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集合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教師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集合15篇)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1

本學期,我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本班大部分學生都聰明靈活,想象力豐富,上課思維活躍、發言積極,學習成績比較理想。但也有少數幾個基礎比較薄弱,作業髒亂,思考速度慢、書寫速度慢、對新知的理解也比較慢。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標的具體要求,現將本人對這學期教學工作的一點思考小結如下:

一、夯實基礎,努力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夠順利地學習。”這句話看似矛盾,其實蘊藏真理:一個學生如果大部分時間都被作業塞滿,就沒有了思考的時間,沒有了智力活動的時間,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學生負擔過重、學業落後的可能性就越大,過重的學業負擔是對孩子的智力和體力的摧殘。正因為如此“減負”的警鐘一直長鳴!但在國小低段教學中,計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對孩子的後期學習非常重要,如何讓孩子既能熟練掌握相關技能又不會負擔過重呢?本學期,我作了一下幾點嘗試:第一、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每節新授課都做到“有備而來”,認真閱讀教材、教參,瞭解教材的編排體系,編者意圖,每個知識點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與前後相關知識聯絡和銜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溝壑。觀看優秀課例,積極徵

求同組老師意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起點,確定每節課的重難點,思考應該選擇什麼樣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設計完備的教學預案。其次是努力增強教學技能,做到每堂課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加強師生交流,充分考慮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最後,每節新授課都當作公開課來上,事先準備好小黑板、作業紙等,注重營造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擴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爭取每節課都留有一定的時間供學生練習鞏固,驗證教學效果,發現問題當堂解決。第二、及時鞏固與定期複習相結合。每節課新授知識都會在當時當天及時鞏固,第二天進行適當複習,一段時間後進行第二次複習,提高複習效率。為了幫助孩子提高計算速度,每節課課前花1分鐘時間讓學生誦讀乘法口訣和20以內進位加與退位減口算題,通過一學年的堅持,效果顯著。第三、作業佈置與批改。本學期我準備了多套教輔資料,精選練習,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地佈置作業,力求使每一次練習起到最大的效果。對學生的每一次作業都認真及時地批改,並做好錯題記錄和分析,針對不同的錯誤分別採取個別輔導和集體評講的方式及時補救,根據錯題記錄和分析,制定階段複習計劃和期末複習計劃,做到有的放矢。

二、關注全體,儘可能兼顧學優生的培優和差生的輔導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在我們這樣的大班教學中,最難兼顧的是學優生的培優和差生的輔導。因此,我努力在課堂教學和課後輔導中關注他們的成長:

(一)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為差生創造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為學優生提供思考空間;在課堂練習中,對學優生提出有挑戰性的要求的同時,加強個別輔導,不讓差生掉隊。

(二)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利用部落格平臺,創設空中課堂,鼓勵並指導學優生在課餘自學奧數。同時加大對後進生的`輔導,不僅是知識上補缺補差,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提高差生的成績,首先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意義;其次是要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增強學習自信心,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有句話說的好:“教是為了不教。”不能讓補習伴隨孩子成長!

(三)加強家校聯絡,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讓家長成為個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援。

三、邊教邊研,取得較明顯的教學效果

(一)本學期,我們班每天的數學作業,中等學生一般能在10到15分鐘完成(期末複習時略有增加),基本都能輕鬆地獨立完成。在作業批改中,很少有集體性錯誤,每天的31份作業中,全對作業一般都在20份到25份之間。

(二)在課後輔導時發現,幾個差生學習成績進步很大,如插班生z,進來時測試成績總在60分邊上,現在每次測試都在80分左右。他們的學習能力也在不斷增長,學習越來越輕鬆,上學期遇到他們學習上出現問題進行輔導時,總是費盡脣舌,啟而不發,本學期基本上都是一點就通,差生輔導一般都在課間幾分鐘內完成,很少留到放學後。

(三)班上近一半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思維活躍,善於思考,學習成績優異,學習狀態穩定。

四、自我反思,努力實現專業成長

(一)繼續堅持並優化本學期一些有成效的做法,爭取讓學生在課堂上解決所有的學習問題,課後只做適當的鞏固,控制好課後作業分量;

(二)加大家校之間的聯絡,抽出更多的時間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爭取家長更多的支援,致力於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唐宋或更早之前,針對“經學”“律學”“算學”和“書學”各科目,其相應傳授者稱為“博士”,這與當今“博士”含義已經相去甚遠。而對那些特別講授“武事”或講解“經籍”者,又稱“講師”。“教授”和“助教”均原為學官稱謂。前者始於宋,乃“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科目的講授者;而後者則於西晉武帝時代即已設立了,主要協助國子、博士培養生徒。“助教”在古代不僅要作入流的學問,其教書育人的職責也十分明晰。唐代

國子學、太學等所設之“助教”一席,也是當朝打眼的學官。至明清兩代,只設國子監(國子學)一科的“助教”,其身價不謂顯赫,也稱得上朝廷要員。至此,無論是“博士”“講師”,還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師應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教師範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採用範讀,讓幼兒學習、模仿。如領讀,我讀一句,讓幼兒讀一句,邊讀邊記;第二通讀,我大聲讀,我大聲讀,幼兒小聲讀,邊學邊仿;第三賞讀,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一邊放錄音,一邊幼兒反覆傾聽,在反覆傾聽中體驗、品味。

“教書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為熟悉的一種稱呼,從最初的門館、私塾到晚清的學堂,“教書先生”那一行當怎麼說也算是讓國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種社會職業。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並非源於教書,最初出現的“先生”一詞也並非有傳授知識那般的含義。《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論語》中的“有酒食,先生饌”;《國策》中的“先生坐,何至於此?”等等,均指“先生”為父兄或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其實《國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長者,有德之稱”的說法。可見“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師”之意,倒是與當今“先生”的稱呼更接近。看來,“先生”之本源含義在於禮貌和尊稱,並非具學問者的專稱。稱“老師”為“先生”的記載,首見於《禮記?曲禮》,有“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其中之“先生”意為“年長、資深之傳授知識者”,與教師、老師之意基本一致。

(三)給自己設定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在新知學完後,間隔多長時間安排二次複習鞏固,以什麼方式進行復習鞏固效果最好?針對不同的內容,努力尋求比較好的二次複習時間和複習方式。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2

伴著炎炎的夏日,我們開始了全縣教師的暑期培訓。我們純化鎮的國小數學教師可謂隊伍龐大,教師的年齡也相差很大,有年齡50多歲的老教師,有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不管培訓多麼累我們都堅持著,在堅持的過程中我們感悟到了很多。

在培訓安排中我有幸帶領我鎮的教師梳理三年級下冊的教材。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我真沒有認真的進行梳理過,更沒有在這麼多人的場合發言,我的壓力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我根據今年的教學經驗,認真分析了每一個單元,不僅指出教材中的內容、目標、重點、難點,我更有針對性的分析了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地方,特別是針對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展開了與大家的討論,我更是抱著向大家學習的心態與大家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全體教師共同討論了:

1、428÷4中,“十位上不夠商1,怎麼辦?”你是怎樣講解的?

2、你怎樣講解“軸對稱”這個概念的。

3、兩位數乘兩位數時,怎樣講解第二部分積的位置的?

4、怎樣引導學生區分周長和麵積的。

沒有想到我的發言帶動了老是這麼熱烈的討論,從中我受益很多,相信教師們也受益很多。

藉著暑期培訓的東風,把我以前沒有做過的事做了,我有這麼一個機會來展示自己,同時來解剖自己,改掉以前的惰性心理,重新看自己,在痛苦中蛻變。

我感嘆:我參與、我收穫、我快樂!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3

作為老師,家訪是必要的工作之一,但是近幾年特別是網路的發展,到學生家去走訪的家訪形式逐漸被電話、QQ、微信等平臺聯絡所取代,本學期的教師大走訪活動把最初的走訪形式重新啟動,但是走訪之後才猛然發現和原來的電話交流有些差距,效果也是截然不同。

一、教師的咄咄逼人

作為老師總是語言咄咄逼人,這是我的感覺,學生學習不好,就是家長管理沒有跟上,該籤的字沒簽、不該錯的題錯了、該做的作業沒做……,家長是用來幹什麼的,對自己的孩子一點都不負責任,工作再忙都不能抽出點時間過問一下孩子的作業嗎,比總理還忙?都有工作怎麼就你沒時間管孩子?……老師的疑問一大堆,帶著這些疑問我走進了三年級一班小澤的家,前腳進門,後腳真不知道放在何處,因為無處可放,一張床佔據了本來就不算大的房子,一片狼藉,也沒有一張像樣的桌子,姑且算桌子吧,因為有四條腿上面一個板子,上面有一些剩飯,我的心涼了半截,如果是我也沒心學習,要先活著,此時我理解了小澤為什麼這麼邋遢,為什麼不寫作業,爸媽離婚了,爸爸為了生計常常在外,晚上回家一般都十點以後了,孩子已經蜷縮在一角睡著了,晚飯啃個大饅頭。沒有家庭溫暖的孩子本身就容易失去信心,處處自卑,怎麼辦?先解決學習問題還是先解決溫飽問題?,此時我對杜金澤的爸爸已沒有了任何埋怨,只是一味地鼓勵他會好起來的,一卻都會好的。

 二、家長的無助與無奈

小昊是一名很特別的學生,性格相當倔強,平常都不走尋常路的',比如老師說請同學們坐正,眼睛看黑板,他這時非不看,而且故意出個樣給你看看,起立回答問題從來沒有站直過,上課愛瞎戳起,周圍的同學都被他得罪光了,沒人願意和他合作,但是英語課又需要很多同伴合作學習,怎麼辦呢,家訪瞭解一下,原來小昊從小跟奶奶長大,從不聽爸爸媽媽的教育,對他們也不親近,我行我素慣了,沒想到把這種習氣就帶到學校,看起來要想取得家長的支援,家庭教育得跟上啊,要不然徒勞無功,於是跟小昊的家長提了幾點教育的建議,讓他先試試,有一天突然發現孩子的臉上出現了五個明顯的手印,一問才知道被爸爸打的,我問孩子,打過之後知道錯了嗎?李明昊頭一扭回了我一句“哼,我沒錯,他憑什麼打我”,我立即打電話和家長溝通,原來還是爸爸一是沒有忍住,感覺自尊心受到挑釁,看來這樣的學生家長要學習的功課有很多,不同的孩子教育方式有很大不同,比如嘗試做孩子的榜樣,取得孩子的信賴,當然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也是做家長的永恆的課題。

作為一名老師有很多很多的無奈,我想要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學生、理解學生的家長,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孩子的成長更快的走上正軌,看來家訪也是老師永恆的課題。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4

一年級,是一個啟蒙階段。如果能讓孩子在一開始就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那對學生今後的學習是受益匪淺的。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是,對學習感興趣,但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幾乎沒什麼自制能力。針對這種情況,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呢?我覺得還應該從興趣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1、故事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年級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所以用故事引入無疑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孩子不由自主地就參與到了學習當中。比如:在教學《幾和第幾》時,我便給孩子講了一個故事:一個人趕了一天的路,又累又餓。他路過一家燒餅店,便走進店中,要了一個燒餅,很快就吃完。又要了一個,也很快吃完了。可是還沒飽,於是他又要了一個。吃完後,他拍拍肚子說:“終於吃飽了。早知道吃第三個就飽了,就直接吃第三個了,何必多花了兩個燒餅的冤枉錢。”他的話音剛落,周圍的人便哈哈大笑起來——孩子們,你們知道周圍的人為什麼笑嗎?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舉起了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就這樣,在孩子的濃厚興趣中學會了《幾和第幾》的知識。

2、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材的編寫不僅體現學科本質特點,更是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低年級的教材,就配有大量的主題情境圖。孩子喜歡看圖,在看圖過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學會了很多知識。除了利用教材中的主題圖,我們還可以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學《元角分》時,我便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小紅的文具盒壞了。於是放學後去文具店買。文具盒售價六元五角錢,你能告訴小紅該怎樣付錢嗎?孩子們各個躍躍欲試。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又問道:可是小紅帶的是一張面值10元的人民幣,你知道售貨員阿姨該找回多少錢嗎?誰願意幫售貨員阿姨算一算呢?小孩子都是熱心腸,都喜歡幫助別人。在老師這樣的忽悠之下,都在努力解決問題。

3、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國小生的興趣大多表現為直接興趣,要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應大量、合理地選擇感性材料進行直觀教學。具體的事物,鮮明的形象,再加上形式多樣的數學遊戲,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自主學習的意識也就逐漸養成了。例如在教學《找規律》一課時,我們便利用小彩旗,兩種顏色的小燈籠,加上各種圖形,貓和老鼠的圖片等,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自願加入到學習中來。有規律的數學遊戲,更是調動了孩子的學習熱情。在玩中學,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孩子不僅好奇心強,更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喜歡接受挑戰。所以在教學中,經常進行闖關遊戲,知識競賽等活動,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尤其是複習課,各種遊戲活動能將枯燥乏味的課堂變成積極活躍,更適合學生獲取知識。

4、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可以說,動畫片是孩子的最愛。動畫片裡的卡通人物,孩子們也是喜歡得不得了。一些知識或問題,從這些卡通人物的嘴裡說出來,孩子記得更紮實,學得更有效。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教學內容做成幻燈片,或者根據教學內容配上音樂,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孩子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會了知識。

5、激勵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甘落後是國小生的特點,他們都有展示自我的強烈願望,也有超越別人的潛能。因此,利用好評價機制,也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我會盡量創設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競爭的情境,給他們充分展示才能的機會,學生就會從中得到學習的興趣,自主意識就會進一步增強。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個人評比和小組評比,將評比表貼上上牆,課堂上認真聽講的,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的,學習進步的等等,都會得到一顆小星星。可別小瞧這一顆顆小星星,那可是孩子成長的見證。不僅約束了孩子的不良習慣,更是促進了孩子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就養成了嗎?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5

xxxx年4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縣研訓室組織的六年級數學教師培訓,經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我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等都得到了更新,另外,我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覺得這次的培訓非常接地氣,上午是理論的學習,下午是理論在課堂上的具體實施。能擁有此次學習機會,實在值得珍惜!非常感謝領導對我們的關愛,給我們創設了共同交流學習的平臺。現就本次培訓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促進專業化成長。

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須具備一桶水。但要想學生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盡,教師就得時時給予補足,專家的話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陳老師用她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結合《小鴨子上臺階》的視訊給我們闡述教育應是引導,而不是包辦,問題的設計應適度,不宜過深,不宜過淺,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講得通俗易懂,具體形象,讓我深受啟發。面對著一群群渴求知識的學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以及教師職業的神聖。讓我對如何進行有效備課和上課指明瞭方向。特別是教師們微信中對教學的困惑和爭論,更讓我體會到了進行終身學習,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要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升,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才能適應世紀的挑戰,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行業。

二、積極參加調教活動和聽優秀老師的觀摩課。

培訓時,陳老師的.講述,環節嚴謹,重點突出,過渡自然,特別是時刻關注著每一位學生。使我深受啟發,爭取在教學時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用行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懂得知識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更樂意接受。

培訓時間雖然只有一天,但卻給我補足了元氣,添了靈氣,煥發出無限生機。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教師職業的責任與神聖。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6

由於沒能找到保持穩定練習的中國小教師進行交流,所以第一個月的與教師交流感悟部落格不知道如何去寫,自己在網上就蒐集了一些有關國小一年級老師的教學感悟進行總結了一下。

首先國小一年級是學生步入義務教育的第一年,做好基礎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至於一年級數學來說,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就必須採用適當的方法來完成。下面是一些老師總結的一些教學經驗,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

對於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量身定製”是適合低齡兒童的方法,無論在課堂上還是生活中,讓學生對數學充滿足夠的好奇心、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才能讓學生產生濃厚興趣並逐步引導他們學好數學。

數學被稱為“百科之父”,當孩子會說話時大人們便教孩子數數,從這個現象我們足以看出數學知識的重要性。目前的一年級數學課本從形式上也較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絡緊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更廣泛的發揮空間,應該注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能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也要兼顧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

一、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讓本來枯燥的數學變得更有趣,只有對數學產生興趣,才是學好數學的根本。對於剛升入國小一年級的孩子,大部分已經接受到了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數一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能看到的數,例如數人數、桌子等,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都有哪些數。還讓學生說出那些和自己有關的數字,看誰說得多、說得好,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生永遠在自己的身邊、自己的生活中充滿著數學,增強學數學的興趣。

二、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是學好數學的保障。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兒,也能不斷地接受新的知識、新鮮的事物,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兒中獲得知識呢?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我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遊戲、故事。例如,在上《認識鐘錶》一課時,我給孩子拿來鐘錶,以遊戲的形式演示:1號起床的時間是7:00,2號將時針和分針撥到該時位置,讓學生變換著來演示。這樣,學生既能準確認識了時間,又能學會思考,還能親自動手。動起手的孩子們顯得格外積極,也逐步地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途徑。現在的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的練習題具有不唯一性的特點,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養成多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剛開始,當我提到還有不同的答案,誰能回答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此時教室裡鴉雀無聲,我慢慢提示著,鼓勵大家,積極思考的學生立刻舉起手,有的能答對,有的有點偏離,但明顯看出大家都想積極表現自己,都在努力去思考。我認為表揚大家的效果比不上表揚個人的效果好,尤其表揚成績差的學生時,大家的積極性會更高。這樣會使孩子以後敢於發言,敢於提出不同的見解,問題對於不同分析者來說,都會存在不同的結論,培養學生表達自己分析問題結果的能力,當然說錯的教師也要給予糾正。從而讓學生學會以不同的角度觀察問題、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充分讓學生意識到解決同一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四、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

讓學生懂得學以致用,都說“知識就是力量”,只有實踐才能發揮知識的作用。許多學生在學校成績優秀,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學生不能獨立地完成。也就是說,學了卻不知道怎樣應用,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絡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每上一節課,教師首先應給學生提出一些實踐性的問題,教師教的過程就是引導的過程,然後讓學生將剛學到的知識利用上。這樣,學生親身體會、練習,能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例如,學習了“位置”這一課,讓學生說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認清前後左右的相對性。認識錢這一方面的知識時,進行遊戲表演,讓學生用自己的零用錢買“本”、或買“筆”等,讓學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剩餘多少,買了多少東西等實踐性的問題。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鍊,把數學真正融入到了他們現實生活之中。

總之,數學來源於生活,是人們生產實踐經驗的總結,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是生活實踐中必不可缺少的,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要教育學生學好數學是為了未來更方便的應用,以獲得更好的生活。

以上就是有經驗的老師有關數學教學方面的一些經驗,與現實聯絡非常緊密,對於教師都可以參考一下。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7

一、夯實基礎求穩步。

作為教師,必須有紮實的專業基本功,這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基礎。三筆一畫是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的字是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這次沒有毛筆,但是我們也一樣認真學習另外兩筆。傅老師提出了寫好粉筆字的兩大要素:一是粉筆字的書寫姿勢;二是粉筆字的執筆方法。他還提醒了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書寫粉筆字應注意的事項,比如黑板版面大,書寫範圍廣,需要及時移動身體,變換姿勢。楊老師的硬筆字教學,是從基本筆畫入手,結合漢字結構特點,給我們講述了硬筆書法的基礎知識,並演示了硬筆書法的起筆、運筆、收筆和回筆。他邊示範邊講解地教我們掌握正確的執筆姿勢、講解漢字八種基本筆畫的書寫要領。一個個練字口訣,為我們提升練字的實效性做好了堅實的鋪墊。比如:“左右伸縮有講究,生動自然有姿態”。

溫柔的周亞娟老師帶我們進入了簡筆畫的世界,簡筆畫是教師在課堂上經常用到的一種形象化教學手段,特別是在一年級時期。它運用簡潔,洗練的繪畫語言,配合我們的課堂講解,一目瞭然、易識易懂、好學好記,就這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進而來提高教學質量。

二、研透教材尋方向。

**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這法,那法,不鑽研教材就是無法”,作為教師,必須鑽研教材,不僅要懂,還要透。**老師就統編版一年級語文教材做了細緻的解讀,她提到新教材有四個特色,七個創新點,強化了六個意識,通過她耐心細緻的講解,讓我們對新教材有了新的瞭解。比如說:新教材在舊教材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國學知識,加大了識字量,改變了過去先拼音再識字的教學設計,還增加了許多的識字環節,例如:和大人一起讀,識字加油站等。這樣的解讀讓我們在瞭解新教材的同時,在教材的使用上有了具體指導,這對以後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老師用自己的教學經驗為我們總結了《國小課堂教學策略》,她以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為例,教我們準確地把握教材,並用課本里的例項給我們梳理知識,歸納整理,那本冊側重點在第三、五、六、八這四個單元裡。比如20以內的進位加法要怎樣熟練掌握,怎樣去做解決問題的題。張老師都為我們細細解析。這讓我們對一年級數學有了一個教學方向,一個訓練方向。

拼音是國小語文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最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之一。而**老師的親切互動,讓《漢語拼音教學》的講座變得有趣起來,她自己示範發音,親自指導怎樣發音,給我們糾正了一些錯誤的發音,這讓我們能更好地去朗讀。她還指導我們怎樣有趣地教學漢語拼音,讓孩子們喜歡上拼音。

三、優化課堂強目標。

在這次培訓中,我們看到了三節優質課。李玲老師的《金木水火土》、*老師的《比多少》,她們大氣自然的教學風格,駕馭、調控課堂的能力,親切大方的教態,靈活的教學機智,獨到智慧的教學設計,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位老師有條不紊的完成教學目標,她們的親和力讓課堂氣氛很活躍,並且不斷地用鼓勵的方式培養一年級學生習慣的養成。在她們細心地引導下,語文課上孩子們能認識生字,數學課上都學會了一一對應法來進行比多少。

觀摩兩節優質課後,我們每個鄉鎮組織了集體備課。我們汲取了兩位老師的教學優點,採用愛華*小的“3+1”模式,結合授課教師自己的教學特點,也進行了借班上課。然後又從這次授課來進行評課,這樣讓我們鄉鎮之間、學校之間、老師之間,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想這也是培訓目的之一吧!

四、提效優質促進步。

學校裡,一直都在說“提質增效”,不過我想給我自己改一改,改成“提效優質”。其實兩個詞也大同小異,只是我給自己放的目標首先是要“提高效率”,努力做到有效教學,有效課堂。然後優化質量,這就得提到李維洪老師的《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他雖然沒有具體提到怎樣抓高分,但是他從中分析了影響提高教學質量的幾個因素,比如:給老師一個安靜教書的氛圍,這可以說是給我們老師送了一大波安利(網路流行語)。

五、快樂育人展師德。

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單調的、繁鎖的,本就有成績壓力、家長壓力,可近年來,又添加了社會輿論壓力,教師這一行業可真是一高危職業。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傅老師也專門為我們做了《教師心理健康》講座,他用“女司機”為例,用“女性逛街”為例,來分析我們的心理,讓我們自己用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給學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真正作到為人師表。

六、養成教育迎發展。

俗話說:“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個好習慣。”我們擔負著對孩子教育的任務,要讓我們的工作事半功倍,學生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幽默的魯老師在《國小生學習習慣培養》的講座中,給我們提到了習慣的重要性、主要特徵,對於國小生來說要培養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等四個方面,重點鎖定在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一問題上。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分清楚哪些行為是可以使之成為習慣的,哪些是要堅決杜絕的。

說到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得不提龔正梅老師,她的優秀大家已經目睹。關於《安全伴我行》的主題班隊會,一直都是孩子們的課堂,在這節示範課上,我們看到了,他們分工明確,活動形式多樣,把這樣一節枯燥的安全課上得有滋有味。而龔老師在整節課中只做了引導的工作,那課前更是做了很多的準備,這些準備就得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他們班的孩子這樣優秀,可想而知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是長期訓練,不斷養成的。在班主任工作交流會上,她的一席講話,讓我堅信,只要我們每位老師像龔老師這樣都具有母親般的關懷,在工作中多一分耐心與熱情,對學生多一分寬容,勇於開拓創新,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工作,我們付出的汗水總會桃李芬芳。

這五天的培訓,就是不僅要讓我們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文化素養,提升師德師風,抓學生從小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要研透教材,精心創設,點撥誘導,啟迪學生思維,讓他們不輸在國小起跑線上。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用這次培訓知識和老師們的經驗之談,把這次培訓時悄悄定下的小目標一步一步地去完成。我將永遠保持一顆上進心,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做一名品德高尚的教師,努力成為學生的道德榜樣;做一名業務水平合格的教師,刻苦鑽研業務,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職責,盡好教師應有的本分;做一名關心學生的教師,真誠地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服務,讓自己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本次培訓時間雖緊,任務雖重,感到很疲倦很累,但是心不累,收穫頗多。但對我們的影響卻是長遠的,我相信,我們都會因為這次培訓而改變而進步而提高。

一年級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即將到來的秋季上學期,學校安排我來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老師,雖然之前有教過一年級的學生們,但是隻是任課的老師,班主任的工作還是第一次做,而且還是剛剛進入國小的一年級,所以也是感到有些壓力,但學校也知道,所以特意組織了一次培訓,雖然只有幾天的培訓時間,也是學校的老師來進行培訓講課,但是我還是在培訓裡學到了很多,也覺得做好一年級的班主任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難。

在這次的培訓裡,老師們反覆強調的一點就是耐心,一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出來,雖然也有了一些紀律觀念和學習的習慣,但是卻並不是特別的能夠持久,所以作為班主任老師,在養成習慣這塊是要很有耐心的去教育的,一年級的學生容易出現一些說過但是還是做不好的習慣,像上課不能講小話,要認真學習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班主任老師反覆的去說去監督的,學生們還沒有徹底的養成這個習慣。

還有就是細心,學生們剛進入國小,很多行為習慣還保留著幼兒園的樣子,我們作為班主任也是要仔細的瞭解學生,觀察學生,認真的'做好監督和指正的措施,老師們也是講到,這些問題看起來比較小,但是其實如果真的形成習慣,以後就比較難改了,所以我們一年級的老師更是要細心的做好,同時也要去發現學生們身上的閃光點,有的學生愛學習,有些學生喜歡唱歌,有些學生喜歡跳舞,他們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學生在老師的眼裡可能剛開始都是一樣,但是隨著教學的深入,我們要發現他們不一樣的地方,針對性的去鼓勵,去培養他們好的習慣和特長。

當然作為老師,對學生們更是要有愛心,這也是這次培訓一直貫穿在講的,每一位講課的老師都會講到愛心,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方式來對待學生,我聽過之後,也是總結了,明白每個老師對學生的愛都是有些不一樣的,同樣,也是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愛,對學習好的學生要防止他驕傲,對不太愛學習的學生要了解原因,鼓勵他們的每一次進步。尊重每一個學生,平等的對待他們的同時也根據不同的情況,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一樣的關心,像愛唱歌的學生,鼓勵他們唱歌,沒什麼興趣愛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多嘗試,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經過這次的培訓,我對當班主任也是有了更多的準備,心中的那股壓力也是在各位培訓老師的鼓勵下沒有那麼大了,我想我在新的學期一定會做好的。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8

我從事農村國小語文教學,也就幾十年的時間吧,經驗說不上,只是有幾點心得體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教學理念方面:我一直認為教育應該是一種潛移默化式行為,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成長。語文教學同樣如此,如果總是強調學生必須背過、必須默寫過,必須理解等等,看似在強調知識的重要性,實際上卻會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壓力,讓他們感到學習是任務,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這樣就容易扼殺學生那份對語文的發自內心的喜愛與迷戀,因而就抹殺了語文教學的初衷——語文素養的培養。

我認為真正好的教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尤其是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容易起到感染、薰陶作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彩所在,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髮現這些精彩之處,用心去體會、揣摩,發現其中的美,發現那種美的表達方法。從而使學生愛上讀文章,愛上欣賞,甚至希望並學會去表達。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能夠了解文章的含義,吸取其中的精華,感悟文章的寫法,達到從知識到精神的成長。

教學方法方面: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了良好的教學理念,具體的方法則是千姿百態的。對於不同群體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環境採取的方法自然不同。

我們語文課本上,對於不同的年級自然所配備的教材內容都是符合相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他們來說,理解文章的內容應該不是什麼難事,所以教授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領悟到的東西,老師所要指導的就是學生難以理解的,或遇到的.問題。當然對於重點的把握,教師應該視情況加以引導。

在學生自主理解體悟的同時,教師應該有意的引導學生髮現文章的寫法、特點,領悟到如此表達的優勢,從而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學習和寫作及表達的方法。

這樣我們就不是單純的教課本、教課文內容,而是教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教學生自我表達的方法。不但讓學生學會了輸入,同時還學會了輸出,也就是運用。

當然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設計的教學導語、創設的教學氣氛了等等,都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這些都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在裡面,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和摸索。

總之,我們還是應該本著學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想盡辦法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引導他們學會讀書,學會學習,學會運用。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9

為期兩天國小數學教師培訓結束了,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兩天的學習體會的話,那就是“實用”。在這兩天裡共聽了臧秀霞、李玲、趙國防、郭美玲四位老師的精彩報告,並欣賞了郭美玲老師的《小數乘法》課堂教學,學習到了許多教學的方法,解決了一些在教學中的困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學習到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同時也是上了一堂很好的人生課,感覺受益匪淺,收穫頗豐。

臧秀霞老師所講的《魅力課堂是怎樣煉成的》,包括了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一、把握教材;

二、煉學生的的問題;

三、煉“勾引”學生的本領。

重點講了第三個方面的內容,這也是我所渴望學習的內容,因為在自己的教學中缺乏的就是這種本領。

1.要懂得欣賞與愛的藝術。作為一名教師只有會欣賞孩子、愛孩子,才會贏得孩子們的愛與尊敬,“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2.營造具有吸引力的學習背景。只有營造出具有吸引力的學習背景,孩子們才能有興趣學習,在興趣的引領下才能高效地學習。

3.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才能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利於學習能力的提高。

4.抓住時機啟用學生的思維。臧老師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數的初步認識》中的情景來分析如何啟用學生思維。

5.引領學生進入思維和創造的境界。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數學好玩”是我們每個數學教師都在努力去做的事情,至於怎樣才能使“數學好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青島實驗國小李玲老師的《讓數學好玩》,作了具體的闡述,提倡要長出一雙數學的眼睛,讓數學回歸生活。並做了詳細的講解及談了具體的做法:

1.課前要在生活中發現數學,讓學生不要帶著空空的腦袋走進課堂。

2.課堂:要在體驗中學習數學。3.課後:在實踐中應用數學。感到收穫頗豐。

聽取了趙國防老師的《走在教學與研究的路上》,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在教學方面的一些做法:

1.“蹲下身來”做好身邊每件小事。任何教育的精彩,無不源於身邊的小事,躬身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在成就大事。

2.“放開手腳”與學生共享有效課堂。其中提到設計教學內容時,力避“面面俱到”,課堂教學抓“核心問題”,這也是我在教學中所欠缺的一種理念,總感覺每個知識點都要設計到,學生才能掌握,殊不知這樣同時也沖淡了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注意這一點。趙國防老師在報告中所講的怎樣“教”的一些方法也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

如:

1.關注學習起點。學生必須在已有知識的起點上才能更好地建構新的知識生長點,從而更好的獲取新知;

2.巧設問題情境。學生只有在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中,才能真正投入地學習,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高效地學習效果;

3.組織好課堂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助知識的形成。

郭美玲老師的報告《讓學生的魅力在數學日記中綻放》講到了數學日記的緣起即更好地與孩子們交流,讓每個孩子感受到老師的關注,讓孩子的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有所提高,也是家庭作業的一次改革。並具體講解了數學日記所涉及的內容以及數學日記在孩子們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欣賞郭美玲老師的課《小數乘法》,有以下幾點體會:

1.角色的定位明確。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真正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生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是學生自己學習最重要的學習資源環境。在教學中,教師採用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形式就為學生創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同時教師還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讓他們有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2.教學中“活用”教材。郭老師在教學中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啟用,形成具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大膽地把兩課時的教學內容放在一課時內進行教學,並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何為高效?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達成儘可能多的功效。前面在聽臧秀霞老師的報告的時候也提及了這一點。

3.教學中尊重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在本節課中正是體現了這一點,充分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小數的基本性質和整數乘法中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通過教師的引導,把已有知識轉化為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過度自然細膩,課堂達標率也很高。

4.科學評價每一個學生。郭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視對學生的評價,不論是對群體同學、合作小組還是對學生個體,評價都非常的及時到位,關注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個性差異,鼓勵每一個學生。

5.課堂匯入新穎。“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郭老師通過“遊戲”這一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匯入新課,既複習了已有知識為新課做了鋪墊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新課的積極性,有效組織了課堂教學。

6.關注細節,注重習慣的培養。自課堂開始的互動的過程直至課堂結束都在注意學生習慣的養成,如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回答問題的習慣、認真聽別人講話的習慣、整理學習用品的習慣和良好的合作意識等。

在今後的教學中多學習、多思考,讓自己的課堂變得精彩、高效。

短短的幾天,幾十個新教師聚在縣進修學校進行了一次全新的培訓。從新入職教師的人員來看,女教師居多,惟獨三個男教師。這樣看來未來國小幼兒園新教師即將出現一種新情況,那就是女教師多男教師少的局面,做為男教師的我們更要擔起教育好下一代的責任,為祖國輸送一批批優秀的人才。

本次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形式也多種多樣,時間也從10月份持續到11月份,但統一一起培訓的時間只有五天,其餘時間是自學自練階段。培訓的內容包括:教師專業素養及專業成長,師道尊嚴,老前輩對我們新教師的一些建議,瞭解學生的心裡教育,有效課堂教學,教學藝術的培養,校園安全及防護,班級管理、聽課、評課、備好一堂課的指導,如何上好一堂課等等諸多方面的學習。雖然一起學習的時間並不長,但內容卻是如此的豐富,對於我們國小、幼兒園的新教師來說更是終身受益。通過此次的培訓,我也得到了相當大的收穫,現總結如下幾點:

一、經過此次培訓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

在本次培訓中聽了有關教職專員老師的講座後,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播者,正如韓愈所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播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正是這個意思,這裡也涉及到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是有向師性的,這也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而作為一名新教師更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並且作為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求。第五,教師是朋友,“良師益友”這就強調了作為教師要懂得和學生做交心的朋友,師生之間相處要融洽,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裡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裡學等,作為教師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裡特點、心裡困惑、心裡壓力等,並及時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裡品質。與此同時,對教師工作的基本內涵也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認識到了教師責任的重大,要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師必須要具備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創新精神,拼博精神,這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要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含辛茹苦,默默耕耘,更要“愛生如子”時時為學生著想,以學生的利益為重,處處用真情去打動學生。新時代的教師應具備高尚的師德,先進的理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裡素質和比較紮實的專業理論功夫和專業水平,有敏捷的思維,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感染力。對待學生要多問“為什麼?”還要多鼓勵、多安慰、經常開導,說實話。少說諷刺的話,冷淡的話,傷人的話、威脅的話,這些都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二、經過本次的培訓為我的工作提供了許多實際日用的方法和策略。

通過學科專業科的培訓,使我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必須具備最基本的六要素既: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設計作業,認真輔導,認真組織課內外活動。其中備課是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備課中要準備三方面的內容,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更要關注學生如何學、學到了多少東西。這不僅僅要求老師課時的安排及備課,還要善於在長期的教育教學中進行總結和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在教學上應該懂得將教學藝術化,學會抓住學生的心裡,引起他們對知識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從新知識的傳輸者變為知識的引導者,這就更加要求教師要懂得授課的藝術性。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勢迎接新的挑戰。如何使自己能夠有質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這門學科,使學生能夠持續地從心靈深處接受我的教學方式。這就要我努力地備好課,努力地鍛鍊,努力地學習。

三、經過這次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本次的培訓貫穿對新教師的鼓勵。鼓勵我們要趕快適應新的教學環境和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等;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鼓勵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的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鼓勵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做教學發展的浪花。這些鼓勵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高爾基曾說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讓自信充滿生活,並實現自己的意志。也許,對於我來說,只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就能取得好的開始,而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

最後,各位長輩的建議我將銘記於心,用心去備好每一堂課,用心去教學,用時間來證明我的付出。在教學上的不足要努力去克服,在生活上更應該幸福快樂。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10

根據學校工作安排,我積極參與了六年級語文統編教材培訓。明白了此次教材培訓的目的意義,並對新教材從編寫依據、內容結構、教學建議等有所瞭解,也更深一步地瞭解新教材的特點,明白了該如何使用教材、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教學,讓我對於新教材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首先在本次網路培訓中,主講老師主要從識字教學、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培訓指導。老師強調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編排特點。教學時要注意把握本組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絡。要想拉近課本與學生的關係,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統編本”語文教材採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怎樣的雙線?翻了教材你就會明白新教材的單元主線是要教師自己進行梳理的。所以在使用教材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教學內容提示及一些教學中所要注意的問題,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梳理出單元的主內容提示及一些教學中所要注意的問題。其中和之前不一樣的是增添了專門的“策略單元”和“習作單元”這對孩子們的專項練習都是有益的,可以讓他們有針對性地練習,更快地進步!其次,新版教材把單元目標即語文要素列舉得更清楚了,使人一目瞭然。之前的課本單元導讀通常是一段話,需要我們自己去提取資訊,現在語文要素簡明扼要地呈現課本上,呈現在我們眼前,老師教起來目標更明確,孩子們學起來也更容易理解。比如說: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

1、閱讀時,要領會作者有詳有略的寫法。在本單元的課文中就多次出現這樣的寫作特點,這樣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更好地學習寫作方法,更好地理解教材。

2、體會習作的樂趣。孩子們通過“家鄉的風俗”的習作不僅可以加深對民風民俗的瞭解,,還可以運用自己積累的有新鮮感的語句提升自己的習作水平,一舉兩得。這些都是新教材的不同之處。

最後,新教材從夯實基礎;簡明導語,訓練集中;方法引導,啟發思考;強化作用,聯絡生活;交際習作,舉足輕重等幾個方面合理規劃教材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生活,格外重視閱讀,重視傳統文化,這也是對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的一個具體要求。

總之,新教材的內容有所增減,但我們課堂教學的容量卻更加的豐富。對於新教材的使用我們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注重知識的滲透。例如我們的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這些內容雖然沒有寫入教材卻是我們教學中不可少的部分。我一定會認真閱讀筆記,留心觀看網路培訓的資料,結合實際,把教學開展得更好。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11

對身體素質較差和對體育活動不感興趣的轉化工作歷來是體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衡量體育教學工作是否出色的一個重要的條件。接班以後我認真做好身體素質較差和對體育活動不感興趣的轉化工作。我主要從以下幾方作入手:

一、全面瞭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體育教師要做好對身體素質較差和對體育活動不感興趣轉化工作,必須全面調查瞭解學生,對其各方面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這是做好轉化工作的基礎。

由於對身體素質較差和對體育活動不感興趣的學生思想行為複雜多樣,因此體育教師在調查瞭解學生時,應綜合運用觀察、調查、談話等方法,從不同的側面全方位瞭解後進生,尤其要重點了解掌握下面幾方面情況:

1、學生個人的一船情況。比如:與其成長密切相關的事;作息時間安排;生活習慣甚至一日三餐的狀況;和父母之間的關係等。

2、學生個性心理特徵。比如:興趣愛好或特長;喜歡看哪類書刊;喜歡參加什麼活動;自卑心理強不強;逆反心理如何;性格特徵等。

3、學生各方面的情況。

(1)思想品德情況:對勞動、社會集體活動的熱心程度;對人的態度;在公共場所的行為表現等等。

(2)各門功課學習情況。對學習的態度和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或學習時間安排。

(3)健康狀況。健康水平和疾病狀況;對體育鍛煉的態度和習慣;人個衛生情況等。

二、客觀分析學生,對症下藥。

在全面瞭解身體素質較差和對體育活動不感興趣的學生各方面情況後,體育教師要客觀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在分析這些學生形成的原因時,可以從學校管理制度,家庭教育,學習情況,成長過程等方面入手。只有找對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三、正確引導學生,處理好幾個關係。

1、是表揚與批評的關係。對這些學生應以表揚為主,表揚他們點滴進步,以激起他們希望與進取的火花;以批評為輔,儘量避免在公開場合的批評,即使批評,也要做到適時,適度。

2、是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服的關係。沒有嚴格要求就不可能有後進生的轉變,但要考慮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區別對待,逐步提高對學生的要求,應是在耐心說服基礎上的嚴格要求。

3、是懲前與毖後的關係。體育教師要使學生對以前的缺點與不足有正確的.認識,引以為鑑,以防止重蹈覆轍。所以,懲前為了毖後,毖後是懲前的出發點和歸宿。

4、體育教師應多給這些學生一些“機會”。儘管我們說,機會對每個人是均等的,但事實上,這些學生的“機會”,幾乎是空,各種鍛鍊機會他們很少。體育教師在工作中要多給“機會”給這些學生,甚至一些職務可以適當“下放”,讓他們有機會展現自己的特長,在為集體、同學服務的同時來改變自己,樹立信心,促使進步,從而達到轉化的目的。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這些學生形成了較好的學風。期末的考試成績也較為理想。但取得成績只是體育教師工作得以肯定的一種表現。要取得更高的成就,還有待今後繼續努力。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12

作為一個將要畢業的大學生,即將走出校園,真正的踏上工作崗位,心中有無限的不捨,也有無限的渴望。

經過為期數月的實習訓練,我體會到了作為一個老師的快樂,也體會到了工作的難與累。然而,一個畢業生,終究要走向社會,面對現實的。在這幾個月的實習生涯中,作為一個國小五年級的語文老師,有太多的體會和感悟,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學心得。

首先,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是相當重要的。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徵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五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語文的學習中去。比如,學習一篇多角色的課文時,可以讓同學們分角色的閱讀,甚至表演,這樣,學生們的興趣大增,如身臨其境,能更深切的理解課文,而且也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情,促進團結。這對孩子們來說,學習無疑變成了一種快樂,達到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其次,變換形式,是另一種有效的方法。心理學研究表明:國小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佔優勢。根據這一特徵,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遊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遊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遊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在“玩”中學,是吸引學生注意的一個極佳的方法,也是五年級國小生樂於接受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第三,教師是學生的一個引導者,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課文。記得在教《和時間賽跑》這一課時,由於開始時用鐘錶等道具的正確引導,學生們最終正學的理解了時間的寶貴,時間一去不復返,對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達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也有不足之處,就是忽視了學生的感情深度問題,一開始就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由於我的引導有些偏頗,結果不甚佳。

還有,就是我國自古以來就講究"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說一不二,學生對老師唯言是從,不敢越雷池半步。這種教學制度嚴重製約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因此語文教學就要民主化。在教學中,我沒有將學生視為容納知識的器皿,而是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允許堂上有不同的聲音出現。要營造一種民主的`氛圍,創設平等的氛圍,消除老師的神祕感和權威性,將師生活動建立在友好、親切、和諧的氛圍之中。學生可以向我大膽地提出不同的觀點及疑惑,我對於他們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說服,這樣學生就會敢於提出疑問,自信心也會增強許多,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會相應地提高。而且,還要融入學生中去,與學生打成一片,放下長者的威嚴,去掉嚴肅的表情,和學生們成為朋友,很多時候,以朋友的身份教學,效果也是很好的。

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達到的教學效果也是可觀的。

然而,畢竟我只是一個實習語文教師,教學經歷有限,心得也有許多不足或偏差之處,不足以與大家公論,總結的這麼些,或許也不能表現些什麼,但是希望與大家分享,共同體會語文教學這一門藝術。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13

xxxx年5月18日上午在臨高縣思源學校聽了陳專家的專題報告,使我受益匪淺。專家指出課堂教學要多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思想,情感,資訊,知識交流的過程。如果僅僅發揮了老師的主導作用,沒有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學也不會有什麼成效,所以教師應千方百計地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他們參與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來。還有有效的`問題情景有助於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並對教學過程起著引導,定向,調節和控制的作用。

問題要圍繞教學中心內容,提問的形式要靈活多樣。用“新”喚起學生的“心”,學生才會對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繼而積極思考。對於學生熟悉的內容更要善於變換角度,改變方式地提出,並且要有新的要求,使學生不能簡單地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習慣去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才會有新鮮感,才會啟動思維神經,才能激發學生運用知識探索新問題的積極性。學生動手操作和活動是啟用學生興趣的舞臺,是促進發展的戰地。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妨增設一些趣味活動。讓學生進入角色。這些活動可跟學生學過的舊知識聯絡起來,也可跟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午,聽了陳鳳雲老師《搭配》的展示課,陳老師大膽的把課堂交給學生,耐心地引導學生,讓學生在互動中尋找搭配,使我懂得對學生的引導要有耐心,要以學生為主體,善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課堂顯得輕鬆而又活躍,是一節優質課。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14

xxxx年4月20日有幸來到臨高縣第二思源學校參加全縣中國小教師集中培訓(六年級數學),xxx老師早上給我們講了怎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的報告,下午陳老師利用其理念滲透到課堂當中。下面我來講講自己的一點感受。

課堂應該是什麼樣的?

課堂應該是互動的,學生只有快樂的,才能更容易接收知識。課堂只有做到新、趣、活、實、美。

1、新主要表現為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人,要堅信學生是會學會的,要重新給學生一個機會,遇到問題要讓學生先思考。學生要親身體驗主動構建,建立表象上升理性。

用情境刺激動機,用問題啟發思考,用平等營造安全環境,都是平等的參與者。

思路新主要表現為構思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思路,改變學習方式,給學生一點時間多一點表現,改變呈現方式適合學生探究。

手段新主要表現為現代電教手段和傳統直觀教具手段相輔相成,適當選取使用。

2、趣指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興趣。

3、活主要表現為把教材教活,把學生教活。

4、實主要表現為合理地確定教材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

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教給學生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學習,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要把數學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改變過去“掐頭去尾燒中段”的方式。

5、美主要表現為氛圍美,課堂應該是一個和諧、寬裕、自由、舒展、任性的教育。讓學生感受美,要真正做到師生平等,享受成功,同伴讚賞、自豪自尊。

國小教師心得體會15

一個月多月的家訪活動,終於搞了一個段落,在這次走訪活動中,我感受頗多。

一、確家訪目的,真情送家長,溫暖給學生

家訪目的在於與家長交流情況,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教育引導學生一定要與家長聯絡,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育目的。一年來,自始至終,保持著與家長的聯絡。以真誠的愛,去溫暖學生的心,家訪讓我走進學生心裡,溝通了師生感情,家訪為班主任工作揚起了風帆。

二、家訪工作長“報喜”,為後進生的轉化創造良好的環境

美國心理學家查絲雷爾說:“稱讚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象陽光一樣,沒有它就無法成長開花”。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因教師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長“告狀”,因為這無異於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學生回家不免要受嘮叨之苦。這樣做不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遷怒於教師,給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礙。我家訪的物件若是後進生,對於他們是“雪中送炭”,給以“溫暖”,多給差生家長“報喜”。我利用時間去尋找“雙差生”的閃光點。一個個“雙差生”轉化了,一次次給家長“報喜”是後果進生轉化的良藥。只有這樣,他們那柔弱的心靈之花才能在一個時時刻刻充滿陽光溫暖的環境中盛開,並結出豐碩的果實。

三、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內涵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訪的方式也隨著改變。由於人們的職業特點、個人閱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型別。作為班主任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如果家訪的方式不改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此外,家訪時,我也注意家長的精神狀態、身體情況、家庭氣氛等條件,隨機應變地調動訪談方式和內容。

總之,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我儘管在這一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願虛心請教,在“三尺門外”,傾心奉獻,把家訪工作推向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