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萬物簡史讀書心得筆記

萬物簡史讀書心得筆記1

我們從何而來?我們是靠什麼組成的?生命是怎麼形成的?……如果你想盡可能清楚地瞭解這些問題,就買一本《萬物簡史》回家看看吧(廣告,無處不在)。

萬物簡史讀書心得筆記

《萬物簡史》這本書,主要分成宇宙的形成、地球的大小、處境危險的行星、生命本身等幾個模組。我最感興趣的是關於宇宙的部分。這部分主要講了宇宙是由一個大爆炸而形成的。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一個奇點(奇怪的點),外面沒有空間。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宇宙擴張了很大。我們很幸運,這個宇宙的任意一個數據只要改變一點點,也許就是另一個樣子。科學家們認為,也許存在許多個宇宙,一個宇宙有一套資料。生命選擇了這個宇宙,因為這個宇宙適合生命。更匪夷所思的是,空間是彎曲的。就是說,你從宇宙中的任意一點出發,向一個方向直走,你會回到原點。我很難想象這是為什麼,就像古人不知道為什麼繞地球一圈會回到原點一樣。科學實在是太奇妙了。

雖然有的人覺得這本書難讀(這個人其實就是我老媽,她每次看不到2頁,保證就睡著了),可是我讀過後發現,這本書的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布萊恩本來就為了讓大眾瞭解科學,所以專業術語、複雜符號等用的很少。大多數複雜的地方只要細細咀嚼也能明白。當然,鑑於本人智商有限,在讀關於原子什麼的時還是頭昏腦脹。還有,我認為此書相對比較客觀並且理性。在寫達爾文這樣的大神級科學家時,錯誤的地方照樣毫不留情地指出,甚至直接批評了四乙公司對鉛危害的不重視。這樣,讀者不會被誤導,可以在布萊德的幫助下正確對待科學,瞭解科學。同時,此書涵蓋的內容極為廣泛,大到宇宙,小到細菌,只要我有不明白之處,幾乎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正確無誤又容易理解的答案。

這是我讀過的最好的科普類書籍之一。如果各位小科學迷們遇到了令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就可以用《萬物簡史》來參考一下哦!

萬物簡史讀書心得筆記2

看到這書的名字,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本書的內容一定很龐雜。因為以前也有讀過好些科普類的書,能夠將書的名字寫成“萬物簡史”的,這就是第一本了。大學以前有看過好幾本霍金的書,總體上,他的書傳說中很淺顯,但是要是認真讀下去,會發現還是很複雜的,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理解。

我原以為這本書也會很複雜,但是翻開目錄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它沒有給出那種十分前衛的名詞,諸如“選擇歷史”、“弦理論”、“表象奇蹟”之類的名詞。而是一些很平易近人的如“愛因斯坦的宇宙”、“歡迎來到太陽系”之類的短句。作為一個物理系的學生,我意識到這將是一本更接近我們普通人的書籍。

首先要承認的是我沒有將這本書全部看完,所能說的也不是全面的。

看到這本書時,它確實給了我一種不一樣的感覺。他沒有用一套非常嚴密的邏輯給你講訴一個十分深刻的道理,而是從很多側面讓你瞭解一段歷史,一個故事還有一個事實。

它會給出很多相關性的描述,我覺得是非常生動的。比如,其中有段關於牛頓的描述:他聰明過人,而又離群索居,沉悶無趣,敏感多疑,注意力很不集中,幹得出非常有趣的怪事。

並沒有像傳統教科書中那樣:聰明好學,勤奮努力,18歲就進入了劍橋的三一學院,二十幾歲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讓一切看來都是那樣的順理成章,而科學家的形象就是坐在一間小屋裡冥思苦想,最後得出了驚世結論。

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是有個性的,但是很多時候在教科書上一些個性就被磨滅了,留給人的印象就是各種職業形象。

另外,“萬物簡史”中也體現了科學研究中的困難與艱辛。那段關於1735年法國皇家科學院的祕魯遠征,讓人體會到了兩個世紀前的讓人感受到了法國人的堅強。而富蘭克林不顧危險去放風箏,也讓我看到了美國人的執著。而這點是很可貴的,因為科學研究確實是一件耗時間、耗精的事情。然而我們中國學生對這方面的接觸的並不多,通常情況下,我們的學習模式是先看看公式,再看看推倒過程,最後把兩個都記住就行了。

而在科學研究中這樣的態度是不太好的'。一個人一生的科學研究中很難總結出很多的公式、結論,原因就在於其中的複雜性,而這個正是經常被我們忽視的,我們需要了解其中的複雜性,這樣才能在將來的科研道路中克服重重困難,而不是半途而廢。

其中有一段故事讓我印象深刻,那是在一次公開課上看到的。大致是這樣的:斯特恩老先生在聽了一次報告會之後,決定去驗證空間量子化。於是他就找了博士生蓋拉赫和他一起去做實驗。結果是花了八個月的時間,依舊是沒有結果。經費不足,再加上一戰戰敗,德國的各種物資十分缺乏,日子過得也是相當清苦。最後還是再一次偶然中才發現了結果,可貴的是他們堅持了下來,這就是著名的Stern-Gerlach實驗。

而本書關於對生物知識的講解也正我所欠缺的,尤其是在最後它提到的一句話“一個星球,一次實驗”,讓人很觸動。當我們身邊的物種都消失後,我們還能走多遠?我們人類佔有了地球上絕大部分的資源,但我們給了其他物種多少空間?

也許生命的奇蹟不在於一個物種的繁榮,而是一群物種的興盛。

萬物簡史讀書心得筆記3

在一張成比例的太陽系圖上,如果地球的直徑縮小到一粒豆子大小,土星會在300米以外,冥王星會在2·5公里之外(約為一個細菌大小)。按照這個比例,比鄰星在1萬6千公里之外。

亞歷山大·蒲鉑說:“大自然和大自然的法則藏匿於黑夜之中;上帝說,讓牛頓處世吧!於是世界一片光明。”英國天文學家哈雷說:“沒有任何凡人比牛頓本人更接近神。”牛頓在他的《原理》中提出了三大定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有普遍意義的自然定律。可見牛頓之偉大。

瑞典化學家卡爾·金勒是一個地位底下的藥劑師,他在沒有什麼先進儀器的情況下發現了8種元素——氯、氟、錳、鋇、鉬、鎢、氮和氧——但是什麼功勞也沒有得到。每一次要麼他的發現不受人注意,要麼在別人做出同樣的發現後才加以發表。他在1772年發現了氧,但由於種種心酸複雜的原因無法及時發表,於是功勞最終給了約瑟夫·普里斯特利,他在1774年發現了氧。更冤枉的是幾乎所有的教科書都把氯的發現歸功於漢弗萊·戴維,但是他確實發現了,只不過比金勒完了36年!——看來只會埋頭工作還不行,還一定要讓大家都知道你在工作才行!

1905年一個年輕的'瑞士專利局三級技術審查員(他申請提升為二級,但遭到了拒絕)在德國物理學雜誌《物理學年鑑》發表勒一系列論文。他沒有大學職位,沒有自己的實驗室,通常跑的只是伯爾尼國家專利局的小小圖書館。這個人就是啊爾伯特·愛因斯坦。在那個重要的一年,他發表的五篇論文中的三篇,用C·P·斯諾的話說,“稱得上是物理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其中一篇用普朗克剛剛提出的量子理論審視光電效應,一篇論述懸浮小粒子的狀況(即布朗運動),一篇概述了狹義相對論。關於愛因斯坦,C·P·斯諾寫道,愛因斯坦好像“全憑思索,獨自一人,沒有聽取別人的意見就得出了結論。”“(狹義相對論)要是愛因斯坦沒有想到,很可能5年之內別人也能想到,但是廣義相對論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沒有他,我們今天有可能還在等待那個理論。”

關於地球大氣,對流層在赤道大約有16公里厚,在溫帶還不足10-11公里厚。80%的大氣質量所有的水分還有所有的氣候變化都在這一層。平流層在對流層之上,那裡溫度會下降到零下57度,如果在沒有密封的條件下快速上升到那裡,你會得嚴重得腦水腫和肺水腫,體液也會增加到危險程度。離開平流層後由於臭氧層得作用溫度很快升到大約4攝氏度。到了中間層又驟降到零下90度,然後到了顧名思義的熱層又一下子升高到1500度以上,但那裡的空氣很稀薄即使分子動能如此之高,也幾乎沒有互相接觸的機會。宇宙飛船在返回地球的時候如果角度太大——大約6度以上——或者速度太快,它就會撞擊大量分子產生極易引起燃燒的拉力(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就說明了這一點),如果進入大氣層的角度太小,它很可能會被彈回空間,就像掠過水麵的卵石一樣。

關於地球和人類的歷史,約翰·麥克菲在《海洋和山脈》中說,“把兩條手臂伸直,然後想象那個寬度代表整個地球的歷史。那麼一隻手的指尖到另一隻手的手腕之間的距離代表寒武紀以前的年代。全部複雜生命都在一隻手裡,你只要拿起一把指甲挫就可以輕易挫掉整個人類歷史。”

萬物簡史讀書心得筆記4

卡文迪許本身就是一部書。他生於一個生活奢華的權貴家庭——祖父和外祖父分別是德文郡公爵和肯特公爵——是那個年代最有才華而又極其古怪的英國科學家。幾位作家為他寫過傳記。用其中一位的話來說,他特別靦腆,"幾乎到了病態的程度"。他跟任何人接觸都會感到侷促不安,連他的管家都要以書信的方式跟他交流。

有一回,他開啟房門,只見前門臺階上立著一位剛從維也納來的奧地利仰慕者。那奧地利人非常激動,對他讚不絕口。一時之間,卡文迪許聽著那個讚揚,彷彿捱了一記悶棍;接著,他再也無法忍受,順著小路飛奔而去,出了大門,連前門也顧不得關上。幾個小時以後,他才被勸說回家。

有時候,他也大膽涉足社交界——尤其熱心於每週一次的由偉大的博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舉辦的科學界聚會——但班克斯總是對別的客人講清楚,大家決不能靠近卡文迪許,甚至不能看他一眼。那些想要聽取他的意見的人被建議晃悠到他的附近,彷彿不是有意的,然後"只當那裡沒有人那樣說話"。如果他們的話算得上是在談論科學,他們也許會得到一個含糊的回答,但更經常的情形是聽到一聲怒氣衝衝的尖叫(他好像一直是尖聲尖氣的),轉過身來發現真的沒有人,只見卡文迪許飛也似的逃向一個比較安靜的角落。

卡文迪許錢又多,性格又孤僻,正好有條件把他在克拉彭的房子變成個大實驗室,以便不受干擾地探索物理學的每個角落——電、熱、引力、氣體以及任何跟物質的性質有關的問題。18世紀末葉,是愛好科學的人們對基本物質——尤其是氣體和電——的性質發生濃厚興趣的時代,又是開始知道怎麼對付它們的時代,但往往是熱情有餘,理智不足。在美國,本傑明·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裡放風箏,這是很有名的。在法國,一位名叫皮拉特爾·羅齊耶的化學家含了一口氫噴在明火上,以測試氫的可燃性,其結果是證明了氫確實是易爆物質,眉毛也不一定是人的臉上一個永久的特徵。卡文迪許也做了許多實驗,他曾經逐步加大在自己身上的電擊強度,仔細體會逐漸厲害的痛苦,直到只拿得住手裡的羽毛管,但有時候再也留不住自己的知覺。

在卡文迪許漫長的一生中,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其中,他是分離氫的第一人,把氫和氧化合成水的第一人——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脫離不了"古怪"兩個字。他經常在出版的作品中提到從沒有告訴過任何人的實驗結果,這使他的科學家同行們老是很氣惱。但是,儘管遮遮掩掩,他不光模仿牛頓,而且想要努力超過他。他對導電效能的實驗超前了時代一個世紀,但不幸的是,直到那個世紀過去才被人發現。實際上,他的大部分成就直到19世紀末才為人所知。那個時候,劍橋大學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承擔了編輯卡文迪許文獻的任務。在此之前,發現雖然是他的,但功勞幾乎總是別人的。

卡文迪許發現或預見到了能量守恆定律、歐姆定律、道爾頓的分壓定律、里克特的'反比定律、查理的氣體定律以及電傳導定律,但都沒有告訴別人。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據科學史家J。G。克勞瑟說,他還預見了"開爾文和G。H。達爾文關於潮汐摩擦對減慢地球自轉速度的作用的成果、拉摩爾關於區域性大氣變冷的作用的發現(發表於1915年)……皮克林關於冷凍混合物的成就以及羅斯布姆關於異質平衡的某些成果"。最後,他還留下線索,直接導致一組名叫惰性氣體的元素的發現。其中有幾種是極難獲得的,最後一種直到1962年才被發現。不過,我們現在的興趣是卡文迪許所做的最後一次著名的試驗。1797年夏末,67歲高齡的他把注意力轉向約翰·米歇爾顯然只是出於科學上的敬意留給他的幾箱子裝置。

裝配完畢以後,米歇爾的儀器看上去很像是一臺18世紀的鸚鵡螺牌舉重練習機。它由重物、砝碼、擺錘、軸和扭轉鋼絲組成。儀器的核心是兩個635千克重的鉛球,懸在兩個較小球體的兩側。裝配這臺裝置的目的是要測量兩個大球給小球造成的引力偏差。這將使首次測量一種難以捉摸的力——所謂的引力常數——成為可能,並由此推測地球的重量(嚴格來說是質量)。

引力使行星保持在軌道上,使物體砰然墜落,因此很容易被認為是一種強大的力,其實不然。它只是在整體意義上強大:一個巨大的物體,比如太陽,牽住另一個巨大的物體,比如地球。在基礎的層面上,引力極小。每次你從桌子上拿起一本書,或從地板上拾起一枚硬幣,你毫不費勁就克服了整個行星施加的引力。卡文迪許想要做的,就是在極輕的層面上測量引力。

精密是個關鍵詞。裝置所在的屋子裡,容不得半點兒干擾。因此,卡文迪許就待在旁邊的一間屋裡,用望遠鏡瞄準一個窺孔來進行觀察。這項工作是極其費勁的,要做17次精密而又互不關聯的測量,他總共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才完成。卡文迪許終於計算完畢,宣佈地球的重量略略超過1300000000000000000000000磅,用現代的計量單位來說就是6000000000000000000000噸(1噸約等於2205磅)。

今天科學家手裡的儀器,其精確度之高,可以測定一個細菌的重量;其靈敏度之高,有人在25米以外打個呵欠都會干擾讀數。但是,他們對卡文迪許1797年的測量結果沒有重大改動。目前對地球重量的最準確估計數是59725億億噸,與卡文迪許的結果只相差1%左右。

有意思的是,這一切都只是證實了在卡文迪許110年之前牛頓的估計,而且沒有跡象表明牛頓做過任何試驗。

無論如何,到18世紀末,科學家們已經知道地球的確切形狀和大小,以及地球到太陽和各個行星的距離。連足不出戶的卡文迪許都已算出了它們的重量。於是,你或許會認為,確定地球的年齡會是一件相對容易的事。畢竟,他們實際上已經掌握一切必要的資料。然而,實際情形並非如此。人類要等到能夠分裂原子、發明電視、尼龍和速溶咖啡以後,才算得出我們自己這顆行星的年齡。

萬物簡史讀書心得筆記5

讀第三部的時候,更多的像是在和老朋友會晤,那些熟悉的大人物,熟悉的大事件,甚至小怪癖,小笑料回味無窮。腦門不時會熱:海森伯不是這樣子的`;玻爾可沒那麼說;普朗克也沒那麼慘啦……

無論是誰都可以把100年前物理學的天翻地覆寫得激情澎湃,在這裡比爾的優勢不明顯了。

“科學要麼是物理學,要麼是集郵。”盧瑟福當年這句話夠蠱惑人心的,只是不知道之後在1908年他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時作何感想。

我一直認為,愛因斯坦的後半生也是很偉大的,至少它具有偉大的思考高度思考視野,它是在巨集觀的思考物理甚至是世界。為什麼當全世界都懵懂地高歌猛進地受惠於量子力學的福音,而他還在思考他的根基,還在建設統一?僅僅是不甘寂寞不服氣麼?歸根結底無論是整個人類種族還是每個個體都需要建立完整和諧的世界觀,那麼這種巨集大開闊的思考就是至關重要的。理論的偉大並不以衍生應用技術為唯一向度。同樣我們仰望星空,感嘆雲瀚浩渺神遊不知所蹤時也不妨礙沒完沒了的煲電話粥。

“無法與之爭辯,也無法理解。”這與其說是對弦理論、M理論的態度,不如說是對所謂宇宙理智的嘲弄。作文

萬物簡史讀書心得筆記6

放下手中厚重的書籍,卻久久不能忘懷,是科學的神奇?還是對自身的探索?在這本被美國著名媒體紐約時報稱為“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的書中,作者以一種區別於普通科普圖書的通俗易懂和引人入勝方式讓我們折服。

《萬物簡史》是一有關於現代科學發展史的書,其作者是美國比爾·布萊森。

比爾。布萊森是世界知名旅遊文學家,1951年出生於美國艾奧瓦州,作品主要包括旅遊類隨筆、幽默獨特的科普作品——比如《萬物簡史》、《母語》等等,橫跨多種領域,乏味的知識在他信手拈來。

布萊森曾在英國居住20年之久,在20年中他無時無地不在學習英國的人文風貌,從而使在《萬物簡史》中英國式的幽默和美國式的搞笑同時出現,佩服的是不僅兩者之間沒有任何衝突還很好地融合了起來

在書中不僅涉及了宇宙,天文,物理,化學,科技,生物,古生物,航空,甚至是生命。

在書中的有一節介紹了細菌世界,當你安然入睡時,你會不會感到一絲不適?其實在你的床上還住著超過200萬的蟎蟲,它們以吞吃你的頭皮屑為食,聽起來很恐怖吧!

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人類多麼渺小,大自然的神奇。

可總是有人不服從大自然的安排,試圖逆轉大自然,可結果呢?不用說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與大自然對抗的結果自然是滅亡。

作者曾經不止一次說過地球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生活在太陽比較穩定的時代,當它從星雲開始形成,一直到紅巨星、白矮星,最後的滅亡,這一過程大約要經過100億年,我們正好生活在壯年的紅巨星這一段時期,它不像新星那樣有活力;同時又不太老,有大量的`物質可以讓它以每秒鐘大約400萬噸的速度自由持續的揮霍,用來維持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長和生存。但最重要的不止如此,我們的地球恰好有水的存在,這是我們生命的最基本的前提條件。

總而言之這本書囊括了眾多領域,可以使我們的知識累積有一個質的飛躍。

當我真正放下這本書時我發現世界不再沉悶了,因為我通過《萬物簡史》這扇窗戶瞭解了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的精彩帶我們去發現!

正因為有無數個祖先對生命的熱愛和執著,對生活的小心和認真,才換來了一個可以坐在這裡打字的我,以及此時也許正笑著看這篇文章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