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我的老師媽媽作文4篇

作文1.2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老師媽媽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我的老師媽媽作文4篇

我的老師媽媽作文 篇1

我從媽媽手中“偷”來了一手好字,並且還“偷學”到了繡十字繡的本領。

中午,剛睡醒來的我便看到媽媽拆了一個盒子,拿出來一塊布。“好奇之星”當然不可向缺席啦。

看了那個盒子,哦,原來是十字繡呀。我恍然大悟地說:“你要繡十字繡?”我驚喜地問。媽媽笑著說:“對呀,不行嗎。”

媽媽知道,我以前會繡十字繡,不過是小的,所以買來讓我見識一下嘍。

我們一般用的針都是前面尖,後面穿孔小的,而這個針是前面紮在手上不怎麼痛,後面穿孔足足有5毫米長吧,首先針就引起了我的興趣。

“下面開始教你繡十字繡嘍。”“老師”一臉嚴肅地說。“yes,sir。”媽媽哈哈大笑起來。

首先媽媽將六根小線平均分成二份,因為十字繡是三線一繡。然後穿到孔裡面,再分成兩半的線不能對齊,其中一根要稍微短一點。後面是底下有“十”的造型,加上很多的小孔。

將針穿到凸起來的“十”的縫隙裡,再將針穿到有顏色的正方形的邊上的一個上面的.點,然後將針先穿到右下方的孔上面,財一直都繡相同的顏色,再返回其它沒有變,方位變了一下而以。

我第一次並不怎麼成功,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繡得好多了,沒有多久,我的繡工簡直像織女一般了。

“媽媽”這個夢幻的名稱,已來到每個子女的心裡,媽媽您不僅給予我知識,還“給”了我一雙靈巧的手。媽媽是我的好老師,親情永遠都是無價之寶!

我的老師媽媽作文 篇2

我常常懷著感激的心情回憶我的啟蒙老師——媽媽。媽媽教導我要有愛心,要勤勞、勇敢,做一個誠實、有禮貌的孩子。

小時候,我的記憶力特別好,媽媽在我兩歲的時候就教我背唐詩、兒歌……有一次,家裡來了一些客人,他們讓我背唐詩,我只顧玩,沒有理叔叔和阿姨,客人走後,媽媽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教育我:不理睬別人,那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小孩子從小應該有教養,待人要有禮貌。以後家裡來了客人我總是說“叔叔阿姨好”。然後把我的零食和玩具都拿出來給他們,客人笑著離開我家時,總不忘說一句:“這孩子真懂事”。

啟蒙是生命的開始,是人生最關鍵的一步,在一個人什麼都不懂的.時候,他的生命就是一張白紙。

我在啟蒙老師——媽媽的教育下,要在這張白紙上畫出美麗的圖畫。

我的老師媽媽作文 篇3

日曆一頁一頁撕下,時間像川流不息的河水。霎時,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小嬰兒變成了一位四年級的少先隊員,真是來之不易啊!雖然這十年裡,我嘗過了人間的酸甜苦辣,捱過打,遭過批評,受到過別人的冷嘲熱諷,受過欺負,但是我最早的啟蒙老師——和藹的母親,她不但保護了我,而且還帶我走進知識的王國,領略了知識是多麼重要。

從3歲起,媽媽就三天兩頭到三聯書店買拼音圖、認字圖、古詩圖。買回來以後,用透明膠布把它粘在牆壁上,然後拿起尺子,一個一個字教我讀。讀拼音圖的時候,媽媽一邊教我怎麼讀,一邊教我嘴形。讀認字圖的時候,她一邊教我這個字的拼音是什麼,一邊教我寫筆畫。讀古詩圖的時候,她一邊教我這個字是什麼意思,一邊教我整句話是什麼意思。三歲到九歲,天天如此。是媽媽培育了我,讓我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以前的我可是不愛看書的,可是為什麼我會愛上閱讀呢?還不是我六歲時媽媽每天晚上辛勤地為我講故事的成果,使我逐漸愛上閱讀。可是我覺得我要自己看書,不能總依賴媽媽,於是我給媽媽提議:“給我買帶拼音的書好嗎?既能讓我懂得越多的.字,又能使自己養成獨立的好習慣,這不是一箭雙鵰嗎?”媽媽答應了。在我6至9歲時,媽媽每逢週末就會帶我去買書,碰見好看的書就買,像《安徒生童話》、《木偶奇遇記》、《格林童話》等等這些,還有百科全書、宇宙星球的書以及作文書。每當我看到精彩片段時,我會愛不釋手,媽媽在旁邊督促我:“多讀幾遍,把它背下來,以後就可以用了。”當然,不用媽媽說,我自己也會做。長期保持下去,我的作文越來越好了,都是媽媽在旁邊督促我,使我更快收穫。

媽媽,在別人的眼裡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在我心裡卻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孟郊說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媽就像春天的太陽,我就像小草,媽媽把一縷縷溫暖的陽光獻給我,讓我茁壯成長!

我的老師媽媽作文 篇4

尊師重教是我們中華文明中的美好傳統。談起老師,不少人都有說不完的話,也有寫不完的事蹟。對於我來說,我生活中最好的老師就是我的媽媽。她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蹟,或許也沒有榮譽教師的證書,但是她卻在實際生活中教給了我許多知識。

韓愈說,“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也就是說,作為老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給學生運用知識的方法,並且解答學生的疑惑。我的媽媽是一位大學教授,她的專業是公共衛生。我無疑是聽不懂她在大學裡講述的知識,因為那些對我來說過於高深了,其實就連“公共衛生”這個專業屬於醫學都是媽媽告訴我以後我才知道的,所以我不知道大學課堂上的媽媽是一位怎樣的老師。但是,在生活中,我媽媽確實是我最好的老師,也嚴格地踐行了韓愈所說的內容。

從小到大,我都是個好奇的孩子,遇到事情特別喜歡問幾個“為什麼”。媽媽給我買了好幾套《十萬個為什麼》,但是這些書,有時候還是解答不了我那些千奇百怪的疑問,這個時候就需要媽媽“親自出馬”了。而且每一次,媽媽都能給我一個滿意的回答。且讓我用一件不久之前發生的事情來說明吧!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身邊的食鹽颳起了一股“健康”之風,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鹽也變得名目繁多,竹鹽、海鹽、玫瑰鹽等等,不勝列舉。據廣告上面說,這些鹽和我們平時買的普通食鹽不同,有的號稱營養豐富、健康養生,有的還可以用來擦臉、刷牙、做面膜……當然了,和最平凡的兩元左右一袋的鹽比,這些鹽也都價格不菲。那麼問題來了,這一系列名字看得人眼花繚亂的鹽,究竟有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厲害,對健康有沒有特別的好處呢?我陷入了思考。

奈何我才疏學淺,面對這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在網上查了查資料,卻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既有人說這些新產品食鹽都是騙人的,也有人說竹鹽有很高的食用價值,甚至還“引經據典”地列舉了一些名人的話。也不知道這些名人是不是真的說過這些話,畢竟許許多多的“魯迅名言”都是杜撰出來的。

我去請教媽媽,沒想到,媽媽卻笑著說:“你應該自己先思考一下!”這可把我難住了。如果我能思考這個問題,早就知道答案了。於是,媽媽又啟發我:“你說說看,竹鹽是怎麼做的?”

我想了想看到的廣告,回答說:“竹鹽是把普通的粗鹽裝入竹筒之中,經過煅燒做出來的。”

“鹽的成分是什麼?”媽媽繼續問。

這難不倒我,畢竟國中的`化學課早就學到了。我脫口而出:“是氯化鈉。”

“氯化鈉在竹筒裡面被加熱,會發生什麼化學反應嗎?”

我想了想,回答說:“不會。”

“那麼,這種做法能帶來什麼神奇的變化呢?”媽媽又問。

在媽媽的啟發引導下,我明白了。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而這種物質十分穩定,在普通的加熱之下不會發生什麼化學變化,這就好像把冰融化成水,裡面的成分也不會改變一樣。所以說,竹鹽的主要成分也還是氯化鈉。至於在竹筒中煅燒的過程,最多就是除去了一些雜質,帶進了一些竹子裡面的物質。如果鹽不能美白牙齒、改善面板,那麼竹鹽牙膏、竹鹽護膚品也不能,所以這些產品更多的就是一種概念炒作。至於每天一杯竹鹽水的說法,也對於健康沒什麼好處,反而還可能導致一天中攝入的鹽過多。

但是,我還有一個疑惑:“廣告上說,海鹽裡面的鈣和鎂比普通的鹽更豐富,那是不是海鹽更好呢?”

“確實,鈣和鎂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元素,但是你要記得,營養元素可以通過別的途徑補充,例如喝牛奶、吃蝦皮都是補鈣的好辦法,滷水豆腐中鎂的含量也很充足。如果為了補充微量元素,就在做菜的時候多放鹽,會導致鈉攝入過量,導致其他的健康問題,反而就得不償失了。”

我點了點頭,確實在化學課和生物課上都學到過許多關於食物當中人體營養元素的知識。但是,我卻沒有活學活用這些知識,沒有運用它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接下來,媽媽又用相似的方式啟發我思考玫瑰鹽、竹炭鹽等等和普通的鹽有什麼異同。因為剛才已經有了思考的基礎,這下觸類旁通,我很快就都明白了。

最後,媽媽總結道:“作為鹽,終歸都是萬變不離其宗。不同價位的鹽也許在口感、外觀、加工工藝上有所差異,但無論竹鹽,還是其它名目的鹽,都終究就是一種調味品,不能作為保健品使用,更不能為了某些所謂的健康功效多吃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遠比一個簡單粗暴的結果更加重要。循循善誘、由淺入深,引導我用課本上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不是直接針對問題丟擲一個冷冰冰的答案。這就是我的媽媽,是我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