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日記

有關遊記日記彙總五篇

日記2.37W

一天就要結束了,這一天裡,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遊記日記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遊記日記彙總五篇

遊記日記 篇1

今天是大年九年級,可是沒有客人來拜年,婆婆又去參加祭祀了。於是我們就去夫子廟玩去了。

我們本來準備開車去的,可媽媽卻要“青蛙逛街—環保出行”,叫我們坐公共汽車去。一上車我就聞到一股香菸味,再加上又暈車,真是想吐。我只好忍受了一會兒。哎,終於到夫子廟了。哇,人真多,多的真是人壓人啊!真不愧為一名勝古蹟啊!

我們先逛了夫子廟的古蹟。這裡青青的瓦顯得很突出,與民國時的樓房交相輝映。劉禹錫的《烏衣巷》題在牆上,我連悶帶猜,狂草的不得了。還有江南貢院門口考試的秀才和在咸亨酒店前喝酒吃茴香豆的孔乙己。媽媽告訴我說,孔乙己是一個名落孫山的秀才,生活窮困潦倒,稍微有一點錢就到酒店喝點酒吃點茴香豆,有時還要向酒店賒酒喝。我想,過去人考試咋如此難呢?不就是個進士嗎?

然後,我們就吃夫子廟的小吃。夫子廟的小吃天下聞名,樣樣齊全。我們就吃了一籠湯包,兩竄臭豆腐就去買花燈了。夫子廟的花燈種類最多了,我都挑花了眼。有金黃色的'蛇燈、紅色的荷花燈、白色的兔子燈等等,真是琳琅滿目。我們選了半天,覺得可愛的不像蛇,像蛇的不可愛。最後我們就買了一個15元的像蟲的可愛版小蛇燈。

哎,今天真累但是我很開心。

遊記日記 篇2

初九日 寫十二詩付崑即昆石上人,已上午矣。即從草塘左循崖南下,路甚微削,伏深草中,或隱或現。直下三裡,則溪自簫曲之後直從東南,與外層巨山夾而成者。蓋此山即閩界,其東北度而為簫曲,西北度而為應感峰、會仙峰,兩腋溪流夾而西去,猶屬新城也。簫曲南溪之上,有居民數家,燕通“藝”,種植山種姜芋茶竹為業,地名阪鋪。由此溪渡,東南上嶺一里,則平轉山腰。又南二里,復直上山頂。又二里,南下而東上,至應感巖。其巖西向,巨壑矗峭,環成一窩,置室於中,自下望之,真憑虛綴壁也。石崖之頂尚高一里,崖僧留飯後,即從崖側躡蹬而登,以為諸峰莫高於此;既登而後知會仙之更高於眾也。應感二峰連起,東屬於大山,其屬處過脊甚峭。北流之水出於阪鋪,南流之水即從會仙峰北向而去,自應感、會仙西流之水止此。餘蓋從應感南下三裡,過此一水復南上,則會仙北屬大山之脊也。脊東之水西出會仙之南,其南又有大山,東北而屬於應感後之大山,夾此水西去,其中塢落為九坊,乃新城之五十一都也。對會仙之山名迷陽洞,南即為邵武之建寧,其大山東南為泰寧,其西南為建昌之廣昌,則會仙南之大山,乃南龍北來東轉之處也。自過脊至會仙,〔望之甚近,而連逾四峰皆峭刻。〕其下亂壑縱橫,匯水成潭,疑所云金龜湖即此水也。〔四下四上,又四里而登會仙絕頂,則東界大山俱出其下,無論簫曲、應感矣。自會仙西至南豐百里,東南抵建寧縣亦百里。其側有數家斜界迷陽洞南,為大山寥絕處。〕

初十日 由會仙峰西下,十里過溪,即應感西南來溪也。又五里為官公坳。又五里,下埔。應感溪自東而西,會仙南溪自南而北,俱會於下埔而北去。〔自下埔而上,懸崖瀑布,隨處而是,亦俱會於下埔。〕路由下埔南而西,逾一嶺,五里為黃舍。又西南逾二嶺,五里至章村,山始大開,始有聚落闤闠kuán kuì街市。〔有水自南而北,源自建寧縣邱家嶺,去章村南十五里,又五十五里始抵建寧雲。〕西五里至容田,又西三裡過長江嶺。又三裡,烏石。有卷石橋。又二里,上坪。隨溪西南四里,有大溪自西南向東北,復溯之。西三裡,過木橋,溯北來小溪,渡小石橋,北上嶺。三裡,為茶塢坳。又西三裡,為何木嶺。越嶺,西南二里,宿梅源。

十一日 東方乍白,自梅源溯小流西上一嶺。路應度谷梅源至黃婆三十里,黃婆至縣三十里。而西,因歇店主人言,竟從北直上嶺。三裡,逾嶺北,天漸明,問之途人,始知其誤。乃從嶺側徑道轉而南,越嶺兩重,共四里得一村塢,詢之,曰:“此嶺即南豐界也。嶺北水下新城,嶺南下永豐此處‘永豐’恐為‘南豐’之誤,因為永豐離此地甚遠,但隨小水南行一里,可得大道。”從之,至漈jì指水邊,閩方言稱瀑布亦為漈上塢始與梅源大道合。其處平疇一環,四山繞壑,以為下土矣。已而流忽下墜,搗級而下,最下遂成一瀑,乃知五洩、麻姑之名,以幸而獨著也。是名漈山灶,去梅源始五里,餘迂作十里行矣。水上人家為“漈上”,水下人家為“漈下”。又五里,夏家橋,又五里,尼姑坳,途中有兩小水自北來合。又五里,乾昌橋,已勝筏。又五里,滄浪橋。又五里,黃婆橋。有一溪自北來,橋樑北溪上,水自橋南出,與漈上之水合,共下南山去;而陸路由北嶺入山,迂迴嶺上。北行五里,曰藏石嶺。又三裡,又過一小溪,亦自北而南。越而西,二里,為思久鋪。鋪有小橋,橋下細流始西向行,路復隨之。五里,西至來陂橋。又一溪頗大,自北來會,同過橋下;而漈上大溪亦自南來會,遂同注而北。又一里,溪之東有獅山,西有象山,獅山石獨突兀,而象山半為斧斤所鑿。二山緊束水口,架石樑其中,曰石家橋,溪自橋下俱北去,路自橋上西向府。渡橋一里,又有小溪自南而北,亦有石樑跨其上。又三裡,上艾家嶺。又十里至南豐,入城東門。三裡,出西門,則盱江自西南抵西門,繞南門而北轉,經東門而北下,想與漈上之水會於城北之下流也。西門外瀕溪岸,則石突溪崖,鑿道其間,架佛閣於上。瀕江帶城,甚可眺望,以行急不及登。又西五里,一溪自北來,渡其橋;又一溪自西來,即溯之行。有數家在溪上,曰三江口,想即二溪與盱江合,故名也。

十二日 東方甫白,從三江西渡溪,循左路行,路漸微。六七裡,日出,入山口,居舍一二家,去路頗遙。先是,有言三江再進十里,有山口可宿者,餘既訝其近,又疑其居者之寡。連逾二嶺,三裡,遇來人詢之,曰:“錯矣!正道在南,從三江渡溪已誤也。”指餘南循小路轉。蓋其嶺西北為吳坑,東南為東坑,去三江已十里矣。乃從南轉下一坑,得居民復指上嶺,共五里,至後阿大山。從其西北小路直上二里,則一小廟當路岐。從廟西北平循山半陰崖而行,又二里而至一山過脊處,南北俱有路,而西向登嶺一路獨仄,遂躡之行。既登一峰,即轉入山峽。其峽有溪在下,自西而東,東口破壁而下;綰wǎn口一峰,西南半壁,直傾至底,石骨如削鐵;路在其對崖。循峽陰西人,〔自過脊登嶺至此,〕共三裡。一石飛突南崖,瞰溪撐日,日光溪影,俱為浮動。溪中大石矗立,其西兩崖逼豎如門,水從崖中墜壁而下,〔瀠回大石而出,蓋軍峰東溪源也。〕崖下新架一橋。渡而北,又登嶺半里,山回水聚,得岐路入一庵,名龍塘庵。有道人曰:“西有龍潭,路棘不可入。”得茗mǐng茶,食點數枚。出庵,從左渡小溪,遂復直上嶺。二里,復循山北陰崖而行,屢有飛澗從山巔墜下,路橫越澗上〔流者五、六次,〕下覆成溪。又三裡,得橫木棧崖。又二里,直轉軍峰之北,仰望峰頂猶刺天也,有石澗自峰頂懸凹而下,蓋北溪之源矣。

渡溪〔二百步,〕覆上一嶺,始與北來大路合,遂高南向峰頂,而上無重峰之隔矣。自東北路口西上一里,至北嶺度脊處,有空屋三間,中有繩床土灶而無人居,其西下〔為〕宜黃之道,東即所從來大道也。自此南上,鑿蹬疊級,次第間出,蹈空而上,道甚修廣,則進賢金父母所助而成者。金名廷璧,自此愈上愈高,風氣寒厲,與會仙異矣。〔自分道處至絕頂,悉直上無曲墜,共四千三百步,抵軍峰巔。〕登頂下望,五六尖峰自西南片片成隊而來,乃閩中來脈也。至絕頂之南,圓亙為著棋峰,亭亭峭削,非他峰所及。〔蓋自南豐來,從車盤嶺南面上,不及北道之闢;然經著棋峰棧石轉崖,度西峽中,躡蹬攀隙,路甚奇險。餘從北道望見之,恨不親歷。〕北起為絕頂,則石屋中浮,丘、王、郭三仙像共列焉。其北度之脈,則空室處。其北又起一峰,直走而為王仙峰,東下而為麻姑,東北下而為雲蓋,以結建昌者也。自著棋峰夾中望,下有洞穹然,攀箐掛石而下,日尚下午,至洞已漸落虞淵天色黃昏,亟仍攀躡而上,觀落日焉。

註釋

翻譯

初九日給昆石上人寫了十二首詩,便已經到上午了。於是從草塘左面順山崖往南朝下走,路很細小而且陡直,隱沒在深草叢中,或隱或現。直往下三裡,有條溪從簫曲峰後面一直自東南方流過來,這是簫曲峰與它外層的大山夾峙而形成的。大概這大山就是福建省省界,它往東北延伸而形成簫曲峰,往西北延伸而形成應感峰、會仙峰,兩條溪夾在山的兩側而向西流去,溪流仍屬於新城縣。簫曲峰南面的溪岸上,有幾家居民,他們以在山上種植姜、芋、茶、竹等為業,地名叫阪鋪。從阪鋪渡過溪,往東南朝嶺上走一里,就平平地繞到了山腰。再往南二里,又直往上爬到山頂。‘又走二里,往南面下了山而往東上,到應感巖。巖洞朝向西邊,下面是長而寬的深谷,崖壁高聳峻峭,壁上形成個圓狀洞穴,洞穴中建有室屋,從下面望上去,真像懸空補綴在崖壁上似的。石崖的頂端還高在巖洞一里以上,居住在崖間的僧人留我們吃飯後,我們便從崖側踩著石瞪往上登,當時以為周圍其它山峰都沒有此峰高;登上峰頂後才知道會仙峰更高於眾峰。應感峰的兩個山峰接連聳起,東面和福建省界的那座大山連著,連線處山脊越過來的地方很陡峭。山脊北面的水流往阪鋪,南面的水就從會仙峰向北流去,從應感、會仙兩峰流往西面的水到山脊為止。我大約從應感峰南面朝下走了三裡,渡過那一條水後又往南向上爬,就到了會仙峰北面和福建省界的那座大山相連的山脊處。山脊東面的水往西面繞流出會仙峰的南邊,此水的南面又有一座大山,它往東北延伸而與應感峰後面的大山連線,又與會仙峰夾在此水的兩邊,水流向西流去。兩山間的山塢中坐落著的村子為九坊,屬於新城縣的五十一都地。對著會仙峰的山叫迷陽洞山,山的南面就是邵武府的建寧縣,東南面為泰寧縣,西南面為建昌府的廣昌縣,會仙峰南面的這座大山,是南面的主山脈往北延伸過來而折往東去的地方。從作為福建省界的那座大山的山脊越過來的地方到會仙峰之間,望過去很近,卻要接連翻越四座山峰,峰峰都峻峭陡直。山脊下面亂壑縱橫,水流彙集成潭,我懷疑所說的金龜湖就是這潭水。四下四上,又走四里便登上會仙峰最高頂,東面的大山都低伏在它下面,更不用說簫曲峰、應感峰了。從會仙峰往西到南豐縣有一百里,往東南抵達建寧縣也是一百里。分界處有幾戶人家呈斜向坐落在迷陽洞南邊,偏僻荒涼,是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初十日從會仙峰往西朝下走,十里後渡過一條溪水,它就是從應感峰西南面流來的那條。又走五里,為官公坳。又走五里,到下埔。從應感峰西南面流來的溪水自東而西,從會仙峰南面流來的溪水自南而北,都匯合在下埔而往北流去。從下埔以上,懸崖間的瀑布到處可見,也都匯合在下埔。路從下埔南面往西走,翻過一座嶺,行五里為黃舍。又往西南翻越兩座嶺,走五里到章村,山才遠離開,才有村落街市。有條水從南向北流,它發源於建寧縣邱家嶺,流經章村南面十五里的地方,又流五十五里到達建寧縣。往西走五里到容田,又往西三裡經過長江嶺。又走三裡,到烏石。〔那裡有座卷石橋名〕又走二里,到上坪。順一條溪往西南走四里、有條大溪自西南向東北流,又溯流而行。往西三裡,過一木橋,溯從北面來的一條小溪走,跨過一座小石橋,往北上了嶺。走三裡,為茶塢坳。又往西三裡,為何木嶺。越過嶺,往西南走二里,投宿在梅源。

十一日東方剛白,就從梅源溯一條小水流往西上了一座嶺。路本應越過山谷〔從梅源到黃婆有三十里,從黃婆到縣城有三十里。〕往西走,因聽了歇店主人的話,竟然從北面直往嶺上走。三裡後翻到嶺北,天逐漸亮開,向過路的人打聽,才知道路走錯了。於是從嶺側的小路折往南,越過兩重嶺,共走四里見到一個有村子坐落在的山塢,向村人詢問,回答說:“這座嶺就是南豐縣界。嶺北的水流下新城縣,嶺南的水流下南豐縣,只須順著小水往南行一里,就可以見到大路。”我們按那人所說的走,到滌上塢才與從梅源來的大路相合。那地方是片圓形而平坦的田地,四周山環溝繞,我以為是地勢低下的地方了。隨後見水流忽然向下墜落,從一層層石臺坎上衝瀉而下,最下面便形成一條瀑布,這才知道五洩、麻姑的名字,是因為幸運才獨自聞名。此地名叫潦山灶,距離梅源才五里,我們卻繞了十里。水流上面居住的人家稱為“潦上”,水流下面居住的人家稱為“滌下”。順水流又走五里,到夏家橋,又走五里,到尼姑坳,途中有兩條小水從北面來匯合。又走五里,到乾昌橋,溪中已能夠行船。又走五里,到搶浪橋。又走五里,到黃婆橋。有條溪流從北面流來,溪上架有橋,水從橋南面出來便與滌上塢流來的水匯合,共同流下南山中去,而陸路由北面山嶺進入山中,在嶺上曲折盤繞。往北行五里,叫藏石嶺。再走三裡,又渡過一條小溪,它也是自北向南流。越過溪水後往西走二里,為思久鋪。那裡有座小橋,橋下的細流才往西流,路又傍溪而去。走五里,往西到了來阪橋。又有一條溪水比較大,從北面流來相匯,一同流過橋下;而滌上塢流來的大溪也從南面流來,匯合後一同流往北去。又走一里,溪水的東面有座獅山,西面有座象山,獅山上的石頭分立突兀,而象山的一半已被刀斧鑿削過。兩山緊夾著水口,一座石橋橫架在兩端,它叫石家橋,溪水從橋下向北流,路從橋上往西朝府城去。越過橋一里,又有條小溪自南往北流,也有石橋架在溪上。又走三裡上了艾家嶺。又走十里,到南豐縣,進入城東門內。三裡,出子城西門,便見籲江自西南面流到西門外,又繞流到南門外而後向北折,經東門外而往北流去,我猜想它與潦上塢來的溪水在城北面的下游處匯合。西門外溪岸邊的山崖上,怪石突兀,崖壁間鑿出道路,上面建有佛閣。那山崖瀕臨溪流,屏繞城池,遠望上去景色十分美好,但因為行程急而來不及攀登。又往西走五里,有條溪水從北面流來,我們越過溪上的橋;軍峰溪從西面流來,於是溯溪走。有幾戶人家住在溪岸邊,地名叫三江口,我猜想就是兩條溪水與籲江在此匯合,所以叫這個名。

十二日東方剛白,就從三江口往西渡過溪流,順左邊的道路前行,越走路越小。走了六七裡,太陽升起,進入一個山口,有一兩戶人家住在離路較遠的山上。原先,有人說從三江口往前走十里,有個叫山口的地方可以投宿,我既因為這裡離三江口路近而感到詫異,又懷疑居民太少。接連越過兩座山嶺,走三裡遇到對面來的一個人,向他詢問,他說:“路走錯了!正路在南面,從三江口渡溪就已經錯了。”他指給我往南邊順小路轉往正道。大概那嶺的西北面為吳坑,東南面為東坑,距離三江口已經有十里遠了。於是從南面轉下一個深谷中,遇到當地居民,他又指給我們上嶺的路,共走五里,到後阿。從後阿西北面的小路直往上走二里,有一小座廟立在岔路邊。從廟西北面平平地順著山半腰的北側山崖而行,又走二里到達一座山的山脊穿越過來的地方,山脊的南北邊都有路,而往西攀登山嶺的一條路最狹窄,於是便沿著那條路走。剛登上一座山峰,就轉進山峽中。那山峽下面有一條溪水,自西向東流,到東面峽口處破壁而下;峽口盤結著一座山峰,它的西南半壁直向下斜插到底,崖壁上尖峭如骨的石頭如削鐵一般;道路在山峰對面的崖壁間。我們順著山峽北面往西進去,從山脊穿越過來的地方登上山嶺到這裡,共三里路。有一塊石頭從山峽南面的崖壁上飛突出來,下臨溪流,上撐天日舊光溪影都同時在它的上下飄浮晃動。溪中有塊大石頭矗立著.它的西面兩座山崖緊相迫近而向上直立起,如同一道門,水流從中間的石壁上墜落下去,瀟繞那大石頭周圍而後流出去。這水大概是軍峰山東面溪流的源頭。山崖下新架著一座橋。越過橋到了北面,又登上嶺半里,山巒迴環水流匯聚。見到一條岔路通到一座庵中,那庵叫龍塘庵。有個道人說:“庵西面有個龍潭,但路中荊棘叢生,不可能進去。”我們得到庵中道人給的一些茶水,於是吃了些點心。出了庵,從左面渡過一條小溪,便又直往上攀登山嶺。爬了二里,又順山北面的北側山崖而行,不時有飛灑的山澗水從山頂墜落下來,道路五六次從山澗水上橫越過,到了下面澗水又匯流成溪。又走三裡,見到一根橫木架在山崖間。又走二里,直轉到軍峰山的北面,仰望峰頂猶如刺穿了青天一般,有一條山澗水從峰頂順著凹陷處懸流下來,它大概是軍峰山北面的溪流的源頭。渡過溪走二百步,又上了一嶺,道路才與北面來的大路交合,於是往南向著高高的軍峰山頂爬去,而上面不再有層層峰巒的`阻隔了。從軍峰山東北路口處往西朝上走一里,到達軍峰山北面山嶺等的山脊越過來的地方,有三間空屋子,屋中有繩床土灶但無人居住,從空屋西面下去是到宜黃縣的路,東面就是上來時所走的路。從此處往南朝上走,人工修鑿出的級級石瞪,次第湧出,從半空中攀越而上,石階路很長很寬,它是進賢縣一個姓金的人的父母資助而修成的。〔那姓金的名西金廷璧。〕從石階路上越往上走地勢越高,並且氣流寒冷,與會仙峰不一樣。從分路處到軍峰山的最高頂端,盡是一直往上,沒有彎曲和向下折的地方,共走四千三百步,抵達軍峰山山頂。登上山頂往下望,五六座尖聳的山峰從西南方向連綿不斷成隊地奔湧過來,那是從福建省內延伸來的山脈。它們到了軍峰山最高頂端的南面,形成圓形橫貫的著棋峰,它高峻陡削,不是別的山峰所能比得上的。大略從南豐縣來,自車盤嶺南面上軍峰山,不如北面的道路那樣通暢;然而經過著棋峰上山,則必須走石棧,繞崖壁,穿越山峰西面的峽谷,踩著石瞪攀著石頭間的縫隙而上,道路非常奇險。我從北面道路中望見著棋峰上那條路,後悔沒能親歷。軍峰山頂的北部聳起為最高峰,石屋中列置著浮丘、王、郭三個仙人的像。最高頂往北越過去的山脈,就是有三間空屋子的地方。那裡往北又聳起一峰,它一直向北綿延而成為王仙峰,向東延伸下去而成為麻姑山,向東北延伸下去而成為雲蓋山,從而與建昌府城的山交錯盤結在一起。從著棋峰的山峽中望過去,峰下有個洞高高隆起,攀著竹木抓著石塊往下行時,還是下午,到那洞時天色已經黃昏,於是趕忙仍舊攀著草木踩著崖石上到山頂,觀看落日景象。

遊記日記 篇3

元旦假期,我在香港度過了兩天,這兩天香港的天氣真好,陽光明媚,萬里無雲。

我發現香港和北京有很多不同。的不同,香港是靠左行的,北京是靠右行的。北京的駕駛員坐在車的左邊,香港的駕駛員坐在車的`右邊,看著真彆扭。香港全是高樓大廈,很密很密,香港的廣告牌都橫在馬路上方,晚上燈火燦爛,美麗極了。香港主要說英語和粵語,說英語是因為在香港迴歸祖國之前,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如果說普通話他們也聽得懂,我相信普通話在香港會越來越普及。

在香港期間,我到香港迪士尼樂園遊玩了。迪士尼樂園像一本童話故事書,有泰山樹屋,有睡美人城堡,還有一些遊樂專案也聯絡著卡通故事呢,比如說小飛象。我最喜歡明日世界的巴斯光年星際歷險。這個遊戲的規則是:*壞蛋索克天王把所有機器人的能量全部都拿走了,作為一個太空偵察兵,要拿鐳射搶去打能量被搶走的機器人身上“Z”裡的小黑洞,我射到的得分是16800,等級是四級,被稱為高階偵察兵。老爸比我還厲害呢!他打了24500,但也是高階偵察兵。

遊記日記 篇4

鬼斧神工,渾然天成。

最想要去的地方怎麼會半路就返航,執著的人都擁有隱形的翅膀。

又好好睡了一夜,能邊哼著歌邊走路。

當年月悄然走過,再憶起往事,你會有一種給以前的自己一巴掌的衝動,問他為何這麼傻。就像下了車的我,在冷風中顫抖,若是早一秒知道寒冷刺骨怕也不會這樣。若沒有老師租來的棉衣,我可能只得在風中凌亂。

雨一直下,車內的氣氛也挺融洽。

一步一個腳印通向成功的彼岸。經過一段不說短的路程我們見到了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石頭,若是談映象深刻,那還是那隻神鳥。

自古以來便有鯤鵬展翅一說,傳說能給人們帶來好運,而它現在孤獨的站在城市的天際線,它神聖到讓每個人處處久仰卻也令人嘆息。山盟海誓是一種讓高山和海洋領受尷尬的重量級承諾,所以它站在高山上看著這時間的一切,在心底默默為在這個世界中輾轉受傷的人祈福。

這個世界有太多無法掌握的夢,我站在風中,看著絡繹不絕的人們來了又走。這些石頭之所以能被稱為奇石是因為人們把一些不可能實現或者說美好的`期望都寄託於它們的身上,故越看越像。可是不知為何我有些傷感,它們只是普普通通的石頭卻揹負著如此沉重的負擔,被一群群人蔘觀,議論,若是石頭有思想,怕也是有些許傷感。可是這也是它們的命吧,上帝一早安排好,沒有誰鬥得過。

你給我一個石林的地址,讓我紮根一個夢兒在那裡。只是夢醒時早已分兩地。

遊記日記 篇5

除夕晚上快到12點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到山上的廟裡去過年。

從山上看,下面的煙花一朵一朵的,像五顏六色的花在空中爆炸,真是美極了!

我們先去拜了菩薩,我發現菩薩很大很大。

接著我就找奶奶拿一根香開始和爸爸一起放鞭炮。我們放的鞭炮和普通的鞭炮不一樣,比普通的鞭炮長很多,也更響,我想年獸要是一聽到就會嚇得跑到北方去。

然後,我又放了一根一根的煙花,在山上放比在山下放,煙花更高更美。

下山的時候,我們坐在車裡,窗外菸花很好看,好像就開在我的身邊。

在路上還碰到了我的.朋友小姑姑。

今年這個年過得真開心啊!明年我還要這樣子放煙花!

修電梯高手

2月7日星期六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回家的時候,兩個電梯都壞了,我們就爬樓梯。

到了二樓的時候,我們發現右邊電梯門上夾了團紙,媽媽把那團紙取出來扔掉了。

結果電梯就好了!

我和媽媽真是修理電梯的高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