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範文(通用11篇)

作文1.32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範文(精選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範文(通用11篇)

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1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了,月餅濃濃的香氣伴著喜氣洋洋的氣氛,使人感到愜意極了。而也就在今天晚上,我也將同爸爸、媽媽、舅舅、舅媽、外公和外婆一起,品嚐美味的月餅,觀賞今天的中秋之月。

我坐在房間裡一邊看電視,一邊時不時地往窗外望去,看看他們來了沒。過了一會兒舅舅和舅媽來了,外婆和媽媽就在廚房裡開始演奏起“廚房交響樂”了。我立馬放下遙控器,跑到廚房一看,啊!這麼多我喜歡吃的菜呀!有美味的河鯽魚;油光閃閃的紅燒肉;煎得嫩嫩的小青菜……終於開飯了,我看著一桌美味的菜,口水早已“飛流直下三千尺”了。沒等外婆說開飯了,我就已經狼吞虎嚥地開始吃了。我們一家團團圓圓地吃完飯後,最具有節日特色的點心來了,就是月餅。我們吃完月餅,我們送外公和外婆回家。

到了晚上,我們該走了,雖然沒有跟他們一起看月亮,可是在回家的路上是會有的.吧!果然,不出我所料,不僅有圓圓的月亮,還有用絲絲雲層組成的水墨畫。這景色讓我想到一首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圓圓的明月不就像詩人所描繪的,一個巨大無比的玉盤嗎?

中秋,是一個團圓的日子,比起那些流浪的人、在外工作不能團圓的人,我們一定要珍惜美好的時光。

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陽江,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大人小孩都要“拜月亮”。

中秋節前幾天時,家家戶戶都要買好月餅、水果等東西,準備中秋節時“拜月亮”。凡是認識的人都會互相送幾盒月餅,說上一句“中秋節快樂”的祝福。

當中秋節晚上到時,家家戶戶都拿一張桌子放在能看見月亮的地方,把月餅和水果等食物放桌子裡,再拿幾支香點起來,插在桌子前頭,然後,一家人輪流的站在桌子後面,抬頭看著皎潔的圓月,就把自己的願望說出來,並拜幾拜。拜完了月亮,就到吃東西了,把桌上的東西搬到屋子客廳裡,津津有味的吃著月餅水果。

吃完吃飽了!就到了小孩子的天堂了!小孩個個都提著閃閃發光的燈籠,成群結隊的走在一起,互相比比誰的燈籠最亮。有時,還三五成群提著燈籠走夜路,像冒險似的,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那些比較膽小的`馬上跑出來,只有比較膽大的小孩繼續“冒險”,真是有趣極了!

我愛我家鄉的中秋節,因為有趣、熱鬧。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中秋節!

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中秋節既叫“仲秋“也叫“團圓節“。

在中秋的這一天,有許多風俗,其中有一樣就是拜月神,我們家也不例外,晚上當月亮慢慢升起來時,媽媽和我洗完澡,換上乾淨衣服,擺上小供桌,放上蘋果,月瓶等,我虔誠地在香爐中插上三枝點燃的檀香,在嫋嫋檀香中,我們一家人品茶、賞月,只見又大又圓的月亮象銀盤一樣掛在天空,我忍不住拿出望遠鏡,對著明月觀賞起來,月亮中還真有棵桂花樹呢?這時媽媽跟我講起了中秋祭月神的由來:相傳在古代齊國,醜女無鹽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某年八月十五賞月,被月光籠罩著的無鹽,美麗出眾被天子封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隨後,爸爸又教了我一首蘇軾的.《水調歌頭》,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常久,千里共嬋娟。”這時,我不禁想到四川災區的兒童是否也在共賞一輪明月?

在這中秋之夜,我向月亮女神暗祈,讓四川災民早日重建家園,讓地球的生命都遠離災難。

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4

民俗,就是民間的風俗習慣,節日不同,節日的民俗也不一樣。

中秋節,是中國四大重要節日之一,不過中秋節不像清明節那樣的壓抑,也不像春節那樣熱鬧非凡,有一種清淨的感覺。中秋節流傳的習俗也有很多。如祭拜月亮、吃月餅、賞月、喝桂花酒、猜謎語……等等。今年我家的中秋節與往年過的不同,就是爸爸買回來一盆桂花和一瓶桂花酒。

節日的晚上,一輪明月早早的.就等在天上了,它又圓又大又明亮,銀白色的月光潑灑在大地上,把黑夜照的如同白晝。爸爸在院子中間放上桌子,上面擺上各式水果、糕點和月餅以及一瓶桂花酒,旁邊還有一盆香桂花。毛澤東也有句“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的詩句,我不知道吳剛和桂花酒、桂花有什麼關係。也許背後有什麼緣故吧。我們一家人團團圍坐在桌子周圍,一邊吃著月餅,一邊品嚐著桂花酒,一邊觀賞著月亮,聊著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的事兒,大家說話時都壓低了聲音,生怕把月亮嚇跑了似的。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起源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人反抗元朝暴政,定於八月十五這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方法,把紙條夾在月餅中傳遞訊息。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

民俗,是節日的血脈,沒有這些民間習俗,無論什麼節日,將變得枯燥無味。

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5

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曆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只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餘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並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資訊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6

每當中秋節,我就想起了賞月,所以我在中秋節那天,吃飯吃得很快,吃完後,就高高興興地到陽臺賞月。

月亮圓圓的、黃黃的。我看到了月亮,好像看到了一塊香噴噴的`玉米餅。表妹在我身旁說道:“我覺得月亮像一個美味可口的奶油蛋糕,要是能吃就好了。”我的媽媽說:“你們仔細地看看,月亮的旁邊有幾顆星星呢!好像星星在圍著月亮跳舞。”然後,爸爸拿來口味多樣的月餅,我們就大口大口地吃月餅。我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我看著月亮,想起了嫦娥奔月這個故事。

中秋節的月亮真美啊!我希望天天都是中秋節,那麼我就天天能看黃黃的、圓圓的月亮了,又可以天天吃到美味的月餅了。表妹也說:“要是月亮真的能變成美味的蛋糕就好了。”

難怪俗話都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7

博餅是中秋時節閩南民間的一種習俗。俗話說:“博餅靠運氣。”博餅時總是有喜有憂,誰也怨不得誰。今天,我們班也舉行了這個“盛典”,各路“武林高手”齊聚一堂,博餅“盛典”已經拉開了序幕。走,咱們瞧瞧去。

“呀!”“哇!”“耶!”驚奇欣喜的尖叫聲從教室中陣陣傳出。照往常經驗,無疑是“狀元”誕生了。究竟花落誰家呢?我循聲走了過去,原來是燕子。只見她小心翼翼地拿起“小豆子”,先吹一吹,再扇一扇,口中唸唸有詞:“南無阿彌陀佛……”她身旁的人發出嘶啞的喊聲:“沒有!沒有……”“啊!是‘狀元’!”她驚奇地叫著。旁邊的人說:“別叫了,肯定是我們叫了她才中的。”又輪到燕子了,她故技重演,可還是中了“狀元”,連中了三個“狀元”。我頓時心生羨慕之情,夾雜著一絲嫉妒,畢竟我們每個孩子都很好勝。燕子帶著自我陶醉的'口吻說:“真是沒想到呀!手氣不賴!咦,你中頭彩了嗎?”被她這麼一問,我一下子啞口無言。“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說出來聽聽,我也好幫你。”我稍微猶豫了一下。她瞪著大眼睛,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著說:“如果有難言之隱,我也不為難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接下去好運伴隨你!”我連聲說:“謝謝你的好意,我也要去玩了.儘儘興。”於是,我悠悠然回到我們的小組。“唉!”誰在嘆氣呢?是“黃瓜”,看來此人一無所獲。我意味深長地說:“加油!哪兒摔倒,哪兒爬起來。”“黃瓜”故作鎮靜地說:“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我看得出,她心裡有些傷感。雖然她面帶笑容,可每一回輪到她博餅時,她都十分緊張。她又甩了一次,是“一秀”。“耶!”只是“一秀”也把她樂成這樣。我知道,第一次中獎都會很開心。該我上場了,我一把抓起甩子,在碗中一擲,發出了“叮噹叮噹”清脆悅耳的聲音,真是擲地有聲!如果沒中,我會揪心的,豈料是夢寐以求的“狀元”!心中一陣竊喜,一馬當先,技壓群雄,不亦樂乎。“小雞”愁眉苦臉的,可還是不甘示弱,嘴裡喃喃地說:“愛拼才會贏!”隨著抓起甩子,扔了過去。“呀!”甩子掉了,她失去了一次珍貴的機會,一定受到很大的打擊。我輕聲安慰她:“信心不可失。”她憤憤不平地說:“我還會重振雄風!”聽君此言,我倍感欣慰。我們在嬉戲中度過了這熱熱鬧鬧的下午。

無論是“一秀”還是“狀元”,或多或少總會博到的。博餅只是一種娛樂,不管是輸是贏,同學之間還是要以和為貴。你說呢?

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8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的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 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傳說這有一段動人的傳說。

相傳,七仙女在迴天宮時,給董永留下了一個兒子。一年的農曆八月十五,董永的兒子被村裡的小夥伴排擠,都說他是個沒有孃親的孩子。董永的兒子很是傷心,便號啕大哭。哭聲驚動了天神吳剛,他悄悄地把登雲鞋給了董永的兒子。 董永的兒子穿上登雲鞋,飛到天宮。

七仙女再次看到自己的`兒子,很是高興!她親手按照元月的樣子給兒子做了一個仙餅。 後來,董永的兒子當上了官,非常想念當年吃的仙餅,便號召百姓們都仿做仙餅。由於仙餅的形狀像圓月,所以人們把仙餅稱作“月餅”。

直到今天,人們都吃月餅,以此表示自己心中對團圓的嚮往與美好的憧憬!

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9

夜幕悄悄降臨,我們一家人來到屋子的後院,準備一邊燒烤,一邊欣賞那八月十五的月兒。

我一邊等著月亮出來,一邊吟唱著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吃著羊肉串望著天空,心想:月亮怎麼還不出來啊,難道它今晚不打算出現了嗎?

“大家快看,那帶著一圈圈金環的月亮終於從後山起來了!”弟弟大聲的說,大家都笑了,笑得那麼燦爛,那麼甜美……

月亮姐姐先是金黃黃的.,徐徐的穿過一縷縷青煙似的白雲,向上升著。突然,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淺了!

“白了,又變白了。”我笑著說。它傲然的、高高地升起了。它圓的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道道日光。

啊!皎潔的月光,你引起了多少人的想象。

就在這時,爸爸大叫起來:“糊啦,雞翅燒糊了呀!”我大笑,哎呀!爸爸太沉迷月光了呀!

我,多想和嫦娥作伴,多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那可愛的小玉兔啊……

可你又那麼遙遠,我多想借大雁的翅膀,在這歡樂的時刻飛向你的懷抱,可大雁也飛不了那麼高;我想用長虹架起一座彩橋,去探望你這個地球嬌女,可當彩虹出現時,你卻不知在何方......

看著這圓圓的月亮,我覺得真的好美,好美……我又思念在香港的爺爺奶奶,此時,他們在做什麼呢?難道跟我一樣在欣賞月亮嗎?呵呵,這幾不應了著名詩人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詩句嗎?

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10

中秋節的前一個晚上,姑姑和姐姐來和我們相聚了。 那一天的菜很豐盛: 螃蟹、烤鴨、蝦,應有盡有,擺滿了一桌子。 我們圍著圓桌坐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大家在一起談笑風生,還相互送上美好的祝福 。

晚飯後,姑姑和姐姐去看電影了,爺爺奶奶看起中秋晚會,我和媽媽商量著明天去看太太的事。

中秋這天,我和媽媽來到太太家。太太家靜悄悄的,敲了好長時間的門,終於看到太太了:太太老了,頭髮白了、眼睛和耳朵都不好使了。我們送上月餅和祝福,太太高興地笑了。

這個中秋太太很開心,我更開心。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因為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稱為中秋。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今天是中秋節,和以前一樣,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分享了我最愛吃的月餅。晚上,爸爸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可是圓圓的月亮卻久久沒有出來。

這個中秋節,我覺得特別的冷清。不僅僅是因為沒看見月亮,而是因為爺爺生病了,我們大家沒有在一起吃團圓飯。

祝爺爺早日康復!

中秋節民風民俗作文 篇11

在福建廈門,每逢中秋佳節臨近,夜色闌珊中的廈門,大街小巷便會傳出博餅時骰子撞碰瓷碗的悅耳叮噹聲。廈門的“博餅”,也叫“博中秋餅”、“博會餅”。這一風俗的形成與民族英雄鄭成功有關。據傳是300多年前,鄭成功屯兵廈門,每到8月15日月圓之時,滿懷反清復明之豪氣的`將士們,難免有思鄉思親之情。為排解和寬慰士兵佳節思念家鄉親人之苦,鄭成功的部下洪旭發明了一種博餅遊戲,讓士兵賞月博餅。鄭成功親自批准從農曆13至18,前後6夜,軍中按單雙日輪流賞月博餅。這獨特的遊戲,後逐漸在民間流傳和改進,成為一種有趣的民俗活動。早年,博狀元餅,多為親友或結拜兄弟姐妹間大家出錢,購買一二會月餅,共同博之,誰得“狀元”,來年中秋節要贈送一會給大家博。其中有人生男孩的要送兩會。這樣,年年有增無減,會餅越來越多,只好再分開兩獨立組。一般家庭由長輩主持,每年買一二會,全家圍成一圈博之。

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