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孝在我心中作文(精選14篇)

作文2.92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孝在我心中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孝在我心中作文(精選14篇)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

"姐姐,你的信讓我更加想念我的父親,也更加覺得對不起我的父親,就在前不久,爺爺和父親相繼被無情的病魔奪去了生命,我卻無能為力,他們走了,只留給了我永遠的想念和無限的哀思.親愛的姐姐,我想請你替我給他們寫個天堂帖,我現在得陪著奶奶和媽媽,而且,我一個字也寫不出來了。”

——摘自20xx年12月30日網友妹妹的郵件

這封來信——把我為20xx年新年刻意堆砌起來的虛假的美麗——摔得粉碎。

命運,從來也不會因為我們燦爛的心情而改變他冷漠的公正,即使是我們以至孝的心思匍匐在他蒼白的眉毛下面。

我不怕命運,我偏要挺直我靈長類的脊樑,為朋友的父親,也為我們的父親,唱一曲悲歌——

父親,在爺爺的墳前跪了下去。我看到他凌亂的頭髮和墳上瘋長的`蒿草。灰白色的晚雲胡亂的塞住北風的喉嚨,我看到風的喉嗓正大口吞嚥著,吞嚥著它斑駁的憤怒和父親凌亂的鬢角。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我看到墳裡的祖父和墳外的父親,在北風的心口,打開了生與死的對白。父親淒涼哀長的一聲號啕,撕裂了天地間被雪封藏住的所有詞彙,它們奔跑到我的筆尖上,逼迫著我以一個冰冷的意象,濃縮這場生離死別的宿命。它們全然不顧,我身體里正在奔湧的家族的血。

我寫不出來,儘管我驕傲的以為,自己熟悉每一個漢字的秉賦和脾性,可我,還是寫不出來。父親在爺爺的墳前長跪,他大聲地呼喊著他的父親;我在父親的面前啜泣,我低聲的勸和著我的父親。

當光鮮的生人,以赤裸的軀幹和赤子的良心,坦陳於生死的祭案之上;當世俗的縲紲,以功名的錦衣和利祿的金簪,懸蕩於生死的毫釐之間——除了父親,還有誰會以最冷靜的神情,牽著我們的手,回到你我該回到的地方去!

我看到整個人類,被20xx年的最後的一場大雪,雕刻成一個巨大的驚歎號“!”我看到我們的父親,蜷縮成最下面的一個點,擎起他該與不該擎起的所有。

命運,以錢袋的憔悴,米袋的輕浮,生死的獰笑,連同生計的幸災樂禍,把父親壓榨成蜷曲的一個點號。

我看到無數個點號牽著手緩緩的抬起他們高傲的頭顱,以最挺拔的尊嚴,把人類的歷史延續成一長串生生不息的省略號“……”。

我就這樣寫了,我的這些字,從新年快樂空氣的罅隙裡掙扎著擠出來,我敢帶著一個完整的20xx年歌頌我們偉大的父親。

20xx年12月31日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2

貧窮的父母,錢到為孝;孤單的父母,相伴的為孝;脾氣暴躁的父母,理解為孝;患病的父母,照顧為孝;嘮叨的父母,聆聽為孝。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理念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孝”的方式也在日也更新。如今,隨著“微信”等聊天平臺普及各家各戶,人們的生活狀態,思想觀念在這上面逐漸展現出來。

例如,母親節這天,很多人們在上面晒出自己送給母親的禮物和祝福。雖然,這看似滿滿的孝,卻引來許多褒貶不一的評論。有人說,要為這濃濃的親情點贊;有人說,各種晒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多父母並不玩微信;還有人說,發朋友圈的功夫還不如給媽捶背洗腳實在。如此巨大的反差效應,讓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難道把祝福發到朋友圈母親就一定感受到了孝了嗎?反之,如果既發了朋友圈,母親又感受到了孝了呢?

其實都不然。就拿我的母親來舉個例子吧。我的母親算是一個緊跟時代步伐的人,時不時的也會發個朋友圈來讓網友們點贊。母親節這天更是如此,母親也像別人一樣發了一句祝福給我的外婆,句子很樸素,但卻直接地表達了對外婆多年來的養育之恩。雖然這一句小小的祝福顯得如此平常,但也在自己的心靈上得到了慰藉。在現實生活中,母親也是如此每到工作假期,母親都會去外婆家一趟看望她。每當外婆身體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母親也會第一時間問候。我想“孝”就僅僅如此簡單罷了。

孝,在字典中為社會學意義的名詞,是指對父母絕對權威的順從,目的是繁衍後代。中國自西周就開始有孝道。“孝”只是一個代號,關鍵在於你是否做了,是否只是表面動作,而不是真心的!北魏孝文帝,以孝治國,才會使人們安定下來,正因為是他孝敬母親,才會如此。人若無孝,為何要說他是人?因為這個人連最基本的道德都沒有了,那從哪裡說德,說他為別人著想更不可能!什麼是德?自古以來,人以孝為先。既然不孝,何談以德?只有孝敬父母,尊重老師,才會懂得為他人著想。所以,我認世界上的弟一美德,是孝。可見,孝在中國有多麼的重大的深遠影響。

父母那樣的'關心我們,而我們對父母的關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嗎?知道他們喜歡吃什麼嗎?知道他們愛看什麼樣的節目嗎?知道父母內心中的希望嗎?

孝,說簡單也簡單,就像開頭說的那樣,孝,不需要所有方面的滿足,更不需要花言巧語,需要的,只是一顆真誠的心。漫漫人生路,孝,在悠然的午後陽光中感動,在靜謐的午夜時光中品讀,在微明的晨曦中徹悟,不失為美麗。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3

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以來都是以孝為先。弟子規上也說過:“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褥。”還記得,我在這方面的成熟是國中的生活帶來的。

我九年級前老是和父母犟,那時我爸媽有時會特別厭煩我,對我態度也不冷不熱的,我很生氣。因為那時我認為雖然我說話口氣差了些,但說的內容卻也是對的,所以我在九年級前經常和父母犟。九年級開始的時候好了一些,因為那時我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尤其是在暑假的時候。看著父母掙錢的不易,我感到了些許心酸。對父母的話也柔和了一些,也同時由於我住校的原因不經常在家,所以和父母的矛盾也不是很多了。再後來呢,也就是體育訓練期間,學校的辛苦和累更使我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我開始依賴在家時的感覺。終於,我和家人間再沒有了隔亥。我似乎也從來沒有再和父母犟過並和他們吵過,我越來越能夠從父母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了,爸媽也沒有像以前那樣和我一般計較,並且處處關心著我,愛護著我。他們也能夠從我自身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了,他們也體會到我學習的辛苦和我所擁有的巨大壓力。他們為我做他們能夠為我做的一切。例如,會考前的一天,本來考試地點離家不遠,但我爸卻堅持讓我在考點旁邊找旅館住下。兩天的考試期間,父母和我一起住在旅館,單是那僅僅的兩天,爸媽就因為我的原因而自願花了幾百塊。我認為,是與父母彼此的相互理解使父母與我相互深愛著對方。那之後,我就深切地體會到了家的寶貴,同時,也瞭解到了孝的重要性。“弟子規,聖人訓,守孝悌,次謹訓……”孝是公民的法定義務,也是道德義務。

我曾聽說過一個叫做打虎救父的故事。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詩頌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通過這則故事,我感受到了楊香的孝。“孝不分老少、富貴貧賤,是人人可行可做的。”願我們能牢記這些話。及時把握行孝的機會,切莫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慟,至此追悔已遲。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4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孝的觀念不只於孝順父母而已,孝順父母只是孝道的開始。

“孝”是自古以來便存在的,關於“孝”的例項更是數不勝數,現如今亦有典範的“二十四孝”如,臥冰求鯉: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喜愛王祥,常在其父面前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的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一年冬天,繼母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於冰上,用體溫將冰暖化,從裂縫處捉兩尾鯉魚,王祥喜極,回家將其做成鯉魚湯。從此,繼母像變了一個人,對王祥非常好,王祥又去捉了幾隻黃雀讓繼母吃,繼母病也好了。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亦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意思是:繼母在人間有很多,像王祥這樣孝順繼母的人卻在天下難得。直到現在,當年王祥臥冰求鯉的'地方,依然留著他臥冰留下的痕跡。

我們看孝字的寫法,下面是“子”,上面是“老”。老在上,子在下。這是長幼卑的次序,禮節。也可以視為子承老,兒子背老父母,這是象形,更是直觀的孝行。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快了,對於“孝”的理解也變質了,現在人們的精力和時間大部分都花費在工作上,對於父母只是偶爾去看看,沒多長時間,便以工作為由說離開,亦或是定期給父母打錢,買補品,更甚者,花大量的金錢將父母送進養老院。人們以為這就是“孝”,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們今天好嗎?”隨意買的宵夜,煮一頓再普通不過的晚餐,睡前幫他們蓋蓋被子,天冷幫他們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讓他們高興溫馨很久。多抽出一點時間陪陪父母,父母開心了我們就是盡孝了。

百善孝為先,把父母送進養老院的快將父母接出來吧。以前不經常回家的快請假陪陪父母吧。珍惜現在這寶貴的時間,陪在父母身邊,孝敬父母。千萬不要讓:“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這種事情發生,使得自己懊悔一生。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5

也許是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尋常的問候,一個樸實的動作,也是一道動人的風景……

暮色黯淡,殘陽如雪,一道紫紅色將天邊渲染成一幅畫卷,好不真實。

雨點淅淅瀝瀝的拍打在屋簷上,乾脆利落的在石子路上完成屬於它的綻放。想起今天是冬至,不由加快腳步朝著早已準備好四菜一湯的避風港。到了樓口,我遠遠的瞧見一位男子帶著一個小孩在樓下,低頭專注著,地上還放著兩袋菜,“應該也是回家吃飯的'吧,真好。媽媽應該也準備好做湯圓了吧”我不禁微笑思索著……

“你怎麼到現在才回來啊!知不知道孩子早就放學了”男子將停徹在手機上已久的視線轉向一位騎著少了一個後視鏡的電動車上的老人,也打破了我的沉思。

老人微微頷首,咬著下脣,“我告訴你啊,你要是這樣,我就把孩子寄到我朋友家,知不知道我在這等了多久?”男子帶著語氣中幾分威脅,而老人也將頭埋得更深,臉上多了幾分滄桑,入木三分。

就這樣僵持著,老人不敢去對上那燃燒著怒氣的眼睛,而男子卻將心中的怒火化作一束刺眼的光,圍繞著老人,毫無保留,將怒火愈演愈烈,似要將老人捏碎於自己的掌心以發洩……直到一個電話打破了這份死寂。

隱約看見男子望見電話上的名字瞬間換了一副嘴臉,似撿到了寶。惡狠狠的瞥了老人一眼。轉過身,迫不及待的滑下來接聽鍵,“好勒,我保證給你辦好了,那是必須的,好好好……”一頓阿諛奉承,嬉皮笑臉。卻殊不知在他的背後,是一道言不完道不盡的淒涼,是一份心傷,是一場期盼,期盼著男子會在轉身的不經意間為他留下一個嘴角的弧度。

但只是期盼罷了,現實之所以真實就是因為它否決了所有假設。男子依舊是阿諛奉承著,老人是佝僂的背影,而那個孩子只是在草叢中玩弄著,大概是不想去面對罷了。落葉時不時從樹上落下,天邊的殘陽將眼前的景色渲染得竟透著一絲苦澀。

本該是萬家燈火其樂融融的日子,卻不想是如此。回到家,望著母親微楊的嘴角,在橘黃燈下顯得那麼溫暖。我再次陷入沉思: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明明近在咫尺,但卻似隔著千山萬水。明知那笑容不是發自內心的,可卻多麼希望他為老人留下一個弧角的溫度,那足以彌補老人內心的空虛。

不要讓不笑成為一種習慣。

也許我們都被生活的物質、功利所迷惑,當你疲憊了,切莫忘記在轉身時為那一份等候,那一份期待,那一份空虛……留下一抹弧角的溫度!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6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孝字,道出了多少歷史的辛酸與滄桑,古代的賢德明君就推行以‘仁孝’治天下,由此可知,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之大。今天,我們站在21世紀的文明腳下,“孝”也面臨著重重考驗,但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對孝的理解。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一些人總想著長大後為父母買一棟別墅,開著豪車帶父母出國環遊世界旅行。可等你長大成人後,父母已經衰老,你就會發現用多少錢財也買不回孝心了。自古忠孝兩難,如果為了前途而棄親而去,等家財萬貫,也毫無意義,所以,孝是不能等待的,要從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

自古以來,不孝之人必遭千古罵名。可在我們的身邊,甚至是我們自己身上,卻做過許多不孝的.事情:經常和大人們頂嘴,不耐煩地回答大人的話,有時達不到自己的要求還和他們大打出手……再想想往日他們對我們的恩情,從我們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父母每一次幫我們換尿布,每一次追著我們餵飯,每一次一句一句教我們說話……父母為我們成長付出了太多心血,而現在的我們,寧願盯著冷冰冰的電話螢幕,都不想和父母說一句話。父母對於我們的不孝行為沒有一句怨言,因為他們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不圖回報的,但我們卻把父母的愛當作理所應當的。

古時候的黃香,九歲時就盡到了對父親的孝,到了冬天,下著風寒大雪,床蓆被凍得冰涼,黃香想著父親晚上睡覺一定很冷,於是每到要睡覺的時候,總是鑽進父親的被子裡,把床捂熱乎。到了夏天,毒辣的烈日烤著床蓆,黃香想著父親晚上睡覺一定很熱,於是拿起扇子,用力地扇著床,把熱氣都扇出去了,讓父親睡覺時就涼爽無比。

雖然我們做不到“香九齡,能溫席”。但表達孝的方式卻是多樣的,孝應該體現在生活中平凡的事情上,只要付出真心,孝就有意義。父母勞累時,遞上一杯熱茶;父母生病時,陪伴在左右;父母生日時,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句貼心的話語。想想我平時對父母的行為,真是令人心痛,每次我生氣時,就把書包一扔,對著他們生悶氣。父母叫我幫他們倒一杯水,可我卻找理由推辭不幹……和黃香比起來,我和他簡直有天壤之別。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盡一份孝道,從內心真誠地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恩情,讓我們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來發揚,弘揚‘孝’這個美德,讓孝道永遠駐足在我們心中吧!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7

黑夜靜靜地籠罩在巴掌大的屋頭,隱約的蟲鳴嘶嘶地叫著夏天。偶然地傳來幾聲流浪狗的吠叫,輕輕地牽動著趴在窗前的我的心。

從密黑的巷拐探出一個女人的`影子,急匆匆地穿過那棟新建的樓房,鑽入這棟老居。黃昏的燈光撲打在她身上,照亮了她灰黃破舊的老式大衣。

“媽,我回來了。”我開啟門。那守舊的女人便是我媽。

“林子,今天有好好學習嗎?”我點點頭,遂想起了還沒吃過晚飯。母親的臉上似乎些許憔悴,卻仍強笑著,她結了好些大繭的手,撫過我的頭。“媽給你做飯去,今晚煲粥。”我笑了,讓她快快過去。每天的等待與守候,不就是盼著那一碗砂鍋粥?

我又坐回到那硬實的板床上,思想起第一次嘗母親的粥。

家裡剛好換新貨,買了個現在流行的鋼鍋。那銷售員賣時硬說如何得好,硬著頭皮買個放家裡。倒好,不會用,剛好貪玩的我又被那口鍋子劃了條口子,那疤一直掛在我手上,老人家們都說:“倒了這黴。”

母親卻不以為然,她聽說這鍋煮粥才叫一個美味。於是沿著這街,尋了十戶有錢人家才學會。當晚就給我煮了一大鍋粥,如此美味。於是每日,心裡便只守侯著那香噴噴的粥了,連自己也些許學會。

回憶了良久,漸漸聽不到聲音了。寂靜的街口又揚起狗吠,在狹窄的巷間飄蕩。肚子又在打鼓,卻仍未嗅著那香味,我有點失望地撞進了廚房。

媽媽不曾見了,我灰頭灰腦地走入了廚房,媽媽躺在地上,緊閉的雙眼不顯一絲生氣,我急了,背起她往床上送,她全然地累垮了。

她艱難地睜開雙眼,怏怏地說道:“林子,別急,媽這就給你煮粥去。”萬般艱難地想要爬起,卻終於還是不成,惘然若失間,隱約看見她眼角閃過淚光。

林子我有世上最好的媽媽。我經常在附近的窮鄉僻鄰里這麼喊道,引得其他小夥伴們一陣羨慕。然而,望著累垮的母親,我心酸了。

一場激烈的搏鬥發生在我的內心深處,靜靜地走到廚房,不出聲響。我將日日夜夜守候的那份祕方從心底掏出,模仿著步驟操作起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我悄悄端了一碗粥,輕輕扶起母親,將粥送入她的嘴中。母親笑了,笑得很甜蜜,我也笑了,沒寫在臉上,寫在心裡。

我似乎明白,心在守著一份愛。我高興,將那愛裝在心中,併發誓用盡一生去履行心中守住的孝。輕輕將母親安撫入睡。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8

從小到大就聽大人們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這文明的社會裡,我們習慣了被父母寵愛,卻忽視了我們應該孝敬父母。

我們每個人的記憶都是從五六歲的時候開始的,然而那些之前的事情我們卻毫無記憶。當我慢慢長大,漸漸到了叛逆期,開始和父母作對,不聽父母的話等等。有一天,當我又和父母爭吵過後,奶奶語重心長的帶我到一邊對我說:“你的父母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了你好,而你卻經常跟他們作對。”然而我卻沒什麼表情,奶奶看到這就對我說:“算了,給你講一個故事吧。你小的時候有一天晚上發了高燒,那個時候已經是凌晨的時候了,你爸摸了摸你的頭髮現你發燒了,就趕緊把你送到醫院。趕到醫院的時候醫生對你爸說要是再晚一會這孩子就不行了。但是幸好最後把你救回來了,那幾天你爸媽幾乎都沒閤眼,一直在一旁守護著你。”聽過這個之後我心裡感覺酸酸的,雖然這個不是那麼驚天動地,但卻體現了父母對我無私的愛。再想想之前與父母的爭吵,真覺得我自己做錯了,眼淚不禁就留了下來。這麼多年,父母一直給予我們關愛,這種愛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父母親為了我們時刻操勞。他們是我們的啟蒙老師;他們是我們的避風巷;他們是我們遮風避雨的大翅膀。

現在想想,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悅的,是父母。生活並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業的艱難,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做好的方便麵,都會慰藉父母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

我們應該行動了,孝心無價。因為人是很容易衰老的,也是很容易慢慢記性不靈,行為遲緩,需要照顧的。理所當然的,我們這顆樹苗長大了,也要懂得為父母這顆漸漸老去的樹遮風擋雨。風霜的欺壓,夏雷與冬雪,這棵老樹,有了我們的保護與照顧,有了我們的回報和感恩。應該得到了些許的安慰。快樂。要懂得,我們的生命由父母中來,自然也要守護他們的生命。

就讓我們把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9

事情發生得令我措手不及。

今年冬天的一個傍晚,刺骨的寒風呼呼地往屋裡灌。我和媽媽打了一盆熱騰騰的洗腳水,準備燙腳。這樣寒冷的天氣暖暖地燙燙腳真是舒服,我的精神一下子好了很多。媽媽準備倒洗腳水,我則幫媽媽倒好了一杯熱水。正要端過去,突然聽見媽媽一聲驚叫,我趕緊放下水杯,飛跑過去。只見媽媽半躺在地上,手中的盆飛到了一旁。我嚇呆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媽媽看起來十分難受,她伸出手,故作輕鬆地說:“小傻瓜,嚇傻了呀,快扶我起來!”我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急切地問:“媽媽,你怎麼啦?”“地上太滑了,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好痛唉,不知是不是骨折了!”我越發慌了,有點六神無主,趕緊把媽媽扶到床上躺下,媽媽走路都顯得特別困難,顯然摔得不輕。

看著媽媽痛苦的表情,我心疼極了。心裡暗暗想:一直以來,都是媽媽在照顧我,現在,媽媽受傷這麼嚴重,爸爸又沒在家裡,我能為媽媽做些什麼呢?

好不容易等到姐姐晚自習回來,連忙去找來藥酒,塗抹在受傷的部位。媽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這下可得好久才能恢復了。”

媽媽,以前都是您在照顧我,現在就讓我和姐姐來照顧您吧!我心裡暗暗說道。

在後來的一週裡,我和姐姐輪流照顧著媽媽,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幫媽媽擦藥酒,為媽媽按摩,跟媽媽講笑話。看著媽媽臉上的笑容,我特別開心,我終於能為媽媽做點什麼了!我也終於體會到,媽媽長期照顧我和姐姐是多麼的辛苦。

看著姐姐仔細地為媽媽擦著藥酒,我想起了書上對“孝”字的釋義。它的`上部分為老字、下部分為子字,意思是指上一代與下一代融為一體,稱之為“孝”,體現為感恩,回報和禮敬。

外公年紀大了,彎腰很困難,媽媽就經常為外公剪腳指甲;外公耳朵有點背了,常常聽不清別人說話,遠在成都的表姐就給他買了助聽器……

媽媽與表姐的行動使我明白了,孝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它也許只是一句溫暖的話語;也許只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也許只是一份遠方的問候;也許只是一杯冒著熱氣的牛奶……這一點一滴的小事,都在傳遞著一份孝心,一份感恩。

“百善孝為先”,這是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正她的言傳身教,讓我心懷感恩,懂得了孝順長輩。“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也可以像媽媽和表姐一樣,為自己的長輩做點小事,哪怕只是端端水,捶捶背,聊聊天,也能讓長輩們笑逐顏開。

常懷感恩之心,感恩孝先行。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0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孝做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深深影響著每一位炎黃子孫。

人們耳熟能詳的《三字經》裡有一句香九齡,能溫席。說的是漢代因孝敬長輩而流傳千古的小黃香。他九歲喪母,這使他更懂得了孝敬長輩。

夏季,他幫父親把床蓆扇涼,趕走蚊子;冬季,他用自我的身體把父親的床蓆睡暖,再讓父親睡到床上。小黃香學習刻苦勤奮,當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讚譽。

相傳在漢代有一個叫郭巨的人,家裡有一個九旬的母親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由於家庭貧困,他只能選擇贍養母親或孩子。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郭巨和他的妻子連夜將孩子抱到山裡,埋于山中。

百善孝為先,歷朝歷代像小黃香和郭巨這樣的孝子不計其數。我們對孝並不陌生,似乎從懂事起,我們就常聽長輩們教育道:要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孩子。可事實並非如此。

上國小時,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幫父母洗腳。可此刻的孩子多為家中的小皇帝,家長也不願讓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籤個字應付作業罷了。

不僅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體現了此刻人們的`生活特點。不停的找個種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變得越來越多。老人們不圖兒女回家做很多事,只期望兒女們回家看看。

前段時間電視上常播放這樣一個廣告:一位老母親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飯菜,滿心歡喜地等兒女回家吃飯。可她卻陸續接到家兒女的電話,都說有事,不能回家吃飯。老人放下電話,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直到深夜

隨著科技的不斷提高,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我不由得問:這是怎樣了?

此刻,我們不需要孩子像小黃香一樣為父母溫席,也不需要成年人像郭巨一樣為母埋兒。那是不是說,我們能夠把孝拋棄了?

不!不是的!孝不只表此刻這兩處。孩子聽從父母,少讓父母操心;大人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常回家陪伴父母都是孝的表現。

為人父母更應當孝順於自我的父母,不能總為自我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贍養父母,常回家看看,不僅僅只是盡孝,更是給孩子做出榜樣。

若連大人都不盡孝了,孩子念再多的香九齡,能溫席也是無用的。因為他們並不明白怎樣做才是孝敬父母。

孝在中華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我們都應當發揚和傳承下去,不能讓孝消失在21世紀。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1

今天,我聽到一個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內心感到了極大的震撼。

以前,有個叫李根的小女孩,她和我差不多大,但她的童年浸滿了辛酸和苦難。她的爸爸身患重病,臥床不起,基本喪失了語言能力。媽媽也因此不堪重負離家出走。從此,支撐這個家的重擔就落到了李根瘦小的肩膀上。一邊要照顧父親,一邊要上學刻苦學習。李根精心照顧父親,是用了心的。晚上父親要起夜,她就在自己腳上繫了根繩,要起夜了,讓父親一拉就叫醒自己。這不是根普通的繩,而是女兒孝敬父親的'“孝女繩”,這繩一頭繫著爸爸的頑強的生命力和對女兒的不捨,另一頭繫著李根對爸爸 的愛心和孝心。李根十分辛苦,但是絲毫不落下學習。她幾乎每學期都捧回“三好學生”的獎狀,樂的躺在床上的父親能三天不覺傷病的痛和苦。

講的人,含著淚花,聽的人,揉著淚眼,我卻是面紅耳赤,心裡卻是像打翻了的五味瓶,非常不好意思。同是花季少年的我們。李根那自強不息的精神又豈是我能比的?我們雖是同齡人,但命運與道路卻相差之何其遠?比起李根,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李根的那根“孝女繩”更牽出了我的羞愧難當,牽出了我對往事的回憶。以前,媽媽切好了蘋果讓我吃,我說削的不乾淨。對我上學出門前的叮嚀,我卻嫌太嘮叨。有一次,我放學回家,不知是考了差分數的原因,我竟對剛做好一桌佳餚的媽媽大叫道:“又是這麼油,你想把我變成豬嗎?我要吃蛋炒飯!”媽媽生氣了:“你這小孩怎麼回事!我菜多做好了......”“我不管!”我甩下這句話就回到房裡,把門重重的關上了,只剩下媽媽在門外的嘆息!

古人曾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出。”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在古時就有了,父母在外勞作而我們卻天天過著小皇帝、衣來伸手、方來張口的生活。我決心丟下"小皇帝"的帽子。孝從今天開始,媽媽上班前泡了一盆衣服還沒洗,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洗了起來。洗乾淨了衣服又把爸媽的房間整理的井井有條,自己看看心裡也舒服。

我忙了一天,估計爸媽該下班回家了。我靠在門口,想著爸媽看見我“西邊出太陽”做的那些事時的喜悅,更想著現在、將來怎樣為父母,為祖國,為人民行孝!

李根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善,什麼叫孝,我感謝她。孝,我們已經起步。明天,我走得更堅定,更踏實。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2

每學期開學,一本本散發著油墨香味的新書發到我們手上,其中有一本中華經典導讀,我會迫不及待地拿起來認真地讀,上面的內容吸引了我:三字經、弟子規、老子的道德經、孟子等,還有不少古詩詞。每個星期的課表上還安排了一節經典導讀課,我們的語文老師會帶著我們去讀經典,看經典動畫,引導我們理解裡面的內容,漸漸的,我從經典裡悟出了不少道理:要珍惜時間,從小就要發奮努力學習,和人交往要講誠信,要孝敬長輩……

《三字經》裡“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我讀了以後,臉不覺紅了,和黃香、孔融比,我就差遠了,黃香九歲的時候,母親早逝,就和父親一起相依為命。她夏天為父親鋪好涼蓆,讓父親好好休息,到了冬天,她每天晚上提前睡進父親的'被窩,用自己的體溫將被窩捂暖,好讓父親睡覺的時候不會那麼冷了。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在一起吃梨,哥哥讓他先拿,他每次都是拿小一些的梨,人家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年齡小,應該吃小的。”這些尊敬長輩的事情古人就懂得要去做,何況現在的我們呢。而我卻做得不是很好。

我的爸爸媽媽出去打工了,奶奶在家帶著我。對於奶奶的嘮叨,我聽的時候總是顯得不耐煩,有時還要反駁幾句,這時我看出來奶奶很傷心。特別是吃飯的時候,奶奶做的飯菜,我也是抱怨:這不好吃,那個太鹹了,有時乾脆就不吃了。這時奶奶總是百般哄我多吃點,想法設法弄好吃的給我吃。想想黃香和孔融,我覺得我這樣做太過分了,真的不應該這樣。於是,我回到家裡,耐心地聽奶奶的“嘮叨”——教導,聽完了總會迴應道:“哦,我知道了。”“奶奶,您在家裡也別太累了,有些事等我放學回家幫您做。”對於奶奶做的飯菜,我也是好好地吃,儘量吃得津津有味。有時的菜確實做的不怎麼好的,我就輕聲地提醒奶奶下次鹽少放一點兒。放學回家我就幫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現在奶奶經常在外人面前誇我懂事了。其實奶奶還不知道,那是經典裡的內容所教的呢。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孝經》裡的“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讓我懂得要孝敬長者,要實實在在地去做一些事情,不要光嘴上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給我們的愛,我們是永遠也報答不了的。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去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3

曾子是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人之一,也是歷史上一個極其有名的孝子。關於曾子的孝順,民間有很多引人入勝的故事。

有個朋友登門拜訪曾子,適逢曾子出門幹活去了,曾子的母親對那人說:“請稍後,他馬上就會回來的。”說罷,用手在自己的左臂上使勁掐了一下。當時曾子正在山上打柴,忽然覺得左臂一陣劇痛,於是放下活計,直奔家門。見到母親後說:“真納悶,剛才幹活的時候,我的左臂不知怎麼突然就疼了起來。只好儘早回家了。”母親說:“無需擔心,今天有客人造訪,我掐了一下自己的左臂,叫你回來招待客人啊!”曾子對母親的孝敬,已經達到了心靈感應的境界,母親身體上的`一點小小的不適,曾子都能及時而準確地感應到。曾子對父親也同樣孝敬有加,一生從不違背父親的決定和旨意,哪怕父親有時候蠻不講理,甚至動手打他,曾子照樣做到逆來順受。

有一次,曾子在地裡勞動,不慎將一株長勢正旺的秧苗踩斷了。他的父親看見了,氣得怒髮衝冠,拿起一根木棒在曾子身上狠狠地打了一下。曾子居然沒有閃躲,老老實實捱了父親的棒子。由於父親用力過猛,曾子被擊倒在地上,好半天不省人事,醒來後仍然感到背上火燒火燎地疼。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掙扎著跑去對父親說:“孩兒不肖,惹得父親大人生氣,您老人家教訓我時可曾用力過猛,傷了您的手?”問候完畢就回自己房間彈琴唱歌,以此表示自己對父親毫無怨恨。這件事很快就在社會上傳開了。大家一致稱讚曾子是一個難得的孝子,寧願自己受罰,也不願忤逆父親。曾子的老師孔子也聽說了,卻對此頗為不屑,並吩咐其他弟子,如果曾子來了,千萬別讓他進來。其他弟子雖然疑惑不解,可一看孔子嚴肅的表情,誰也不敢問個究竟。沒多久,曾子果然來拜訪老師了,一邊走一邊還在想:“這回老師一定會大大表揚我的。”誰知道剛走到門口,就被關在門外,不準進去。曾子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自己究竟哪裡做得不對。

事後,孔子對他說:“上古時期的舜也是個大孝子,可他才不像你這麼傻。舜的父親也經常打他,如果用的是小棒,舜就欣然領受;如果用的是大棒,他就迅速逃得遠遠的。而你明知大棒子威力巨大,還要送上自己的血肉之軀。你自以為這樣做是對父母的孝順,也不為自己的父母考慮考慮,萬一你被棒子打死了,你父親豈不是要揹負弒子的惡名?天下還有比陷父親於不義更為大逆不道的嗎?”

聽了孔子的一席教誨,曾子才恍然大悟,原來甘願受罰也是要把握分寸的,以前的做法是極端錯誤的,差點就釀成了大錯。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4

何為“孝”?“孝”字的組成為上“老”下“子”,意味要尊重長輩。“孝”也是一種善,古人說“百善孝為先”,想做一個德行良好的人,那麼首先要尊重長輩,而“孝”也是從中國古老的禮儀流傳至今的,是一種悠久的文化。

“孝”並不是人們剛出生就知道該怎麼做的,也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孝”是由長輩以身作則,如同聖火一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而我們將來也要以身作則,教會我們的子女“孝”該怎麼做。

如果一家之中的孩子很孝順,那麼他的父母也一定是孝順的子女,而我就生活在一個充滿孝道的家庭中。爸爸是最注重孝道的,爺爺奶奶走得早,他便把外公外婆當做自己的親生父母一般看待。,每個星期一定會給外公外婆打一個電話問候,每年回家去的`第一個地放就是外公外婆家。媽媽對孝也是注重萬分,爸爸每次讓她給外公外婆打電話但她總是說煩,然而在爸爸給外公外婆打電話時,她總是搶過電話,跟外公外婆講上十幾分鍾。

外公外婆在農村生活,到夏天后,天氣b不僅熱,蚊子還多,而兩位老人年近七旬,怎麼忍受得住這種折磨?記得是在20xx年的暑假,爸爸放下繁忙的工作開了六個多小時的車程到外公外婆家找人裝了空調,還在那陪了外公外婆一個多星期,爸爸在家裡總是威風凜凜的樣子,然而到外公外婆家後就像變了個人一樣,對外公外婆輕聲細語,就連他不愛做的家務也一併承擔了,當爸爸看見外公外婆的廁所又髒又臭時,他毫不猶豫地重新把廁所裝修了一遍。這種行為怎麼不叫人敬佩呢?

爸媽每天回家都是帶著一身的汗,他們多想一回家就看到熱騰騰的飯菜擺在桌子上,有冰涼的水可以喝啊!但是並沒有,只是因為我的懶惰。現在想想,那時的我是有多麼不懂事啊!爸媽為了我那麼辛苦的付出,而我卻對此視而不見,絲毫不懂得感恩。可現在我會力所能及的幹一點家務,切菜切到手指,不要緊,因為我是為了幫助父母而流血的;開水潑到身上了,不燙,因為我是為父母而受傷的,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在推動我去做這些我百般厭惡的事,等我回過頭才知道,自己已經被父母的“孝”所傳染了。

“我為自己付出”,“我為父母付出”,現在我們往往都說自己是後者,但其實我們選擇的是前者,“孝”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孝敬父母一時簡單,但孝敬父母一世卻是難上加難。同理,父母為我們奉獻一生,也是難上加難之事,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孝敬父母一生呢?

父母在我心中點燃了“孝”的火苗,我要用自己的行動,讓它越燃越旺,並將“孝”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