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薪盡火傳作文2篇

作文2.03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薪盡火傳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薪盡火傳作文2篇

薪盡火傳作文1

歷史被如沙的時光悄悄地掩埋,當我們回首時,已了無痕跡。然而當我們真正回首去聆聽和撫摸這塵封的記憶時,卻總有那一串串的姓名在大漠的鳴沙中突兀,迴盪。歷史的演進一如浪潮,總有新生的力量站到風口浪尖,擎起前進的大旗,同時,老邁陳舊地慢慢沒入時間的深淵。然而在湧動的浪花背後是廣闊深沉的海洋,這一動一靜的轉換結合,構成了歷史和人生完整的美感。曾經有個很有名的故事:一名病重的人對畫家說,當藤蔓上最後一片葉子落下的時候,我便要離開這個世界。於是畫家畫了一片綠葉在藤上,暴風雨過後,畫家去世了,病人卻堅強地活了下來。畫家,用他的.畫筆向病人傳遞了求生的意志,也傳遞了他生命的火花。我想,所謂的薪盡火傳,大概便是那麼回事。人的骨肉最終必會化為塵土,但是一個民族偉大的精神卻可以遞三世乃至萬世地傳遞下去。民族精神之火需要傳遞,奉獻精神之火亦要傳遞,因為這是中華民族能夠千百年來屹立於民族之林的支柱,傳遞下去,便是我們對它的責任。傳遞,是生命最熱烈的燃燒。梁啟超曾高瞻遠矚地指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屹立於世界,則國屹立於世界!自古英雄出少年。在當今世界的殘酷競爭中,中國青少年能否肩負起民族振興和洗刷國恥的任務,直接關係到中國將來的命運。

是的,我們的老師學識淵博、溫文爾雅、謙和真誠、勤奮敬業、任勞任怨,而我們青春煥發、熱血沸騰。擺脫幼稚走向了成熟,不再藏到父母寬大的羽翼下避風躲雨,而是如那高傲的海燕,渴望暴風雨,敢於戰鬥。我們雖然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戰火硝煙,但是我們可能要阻擋不期而來的洪水,抗擊非典,預防禽流感,我們的飛船要上天,我們的足球要獲勝,我們要研究轉基因,我們要征服沙塵暴,我們要保護環境、維護世界和平……毋容置疑,我們這些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重擔、義不容辭、任重道遠。為了祖國的繁榮、民族的興旺,今天的我們用激情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澆灌成功之花。勤奮學習、奮力拼搏,是我們人生不變的主題。“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也許會受挫,也許會失敗,但是,“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遠航的水手告訴我們“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問,至少我們還有夢。”

薪盡了,火仍可以傳,仍不得不傳。傳遞是我們生存的印記,是我們的生命在世界上鐫刻的痕跡。而這些火,正是照亮我們個人甚至是整個民族前途的光源,失去了它們,前路便將陷入黑暗。傳遞,是生命流逝的足跡,更是生命流轉的證明。精神的火炬,需要我們生命的薪柴。

薪盡火傳作文2

滄桑一瞬,已被塵埃覆蓋。千古興亡,只在彈指之間。——題記

沿途唯美的風景,只因那朵朵綻放的秋菊。在南山的一角,在微風吹拂的一角,那位白衣飄飄的老叟,可曾凝望遙遠的一方,感嘆萬千,只因自己的一身正氣,便毅然捨棄那官場中的爾虞我詐,快哉!快哉!

撿一處幽境,植幾株綠柳,那隨風飄拂的綠柳呀,好比遠方的伊人,在腦海中久久徘徊,不曾離開。曾經年少的壯志,曾經任性的不羈,都在逝去的歲月中漸漸消散。那曾經纏繞在身旁的枷鎖,是否可曾卸下;心繫百姓的安危,擔憂江山社稷,是否不曾一刻停止過。那夕陽下自在開懷的菊,是否是你不朽的追求?

你晨起荷鋤除去荒草穢根,種下一身正氣、一份超脫、一腔慷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何等愜意!夜深了,你暢飲一番自家釀的濁酒,掌燈疾書“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這就是你,特立獨行的陶潛。你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生命的價值,詮釋“安樂、恬淡、淳厚、樸實”的理想社會。

南山依舊,南山的菊開了又謝了,彈指間你已成了一摸醉人的.記憶。那些關於你的回憶,我們只能透過那些泛黃的紙張,墨香依舊的方塊字來尋覓,你依舊稜角分明,超然物外,時刻警示著我們要帶著一身“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正氣學習和做人,將來才能更好地為建設我們的大國小家。

——走近你,陶淵明,才發現你其實離我們不遠。

那怒吼的風夾雜著無情的雨點,敲擊著你內心的痛,那隨風飄走的茅草,是否含著你的希望與失望。即便是看慣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你是否依然執著於你的夢想?

仕途的失意,生活的貧困,沒有擊垮你,反而鑄就了你不朽的靈魂,使你能身在茅屋之中卻胸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你奔走於戰火紛紛的年代,你奔走於民間疾苦,從洛陽到華州你親見差吏將老人、少年、結婚才一天的青年統統抓去當兵,心情沉痛而悲憤,奮筆寫下《三吏》《三別》,再現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社會現實。你用詩寫下了一部生動的末唐歷史,振聾發聵地叩問著國人的心房,末了站成一尊“風雨不動安如山”的豐碑。

教室的高牆上,你身形瘦削,目光炯炯有神,循著你的足跡,尋著你的方向,我們知道:這一場憂國憂民的接力賽,需要我們邁出更穩健的腳步去迎接。

——走近你,“詩聖”杜甫,才發現你就在那裡看著我們。

走進古人,走進用五千年的時間洗禮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發現:古人不遠,他們就在我們的眼前;古人用生命書寫的“道”,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去踐行並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