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漢語 > 語言運用

語文學習的十大基本功

語文學習的十大基本功

近來,社會各界(尤其是文學界、學術界)有識之士,對現行的語文教學提出了大量尖銳的而又不乏中肯的批評,概括起來,不外乎是:教師教得很累,學生學得特苦;不該學的大行其道,該學的沒有真正學到手;耗費了學生的青春,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甚至不同程度地扭曲下一代人的心靈。通過批評與反思,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撿起我們的前人留下的一句教學格言: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
目前書某地上供應的,學生書包裡裝著的,教師辦公桌上堆著的,新聞媒體上做廣告的,還有專做這一生意的上萬農民到各校上門推銷的所謂語文學習輔導書刊、練習冊、模擬試卷等等,雖大多冠有名家、名師、名校的頭銜(有的假冒其名,有的確實是此類有頭有臉的人所編著),但此類氾濫成災的貨色絕大多數可歸之為“魚”,且不一定是好吃的真有營養的“魚”,甚至有不少是用泡沫塑料仿造的“魚”;真正有價值的可歸之為“漁”一類的語文參考類輔導類讀物卻難覓蹤跡。尤其必須正視是,我們眼下所使用的通用語文教材,也很難列入“漁”的範疇,至少沒有將“授之以漁”的宗旨貫穿其中。
我們不妨先對什麼是語文學習的“漁”,它到底該由哪些東西構成,作些探討。
筆者以為,語文教學中,教師所要授給學生的“漁”,應是學生今日學好語文,有利於將來各方面發展並終生受用的最基本的功夫,大致有以下內容。
一、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註釋和校正漢字讀音的簡便而又科學的工具,比起古代的反切法,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二、文字書寫。
文字書寫應規範、清晰併力求美觀。標點符號應視作文字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應達到這一要求。
三、朗讀與背誦。
朗讀語言材料應做到正確、清晰、富有情感色彩。背誦的物件應是優秀的經典文字,而不應是眼下所盛行的教師課堂講解筆錄和習題答案之類毫無背誦價值的東西。
四、查閱工具書。
中國小生主要應學會熟練使用四本語文工具書:《新華字典》(國小低年級)、《成語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國小高年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國中)。這些詞典應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配備並學會使用。高中階段再教授一點查閱專業性的大型工具書及文獻資料的方法(但不可能人人配備,可讓學生自己到學校圖書館查閱)。一旦學生會用以後,教師就絕不能再越俎代庖。而目前的情況是,往往先由教師查好後再抄給學生,這樣的做法非徹底改變不可。
五、作筆記。
語文筆記大致可分書頭筆記、閱讀摘記和日記三類。其中,作書頭筆記是最簡便、最實用又是最不可缺的功夫。閱讀摘記可由“讀書綱目”筆記本與卡片兩者結合,前者用以記錄所讀書籍/文章中較有價值者的題目、出處和內容提要,後者用以摘錄精采的片斷、佳句、格言等。日記寫錄日常的學習和生活、觀察與思考等。
六、收集、整理和積累資料。
目前來說,這點幾乎是個空白,教師大多不講,學生根本不會,必須從頭做起。
七、課外閱讀。
課內閱讀僅是個例子,課外閱讀才是目的和根本。閱讀應是大閱讀,除書刊以外,還應包括影視廣播的觀看/收聽。
八、關注、參與、體驗和感悟人生。
近代的學者倡導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既是人生的信條,也是學好語文能有所成就的必不可少的途徑。語文課上,可結合文學作品的教學和作文教學,引導學生積極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細心體驗和感悟人生。如此,學生作文將獲得無盡的“源頭活水”。
九、思考、分析與質疑。
、影視片)所得和生活所得。不管是來自於哪一方面,都必須逐步養成獨立思考、辯證分析和大膽質疑的習慣。只有這樣,才能為以後運用和創新打下紮實的能力基礎。
十、語言表達。
語文表達分為口頭和書面兩種形式,兩者同樣重要。對於書面表達,目前一般只強調準確、連貫和得體。我以為還應加上簡明、真實。契訶夫說過:簡明是天才的姊妹。而真實,更是一個大前提。當前學生作文中充滿了虛假的東西,而虛假的表達,即使再準確、連貫和得體,又有何用?
綜觀當前的語文教學,上述十條中,除第一條學生的拼音能力和說普通話水平相對較好以外,其餘九條,可以說遠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紮實的訓練,更不用說形成習慣,有的則完全是空白(不僅是中學生,有的到了大學畢業,甚至是中文系的大學畢業生,也還留有這方面的某些空白)。我們的語文教學,如能從以上十個方面切實努力(嚴格要求,科學訓練,並使之養成習慣)的話,“耗時多、負擔重、效率低”、“中國人學本國語言,學了十多年還不能過關”的“咄咄怪事”將不難徹底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