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我們仨的讀書心得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心得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們仨的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們仨的讀書心得

我們仨的讀書心得1

《我們仨》這本書,不長,電子書只有三百多頁,比《風雨張居正》短了三分之二。我是個沒有耐心的人,看此書正合適,更因為楊絳先生寫的一家三口著實有趣有愛又發人深省。

這本書裡模模糊糊能夠窺見那幾十年的社會,我瞭解得少,許多地方看不明白,但我關注點也不在此,不明白也就算了。

我十分羨慕錢鍾書與楊絳先生相濡以沫的日常一生,他們的一生磨難不少,快樂卻很簡單。

他們如痴如醉地閱讀學習,他們玩著學做飯,他們學業上互進生活中互補,他們坎坎坷坷卻相依相隨,他們分離得多,牽掛不少,為彼此記下許許多多“小石子”。

整本書看下來,他們所遇的雞毛蒜皮的事不少,但從未見他們紅過臉,似乎所有的問題在他們的眼中都不必在意。

楊絳生錢媛住院期間,對生活一竅不通的'錢鍾書犯了許多的錯。每天到產房探望,常苦著臉說:“我做壞事了”。

“我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

“不要緊,我會洗。”

“我把檯燈砸了”

“不要緊,我會修”

“我把門軸弄壞了”

“不要緊,我會修”

她總說“不要緊”,他真的就放心了。因為他很相信她所說的“不要緊”。他們在倫敦“探險”時,他顴骨上生了一個疔,她也安慰著“不要緊,我會治”。

一句“不要緊”溫柔了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

回顧我們自己,類似以上的“壞事”想必不少,你是否有給予他人一句“不要緊”,亦或者有人對你說過“不要緊”。或許,大多數時候都是抱怨多於包容。

這也就是為什麼錢鍾書與楊絳能夠相攜到老的相處之道吧!

但願生活中的我們能夠多一點理解與包容,少一些抱怨與責備。

其實,這本書裡,我最心心念唸的便是他們的女兒錢媛。

從出生到去世,楊絳先生用寥寥數筆就為我們勾畫了她生平傑作,是丈夫認為的“可造之材”,是公公心目中的“讀書種子”,是親家一眼相中的“好媳婦”。

書中並未描寫錢鍾書與楊絳如何教育過女兒,可女兒卻乖巧得讓人又愛又憐,成長得出類拔萃。我想,這歸根結底就在於錢鍾書與楊絳二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教育也不必費盡心思的,父母做好自己,兒女自然相隨。

“我們兩人每天在起居室靜靜地各據一書桌,靜靜地讀書工作。我們工作之餘,就在附近各處‘探險’,或在院子裡來回散步。”

“醒來看見一個女孩子在他腳頭,為他掖掖夾被,蓋上腳,然後坐著看書。滿地都是書。院子裡一群孩子都在吵吵鬧鬧地玩,這女孩子卻在靜靜地看書。”

“她那時候十一週歲,已讀過《西遊記》、《水滸》等小說,正在爸爸的引誘、媽媽的教導下讀文言的林譯小說。她和鍾書有同樣的習性,到哪裡,就找書看。”

錢媛因為身體原因,經常休學,許多的課業都是楊絳和錢鍾書教授的,但這並不影響她成為人人尊敬的北師大教授。

錢媛確是錢鍾書與楊絳二人生平傑作。我竟找不到一個詞來形容這個想象中的小女孩。

猶記得小時候,沒有電視的夜晚,我從村圖書室借了許多故事書回來,爸爸坐沙發上,媽媽坐在門邊的小凳子,我和妹妹趴在飯桌前,四個人就這樣靜靜地各自看書。爸爸媽媽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僅讀過幾年書,深知學習的重要性,他們總會用書中看到的道理來教育我們。外人總誇我和妹妹乖巧懂事,卻不知,這是父母為我們作了榜樣。

我的父母用盡了一生培養三個女兒,雖不是十分出色,他們已心滿意足。

將來某一天,我也會為人妻、為人母,但願能學到《我們仨》裡一星半點的智慧,不斷努力做好自己,扮演好生活賦予的每一個角色。

我們仨的讀書心得2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讀到此處,鼻頭髮酸,眼睛裡止不住濡溼一片。心一陣陣顫動,涼意從身體最深處蔓延開來,指尖冰冷,打不了字。

這世間沒有永遠,無論是誰,終究會散了,該怎麼來就怎麼回,赤條條的一個人。可最深的痛不是害怕一個人走,而是曾經陪你一起走的人不復存在。不在了就不在了,可偏偏點點滴滴的記憶還在,處以活著的人凌遲之刑。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從前我並不輕易為任何人事流眼淚,認為眼淚是不能輕易暴露的弱點,從小也幾乎沒有關於眼淚的記憶。

記得高三那年,教室新裝了多媒體,我們稀奇得很,有的同學從家裡下載了電影,趁晚自習前的時間在教室偷偷放。當時我們的班主任羅老師是十分盡職用心的老師,幾乎每天都會來監督我們晚讀,那時候專門負責多媒體鑰匙的小華同學經不住同學們的“威逼利誘”,把多媒體開啟讓我們看電影,但她自己卻不安心,為我們守在教室走廊。

我們教室在頂樓,可以一眼看到學校後門的小路,只要看到班主任騎小電驢過來,小華同學就趕緊通風報信,同學們手忙腳亂關投影儀,並迅速翻開書朗讀,讀書聲大得一樓都聽得見,班主任上來巡視時根本想不到我們剛剛做了“壞事”。

那年高三我們明裡暗裡偷偷看了許多電影,印象最深的是《婚紗》和《人狗奇緣》,因為這兩部電影看哭了班上一半以上的'人,但我沒掉一滴眼淚。我看著同桌、後桌、左右桌的同學都哭得慘,甚至為此像做錯了事的孩子不敢吭聲。大概是從小沒怎麼哭過,竟把哭都忘了,又或者如朋友所說,我就是個沒心沒肺沒煩惱的傻姑娘。

上了大學,為了治我“不流淚”的病,特地看了許多煽情電影,不斷醞釀淚點,終於迴歸了正常人行列。

可是,當我學會了流淚,卻學得不該。我在能夠隨心所欲流淚的年紀不屑落淚,卻在想要盡情落淚的時候,不能流淚。

無論是什麼事,都有其恰當的時間,過了便沒有了。

我們仨的讀書心得3

1998年,錢鍾書先生逝世,而他和楊絳先生唯一的女兒錢媛已於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逝去的四年後,楊絳先生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該作品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題為“我們倆老了”,為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鍾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全文序幕。第二部分題為“我們仨失散了”。楊絳用夢境的形式完整地記錄了一“萬里長夢”,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後階段相依為命的深刻情感,回憶了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先後離去的過程。第三部分題為“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楊絳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從生活裡的每一件小事下筆,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鍾書先生相繼逝世,及這個特殊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在《我們仨》裡,楊絳先生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向我們展現了他們一家人的相親相愛和互相尊重。面對生活的苦難,她們一家彼此理解,沒有抱怨。在文革時期,楊絳和錢鍾書被批判屬於白旗,而錢媛是白旗中入黨的家人,面對父母的被批判,錢媛心疼卻沒有辦法,只能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悄悄的給父母一些糖,不在一起時給父母寫信告訴父母自己的情況。在那樣人心惶惶的日子裡,他們一家人始終團結一心,共度難關。不論如何艱難,這個特殊家庭也始終熱愛學習熱愛讀書,待人接物有禮有節。書中最後一段描寫的是喬木同志與她們的相處,喬木來他們家是放鬆的,喬木可以隨意來,而他們不會隨意去,他們與人交往是把別人當成一本書去欣賞,待人處事有自己的原則和立場。面對政治上的事物這個家庭的原則是用心的去做好自己的學問,不參與和靠近。面對江青的盛情她們選擇避開,面對批判右派前來臨的政治風暴她們有敏銳的洞察力,做到不去評論是非,只專心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在國內戰爭期間夫婦二人選擇了回國,在夫妻的日常相處中她們做到相敬如賓,尊重對方,在錢老先生的父親要求錢老回家接受安排的去處時,她內心是不贊成的,錢老也不大願意,在這件事情上楊絳先生遵從自己父親的建議保持沉默,尊重丈夫的選擇。特有趣的一段是錢先生的`父親給他妹妹安排結婚的事情,錢老先生寫信給妹妹,告訴妹妹要爭取自己的幸福。性格里有些畏懼父親權威的妹妹把信給父親看,錢老的父子兩人互相寫信講事實擺道理,尤其顯出了這個家庭特有的溫暖和趣味性。

書中附錄部分介紹這一家人的日常,讀來都是滿滿的溫暖與感動。錢媛在自己病中還在擔心媽媽,告訴媽媽如何做菜,對媽媽新年的祝福,給爸爸寫信,因為沒有粗筆擔心爸爸看不清,彼此的日常生活中的互動流露出的是滿滿的關心與不捨。錢媛給爸爸畫漫畫,錢老先生因為阿姨不識字,勉強幫忙畫的蔬菜圖,讀來又是令人哭笑不得。

在楊絳先生的文字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家人的智慧與善良,雖不諳世故,反倒有其不諳世故的樂趣。世間有這樣溫暖的家人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書畢,自己也當去思考在這日常瑣事中如何去與家人相處,如何表達關愛......

我們仨的讀書心得4

態龍鍾。他沒有力量說話,還強睜著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會時,他問我還做夢不做。我這時明白了。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我願意。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有句老話,“先走的,總是有福氣的”。將思念的苦留給生者——“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常相思,卻惘然。終是要在緬懷的浪潮中激烈的掙扎翻滾,才會接受,才會釋然,才會將遺憾,深深壓於心底。

書的後部,平淡生活趣味無限,溫馨相伴榮辱等閒。

一家人,嚴肅做學問,詼諧過生活。淡淡的幸福,淡淡的.溫暖隱在字裡行間。有那麼一句話:“幸福婚姻,大概就是一雙三十六碼的腳,遇見一雙三十六碼的鞋,不在大小寬緊質地優劣,只在‘你是我的那雙鞋’”——合腳的幸福才能走長路。

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現實太過塵囂,太多的人狂熱於汲名逐利,而忽視了生最根本的追求——你的家,你最愛的和最愛你的人,你最在乎的那些人健康快樂安然的活著。

但願,一本《我們仨》能繁衍出更多的“我們仨”。

指尖輕擊鍵盤,文字,永遠是最好的解悶兒方式,學到了什麼?悟到了什麼?

窗外,雨已停。團團芍藥,在雨絲浸潤下愈發嬌豔欲滴。左手倒影,右手年華;為明天,過好今天;為在乎的人,對得起自己!

歲月,晴好……

我們仨的讀書心得5

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讀完這本楊絳老師寫的《我們仨》。悵然若失:家對於我們而言到底是什麼?

“鍾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這個夢裡有香甜的回憶,有忍受屈辱的日子,有病老時的掛念傷痛,也有離別時的難守與心痛。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單純的溫馨學者家庭的故事,也是一家三口人一輩子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沒經歷過那個年代,所以不能感受那個年代的不自由與壓抑。特殊的年代給那一代人帶來了特殊的經歷,儘管這段經歷誰都不願意再走一遍。所幸的是,這一家子還算比較幸運,在暴風雨中,互相扶持,漸漸走到歲月的盡頭。如果說“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是回國前的寫照,“坐看頂端風起雲湧”則是回國後的寵辱不驚,一代大師巨匠自有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氣場。在這本書裡讀到的就是這些了不起的中國學者的精神與意志,生活與現實。和我們普通人一樣,經歷著生老病死、幸福與恐懼,平淡與無奈。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當看到末尾這句話,才覺得心裡是那麼的難受。

說客棧有點淒涼,其實就是我們所謂的'家。家是寧靜的港灣,是旅途累了的歇腳點,不是?家是親人親密關係的維繫所在,家是我們奮鬥的起點和終點。終其一生,我們都活在家的關係裡,一旦關係斷裂,家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真的變成了一個生命旅途的客棧。

有的時候,我們從這個客棧搬到那個客棧,可是隻要有親密的關係在,哪個客棧都可以看做真正意義上的家。愛我們的家人,珍惜眼前人,讓我們的家在人生旅途上存在的時間更長久一些吧!

我們仨的讀書心得6

前兩天看了楊絳的《我們仨》。若干年前曾看過這本書,但當時沒有這個興致。後來讀了《傅雷家書》,對那個時代的文人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莫大的好奇心,在這種情況下剛好看見這本書,就囫圇吞棗地把書讀完了。

記得傅雷曾在家書中跟傅聰談起翻譯,提到楊絳和楊必姐妹二人的文筆和文風,當時曾想有機會一定要找來他們三人的`譯本好好讀讀。可惜一直沒有時間。

這本《我們仨》用淡淡的口吻描述了楊絳對家人的思念和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雖是淡淡的口吻,但思念和憂傷卻在字裡行間不經意地流露出來。

摘錄:

三星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

但是,儘管這麼說,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天上子女,就成了我們三個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個樣兒罷了。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媛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三是不尋常的遇合。

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我們仨的讀書心得7

終於把《我們仨》看完了,雖然其中有些簡化未成熟的或是現在看來不能通用但作者寫作時仍在通用的字需要停頓一下仔細的辨認思索一下,

雖然其中只是記載了作者記憶中家人的瑣碎點滴,但是細細讀來,仍是能收穫不少道理和感動。

有人說,大智慧者必大愚笨,這似乎也符合持“上帝是公平的”觀點的人們的認知。《我們仨》中以平鋪直敘的方式記述了錢鍾書、楊絳、錢圓(錢健汝)一家三口長達六十年的家庭生活、工作。從那些簡單的詞句中,可以看到錢老先生和錢圓身上都有很多不同於他們做工作時的幹練、精細的踏實和笨拙。尤其是錢老先生,在有些日常的生活方面都近乎於痴了。我想就是因為這股痴勁,才使他在做學問上有諸多建樹。客這種痴,有時候卻與生活格格不入,但因為有了家人的包容和體諒,也使得這痴愈發可愛的讓人不忍生氣,只剩憐惜。

在那些艱難的歲月中他們所共同經歷的苦難和挫折在書中也有所提及,雖然作者沒有很詳細的描寫進幹校、下鄉的情形,但可以從隻言片語中感覺出運動給他們帶去的`傷害。但是他們一家三口藉由愛相互扶持著蹣跚前行,以讀書為精神食糧,以愛為生命支柱,終究是走過了充滿會亂無奈的霧區,挺出了吃人不吐骨頭的沼澤,迎來了幸福美滿的新生活。文中作者對於丈夫和女兒的記述,對他們深深的愛溢於言表,讓人感動,讓人感到溫暖。

芸芸眾生中,每一個為人父母者,每一個為人子女者,都在平凡的忙碌中孕育著不平凡,都在看似冷漠的人情世故中追尋著溫暖的親情、友情、愛情。

總之,我想我相信,愛在人們心中,FOREVER!

我們仨的讀書心得8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時的話語,卻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

在這本書中,楊絳先生敘述了她和錢鍾書及獨女錢媛三個人的家庭生活,讓我真實的感受到了一個高階知識分子家庭單純、與世無爭的氣氛和濃濃的親情。

文章以一個夢開頭,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侶。夢中的緊張和甦醒後的“埋怨”,讓我為這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夫妻動容。

其後,便是一個長長的亦真亦幻的夢的故事。錢老生病了,圓圓生病了,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啟動。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女兒,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無望的邊緣;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的驛站,楊絳也到了人生邊緣。

第三部,用完全寫實的手法,記錄了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後到英國留學,愛女出生,回國工作直到錢鍾書和圓圓相繼去世的一系列人生歷程。平凡樸實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之間相互的支援,同甘共苦的風雨人生,讓他們對彼此更加的依戀和關愛。記得最深的是他們的“探險”,這是多麼適合夫妻的“節目”啊。

圓圓的出生,給父母帶來了許多快樂。看著一個個小故事,讀者一篇篇信件,望著一幅幅漫畫,我彷彿看到了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裡,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互相打鬧玩笑,一起“對付”媽媽;父母關愛女兒,女兒也懂事、自覺,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媽媽真像是貼心的小棉襖,關懷備至,體貼有加。重病期間,還不忘叮囑寫賀卡。看著那些妙趣橫生的新建,看著那些親暱的稱呼,真讓人忍不住“羨慕嫉妒恨”。

書中還有個細節,很是觸動我。他們仨,出差了,喜歡記錄所見所聞所感,在家也會記下瑣瑣碎碎的事情,這些他們稱為“石子”,有空會經常在一起“把玩欣賞”。書後也附了不少“石子”,“我們仨”的相親相愛都在“石子”裡有著真真實實的反映。我想,愛是需要表達的。這些“石子”,其實就是一份份愛的表達。熾熱也好,瑣碎也罷,總之,相互的愛戀和關懷,都讓這些“石子”說盡了。誠然,感情真摯與否,重行甚於言。但是愛,既做了又表達了,不是讓家裡人更瞭解或明白了嗎?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歡樂,如今的寂寥,天人相隔,往事皆隨風遠去。我們仨,文字簡單平實,不慌不忙,娓娓道來,如清風一樣,拂面而來的是一陣陣幽香。

我們仨的讀書心得9

這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關於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之家,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感人故事。在這個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風,多麼得清新亮麗,吹散走躁熱,帶來別緻的溫暖,伴隨著我度過整整一個暑期。

這是關乎於親情、回憶、思念的敘事,有個再平凡不過的主題——我們仨。

然而,正是如此簡單的三個字,卻蘊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就是仨個,是緊緊連在一起的一個小團體,似乎他們所說的每句話語前都會加上“我們仨……”這像是他們彼此間的自豪。

直到有這麼一個夢,在一個不知是什麼地方,太陽已經落山,黃昏薄暮,楊絳竟走丟了,她著急地喊著錢鍾書的名字,聲音在空空的曠野中,蔓延開來,可卻沒有絲毫的迴應,她慌了,從夢中驚醒,向先生錢鍾書細細描述,可他卻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讓楊絳不驚感嘆:他們老了。

歲月是無情的,割不開,斷不了。它是佳釀的最好催化劑。兩位攜手走來的老人,無論是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瞭然於心。

在這麼一個令人尊敬的學者之家裡,女兒圓圓是異常活躍的,她是他們的女兒,可有時卻不似,彷彿一位跨越了年齡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罷了。可是,當他們各自開始工作,卻又是互不相擾,尊重著彼此。這樣一個家庭,是讓人羨慕的',它讓人溫暖、感動。

在三聯書店出版的《我們仨》上,無論是他們的照片、詩歌、信件……都是那麼的真摯和感動,細細地翻過一頁頁,心中似乎已被填滿了。

楊絳說:“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家人已離去,親情,過往的點點滴滴卻是被真切地記錄下來,記錄在心中,記錄在《我們仨》。

我們仨的讀書心得10

這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他們相守相助,相聚相失。——題記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現在,就只剩下了我一個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

《我們仨》,2003年由楊絳女士於九十二歲高齡時所作,是以紀念其先生錢鍾書和愛女錢媛的散文般的傳記圖書。這本書紀錄了這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學者家庭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成長跋涉。

楊絳先生的敘述,含蓄、節制、內斂、細膩,卻有那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瀰漫在字裡行間,讀下來會覺得心裡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緩間流動,烘得全身都有說不出的共鳴感覺。平和自然的風格,行雲流水般的語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兒的老婦,在經歷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後,將這淡淡的悲哀和懷念娓娓道來。平淡、平靜、平和的文字,卻如此深刻地震撼著我的心,讓我的心思跟隨楊先生的回憶一起走過了這個家庭已經經歷過的那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聚散離合。

全書一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只有短短五百多字,由楊先生先前所做的一個夢入手,引出了第二部分老伴與女兒住院治療到彌留之際以及第三部分對Mom、Pop、圓o這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回憶。

第二部分,是全書的靈魂所在。以意識流的寫法,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從鍾書突然接到一道神祕的而不可違抗的命令離家前往某地開會,到一家人在古驛道相聚,再到阿園離家住院治療,最後到阿圓去世,鍾書去世,楊先生一人迷失在三里河的寓所,雖然內心痛楚隻字未提,但那種痛楚卻簡直是傾瀉紙面,源源不絕,讀起來字字是血,聲聲是淚,令人蕩氣迴腸,誰能不為之動容!這一部分以夢境的形式,避免直接面對失去兩位至親的苦痛,這樣卻帶給我一種更加深沉、更加深刻的綿綿的傷悲。

阿圓住院期間,“很堅強,真堅強。只是她一直在惦著她的爹媽,說到媽媽就留眼淚。”於是楊先生感覺“自己的心上給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像一隻包含著熱淚的眼睛。”而阿園聽從爸爸的吩咐,回“她自己的家去了”以後,楊先生“心上蓋滿了一隻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時一齊流下淚來。”“我的心已結成一個疙疙瘩瘩的硬塊,居然還能按規律勻勻的跳動,每跳一跳,就牽連著肚腸一起痛。”而這時的鍾書,“眼睛是乾枯的,只會心上流淚。鍾書眼裡是灼熱的`痛和苦,我知道他心上也在流淚。我自以為已經結成硬塊的心,又張開幾隻眼睛,潸潸流淚。”讀到這裡,我似乎感同身受,也淚如雨下。

鍾書彌留之際,“還問我做夢不做。我只是明白了。我曾做過一個小夢,怪他一聲不響的忽然走了。他現在故意慢慢兒的走,讓我一程一程送,儘量多聚聚,把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他對她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絳,好好裡。”在古驛道上,他們三人往返奔波,格外的辛苦,格外的漫長。在這古往今來人人必經的人生的最後旅程中,他們三人相聚、相守、相失。

第三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他們的足跡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他們相濡以沫,相敬如賓,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為楊先生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