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魯迅的作文(15篇)

作文2.66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魯迅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魯迅的作文(15篇)

魯迅的作文1

瘦瘦的身體,黃裡帶白的面板,似乎如同大病癒初的病人一樣臉色憔悴,但是精神很好,整個人精神煥發,眼神炯炯有神。他的頭髮一根根直直地豎著,沒一根是耷拉著的,都那麼長,頭頂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鬍鬚——濃密極了,而且極其像隸書的“一”字。大家都知道他是誰了吧——中年魯迅。

魯迅是我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支持者,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一面錦旗。

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 散文詩集:《野草》《故鄉》;論文集:《門外文談》;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華蓋集續編的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花邊文學》《偽自由書》《附集》《準風月談》《集外集》《且介亭雜文集》《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8部。從這裡可以看出魯迅文采很好。

魯迅十分珍惜時間。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藥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多方面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實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因此,魯迅最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於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閒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魯迅總是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魯迅自己病得那麼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魯迅對自己的病一點兒也不在乎,倒常常勸女傭休息,不叫她乾重活兒。

的確,魯迅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文采好,他珍惜時間,他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

魯迅的作文2

魯迅,原名周樹人,自豫才,浙江紹興人。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被譽為“民族魂”。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魯迅,而我眼中的魯迅,卻是與眾不同的。

我眼中的魯迅,是一個幽默的人,他和侄女談《水滸傳》,因為侄女沒有認真讀書,她張冠李戴,把這個人做的事情安在那個人身上。於是,魯迅先生笑著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他用幽默的語言,教育侄女要認真讀書。

而我在讀書時,和他的侄女一樣,都是一目十行,走馬觀花。以至於幾本書啃完,還沒有學到什麼東西。所以,我決定了:從現在開始,一定要認真地看書,不會再馬馬虎虎了。

我眼中的魯迅,是一個不怕困難的人。他笑談自己的鼻子是因為碰壁而又扁又平的.,暗指社會的黑暗和受到的迫害,體現了他頑強的鬥爭精神和樂觀主義態度。

拿我和魯迅先生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平時,我一遇到困難,就非常害怕,總是逃避它,不肯去努力克服困難。比如,我在做數學題時遇到不會做的題,通常是把它丟在一邊,心想:反正媽媽會告訴我怎麼做,從不去認真思考,想辦法做出來。現在,魯迅先生給我做了很好的榜樣,我決定了,只要今後再遇到學習上的困難,一定不會害怕它,一定要努力思考做出它,不再依靠媽媽。

我眼中的魯迅,還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毫不猶豫地救助了一個腳被玻璃片扎傷的黃包車車伕。明明在街上有那麼多人走過,大家都熟視無睹,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這個可憐的車伕。可是,魯迅先生卻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這更加說明了魯迅先生是一個有愛心的人。

我看到這裡,感到非常羞愧。我在公交車上,從來不會主動給老人讓座。如果媽媽叫我讓,我總會極不情願的給他們讓座。今天,學習了課文,知道了我們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就是這樣肯幫助別人的人,我決定了,今後一定要學習魯迅。多幫助別人,做一個善良的人。

我眼中的魯迅,更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他自己病得那麼厲害,經常三更半夜的寫文章,還常常勸自己家裡的女傭人阿三多休息,不叫她乾重活。

魯迅先生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進的路,他給我們展示了一條光明大道。讓我們向他學習,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吧!

魯迅的作文3

在一個夢裡,我見到了魯迅。

他背對著我,身著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瘦瘦的身體透著一種懾人的氣質。他的頭髮一根根直直地豎著,彷彿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似乎聽到了聲響,魯迅先生轉過身來。他的鬍鬚濃密極了,像極了隸書寫的“一”字,面板黃裡帶白,好似大病初癒的病人般憔悴,但是精神很好,目光炯炯有神。

我之前就閱讀過他的很多書籍,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朝花夕拾》。這本書主要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書中追憶了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

一瞬間,我似乎有千言萬語想對他說。

我走上前,先是禮貌地躹了一躬,然後說:“魯迅先生你好,我之前閱讀過你的書———《朝花夕拾》,我想知道你當時是抱著一種怎樣的心情來寫這本書的呢?”

魯迅回答:“當時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面臨許多嚴重威脅,封建觀念深入人心,民心動搖不定,正處於災難深重、生死存亡的非常時期。我見到了許多平民百姓被壓迫的事件,感到十分心痛,我希望可以用手中的筆去與封建專制進行對抗,去喚醒黑暗中的人們。”

我又說:“那你覺得你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呢?”

魯迅回答:“我13歲那年,祖父因涉嫌科場舞弊案被捕入獄,需要錢來打點,而父親一病三年也需要錢,因此家道急劇衰落,以至於學費都無法籌措。家道一衰敗,家族人一個個都換了個嘴臉,使我小小年紀就感受到了世態炎涼,對於封建社會的吃人罪惡,有了切身感受。這段痛苦人生經歷使我迅速成長、成熟起來,我能深切體會到我的變化,這其中的許多人生選擇是被逼的、無奈的。對此我並不諱言。”

我感慨地說:“《朝花夕拾》裡許多事情的發生讓我感到可悲,感到封建專制社會對人們的毒害至深,以及世態炎涼與人情冷暖,讓我感觸很深。”

魯迅突然嚴肅起來,說:“是的,我是根據親身經歷來寫這本書的,當代社會發生了許多事讓我感到痛心,每件事都體現出了當代社會平民的愚昧、麻木、遲鈍和無知。喚醒人民成為了我的願望,哪怕不能帶槍上陣,我也堅信手中的筆同樣有著不小的力量,去為之奮鬥,正如我在《吶喊》中所寫: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講完便離開了。

這個夢裡,我與魯迅的對話不多,卻給了我很多感悟和記憶,彌足珍貴。

魯迅的作文4

你站在時代角峰,犀利的眼神道出鷹一般的尖銳,那些人們熱愛的,熱鬧的話語,人類的悲歡本不想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一席灰情色的長袍,在削弱的肩膀上,若隱若現的是歷史沉淪的餘孽,彷徨在冷漠與風中,那些筆尖上一躍而過的是片刻的沉默,看著一旁考取的醫學證書,心裡卻滿是厭惡,無知與麻木充斥在這個國度的每一處角落,陽光下,陰影中,都透出”吃人“的血腥味,面對此景,你深知精神迂腐的可怕,所以寧願孤獨旅行,在沉默中爆發,也不肯在沉默中消亡。

從“迅哥”到“老爺”究竟是什麼讓鴻溝變得如此之深,你清楚卻又不明白,你想要再去回味兒時的快樂之時,又不得不看著沉重的事實嘆氣《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慶幸自己的快樂,向直衝雲霄的麻雀,雖然僅僅是麻雀。或許是憤怒到極點,《狂人日記》裡你無情的指出“吃人”社會的罪惡,刀鋒筆尖直指封建傳統。從阿Q到祥林嫂,你痛心人們的對美好生活渴望卻終日拘禁在麻木無情社會。你尊敬改革人士,但痛殺先驅,以血為藥的行為,像股清冷凶煞的寒風,在造就百孔瘡痍的心上割除深深的疤痕。“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敵人的挑釁,使你筆下的文字更加鏗鏘,更加堅強,行行言語中無不透露著對危難國情的的深深呼喚,字字著筆中無不隱喻著對民族振興的希望。

在無數滄桑的故事中,魯迅先生好像離我很遠,卻好像時時浮現在眼前。看到人情的冷暖與共,你的精神也在不停滴激勵著我,每每當我無所事事,苦苦思索為何他人文筆之精巧,你說”那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作了寫作!“簡短的幾句,直截了當地指出學習的懶惰,只說不做的行為不值得提倡。你不羈的浴血奮戰的.精神,在文字中流傳,在精神中共享。如今疫情肆虐,站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正如當年的你一樣,不顧個人危險,毅然投身於水生火熱之中,所展現出來的正是無與倫比的高尚精神!也如你所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捨身求法的人,埋頭苦幹的……他們就是中國的脊樑!”

您再次站在命運的角鬥場,用一生的孤傲和帶血的文字,在泛黃的紙上,飄展出獨屬於你的一份孤獨,在徐徐偏轉的崛起之光,您,魯迅正是中國的脊樑!正是我心中當之無愧的英雄!

魯迅的作文5

一直覺得雨天是適合看書的。

謝絕鳥語花香的繁華,一片書香細雨落在乾涸的渴望裡。在巴金老人的《秋夜》裡走近了先生您,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長袍,濃濃的眉毛,厚厚的脣須,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兩根手指夾著一支香菸,您深深地吸一口煙,向空中噴著煙霧。這就是您了,先生。

不由自主的,身體好像被一種莫名的力量推入另一個空間,蒼狗白雲,從腳邊飛去了,泡沫散盡。遠處蹲伏著黑暗,烏鴉在天空歌唱,塵埃裹在風中到處亂撞,空氣迅速下沉與泥土重疊,挨挨擠擠的洋屋浸在風雨中。走近一個屋子,一種簡樸的味道迎迓,僅此。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令人尊敬的身影,混沌之後這才恍然是先生,我打量了他,瘦得叫人擔心,頭髮還是精神抖擻。

我敬畏地垂立在一旁,先生過身來,抬起眼睛,融化了我的不安,他招我坐近前來。“您的《狂人日記》號稱‘打響揭露封建社會的第一聲春雷’;尤其是《藥》最為深刻,那華老栓用統治者殺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鮮血蘸成‘人血饅頭’為孩子治病,我敬佩您筆下夏瑜的`革命精神,更痛惜民眾的無知。”我發現自己的膽子在先生慈祥的目光裡柔軟起來,竟然滔滔不絕起來。

先生的臉顯得安靜,分明道:“但願我的文章能像一束春光穿透被黑暗束縛的人們,寄予他們絲絲光明罷……”我體會到先生話裡蘊含了沉甸甸的奉獻自己的熱情,彷彿要將自己脆弱的力量化為拯救國民的偉大力量。

他懇切的目光炯炯有神,我好像看見了岩漿自地底氾濫湧出。我還想聆聽先生棄醫從文的人生選擇,便急切問道:“先生作為大夫,懷著一顆慈悲之心,解救病魔困繞的難民豈不可乎?”

他搖了搖頭,沉痛嘆息著:“身為大夫徒增國民的體質,卻無措於他們思想的草莽,行醫焉有大益?以為當今濟世良藥莫若從文化入手。”由此先生成了寂寞中賓士的勇士,把責任寫在生命線上,用無形卻犀利的匕首刺入敵人的心臟,“鮮血”是他的伴侶了。倏然間有醍醐灌頂的感覺。辭別先生,起身而去。想著雖然社會明亮成為主色,但其中也不乏黑暗,有時注入清泉都會濁色。前路註定坎坷。可是無法冷眼旁觀,嘆息腸內熱。希望像先生那樣把文字墨化為武器揭開社會的不足,為的是喚醒和淨化。

一個激靈,回過神來,俯下眼來,依然是巴金老人的《秋夜》:他從不教訓人,他鼓勵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睜大,牽著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絆腳石,他會替你踢開。

走近先生,溫暖和力量自心底升起。

魯迅的作文6

作為讀書人,心中總有地方留給一些特別的人,這些人還真不少,魯迅是其中最特別的一個。在當下的中國,作為一個讀書人,我之所以能夠感到自豪,是因為讀書人中,有過魯迅這樣的人,正是他這樣的人,讓我們領略了讀書人的深度和硬度。

人的深度,與人的生活智慧有關,魯迅的偉大不在於他指出了問題,而在於他指出了根本問題,撼動了中國人的人心。人的硬度,與做人的骨氣有關,魯迅的骨頭之所以是最硬的,不在於他與惡與敵,而在於他旗幟鮮明地與惡為敵。

對於魯迅,我們有太多的故事,從“民族魂”的覆蓋,到老人家的“閉嘴”,從兄弟反目,到娶學生為妻,從洋洋雜文到犀利遺囑,從阿Q到祥林嫂,等等,不可盡數。雖然有些蠢貨,指摘魯迅沒有寫過長篇,所以這也不行,那也不對,但我從未動搖過對魯迅先生的鐘愛。我從來不相信,一個血肉之軀會成為全能戰士,即使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如亞里士多德,給我們影響最深的何嘗不是有數的幾種學科,即使偉大如神的老人家,給我們影響最深的也不過有數的幾個方面。只有那些無所事事的人,才每天針對埋頭苦幹的人,指手劃腳。可悲的是,我們的傳統為這種人提供了太豐厚的土壤,一句不負責任的“無風不起浪”,淹沒了所有真相和辯駁。

魯迅值得人尊敬的地方,在於他直面醜惡,從不掩飾,也不迂迴,而且認識深刻。就今天來說,我們的時代是需要魯迅的,之所以許多所謂“憤青”不能成為魯迅式的人物,甚至被人誤為破壞者或空談家,不在於他們沒有面對醜惡,直面問題,而在於他們沒有如同魯迅一般,直指問題的根本,沒有觸到中國人的人心,於是,原本好意的行為變成無聊的咆哮,原本不懷好意的行為變成無恥的炒作。

魯迅值得讓人記念的地方,在於他對青年的態度,他是那樣的熱愛和呵護青年,懂得人的成長需要扶持。而今天,在每一個學科,有多少有作為的'青年學者被人有意識地忽略、無視,有多少成果進入不了據位者的法眼,任由時光淘洗。在惡劣的社會風氣中,我們浪費了太多的聰明才智,人為地抬高了真心做事的人的生存成本。如果我們承認,我們的社會在發展中存在問題,那麼,這些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知識界的墮落,因為,知識界是人群中理性最為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倫理理性。

我不是魯迅研究者,作為魯迅的普通讀者或敬仰者,只能談一些印象而已。

魯迅的作文7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他,是我國現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具有非常大的國際影響力,他的作品也不只是我們中國人喜歡,許多外國人也很喜歡。他是誰呢?沒錯,他,就是我們偉大的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是中國文學界的一座巨山,他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文學史上的一個個奇蹟,他是中國革命道路上的`先軀,為民主道路開闢出一片新天地,他是人們思想的指明燈,為無數青年提供了精神食糧,他甘願為人民做牛馬,他始終將“國家”二字牢記在心裡!

魯迅先生的作品也非常有意思。《狂人日記》這本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半瘋癲的傻子,並且總是動不動就說著“吃人吶!”其實吃人,這是根本不存在的,魯迅先生是以一種略微幽默的手法,以傻子為主人公,暗喻當時社會的悲壯現象。

魯迅先生還非常會用實際行動教育別人。有一次,他去一家理髮店理髮,理髮師不認識魯迅,見魯迅先生衣著簡樸,心想他肯定沒有多少錢,於是理髮師馬馬虎虎地給魯迅先生理髮,理完後,魯迅先生並不生氣,反而掏出許多錢給理髮師,這錢遠遠超出了應該付的錢,理髮師大喜,滿臉笑容。過了沒多長時間,魯迅先生又去了那家理髮店,理髮師見狀大喜,滿臉謙恭,細細地為魯迅先生理髮,不料理完之後,魯迅先生沒有像上一次一樣給了許多錢,而是掏出錢一個一個地數給理髮師,一分錢都沒有多給。理髮師滿臉疑惑:“先生,您上回那樣給,今天怎麼這樣給?”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這回您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理髮師聽後大窘。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對魯迅一生的寫照,在詩人臧克家《有的人》裡面,整首詩裡運用對比寫法,通過對兩種“有的人”的對比,批判了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統治者和壓迫者,刻畫了魯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

我敬佩魯迅先生,因為魯迅先生為人正直,在當時的舊社會中,他十分體恤下層的勞動人民,魯迅先生還十分珍惜時間,我喜歡他說過的一句話:“我只不過用別人喝咖啡的時間來寫作而已。”是啊!就是這麼簡單而深奧的話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魯迅先生成功訣竅就是這麼簡單!

魯迅先生在我心中是一個一心為人民服務,有著堅強意志的人!當然,魯迅先生在我心中是一個偉大的英雄,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心裡一個不可磨滅的英雄!

魯迅的作文8

還小的時候,我並不知道魯迅是個什麼樣子的人,只知道他一定是個很厲害的人。你看,國小、國中、高中課本上都有他的文章,難道還不有名嗎?

後來上了六年級我才開始真正瞭解魯迅,讀了他的文章作品才發現他嫉惡如仇又愛憎分明,他粗獷剛烈又膽大心細。他生就一副傲骨,秉承先哲才氣,鶴立雞群,獨往獨行。

趁這個寒假,我迫不及待的拉著全家來到魯迅故居,想在生活中更多的去了解這位有個性的學者。

陰冷的冬季剛好與景區的白牆黑瓦房屋,黑灰色的屋簷,淺灰色的路面,還有烏篷船上那些穿這白上衣和灰長褲的船伕相呼應。我忽略了周圍服裝鮮豔的人們,來到這裡,只感受到那濃濃的文化氣息。

遠遠地我望見了一張魯迅的臉,刻在牆上。這裡“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魯迅正抽著香菸,神情十分專注,彷彿正琢磨著人生的苦難。隨後走近了才發現下面有幾個銅人十分有趣,其中有一個和課文中的閏土十分相像,他正坐在板凳上咧著嘴笑呢。

沿著窄窄的小路走進三味書屋,這就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我們順著小路走,跨過了許許多多的門檻,走過了許許多多用石頭鋪成的小路,看見了他們吃飯的地方。裡面有一張黑色的小圓桌,這跟現代形狀沒什麼區別,但上面刻著花紋是真的別緻。我媽媽說自己小時候看過這樣的傢俱,可對我來說,這就像是另一個時空的事。想象著魯迅在這裡上學,在桌上刻“早”,好像書中的故事一下子躍入到眼前來了,既熟悉又陌生。

出了三味書屋,接著,我們又參觀了魯迅故居和故居中在魯迅筆下生動有趣的“百草園”。剛開始我以為只是景區裡面工作人員種的蔬菜園呢,普普通通,但是看到了一棵參天古樹,我才醒悟到這個“特殊”的菜園。它給予了魯迅小時候的快樂童年,我想,魯迅筆下的那些快樂,就是童年,是故鄉的家吧。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魯迅紀念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幾個瀟灑的金字寫在了銅像旁邊的牆壁上,是魯迅一生的寫照。在裡面我們新奇的體驗了“拓印”,帶了幾張魯迅的畫像流連忘返,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走出了魯迅紀念館,咕嚕咕嚕的肚子叫聲提醒著我應該要吃午飯了。我們找了家“尋寶記”餐館就進去了,魯迅邊上的餐館都這麼有特色,我們不僅享受了美食,還聽了越劇,品嚐了十年陳黃酒。

這次參觀了魯迅故里,讓我更加了解了魯迅,普通的環境裡卻造就了不普通的“大人物”!

魯迅的作文9

異國,放映廳。影片中的是一張張麻木是看客的臉,呆滯的眼神。耳邊傳來的是一陣陣的譏笑:“支那!支那!”手中的手術刀是否能夠醫治得了人類卑微的靈魂?什麼時候才能喚醒我愚昧的國民?冥想過後,曾經深思熟慮選擇的人生目標就這樣被放棄了。他拿起了“投槍”,拿起了“匕首”,開始剖析國名的靈魂,深刻挖掘國民的劣根性,喚醒了無數鐵屋中成睡著的人!他,就是魯迅。

棄醫從文,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轉身。魯迅先生用筆尖刺痛著麻木的人的心,換了無數個筆名,不變的是那顆為了拯救世人的,無私的心。

一本《朝花夕拾》,我看到的是無限的悲哀。當時的世人呀,是多麼的悲哀,多麼的可笑。魯迅先生正是利用一些動物,一些事情,透視出了當時人們的愚昧病態。其中《狗貓鼠》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我最為印象深刻的一篇好文。雖然我年僅十三歲,倒也能知其一了。

貓是殘忍的,不肯直接了斷獵物,總要盡情玩弄獵物之後才將其吃下;雖然與獅子老虎等森林帝王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叫聲使“作文我”在讀書睡覺時格外的心煩意亂。實屬討厭。

魯迅先生借貓喻人,比喻那些現實生活中像貓一樣幸災樂禍、折磨弱者且惺惺作態,口若懸河的那些人的令人憎惡的嘴臉的揭露與諷刺。其實,在國小時我還看不懂這篇文章,認為魯迅先生是亂扯,貓明明這麼可愛?後來想想我是何等的幼稚與無知,連其一都不知曉,何況其二呢?

許多人不理解魯迅先生。認為他是滅自己民族的氣焰,但他何嘗不是指出我們整個民族的.錯誤,希望我們病態的生活狀態,能在他的努力下,更多的人豁然開朗?他將他藏在心中的那把手術刀,用來切開國人的肉體,挖出國人醜陋的靈魂,使國人意識到,我,到底是多麼的噁心。他冒著風險,盡職盡責地為國人所勞,甚至不肯浪費生命中的一分一秒,從漆黑的夜,到早上街上的喇叭聲響了起來,他才在書桌上靠一靠,即又開始工作了。

他為了一個時代,毅然地轉身,放下肉體上的治療,轉變為心靈上的治療,因為他明白,僅僅是肉體上的,拯救不了國人。中國人為他的轉身而感到無限的自豪。

魯迅的作文10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紹興魯迅故居的仿古小街上摻雜著鳥語與花香,變得喧鬧繁忙。

步入街中,腳下是石板鋪成的小道,兩側是極具古韻的老屋,充滿了江南獨特的煙雨氣息,是黑白色調,是白牆黑瓦。街道雖然已經重新翻修,但意蘊卻沒有褪色。這與僅一牆之隔的商業中心截然不同,魯迅故居守護著自己的那份墨香。

與魯鎮不同的是這裡沒有烏篷船、沒有祥林嫂、沒有茴香豆,但並不缺少魯迅的痕跡。邁入魯迅紀念館,現代的.建築因為魯迅卻散發出古樸的味道。展館大堂樹立著一尊魯迅坐像,深邃的眼窩中流露出對民族命運的沉思,碩大的手掌握住如椽大筆,彷彿握住民族命運的船舵,筆下則是民族大義的驚濤駭浪。館中的一段段文字、一張張圖片,無不引得人們駐足體會。

走出紀念館,再走一段小道,便到了魯迅故居的門口。臥室、廚房、明堂一一呈現,再順著走廊向前移步便是百草園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的桑椹,在樹葉里長吟的鳴蟬、輕捷的叫天子,還有美女蛇,這位文學巨匠兒時的玩伴們,在這裡紛紛登場。

離開故居,向景區入口方向步行兩三分鐘,再走過一座小小的石橋,就走進了三味書屋。書房中央掛著一幅鬆鹿圖,鬆鹿圖兩側有一副對聯“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羮有味是詩書”,對聯下有張木桌,看似普通,然而由於一代文豪的一個“早”字,成為了其他書桌屢遭刻畫的罪魁禍首。注視著木桌上的“早”字,魯迅在課堂上認真誦讀的場景彷彿在我的面前上演。

再次在小街上漫步,臭豆腐、香糕、黃酒……一切都被烙上了魯迅的烙印。魯迅一個人,可以影響一座城市、一個民族、一個時代。他不需要活得多麼波瀾壯闊,不必在民族危難之時策馬趕到用刀槍救國,他只需一支筆,便可挽救人們的靈魂。“他無意做詩人,偶有所做,每臻絕唱”。

“沒有偉大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雖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拜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我走出景區,回頭遠望門口巨大的人像浮雕,那是魯迅,那是民族之魂。

魯迅的作文11

魯迅這名字帶有些不食人間煙火的疏離氣息,為了儘量拉近距離,我們不妨叫他老周吧。

初識老周是讀到他的一篇小說,那種不動聲色的幽默著實樂了我一天,心中的崇拜促使我去了解更多關於他的生平,卻叫我大失所望:沒有朱自清的儒雅,沒有徐志摩的倜儻。印象較為深刻的是那亂糟糟的頭髮,總也睡腫了似的微眯的小眼睛,渾身上下一股嗆人的煙味這些都與我心中的大才子大大相徑庭。不過,從此也算熟悉了。

熟悉老周的人都知道,先生一生無甚嗜好,一輩子僅有的兩個便是抽菸和罵人。至於抽菸,大抵由於經濟不景氣,成天拿個空菸斗在手,有事沒事吸上兩口,也算是老周的精神勝利法。

至於罵人,因為沒有經濟限制,老周也便格外盡興。在罵壇上連滾帶爬十餘年,深諳中國文化罵人之道,筆下的功夫已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犀利的文辭,出神入化的隱喻,逼得敵人繳械投降跪地求饒。漸漸罵出了名堂的老周,卻十年如一日地持之以恆,管他什麼主義、思想,什麼大官還是名人,只要老周瞧不上,又要掀起一場罵仗了。興許由於樹敵太多,他們誰也受不了那份刻薄,便有預謀的三五成群向老周約架,於是,他便常常處於被諸多墨客文人群起而攻之的慘境,然而老周必定是老周,常常面無懼色地迎頭痛擊舌戰群儒,互罵個昏天黑地沒完沒了,翻翻之前的老雜誌,還能看到那漫天橫飛的唾沫星子。

不知是抽菸太多,還是罵人太狠,折了陽壽,到50歲身體便每況愈下了,到56歲那年終於撐不住了,那時他的體重僅有78斤,肺已經爛掉了五分之四,內膜積水持續高燒。老周卻一副毫在乎的樣子,只要有書,有筆,能寫文章,便滿足了。

老周死了,他的.文章版了又版,被冠以各種各樣的頭銜,加以各式各樣的闡釋。他昔日為圖一時口舌之快的罵人文章,也被各大教育家咀嚼出高度的文化性、藝術性、思想性,這定是他萬萬不會想到的。

後來的人們,眼光要比老周更挑剔了說他文章文白夾雜錯字連篇,且語句不順,簡直是一派胡言,又說他拋母棄妻,是披著華麗外表的負心漢,諸如此類,文辭之偏激頗有老周當年風範。

真正懂老周的人是不會在意那些膚淺無知的人為他下的蓋棺定論了,同樣,翻開一本語文書,魯迅二字總是帶著長長一串定語,這反倒讓我感覺有些悲哀了,先生的名字不需要裝飾,先生的人格不需要詮釋,若是他看到自己被冠以偉大的人民學家,定是要再諷刺一通了吧。

魯迅的作文12

老師剛剛講完了魯迅,這天,老師又帶我們去了圖書館,下令讀魯迅先生的文章。

只見同學們眼疾手快,我還沒看到書,便已搶完了。我只好拿著一本躲在角落的《魯迅語錄》湊和著。

我這人群中擠出一塊地方,便坐下仔細讀了起來。只見那第一章中,談的都是抗日時期的國事,並沒有什麼需要仔細閱讀的。我只是草草地看完字,就翻了頁。

第二章,只見那篇目上那四個字“筵簋肉宴”,我不懂的四個字,只好草草翻了過去。開頭便是一句《熱風》中的“我有一位朋友說得好:‘要我們儲存國粹,也須國粹能儲存我問。’儲存我們,的確是第一義。只要問他有無儲存我們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國粹。”當時並不什麼意思,只在後來,我突然明白,意為:“國粹裡有我們,我們才會將國粹交出。”但這位朋友言裡之意就為:就憑日本人那性子,怕連這段歷史都不會留下。魯迅先生會記錄下這句話,定是他也是這意思。

這一章總的是寫人,中國人。魯迅先生對抗日時期中國人的性情十分了解。有這一句“中國的文人……萬事閉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那方法是:瞞和騙。”——《墳·論睜了眼看》魯迅先生用這句批判了當時懂國事之人,並沒站出來,領導大家。這便為貶義。但魯迅先生並不以偏概全,就像以對比,同時讚揚了那些知明理的人。

“自己一面點電燈,坐火車,吃西餐,一面卻罵科學,講國粹,確實所謂‘士大夫’的'壞處。”這句就很明瞭,就同上句中的“中國的文人”一樣,自欺欺人。魯迅先生就用明瞭的語言,表示出當時令人憎惡的“賊子”的形象。

這裡還有一句,“自稱盜賊的人無須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稱正人君子的必須防,得其反則是盜賊。”魯迅先生就像料事如神,今世這句仍有道理。這句表明了魯迅先生對人性的深刻理解,似乎沒人能夠在他面前帶上虛偽的面紗。

魯迅先生對人性的理解,讓我讀到最後,甚至都懷疑他是否有在罵國人。讀他的語言,有一種對中國人“恨鐵不成鋼”的感受。讀在最後,似乎已經感受到他的心,那種對國人充滿希望,卻又有一些失望一樣的心。

魯迅的作文13

毛澤東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郭沫若說:“魯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劃時代的文藝作家,是實事求是的歷史學家,是以身作則的教育家,是渴望人類解放的國際主義者。”法捷耶夫說:“他的諷刺和幽默雖然具有人類共同的性格,但也帶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點。”

我說……

我眼中的魯迅是性格剛強的。小時候的魯迅就十分的要強,事事總想走在別人的前面。魯迅成年後,他的性格變得更加剛強,從他的文章中,從他面對敵人的迫害而不懼怕中,從他與批評他的人針鋒相對中,我們都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正如他說的“讓他們記恨去,我一個都不原諒!”

我眼中的魯迅是出口成章的。他的名言警句是讓人一看便知的,些許名言在風趣幽默中又帶了幾分諷刺,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中國雖發明火藥,卻只會用來放煙花炮竹;發明羅盤,也是用來看風水。”深刻揭露了當時中國人的愚昧無知;“我們中國人對於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這句話好像道出了當時中國社會的現狀。

我眼中的魯迅是知恩圖報的。魯迅兒時的保姆阿長樸實善良、仁厚慈愛;兒時的恩師壽鏡吾先生嚴格而不苛刻,可親可敬;日本留學時的恩師藤野先生治學嚴謹、和藹善良。在所學過的課文中,魯迅無一不在文中表達對他們的.感激之情。

我眼中的魯迅是憂國憂民的。魯迅的一生是處在亂世中的一生,國家的動盪,民族的敗落,深深地影響著魯迅。為了追尋人生的價值,魯迅到日本留學,民族的恥辱改變了他的人生觀,他決定棄醫從文。從文的魯迅找到了改變人們靈魂的武器,也使自己的才華和思想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無論是《阿Q正傳》,還是《祝福》、還是《傷逝》無不充滿了對普通勞苦大眾的愛與關懷。

我眼中的魯迅是勤奮努力的。因為上學遲到,他就在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字,當作了他一生的座右銘。魯迅寫作的勤奮也是出了名的。為了工作他常常工作到深夜,點燃一支菸便又來了工作激情。

我眼中的魯迅是垂範百世的,他高尚的品質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魯迅的作文14

中國曾有這樣一位大文豪。黃裡帶白的臉龐,瘦得讓人擔心;隸體一字似的鬍鬚,格外顯眼;左手時常捏著一支菸,煙的另一頭卻早已燻黑了。沒有人不認識他,更沒有人不瞭解他。他,就是我們的魯迅先生。

以前,魯迅在我的心中一直是高高在上的人。我認為他和別的作家一樣,都冷若冰霜,和藹可親這個詞用在他身上肯定不合適。可近期來跟著老師一起深入的認識魯迅,學習了有關魯迅的故事後,我才真正明白了什麼是和藹可親,才真正的瞭解了魯迅,這個拯救了本已落魄的中國的人。

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讀魯迅先生的文章,實際就是在瞭解魯迅先生的為人。

在文章裡,他敢罵。罵那些反動派,罵那些貪生怕死的偽君子,罵得他們落花流水;在文章中,他敢論。論當時政府的腐敗,論當時社會病態的千瘡百孔,論當時狗漢奸的凶惡;在文章中,他敢評擊,評級狂人眼中的“人吃人”,評擊把孔己乙推入絕路的封建禮教。他的幽默中閃爍著他的睿智與深刻,那中包含的老刀是一顆憂憤深沉的愛國之心!

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其中沒有一點諂媚。在姓魯的名人中,魯迅先生的筆要比魯智深的禪杖還震撼人心;魯迅先生的雜文、小說、散文集比魯班的斧頭還要令人肅然起敬。在眾多的作家中,魯迅先生是最突出的一個,也是特殊的一個。

可能有的人會發出疑問:僅僅是寫些短小的結構散文的魯迅,為什麼也能在在世界文學史上獨佔一席之地,放出奪目的異彩呢?是的,也許魯迅沒有盧梭的長篇自傳,也沒有雨果那曲折、動人的小說情節,但他的'確是位偉大的作家,因為他首先是一位偉大的戰士。他生活在一片黑暗、混沌的世界中,卻有異常的清醒與敏銳,他不屈地戰鬥著,抗爭著,以思想作劍,以筆為槍,在通往強大中國的道路上"殺”出了一條血道來。

這就是中國的大文豪魯迅,這就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魯迅雖永遠離開了人世,卻雖死猶生,因為他在我們心中播下的那顆愛國的種子,還在悄悄的發芽,清泉還在不斷地滋潤著這些小苗,使它們長成參天大樹,使它們佈滿神州大地!

魯迅的作文15

印象中,紹興似乎從古至今是一個出名人的城市,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紹興也總會給予人一種“老夫子”式的感覺。

今年的正月,連續的陰雨天,初九那天,終於陽光明媚,媽媽帶我去魯迅故里遊玩,讓我一揭百草園與三味書屋的神祕面紗。

一到魯迅故里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洋溢著濃郁水鄉風情的大幅浮雕。浮雕上鐫刻著魯迅的半身像以及“魯迅故里”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魯迅像的頭部比壁牆還要高一些,看著魯迅沉思的像,很容易讓人想起先生的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在魯迅故居的一條街上,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邊,青瓦白牆的魯迅祖居、魯迅故居、三味書屋、百草園和一座魯迅博物館,佔了整整一條街。穿插在其間的有各色各樣獨具紹興飲食特色的小吃,如香味飄散的臭豆腐,茴香豆,龍鬚糖等等,還有不少民間特色工藝品。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前流過,三三兩兩的烏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不少戴著烏氈帽的遊客坐在船上,別有特色,似乎還在重現昔時的'江南水鄉。此情此景不能不讓人想起魯迅作品中的一些場景。

魯迅故里這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給人感覺彷彿是幾十年前的古鎮繁華小街。與周圍高樓大廈聳立,日新月異的城市相映成趣。

我和媽媽從老臺門遊覽到新臺門,細細感受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在魯迅故居的後面,穿過蜿蜒曲折的長弄堂,便是魯迅筆下那個美麗的花園——百草園。百草園名字雖雅,但我看到的卻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

提到百草園,魯迅曾經無限深情地寫到:“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百草園……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單是周圍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站在這個普通的菜園裡,魯迅兒時和小夥伴們玩耍嬉戲的情景卻在我眼前浮現:在矮矮的泥牆根一帶捉蟋蟀、拔何首烏,夏天在園內納涼,冬日在雪地上捕鳥雀……或許也只有這裡留著魯迅最純真、最自由的歲月。

游完了魯迅故里,一片屬於紹興特有的江南風情在我腦海裡深深印下了:記憶中的人兒還在吃著茴香豆,喝著溫黃酒,安靜地聽著,屬於烏篷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