幾種常見的建築結構體系的應用範圍及其計算要點。學會使用CAD、天正建築繪圖軟體進行電腦繪圖,掌握工程監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方法,能看懂水、暖、電、衛圖紙,掌握施工中水電管線的安裝方法,及與房屋建築的搭接施工方法,掌握建築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識,能確定一般工程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對常見的建築體系的施工有所瞭解。掌握常用機械的技術性能,能合理地選用機械裝置。為學生從事繪圖員、施工員、監理員、安全員等職業崗位打基礎。

主要支撐課程:建築力學、建築CAD、建築施工技術、房屋衛生裝置、工程監理等

(四)第四學期培養目標及課程設定

第四學期通過專業課程學習,全面系統掌握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工程量清單的概念、作用、內容及格式,掌握各分部分項工程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學會編制工程量清單及電腦套價,掌握利用軟體進行電腦算量。掌握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掌握網路計劃技術的編制、原理與計算,能編制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單位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掌握建築施工企業經營管理的一般知識。掌握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對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要求及不合格的處理;混凝土結構工程、砌體工程、屋面工程中各分項檢驗批的驗收質量要求、驗收方法、檢驗批驗收記錄的填寫,熟悉各分部分項工程質量控制資料的內容, 能獨立正確完成《統一用表》的填寫,能熟練把握規範中強制性條文的相關內容。瞭解工程中常見的質量事故及處理辦法。為學生從事資料員、施工員、質檢員、預算員、安全員打下堅實基礎。

主要支撐課程:建築結構、計價與計量、建築施工組織與管理、資料整理、質量事故分析等

(五)第五學期依託職業技能訓練,培養職業崗位能力。計價與計量實訓兩週,要求能獨立編制一整套完整圖紙的工程量清單,並進行電腦套價,用軟體進行計算,並與手工算量進行比較,找出計算中的錯誤和不足。測量實訓一週,掌握用全站儀測量放線,用水準儀做水準閉合測量,以及樓層標高引測等技術。建築CAD繪圖一週,要求一週時間能繪製出一套完整的框架結構建築的建築、結構圖紙,為畢業繪製竣工圖打基礎。砌築與抹灰生產實訓一週,進一步掌握砌築與抹灰的施工工藝、施工方法、質量通病、防治辦法以及質量檢測方法等。為畢業各崗位實習提供技術保障,並以綜合實訓為基礎,根據學生特長,幫助學生找準適合自己的職業崗位。

(六)第六學期通過畢業實習,強化專業技能,把各科知識綜合運用到工程實踐中,瞭解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理論和實際相沖突的難點問題,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及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能力,能初步勝任所從事建築工程崗位的工作任務。

(七)、教學計劃管理

中職各部應按照本《意見》的要求,修訂教學計劃。根據需要,各專業可制定年級實施性教學計劃,中技、高技各專業依據有關規定,參照本《意見》執行。教務處負責對各專業教學計劃修訂工作統籌指導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教學計劃 篇5

一、研究題目

職業院校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與實踐

二、目的和意義

在此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緊密結合本校教學實際 ,經過調查、統計、分析、實踐 ,研究出各門課程的教學標準,技能考核標準、考試考核模式等能指導教學實際的方法 ,對本校的教學工作能起到一種指導、推動作用,而要達到教研目的。開展本課題研究,可以提出一些先進的教學管理思想和考試考核模式、基本措施、基本方法,豐富職業教育教學理論,為全面推行職業學校學生畢業標準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開展本課題研究,有利於職業教育進一步深化辦學體制改革,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校內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探索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的執行機制和具體模式;開展本課題研究,有利於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就業前教育與就業後培訓、不同型別教育之間、不同型別學校之間的溝通和銜接,促進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和學習型社會的形成;開展本課題研究,有利於職業學校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開展本課題研究,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和科研能力;開展本課題研究,有利於職業教育教學評價和考試製度的變革。

三、研究的基本內容

(一)、具體研究內容:

1、通過公共文化課程新舊大綱對比研究、職業學校大綱與普通高中大綱的對比研究,編制農村職業學校機電類專業文化課程的指導性教學計劃,探索教學模式改革,制定相應的評價體系。

2、以專案驅動教學作為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研究專業課程教學計劃編制、目標任務(專案)的一般性方法和原則,構建適合農村職業學校機電類專業課程的專案驅動教學的內容,實現對學生的分層次教學,加強教學過程的監控與管理,建立相應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在計劃編制時注意各課程之間的整體協調,注意學生終身學習的需求。專案確定時注意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對所學內容的綜合運用、對所學技能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學內容力求切合學生實際。依據學生個性特點,合理區分學生層次,針對各層次學生的特點和需求,確定不同小專案、小目標,並逐步縮小目標差異,最終全部實現整體目標。

為配合專案驅動教育的實踐,正確引導師生的“教”和“學”,使學生成績更能反映學生的全面素質,我們將對傳統的考試方法和內容進行改革,構建一個新的多元評價體系。具體分為平時考核(含學習態度考核,小專案完成情況)、期末測試(理論測試在試卷庫中抽取,組織集會考試;實踐測試採用工廠生產模式測試,要求完成成型的綜合產品)。

3、針對學校目前實習工場出現的一系列安全事故隱患,進一步明確實習指導教師崗位責任,規範管理制度,強化學生安全教育、職業素養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同時根據新大綱要求,調整學生專業課與文化比重,優化實踐課與理論課比例,加大硬體建設資金投入力度,擴大校外社會實踐基地範圍,創造學生實踐良好環境,進一步突出實習實踐。

(二)研究目標

1、制訂專業指導計劃。根據新大綱的要求,重新編制機電類的教學指導計劃,優化各專業課程開設秩序,確定各課程的教學目標、應完成的教學任務,確定專案教學中的各專案任務。

2、創新校本教學內容。從農村市場對職業學校的需求出發,根據學校自身特色,精心編寫一到二本具有特色並被同行認可、學生滿意的適合農村職業教育專案驅動教學的校本教材。

3、優化教學模式、技術與方法。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模組式”教學方法,形成一個具有推廣價值的專案教學模式。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更新教學方法,使技術、手段、方法優化。在方法上改灌輸式為啟發式,改單一接受式為重視發現式、導學式、分塊式教學,使學生真正有獨立思考與創造才能的機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4、強化學生專業實踐。

5、建立測評體系。通過對教師教學計劃的審定、教學過程的監控管理、教學成果的檢測考評,建立教師教學的評價體系。通過對學生課堂學習評價、各個專案學習評價、學期的`成績測評等環節,建立學生學習評價體系,同時建立學生政治思想評價體系,完成對農村職業學校機電類專業的綜合測評體系的優化工作。

(三)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校本教材的開發。

2、教學管理制度的完善

3、專業指導計劃的修訂。

4、學生評價機制的建立。

四、研究方法

1、文獻查閱法:通過上網和查閱資料,瞭解有關實習實訓操作流程;學習和借鑑有關專案驅動教學的實錄案例的方式方法;補充質量測評體系的漏洞;完善指導性計劃的內容等。

2、問卷調查法:設計制定面向全校師生的問卷,內容主要涉及當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教師教學質量考核和學生的綜合評價機制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等等。通過調查和分析,得出結論,尋找解決辦法。

3、行動研究法: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進教學管理模式和方法 ,解決教育實際問題,將改革行動與研究工作相結合,與教育實踐的具體改革行動緊密相連。(特點是邊執行、邊評價、邊修改)。

4、教育實驗法:立足於自己的所在的教學班級,通過實驗前、後學生學習的變化,找到適合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

5、個案研究法:結合課題研究目標,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制定學習計劃,針對個性發展的需要,進行有效指導。

五、研究進度

1、前期準備與開題階段:

時間為20xx年6月至20xx年11月。內容為實施方案的制訂、相關檔案的出臺、專家講座、教師培訓。預期成果:各種方案、檔案的制訂。

2、專題研究階段:

時間為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階段工作為:(1)20xx年9月至20xx年3月:調研、討論優化教學內容。形成專案驅動教學新體系並完成專案驅動教學教材初稿,同時在09級各專業中的《機械加工》、《C語言》、《作文教學》、《靜物色彩》、《職業生涯》課程中試用。推行“專案教學法”教學方法,舉辦學生座談會,開展問卷調查,總結該方法在教學中的優點及不足,不斷進行完善,並推行到其它的課程中去。(2)20xx年3月至20xx年8月:完成各專案內容電子課件製作工作,歸納、總結使用該方法在教學中的優缺點。預期成果:過程監控體系方案、評價體系方案出臺,完成若干篇論文。

3、綜合研究階段:時間為 20xx年8月至20xx年11月。階段工作為:(1)20xx年8月-20xx年3月:在20xx級學生中試用教材並推行“專案驅動”教學方法,完善各專業專案教學法而形成完整的教材。(2)20xx年3月-20xx年8月:在20xx級學生中繼續試用新編教材。預期成果:完成課題研究報告,撰寫科研論文4篇,教學論文2篇,教材出版。

4、課題結題階段:20xx年12月

六、課題組人員分工

1、專案驅動教學法校本教材開發

負責人:

組成人員:

2、專案驅動教學法與分層次教學法有機結合的探討,學生心理教育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建立完整的專案教學法過程管理制度和質量評價體系

負責人:

組成人員:

3、專案驅動教學法實踐與成果推廣

負責人:

組成人員:

七、預期研究成果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的完善,機電專業教學指導計劃的完善,課程專案的確立及開課規劃的形成,校本教材的開發,採用專案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分層次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完成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形成較為完善的專案教學過程評估體系、效果評價體系。

成果形式主要有:⑴完成《機械加工》等適合專案驅動教學的相關校本教材;⑵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⑶完成課題研究報告及教育教學論文10篇以上。編纂論文集《職業院校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與實踐》。(3) 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各一份。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預期先在校內機電專業進行實踐,然後進一步向校內和校外相關專業進行推廣,取得預期效果後進一步申請成果並爭取在湖南省範圍內的廣泛推廣。本課題的應用範圍主要是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此專案受益面比較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首先對於社會而言,為國家終生教育體系框架的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礎和積累豐富的經驗,並且能以此進行擴充套件,優化了社會教育資源,職業教育不再是斷頭教育,職業教育類學生也有了技能終生髮展的道路,對於我國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將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能更快更好地培養各層次技能人才;(2)其次對於職業學校而言,由於確定了專業指導計劃,明確了各專案培養目標,合理的課程開發方法、課程設定方法,對於各類職業技術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和提升作用,促進各個學校辦學水平的提高;(3)再者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是本課題研究成果的最大受益者,他們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學習更多有用的職業技能和知識,在就業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同時根據情況,能隨時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不斷提高職業技能水平;(4)最後企業也是本課題研究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因為更多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將促進企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八、經費概算

1、圖書資料、材料費:0.8萬元

2、教材出版費:0.4萬元

3、學習考察活動費:0.8萬元

教學計劃 篇6

教學目標:

1、利用工具書熟練掌握生字,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覆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使學生受到美 的薰陶,豐富其文學素養。

3、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佈局的妙處。

4、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1、多媒體教學。以優美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吸引學生,使學生產生探索的興趣,形成強烈的求知慾望。在視聽想象中,鍛鍊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2、讓學生懂得可以利用圖書館、網路媒介等來查詢自己所需的資料,培養學生利用資料解決問題意識。

3、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在練習中模仿運用。

教學重點:

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佈局的妙處。

教學難點: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覆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豐富其文學素養。

教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1、佈置預習:①反覆朗讀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利用資料翻譯全文。②預習課後練習一,準備與同學們交流。③用行楷抄寫課文。

2、教師要準備的一些資料(如:“告別三峽”文化專題--三峽畫展、詩三峽;三峽風光圖片;錄音;自制教學掛圖等),以便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方式:

活動式、研討激發式。

教學內容、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設定情境,匯入新課

先欣賞“三峽風光”(以《長江之歌》為背景音樂),後解說: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於一體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xx年10月26日,三峽工程開始第二次蓄水,三峽水庫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礎上悄然漲到137.4米,10月31日,壩前水位提高到139米。如此美麗的自然三峽就這樣被歷史分為兩段:一段永遠沉入水底,這是令人遺憾的;幸運的是還有另一段烙印在了我們的記憶中。烙印在我們記憶中的,除錄影、光碟、圖片外,文學作品中也儲存了自然三峽的美麗。這一節課開始我們就一起來研讀我國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為我們寫下的一篇膾炙人口的遊記散文--《三峽》。播放《三峽》一文錄音。

二、欣賞了三峽壯麗的風光,聽了《三峽》一文的錄音,你能說出三峽最美之景是什麼嗎?

學生自由發言,師生共同總結。

三、大家想不想用畫筆把三峽最美的`景畫出來或用自己的話把它描述下來嗎?

同學們分組合作,再讀課文,理解句意,並施展自己的才能,潑墨弄文,展現這美麗的風光(如對課文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可與同學或老師交流解決)。

四、展示交流,共同總結三峽山峻水急等特點。

五、默讀,體會作者思想感情,交流感受。

六、本課時小結

七、拓展與延伸(作業)

要求學生課後利用圖書館、網路媒介、書店等,再蒐集其他寫三峽風光的詩句、圖片或自己根據課文內容創作。

提供參考網址給學生:

三峽古詩選集:

三峽風光資料(包括文字介紹和圖片):

三峽工程的全面介紹:

第 二 課 時

一、交流、展示學生課後蒐集的三峽風光的詩句、圖片或自己根據課文內容創作的作品。

交流、展示後,教師補充:①“告別三峽”文化專題--三峽畫展、詩三峽(李白《早發白帝城》必不可少);②三峽風光資料,包括文字介紹和圖片。

二、研讀課文、分析、體味、探究文章寫景的方法

1、聽錄音,指導學生朗讀,從整體把握課文。

正音:闕(que) 嶂(zhang) 曦(xi ) 巘(yan) 屬(zhu)引 哀轉(zhuan)

劃分句間停頓點撥:

第1自然段: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第2自然段: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第3自然段: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清/榮/峻/茂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請2-3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仔細聽後指出他們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教師點撥後再聽錄音。

3、朗讀比賽:分小組或男女生比賽的形式進行,以激發學生的讀書的積極性。

4、討論:疏通文意(六人小組進行討論,每兩個小組討論一個文段,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然後把意見綜合到一處,教師只起點撥、引導的作用)。

5、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討論:

①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三峽雄偉秀麗的風光的?抓住了三峽的什麼特點?

②為什麼描寫山勢只有寥寥數的筆勾勒?描寫江水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依次,而是首先寫夏季,並將春冬二季合為一體?

③作者描寫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請你找出表現形、色、聲、情的關鍵詞語,並認真體味。 討論後教師歸納:

文章整體是先寫山,後寫水,作者思路清晰。寫景時動、靜結合。

山(兩岸連山,群峰對峙)

水(夏:大水猛漲,江流湍急;冬、春:素湍綠潭,清榮峻茂; 秋:林寒澗肅,哀猿悽清。)

文章著重描寫山高峰峻以及由此帶來的江水四季變化。夏季是水旺的時候,秋季是水枯的時候。夏、春冬、秋的記敘次序,是根據水由旺到枯的變化過程來安排的。春冬二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寫,是因為水的狀況比較接近,並不是一般性的略寫處理,以寫景為主要內容的三段文字,是以“水”為線索貫穿起來的。

作者描寫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如:文中描寫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綠”繪色,以“湍”、“懸”、“漱”繪形。這些皆與“清榮峻茂”相照應。而寫秋景,則重在繪聲,“長嘯”、“悽異”、“哀轉”,渲染了肅殺的氣氛。其描繪手法因時而變,因景而異,顯得變化多端,搖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則蘊涵其中,一個“趣”字,確切地表達了此時的愉悅之情,而末段的“悽”字,既是對猿聲的描述,也是對秋景所觸發的感情。

本文一共只有155個字,卻概括千餘里,包容四季景色,羅列山水草木,清猿怪相,有動有靜,可見,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確實是美不勝收的,同學們一定要熱愛我們美麗的祖國河山,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6、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圖文結合使學生更好地感知、記憶課文。)

三、課文質疑

學生質疑,由學生或老師釋疑。師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讚揚勇於質疑的精神。

四、本課時小結

五、拓展與延伸(作業)

蒐集資料,寫一篇作文描繪黃河(或自己熟悉的河流)古今風光,注意用上本文的寫法,並儘量使文章自然、流暢、生動。

教學計劃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構造三角形的全等解決實際生活中測量距離問題。

2、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及書寫。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4、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激發他們勇於探索、熱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1.讀題能力; 2.辨別運用全等三角形測量距離。

教學難點:如何根據“已知”構造全等三角形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課前熱身

找出下列圖案中有哪些全等形?有幾種全等三角形?分組活動,找出相應圖形並說明道理。

注:1、老師提問全等形的類別,學生討論回答。

2、進一步提問有哪幾種全等三角形,每種各有幾個。

活動二、情境創設

某地質勘測隊要測量河兩岸相對兩點A、B的距離(如圖所示),可先在AB的垂線AF上取兩點C、D,使AC=CD,再過D作AD的垂線DE,使B、C、E三點在一條直線上,這時DE的長就是AB的長。請你說明其中的道理嗎?

解析:由題意知,AB⊥AD,DE⊥AD,所以∠BAC=

∠EDC=90?.

在△BAC和△EDC中,

所以△BAC≌△EDC(ASA)。

所以AB=DE.

注:1、一學生讀題,其他學生思考。

2、分組討論,學生把答案書寫在學案上。

3、教師點評訂正答案。

活動三、變式探索

如圖,河邊有一條筆直的公路l,公路兩側是平坦的草地。在數學活動課上,老師要求測量河對岸B點到公路的距離,請你設計一個測量方案。要求:

(1)列出你測量所使用的測量工具;

(2)畫出測量的示意圖,寫出測量的步驟;

(3)用字母表示測得的資料,求出B點到公路的.距離。

解析:方法一:用活動二的方法。

方法二:(1)測角器、尺子;

(2)測量示意圖見圖;

測量步驟:

①在公路上取一點A,用測角器測得∠A=90?;

②在公路上取一點C,用尺子測出AC的長,記為m米;

③用測角器測得∠ACB= ;

④在公路的下方過點C作射線CM,使∠ACM=∠ACB = ,交BA的延長線於點D;

⑤用尺子測出AD的長,記為n米。

(3)由測量步驟知,

在△BAC和△DAC中,

所以△BAC≌△DAC(ASA)。

所以AB=AC.

因此B點到公路的距離為n米。

注:1、學生齊讀題目。

2、學生討論並把討論的結果寫下,教師深入小組指導。

3、教師引導一題多解,老師點評方法一、方法二,提高學生髮散思維能力。

活動四、課堂演練

1、 在牆上有一個很大的圓形設計圖,O是圓心,A,B在圓周上,現要想測量AB的距離,但牆很高,又沒有梯子,不能直接測量。如果給你一根超過直徑的竹竿和一把卷尺,你能測量AB間的距離嗎? 畫出設計圖並寫出步驟,解釋其中的道理。

注:1、教師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題目的條件,並如何轉化構造全等三角形,教師板書示意圖。

2、學生完成方案設計。

活動五、課堂小結

1、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或感受?

注:個別學生回答,鼓勵讚美學生說出真實的體會。

2、構造全等三角形測量距離的一般步驟:

(1)審題:理解題意,根據測量條件與測量目標,選擇最佳的測量方案。

(2)建模:確定關鍵的點、線和角,畫出示意圖。 建立三角形全等的數學模型。 利用三角形全等可以把實際問題裡的未知線段轉化為已知線段。

(3)測量:測量已知線段的長(求數學模型的解) 。

(4)結論: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從而得出實際問題中兩點間的距離 (求實際問題的解) 。

注:教師引導學生總結。

活動八、作業佈置

現有測量工具(皮尺、測角儀或量角器、標杆)可供選用,如何構造三角形全等,來測量學校操場上旗杆的高度。就實踐情況,寫一份測量報告。

注:學生課外完成,並要求上交批改點評。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數學全等三角形教學計劃表就到這裡了,願大家都能在學期努力,豐富自己,鍛鍊自己。

教學計劃 篇8

我班現有幼兒20名,其中女生11名,男生9名。他們年齡較小且都是獨身子女,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安全意識薄弱。雖經過一個學期的集體生活,但仍有大部分幼兒需要教師的督促,所以教師要加強責任心,時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保證每位幼兒的安全。

1、早上來園時,注意孩子的健康狀況,穩定孩子情緒,特別是個別喜歡往外跑的孩子,注意不讓他們往門外跑,不讓他們離開自己的視線。

2、來園時要注意孩子是否帶有危險物品,如:別針、鈕釦、小刀、硬幣、鐵絲、玻璃器皿等到幼兒園。如果有,教師要及時將其收藏,以免吞進肚裡或刺傷其他孩子。

3、每天都要注意是否有孩子遺留在廁所、教室、寢室。入廁時,一定要有老師跟著,以免孩子在上廁所時滑倒摔傷;洗手時注意提醒孩子不要把水龍頭開的太大,以免弄溼衣服;開展活動時避免孩子在教室亂跑亂撞;午睡時,老師一定要在場。

4、外出活動時,要穩定孩子情緒,不讓孩子太激動,以免亂奔亂跑,發生意外。另外在玩玩具時,教師要在旁邊仔細觀察,以免發生以外事故。

5、離園時,一定要有老師看住孩子,另外的老師才能與家長進行交流。並且孩子一定要親手交給家長,如果有陌生人來接,一定要有接送卡才能放人。

6、老師要每天堅持檢查教室,杜絕一切安全隱患,比如電源插頭、門窗、危險物品及藥品的擺放等。

7、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比如樓梯轉彎時教育孩子不要跑,以免撞傷;小手不要去抓自己或者別人的臉,要保證五官的安全;滑滑梯時要從上往下玩;不在教室裡跑,小心撞到別人等等。

8、在給孩子進行人身安全教育的同時也給孩子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比如不怕打針、和同伴好好相處、摔倒了自己能爬起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

9、我們在把孩子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也認真做好班級財產的安全工作,比如認真嚴格按照電器的.說明進行使用,保證電器的安全;班級物品有條理的整理擺放,做到心中有數;孩子的個人物品和班級的集體物品各自整理,不要混淆等等。

10、班級定時召開班級會議,針對問題進行商討解決,及時遏止問題的產生或者惡化。

總之,我們要把安全問題放在工作的首位,對孩子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同時也做好班級的安全工作,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班級環境。我們小小班的老師將盡自己的一切能力護保好孩子的安全。

教學計劃 篇9

一、遊戲綜述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首優美的《木蘭辭》流傳千年。20xx年,美國迪斯尼公司拍攝了動畫大片《花木蘭》,將這個男扮女裝、替父從軍的中國故事展現給了全世界的孩子。通過這部動畫片,孩子們知道了在古老的中國,有一位個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叫“花木蘭”動畫片中木蘭的女裝和男裝的變化,以及兩軍對壘的巨集偉場面都讓幼兒喜愛不已。整個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場面豐滿,符合幼兒的審美情趣。動畫片潛移默化地向幼兒傳遞了“孝順父母、報效國家”的傳統美德。

於是我們選擇了這個故事進行改編,使角色特點鮮明,表演色彩濃郁,有強烈的戲劇性和明確的教育意義。幼兒在瞭解、討論和表演中對花木蘭替父從軍、孝敬父母有著明確的認同感,並感受到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的角色意識、表現力和合作分享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和提高。本遊戲綜合了戲曲、音樂、舞蹈、節奏、語言、動作等多種技能,對幼兒各方面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遊戲網路

三、遊戲準備

(一)經驗準備

1.組織幼兒欣賞動畫片《花木蘭》,熟悉故事,理解故事內容與情節,瞭解人物 關係。

2.收集相關資料,幫助幼兒瞭解古代徵兵制度,瞭解故事發生的背景。

3.學習“宮廷舞”,為表演做準備。

4.在表演活動“我是小演員”中,熟悉上場、下場、候場,以及一些舞臺表演的相關經驗。

(二)遊戲資源

1.創設場景,準備道具。

(1)場景:木蘭家花園、戰場、皇宮宮廷。

(2)道具:皇帝鑾駕、聖旨、鑼、鼓、柺杖以及兵器若干。

選配音樂。

(1)音樂《春江花月夜》:用於第一場宮女舞蹈。

(2)激烈有力的音樂:用於第三場沙場激戰。

(3)豫劇音樂《誰說女子不如男》:用於第五場木蘭與眾女子舞蹈。

(三)家庭與社群

1.與電影院聯絡,組織幼兒觀看動畫片《花木蘭》。

2.請家長協助班級表演活動,配合收集、提供有關圖片、材料、音樂和道具。

四、遊戲提示

1、《花木蘭》劇目中有婀娜多姿的女裝木蘭、英姿颯爽的男裝木蘭、威儀天下的皇帝、高傲的徵兵大臣、虛弱多病的父親、功夫高深的士兵……這些角色在相互的交流、碰撞中,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情節和畫面,引人人勝,掀起本劇的高潮,也使表演遊戲充滿樂趣與戲劇性。那麼,怎樣讓幼兒把握角色,準確地表現出角色的特徵,達到劇情所要的效果呢?這是教師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教師首先引導幼兒觀看動畫片《花木蘭》,觀察影片中的動畫表演是如何演繹這些角色的,幫助幼兒瞭解角色的特徵,尤其是角色的'動作、表情以及語言的特點,為幼兒後續表演做經驗上的豐富和準備。同時,教師要放下架子,和幼兒一起演、一起玩,用自己的表演和理解幫助幼兒把握角色,啟發幼兒的想象和表現,從而使表演活動達到良好的效果。

2、第三場“替父從軍、沙場激成”中,漢軍與匈奴軍的一次廝殺是表演的難點。這一幕既要表現出戰爭的激烈,又要注意幼兒的安全。教師首先在動作的編排上採用兩軍整體對壘和士兵兩兩廝殺的方式,這樣既避免了過多的兩兩廝殺,同時在表演上也保證了時長,體現出兩軍激戰的激烈與持久。在道具的使用上,教師也做了功課。一開始用的是塑料的刀和槍。在排練過程中發現,塑料的兵器在對抗的過程中還是有些硬,打到身上比較疼,存在安全隱患。於是教師又在網上、玩具店中尋找安全的兵器,終於找到了一種泡沫兵器,這種兵器看上去很有質感,打到身上軟軟的,很安全。經過這樣的編排與選擇,“替父從軍、沙場激戰”一幕在視覺效果上既很好地體現了激烈與拼殺的感覺,又保證了幼兒的安全。

教學計劃 篇10

【摘要】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20xx年5月頒佈了護理等7個專業門類新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對照新的培養目標及新特色大綱,中職護理專業病理教學應進行以下適應與改進,編寫符合中職護理專業層次的病理教材;調整現行教材內容;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

【關鍵詞】新教學計劃大綱中職護理專業病理教學適應與改進

20xx年5月,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頒佈了新修訂的護理等7個專業門類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確立了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為:“技能型、服務型的高素質勞動者”,新大綱特色為“圍繞目標、注重方向、強化技能、厚重人文”。為了切實貫徹新計劃新大綱內容,中職護理專業病理教學應做如下適應與改進。

1編寫符合中職護理專業、層次的病理教材

針對新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精神,應重新編寫病理課程教材,新教材內容應從以下兩方面做好適應與改進。

1.1降低教材難度,突出中職層次特點

由於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是面向農村和基層的實用性較強的通才,而非研究生、本科生那樣有紮實的理論基礎知識的“專才”,招收的是國中畢業生,文化基礎薄弱,因而對原有教材中較深的、較難的理論知識應刪繁就簡,使教材通俗易懂,更加貼近中專生的實際理解接受水平。

1.2聯絡護理臨床,突出護理專業教材特點

教材的編寫要充分考慮護理專業自身的特點,除將病理、病理生理學內容依照系統特點有機結合,獨立成節外,還要增加病理與臨床護理聯絡的內容,使病理學更加貼近護理專業,為學習護理專業的後續課程打下基礎。

2調整現行教材內容

在新的`病理教材未出臺的情況下,應針對現行教材中那些臨床中用不著的抽象、深奧的理論性內容進行大膽的剔除,避免學生因文化基礎、理解能力較差而出現聽不懂導致厭學的現象,病理教學重點放在實用性和操作性較強的內容上,注意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放在講授疾病過程的一般規律及主要常見病的基本病變上。結合臨床實際需要,病理生理學的課時比例較以往應適當增加,重點放在水電解質平衡紊亂、酸鹼平衡紊亂、休克、缺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等內容上。

3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新教學計劃、新教學大綱中強調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教學目標不再只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要求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方法的適應與改進上應改變傳統的“灌輸知識”的授課模式,通過多種重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導學模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使課堂具有活力和吸引力,藉此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思考的習慣,培養學生髮現、分析、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3.1引入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利用案例引起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學習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培養其綜合職業能力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學的引入,使深奧、概念抽象的病理學知識與臨床診斷、治療和護理的知識、技術聯絡更緊密,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取知識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吸收轉變,這樣就能更好地適應新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目標要求。就病理學而言,臨床病例、日常生活案例、病理髮展史上的典型案例,只要是與病理學內容相吻合,均可引入教學之中。

3.2強化精講點撥

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本著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實用”為原則,大膽刪除本專業內容中偏難、偏深又與臨床實際應用關係不大的理論知識,儘量將授課內容概括、精減。如講心力衰竭時重點講解心力衰竭的定義、病因、誘因、機體的代償及功能變化,而對複雜的發病機制可用兩句話總結為:心肌舒縮功能障礙,心肌各部分舒張收縮活動不協調。對於與護理操作密切相關的誘因應著重強調,如對心力衰竭病人輸液應嚴格控制滴數、輸液量,適時引導學生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讓學到的知識立刻學以致用,增加學生學習的成就感、職業自豪感。

3.3注重歸納總結

病理學知識內容繁多,病理變化複雜,對於有聯絡的疾病、病變,教師可預先制訂詳細的討論提綱,找出病變之間的共性和個性,啟發、指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如對大、小性肺炎、間質性肺炎可從病變性質、好發人群、病變範圍及好發部位、X線特點、臨床表現、預後六個方面進行總結,此外如腫瘤、組織的損傷、區域性血液迴圈障礙等等均可以列表的形式予以歸納總結,使知識要點更有條理、更簡潔,特徵性的病變更加突出,方便記憶。

3.4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

病理學中許多重要的病變有大篇大篇的文字性描述,而質量好的多媒體課件可以非常直觀地將枯燥的文字描述轉化為感性認識,再由病變緊扣臨床聯絡,這樣通過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資訊量大、教學內容表現力、感染力強的特點,可以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病理學知識的感性認識,加深對病變的理解,這樣學生學習的時間、空間能極大加強。

4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

學習知識的目的在於運用,為了提高學生的應用技能,強化實踐性教學亦應成為適應與改進的重要措施。

4.1調整充實實驗教學課時與內容

根據新計劃、新大綱的要求,結合護理臨床實際應用,對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的實驗課比例進行了調整,大幅度的刪減病理學實驗課時,針對臨床護理特點開設了空氣栓塞、水腫、休克、缺氧等動物模型的內容,加強學生動手、觀察、分析、綜合能力以及合理分工協作的能力。

4.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

組織學生進行病理學知識競賽,鼓勵學生應用總論的一般規律解釋各論的特殊規律,運用病理變化解釋臨床表現,根據臨床表現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即提出護理診斷),討論解決的辦法(即護理措施),實現知識向能力的遷移,現學現用、活學活用知識,讓學生體會到病理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在護理學習中的作用,讓學生體會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拉近醫學基礎和護理臨床的距離,激勵學生進一步主動地、有目的、有效率地學習病理。

參考文獻

[1]田佳蓮,王鳳華.編寫整體護理教學案例的體會[J].中華實用護理雜誌,20xx.22(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