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我與文字作文

作文6.56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與文字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與文字作文

我與文字作文1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紐帶;是交往的橋樑。

世界上語言有很多,如英語,漢語,德語,韓語。其中使用人數最多的是漢語最廣泛的是英語。每個國家的人平均都會兩種語言以上的語言,所以語言對人類有這很重要的意義。

但在社會不斷髮展的過程中,語言在人類口中不知不覺的“變了味”。例如漢語,中國有泱泱十三億人口,五十六個民族,可是如果讓每個民族說漢語,差不多會說出五十多種味道來,不光是民族,南北兩方人民說出的話更是不一樣了。

作為國小生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要說好普通話。可是有時還是管不住自己,嚐嚐把“我”稱之為“偶”,“同學”說為“童鞋”,“什麼”變成了“蝦米”,還有很多。儘管這只是一種流行語言,但是也是語言上的大錯誤。

“像”字用於影象,好像,相似等意義;“象”字用於形狀,樣子,可千萬不要弄混了哦!

記得有一次,爬山回來想寫一篇作文,想寫上山時口渴了,有一個“老大娘”借了我水喝。寫作文時卻寫成了“老太狼”借了我水喝。有時還會把“子”寫成“了”,把“了”寫成了“子”。

不管是我,還有些商店,飯店,旅店,服裝店。都把成語中的字做了改變。商店買蚊香做廣告時寫成了“默默無蚊(聞)”服裝店寫的是“百衣(依)百順”“衣衣(依依)不捨”,旅店寫的'是“留戀往(連忘)返”。

在看一些大型晚會時,主持人也會說錯字的讀音,把“給(ji)予”讀成“(geiyu)”的錯誤。那時真想讓他們下臺從一年級重新唸書,還教育我們說好普通話,自己連普通話都不會說,不管怎樣,每個人都寫過錯字,讀錯過字的發音,還是先從自己做起吧。

文字是我們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密不可分為什麼還要把文字讀錯,寫錯?絕不可以讓錯誤誤導人們,不要被錯誤矇蔽雙眼,可不要將錯誤發揚下去。

“說普通話,寫規範字”是你,我,他,以及全世界人的責任,每個人都是這其中的一分子。

我與文字作文2

媽媽說,我在兩三歲的時候,就每天纏著爸爸媽媽給我講故事,等到大了一點,又開始纏著要給他們講故事。現在想來不禁有些好笑,那些故事頂多不過是幾篇童話而已,可憐的爸爸媽媽竟然被幾篇童話“騷擾”了這麼久。在那時,這些卻是一個孩子單純的、對語言的願望和喜愛。

我愛閱讀,喜歡一篇篇文章中那一脈脈情誼、一段段故事。那些深奧而又變化多端的文字,既能端莊齊整,又能隨性灑脫;既柔情似水,又傲骨錚錚。這些墨色的精靈組合起來成為句子、文章的時候,就更加千姿百態、妙不可言了。“最是書香能致遠”,看看吧,讀魯迅時,感受到的是嚴肅中帶點詼諧,詼諧中又暗含諷刺;這些文字到了朱自清的手裡又能變個樣子,憂傷文靜地細細敘說著。字有靈,人類雖是它們的創造者,卻並不是人人都能領悟它們最深處的美麗。

在國小六年級的時候,我覺得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詞”。其實我是不懂得怎樣鑑賞、品析古詩詞的,那些意象、修辭我似乎都只是一知半解,但我喜歡詞的韻律,那其中包含的美麗清愁、悠遠清雅的.情思,令人怦然心動。如果可以的話,我要去看看“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的蘇杭,那是蘇東坡最喜歡的地方;我還要去看看黃州的月亮,道聲“明月幾時有”,是否真的“何似在人間”……與詞的相遇,是我生活中最美的部分。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倉頡造了字,於是天降下穀物,鬼怪都開始哭泣,原因是文字被創造之後,人明白了事理,它們就沒有那麼方便地橫行人世間了。如果這是真的,那倉頡真是功不可沒。是啊,如果文字沒有出現,人們的生活將會何等枯燥乏味。遙想千年前的船伕撐著船篙高唱“山有木兮木有枝”的輕鬆快意,曹操登臨碣石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豪情壯志;李太白微醺時吟誦“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抵萬錢”的自由狂放……那都是何等的幸福美妙。

我與語言文字一次次邂逅,都是夢、是詩、是生活中最精彩的。

我與文字作文3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字一直伴隨這國家的發展。

漢字,是炎黃子孫的驕傲,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當我們每寫下一個個生動的漢字時,總能感受到漢字的奇妙。“橫”“豎”“撇”“捺”……每個簡簡單單的筆畫,卻組成了成千上萬的漢字。

一個“喜”便讓我們笑逐顏開;一個“怒”字,便讓我們怫然作色;一個“哀”字,便讓我們黯然失色;

一個“樂”字,便讓我們開懷大笑……面對我們祖國的那些多姿多彩的文字,現在的青年人又怎麼做呢?

時尚、潮流,這都是中國小生的追求。在我國已經出現了亂用繁體字,亂寫火星文,這是對我國文字的嚴重破壞。我國文字歷經了600多年的演變:由甲骨文,到近代的`繁體字,到現在的簡體,難道不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嗎?

“扁擔寬板凳長,扁擔想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

好聰明的中國人,好優美的中國話。

中國話的魅力可真大,“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

每當我唱起這幾句唱詞,心裡都唔俾自豪,當我正聽著這優美的中國話,能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國文字的魅力。

我與文字作文4

有一樣東西,我們每天都在和它們打交道,你知道是什麼嗎?

我們每天看的書、說的話,都會用到它!這就是我們的“語言文字”。但是我們真的認識它們,瞭解它們嗎?

從我出生的那一天開始,我每一天都在和“語言”親密接觸。在我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哇哇啊啊”地說著自己才懂的語言。直到1歲的時候,牙牙學語的我第一次說的話是“爸爸、媽媽”,那時的`我被媽媽輕輕地抱著,而我正在吮吸著手指。媽媽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說:“爸爸、媽媽”,儘管我脫口而出是“麻麻,巴巴”,但是媽媽不放棄,耐心地繼續教我讀。漸漸地,我會讀啦,而且讀得越來越流利。媽媽激動得流出了眼淚,那時我感受到了母愛。

而正式和文字接觸,大概是在我三四歲的時候,那時我獨自坐在書桌前練習寫字。雖然那時握筆都非常吃力,但是我還是很努力認真地寫。識字較早的我,也會有傻傻分不清時候,“撥”和“拔”這兩個字的運用成了我的疑難問題,總是會寫成“撥蘿蔔”“拔電話”,經過多番努力仍然經常出錯,我便拿著問題去問爸爸,爸爸用字形的方法耐心地教導我:“‘撥’和‘拔’都是動詞,‘撥’是用手指或者棍棒攪動,‘拔’就是把東西連根拽起,所以‘撥’有那一豎,‘拔’就把那一豎拽走了。”中國的文字太博大精深了,看來我得多多練習才行。

現在我已經五年級了,學習了五年的語言和文字,深深感受到了它們的魅力,但仍有更多的語言和文字等待著我去探索。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多多記住它們,好好發揮它們。做一個愛寫中國文字、多說普通話的好孩子。

我與文字作文5

文字是有”文”和”字”兩部分組成的。文字,文字,是由字組成的文吧。

有時感覺文字是部電影,寫字的人就是這場電影裡的導演。文字所描述的人物就是一個個主角,配角,路人甲或是路人乙。導演讓他哭,他不敢笑,導演要他死,他不感苟活著。好的戲劇需要一個優秀的導演。導演要具備各方面的才能,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要有真切善良的美好心靈。最主要的是得熱愛生活,生活是一切戲劇的基點。不熱愛生活的導演拍不出好的電影,不熱愛生活的作者,同樣亦寫不出美麗樸實的.文字。

文字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啊。這既是普通的道理,也是所謂的真理。

文字有時還會讓人感覺得到十分諷刺。不知道“諷刺”用在這裡是否合適,我曾用它形容過生活。文字的諷刺處在於其多變性。有些作家可以將文字裝扮的華麗唯美,有些作家則讓它們變得清新亮麗,更有些作家乾脆讓文字走樸素路線,一身素氣,倒顯得大方利落。無論什麼樣子的文字,都是作家們辛勤過後的結晶,我們應該珍惜應該尊重。

做文其實就是做人,兩者無太大區別的。只有心地純潔,品格大氣的人,才會做出精彩絕倫的文章。

文字還會像是一盤家常菜,酸甜苦辣鹹。樣樣具全,應有盡有。閱讀各類文字,彷彿能夠嚐盡人生百味。每個作家都有不同的經歷,因而做出的菜味道迥異。作為品菜的顧客,要帶著不同的感覺去品嚐不同的菜。從而才可以品出菜中的真正美味。

文字有時就是生活的縮影,我們在文字中往往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文字文字。生活生活。我們要從生活中提煉素材去構造文字,然後在文字中找到屬於生活的內容。

我與文字作文6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浩浩蕩蕩,語言文字隨著時間的流逝,運用的越來越廣泛,它是國家的精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我剛出生的時候,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當我學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時候,我才得以用文字來抒發我的情感。

上幼兒園時,我學會了寫漢字,每當我寫一個字時,我都會輕輕地感嘆漢字的.神奇力量,“橫”“豎”“撇”“捺”“點”……這些簡簡單單的筆畫卻能構成千千萬萬個文字,“一橫”是個字,“一豎”是個字,“一橫”“一豎”也是個字,這些文字的變化多端讓語言更加充滿活力和情趣。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橋樑,文字則是橋上通行的車輛,沒有語言,文字就無法傳達。可是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出現的錯別字反而越來越多,比如“什麼”變成了“蝦米”,“同學”變成了“童鞋”,“飛機”變成了“灰機”,“我”變成了“偶”……雖然這些都是現在的流行語言,能增添點幽默風趣。但是對於剛學認字的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好的。

當然,在現在的營銷市場上也提倡錯字運用,像服裝店叫“衣衣不捨”,藥店叫“鈣世無雙”,美髮店叫“我型我塑”摩托車店叫“騎樂無窮”……這樣的詞語,不但讓我對文字產生了極大的樂趣,還讓我對文字有了更深的理解與體會。

我們不能把文字看得那麼隨意那麼普通。在有的時候,文字也是非常重要的,是要提高人們警惕的。比如大學聯考時,無意寫錯了一個字,那麼理想的大學學堂可能就於你失之交臂。或者在駕車時,看錯了路邊的標誌,那麼罰款單就會向你蜂擁而來。

不過,我還是要為中國人發明了語言文字而感到欣慰。是文字,讓我的情感得以抒發,是文字讓現代的技術更加發達,是文字讓我們的心靈淨如清泉。中國漢字,是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的驕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自從我接受了語文知識的啟蒙教育,那語言的無窮的魅力與力量就把我深深吸引,任我在語言文字的世界裡遨遊著,越陷越深。

我與文字作文7

漢字書法的練習,大概在許多華人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規範字書寫是作為每個中學生都必須做到的。一手漂亮的字既是一個人的性格,也是陶冶情操的好方法。

一些簡單的漢字用雙鉤橫線描摹在九宮格的`練習薄上。我小小的手還拿不穩筆,父親拿來一把高凳,坐在我後面,用他的手握著我的手寫。

童年的書寫,是最早的對“規矩”的學習。“規”是曲線,“矩”是直線,“規”是圓,“矩”是方。學習直線的耿直,也學習曲線的完整,學習“方“的端正,也學習“圓”的包容。

最早的漢字書寫練習,通常都包含這些自己的名字,很深中的拿著筆在字上一筆一劃寫自己得名字,彷彿在寫自己一身的命運,凝神屏息,不敢有一點大意。一筆寫壞,歪了,抖了,就會懊惱不已。

我不知道“蔣”這個字上面有個“草字頭”。父親說:“蔣”是菱白,是一種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個“草字頭”。“勳”的筆畫繁雜,我很羨慕別人姓名筆畫少,簡單。當時有個廣播名人叫丁一,我羨慕了很久。羨慕別人姓名筆畫少,寫自己名字“勳”時就特別不耐煩,下面四點經常忘了寫。老師髮捲子,常常笑著叫我“蔣動”。老實說:那四點是”水”,沒有那四點,怎麼“動“得起來?我記住了,那四點是火,以後再也沒有忘了寫。但是“勳”寫得特別大,在格子裡寫的時候,常常覺得寫不下,筆畫要溢位來了。那四點就流到格子外去了。

“上,大,人”,這些字是最難寫的。因為筆畫簡單,不能有一點苟且,要從頭慎重,端正到底。現在知道書法最難寫的是“一”弘一法師的“一”,簡單、安靜、樸素。極簡到回來安分做“一”,是對漢字書法美學最深的領悟吧。

我與文字作文8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唯一道路,沒有它,人類交流就將受到阻礙。當然,沒有語言,社會就根本發展不到今天這種地步。文字讓我們環遊在它的世界裡,感受到語言的美好和韻味。所以,學好說話和寫好文字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

看看我們家因為語言而令人發笑的“蠢事”吧!

“啊,真是無聊的一天。真閒啊!”我微睜著眼睛抱怨道。我順手拿了一本書,看了一會兒。突然,一陣“咣啷啷”的開門聲傳到我的耳朵裡,我愣住了,合上書看看到底是誰。“呵呵,果然是老爸,我沒有猜錯。”我說。“崽崽,來吃‘逼桂’啊,我買了‘逼桂’。”老爸說。我一頭霧水的.望著老爸。“逼桂”是什麼東西?反正我知道,是吃的就對了。老爸拿出來那一袋所謂的“逼桂”,我跟老媽都哈哈大笑,我說:“老爸,‘逼桂’是個撒子東西嘞,這是“冰棍”,“冰棍”曉得不。”“啊,是‘逼桂’啊?”老爸仍然講的是“逼桂”。

老爸講的是“土話子”,所以才這樣。比如還有些土話子:“不”菜,“嗯”要,“郭恰”的不咯,“藕小滴”噠。反正老爸說的話我們聽得懂就行了。

我再給你們講一小段故事吧:以前,抗日時期,有一次打仗勝利了,一個東北同志說:“同志們,今天的飯‘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你聽了是不是覺得很好笑,是不是感覺這個同志在“侮辱”其他同志呢?其實他說的是:同志們,今天的飯夠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

普通話沒學好,很容易就會造成誤解,所以,學好普通話是必不可少的。沒有普通話,和別人交流就會特別困難。說到這裡,我想請大家都學好普通話,加油吧!

我與文字作文9

從文字到作文,從兒時到現在。

那一個個方方正正的漢字,那一篇篇充滿童真的文章,令我難忘,使我腦海中浮現出了無數小時候的畫面……

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剛上國小的時候,當我依依不捨地離開父母的那溫暖的懷抱,踏進這充滿歡聲笑語的校園,從此,我就與文字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之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努力學習,只為能學會寫字,只為能學會寫作,將流失的時光記錄下來,將童年的美好回憶描繪下來,將人生的酸甜苦辣傾訴於筆尖之下。

將記憶回放到三年前,那時,我已懂事了,慢慢地學會用文字來記錄身邊發生的一切,也學會用文字作為我寄託情感的依靠,更學會用文字來抒發我對生活的嚮往。看著那一篇篇往日辛苦寫下的文章,看著文章最後用紅筆認真寫下的'評語,我彷彿看到了謝老師為我們操勞的情景。我想,或許也正是謝老師為我“穿針引線”,我才與文字結下了不解之緣吧。

將思緒重新拉回現實,我們就快畢業了,即將離開這養育我六年的母校了,離開我親愛的謝媽媽了,離開在一起生活了六年的小夥伴了。或許,我應該用我最喜歡的文字來將這六年的時光定為永恆……

文字,文字,你讓我快樂,也讓我憂愁,可你更讓我對今後的生活充滿嚮往。也許,當我離開國小,向那充滿神祕的中學進發,在那裡,我或許會獲得更多的知識,或許會讓我對文字的認識更加深刻……

我與文字作文10

小時候,還沒有上學,媽媽就教我背誦一些古詩詞,就算是媽媽給我講解過這些詩詞的大意,我也只是一知半解。當時的我並不知道為什麼要背這些,權當“任務”去完成。

一年級暑假的一個傍晚,全家去露天泳池游泳,天漸漸黑下來,泳池邊的路燈突然亮了,就在那一瞬,看著池中的光影,我不禁吟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身旁的爸爸媽媽被我驚呆了,都表揚我引用得很貼切,桔紅色的燈光確實像夕陽的餘暉,池面一半是燈光照出的“晚霞”,一半是初升的月亮映出的朦朧。這該就是爸爸常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三年級,爸爸送我一套蔡志忠先生的國學漫畫,我最喜歡其中的《論語》,經常拿出來翻看。後來去南京旅遊參觀夫子廟時,我對媽媽感慨道:“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現在我想對孔子說,吾現見剛者。”媽媽問我從何得知此語,我說是《論語》,媽媽問我可以寫出來嗎,我真就一字不差地寫出來了。媽媽告訴我,這段話其實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無欲則剛”,媽媽說她看到的是“無慾”,而我看到的.是“剛”,媽媽的話我還不太懂,但我覺得有趣,記在了心裡。

這時我發覺,以前,我把背詩當成任務,後來,我把背詩當成興趣;以前,我覺得這些詩書都無用,而如今,我看過的、背過的詩書,早已是我言行、身體的一部分。

南京歸來,媽媽送我一本楊伯峻先生註解的《論語》,媽媽說,每個人對《論語》的理解都會有所不同,我看過蔡志忠先生理解的《論語》,現在可以再看看楊伯峻先生所理解的《論語》,有一天,我也會有自己的《論語》。我認為,我已經有了自己的《論語》,隨著我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我的《論語》會不斷的被修訂。

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詩書,縱使我達不到才華橫溢、出口成章,至少也可以引經據典,落得個語言優美。

我與文字作文11

我們家的成員是來自於廣東省,江蘇省和湖南省等不同的地方。而各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方言。所以在我們家,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方言彙集在了一起,由此鬧出了不少有趣的笑話。

平時在家,一般都是我和老爸說長沙話,爺爺說廣東話,奶奶講江蘇話。先來說說長沙話吧!一到吃飯時,我經常大喊到,“呷飯了!”而爺爺卻會說,“sei fan,sei fan。”一開始我根本弄不明白爺爺說的是什麼,後來問了才知道,原來這就是粵語中吃飯的意思。想想也真是挺神奇的,光是中國就已經有了這麼多種不一樣的語言。再來談談稱呼吧!過年時,慧姐和伯伯從廣東趕回來,我聽著慧姐叫伯伯叫做“爹地”,覺得有些奇怪,這又是什麼呢?原來這就是粵語中爸爸的'意思。更有趣的是奶奶的江蘇話,一次,奶奶的侄女從江蘇回來,一進門,開口就喊娘娘(niang)。我還以為自己走進了古代電視劇呢!最後終於搞清楚,原來娘娘在江蘇話裡是姑媽的意思。

看,這就是我與語言文字的故事,怎麼,你還不覺得有趣麼?

我與文字作文12

那些在清新淡雅的書香中度過的日子,那些在圖書館低頭埋首的時光,那些在感動憂傷總徘徊的歲月,將成為我生命中最為燦爛的印記。文字,我的樂趣,我的生命源泉。

在陽光的哺育下,我們一天天成長。在成長的道路上,或許我們失敗過,我們傷心過,我們摔倒過,我們難堪過。在那段時光中,我一直用文字來填補心中的洞。

我喜歡看文字,即看書。但我不回一目十行地看,我喜歡細細咀嚼,在文字中看出它那細膩脆弱的靈魂,然後心疼地為它們抹去淚水,展開笑容。文字總會牽絆著我的情感。當主人公慘遇時,我便迴心疼地咬緊牙關,擔憂的皺起雙眉,哀怨地望著天;當主人公開心地笑時,我也會跟著莞爾一笑,整顆心都洋溢著喜悅與歡愉,連陽光也似乎格外溫暖。

不僅看文字,我還喜歡寫文字。在我筆下一個又一個的人物,都是脆弱而感傷的孩子。他們常常會進入我的夢中,細放一個又一個慢鏡頭,就像老式膠片一樣,沙沙地印著白色的.雪花。我常常在空閒時拿出隨身帶著的本子,細細刻畫,細細描繪每一個想象的細節,創造的情景常常會會有藍盈盈的天,綠德發亮的小草,以及溫暖的陽光。我回沉浸其中,無論經歷的是巨大的挫折,還是成功的喜悅,它們都變為了一支婉轉動聽的柔美的曲子,在我與文字的世界裡,輕輕地,淺唱低吟。

文字是美妙的,它帶走了激昂的情緒,送來了寧靜與感動。文字是真摯的,它捧起了你脆弱的心,牽來了一絲一縷愛的關懷。文字是溫柔的,它撫平了在你心中凹凸不平的隱疾,擁抱並訴說著催人淚下的故事。文字帶來了成長的陽光,托起了愛的橋樑。

我愛文字。淡淡的喜歡,濃濃的眷念。

這就是我的樂趣,我與文字不可分離的生活。願成長的道路上有文字陪伴著我一路前行,帶給我勇氣、信心與鼓勵。

我與文字作文13

對於文字的興趣,始於我幼時聽家中兄長誦讀淮南子,其中一句記憶猶新。“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當時我年幼懵懂,正是對世間萬物好奇的年紀,便纏著兄長問這句話的緣故。明瞭之後便心生疑惑:文字,有那麼神奇嗎?

這個問題直到三年級時,我遇到專攻語文的大方之家,才茅塞頓開。隨後便上對寫作濃厚的興趣。在當時的我看來,寫作是極其有趣的。

一個個文字,不同的蘊意。把他們緊密書寫,使他們釋放出我的想法。每一種拼湊都是新的,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在作文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喜歡創作,用我的文章編織自己的世界,書寫自己的情感。我喜歡投稿,猜想著會不會有人能讀懂我的文章。

我常聽說,字如其人。而文章,也是這個道理。

我也喜歡閱讀別人的文章。看那些或淳樸或清新或明亮或頹廢的字句,揣測著作者的'用意,推敲著作者的品性。那個時候,品讀的哪裡是一篇文章呀,明明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未知靈魂的探求。

我喜歡看文章,其中以白落梅最喜。她文字溫文爾雅,讓人如沐春風。“落梅風骨,秋水文章。”是對她最好的評價。我也喜歡讀詩。關乎詩詞,我甚至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我為我知識的匱乏而慚愧,也為古人詩詞的眉而震撼。我常想,詩詞便是世間最美的存在罷?

常聽人讚譽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中華文化,又豈是一個博大精深能概括的。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孕育的文化中,最為傑出的,當數文字。我想即使時至今日,將之稱為奇蹟,也不會有異議。

我與文字作文14

從我們在媽媽的懷抱裡牙牙學語時,我們就已經接觸文字了。我們漸漸長大了,對文字的瞭解也就越來越多。

國小裡,老師在課堂上指著黑板上的文字教我們組詞、筆畫;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我始終對中國文字的歷史感到震撼。以形象表達意思的甲骨文,蒼勁有力的金體、婀娜多姿的篆書,正正方方的'楷書,龍飛鳳舞的草書……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它見證了中國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以後,會有更多的文字等待我們去研究。

我們要學習漢字,為什麼呢?

為了交流,為了把它們組織成語言,像四大名著《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等各種有名的書籍、小說都是由千千萬萬個文字組合而來的,但每個人在欣賞一段文字時,腦海裡所浮現出的場景卻是不同的,這可能就是文字的奇妙之處吧!

我讀三四年級的時候,我總把“幸福”的“幸”寫成“辛”,把“辛苦的”“辛”寫成“幸”,因此鬧了一個大筆話,記得有一次老師讓我們用“只要……就”造句。我是這樣造句的:“只要你不怕幸苦,就可以成功。”我還美美地欣賞了一番,嗯,不錯!結果第二天,就被老師當眾批評,說我這個字錯了很多遍了,就是改不過來。哎呀!還真是!回家後,媽媽也說了我:“搞什麼啊,快點,這個字錯了好多遍了,快點,給我更正後抄一百遍,還要組詞!”現在我也沒有寫錯過了,還是要謝謝媽媽的良苦用心啊!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快發展,現在網上掀起一股“火星文”的熱潮,雖然這種東西可以一笑帶過,但是這對我們延續了五千多年的中國漢字卻是極大的不尊重,作為少年的我們,更應該自覺維護我們祖國的漢字,不讓她受到汙染!

弘揚傳統中華文化,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一起“說普通話,寫規範字”!

我與文字作文15

我不知道眼前是什麼地方,恍惚記得自己正忙著在堆積如山的作業之中龍飛鳳舞,霎時,一股清涼的風吹來,便被困在了這一片濃霧之中。

摸索著撥開霧氣,只見原來是一個安靜蕭條的鎮子。四處陰沉沉,連綿的小雨像霧一樣,朦朦朧朧的瀰漫在空氣中,一種沉悶的氣氛包圍著我,讓我莫名地生出一種失落的感覺,於是狹窄的鋪著青石板的老街愈發顯得寬廣漫長。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幢古老的'房子前,隱約聽到裡面有聲響,便輕輕推開虛掩的門。只見一個精神奕奕的老人身著白馬褂,手執一枝毛筆,神情專注,揮墨如雲,只是簡單的黑白,寥寥數筆,卻如勾勒出了一副山水畫一般,一氣呵成,跌宕灑脫。我情不自禁的喝彩到:好!老人這也才發現了我,對我微微一笑,我也禮貌的一笑,上前仔細端詳起了書法作品,爺爺,您寫的真好!呵呵,現在年輕人大概i啊都不寫傳統的毛筆字了把?老人依舊淡淡一笑,在我看來卻有一絲悲哀。嗯。老人突然停下筆看著我孩子,你會寫嗎?來寫寫把。我?嗯,來寫寫把。老人和藹的讓我不好意思拒絕,,走到老人面前拿起筆,手卻忍不住一直微微顫抖,想到國小上書法課練習毛筆的時候,大家總是嘻嘻哈哈,敷衍了事,到了國中都沒接觸,如今,真是後悔莫及啊。不管了,只好硬著頭皮上了。我費盡全力,結果還是寫的歪歪扭扭,就像一隻蜷曲的蛇一樣。看著一旁老人蒼勁有力的字,再看看我的,我感覺我的臉不自主得發燙,羞得我恨不得鑽到字裡去。老人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默默的嘆了口氣,提筆寫下中華文化四個大字,我凝視這乾淨利落的四個字,正欲深思,又一陣清風吹來。

迷迷糊糊揉了揉眼,原來我伏在寫字檯上睡著了,起身,不經意的一瞥,卻發現牆壁上中華文化,我又一次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