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秦兵馬俑說課稿範文集錦九篇

說課稿2.25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秦兵馬俑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秦兵馬俑說課稿範文集錦九篇

秦兵馬俑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秦兵馬俑》是四年級上冊第五組課文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運用了極其豐富的語言與表達方法介紹了《秦兵馬俑》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等特點,語言規範,文字簡約現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礎教育學段學生的年齡特徵。這篇課文的編寫意圖,一是瞭解秦兵馬俑的神態、氣勢,感受中華文化的燦爛,培養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二是體會作者豐富多樣的表達方法、積累詞語。四年級的學生大多數能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自主閱讀、預習、蒐集簡單的材料。

說理念

本課教學,我竭力滲透一下課程理念:一是圍繞單元主題展開教學,二是把讀書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三是把寫帶進課堂,四是注重閱讀能力培養與寫法的指導。

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憑藉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思考和發現。

2.過程與方法:初步對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和表達特點進行體會、進行揣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會秦兵馬俑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體會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

說過程

首先,利用課前遊戲競猜:牽引學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遺產”這一單元主題上來,為教學的匯入做準備。

其次,設計一下環節:

一、釋題解“俑”,走近“秦兵馬俑”。

通過談話引出“秦兵馬俑”,寫“俑”解“俑”、板書課題、簡介“秦兵馬俑”,並由“資料”揭題:為什麼秦兵馬俑會在世界上享有這麼高的聲譽,一起走進課文,感受它的神奇與偉大,看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秦兵馬俑的神奇與偉大的,運用了哪些方法。

二、檢查“預習”,感知“秦兵馬俑”。

從檢查生字詞、多音字到預習課文的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這是我在平時佈置預習時一直要求學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訓練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一種嘗試。加上本文的脈絡清晰,我意圖一方面從抓過渡段,理清文章的結構方式(總-分-總),板書相關內容,為後面的品讀課文鋪路架橋;另一方面,抓近義詞“舉世無雙”、“絕無僅有”體會“世界遺產”的地位與首尾呼應的關係,體會秦兵馬俑的歷史價值,讀出擁有這樣的歷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點品讀,感悟“秦兵馬俑”。

為了體現自主閱讀的課堂,在重點品讀環節,我把自主的權力教給學生,讓他們選秦兵馬俑三大特點中自己感興趣的特點來讀,邊讀邊想一想作者用什麼方法來表現這一特點的。然後,根據學生自己的選擇,分別聚焦“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自主閱讀、交流感悟,適時點播說明方法。如:

l 通過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等體會秦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

l 通過圖文對照,引導學生讀出秦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

l 通過朗讀自己喜歡的兵馬俑的詞句,感悟兵馬俑的型別眾多、神態各異,利用文中的詞語評說兵馬俑,是閱讀與積累相得益彰。

l 通過默讀、快速讀、同桌合作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合作讀等多元朗讀引導學生提四字詞語的細緻描寫+想象寫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擬人等方法的運用。

l 通過眾多型別的兵馬俑的圖片的'觀看,幫助學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寫法的基礎上,借省略號的想象發揮,進行小練筆,仿寫“神態各異、個性鮮明的兵馬俑”,然後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與創作,使聽說讀寫的語文訓練有機結合。

四、積累運用,拓展“世界遺產”。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上項學習活動: 1.抄一抄、記一記:積累文中的四字詞語; 2.搜一搜,找一找:我國的“世界遺產”有多少?3.剪一剪,貼一貼:做一份關於“世界遺產”的剪貼報。目的是讓學生在自讀感悟的基礎上積累詞語,在蒐集“世界文化遺產”的實踐活動中拓展學習空間,再動手操作的體驗中延伸體會、培養情感,更加熱愛我國的燦爛文化。

說反思

從教學效果上看,絕大多數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相關閱讀學習任務,感悟秦兵馬俑的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也能進行相關的仿寫。畢竟,一節課的容量較大,對於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還是有吃夾生飯的感覺。為了到官莊(本縣一所山區國小)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課後,我馬上做了一點調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變的情況下,一方面使課件更明確,有益於幫助學生理解重點、突破難點;另一方面,我表達積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實證明,這樣的調整更適合於山區孩子的能力水平與知識經驗。

秦兵馬俑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秦兵馬俑》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一方面用詳盡的資料說明了兵馬俑巨集大的規模,另一方面從身材體格、衣著披掛、動作神態等方面,準確、細膩地表現了兵馬俑的型別眾多、個性鮮明。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兵馬俑的特點。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4、情感、態度、價值觀:利用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秦兵馬俑的不朽藝術價值,激起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

重點:瞭解兵馬俑的遠特點。難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二、說教法與學法:

進行教學時,選擇以讀代講,同時利用課件圖文結合讓學生近距離了解兵馬俑的特點。

規模巨集大:學生讀—教師歸納講解。

型別眾多:抽讀—重點的讀—教師講解、歸納。

個性鮮明:抽讀—感悟—想象擴充套件

三、說教學過程:

(一)介紹歷史背景,激趣匯入

1、談話匯入

2、視訊介紹

3、板書課題19.秦兵馬俑

(二)學習課文,直奔重點

1.學習1自然段。

2.學習2自然段;小結:規模巨集大。

3.過渡3自然段。

4.學習4--7自然段;小結:兵馬俑的特點:外貌、神態、著裝。

5.學習8自然段;小結:個性鮮明有的---有的--有的--。6.學習最後一段;小結:高度讚揚兵馬俑在世界雕塑史上的地位

(三)世界對兵馬俑的讚美。

(四)作業

(五)、板書設計

19.秦兵馬俑

規模巨集大

型別眾多

舉世無雙

個性鮮明

秦兵馬俑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秦兵馬俑》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說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樂之都維也納》同屬第四單元。課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基於課文的特點,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編寫意圖及本班學生學情,我擬訂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能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兵馬俑的神態與氣勢。

2、理解並體會兵馬俑“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3、感受祖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體會兵馬俑“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發展學生的個性,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與狼共舞方顯英雄本色,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環境中,培養學生“敢為天下先”的品質尤為重要,借鑑竇桂梅老師“主題教學”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敢為天下先”的英雄氣概作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1、直觀演示法:為了突出教學重點,我製作了多媒體課件,為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兵馬俑的特點和有效進行學生、文字、教師對話提供了平臺。

2、啟發式教學法:新課標指出,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啟發者、引導者,因此我在教學中採用啟發與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的方法讓學生感悟課文內容。

三、 說學法

1、讀中感悟法。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學生理解兵馬俑的特點時,我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為了讓學生更有創造性地理解與體會兵馬俑個性鮮明的特點,我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去體驗。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1、簡介背景,匯入課內。

課始,我以旅遊作為話題,由學生熟悉的話題過渡到兵馬俑,(教師板書課題),通過對背景的介紹,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2、抓住過渡,感悟重點。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了課文後,我讓學生說出給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板書。這樣的環節設計,教師沒有牽著學生的鼻子走,體現了個性化閱讀的理念。

3、學習“規模巨集大”部分。

在感受兵馬俑規模巨集大時,我抓住具體的詞句進行指導朗讀,並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在感受的過程中,教師只向學生提出了讀好句子的要求,這樣不僅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4、學習“型別眾多,個性鮮明”部分。

我讓學生讀出自己最感興趣了一種型別來,並出示具體的兵馬俑圖片進行指導朗讀。這樣尊重了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地位。

在感受兵馬俑“個性鮮明”特點時,我利用省略號巧妙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練習的願望,體現了課程標準“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的理念。

5、學習首尾,體驗情感。

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我通過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首位段落和觀看影像資料,讓學生感受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智慧,領略了秦始皇“敢為天下先”的英雄氣概,形成了敢於張揚個性的人生觀。這樣不僅突破了教學難點,也體現了竇桂梅老師“主題教學”的理念。

6、課外拓展。

語文教學應注重課堂的延伸與拓展,體現生活處處有語文,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語文的願望和習慣。為此,我設計了兩個有選擇性的拓展練習。

總之,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語言文字的基本訓練和學生的閱讀感悟相結合,注重了學生讀寫基本技能與語文實踐能力相融合,注重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採用主題教學的模式,培養了學生“敢為天下先”的個性品質。

秦兵馬俑說課稿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想象兵馬俑的神態與氣勢,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理解秦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用具】

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猜一猜,他是誰?(示秦始皇像)說說你對他的瞭解。

在1974年的春天,西安臨潼縣農民楊志發和別人一起去秦始皇陵東側約1.5公里的地方抗旱打井,結果一個钁頭下去,竟然發現了世界第八大奇蹟的讀課題──《秦兵馬俑》。

(出示課件2)

(設計意圖:秦始皇是學生耳熟能詳的名字,而秦兵馬俑與之關係密切,課開始由他引入,能拉近學生與歷史人物和時間的距離,瞭解學生的課外知識及對秦始皇的評價。老師講的故事穿插其中,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引出課題。)

(設計理念:興趣是學習的基礎,也是的老師。語文學習要充分利用學習的資源。教師要拓寬文字的思路,給學生創造一個新的學習空間。)

二、初讀課文

1、快速、自由的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每句話。

學生自由讀。

小結評:讀書認真,非常用心,有的搖頭晃腦,讀得入情入境。

2、檢查詞語讀音:(出示課件3)

師:老師檢查一下難讀的生字,看看哪隻百靈鳥的聲音最響亮,讀的最準。

過程評:XXX音讀準了。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是要了解課文的大意,用快速自由讀的方法最合適。讀有要求,首先應做到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學生自由讀的時候教師仔細觀察情況,讀完評價表揚,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檢查字音時針對學生表現要及時評價他哪個字音讀準了,如:翹舌音讀準了,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警惕。“百靈鳥”可以說是擬物法,把學生比作百靈鳥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讀時大聲,響亮。)

(設計理念:留心觀察課堂,評價除了激勵也包含提示學習的方法。興趣始終要貫穿課堂。)

小結評:同學們真棒,這些生字一點也難不倒大家。

3、下面讓我們回到課文,再次快速的瀏覽課文,找出高度概括兵馬俑特點的句子。(出示課件4)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思考問題。

即評:XXX能抓住老師提問的`關鍵詞來讀課文。

4、指名讀句,這是什麼句?有什麼作用?

5、讀生字時老師發現了不少出色的百靈鳥,現在看看有哪些聰明的小博士能根據這句話提出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來。(評價)

⑴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兵馬俑規模巨集大?

⑵課文中重點介紹了兵馬俑的幾種型別?

⑶兵馬俑的個性鮮明表現在什麼地方?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1、自己先認真讀讀2、4、5、6、7、8段

2、四人小組再合作討論問題(設計意圖:生字的學習回到課文,要直奔重點問題,讓學生質疑,發揮學習的自主能動性,評價是肯定學生積極動腦,表揚提問的質量。小博士的稱號讓學生有提高身份和興趣的感覺。)

(設計理念:讀有變化,瀏覽才有思維的空間。學習興趣的溫度適時提升,有序變化。)

三、彙報檢查

1、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兵馬俑規模巨集大?

2、作者用什麼方法寫的?

3、假如你在博物館,看到這麼大的展廳裡站著的一行行,一列列兵馬俑排成的巨大軍陣,你會想到什麼?

師:對,他就像是秦始皇當年統帥的一隻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4、課文中重點介紹了兵馬俑的幾種型別?老師這有幾副圖,請大家仔細觀察,結合課文猜一猜,他們是什麼俑?你怎麼猜出的?

5、兵馬俑的個性鮮明表現在什麼地方?

師:因為兵馬俑的神態各異, 所以才顯得個性鮮明,每個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

比讀句子。

學學作者仔細端詳,用句式說話練習。

(設計意圖:三個問題緊扣文章的主題,彙報時卻不能千篇一律,形式必須多樣,學生才能持續學習的興趣。所以本小節採用了聯想法、猜測法,比讀法,既充分理解課文,又為學生創造生動變化的學習空間。)

(設計理念:以生為本,以讀為本,尊重學生,張揚個性。)

6、法國總統說:“世界已經有了7大奇蹟,秦兵馬俑的出現可以說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蹟。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馬俑,不算到中國。”

7、讀文中讚美的句子。

8、(看視訊課件)你最想說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文章的學習,學生情感的堆積,到此時用法國總統的話引出文中讚美秦兵馬俑的句子,再從文中拓展到錄象資料,親眼目睹,身臨其境感受,把對秦兵馬俑的喜愛和民族自豪感引發到點,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設計理念:引用名言,隨文拓展,激發情感。)

四、總結全文

五、作業做小導遊向家人介紹秦兵馬俑

【板書設計】

19秦兵馬俑

舉世無雙享譽世界

【課後小結】

為了上好本課,我給自己總結了八個字“深挖、揣摩、修改、提升”。雖然備課的過程很痛苦,但課後感覺收穫很大。課前,我常為了一個問題跟自己較勁,反覆修改,直到感覺適合學生的視角和能力水平為止。為了找好一張圖片,只要有時間我就上網查資料。本課的所有教學環節和過渡語、評價語也是獨立思考和精心構思的,確實應了“千錘萬鑿出深山”那句詩的意思。上完課後,我第一次自己作了反思,梳理教學過程,把設計意圖和設計理念總結出來,這樣做很好地積累了經驗,也可以找出不足之處,提出努力方向。

秦兵馬俑說課稿 篇5

一、 說教材

《秦兵馬俑》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從兩方面詳盡介紹了秦兵馬俑:一是用詳實的資料說明了兵馬俑巨集大的規模;二是從身材體格、衣著披掛、動作神態等方面,準確、細膩地表現了兵馬俑的型別眾多、神態各異、個性鮮明。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而且深深地體會到字裡行間洋溢著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想象文章描繪的情境,學習作者表達的方法。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學習8個生字,積累運用諸如:舉世無雙、享譽世界、惟妙惟肖等詞語;瞭解秦兵馬俑,想象兵馬俑神態,感受其巨集偉氣勢,激發民族自豪感;領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這篇課文圍繞秦兵馬俑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展開描寫。和本單元其它課文、口語交際共同組成“熱愛祖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專題,又是一個發展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啟迪學生心智的好例子。本課課文較長,但理路清淅,在教學時,可以抓住“兵馬俑不僅規模巨集大,而且型別眾多,個性鮮明”這個過渡段,幫助學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並由此前後推導,整體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確文章的寫作思路,理清課文結構,也可以從整體上去感受秦兵馬俑的氣勢磅礴,避免把文章講讀得支離破碎。

基於以上理念和年段目標,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本課學習,認識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瞭解過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2、朗讀課文,回顧說明的方法,學習寫實加想象的寫作方法。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通過閱讀課文,讓學生了解秦兵馬俑,感受其巨集偉氣勢,學習想象的寫作方法,

二、 說教學法

為實現上述目標,教學方法選擇至關重要。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讀中明白文章的結構,在思中感悟兵馬俑的特點,在說中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在寫中展開想象的`翅膀。

教法方面,主要採用重點突破法,以過渡段為切入點,展開學習;我還採取多層次閱讀法,引導學生盡情的閱讀課文,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學法方面,主要運用讀寫結合法,使學生的讀、思、說、寫有機結合。

三、 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課前播放介紹兵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這一視訊作為鋪墊,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順勢匯入課題。板書:秦兵馬俑,並指導“秦”的寫法,揭示“俑”的意思。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字詞學習是開展閱讀教學的基石,閱讀教學若是不基於字詞理解之上,則是捨本逐末、空中樓閣。我安排了檢查生字的環節,本著短、平、快的指導思想,以最簡便的方法理解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掃清閱讀障礙,完成識字任務。

在檢查生字,瞭解學生預習情況之後,我採用展示班級朗讀水平的方法,選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進行評價。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範讀展示學情;二是滲透結構段的劃分;

初讀之後,全班正音評價,教師指導學生將句子說完整。然後再讀課文,探索感知。

(三)、默讀課文,探索感知

默讀時,為學生設計了三個有梯度的問題:

(1)作者用哪一句話點明瞭兵馬俑的特點?它有什麼作用?

(2)作者用什麼方法寫清楚兵馬俑“規模巨集大”的?

(3)作者筆下的兵馬俑“型別眾多、個性鮮明”部分為什麼給人栩栩如生的感覺?

孩子清楚任務目標,就會主動地探究,在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的同時,也把老師解放了。教師在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直接觸控感受文字,探索語言文字,激起個性化獨特感悟,使學生在內心深處嘗試著進入一個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情感世界。

師生交流與文字對話後的心得,引導學生將語言表達的正確通順。

師生交流:

問題一:賞析過渡段承上啟下的作用。

問題二:重溫列數字、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問題三:作者看到的是泥土做成的冷冰冰的陶俑,正是源於內心的喜愛之情促使了想象產生,使兵馬俑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想象,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賦予了兵馬俑生命,使他們活了起來。下面,清請大家閉上眼睛,讓我們再次走近兵馬俑,去感受那輕微的呼吸聲,……(由教師範讀“每一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珍貴的藝術珍品”部分。)

在學生充分展開聯想,想象兵馬俑神態之後,我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段,品析作者的表達方法。(每一句話的前半句均是寫實,好像之後都是想象)板書 寫作方法: 寫實加想象

(四)、回顧文字,整體把握

總結課文,一般都是由老師完成。我反其道而行,設計了三個環節:

1、回顧重點句

師:同學們,現在讓你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評價兵馬俑,你會引用哪一句?

教師規範語言,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總起段、過渡段、總結段都是提取中心的首選。

2、回顧重點詞語

師:你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概括秦兵馬俑特點的話,你會用哪一個詞?

學生梳理詞語,教師整理成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傳神。

3、回顧課文的寫作順序

師:同學們,作者的詞彙是多麼豐富呀!你會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寫這段話嗎?

出示課件(5)

作者先寫秦兵馬俑舉世無雙,是( )的珍貴歷史文物。再用列數字、打比方的方法說明它( )。文中過渡句寫到:兵馬俑不僅( ),而且( )( )。作者緊接著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結合起來寫,使兵馬俑給人栩栩如生的感覺。在文章最後,作者再次讚歎道: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 )的。

以這種方式進行課內知識回顧,旨在訓練學生的總結文章中心內容的能力;發展學生積累語言和攝取資訊的能力;系統回顧文章的結構和表達方法,落實人文教育。

教材中的任何一篇選文都承載著訓練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任務。用教材教的是方法,學生除了學知識,還應該掌握表達內容的方法、駕馭語言的技巧。濮陽有著名的戚城文化遺產,我抓住這一寶貴資源,引導學生運用在本課中學到的表達方法寫一段話。對濮陽的孩子來說,一是戚城不陌生,二是介紹自己家鄉的名勝,他們有一種自豪感和責任感,更容易調動內驅力,也就更容易收穫成功的喜悅。

秦兵馬俑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秦兵馬俑》是鄂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一篇狀物類的散文,它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本文采用了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事物的方法,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從而把秦兵馬俑的特點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

2、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聯絡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巨集大,而且型別眾多,個性鮮明”的意義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說教學方法】

1、藉助電教媒體,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變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把學生帶入課文描繪的畫面,讓學生賃借電教媒體所展示的具體形象,感受、體驗抽象的文字、概念,從而理解課文內容,發展思維能力。教學時我就利用電教媒體為學生提供了課文所描繪的畫面,讓學生在感受畫面的同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網路的運用,能在讀與寫之間架起橋樑,創設讀寫結合的契機,加大重點知識的訓練密度,使學生在正確理解語言文字的同時,學會運用語言文字,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協調發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學時我讓學生寫出各種俑的特點,既檢查了學生的自學情況,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3、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生的知識習得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學習的基礎。在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情況下,組織開展小組學習、同桌交流等活動,就能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並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創造性。教學中我採用讓學生自學──交流──點評──理解──感悟的自主學習方法,使學生人人有學習的機會、動手的機會、展示的機會,體現教學的民主性、全體性。

三、【教學準備】

蒐集資料,製作網路課件。

四、【說教學過程】

1、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讓學生說說課文從哪兩方面介紹秦兵馬俑的?

板書:

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

(通過對課文主要內容的回憶,使學生很快進入課文情境。)

2、學習“規模巨集大”部分

1、學生自讀,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請同學們結合課文第2自然段,進入“規模巨集大”板塊學習。

2、交流並通過朗讀感受秦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到課文所描繪的情境,這裡我給學生準備了《秦兵馬俑》的音像資料,讓學生直觀地秦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逼真的畫面,動人的`音樂不能不引起學生和文章、教師的共鳴,課堂的三體為一也就水道渠成,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3、請同學們說說看到了規模巨集大的秦兵馬俑後有什麼感受。

(從學生的感受中能反映他們的學習情況,有利於老師如何安排以下的教學。)

4、用朗讀來感受它恢弘氣勢和高超的製作工藝:

引讀最後一句。

3、學習“型別眾多個性鮮明”部分

1、學生自讀4~9節,邊讀邊思考:

課文寫了哪些型別的兵馬俑?

2、交流。

3、請學生選擇最感興趣、最喜歡的俑,結合課文內容,並進入相應的板塊學習,細細地體會它的鮮明個性。用筆在文中劃出相關的詞句並同桌交流。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時就應該讓學生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選擇學生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習,他們的思維明顯比以前活躍,反映能力也會大大增強。)

4、進入“自己練練”板塊,完成填空練習:

兵馬俑個性特點

5、小結:

⑴“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他們神態各異: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呼吸聲。”

師邊讀邊出示相應的圖片。

(圖片的出示,給學生提供了形象的資料,使學生從感性上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秦兵馬俑的神態各異,從而激發民族自豪感。)

⑵根據提供的其他圖片,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和“好像”練習說話。

發揮想象,精彩仿寫

兵馬俑的“神態各異”還體現在哪裡?請學習課文寫法,快樂仿寫。

它們神態各異:

有的 ,好像在 ;

有的 ,好像在 ;

有的 ,好像在 。

五、總結課文,課後延伸

學生對於兵馬俑的探究興趣不能侷限於課堂,而應將這種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外。為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拓展訓練 :

想一想:

⒈為秦兵馬俑寫一個廣告語或導遊詞。

⒉蒐集秦兵馬俑相關的課外資料。

秦兵馬俑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秦兵馬俑》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位的一篇說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樂之都維也納》同屬第四單位。課文生動地刻畫了秦戎馬俑的範圍弘大、範例浩繁、本性光顯的特點。基於課文的特點,憑據《語文課程尺度》的要求,聯合課本的編滿意圖及本班學生學情,我訂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的:

1、能通過準確、流暢、有情感地朗讀課文,感覺戎馬俑的樣子容貌形狀與魄力。

2、明白並領會戎馬俑“範圍弘大,範例浩繁、本性光顯”的特點。

3、感覺故國久長輝煌光耀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伶俐,引發民族自大感。

教學重點:體會兵馬俑“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發展學生的個性,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與狼共舞方顯英雄本色,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環境中,培養學生“敢為天下先”的.品質尤為重要,借鑑竇桂梅老師“主題教學”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敢為天下先”的英雄氣概作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1、直觀演示法:為了突出教學重點,我製作了多媒體課件,為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兵馬俑的特點和有效進行學生、文字、教師對話提供了平臺。

2、啟發式教學法:新課標指出,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啟發者、引導者,因此我在教學中採用啟發與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的方法讓學生感悟課文內容。

三、說學法

1、讀中感悟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學生理解兵馬俑的特點時,我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為了讓學生更有創造性地理解與體會兵馬俑個性鮮明的特點,我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去體驗。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1、簡介背景,匯入課內。

課始,我以旅遊作為話題,由學生熟悉的話題過渡到兵馬俑,(教師板書課題),通過對背景的介紹,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2、抓住過渡,感悟重點。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了課文後,我讓學生說出給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板書。這樣的環節設計,教師沒有牽著學生的鼻子走,體現了個性化閱讀的理念。

3、學習“規模巨集大”部分。

在感受兵馬俑規模巨集大時,我抓住具體的詞句進行指導朗讀,並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在感受的過程中,教師只向學生提出了讀好句子的要求,這樣不僅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4、學習“型別眾多,個性鮮明”部分。

我讓學生讀出自己最感興趣了一種型別來,並出示具體的兵馬俑圖片進行指導朗讀。這樣尊重了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地位。

在感受兵馬俑“個性鮮明”特點時,我利用省略號巧妙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練習的願望,體現了課程標準“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的理念。

5、學習首尾,體驗情感。

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我通過指導學生感情朗讀首位段落和觀看影像資料,讓學生感受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智慧,領略了秦始皇“敢為天下先”的英雄氣概,形成了敢於張揚個性的人生觀。這樣不僅突破了教學難點,也體現了竇桂梅老師“主題教學”的理念。

6、課外拓展。

語文教學應注意講堂的延伸與拓展,表現生存到處有語文,造就學生終身學習語文的願望和風俗。為此,我計劃了兩個有選擇性的拓展訓練。

總之,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注意了語言筆墨的根本訓練和學生的閱讀感悟相聯合,注意了學生讀寫根本技能與語文實踐本領相融合,注意了語文學科的東西性與人文性雷同一。接納主題教學的模式,造就了學生“敢為天下先”的本性品格。

秦兵馬俑說課稿 篇8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秦兵馬俑說課稿。

一、說教材

《秦兵馬俑》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一方面用詳盡的資料說明了兵馬俑巨集大的規模,另一方面從身材體格、衣著披掛、動作神態等方面,準確、細膩地表現了兵馬俑的型別眾多、個性鮮明。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秦兵馬俑,感受其巨集偉氣勢,激發民族自豪感,培養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能力:認識8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會默讀課文,能結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馬俑的神態與氣勢。

3、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夠暢談自己的閱讀感受,激發民族自豪感。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通過閱讀課文,想象秦兵馬俑巨集偉的氣勢和鮮明而豐富多樣的神態,激發民族自豪感。

二、說教法與學法

我在進行教學時,選擇了以默讀為主,同時穿插了瀏覽、自讀、齊讀、有選擇的讀、師生配合讀這些讀書形式。在這個充分接觸文字的基礎上,給學生大量的時間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學秦兵馬俑的兩個不同方面時分別採取了三種不同的學習形式:

規模巨集大:默讀批劃—反饋—感悟

型別眾多:默讀—有重點的讀—感悟—感情朗讀—資訊反饋

個性鮮明:默讀—感悟—想象擴充套件

三、說教學過程

(一) 介紹歷史背景,激趣匯入

1、雖然學生對秦兵馬俑本身非常感興趣,但它畢竟是離我們兩千多年前秦王朝的產物,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這除了給秦兵馬俑本身罩上了一層神祕感之外,也讓學生對於它的理解與想象產生了很大的難度。因此我在開課時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詩匯入:“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候盡西來。”讓學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氣。然後我對秦王朝以及兵馬俑做了簡單的歷史背景介紹。在這個大的歷史背景下,為學生接下來在閱讀中感悟文字打下伏筆。

2、在板書課題後,問學生:知道什麼是俑嗎?什麼又是秦兵馬俑呢?《課標》對中年段的學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課前佈置學生去搜集相關資料。這個問題的提出一方面是瞭解學生蒐集資料的情況,另一方面是使學生對秦兵馬俑有初步的.認識,為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初讀感知,直奔重點

1、默讀課文,讀完後想一想從中感受到什麼?在學生初次接觸文字後,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感想,擴散學生的思維。

2、兵馬俑究竟有哪些特點,文中一句話概括的好,迅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課文第三自然段是對全文主要內容的概括,同時又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讓學生通過瀏覽課文的形式再次接觸文字,直奔重點,抓出兵馬俑的三個特點: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

(三)體會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

1、採用默讀批劃的形式,讓學生默讀相關部分,並劃出能感受到規模巨集大的句子。

2、在反饋時,重點指導學生從“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這句話中感悟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結合課文中的資料“五十個籃球場”“八千個兵馬俑”,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時引導學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達方法。

(四)瞭解兵馬俑的多種型別,感受他們威武的氣勢。

1、課文介紹了兵馬俑的哪幾種類型,默讀相關部分,找一找。

2、在學生了解了兵馬俑的各種型別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閱讀喜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類,認真讀一讀那一段,然後結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讀後的感受。

(五)走近兵馬俑,感受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精品。

1、走近兵馬俑,仔細端祥,會看到什麼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饋。

2、默讀這一段,想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3、在學生談完自己的感受後,再次讀一讀這一段,看看兵馬俑都有著什麼樣的神態,然後師生配合讀。通過多次對這段文字不同形式的朗讀,挖掘學生的想象空間。

4、還有的兵馬俑會是什麼樣子,它們又在想著什麼呢?請學生也用“有的……好像……”來說一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馬俑的神態各異,擴充套件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六)總結談話,激發學生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師進行總結:秦兵馬俑,這沉睡了幾千年的藝術瑰寶,一朝醒來,震驚了全世界。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為擁有這顆異彩獨放的明珠而感到驕傲。其實,中華民族值得我們驕傲的歷史文化遺產,還有很多,等待著我們去了解、發現。請大家下課以後,就行動起來,去搜集你感興趣的相關資料。課文雖然學完了,但是語文學習並沒有結束,而應是一個新的開始,通過這個巧妙的點撥,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培養學生探究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的興趣。

四、說板書設計

恰當的運用板書,不僅能加強內容的直觀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綱契領的作用。本課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

規模巨集大

型別眾多 舉世無雙

個性鮮明 來源

秦兵馬俑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秦兵馬俑》是人教版語文七冊第十九課課文。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狀物類的散文,課文從兩方面詳盡而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形象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而且深深地體會到字裡行間洋溢著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第一課時無須講得過多。“憑藉課文的語文材料,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通過讀寫結合切實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即為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教學重、難點,以及針對本班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文中生字新詞,尤其是四字詞語或成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寫結合切實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利用有價值的教學資料,結合課文內容,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味、解讀,理解秦兵馬俑“型別眾多、形象鮮明”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二、說教法、學法

1、激趣匯入

“趣”是樂學的先導,可以創造自主參與、和諧寬鬆的良好課堂教學氛圍。故而我在教學時力求採用精當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啟用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情感,引領學生放飛想象,指導學生咀嚼品味。

2、熟讀精思

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學會閱讀和發展語言。所以我們要不斷創設情境,創造機會,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充分讀書,讀而不厭,讀中理解。

3、遷移導練

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展開積極思考,再請學生把思考的成果用文字形式記錄下來,最後全班交流。寫的過程是思維的梳理過程,寫的訓練是思維的訓練。學生在充分地讀、悟的基礎上,各抒己見,自由表達。

三、說教學過程

(一)介紹歷史背景,激趣匯入

1、雖然學生對秦兵馬俑本身非常感興趣,但它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因此我在開課時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詩匯入:“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候盡西來。”讓學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氣。然後我對秦王朝以及兵馬俑做簡單的歷史背景介紹。在這樣大的歷史背景下,為學生接下來在閱讀中感悟文字打下伏筆。

2、在板書課題後,問學生:你們知道什麼是俑嗎?什麼又是秦兵馬俑呢?因為我在課前佈置學生去搜集相關資料。這個問題的提出使學生對秦兵馬俑有初步的認識,為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初讀感知,直奔重點

1、默讀課文,讀完後想一想從中感受到什麼?在學生初次接觸文字後,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感想,擴散學生的思維。

2、課文第三自然段是對全文主要內容的概括,同時又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讓學生通過瀏覽課文的形式再次接觸文字,直奔重點,抓出兵馬俑的三個特點: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個性鮮明。

(三)體會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

1、讓學生默讀相關部分,並劃出能感受到規模巨集大的句子。

2、在反饋時,重點指導學生從“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這句話中感悟兵馬俑的規模巨集大,同時引導學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達方法。

(四)瞭解兵馬俑的多種型別,感受他們威武的氣勢。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類,認真讀一讀,然後結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讀後的感受。

2、在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瞭解了各種不同型別的兵馬俑後,讓學生欣賞真正的兵馬俑,通過畫面直觀感受兵馬俑威武凝重的氣勢。

(五)走近兵馬俑,感受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精品。

1、走近兵馬俑,仔細端詳,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2、通過多次對這段文字不同形式的朗讀,挖掘學生的想象空間。

3、 還有的兵馬俑會是什麼樣子?請學生也用“有的……好像……”來說一句話。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擴充套件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六)暢談閱讀感受,激發學生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1、老師對課文進行了簡單小結後,讓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先小組交流再反饋。

3、藉此提出設問:學完了課文,你對秦兵馬俑還有哪些感興趣的疑問?於是我將會向學生推薦一些站,將學生的學習延伸至課外。

因為我認為課文雖然學完了,但是語文學習並沒有結束,而應是一個新的開始,通過這個巧妙的點撥,引導學生參與延伸性的語文學習,培養學生探究中國文化遺產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