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心得與感悟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我們時常會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寫一篇感悟的文章來記錄一下。那麼,感悟的文章一般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心得與感悟,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心得與感悟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心得與感悟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為了在發生地震時,減少學校的傷亡,國家規定各中、國小要進行地震演練。

大課間的上課鈴敲響了,全班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中,稍有風吹草動,便嘰裡呱啦講個不停。再看看同桌陳晗星,顯得有些激動和緊張,手不停擺弄頭髮,嘴裡唸叨:死也要死得好看點。唉,女人就是這樣,死都得好看。

正說著呢,那個銅鈴“鐺、鐺、鐺”地響了起來,大夥不慌不忙,悠哉遊哉、大搖大擺地“搖”下樓梯,沒想到全校就我們這個班級最後到,校長氣得氣不打一處來,早已在樓梯口“恭候”我們多時,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是少不了的,可憐的是我們的班主任。噓,小聲點,聽說是5000字的《防震減災的重要性》的檢討呢!

第二天,我可沒注意到老師的''右手是否能動,可今天班上的氣氛實在是太凝重了,大課間的上課鈴如約而至。我連大氣都不敢出,敬候“警鐘聲”。“鐺、鐺、鐺、”,大家現在是驚弓之鳥,如潮水般湧出教室,飛馳而下,到樓梯口時,沒想到大夥又和校長“如約而至”,“你們到底是怎麼搞得?昨天遲到,今天我連鐘聲都還沒來得及敲呢,你們倒好,來個先下手為強!”校長今天“終於”被我們氣炸了。據說老師5000字的檢討變成了10000字,難怪這幾天的語文作業都沒有批改,原來如此。呵呵,開個玩笑,其實我們都很認真在演練。通過大家不懈的努力,我們已經通過省級檢查、驗收,成為“防震減災優秀示範學校”。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心得與感悟2

週六,豔陽高照,陽光明媚,我們跟隨荊門晚報小記者團來到了我仰慕已久的市民防辦參觀、學習。進入民防辦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三防知識篇。三防指防核武器、防化學武器、防生物武器,還有防震減災篇和空襲警示篇等。除了這些災害外,自然界有許多自然災害,如泥石流、龍捲風、沙塵暴、地震等。每一種自然災害都有它的防禦方法。今天,我們瞭解的是地震的防禦方法。

地震,是一種常見而又可怕的自然災害。由於板塊之間的`運動變化和相互作用造成能量的積累和地殼變形,當變形超過了地殼薄弱部分的承受能力時,就會發生破裂或錯動,這樣地震就發生了。為了避免災難發生時,我們措手不及而造成人員傷亡,市民防辦採用了一系列的檢測措施,以高科技的檢測手段防範於未然。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市地震臺吧!

荊門地震臺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它能及時測定我市震前及震後時發生的情況,及時做出地震前預測。隨後我們又參觀了荊門GNSS基準站(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路和地下流體觀測站)主要分為:地下觀測網、地熱觀測網和地球化學觀測網。根據觀測的資料從而推算出地殼是否正常,有無地震發生。看了這些高科技儀器,不由地讓我們感到驚歎。這次參觀在一片沉思中結束了。同時,活動也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要隨時準備著支援民防工作。同時防震減災也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心得與感悟3

地震災害是世界上造成人們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正確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我們要聽地震預告,學會看地震發生前的預兆,比如:動物們的異常驚飛、逃竄、狂叫等,也可以預防災害的.發生,以防在先及早報告、撤離。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空間小的地方,還有不易倒塌的空間、牆角。桌子、床下等堅固傢俱空間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時得用坐墊等保護好頭部,不要盲目跳樓,使用電梯等。我們一定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護好自己和家園,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

今天是學校防震演習的日子,全體師生都參加了。具體的情況老師已經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們每個同學.“地震來了”廣播中傳來老師急促的喊聲。我們迅速將書包頂在頭上“嗖”地往外竄,每個同學都不想落後,發瘋似的往操場上跑去,老師則在一旁有條不紊地維持秩序和疏散學生們。全校師生在規定的時間全部撤離,我們一定要學會自救。

我們還要多看防震減災的書籍。把防震減災的知識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讓這些知識一傳十、十傳百,讓每個人都知道在地震來到時,人人都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減少地震給我們帶來的災害。讓這些知識伴隨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每個人都有防震意識。我們是祖國的建設者、保衛者,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防震減災,人人有責”讓我們共同祝願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心得與感悟4

地震災害是世界上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仍是個世界性難題的情況下,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以利於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開間小、不易倒塌的空間、牆角或桌子等堅固傢俱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一位親身經歷過1920年海原8.5級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們詳細介紹了“伏而待定”的具體方法:“在屋內感覺地震時,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臉朝下,頭靠山牆,兩隻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樑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戶外的場合,要避開高大建築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麼的心理。身邊的門柱、牆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物件。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製板牆、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心得與感悟5

寒假裡的一天,我去參觀了"防震減災"的科普展,收穫了許多科學知識,同時也知道了不少地震時自救的方法。走進科技館,一塊塊圖文並茂的展牌映入我的眼簾:上面講述著一個個小百科、小故事,有地球的形成結構,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的形成和遭地震侵蝕後與地震來臨前的樣子對比,並通過一個個小實驗、小遊戲、小問答來增進我們對防震減災意識的增強。

好好的地球,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呢?我在展覽中瞭解道:原來地球內部物質不停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於岩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岩層彎曲和變形,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岩層就會發生急劇的和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產生劇烈振動,這就是地震。

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室外,那就要趕快找一塊開闊的場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走,要避開人多的地方、高大的建築物,懸掛物。一條小小的逃生意識,就可以挽救一條生命!由此可見,發生地震時,逃生意識是如此得重要,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

參觀完科普展,走出科技館,一陣冰冷刺骨的風吹進了我的衣襟,同時也吹進了我的心裡,冷冷的,很淒涼。腦海中不斷地出現一張張扣人心絃的照片,那一個個因地震而陷入困境的人的絕望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