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家長心得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長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長心得體會

家長心得體會1

家長會,老師的諄諄教導,猶如清泉,對我具有深刻的啟發提示,給我指明瞭學習方向。

這次的期會考試,學校為了讓我們提前適應會考環境,語文考試百分之九十的題都是按照會考題型出的.,這是為了讓我們在三年後的會考裡不吃虧,我要牢記孫老師的建議後,答卷需做到認真審題,深入思考,規範答題,卷面整潔,文言文翻譯要提高準確度,閱讀題要緊扣主題和中心,孫老師說語文很好學,很容易提升,給了我信心,對語文不能有畏懼的想法,要樹立積極面對的心態。

數學要主動學習,注重平日的學習細節,例如認真改錯等。七年級八年級是人生中成才的關鍵階段,比高中還重要。英語要自主自覺學習,拓展詞彙量,基礎知識不能出錯。小四科的學習要溫故而知新,不能積攢。

自律,慎獨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在今後的學習中,我要更加積極主動,端正學習態度,努力提高成績。

家長心得體會2

20xx年x月x日晚,本人以xx家長的身份,參加了xx幼兒園本學期的家長會。給本人的一個感覺就是:幼兒園精心部署、老師們細心準備、家長們獲益良多——營造了一個成功的家長會。作為幼兒的家長,本人總結本次家長會為三個詞語:感謝、學習、期望。

與很多家長一樣,父母最關心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幼兒園是孩子們離開父母,獨自面對陌生環境的第一個舞臺,是孩子們人生之初邁開的第一步,是最關鍵人生階段。他們在幼兒園學習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的社交能力,學習基本文化知識的儲備能力。幼兒園的每次家長會,無疑是家長們瞭解孩子在園情況以及向老師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的一個絕好機會,我們感謝幼兒園和老師們提供的溝通機會,更感謝老師們為孩子的茁壯成長付出的辛勤勞動。

當晚家長會的“盛況”可以用園長的“一望無際”、“人頭湧湧”來形容,毫不誇張地描述了家長們參會的熱情,這不僅反映了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更反映了家長對幼兒園和老師們的支援和感謝。倘若幼兒園教育水平不盡人意的話,家長還會這樣踴躍參加嗎?這就證明了家長對幼兒園和老師們的感謝之情。

家長會的第二個議程就是“知心姐姐”xx老師給家長帶來的“關注孩子成長心動力”講座。x老師是幼兒教育的專家,她字字珠璣,用生動的例子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幼兒教育的重要之處,使我受益匪淺,學習到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要培養小孩的自信,要“美化”家長的情緒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要做小孩成長的夥伴,做好老師和小孩之間的橋樑,同時加強自身的學習,達到家園共建的目標。聽取了此次講座,本人彌補了日常對幼兒教育的不足,找到了幼兒教育的方法和竅門,增強了教育好孩子的信心,獲益良多。

講座完畢後,我回到小x班參加班裡組織的家長會。班裡的氣氛更加活躍,看到孩子平時學習的環境,心裡更加愉悅。老師在講臺上細心、詳細地總結了上學期的情況,指出了孩子在園裡存在的問題,並對本學期的教育重點和計劃進行的展望。聽著老師們高水平的講課,看著裝置完善的教室,清潔衛生的環境,家長們心裡踏實,面露笑容。

本次家長會使我更深入、全面地瞭解幼兒園、老師和小孩的情況,收益頗豐。對家長來說,期望的是孩子的收穫。通過這次家長會,我對小孩在xx幼兒園的健康成長是充滿信心的!

家長心得體會3

茜茜在家裡是很活潑,好動的孩子,喜歡唱歌,跳舞,但是比較膽小,是個慢熱型的孩子,所以我提倡儘量帶孩子多去和外面的人接觸,多帶她接觸大自然。

在她兩歲前時,根本就是害怕見到陌生人,見到陌生人就是死死的抱著媽媽不會鬆手的,正好我們住的附近新開了一個早教中心――真寶貝,這個早教中心週二到週日每一天早上10:00都有一個小時的親子游戲,由於當時住得近,也能夠叫奶奶每一天都帶她去參加這個親自遊戲,剛開始一個月到二個月,茜茜都是不會和任何人互動的',看到老師也會不好意思,會躲起來,但是她還是很喜歡那裡的氛圍,能夠玩遊戲,還有滑滑梯和波波池能夠玩,到了二個多月,茜茜開始有了變化,老師能夠帶她單獨去玩,而且會有勇氣敢坐到老師的旁邊和老師一齊跳舞,雖然還是比較敏感,但是我覺得這對她來說是心理上的一次挑戰,媽媽覺得她已經做得很好了。

今年過年前,我們從布吉搬家到寶安,過完年,就讓茜茜直接讀了創業二村幼兒園,孩子剛上幼兒園,作為媽媽是最擔心的,因為她是個性膽小,敏感的孩子,就個性怕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離開了家人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會哭鬧,能夠讓我吃驚的是,第一天送茜茜上幼兒園,看著那麼多的新生都圍著老師在哭,她竟然沒有哭,當然我們之前也有和她做過思想工作的,我和她說,到了幼兒園,就是自己和老師,小朋友一齊玩,媽媽去上班,下午會來接她回家,她答應了,到了幼兒園她真的沒有哭。這個狀況對於媽媽來講,真的是很吃驚的,同時也明白孩子其實自我的內心調節功能是挺強大的。

一天和爸爸帶她在新安公園玩,那天公園裡正好搭了個舞臺,我和茜茜說:“茜寶你去那個舞臺上表演一個節目好嗎?”茜茜在家裡也是經常給大家表演節目的,本來以為她會彆扭,會不要去,沒有想到,她竟然一口就答應了,但是有個條件是,媽媽和爸爸也要上去表演一個節目,呵呵!她站在舞臺上面,下面也有一些在遊玩的人正坐在那休息,她竟然很大聲的說“大家好,我叫童麟茜,我今年3歲,我此刻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名字叫青蛙呱呱呱”然後就開始大聲的唱了,這又給媽媽一個大大的驚喜!(那天媽媽把這段給錄了下來了哦)

當然這些只是生活中的點滴,茜茜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表現得內向,膽小,害羞,但是媽媽感覺得到她的一點點的改變,我明白茜茜是需要鼓勵的,是需要透過慢慢的熟悉周圍的環境,在她感覺熟悉的環境下來表現自己的,所以只要給她必須的時間,她必須能夠做到的!

家長心得體會4

心得一:把愛放生,做父母的不要事事包辦,只有自理能力很強的小孩子,什麼事都難不住他了,他才會自立,自強,自信。這也是為了他自己以後的人生打下基礎。

心得二:尊重孩子,做父母的一定不要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物,想打就打,想罵就罵。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尊嚴,你只有尊重他,他才會學會尊重你,尊重別人。這樣他才會在以後的人生路上能得到更多的朋友。

心得三:愛不等於縱容,做父母的一定不要事事順著孩子,要學會怎麼拒絕孩子,要讓他知道,你為什麼要拒絕他,你的拒絕理由是什麼?要讓他知道有時對他的拒絕也是對他的一種愛,人生漫長的路上不一定都會事事如意,就算不如意,他也懂得怎麼做。

心得四:要學會賞識孩子,不要分數是第一,過分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要知道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會有一個閃光點,你要懂得發現,也要懂得條條大道通羅馬。做父母的要因材施教,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得到快樂。

心得五:要重視品德教育。要知道先學做人,後成才的道理。只有一個品行優良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尊敬。只有品行優良的人才不會走太多的錯路。要把理想/信念和愛心做為主要教育目標,由始至終貫穿在孩子的教育中。

 心得六:要教孩子生存技能,現在大多的小孩子都是在雙職工家裡出生,沒有家長會一天到晚都陪同在孩子的身邊,做父母的要教會孩子平時基本的生存技能,不要隨便接受他人的禮物,知道常見的安全符號和標誌,懂得在遇到危險時該怎麼做。

家長心得體會5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寶寶都五歲了,他是一個活潑、可愛、有點內向的小男孩。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獨立意識也漸漸增強。有時感覺真像個"小大人"。

對於寶寶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邊汲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寶寶的特點展開教育。寶寶上幼兒園後,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看著寶寶的進步,心裡有說不出的開心,在這裡向老師們說聲:辛苦了!

我認為孩子應該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成長,享受他無憂無慮的童年。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喜歡的活動方式。玩的過程中既能讓他們活動樂趣,也能從中學到各種的知識,寶寶在玩益智遊戲的過程中,贏的時候就會特別的開心,輸的時候就會很難過,通過遊戲可以讓寶寶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惱。我不在乎他現在能學多少有用的知識,而注重的是寶寶的身心健康,讓他能夠會懂得自尊,自強和自立。以下是個人育兒的一些親身體會:

一、幫孩子培養興趣愛好

孩子有自己的愛好,他的生活會充滿樂趣,記得寶寶上中班的時候,經常在家拿筆畫畫,當時都沒怎麼在意,後來在老師的引導下才發現他很喜歡畫畫,就給他報了美術的興趣班,寶寶非常開心,在學校上課也很專心,放學做完作業就開始畫畫,還經常叫我們陪他一起畫,在沒有上興趣班之前,一放學到家就看電視。現在只要是週末去上美術可,早上早早的就起來了,高高興興的去學校了。

二、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每天睡覺前我都會給寶寶講幾個小故事,讓寶寶學會一起閱讀和傾聽,並且可以讓寶寶在故事中學到一些知識。每次講故事的時候,寶寶都會認真的傾聽,遇到問題都會問明白,而且還能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來。現在每次去超市他都要我陪他去看書,有時候看了不想回家,最近學校又辦了個親子閱讀,去看了一次就問我下次什麼時候再去,說裡面的書很好看,現在晚上講故事的時候,我們倆都分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進對話。有時候是一人各講一個故事。漸漸的寶寶變得愛學習,愛看書了。

三、讓寶寶學會自己動手,學會獨立

我比較注意培養寶寶的自主動手的能力,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經常告訴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上起床,穿衣服,洗臉,刷牙,穿襪子,鞋子。適當的做點家務,如吃完飯幫忙收碗筷,擦桌子,倒垃圾等。給他買東西的時候,也讓他自己去挑選,去買單。

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和寶寶相處時,更多是當他的'知心好朋友。我常常和孩子聊天,聽他說話唱歌表演,當他最忠實的觀眾。每天放學回來我都會問問寶寶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況。寶寶就會很開心的講述他在幼兒園所發生的一切,有他的小同學、他的老師、有他學到的東西、有他的想法。這能讓我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思想,有助於配合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也鍛鍊了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成長的見證,最後,祝願孩子們都健康、平安、快樂!。

家長心得體會6

通過學校的精心安排,國中階段的第一次的家長會讓我受益匪淺。專家和老師們從良好習慣的養成、家庭教育、家校聯合等方面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見解,用事例說明,深入淺出,我很受啟發。看得出來,新城中學有一批充滿愛心,富有責任心的好老師,他們一心想把孩子們培養成人、成才、唯恐一個孩子掉隊。下面是我參加這次家長會的一些心得體會。

提高自身的素質,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聽了丁教授的報告後,我深感慚愧,一直以來自己總以為對孩子的教育比較重視,現在才明白其實自己一直停留在思想和理論上,總以自己工作忙,家務多為藉口,為自己的不學習、不行動找理由。經過反思,今後我們全家會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要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保護孩子的`上進心和自我展示的積極性。在這一點上,丁教授用自己親身對待孩子的經歷讓我反思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確實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前我可能和大部分寵愛孩子的家長一樣,對孩子包辦的太多。其實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是一個大人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展示自己並期望得到讚美和鼓勵的需要。所以,我們要更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孩子商量,多聽他們的意見,允許孩子做選擇和決定。放手讓孩子接觸生活,體驗生活,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經受磨鍊,增長能力,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相信他們,相信我們早一天放手,孩子就會早一天長大。

要多讚美和信任孩子。多給孩子一些微笑,當孩子學習和做事的時候,要允許孩子犯錯,容忍孩子的缺點。剛開始時孩子也許做的並不好,但我們不要指責孩子,不要用成年的標準去要求孩子。當孩子要放棄的時候,我們要耐心的鼓勵孩子再來一次,這樣會給孩子帶來越來越多的自信。

要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我們要積極地影響和教育孩子,要努力成為孩子信賴和尊敬的好朋友。只有和孩子養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才會樂於和我們溝通、交流,我們才能更好的影響和引導孩子。

要培養孩子學會感恩,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有創造才能的人。

上面總結的幾點是我在這次家長會後的心得之一、二,還有許多細節一時難以言表。總之,通過這次家長會,我更清楚的認識到,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們一定要站的更高些,看的更遠些,想的更深些,做的更實些。孩子是我們永遠的希望,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多和學校老師溝通,雙方共同關注教育孩子,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成功,未來一定很精彩!

最後,要感謝我們尊敬的老師們,有你們的愛心、你們的敬業精神,把孩子交給你們,我們一百個放心。在第27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恭祝各位老師節日快樂!健康幸福!

20xx年9月2日

家長心得體會7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做一個好家長,是每個當父母最想做好的事!

孩子在上幼兒園時,我們覺得做父母其實挺輕鬆、挺簡單的。只要給他吃飽,穿暖,每天開開心心的就行了。但自從上了國小之後,這個感覺給了我們180的轉折,讓學會了隨意、輕鬆的我們有點迷惘。孩子不僅有了學習的壓力,還有如何處理好同學之間關係的壓力。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麼地任性與隨意。同學之間的交流與比較,讓孩子有了緊迫感。所以做為父母,做好及時地、正確的引導很是關鍵。不然起步沒做好,接下去的工作會越來越繁重。幸好學校為我們這些70後、80後的父母想得很周到,及時安排了家長學校的學習。通過家長學校的學習,收穫不少,感觸良多。作為一年級的新生,孩子們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而我們家長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也許有小部份家長認為學生學習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所以把孩子的學習培養扔給學校或校外的輔導機構。但我認為孩子更多的學習來自於家庭,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關鍵的老師。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養好孩子。現在的小孩都是獨生子女,家裡全是大人;因此,他所接觸的`家庭環境其實是一個成人的環境,而學校的學習環境又和家庭環境有著相當大的差別。在這中間,家長和老師就承擔了橋樑作用,只有家長和老師充分的溝通,才能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成長。如學校舉辦的“和孩子一起成長”活動,就是讓父母去跟孩子溝通,像朋友一樣一起進步,一起成長。同時通過家長和老師的溝通交流,共同探討孩子教育問題,達成共識。

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孩子從一張白紙漸漸走進五彩斑斕的世界,如果沒有及時與正確的引導與習慣的培養,結果可能是完全二個不同的走向。所以我們要根據自己家庭實際情況來進行家庭教育,在家裡就要從孩子的書寫習慣、做作業的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著手。但父母不能只要求孩子怎麼做,而應該是身體力行,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我個人感覺“數學是理性的,語文是感性的”。一個完美的人就應該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所以從國小開始就要正確平衡好孩子這兩方面的培養,千萬不要偏向於哪一個。

家長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正確看待自己的孩子。理解、尊重孩子的選擇;信任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與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上看待事情與分析問題,父母請千萬不要站在巨人的高度,讓孩子站在矮人的角度去仰視你,服從你!每個孩子都有他不一樣的閃光點,我們做為父母要積極地去發掘,不斷地去鼓勵。讓孩子更容易的相信你,親近你。

教育子女是一個長期、艱鉅、繁重、複雜的任務…這近一年來,讓我發現原來做一個好父母遠比做一個好孩子更難!家長學校的學習教了我很多,雖然真正做起來很不容易,但我想只要我們肯去做,去一點一滴的進步,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最後的贏家肯定是您和孩子!

謝謝!

家長心得體會8

時間過得真快,xxx年11月18日再一次走進了甲來路國小,參加了兒子二年級以來的第一次家長會,此次家長會的主題是“相知、相伴、相守”。會上,鄭老師和沙老師細緻入微地從各個方面對孩子所學內容以及現狀和對期末檢測的策略進行了分析。通過這次家長會,讓我更深地認識到了對孩子細節培養的重要性。

另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孩子很喜歡讀書,每天堅持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課外閱讀,但孩子寫話時還是有些困難,我認識到心中有物,才能下筆成文,所以以後要多帶孩子接觸廣大的世界,有了切身體會才會有言可發,比如這個星期帶孩子去遊玩,在遊玩的過程中,指引孩子去說出他眼中的大自然,讓孩子感覺其實寫話也不難,無非就是“我手寫我心”,逐步提高孩子的寫作興趣。

在關注學習過程中,我們也不能放鬆對孩子的體育鍛煉,加強對跳繩、肺活量、50米跑步和坐位體前屈的鍛鍊。讓孩子在快樂學習的.同時能又擁有健康的體魄。除了體育鍛煉之外,家長更多地要在細節上關注孩子、引領孩子,作好家校結合,幫助孩子更快、更好的學習和發展。做到德、智、體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xx班xx媽媽

家長心得體會9

我們的兒子劉亞南,現在在吳江市蘆墟第二中學上學。在學校和老師的良好教育下,孩子身心各方面全面健康發展,學習成績優秀,還當了副班長。我們在關心兒子在校學習的同時,也注重兒子的家庭教育,努力建設學習型家庭,使家庭成為兒子學習的第二課堂。以下,是我們在兒子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培養孩子的學習精神。

我們夫婦原來的學歷都很低,中專畢業參加工作後,都堅持在職學習,先生參加了成教大專、本科學習,我也參加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可以說,兒子是在我們夫婦邊自學邊育兒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我們的“身教”,在家庭中為孩子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在“身教”的同時,我們還注重“言傳”。孩子爸爸還以贈言的形式,對兒子進行教育。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聞過則喜”,等等。兒子對贈言也能熟記於心。

二、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一是習慣學習。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為成為習慣。如果學習成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那麼他的學習成績就沒有理由不優秀。孩子爸爸給孩子講古人讀書的“三上”之功(馬上、床上、廁上),呵呵,現在家裡到處是翻開的在讀的書。二是快樂學習。我們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避免交給他不喜歡甚至厭倦的學習任務。三是效率學習。學習必須有高的效率,必須得法。低效甚至無效的學習,只能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影響孩子全面發展。所以,在家裡,我們給孩子提出學習要求時,總是思之再三、慎之又慎。如,我們要求他每天聽讀一小時英語,對提高英語成績很有好處。

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本錢。我們十分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是關心孩子的飲食營養,保證其身體正常生長髮育。二是督促他進行體育鍛煉。三是加強談話溝通,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進行及時正確的教育、引導,促進孩子心理健康。

家長心得體會10

4月17日星期四,是z國小的一年級家長開放日。雖然兒子上學後,我也曾參加過學校組織的教育講座,與一(上)班主任葉老師的見面會,已經初步瞭解國小生學習規範和教育理念等。但對於真正走進學校的教室,和老師孩子一起體會課堂樂趣還是第一次。對此,作為家長是好奇的,也是充滿期待的。

頭一天晚上,兒子一再叮囑我:“爸爸,明天你一定要參加班級活動哦!”而我也迴應著“你要好好表現噢”。其實我也想探個究竟,一個學期過去了,不知兒子在課堂中表現好不好?

早晨7:30,兒子就催著我來到學校。此時一(6)班的教室裡早已書聲朗朗。在領讀員的引導下,同學們稚嫩而又富有感情地一遍遍朗讀著課文詞語。我也不由自主的進入了角色,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彷彿又回到了30多年前的學生時代。

8:05分整,隨著校園裡響起一陣陣“嘀鈴鈴”的出操聲,小朋友們排著整齊的佇列來到了操場。在初升的太陽中,孩子們迎著春風,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從做廣播體操開始向家長們展示校園內的學習和生活過程。

二) 在我的記憶中,45分鐘的課堂大多是呆板的,理科類甚至有點枯躁乏味。總看到老師在講臺前很認真,不停地灌輸著書本知識,但學生們吸收到的養份卻並不多。沒想到今天的兩堂公開課,一為張老師上的美術課,二是陳老師的數學課,她們從孩子們的興趣點入手,教學在深入淺出中展開,一下子就激發了同學們的求知慾望,都營造出寬鬆融洽的課堂氛圍。

美術課的“手指印畫”,在老師的蘸著各種色彩的手指畫啟發下,學生們變得思維活躍,一個個成了小畫家,每人都完成了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在良好的教學氣氛中,很多小朋友都積極舉手踴躍發言。而對於數學課的 “找規律”,老師從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現象去引導學生髮現“規律”,比如每週七天、每天太陽的升起落下、圖形的排列組合等,同時也讓小朋友自己演繹馬路上 “紅、黃、綠” 訊號燈的'變化,從動作中體驗“規律”的存在。讓學生對抽象的數學有了具體的認知,真是符合“玩”轉數學的定義。

開放日表面上是一種形式,深入瞭解後覺得更多的是一種理念。新穎的教學模式引發學生髮散性的思維,對於孩子們的積極思考,善於觀察,接受知識都是富有成效的。我家的小朋友在不斷的培養中,上課也變得能舉手發言了,還上臺去講解自己的畫作,並且得到了老師的肯定。這讓我很欣喜,也由衷的道一聲“老師,你們辛苦了”,相信你們辛勤付出的汗水一定會有回報的。

三) 通過“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們到校園內親身感受學校的氛圍,親眼目睹孩子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家長們可以近距離相互接觸,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同時,有機會與老師們面對面的溝通,更好地瞭解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過程。這在家長和學校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為家長及時發現小孩的一些問題提供了良好的視窗,比如我家的孩子回家作業完成的質量為何一直不高?上課時舉手發言總是不積極等現象。現在就能有針對性地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取得進步。

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在大家的努力下,家校的緊密合作已經結出相應的果實——比如小星星圖書館的建立,各假日小分隊的團隊活動開展,以及上月成功舉辦的班級親子運動會等,這些都為孩子的發展創造了豐富的環境。

為了家校間更加有效地進行聯絡,增進相互的理解與支援,共同探討教育方法,分享育兒理念,此次開放日還進行了家委會的選舉。在班主任陳老師的精心組織下,有17名熱心家長積極參與的首屆家委會圓滿出爐。它是我們家校聯絡的紐帶,相信能更好地實現家校互動,正如壽語菲同學的媽媽所言:我們是為了孩子的快樂成長而來,那就築起愛的籬笆造就溝通的平臺。

學校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只有通過家校的全力合作才能邁向成功。家長們、老師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家長心得體會11

生了二胎後,為何對大寶有愧欠的感覺?

在生老大之前,我和老公就商量好了,不讓大寶獨自長大,會再給她一個伴兒。童年的小夥伴是什麼東西都代替不了的,姐妹之情是她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姐姐接近3週歲的時候,妹妹出生了,轉眼4年過去了,這對小玩伴也經歷了多數兄弟姐妹之間情感的和平和戰爭。她們漸漸長大,相處地也越來越融洽了,作為父母的我們打心眼高興。

有些生了二胎的寶媽存在一種奇怪的心理,就是對大寶總是存在愧疚的心理,總覺得自從有了二胎之後,對大寶的的關心都減少了。和多數父母一樣,也曾有過對大寶的愧疚,玩具分配問題,姐姐要不要讓著妹妹等等問題。

自從有了二胎之後,尤其是在月子期間和小寶一歲之前,這段時間是寶媽最忙的時候,而且也是心情起伏最大的時候,有時候因為一件小事就會突然火大,如果兩個孩子年齡差距小,大寶也需要媽媽的關愛,甚至比以往更黏人,大人常常會因為精力不濟,心情煩躁,對大寶的態度會很惡劣。等脾氣發完,事情過去之後,更會覺得自己對大寶不好,有虧欠于大寶。

想起妹妹剛出生,我剛出月子的時候,姐姐要吃蛋糕,妹妹餓了要吃奶,我讓姐姐等一下,她便一直問:好了嗎?我想吃蛋糕,什麼時候能吃蛋糕?我說等一下,妹妹吃飽了睡著了,我就幫你切。因為等的時間長了,她愈發情緒激動,最後開始哭,我又心煩有心急,大聲喊她出去,結果一發不可收拾。看著她可憐的樣子,我心痛不已,一邊一個寶貝,我們哭做一團。我真心覺得對不起姐姐,她也只是個孩子,媽媽就是她全部的世界,被這個世界拒絕了,她是多麼無助。後來老公回家不停安慰我,給我分析在這個階段情緒起伏較大,是很難控制脾氣的,吼孩子不是本意,不必過多自責。從那之後他下班或休息的時候會多花很多和姐姐玩,我有了時間休息,心情也漸漸平靜,能更好的照顧姐倆了。

有個寶媽說,大寶四歲多,二寶二十多天了,從懷孕到生產那天大寶一直跟我睡,順產住院四天。大寶晚上跟著姥姥姥爺,白天在醫院隨時能看見我,過來看看妹妹說好高興,他真的有妹妹了,然後問我還疼不疼,就出去玩,玩夠了想我再進來看看。出院後第一天在我床上睡著了,他奶奶非得抱到她屋,我也不能強制說不讓抱,後來半夜大寶哭著回來了,從此都是跟著我睡。左邊兒子,右邊閨女,最邊上孩子們的爹。生二胎為什麼要委屈大寶呢?寧願自己累成狗也不能委屈孩子,不然我為什麼要二胎呢?

除了這種情況外,大寶有時候也會覺得有了弟弟/妹妹之後,媽媽就不愛自己了。有個網友說,自從有了二寶,雖然大寶也喜歡妹妹,可是大寶畢竟也還小,有時不聽話我說他,他就哭著說媽媽不要我了,而且一直重複說很多遍。真的很心塞,有時明知他的要求無理,卻不忍心拒絕。

有的家裡甚至會出現大寶嫉妒小寶,趁大人不在的時候打小寶。寶貝大一點會因為吃東西,分玩具鬧意見。我家的'做法就是大的吃大的,小的吃小的,吃的一樣多的話對妹妹腸胃不好,玩具輪流玩。姐姐應該照顧妹妹,但妹妹要聽姐姐的。誰錯了誰道歉,而不是說大寶應該懂事,事事就該讓著小寶。

兩個孩子年齡差過小的話,兩個孩子的矛盾會多些,大寶就會覺得自己會受到偏待,從而處於弱者視角,總覺得自己受到了冷落。年齡差距大的兩個孩子,老大懂事些,不會為吃的玩的去和小寶爭,但內心卻極為敏感,父母要多和老大交流溝通,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關愛還和從前一樣,只有家長不偏倚,兩個孩子之間相處才會更和諧,寶媽也就不會出現愧疚的心理了。

父母不必嘴上老強調公平,會給孩子一種真的很委屈的感覺,久之就會產生不平衡的感覺。孩子需要的是尊重,不是無條件的順從。用實際行動來表達關愛,換位思考,才更有利於兩個孩子的成長

家長心得體會12

一場與眾不同的家長會,一場老師用心的安排。在會中,我邊傾聽,邊感受,想說的太多太多。

我就說說徐老師給我們提問對孩子關注度吧。對孩子的關注度適合就好。太滿的關注,對孩子來說是壓力,對家長是負擔。後來徐老師說是有質量的關注,在孩子需要你,你可以認真地傾聽,用心的陪伴。孩子就是孩子,會犯錯。父母對她知根知底,對孩子的更是清楚。放小抓大,不是原則上的問題,不要去指責孩子,讓孩子去做,自己去體驗。把握好大方向。不要時刻關注孩子,孩子會反感的。祺祺就是這樣,我們因為太多的關注,造成一度關係很糟糕。所以對孩子的關注適當的就夠了。孩子也需要獨立的,不被打擾的空間。

我的孩子在家長會上的表現給了我狠狠的一棒槌,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打亂,而不自知,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傷心呀!

我的孩子會埋怨人,在跟老師上次的`溝通中,我知道了祺祺的這個問題。我會重視這個問題,謝謝老師。

孩子的諸多問題,會影響你的情緒。作為家長,一定要相信你的孩子是好的,不能放棄她。要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長。

家長心得體會13

得益於路老師的推薦,今天有幸聆聽了楊正偉老師關於家校共育的講座,聽後如醍醐灌頂,自覺受益匪淺。

楊老師在講座中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從製作一份檔案、組織一次活動、拍攝一張照片、認識一位忙人和寫好一封書信,五個方面為我們道出班主任家校溝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竅門、小絕招。

製作一份檔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個孩子,以及孩子背後的每一個家庭,所以要為每一個孩子製作一份真實的檔案。同時讓家長覺得老師願意去關注瞭解他的孩子,為營造良好家校關係邁出第一步。

組織一次活動,作為班主任要時常關注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況,及時組織一些溫暖的親子活動,促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情感,也使家校溝通變得輕鬆而充滿溫情。

拍攝一張照片,時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來發給家長,讓家長能夠感受到孩子在校時的幸福與快樂,也會給家長帶來愉悅的感受。一張照片能見證孩子在校時最感人或最真實的一面,這些美好的瞬間,記錄下的'是孩子們最為燦爛的片刻,也會讓家長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孩子,為家校溝通鋪設好堅實的橋樑。

認識一位忙人,我們作為班主任要對於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都要去關注,真正做好家校溝通,讓家長們體會到我們對他孩子的關注與愛護。去認識好“父親”這個忙人,

寫好一封書信,書信不在於有完美的文筆,而在於情真意切,在於那種默默而溫暖的理解與溝通。我們可以動員孩子常和父母寫寫信,讓家長與孩子之間更好地溝通,從而讓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

聽過楊老師的講座後,使我對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對家校建立和諧關係方面收穫不少,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嘗試運用這些方法,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路上,去和家長們一起努力向前。

家長心得體會14

由於現在小孩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加上現在生活條件好,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很難給幼兒一個獨立成長的機會,直接導致幼兒在身體和人格上的不足。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學校、老師的教育,更和家庭、父母的培養息息相關。現在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誰都不可忽視,現淺談幾點:

1、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品質是第一要素,是決定孩子未來人生道路的關鍵。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社會周圍環境的一些消極或負面的影響,因此,我們做到凡事從正面教育孩子,幫助孩子辨別是非、真善,培養孩子的善良、寬容、積極樂觀、富有同情心、客觀公正等良好品質,以及熱愛集體,尊敬師長,遵守一切規章制度等行為規範。而家長是孩子的“克隆”物件,家長是子女所有行為的被模仿者與榜樣,想要孩子有好的品質,首先要從我們自身做起。

2、注重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一經養成,孩子將終身受益。

首先,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儘量讓他自己去做,包括自己趕車上學,自己背書包,自己洗漱、穿戴,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其次,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和思考的習慣,針對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們有意識引導孩子自己做學習計劃,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自己做檢查,家長最後作全面檢查。

3、注意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一樣有自尊的。

有的父母總是喜歡在別人面前說自家孩子不好,這樣做的效果往往是相反的,孩子的心裡產生逆反心靈,孩子就會想,我做得那麼好,父母說做得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這麼不好,乾脆就不做好。別總盯著孩子的缺點,孩子是要經常誇獎的。4、善於挖掘孩子的潛在優勢,培育孩子特長和興趣。每個孩子都有特長,家長應揚長避短,善於挖掘孩子的優勢,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思考是在好奇和興趣中產生,家長千萬不要磨滅孩子閃光的苗頭。

家長心得體會15

學校和我們家長都一樣,都希望孩子們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長,好好讀書,認真做人,所以給每位一年級同學的家長開辦家長學校。通過家長學校這個平臺,我們更充分地感受到了學校追求一流和全面素質教育的努力。

記得第一次參加家長學校的開學典禮時,還帶著不少的疑惑:家長學校多麼陌生的詞語!可當一堂課聽下來才明白其中的奧祕,原來這是針對我們這些年輕父母專門開辦的學校,也是讓我們認識到家庭教育在推進素質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助我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更是讓我們明白做人遠比分數重要的一所好學校。所以,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家長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

下面結合在家長學校聽課後的感受和所受到的啟發談幾點自己教育孩子的體會,同時也與各位老師和家長共同交流與探討:

一、賞識教育

關於賞識教育,我還特地買過碟子來看過,後來也在家長學校的講座裡聽老師提起。我們發現並賞識孩子的進步,不僅影響到孩子學習和做事的效果,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對學習和做事的態度。如果我們對孩子的進步不聽、不看、不肯定、不讚揚,孩子的學習態度肯定會受到打擊。所以我們不要吝嗇我們的微笑和表揚,常給他媚勵:“你很棒!我真替你感到驕傲!”當然,賞識教育並不意味道著拒絕批評,只是別忘了在批評他謬後仍記得給他們一個擁抱,讓他們知道我們有多愛他們!

二、學會寬容,拒絕自私

現在的孩子都是生子女,都是家裡的小皇帝,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我相信眾多的家長對此都深有體會。生子女的家庭往往以孩子為中心,從小到,習慣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事都無須其操心,因為父母會把一切安排的妥妥貼貼,有什麼好東西都是一個人擁有享。做錯了事,打不得,說不得,由此一來就養成孩子自私的性格,不懂寬容。所以我們就要培訓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們懂得與別人分享快樂,懂得謙讓、懂得尊重、懂得團隊精神,更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我常常告訴兒子,在班上多交朋友,要時常助別人。或者在接受了同學的助時,要懂得謝謝和感恩!

都說生子女是自私的一代,象他們這樣從小缺少必要的磨練和經歷,顯然是人生一缺憾和危機,而這很容易造成其個人性格思想上的缺陷和不足,確實很難想象將來步入社會會有怎樣的表現和姿態。

三、接受挫折和失敗

對於自己的兒子,我知道在這一點上我做得非常差。從他出生到現在,幾乎沒受過挫折,也沒經歷過失敗。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兒子在學校由於不小心把同學撞倒了,從沒被老師批評過的他由於太緊張而臉色變,倒把老師嚇倒。由此可見,過於的呵護備至讓他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沒有承受能力,所以適當的`讓孩子出溫室見風雨是有必要的。出國留學有一天兒子回來後告訴我說他今天被老師罰站了,我問為什麼?他說因為上課講話,在我還沒來得及發表評論時他說:“媽媽,你不是說要讓我接受挫折教育嗎?被老師罰站了算是接受挫折了吧!當時我就笑了,是啊,也許偶爾犯一下錯誤被老師批評未必不是好事。

四、承受屈

承受屈是堅強勇敢的表現,是更為成熟更為深沉的勇敢。而這種承受或者這種承受力正是我們孩子身上所缺少的。也許將來我們不會為他們的學習擔心,不會為他們的成績擔心,但卻會為他們如何走向社會?如何在社會中找到自己?又如何迅速融入和適應這個複雜而多變的社會而擔心?

那麼孩子在學校或是其他地方受了屈,就告訴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相處就要互相謙讓,這種謙讓與屈不會讓他失去什麼。而我們更要教育他在勇敢地承受屈的同時更要勇敢地站立起來,保持健康的心態和高尚的人格。

五、養成良好的習慣

能改變我們一生的,也許就是一些良好的習慣!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種習慣;對孩子而言,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受用終生。父母的言傳教也會潛移默化的改變和影響著孩子。所以在我們要求孩子別這樣別那樣,要這樣要那樣時請問問自己是否這樣做了。而良好的習慣都是在一些瑣碎和細微的小事中培養和形成的。都說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那麼希望通過努力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他們將來在尋找成功時不至於兩手空空。

六、一分付出一分收穫

有朋友跟我說國小的孩子應該是在玩耍中度過,不應該整天學習。也許這話不錯。能讓孩子在他的童年想多快樂就多快樂,在他還是無憂少年時盡情享受快樂時光。可是,現實的教育卻讓我們不能這樣。面對如此竟爭激烈的社會,真恨不得教會孩子七十二變的本領,所以為了不輸在起跑線,為了助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更成功的地尋找幸福,作家長的只能是讓他們學會更多的東西。當然,撥苗助長也不好,孩子的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而那些對孩子的學習放任自流,實施“開放式”管理的家長,你只有付出了,才有可能獲得你想要的結果。

記得有這樣一段話: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長為參天樹,那就讓他做一棵默默無聞的小草吧,他一樣可以給你帶來春天的美麗;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為一片汪洋,那就讓他做一朵最小的浪花吧,他同樣可以帶給你跳動的喜悅;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為一位名人,那就讓他做一個平凡的人,無論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或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也無論是一名人還是一位商人,只要他誠實、正直、善良、上進,為父母者都應感到驕傲,只要他是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足夠了。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家長要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理解孩子,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同時作為家長也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在溫馨、快樂的環境裡健康成長、輕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