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精益管理心得

精益管理心得1

儘管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管理也已經做到精益化,但豐田卻“永遠把今天的水平看成是最差的”。

精益管理心得

20xx年7月,我們一行40餘人赴日本豐田、達登、電裝等公司參觀學習。通過參觀,我們感受到了世界一流企業的高度機械化,管理的人性化。整潔有序的現場生產環境和強烈的環保意識。通過專家授課,我們對TPS(豐田生產方式)及包括杜絕浪費、標準化作業、6S管理和持續改進為主要內容的精益生產效果有了較為深入的瞭解,更認清了我們的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的差距。下面我結合所見所聞所學,談點感受。

全員參與持續改進

豐田汽車的產量雖然只有美國汽車產量的三分之一,但每年賺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目前已超過美國三大汽車巨頭(通用、伏特、克萊斯勒)利潤和總和,任何時候都有300億-50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這些足以使任何人相信這家公司一定做對了些什麼。

儘管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管理也已經做到精益化,但豐田卻“永遠把今天的水平看成是最差的”。20xx年豐田共接到員工的60多萬條建議,其中99%被採納。建議被採納的,每條獎勵建議人500-200000日元(按目前匯率,100日元約合人民幣6.44元)。可以說豐田今天在精益生產上的一切成果都是通過激勵員工持續改進帶來的。正如我們在車間看到的一句口號:“好產品好主意”。這就是豐田對員工的要求。

友發也鼓勵員工提合理化建議,但並未形成風氣,還遠未成為員工的習慣和自覺行動,加上處理方法、程式不很成熟,執行力度不夠,因而效果不很明顯。結合豐田的具體做法,我領悟到:

第一,改善首先從小事做起,不要總想著做大的變革,而是馬上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好,常此下去就會有驚人的結果。巧遲不如拙速;

第二,改善後的效果要讓企業和每個人明顯看的見;

第三,拿出因改善而增效部分的一定比例回饋給改善者,並且改善者要被認可、表揚甚至提升,以此作為改善者及其他員工下次創新的動力;

第四,對改善的評價和表揚不僅要針對個人,也要針對部門或班組;

第五,對工作本身設定標準,才能顯現改善的效果;

第六,除精神鼓勵外,對改善者要提供物質和技術上的支援;

第七,要允許失敗。企業的發展本來就是進一步退半步的過程;

第八,要建立和完善提案制度及建議評價執行體系,是評價的人積極認真、公平公正地對待建議;

第九,改善需要持之以恆。

杜絕一切浪費,降低成本

給我們授課的豐田生產方式專家佐佐木元先生說:“我經常到中國,到中國企業看,到處都是錢。”他的意思是說我們的企業浪費太多。對此我深有感觸。

企業的利潤=銷售額―總成本。產品銷售不是由企業決定的,而是由市場決定的。既然我們無法決定售價,要想獲得更多的'利潤,只有降低成本。生產企業降低成本只有兩個途徑:科技創新和杜絕浪費。科技創新要靠持續改進和發明創造形成。那麼如何杜絕浪費呢?要杜絕浪費首先要認識浪費和看到浪費。白天開燈是浪費,而安全、質量、時間、空間、人力、動作、資金、庫存等很多方面都存在著浪費。例如真正給企業帶來價值的時間只是生產線上的加工過程,時間很短暫。但往往企業用了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時間週轉,這都是巨大的浪費。既然認識了浪費,就不應對浪費視而不見,要把浪費做到視覺化,讓大家對浪費一眼能看見。

豐田在現場走廊上安了看板和寫有各工位號的顯示燈,顯示應該出多少臺實際出了多少臺。各工位上方有根繩,如果上道工序或本工序出了問題,一拉繩,整個生產線就會停下來,彩色指示燈就會亮,所有人都會一眼看出問題在哪,是誰造成了浪費。所以,員工都力爭用最快的時間解決問題,把燈熄滅。為了深入找出浪費,豐田成立了生產調查組,把生產的每個環節、員工的每一個動作(如轉身需要用0.5秒)都用秒錶算出來。豐田正是用這種把浪費做到視覺化,再通過認真研究持續改進的方法,使一切浪費得以杜絕(例如用兩隻手4秒鐘要組裝的兩個部件,通過持續改進,變成用一隻手在1秒內完成,省出另一隻手再幹別的工作)。豐田還認為庫存是浪費的根源。庫存掩蓋了裝置故障、停頓、生產切換花費的時間和生產組織機構不完備等問題。因此豐田從各種配件到汽車成品都追求零庫存。

豐田追求的是穩定生產。只有生產是穩定的,才能使生產秩序有條理地進行,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絕浪費。事故本身就是巨大的浪費。豐田強調:同樣的事故只能出一次,不管是安全事故、質量事故還是裝置事故。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樹立“事故只能出一次”的思想,其次要對每次事故作徹底的分析,找出原因,拿出多種預防和解決方案,並在其中選定最佳方案,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

關愛員工,實現人性化管理

豐田總部的上班時間從早晨6點到晚上12點,不管幾點來,只要做完自己的工作就可以;豐田不贊成懲罰文化,當員工犯錯誤時,首先被認為是領導的錯誤;員工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豐田的安全得到徹底的保障;豐田的食堂和衛生間可夠得上五星級衛生標準;現場環境整潔有序,讓員工感到輕鬆愉快;所有笨重的或有危險的工作一律機械化,最大限度的降低勞動強度、解放勞動力、保障勞動安全;數量龐大的勞保用品一定按時發放、但員工在工作時竟然樂意不穿工作服。

精益管理心得2

在集團的號召和帶領下,XXX公司XX專案部積極響應並開展了對於精益管理的學習和實踐活動。

學習讓我們瞭解到精益管理的概念始創於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精益管理包括兩個要素:“精”和“益”。“精”即為少投入、少消耗資源、少花時間,尤其是要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投入和耗費,高質量;“益”即為多產出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和個人升級的目標。豐田公司的生產方式原則為“杜絕一切形式的浪費”。

反觀我們自身的工作流程,各個環節同樣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重複溝通的浪費、等待時間的浪費、因資料分類整理無序造成的各種浪費等等。發現這些浪費加以整頓改善,並形成新的流程和制度,這將大大減少時間、人力、金錢的成本,此為“精”;成本的降低將帶來利潤的增加,此為“益”。

公司開展了一系列的.精益管理實踐工作。

首先,積極開展對員工的精益管理培訓,與兄弟公司開展各項對標學習,並在各部門內部成立精益管理工作小組,收集部門層面上能減少投入、減少消耗各種資源的專案或工作流程。

其次,啟動公司員工“快速改善”提案的落實,做到月人均1條,將“快速改善”工作常態化,落實到員工個人身上,每位員工都在用心發現與實踐中體會到精益管理帶來的切實效用。

最後,對以上收集到的的資訊進行整理和分析,將普遍存在的,收效甚好的改善方案一一羅列,編寫入新的流程,制度化規範化。

精益管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精益求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全員積極熱情地參與其中,把日常瑣碎、具體、細微的工作做到極致,這將為個人和公司的提升共同帶來不可估量的收益。

精益管理心得3

在未去豐田公司研修之前,翻過幾本書,對精益生產有些膚淺認識,但更多的是以傳統的概念去理解――認為這其中“總結”、“拔高”的成分可能會多些?實際狀況與書本上說的不會是一回事?帶著這些迷惑與不解,我先後在日本豐田公司平山道場、堤工場、豐田博物館、高朋製作所、電裝公司、日產、橫濱工場和物流中心接受了日本專家從理論到實作的培訓與研討,再之後,我對豐田的精益生產有了全新的認識。歸來許久,思來想去,先前那些膚淺認識已蕩然無存,留下唯一的的想法就是一種新的思想衝動:如何按照精益生產要求來武裝我們的頭腦改善我們的作業現場提升我們的管理水平。

踐行精益生產的主體是誰

這個問題我在豐田公司找到了答案――踐行精益生產的主體就是操作員工。看看我們工作的推動,往往需要領導投入大量的精力,不斷地促動才能使工作得以推進。豐田公司創立的精益生產模式其核心雖來自於公司上層領導對公司核心理念、願景、使命以及管理哲學的設計。但是這種領導理念絕不僅限於戰略的制定和制度的規劃。在豐田公司,精益生產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羨慕的業績,之所以能在“徹底排除所有浪費”上做好文章,靠的就是全體員工的高度認同和自覺參與,員工通過專門的會議,對產品質量、材料、裝置和浪費的消除進行討論,從而改善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在豐田公司,每個員工都非常務實,他們不會去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關心本不屬於他們要關心的“大事”,相反,對自己身邊的“小事”是絕對不會放過的,把改善這些“小事”看成是自己的神聖職責,驅使他們持續推進精益生產的內動力就是:“一個動作中有35%是無效動作”、“每個人節約1秒鐘,60個人就是1分鐘”、“用腦尋找改善方法”、“不求完善,有50%機率就立即動手”。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日本人用另一種行動在詮釋著“主人翁”的真正含義。

零終端檢查

在我的記憶裡,從70年末開始對日本產品開始有了認識,那時一句“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廣告詞如雷貫耳,這以後,“卡西歐”、“東芝”、“日立”伴隨著鐵臂阿童木漸漸地被我們所熟悉,中國人開始瞭解日本產品,日本產品可靠性也逐漸被人們所認同。其實,日本在四、五十年代產品質量問題嚴重,“東洋貨”名聲很不好。為了摘掉這頂帽子,日本政府當年也提出過“質量救國”的口號,狠抓質量,現在,日本產品的質量位居世界一流,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借鑑。儘管我們也在不斷反思品管,匯入標準,推崇質量管理新理念,但我們學習TQM多年,並沒有真正達到“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於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之目的。在豐田人看來,製造質量是在工序中做出來的,生產現場每一名員工即是操作工,同時也是一名檢查工,每一個人都樹立了“後一工序就是客戶”、“絕不給後工序不良產品”的品質觀。在豐田生產體系中每個員工都應該對質量負責,執行生產者自治,一旦發現任何質量缺陷都應該儘快糾正。在豐田公司製造現場是不設終端檢查工序的,它的支柱就是自?化,這裡要說明的是所說的“自?化”≠“自動化”。自?化真正含義是消滅不良品,不出不良品,不讓不良品傳到下工序。對於上工序問題為什麼會傳到下一工序必須要抓住不放,查詢問題所在。

改善在持續與徹底上下功夫

精益生產的核心就是改善,體現在持續於徹底。豐田人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永遠不滿足。這是一種內在的修煉。他們看來,任何企業任何時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關鍵就在於建立良好的機制以便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在豐田的體制中,沒有問題就是問題,因此要暴露問題。在各個層面的交流與溝通中,極力推崇“請你告訴我們你所遇到的問題,這樣我們能夠一起來解決它們。”、“問題第一”的理念,就算從整體看做得非常成功的專案,豐田人也會不斷思考如何改善以便做得更好。在當今世界格局變化莫測,但豐田人從未受到過大的衝擊,原因就在於它很善於持之以恆的`做改善,而且徹底的改善。只要問題發生,哪怕是很小的問題,哪怕是看起來非常簡單的事情都要做好,做好最簡單的事也是最難的事,多少年來,豐田人就是這麼做的,這種習慣要堅持下來是非常不容易的,誰堅持下來就會取得與豐田公司一樣的成功。由此不難看出,通過徹底而持續的改善,是支撐著豐田公司總是站在世界知名公司的塔尖核心。

徹底消除所有浪費

什麼是浪費?豐田人的理解凡不能夠給客戶增加價值的活動就是浪費。在我們的周圍這種不增加價值東東比比皆是,比如庫存就不增加價值,不增加價值的活動不是要做好,而是要消除。精益生產思想認為失控庫存是惡魔,不僅它本身是浪費,而且它還掩蓋了各種管理問題。我們企業尤如一艘航行的船,為什麼航行的速度總是快不起來,因為在水面下暗礁很多,降低水面就會很快找到暗礁並能很快清除,我們航行的速度就會快起來;同理,在我們的工作中不斷地降低庫存,就能夠使問題徹底暴露出來。對出現的問題再追問5個為什麼,就能尋求到問題徹底解決的辦法,達到降低庫存持續改善最終消除浪費之目的。目前,我們組織生產仍需靠大量的庫存,但是,其中有不少並不是需要的庫存,並不是能夠給客戶增加價值的,我們必須要將這些從中抽出來,問5個為什麼並找到問題徹底解決的辦法,經過持續改善,不僅可降低庫存,更能夠深層次找到我們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進步了。

精益管理心得4

一、精益管理講座內容概述

1 .精益管理由最初的在生產系統的管理實踐成功,已經逐步延伸到企業的各項管理業務,也由最初的具體業務管理方法,上升為戰略管理理念。它能夠通過提高顧客滿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資本投入,使股東價值實現最大化。精益管理要求企業的各項活動都必須運用"精益思維" (Lean Thinking) ."精益思維"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資源投入,包括人力、裝置、資金、材料、時間和空間,創造出儘可能多的價值,為顧客提供新產品和及時的服務。

2 .行政管理中的"七種浪費"等精益管理有關知識

(1 )等待的浪費: 管理工作中的等待浪費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等待上級的指示。上級不安排工作就坐等,上級不指示就不執行,上級不詢問就不彙報,上級不檢查就拖著辦。缺乏主動精神,多幹事多吃虧。很多工作的完成,是在幾次檢查、催辦下完成的。

等待外部的回覆。我已與你聯絡過了,什麼時候回覆不是我能決定的。等待其它部門或其他人的聯絡。你不找我去協助,我就可以躲避。對其它相關工作不關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等待下級的彙報。任務雖已佈置,但是沒有檢查,沒有監督。不主動去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只是被動地聽下級的彙報,沒有核實,然後作決定或向上級彙報,出了問題責任往下級身上一推。

上述情況,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這種缺乏工作責任心、主動性和工作積極性,滿足現狀、消極怠工的情況引發的浪費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危害單位的正常執行。

(2 )協調不利的浪費: 管理中相互配合、協調不力,造成工作停滯浪費主要有下述幾種情況:

工作程序的協調不力。某項工作在兩個部門間協調不力、交接不清,工作進度受到影響,相互之間都不主動聯絡。某些工作應哪個部門負責沒有明確界定,處於部門間的斷層,工作缺乏協作精神和交流意識,認為應該別的部門負責,結果工作沒人管了,原來的小問題被拖成了大問題。

領導指示的貫徹協調不力。對單位領導的工作指示和相關會議佈置的工作沒有傳達,內部沒有有效的協調組織落實,致使單位的要求在本部門停滯,沒有得到有效地貫徹,形成工作盲區。

資訊傳遞的協調不力。資訊在相關部門、相關人員手中停滯,使應該得到這些資訊的相關部門掌握不到;資訊不能彙總、分類,停滯在分散之中;沒有對資訊充分的分析、核實和利用,發揮效應,停滯在原始狀態之中;資訊不準確,造成決策判斷失誤。

業務流程的協調不力。部門間協調不力,相互制約、不溝通、各自為政、部門利益第一,形成獨立的部門割裂,促成協調的障礙,沒有或不能及時維護系統,使業務流程不能順利流轉,造成後續流程的停滯,原有職責的不適應性不是橫向流轉而是折向執行,造成流程的缺項停滯。

協調不力是管理工作中最大的浪費之一,它使組織不能形成凝聚力,缺乏團隊意識、協調精神,導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3 )閒置的浪費: 我們把管理工作中的庫存浪費稱之為"閒置".機構重疊,職能重疊,形成人浮於事,使資源要素不能有效的利用,發揮最大的作用,造成閒置的浪費。

固定資產的閒置。辦公場所偏大,辦公裝置過於追求功能完備,檢測裝備重複投資等等,非常容易導致固定資產的閒置,從而出現裝置利用率不足,導致資源浪費,成本升高。

職能的閒置或重疊。設定了部門職能,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職能卻沒有發揮作用,造成了部門職能的閒置。兩個部門承擔類似的工作,好像是誰都負責,其實是誰也不負責。

工作程式複雜化形成的閒置。在某些情況下,對於某些不十分重要的任務,上級其實只承擔簽字的職能,但如果無上級的簽字或認可,則工作就無法進行,會出現等待和停滯等浪費。原來比較簡單的事,一些部門非要寫個報告,填個報表,由於報表內容太多,即使儲存後再想使用也找不到,那麼就再提供一份吧。

人員的閒置。人多好辦事,都強調本部門工作的重要性,增加人員,三個人幹兩個的人工作,為了避免上級人浮於事的批評,以重疊的交替安排工作造成工作量不滿,勞動紀律渙散。

扁平化管理、業務流程再造等等,是工作流程化、規範化、職責化的有效措施,可以從流程中職責到位杜絕閒置的浪費。

(4 )無序的浪費: 缺乏明確的規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容易產生混亂,這是人所周知的。但是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個人的意願行事造成的無序浪費,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職責不清造成的無序。由於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項工作好像兩個部門都管,卻糾纏不休,整天扯皮,使原來的有序反而變成無序。某個部門某個人,當看到某項工作比較緊急,如果不做就會影響到單位利益時,挺身而出,進行了補位。這時就出現了一種怪現象:那麼,今後這項工作就由你們來做吧,責任部門反而放任不管了,這也是一種無序。

業務能力低下造成的無序。素質低下、能力不能滿足工作需要都造成工作的無序。應該承擔某項工作的部門和人員,以不會幹等為理由,堂而皇之地拒絕承擔該項工作,更是一種無序的浪費。當出現部門和人員變更時,工作交接不力、協作不到位,原來形成的工作流程經常被推翻,人為增加從無序恢復到有序的時間。

有章不循造成的無序。隨心所欲,把單位的規章制度當成他人的守則,沒有自律、不以身作則,威信下降,不按制度進行管理考核造成無章無序的管理,影響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相互攀比,影響部門的整體工作效率和質量。

業務流程的無序。各部門大多考慮某項工作在本部門能否得到認真貫徹,而很少考慮如何協助相關部門順利實施。通常考慮以本部門為中心,而較少以工作為中心,不是部門支援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圍繞部門轉,從而導致流程的混亂,工作無法順利完成,需要反覆協調,加大管理成本。

(5 )失職的浪費: 失職的浪費是管理中的最大浪費,責任心不強的表現形式之一是應付。顧名思義,應付就是工作雖然幹了,但是不主動、不認真,敷衍搪塞了事,不是追求最好的結果,從而缺乏實際效果,這種浪費在工作中是經常見到的。

在ISO9000 體系管理中,許多應該日常進行的工作基本上沒有認真去做,不重視日常規範管理,缺乏基礎工作,稽核前突擊進行表面工作,來應付稽核,則實際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對上級佈置的工作,沒有按計劃要求去完成,做一些表面文章,去應付檢查。如果再加上承擔檢查工作的人員也進行應付,或者礙於情面不予指出,就會形成空對空。

在涉及系統性和流程性工作時,某些環節特別是前段如果不認真,則將對後續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行政許可中,前期資料審查不認真、不細緻,就會導致後期現場稽核等環節出現多種浪費。

在工作中沒有計劃,沒有自查,做事只做前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後面的就忘做了甚至不做了。工作缺乏主動,讓做什麼事,只是應付了事,而不是自己嚴格要求要做得更好。應做的事,不會做,說一聲不會做就不用再做了,不會也不學,不認為站在這個崗位上不會做應當做的事是一種恥辱,更有甚者,告訴如何去做都不做。

失職的浪費主要是責任心不強、素質低下和工作質量差等失誤造成的,但管理考核及職責的不明確使其沒有受到制約和監督。

(6 )低效的浪費: 低效的含義包括:

工作的低效率或者無效率。相對於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而言,低效率造成的隱性浪費是非常大的;原來只要一個人承擔的工作,需要兩個以上人員來完成;應該按計劃完成的任務反覆拖期。

錯誤的工作,是一種負效率。沒有一次把事情做好就是最大的浪費,應該正確完成的工作被做錯,會出現返工、重做、糾正等浪費,甚至影響到整體。如果是高效率地完成了錯誤的工作,則損失更大。更可怕的是,這種錯誤在某種程度上是被允許的,會被以各種各樣的原因、理由來掩蓋住,從而反覆發生,造成類似的浪費。

我們允許的是創造性的失誤,而不允許反覆發生低階的錯誤。

低效率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管理人員的低素質導致工作的低效率。學習能力的不足、危機意識的淡化,造成許多人員的素質滿足不了工作的需求。在每個組織中,人員的素質肯定是參差不齊的,抱怨是沒有用的,更不能把責任推到普通員工的身上,只有低素質的管理者,而沒有絕對低素質的員工。高素質的管理者能夠通過培訓指導,人盡其才,用人所長,有效地帶領員工完成任務。一頭獅子帶一群羊和一頭羊帶一群獅子是完全不一樣的。

方法不當也是低效率的原因之一。人員安排不得當,會導致低效率。計劃安排不合理,工作難以按期完成。順序安排有問題,會造成主次不分,重點工作無人做。……

固步自封的僵化思想是低效率的溫床。過去的成功經驗、過去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繼續提高自己,使用原有的一套來面對千變萬化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不僅導致了低效率,甚至會拖累整個組織的前進腳步,成為整個組織前進的絆腳石。

(7 )管理成本的浪費: 七種浪費之七:管理成本的浪費

管理成本是企業成本構成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們現在談的行政機關的行政成本。廣義上的行政成本是指政府的行政行為所耗費的各種資源,包括物質資源、資訊資源、精神資源、關係資源等。狹義上的行政成本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其職能的過程中所花費的各種支出。它包括兩方面的支出:一是維持行政機關自身執行的費用;二是為了履行本機關所承擔的職能而消耗的費用。管理必須依"理"行事,"理"在行政管理中具體指"目標、指標、計劃",通過確立計劃、執行計劃、考核計劃、改善計劃,可以最直觀地涉及有形成本概念和浪費現象。

計劃編制無依據。單位沒有下達指標,部門無法編制自身的工作目標。單位的目標、指標下達後卻不知道怎麼分解。部門領導沒有告訴做什麼工作,不知編制計劃。計劃不如變化快,無法序時地編制計劃。綜合部門不催不報計劃或忘記申報計劃,沒有日常工作的積累和統計基礎,沒有定額標準無法編制計劃等。沒有計劃工作概念,沒有長遠工作規劃,工作隨想隨做,為完成綜合計劃部門的`要求臨時"拍腦子",上報的計劃缺乏可執行性、漏洞百出,需要計劃綜合部門另外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去分析和查詢錯誤,重新修改和調整,造成極大的浪費。

計劃執行不嚴肅。有計劃但領導沒有給我,我不知道計劃的內容所以無法執行。計劃變化過快使計劃無法執行。領導臨時交代或安排的工作所以沒有計劃。計劃工作由於前道環節工作沒有完成致使計劃無法完成。計劃由於各種原因被迫頻繁調整。單位制訂的目標、指標由於執行有困難而不予落實執行,按照自己想象的內容去執行。計劃編制後根本不看,至於計劃的內容是什麼都不知道。如:降底行政成本的計劃、降底行政成本的專案計劃不嚴格執行,束之高閣。

計劃查核不認真。計劃考核反正由單位的專門部門進行,日常我就不用再進行比照了。計劃出現了偏差,理由要麼是計劃報大了,要麼是計劃漏報了,而沒有從問題的現象出發,認真分析形成的原因,以及下一步的糾正措施。

計劃處置完善不到位。計劃執行情況由於沒有認真地分析,自然無法瞭解和掌握計劃地進度和完成情況、存在問題。即便通過別的部門發現了問題,也不現檢討反省、客觀地分析存在差異地原因,進而找出改善措施,而是一味強調理由,推卸責任。計劃問題發現後,措施也編制了,但在下期的計劃中又沒有體現或糾正,致使問題長此以往地存在。

費用投入與收入(收益)不配比。花同樣的錢其收益是一樣的嗎?花100 元是否受到了10000 元的收入或利益。由於自身責任心不強或管理失誤造成的隱性損失浪費計算過嗎?用錢後的目的達到了嗎?達到了多少?大家是否都仔細計算過、分析過?

綜上所述,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七種浪費要比豐田生產方式所指出的生產現場中的七種浪費嚴重的多,但是解決起來也困難得多。因為生產現場中的浪費大多數可以量化,然而管理工作大多為軟性指標,具有較大的彈性,要想進行量化和細化相對較困難。而且大家大多司空見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使上級要求,也是緊一陣後鬆一陣,形成反覆,而如果不能對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浪費形成共識,齊抓共管,是很難持續有效地長期開展下去的,因此,對推行精益管理活動的艱鉅性和長期性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但是,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浪費一旦在某種程度上被消除,則可能會出現幾何級數的放大效應,因此,我們要鼓足勇氣,從消除點滴的浪費做起,向著精益管理的目標一步一步地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本單位或本職位存在的主要問題

1 .等待的浪費;

2 .協調不利的浪費;

3 .管理成本的浪費。

三、對本單位精益管理的建議

20xx 年既是建設長江上游一流質監局由"上臺階"向"達一流"的跨越年,又是"十一五"規劃收官年、"十二五"規劃制定年,迫切需要實施管理創新,優化管理理念,改進方式方法,提高工作績效。為此,市質監局黨組確定 20xx 年為"科學管理上臺階年".

4 月11 日 至12 日,市質監繫統舉辦首次領導幹部管理專題培訓班。邀請國家行政學院路傑教授、精益管理培訓專家沈凱利先生做了《創新思維與決策藝術》、《精益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運用》的專題講座,這標誌著全市質監繫統"科學管理上臺階年"工作全面啟動。

張宗清局長要求,全系統要圍繞"科學管理上臺階"主題,加快系統資訊化平臺建設,在"政務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業務管理、技術機構檢測管理"五個關鍵系統推行精益管理。精益管理涉及各個部門、每個崗位和每個人,對幹部職工的思想覺悟、業務水平、知識結構、工作方法、應變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日,重慶標院全體幹部職工也認真學習和觀看了精益管理工作的專題講座,這說明我院積極配合市局"科學管理上臺階年"的工作也全面開展起來。

沈凱利先生所講的"行政管理工作中的7 種浪費",即:等待的浪費、協調不利的浪費、閒置的浪費、無序的浪費、失職的浪費、低效的浪費、管理成本的浪費,準確而深刻地闡述當今社會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嚴重問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出我們日常工作中的問題,並努力解決它。

我們單位存在的浪費問題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等待的浪費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等待上級的指示、等待外部的回覆、等待下級的彙報,這些情況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這種缺乏工作責任心、主動性和工作積極性,滿足現狀、消極怠工的情況引發的浪費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危害單位的正常執行。我們在工作中也難免會有類似的浪費。比如,領導經常出差、開會,有的事情需要急待批准,就只有等到出差或者會議完畢才能完成,有時會錯過最佳時機,或者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後果。可以採取電話請示,發傳真等方式,進行批覆;或者儘量減少開會,也可以避免等待的浪費。

第二方面,協調不利的浪費。連續幾次程式碼缺碼的情況,應該是協調不利引起的。重慶本身因為存在預賦碼這一特殊情況,國家程式碼中心每次只給重慶5000 個程式碼號,又要求電子檔案掃描率要達到80% 才下發新的碼段,相當於就只有1000 個機動碼可以週轉。而現在重慶市裡面的預賦碼,已經由現場新辦預賦碼、"三資"預賦碼、增加到食品企業預賦碼,這些預賦碼大大增加了程式碼的使用量,加之重慶地處山區,遠郊的區縣距主城區有幾百公里,無法及時送達辦結的紙質資料,無法及時掃描、上報,加上審批手續程式化,因而很容易造成缺碼。因此才會出現一些不該出現的狀況和負面影響,這實質是相當大的浪費,或者說是缺失。所以,院裡和局裡應及時彙報、及時協調國家中心,每次增加到20000 個左右碼段,應該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避免類似問題的再度發生。

第三方面,管理成本的浪費。電子檔案掃描這塊工作,可以考慮安排本單位的人員完成,每年可以節約幾萬元,加上程式碼年檢可以不收取紙質影印件,也可以節省不少的紙張、硒鼓等耗材的開支。

以上就是我本人學習精益管理之後得到的一點啟示和想法,如有不妥,敬領導請批評指正。

精益管理心得5

日本企業沒有做績效考核,但是其績效改善活動卻是全球做的最多、最大、最好的。這裡的改善活動是指各類能夠推動企業績效提升的各項活動。

績效管理的目的就是推動企業業績持續改善,支撐績效管理的理論本質是:如果你不能衡量,那麼你就不能管理。

所以,為了衡量,我們要先觀察、再分析、再總結描述,弄出一些正確的考核指標、目標值等等。完了以後還要規範指標考核所需要的資料來源,再定期統計分析考核指標、找出出現問題的地點、人物、原因,然後再用正向或者負向的激勵去驅動大家想辦法改善業績。

日本人因為生活在彈丸之地,資源十分貧乏,所以他們沒有時間、精力、資源去搞這麼複雜績效考核去推動業績的持續改善。但是他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績效改善肯定得通過持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逐步提升。

所以,今天你去豐田公司在全球所有角落的工廠裡去參觀,包括那些合資的,只要進那些工廠,你就會看到很多安燈系統,通常總經理辦公室也有一套或者能夠看得到安全燈。這個安燈的作用就是當員工發現質量問題時,就拉下安燈線點亮燈使生產線暫停。豐田公司中任何一個員工都可以拉安燈系統,於是燈就會亮,警鈴就會響起。然後,小組領導就會命令暫停生產。各類的工程師、管理人員會立即親自趕到現場、親自接觸現物、親自掌握現實。

日本人搞安燈是為了什麼?那就是暴露問題以持續改善。日本是個彈丸之地,其各項資源都是睏乏的,包括人力資源。比如說沒有足夠的人手、精力去尋找問題,所以他們乾脆就想了一個簡單的辦法:讓問題無處藏身,日本人認為尋找本身就是一種浪費。

早年的日本是個島國,四周都是海水,地理位置是比較封閉的。因為苦於沒有各種思想的交流與衝擊,所以日本人都是很保守、自卑的, 日本的女人基本上不能幹活的,是家庭主婦,可見其思想比較落後。所以,日本人是歷史上最沒有自信的民族。就是這群沒自信的傢伙,才會集思廣益,一旦出現問題後,利用團隊協作的力量,所有的人都趕到現場來參與分析、解決問題。

而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在幹什麼?基層管理者你就別指望他去暴露問題了,因為他們會瞞上欺下的(特別涉及到自己負責的拉上出現問題更不允許別人提)。現場出現問題了以後,你也別指望有領導或者其他部門人員身影的出現。當然問題很嚴重的時候,領導們和團隊的其他人在一起討論、分析的,但地點絕不會是在工作現場,地點在哪裡?會議室,領導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會議室。

日本人力資源管理的第一個可怕之處是:績效改善肯定得通過持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逐步提升,所以他們用全員找茬的方式來讓問題徹底暴露,然後用集體的智慧與力量去分析、解決。

這一招,中國企業恐怕永遠也學不會。中國人講究自省,所以如果一箇中國人總是在說別人的缺點的時候,那麼這個人就會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通常,我們會這樣做:當面不說,背後說說;會上不說,會後再說;說與不說,說說而已。

日本人力資源管理可怕的第二招就是:讓人只做正確的事情,並且必須把事情做對。一旦拉響安全燈或者按下按鈕,那麼生產線就必須停止生產,因為日本人要生產品質合格的產品。

日本人因為只有男人在工作,所以人力資源投入有限,沒有太多的人去檢查、返修、重工那些不合格的品質。並且在他們眼裡,檢查、返修、重工本身就是一種浪費,他們小日本島國沒有資源去浪費的。

日本人力資源管理可怕的第三招是:為了達到把正確的事情做對,他們只找正確的方法。 他們的方法只用在如何做正確的事情上面,所以日本人喜歡把工作的每一個步驟、流程搞得非常的細,並且給每一個人都提供一套詳細、全面的工作指導書。換句話說,日本人的人力資源管理主要聚焦在工作分析上:那就是針對正確的事情,如果用正確的方法去做。

日本人因為只有男人在工作,所以人力資源數量和質量都不高;日本的企業鑑於此一般都搞終生僱傭制,在不能裁員的情況下,所以也就不能反覆大量地去招新人進來。也就是說在知道了正確的事情後,沒有辦法去選正確的人,所以只能找正確的方法。

日本人力資源管理的第四招:為了確保每個人都掌握正確的做事方法,他們把培訓中心都設立在生產線上。工作中學習,學習後工作。日本人搞培訓那是徹底的知行合一了。

介紹一下日本公司的培訓道場:它是指在生產線附近設立5個逐級提升和改善的培訓區:

第1個區域為維持區,用來保持與提升一線員工的作業技能而設立;

第2個是地球屋,是為了生產現場減少浪費,迴圈使用,減少排廢的訓練區域;

第3個是完美的質量,訓練品質檢驗的技能的區域;

第4個是效率生產改善屋,保持競爭力,拍攝視訊,找出改善方法;

第5個是質量控制的房間。

當然,日本的人力資源管理還是有漏洞的。我們要在市場競爭中戰勝日本企業,首先就要了解對手,學習他們的長處,攻擊他們短處。

強調:我不認同“挑刺”並不代表不贊成鼓勵和認可員工。因為我的經驗告訴我,學會誇獎你的下屬/員工,往往比監督她們、抱怨她們更為有效。畢竟,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管理之父亨利.法約爾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挑選了20名技術水平相近的工人,把他們分成了兩組,每10人一組。然後,在相同的條件下,讓他們同時進行生產。每隔一小時,他就會去檢查一下工人們的生產情況。

對第一組工人,法約爾只把他們各自生產的產品數量記錄下來,並沒有告訴工人他們的工作進展速度,而對第二組工人,法約爾不僅對生產的數量進行了記錄,而明確地告訴他們各自的工作進度。

第一次考核完,法約爾根據考核的結果,在生產速度最快的兩個工人的機器上,各插了一面小紅旗;速度居中的四個人,每人插了一面小綠旗;而最後的那四個人,則插了一面小黃旗。這樣一來,每個工人對自己的生產速度到底如何,就一目瞭然。

實驗表明,第二組工人的生產速度和效率明顯高於第一組工人。

可見,將員工的表現反饋給員工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幫助員工更加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更能激勵員工的士氣,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人的本性是喜歡被人賞識的`”。認識到這一點對經理的激勵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確認識這一點,我們才能將員工的工作表現反饋給員工,及時對員工的工作給予正面表揚和評價,讓員工感覺到被尊重、被賞識,持續強化正面的行為,使之帶來的影響產生倍數效應,才能不斷挖掘員工的潛能。

近年來,一份職場滿意度調查報告同樣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調查顯示,在職場中人的各項需求中,知識和技能的增長首次排到了薪酬和職位提升的前面,職場中人最鬱悶的並不是收入減少、升職不暢和辦公環境惡化,而是沒有成就感。而對員工適時地激勵和認可,恰恰是激發這種成就感的最重要、也是最簡便的途徑之一。

記得一位名叫Alfie Kohn的管理學家在他的一本書中強烈建議:要想讓誇獎起到激勵的作用,經理們必須重視被他稱之為“內部動力的3個C”,即:協作(Collaboration)、滿意(Content)和抉擇(Choice),也就是說,夸人要誇到點兒上。他提出——

協作(Collaboration):當員工受到合作的鼓舞或有機會互相幫助彼此成功時,會受到激勵,更加努力工作。

滿意(Content):當人們意識到他們的工作對組織的重要性的時候,當員工能理解他們的工作對組織的貢獻的時候,員工會受到激勵。

抉擇(Choice):如果員工在自己的工作中被授權進行決策時,會受到激勵,更加努力地工作。

我深信每位管理人員既能讓手下的員工生活變得悲慘,也能讓他們變得積極。做到這兩點都不難。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在我們周圍,偉人名人畢竟是鳳毛鱗角,大部分人還是凡夫俗子,他們也不可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每個人不可能都轟轟烈烈,而只會平平淡淡。真正聰明的人善於從小事上稱讚別人,而不是一味地搜尋了不起的大事。

常言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讚美別人也是一樣,勿以善小而不讚。大事的影響和意義一般人都能看得見說得出,而小事卻未必。諸如下級樂於助人、整理辦公室的衛生狀況等等,不一而足。諸如此類的小事,一些領導往往視而不見,許多公司員工都抱怨自己幾乎成了“隱形人”,他們雖幹不成大事,卻默默無聞地為公司付出自己的勞動。從日出到日落,兢兢業業,幾十年如一日。然而,有的領導卻熟視無睹。在他們的眼裡,這些人彷彿不存在一樣。真正的讚美能手,應避開盲點,去從微不足道的小事來誇獎別人一下。

事物是由無數個區域性構成的,因而區域性可以反映整體的某些特性。一個人也是如此。一般來說,人的整體形象反映在一個個有意無意的小動作、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中。精明的上司就應該具有從下屬的小動作、小事情中瞭解一個人的本質和抓住他心靈的本領。

總結:我個人認為不僅要鼓勵和認可我們這些專案成員為公司所做出的貢獻,還要不停地去“挑刺”,持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逐步得到提升。

精益管理心得6

近期,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精益化管理培訓班學習,聆聽了老師的授課。通過形象,生動的例項,受到了一次愉快而深刻的思想,管理知識教育。進一步啟迪了思維,開拓了視野,細細品味感受很多。以下是我個人學習以後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我深刻了解到精益化管理是一種意識,一種觀念;是一種認真的態度,更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老子云:"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還提了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做起,從細微處入手。對於企業是一樣的道理,現實的工作中,需要做大事的機會非常少,多數人,多數情況下只能做一些瑣碎,單調的.事情,或平淡,或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這就是生活,每一個個體成為不可缺少的基礎。工作中往往因一件小事而導致全盤否定,就會出現100-1=0的現象。因此,在現代管理中細節決定實體發展的成敗。

其次,從自身而言,通過學習意識到,在工作中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合理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把企業必作"人"一樣的系統,把總經理或領導層比作"頭",把中層管理比作"身體",把基層人員比作"肢體",如果一個企業,每一個人都能合理"定位",能認識自己所處的地位,幹好自己應幹好的工作,發揮好自己的"專長",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餘,左右逢源,不然很可能就是寸步難行。第三,就企業而言。認為應該加強本企業的文化建設。完善自身的管理機制。隨著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企業在精益化管理的應用上,特別是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業標準越來越高的社會趨勢下,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日見明顯。就上所述,精細化管理是種意識,觀念,是種態度與文化。因此,在企業中實施精細化管理,就是對工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要精益求精,做每一件事哪怕是小事,都要持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到事無鉅細,不斷培養個人紮實,嚴謹的工作風格。做到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查,時時有計劃,事事有總結,杜絕管理上的漏洞,消除管理上的盲點,企業在競爭中才能步步為贏!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班學習,使我係統,全面地瞭解了精益化管理的深邃,洞悉了精益化管理在現實工作,生活中對於個人,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深遠意義。我將立足本職工作,放眼未來,與廣大同仁們一起,發揮每一個人的作用,為企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精益管理心得7

6s精益管理~像一股新鮮的血液注入到電光電子有限公司,像一縷春風吹進每一位員工的心裡。經過一段對6s的學習,讓我受益非淺,公司把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傳授給我們,使我們無論在公司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發揮它的作用。

6s是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因其日語的拼音均以“s”開頭,因此簡稱為“6s”。整理是要區分“要”與“不要”的東西,對“不要”的東西進行處理,來騰出空間,提高生產效率。整頓是要把東西依規定定位、定量擺放整齊,明確標識,以排除尋找的浪費。清掃是指工作場所內的髒汙,裝置異常馬上修理,並防止汙染的發生,使不足、缺點明顯化,是品質的基礎。清潔是將上面實施制度化、規範化,並維持效果。素養是要人人依規定行事,養成好習慣,以提升“人的品質”,養成對任何工作都持認真態度的人。安全是指公司及每一位員工的安全,在這裡是著重強調安全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工作中,突出的問題是要查詢和使用以前的某些圖紙、檔案資料、元器件、儀器、儀表等,往往翻箱倒櫃,東找西找,大部分時間浪費了,工作效率很難提高。6s管理的全面實施使我們的工作場地地物明朗化,大大減少了尋找資料和物品的時間,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把6s的理念帶到自己的工作中,力求完美高質;及時對我們的文件資料的資源進行整理等習慣通過推行、實施6s精益管理,使我們的環境整潔、地物明朗、員工行為規範,大家認識到工作不僅要認真、細緻、熱情,還要不斷地學習、總結、改進,提高自己的工作質量,工作人員心情舒暢,士氣必將得到提高。同時, 6s的`實施,可以減少人員、裝置、場所、時間等等的浪費,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當然,做好一時並不困難,而長期堅持靠的則是員工的素養。這是6s工作的目的,也是我們的工作目的。今後,我們應該以6s工作為契機,抓住機遇、發揚“齊心共管、整潔高效”的精神,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領先水平,為公司的跨越式大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精益管理心得8

與短期績效相比,員工成長更重要

精益管理崇尚以人為本的思想,強調對人的尊重重視人的作用以及追求自主管理,具有典型的東方色彩東方的以人為本和西方的以人為本既有共性也有差異共性的東西在於,都強調對人的尊重西方的以人為本,重點在於員工權利的主張以及自由環境和氛圍的保障而東方的以人為本,主要表現在注重員工個人成長,即員工意識和能力的提升,並把企業的競爭力與每個員工的意識能力提升聯絡起來我們說,企業最大的浪費是員工智慧的浪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真正優秀的製造型企業,主張把員工成長放在第一位,而把追求短期績效提升放在相對次要的.位置上在具體管理實踐中,他們對那種基於精準數字的績效考核和獎懲制度不以為然,把績效考核的重點放在向員工提示改善方向,促進員工努力向上。

我國企業曾經對績效考核比較熱衷,並熱切期望通過考核快速提升管理績效,主要原因在於這種美式管理看上去見效快,簡單易行,管理者感覺輕鬆而以員工意識能力提升為中心的員工成長戰略和人力資源開發,比單純以考核為中心的管理模式要艱難得多它要求企業管理者有尊重人關懷人的博大胸懷,企業上下是一個共同體的認知和境界,以及傳道授業解惑的素養和能力企業還要為員工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創造良好的組織條件(晉級制度)和施展舞臺(各類改善成果發表機制),引導他們自主學習自發行動和自我超越。

與事後管理相比,預防管理更有效

扁鵲三兄弟都精通醫術,其中大哥醫術最高,二哥次之,扁鵲第三,而扁鵲最出名原因是,大哥治病總是預防為主,也就是治未病,人們很少在意他的功勞;二哥是治小病的高手,但人們認為治個小病是醫生本分,沒什麼了不起;只有扁鵲敢治大病,時有手到病除的佳績,所以名聲在外。

儘管我們懂得預防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具體行動上卻很容易走偏,甚至背道而馳,不僅執念於或忙於事後管理,而且對公司內扁鵲大加讚賞,而對扁鵲的大哥和二哥不屑一顧這樣做的後果是嚴重的,在管理實踐中,人們往往習慣於花時間應付層出不窮的問題,優秀者在滅火大賽中脫穎而出,而防微杜漸的事情卻少有人關注,更沒有人潛心研究在我們輔導客戶做精益的時候,不少企業領導就認為,花錢請老師就是來解決大問題的,動員員工解決小問題意義不大這樣的認知水平,是缺乏最起碼哲學思辨能力的表現。

預防管理,要從兩個方向正確理解:

一方面,越是在發生問題的源頭進行管理或改善,失敗成本越小,管理效果越好比如產品質量問題,在市場上被客戶投訴所造成的質量損失最為慘重,在產品出貨或生產過程中發現問題質量損失會小些,在原材料供應商處發現問題其質量損失會更小,如果能在設計環節採取有效對策(防錯設計),那就根本不會產生不良損失又比如,訂單交付問題也是如此,越是臨近訂單交付的後期發現問題,補救起來越難,而且造成的損失越大。

另一方面,小問題解決或改善得越多,越是能防範大問題的發生有一個著名的海恩法則,說的是,300個小問題不及時解決,會成長出29個事故隱患,29個事故隱患不及時消除,終究會發生一次大的事故意思是說,大問題通常是由小問題累積而成的,正確的認識應該是,用一杯水可以澆滅的火苗要及時澆滅,決不能任其發展到只有用消防車才能撲滅的程度比如,裝置停機故障的發生往往都不是偶然的,是諸如震動鏽蝕發熱鬆弛灰塵等微小缺陷(小問題)不斷累積而成的要消除裝置停機故障,唯有從消除各類微小缺陷開始又比如安全管理也是如此,細節不做好,安全隱患不除,很難保證不出大的安全事故。

精益管理主張全員參與,目的就在於發動全體員工從解決自己身邊的小問題,消除身邊的小缺陷開始做起,預防為主,持續改善,並最終達成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巨集大目標。

精益管理心得9

上個月公司組織了CTPM精益管理培訓,學習完後,本著分享為主,深入學習為輔,特在此分享學後心得體會。

CTPM精益化管理是建立在持續實行6S的基礎上,不斷改進不斷完善而產生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這六組紅色的大字一直掛在我們工作的一個區域裡面,我們每天抬頭都能看見。但一直過了這麼多年,卻沒有人真正關注過,更沒有徹徹底底實行過。其實6S是我們每個企業員工對工作的一種態度,一個習慣,一種修養。如果我們不去了解它,去學習它,並且實施它,光當成口號喊喊,不改自由散漫的習慣,那麼想要做到6S裡所說的恐怕很不容易,恐怕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

6S管理不僅僅是每天打掃衛生,整理好辦公用品,更應該是工作環境整潔有序,保證安全,以及樹立良好的個人素質和自身修養;更應該不斷的去改進和完善,讓我們的工作更有秩序,更得心應手。結合自身情況靈活應用,更快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才是最最重要的。

在沒有參與公司精益管理培訓之前,大家都是比較懶散,上一天班算一天班,每天按照領導要求做完相應工作就算完事,沒有早會沒有總結,也就沒有提升,現在好了,每天大家都知道自己的目標自己的方向,早會的總結讓大家更有壓力更有動力,這段時間,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受益匪淺!

精益管理心得10

在我們企業不斷成熟的今天,6S管理已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不少企業已經或正準備實施6S管理,通過線上學習里老師知識+例項,詳細而生動的講解,讓我懂得了6S管理是指什麼,實施6S管理後的收益成果,如何才能更好的實施6S管理。在我們遷鋼公司領導目光遠卓管理下,不斷為員工積極創造學習求知的同時,為企業的發展壯大打好奠基石。以下便是在進行6S學習後我的心得體會。

6S:指的是由6S的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頓)、SEISO(清掃)、SEIKETSU(清潔)、SHITSUKE(素養)和英文SAFETY(安全)這六個單詞,由於這六個單詞前面的發音都是“S”,所以簡稱為“6S”。

6S管理是所有工作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它的目的不僅僅是打掃衛生,更重要的是6S的推行能保證後續工作的順利高效運作。基礎工作是絕對必要的,尤其在競爭激烈多變的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必須夯實基礎,充實自己,強化自己,才能成為競爭中的強者。

6S作用是:高效率,保證質量,使工作環境整潔有序,預防為主,保證安全。

6S內容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和安全。6S在執行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些問題:

6S的推行過程首先是從上向下的,領導者必須領會其實質,而且堅定的實施,並且以身作則帶頭實施。

6S是一種要全體員工養成的行為模式,而不是一種工作的形式。

6S的實施需要得到中層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援,並且得到有力的貫徹執行。

6S應該由企業內的專人或專門的團隊來負責領導實施。責、權、目標明確。對於6S的認識應該上下一致,標準統一。

6S應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照搬別人的做法,應同自己企業的實際相結合,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6S應不斷的.改進、完善,不能是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後就停止不前。

6S應全員參與,從上到下一個不落。

6S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應該有計劃的分步驟推進實施。6S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推行、實現的。它可能需要一兩年,也可能需要三五年。所以不能急於求成,要求馬上見到想要的效果。

6S是連貫推行的,不能是現在工作不忙就推行,等工作忙起來就把他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6S的實施經常因為領導實施者對6S一知半解或實施的經驗不足而夭折。所以建議管理人員要認真學習,深刻地瞭解其作用和方法。6S的推行應該分階段進行評估考核,獎懲結合、賞罰公平,以促進實施。

6S管理的重點是提高人的素質,發揮人的積極能動性。在企業資源中,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優勢是最大的,不同人的思維更是千差萬別,如果能充分調動起人員的積極能動性,協調好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和諧關係,相信可以培養出優秀的企業文化及優良的企業風氣。

6S管理的另一個重點是安全問題。若企業各方面工作都做得無可挑剔了,但安全工作沒做好,則前面的全部工作都得不到保障。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把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結合自身情況靈活運用。如果嚴格按6S要求去做,我們的工作會更有秩序,更得心應手,更有經濟效率。為把遷鋼打造成首鋼精品鋼生產基地,早日步入國內乃至世界一流企業而做出我們的貢獻。

精益管理心得11

老子曾經這樣說過"天下大事,必成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精".通過這次的太古培訓,聆聽了老師的授課。有了更深體會。老子的這種觀念,就是說企業想做的更大更強,就是從簡做起,從細微入手。這便是精益化管理。工作中,每一件大事都會因為一點零碎的小事而全盤否定,那麼如何做好細緻入微,精益化管理呢?

一、5S的管理是精益化管理的起始目標

5S管理指的是在生產現場,對材料、裝置、人員等生產要素開展良好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等活動。為其他管理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整理:要與不要,一留一棄。要找到並且明白重要的東西。清除多餘的東西,備齊必要的東西;整頓科學佈局,取用快捷。清除物品放置位置,馬上可以找到所需要的物品,定物,定位,定量;清掃:清除垃圾點檢裝置。講垃圾和灰塵等全部徹底清除,保證裝置正常運轉,使心情變得愉悅;清潔:整潔環節,貫徹道濟。定標準,目視管理,檢查表,責任區域,獎懲措施;素養:標準作業,養成習慣。對於已經決定的事情能夠阻燃而然地形成習慣,並予以掌握。

二、消除浪費是精益化管理的重中之重

浪費的定義在企業中更為廣泛,比如返工的浪費,為了滿足顧客的要求而對產品或服務進行返工的浪費現象更是比比皆是;比如等待浪費、當生產中,兩個關聯要素未完成同步時,所產生的空閒時間就會自然出現等待過程中的浪費。再比如庫存浪費,任何參過加工必須的物料供應就會大大增加庫存,相應的庫房,人力,與之會同樣大幅增加。這些浪費在企業生產中更是顯而易見的存在。精益化管理的精髓就是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費,這樣可以更多的提高公司的效益。

三、時間管理是精益化管理對於個人的要求

分清輕重緩急,排定優先順序;列出自己認為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去先去做,多點主動,就會少點被動。設定明確目標,制定可行計劃;有開始時間結束時間,並且付諸於行動,定檢查標準,有必要的信心,持之以恆才可能完成計劃。立即採取行動,堅決杜絕拖延;養成快速的節奏感,有必要的`時間實現,才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時間,當日事,當日畢。一次做好,最求零缺點工作,出現差錯,立刻處理。制定工作規則,善於有效授權;第一時間反饋給別人信心,把任務歸類,同類事情同事處理,特殊任務特殊處理。有效獲得上司的幫助,不插手下屬的工作細節。保持環境整潔,控制自我情緒;整潔的環節能夠提高效率,積極樂觀的情形可能提高興趣,用你的一生問候去感染別人。積累生活竅門,善用零碎時間;對於生活中多學一些小的技巧或者說同時去做多件事情,不經意間可以省出很多零碎的時間。掌握拒絕技巧,積攢整塊時間;學會拒絕是保障自己形式優先次序的最有效手段,學會拒絕是一種力量,也更是一種藝術。諮詢專人專線,花錢贏得時間;和自己的好朋友,多談心,用好資源辦大事。管好業餘時間,不斷自勵進取;平衡好自己的人生,不斷學習,自勉,才能更好的提高。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係統,全面的瞭解精益化管理的深邃,洞悉了精益化管理在現實工作,生活中對於個人,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深遠意義。我將立足於本質工作,放眼未來,於廣大同仁一起,發揮每一個人的作用,為企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精益管理心得12

依稀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播放過這樣一個公益廣告,“舉手之勞,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是的,改善、改進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善於去發現,願意去探索,生活中處處精益,工作中到處都是改善。

有人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想說的是一千人眼中的改善專案絕對不少於一千個。煤礦生產,工序繁多,新舊工藝的更替更是頻繁,為了讓所有的專案都儘可能的符合我礦的實際情況,為我礦的建設事業增磚添瓦,我們能做的.改善還有很多,上至工藝流程,下至技術革新,左至生活末節,右至管理制度,都有其改善的餘地,都有進步的空間,只要全員參與,積極改善,積少成多,量的積累絕對會發生質的轉變,而我們每個人邁出的一小步,將是全礦井的一大步。

精益從心開始,改善由我做起。改善不僅僅在於成本的節約,利潤的體現,更在於工藝的改進,只要利於生產、利於安全、能夠節約時間,能夠走可持續發展路線,就算是原有基礎上的花費也是我們所支援和鼓勵的,從長遠角度考慮,今天的花費就是明天的回報,昨日的投入就是今天的收穫。只要堅持改善,持續改進,有一天你會發現,其實你與昨日的我,活到今天已經變化甚多;有一天你會發現,原來你已經做了很多。

煤礦生產,安全第一,精益管理,從我做起。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證明這是誰的時代,所謂自助者,天助之,只要全員參與,發揮集體的智慧,相信我們的明天肯定會比今天更好。

讓我們喊出自己最嘹亮的口號:我是蔡家溝礦工人,我為自己代言!

We will do it!

We can do it!

We must do it!

精益管理心得13

精益管理是現在很多公司、單位都在學習的,都希望創造更高的效率,作出更多的成果,這需要管理者的管理,你參加培訓有什麼感悟?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多維精益管理培訓心得體會,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進來看看,參考參考。

2月12日下午,國網上海市區公司各部門積極參加學習周活動,以視訊形式實時收聽收看了國家電網公司財務部會計核算處處長鄭琛講授《深入推進多維精益管理體系變革》的宣貫課。通過收聽收看,公司各部門幹部員工感到多維精益管理變革與大家工作息息相關,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家一致認為,市區供電公司作為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的多維精益管理體系變革工作試點單位之一,要努力把學到的新知識轉化為推進公司改革的新動力,確保學習周活動取得預期效果,真正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用,圓滿完成上級公司交付的試點任務。

運檢部於20xx年開始配合上級公司進行了該管理體系的設計配合等相關工作。工作主要針對成本性專案中的生產性運維及大修成本開展,以“成本中心、專案、工單”為“橋樑”,開展了PM付款資料梳理、PMS臺賬資料配對等資訊規範工作。通過學習、討論《多維精益管理體系》並結合前期工作開展,認識到該體系可以加快推進資產全壽命精益管理,為優化檢修策略提供高價值資訊支撐;可以實現電網資產、檢修作業與成本投入的有機聯絡,並藉此實現最優成本投入;可以有效開展檢修成本效率、效益評價,拒絕低報價,低質量裝置入網執行,為裝置製造商加了一道“緊箍咒”,嚴格杜絕了供貨時的“以次充好”等情況。同時,通過“多維精益管理”工作,能夠為今後生產性運維及大修工作提供詳盡準確的備品備件需求資料,對備品備件提供精準配置,減少浪費,進一步確保成本費用合理運用。

從營銷部角度出發,對多維精益管理最直觀的感受是,營銷專業業務活動原本複雜繁多,現在通過貫徹多維精益管理,能夠將各項業務活動與中心、基層班組一一對應,對於部分資本、成本支出還要區分使用者類別,將來每一筆支出的關鍵要素都將一目瞭然;從操作層面來說,會計科目相比原先則更為簡化。換言之,推行多維精益管理體系後,從某一筆支出來看,將能迅速明確支出的具體內容、某項業務活動、某個班組、資產形成地點等各維度要素;從整體來看,還將能對公司在營銷各項業務領域、不同客戶群體的資金投入進行專項分析。今後營銷部將繼續積極配合財務部進一步推進落實多維精益管理,努力實現“業財共建共享”、“全業務融合、全流程貫通”。

辦公室的費用支出涉及種類較多,主要是辦公費、車輛、房屋管理、維修、小型基建、新聞宣傳等,幾乎涵蓋公司所有部門。在過去,每年只能統計各類費用的支出總和,無法通過系統直接將各類成本支出細化到部門以及個人。現在,在多維精益管理體系變革的推動下,雖然會計科目有所簡化,但是增加了管理維度,記錄中根據具體業務進行細緻的劃分,每一筆支出都需要細化到部門或者人,在精益成本管控等方面有效地提升了整體資源利用效率,如實反映業財資訊,對經營現狀與優化策略的實施效果進行精準評估,更加準確、科學、多角度反應費用支出的內容,真實記錄每一筆收支,算清每一筆,費用支出的記錄也更為合理。多維精益管理體系的實施,有助於測算平均成本,有效區分監管和非監管成本,更加有利於各類成本開支的控制,做到開源節流。

人資部的費用支出涉及工資薪酬、福利費、差旅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等業務支出,種類繁多。多維精益通過規範業財資訊鏈路,實現價值資訊的多維反映,規範各類員工開支歸集標準,優化支付流程,實現工資薪酬、福利費、各類報銷支付的全程線上管理,統一對私集中支付。通過貫徹多維精益管理,精益成本管控等方面如實反映業財資訊,對經營現狀與優化策略的實施效果進行精準評估,更加準確、科學、多角度反應費用支出的內容,費用支出的記錄也更為合理。接下來,公司人資部將會繼續根據上級公司相關要求,配合好財務部持續做好多維精益管理變革工作,助力公司優化財務管理流程,爭取早日實現業財共建共享。

精益管理心得14

近年來,電力管理總公司始終遵循油田總體發展戰略,以“安全供電、經濟執行”為中心,走內涵外延發展之路,堅持靠管理挖潛力,靠管理增效益,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進入20xx年,公司以油田“比學趕幫超暨精細管理年”活動為契機,以“更大作為、更強根基、更上水平、更有力量、更聚民心”為主題,以電網安全穩定經濟執行作保障,以電網建設為基礎,以技術創新為手段,以精細管理為重點,通過大力實施“三個優化”活動,努力實現降損增效目標,電網經濟執行質量與效益穩步提升,確保了主要財務預算指標按計劃執行。今年1-8月份,實現內部考核利潤4.24億元,電網綜合損耗率控制在預算指標內,活動見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一、優化電網,基礎降損

勝利電網是隨著勝利油田的開發建設逐漸發展起來,雖已形成覆蓋整個勝利油區的供電網路,但與地方電網相比,與承擔的服務油田生產生活中心任務相比,勝利電網的基礎設施技術水平和保障能力還存在著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1)電網執行基礎比較薄弱。勝利油田電網處於山東省電網的末端,只有3條220千伏線路與省網聯絡,受電能力較弱,並且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油田主網執行可靠性較差。(2)電網網架結構不夠合理。勝利電網220千伏主幹線路不足,線路負荷過載較重。110

千伏變電站電源缺乏,導致部分變電站缺少主電源或單電源供電。(3)電力設施技術水平比較落後。勝利油田電力設施大多建設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時間久、更新慢,電網整體技術水平落後於國內行業水平。(4)社群配電設施問題比較嚴重。社群用電設施點多、線長、分佈範圍大,過負荷現象嚴重,安全隱患多,計量表計精度低,損壞率高。勝利油田電網設施裝置陳舊老化和技術水平落後的“短板”,帶來了電網執行維護工作量激增,加大了電網節能降損工作難度,給油田電網安全穩定執行與電網經濟效益穩步提升設臵了一道道“坎”。對此,電力管理總公司樹立“降損增效,優化電網是關鍵”的理念,以打造堅強電網為出發點,從電網規劃設計、裝置升級、需求側管理等各個環節入手,加快轉變電網發展方式,以電網升壓改造與結構優化調整為重點,推進油田電網“兩型三新”線路和綜合自動化變電站建設,在增強電網基礎執行保障能力上實現降損增效。

實施油田電網升壓改造工程。按照油田統籌規劃與工作部署,勝利油田電網計劃實施整體升壓改造工程,將逐步取消35千伏電壓等級,電能由110千伏直接變成10千伏配出,增加供電能力的同時,減少一級變壓的損耗。在專案的第一階段,實施了北區、中區供電區域電網升壓改造工程。目前,勝利油田北區電網供電升壓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區域內變電站由原來的26座調整為13座,輸變電系統調整為四級網路結構,電網

結構更加合理,執行更加可靠。同時,實施了220千伏萬九Ⅰ、Ⅱ線改線工程等重點電力線路建設專案,電力裝置效能得到較大改善,電網設施裝置自動化水平及供電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油田北區供電區域的綜合線損率比改造前降低了3.5個百分點,降損效果明顯,經濟效益顯著。

加大區域電網優化調整力度。按照油田制定的區域電網改造工程計劃,公司立足油田電網現有的裝備水平,以消除電網裝置缺陷、改造陳舊裝置為主線,加大區域性電網優化調整和裝置更新改造力度。如針對油田黃河北電網受220千伏新孤變電站主變容量小的制約,電網執行方式和電能質量比較脆弱,末端變電站電能質量較差的情況,利用擴建完成的新孤變3#主變,將原先備用的110千伏新渤線恢復,作為河口電網的主供電電源;將孤島電網110千伏孤二變負荷調整到新孤變,減輕110千伏孤五變負荷。通過以上區域電網執行方式的調整,優化了河口、孤島電網執行結構,改善了區域電網電能質量,降低了電網執行損耗,預計全年增效100多萬元。

優化城區配電網路調整建設。通過對油田城區配電電網進行科學合理的區域性優化改造,調整變電站、供電線路執行佈局,縮小供電半徑,初步改善了基地電網結構不合理、線損大、供電能力不足等狀況,對基地部分地區實現了分割槽供電,努力做到每座變電站實現雙電源供電,提高供電可靠性。加快城區配電網路專案建設步伐,完成新建供電線路650多公里,新上配

電變壓器312臺,先後實施了廣利河改造配套電力遷建專案以及錦華西區、南區上電工程,提升了城區供電質量,降低了電網損耗。加大電力裝置無功補償的投放力度,新安裝無功補償裝臵50餘臺,在12座變電站投放3.04萬千瓦容量的電容器,將功率因數提高到0.9以上,電壓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降低了電力裝置無功損耗,直接創效110餘萬元。

二、優化執行,技術降損

優化電網執行維護管理,依靠科技技術創新提高電網執行管理水平,是電力管理總公司降低損耗與提升效益的重要手段。

優化油田電力排程執行管理。充分利用勝利油田電網新建成的電力排程智慧管理系統,通過對油田用電負荷、電網執行損耗、潮流分佈等進行技術計算與科學論證,得出油田電網最優執行方式、最小執行損耗、最可靠執行保證,並通過合理調整電網負荷佈局與執行方式,有效控制外購電最大需量增長限值,最大限度降低購電成本支出金額。如針對油田直供電價低於地方供電公司電價,東營、濱州地區供電公司網供電價高於各縣區供電公司電價的情況,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執行的前提下,通過油田電力排程智慧管理系統技術管理手段,優化電網排程執行管理,密切監視電網負荷和勝利發電廠機組執行情況,當油田用電負荷平穩,勝利電廠機組發電量大於電網用電量時,及時將濱南、河口、東營等縣區部分由其它電網供電負荷調至油田電網執行;當油田用電負荷高,勝利電廠機組發電量小於電網用電量時,將部分負荷調至各縣區電力公司執行,利用三者之間電價差,努力降低外購電成本。今年以來,在同等電量及電網執行條件下,通過優化電力排程執行管理,降低外購電費支出150萬元以上。

優化油田發供電一體化執行機制。在認真研究油田電網發電、供電企業現有執行模式的基礎上,深入開展油田發供電一體化精細管理的影響因素及電網負荷特性分析,完善油田發供電一體化機制建設,優化執行工作方式。加強油田電網負荷預測與調配工作,根據電網負荷執行變化曲線規律,做好油田電網負荷預測,通過油田發供電的溝通協調,合理安排發電機組的檢修與執行,儘可能將機組檢修計劃安排在油田電網負荷最低時期,儘量避開夏季、冬季油田用電高峰期,最大限度降低機組檢修對油田用電的影響。加強應對突發事故處理工作,在今年應對山東省限電壓負荷、沾化電廠故障停機、山東電網500千伏變電站停運等突發事件時,油田發供電一體化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確保了油田電網安全穩定,實現了電網效益最大化。

精益管理心得15

解讀《豐田模式》精益製造的14項管理原則,它是豐田生產方式背後的文化基礎。豐田一直堅持通過提高產品與服務質量來奉獻社會的核心理念,企業所有生產經營活動均以這個核心理念為基礎而形成的價值觀與行為方式也就是大家所謂的豐田模式。我覺得用這句話來詮釋豐田模式是最完整、最恰當了。

或許我們會認為把豐田精益生產管理的工具與方法應用到企業之中就可以收穫成效。實際則不然,這種成效可能會在短期內出現,但不會長久堅持下去。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缺乏像豐田一樣的`企業文化做為基礎。

在豐田模式中,帶給豐田生產方式生命的是員工,豐田的員工能夠積極主動地提出改善建議,全員參與解決問題與持續改善的工作,一線員工人人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經驗。所以說豐田模式是一種文化,而非只是一套提升效率與改善的工具。而這種文化的形成,主要歸功於豐田領導高層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員工,尊重人才。

員工為什麼會選擇離開企業,不僅僅是部門主管的責任,企業文化對員工的影響很重要。例如企業制度未充分考慮員工的感受,員工就會有排斥的心理,而且負面的口碑就像病毒一樣傳播非常快,危害也很大。

我認為豐田生產方式成功的關鍵就是持續改善,靠這些持續改善的活動積累而成,而持續改善的原動力就是企業的員工(包括幹部),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改善現場生產的問題,為企業創造真正的價值。

現在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企業文化的競爭,重視企業文化的發展對企業長期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