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關麟徵簡介

關麟徵

關麟徵簡介

關麟徵(1905.4.18-1980.8.1),原名志道,字雨東,陝西戶縣,國民黨陸軍中將(1935.10),愛國將領,軍事家。

1905年4月18日,誕生於陝西戶縣真花碹村一個耕讀傳家的農民家庭。父親關樹銘,生母楊氏,繼母賈氏,兄妹六人。夫人徐孝仁女士,溫厚賢淑,是位賢內助。他有二子四女,教養良好,學有專長,多從事科技工作。

關麟徵幼年在本村受啟蒙教育,九歲轉到鄰村蒼溪國小念書,接受新式教育。他頑皮搗蛋,又愛打抱不平,經常被老師打手心。到了高年級成績較好,作文尤佳。畢業時,他考試成績第一,但因不守校規,降為第二。校長對人說:“這孩子將來成器就是楊六郎,不成器就是賣麻糖。”老師問他將來的志願,當時他見城裡駐了一連兵,那位連長很威風,故答:“我希望將來當個連長。”

關麟徵國小畢業後,考入陝西省立第三中學。那時鎮嵩軍劉鎮華在西安舉辦了講武堂,他每次路過講武堂門口,看見照壁上寫著斗大的“奮鬥”兩字,心中十分羨慕。可是他沒有背景,不得其門而入,只有望堂興嘆而已。

在中學唸書期間,他家中迭遭變故,負債累累。因此,中途輟學,決心棄文學武,投筆從戎。

1924年初,關麟徵的一位朋友鄧毓玫悄悄告訴他,孫中山先生在廣東組織國民黨,開辦一所軍官學校,陝西鄉黨(即同鄉)于右任正在上海替這個學校祕密招生。並說自己已經弄到一張胡景翼簽發的署名鄧毓玫和吳麟徵的護照,吳嫌廣東太遠不想去,他問關麟徵想不想去廣東投考軍官學校,如果願去,只要將護照上的姓吳改成姓關就行了。

這個訊息使關麟徵喜出望外,高興得跳了起來。他沒有想到這個多年夢寐以求的願望馬上就能實現了,立即滿口答應。他回家說明情況後,便攜帶父親為他籌措旅費而賤賣牲口的二十五塊銀圓,從西安啟程。從此,關志道就改為關麟徵了。他們到上海找到了于右任,於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要當兵啊?”那時,他還不懂什麼是“主義”、“革命”,只好老實回答:“當軍官威風。”於聽到他們純樸憨厚的回答笑了,簡單地向他們講解了孫中山組織軍隊反對北洋軍閥,進行國民革命的道理。不久,他們從於右任處取了介紹信,南下廣州。

是年4月,他們到達廣州,經過考試被錄取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關麟徵被分配到步科第三隊,並參加了國民黨。同年12月畢業。

關麟徵在黃埔軍校畢業後,隨即參加黃埔學生軍進行東征,討伐盤踞東江的軍閥陳炯明。當時,東征軍由兩個團所組成,他被分配在何應欽任團長的教導一團二營五連任少尉排長。

1925年初,他隨東征軍參加的第一仗就是進攻淡水。淡水是進入東江地區的一個重鎮。陳炯明令熊略率一個旅的兵力,憑藉淡水的城牆和工事死守,阻止東征軍前進。2月12日拂曉,教導團發起進攻。嘹亮的軍號聲一響,關麟徵率領全排,繼由十名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組成的敢死隊之後,用竹梯衝上城牆,開啟城門。二營衝進城內不到半小時,敵人就全部繳械投降。

接著陳炯明令洪兆麟率部反攻淡水,二營奉命出城迎擊敵人。關麟徵排任尖兵,在淡水城外的白莽花與敵人相遇,經過激烈的戰鬥,佔領了一個山頭,關帶領士兵正要向右前方一個山頭攻擊時,敵人的一顆子彈飛來,打中了他的左膝蓋骨。

關麟徵受傷後被送到廣東公立醫院治療,醫生根據傷情決定把左腿鋸掉。他得知這個訊息,非常難過。適逢黃埔軍校黨代表廖仲凱來醫院探望傷員,他把要鋸腿的情況向黨代表作了彙報。廖仲凱竭力反對,並與醫院多方研究,要求精心治療。這樣,他才保住了左腿。以後每當他回憶這段往事時,便對廖仲凱先生感激不已。

這年底到次年初,關麟徵在黃埔軍校先後任總教官嚴重的中尉副官、第四期入伍生團上尉連長、學生隊隊長等職,並參加了孫文主義學會。在這期間,他認真學習,鑽研步兵操典、射擊教範、野外勤務和戰術、後器、交通、築城四大教程,為以後從事軍事工作打下了基礎。

1926年國民黨建立憲兵團,杭毅任第一任憲兵團團長,關麟徵任憲兵團第三營少校營長,並隨軍北伐。部隊抵達南昌市,杭毅先赴南京受訓,他代理憲兵團團長。1927年,調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直屬補充第七團團長。

1928年,關麟徵任南京警備司令部第二團團長。不久,又調任蔣介石建立的十一師六十一團團長。師參謀長羅卓英想聯合該師任團長的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李默庵、肖幹、關麟徵等,攆走師長曹萬順,向上級推舉副師長陳誠任師長。在羅徵詢他們的意見時,關對羅說:“陳矮子並不比曹萬順高明,可能比曹還要壞。”事後,羅卓英全部告訴了陳誠,自此關陳結怨。嗣後,關麟徵任第二旅旅長,1929年任新編第五師副師長。

1930年,關麟徵在張治中任師長的第二教導師任第一團團長,隨部開赴中原作戰。他奉命防守河南東部的高卒集,閻馮軍猛攻一個多月,未能將關的陣地攻下。後來部隊轉戰到河南杞縣,他以一個團的兵力掩護全師撤退。因等候下屬一個團失去聯絡的營,將時間延誤,途中遭到數倍於己的閻馮軍的追擊,處境十分危險。適逢大霧迷漫,百步之外,視野不清。他急中生智,利用這個有利條件,命令部隊掉頭開槍反擊。閻馮軍在大霧中,因情況不明,怕中埋伏,下令撤退,他帶領部隊從容脫險。因他在這次退卻戰中有功,升任該師第二旅旅長。

這年秋天,中原大戰進入緊張階段,蔣介石親自坐鎮河南商邱西部的隴海鐵路柳河車站指揮作戰。關麟徵的第二旅奉命在距柳河二十里的鐵路正面陣地防守。因防守陣地地幅大,關旅兵力不敷應用,上級臨時調撥劉子清營歸他指揮,分擔一部分防守任務。戰幕一拉開,進攻的閻馮軍兵力多、火力猛,劉營防守的陣地被突破,劉子清力戰負傷,全營潰退。在這緊急時刻,關身邊無機動兵力可以遞補,若防守陣地有失,則危及到近在咫尺的蔣介石的安全,他只好以身邊僅有的警衛排三十多人,遞補劉子清一個營防守的陣地。此時,正值秋季,田野的玉米高粱青紗帳起。他靈機一動,親自將三十餘名戰士隱匿於青紗帳中,零星分散地開槍射擊。閻馮軍被青紗帳阻礙視線,不知關軍虛實,怕遭伏擊,不敢用步兵大舉衝鋒,只是用炮轟擊。關演的“空城計”,終於阻滯了閻馮軍的進攻。因此,年僅二十六歲的關麟徵深受蔣介石的賞識,以作戰勇敢,擅長指揮而揚名。

1931年,關麟徵調任第二師第十一旅旅長。這時,石友三在河北南部反對蔣介石,劉桂堂附之。關奉命率部進攻盤踞在南宮的劉桂堂的夏子明旅。抵達南宮後,他輕裝簡從,悄悄至城外觀測地形,探聽虛實。他發現對方兵力與自己相差不多,而且城門緊閉,防守森嚴,認為只能智取,不能強攻,即令部隊在離城十華里左右的村莊宿營,以鬆懈夏軍的戒備,並命令一個營在天黑後運動至城垣附近隱蔽。城內夏子明見城外一片寂靜,未見關軍攻城,甚為詫異。夏軍將城門開啟少許,數官兵出城窺探情況。埋伏在城垣附近的關軍乘機搶佔城門,並衝入城內,大軍隨後闖入,縱橫展開,槍聲大作。夏子明措手不及,倉皇而逃。關麟徵僅用幾個小時就將南宮縣城佔領,夏旅被全殲,關旅僅傷亡三十餘人。

1932年6月,蔣介石第四次“圍剿”鄂豫皖蘇區。關麟徵任第四軍獨立旅旅長,奉命隨師長徐庭瑤,與曠繼勳的紅二十五軍激戰於霍邱縣城。7月,他又率部西進,被紅軍將領陳賡、蔡申熙所率領二萬多人包圍於磚佛寺,傷亡慘重,他的戰馬也被擊斃。年末,升任二十五師師長。

抗日戰爭時期是關麟徵一生戎馬生涯的黃金時代。他曾自我評價說:“我的一生是打日本鬼子的一生。”

1933年2月底,他所在的第十七軍奉命開赴長城古北口抗日。3月9日,當部隊到達密雲以北石匣鎮時,接到何應欽“停止前進,就地待命”的命令。關麟徵想:如果就地待命,延誤時間,則日寇有可能佔領古北口及其以南的南天門防線。這不僅影響在長城抗戰的友軍,而且平津危矣。他審時度勢,毅然“抗命”,將部隊開到古北口前線接防。為了奪取潮河支流對岸高地有利地形,他親率一四九團猛烈反擊日軍。雙方短兵相接,戰鬥慘烈。關麟徵被敵人的槍榴彈炸傷五處,渾身是血,但他仍力戰不退。身旁官兵十餘人全部戰死,他仍毫不動搖,從容指揮全師官兵英勇殺敵,終於擊退了敵人佔領了高地。僅前三天,就殲滅敵軍二千餘人。關麟徵因作戰有功,獲得國民政府頒獎的青天白日勳章一枚。《大公報》主筆張季鸞親自撰寫社論“愛國男兒,血灑疆場”,以賀其功。

5月底,二十五師奉命開往北平北郊集中休整。關麟徵離開密雲時,看到群眾害怕日寇前來騷擾的惶恐情景,不禁感嘆流淚,說:“政府不顧人民安危,下令撤退軍隊,實在對不起老百姓!”部隊到達北平,一些大中學校師生慕名而來,請他去作講演,介紹抗日殺敵事蹟。他看到平津一帶群眾,抗日情緒高昂,尤其是一些大中學生無不躍躍欲試,請纓殺敵,因而翌年暑假在北平郊區黃寺大樓二十五師兵營,開辦了五千人的大中學生軍事訓練班,派軍官作軍事講座的報告,組織軍事操練,為即將到來的全面抗日戰爭進行準備。

6月,何應欽與日寇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其中條文規定:“國民黨中央部隊和憲兵要撤出北平和河北省”。關麟徵知道這個訊息後,曾向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懇切陳詞,“如果部隊不戰而撤出北平和河北省,國民黨將喪失民心”,並建議加強戰備與日軍作戰。他還向南京蔣介石發出電報:“如果不戰而退出北平、河北,將會對委座威信有很大影響……”與此同時,他還命令二十五師各級部隊在北平城郊構築工事,準備對日軍作戰。可是,他這些積極建議都沒有被當時國民黨掌權者所採納。

1935年3月,關部被調往山西,與林彪的紅一軍團激戰於昕水河畔的午城鎮。4月,又進攻在應縣的徐海東紅十五軍團。次年10月,關麟徵晉升為陸軍中將,並獲三等寶鼎勳章。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關麟徵已升任第五十二軍軍長。這年秋冬,他率領部隊在平漢鐵路北段從事抗日鬥爭。9月,參加了保定戰役。10月,在漳河南岸,與進犯漳河的日軍十四師團進行一場拉鋸式的攻防戰,雙方傷亡慘重。最後,日軍向漳河北岸的邯鄲、武安一帶敗退。這時,關麟徵從偵察兵報告中得知日軍在邯鄲城外建有飛機場和汽油庫,立即命令智勇雙全的營長樑偉智率領一營,夜襲機場,燒燬日軍飛機十餘架,炸燬了汽油庫,受到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的嘉獎。

隨後,關麟徵帶領五十二軍轉戰河南、山東抗日戰場。在臺兒莊戰役中,他率部隨湯恩伯第二十軍團,在向城洪山鎮一線阻擊北面之敵,配合正面作戰。3月24日,他指揮部隊向盤踞在津浦鐵路臺棗支線的日軍第十師團瀨谷旅團發起進攻。但臺兒莊東北是一片平原,只有少數小丘,缺乏地形掩護,加之基本上都是輕武器,火力不如日軍,進攻非常困難。後來,關麟徵發現日軍白天戰鬥活躍,晚上龜縮不動,他抓住敵人這個活動規律,結合實際,揚長避短,採用夜戰火攻戰術,命令部隊晝伏夜出,消滅敵人,取得顯著戰果。

3月31日下午,由臨沂南下的日軍阪垣師團沂州支隊約有四千人,配備野炮、戰車,突然襲擊五十二軍指揮部。當時,關麟徵身邊只有一個警衛營的兵力約三百人。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關沉著冷靜,命令警衛連長徐文亮帶領僅有的三百人,在離指揮部千米以外的地方展開佯攻,以迷惑敵人。及至黃昏,援軍趕到,他立即指揮部隊反攻,在愛曲一帶對日軍沂州支隊突然實行反包圍。敵軍倉卒應戰,傷亡眾多,其騎兵部隊全部被殲。4月1、2日,關部繼續向蘭陵、洪山一帶日軍進擊,殲滅敵人大部,有力地支援了臺兒莊的防守戰。

4月5、6日,關部與王仲廉的八十五軍加速對臺兒莊日軍的攻擊。白天槍炮轟擊,白刃肉搏;晚上攀屋放火,乘亂追殺,使敵人日夜不寧。關、王兩軍並相繼收復了臺兒莊東面的甘露寺、楊樓、陶墩等據點,從而解除了臺兒莊東北方面日軍的威脅。緊接著,關、王兩軍從臺兒莊北面包圍了敵人。李宗仁於4月6日夜晚三時下令全線反攻,三十一師和第二集團軍在城寨內部清掃殘敵,五十二軍等在外圍殲滅敵人,並跟蹤追擊。日軍狼狽向棗莊、嶧縣方向逃遁。

徐州會戰後,關麟徵升任第三十二軍團長。在這次戰役中與關較量過的日軍板垣徵四郎說:“關麟徵二個軍應視普通支那十個軍”、是年夏天,蔣介石在武漢珞珈山軍官團講話時說:“中國軍隊如都象五十二軍那樣戰鬥力強,打敗日奉軍隊是不成問題的。”當時國內軍事評論家稱臺兒莊戰役中負責防守的孫連仲和負責攻擊的關麟徵為“孫鋼頭”和“關鐵拳”。

4月下旬,關部奉令開至嶧縣以東、邳縣以北的虎山、長山、艾山、連防山一帶防守,將日軍國崎支隊包圍在碼頭鎮西的北澇溝,給敵以重創,僅日軍四一、四二聯隊傷亡就達一千四百多人。

1938年夏秋之交,關麟徵的二十二軍團調到湖北,參加武漢會戰。當時,日軍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所屬第九師團進攻贛北和鄂東南地區。8月,關麟徵率部在瑞昌、陽新的亭子山、磨山、蝦蟆洞一帶阻擊日軍。他命令部隊依山地形勢,在每個山頭修築工事,把幾個山頭組成一個棋盤陣地,一個山頭受敵攻擊,其他山頭可以立即配合出擊,殲滅敵人。因而日軍進攻十幾天,寸土未得,遺屍累累,士氣低落。日軍廣播說:“我皇軍在瑞昌附近,遭遇最強勁之敵”。

1939年秋,關麟徵調任十五集團軍副總司令,並奉命代行總司令職權(總司令是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兼),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他坐鎮湘北,指揮張耀明的五十二軍、陳沛的三十七軍、夏楚中的七十九軍和一遊擊縱隊,迎擊進犯湘北的日軍。他制定了在湘北每道河兩岸節節抵抗,消耗敵人,然後轉入山林湖沼地區或乘敵人疲憊、睏乏時,轉退為進,轉守為攻,與敵決戰,聚而殲之的作戰方針。發動部隊在湘北各地構築廠堅固的防守工事,即“伯陵防線”(薛嶽字伯陵)。

9月14日,日軍第六、十三師團從岳陽沿粵漢鐵路南下,進攻新牆河北岸及新牆河陣地。關麟徵指揮十五集團軍憑藉工事及河流、湖泊等自然屏障,進行堅決抵抗。廣大官兵奮不顧身,英勇殺敵。在雷公山草鞋嶺防守的史思華營,在日軍步兵、炮兵、戰車、飛機協同進攻之下,堅守陣地五晝夜,全營官兵壯烈犧牲。此役敵我傷亡慘重,關部僅連排軍官就犧牲六百餘人。所以,在殲滅了敵人大量有生力量後,他將部隊主動後撤。在撤退中,他帶領的這十餘萬大軍,軍紀嚴明,井然有序。隨軍記者認為,這樣有條不紊的撤退是抗戰中少見的,他們對關麟徵組織領導軍隊的才能深為敬佩。

10月2日,關麟徵指揮部隊退至長沙外圍的金井;路口畲、永安市、撈刀河等地。這時,進攻的日軍實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侵入湘北後,湖沼密佈,重武器行動不便,不能發揮作用;當地群眾配合戰鬥,化路為田,破壞交通,使日軍後勤補給困難,被迫後退。關麟徵抓住這個有利戰機,按照上級的意圖,果斷地組織指揮部隊實施反攻和追擊。他命令三十七軍由汨羅渡河,向鐵路正面追擊敵人,五十二軍出平江附近,向敵人進攻;七十九軍向湘鄂公路之敵的側背攻打;其他軍和地方部隊也從各路全面反攻。日軍豕奔狼突,全線潰退,失陷的土地全部收復。是役結束,關麟徵被委任為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並記功一等。關是黃埔軍校學生中擔任集團軍總司令較早的人之一。是年,他年方三十四歲。

1940年,關麟徵部隊奉調廣西柳州休整,不久改為第九集團軍。9月,日軍佔領越南後,進一步切斷了中國滇越國際交通線,我國西南邊疆形勢緊張。關部即開赴廣西西南部的天等、靖西一帶駐防。後由桂入滇,進駐文山,擔任滇越鐵路以東馬關、麻栗坡、西疇、富寧一帶的邊防任務。

1943年,軍政部隊何應欽藉故將第九集團軍所轄的五十四軍軍長黃維調職,關麟徵在何的支援下,派張耀明接任該軍軍長。而這個軍是陳誠的嫡系部隊,陳的親信、副軍長傅正模便聯合該軍軍官向上呼籲控告,致使關、陳矛盾激化。不久,陳誠由湖北飛昆明規劃遠征軍事宜,關往見陳,提到五十四軍時,兩人拍桌互詈,從此關陳關係進一步惡化。

1944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配合盟軍作戰,在昆明設立陸軍總司令部,以國民政府軍隊中戰力較強的十二個軍,接受美械裝備,分編為四個方面軍。次年初,關麟徵所轄部隊併入第一方面軍,盧漢任第一方面軍司令官,他任副司令官,仍率部隊守備滇南,直至抗日戰爭勝利。

1945年5月,關麟徵參加了國民黨在重慶召開的第六屆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抗戰勝利不久,國民政府任命關麟徵為東北九省保安司令長官,但由於受蔣介石重用的軍政部長陳誠製造障礙,未能赴任。10月,出任雲南省警備總司令。

12月1日,國民黨雲南省黨政當局製造了“一二·一”慘案,昆明四位教師、學生慘遭暴徒殺害,群情激奮。蔣介石被迫把國民黨雲南省黨部主任委員兼代理雲南省主席李宗黃和關麟徵“停職議處”。

次年7月,關麟徵去成都任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11月,被選為國民黨“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第二年,升任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在校任職期間,他實行“廢除體罰,尊重人格”、賞由下起,罰自上先”、“改革教學、時間第一”、“人事公平、經濟公開”等措施,對軍校有所建樹。

1948年8月,關麟徵被任命為陸軍副總司令,仍兼任軍校校長。隨後,蔣介石又要他出任陸軍總司令,報紙上已登載訊息,關也已拜會參謀總長顧祝同,商討交接事宜。但國防部以“溪口電話手令遺失”為由,使此事告吹。不久,國民黨政府又醞釀他出任京滬杭警備司令,後來又以“不懂上海話”而作罷。直到李宗仁擔任國民黨代總統時,他才被任命為陸軍總司令。秋天,他便辭職,退出軍界,並把一家老小送至香港居住。11月,他偕夫人從成都乘去臺灣的飛機抵香港。旅客在香港機場小憩時,他告訴同機旅伴:“去探望病中的父親,隨後來臺。”以後就一直居住香港。

關麟徵在香港,深居簡出,閉門謝客。他不參加任何政治性的集會和社會活動;不會見新聞記者,未在報刊上發表任何言論。五十年代初期,顧孟餘等組織“第三勢力”,多次託人找他參加,他都拒不接見。在香港居住的許多國民黨軍界故舊,他不聯絡;原國民黨軍成都軍校旅港同學,幾次邀請他聚餐聯歡,以敘師生之誼,他也婉言謝絕,過著「隱士”式的生活。

他“無官一身輕”,以讀書、寫字及教育子女為樂趣。生活有規律,潔身自好,每日早睡早起,不吸菸,不喝酒,不打牌。對我國古書《春秋》、《易經》、《戰國策》、《孫子兵法》等都有濃厚的興趣。書法造詣較深,擅長草書,對唐代懷素和尚的草書《聖母》、《食魚》、《千字文自序》諸帖和近代草聖于右任的《千字文>>等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都作過精心的研究和練習。他的草書,曾參加過香港大會堂的展出,受到好評。

1972年,他在夫人、女兒的陪伴下曾往美國、歐洲各地旅遊,歷時月餘,然後返港。

1975年蔣介石去世,由於歷史的原因,應蔣經國的邀請,關麟徵去臺灣參加葬禮。事畢,蔣經國挽留他在臺灣任職,許以高官厚祿,他婉言謝絕,仍回香港過隱居生活。

關麟徵雖然身居海外,但他非常關心祖國,思念故鄉。他從香港《大公報》、麼文匯報》看到祖國大陸經濟建設欣欣向榮的情況時,總感到高興。1979年5月,他在大陸的胞妹前往香港探親,向他介紹大陸解放後的變化,日新月異的經濟建設和文化教育情況,他興致勃勃,非常樂聞,並且經常插話說:“對!就應該這樣辦!”關夫人對妹妹說:“幾十年來,沒見過你大哥這麼高興過。”他對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的政策表示讚賞。1979年底,他得知在故鄉的妹妹當選為省政協委員,在給大陸友人的信中寫道:“梧枝妹謬獲拔擢,尚望兄多多指教,使無負於政府和人民之所託,是為至盼廣

他關心在大陸的黃埔同學、軍界故舊。他希望國共兩黨實行第三次合作,早日結束臺灣同祖國大陸分離的局面,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他曾對妹妹說:“我是炎黃子孫,我盼望祖國早日統一啊!”

1980年7月30日晚,關麟徵在香港家中,因心臟病猝發,突然昏迷,立即送伊利莎白醫院搶救。醫生護士在急救過程中發現他胸前傷痕累累,感到驚訝。關夫人介紹說:“這些傷痕全是他抗日浴血奮戰所傷。”8月1日,關鱗徵逝世。中央人民廣插電臺、《人民日報》和全國各大報紙都登載了他逝世的訊息和簡歷。徐向前元帥向他在香港的家屬發去了唁電:“噩耗傳來,至為悲痛,黃埔同窗,懷念不已,特此致哀諸齋節哀。”舉殯之日,黃埔軍校各期留港同學及親友數百人執紼,新華社香港分社、全國政協、徐向前元帥等送了花圈。

標籤:關麟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