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莫泊桑簡介

我的叔叔于勒課文研討

莫泊桑簡介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1.情節結構

課文圍繞于勒的命運構成了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于勒是個敗家子,不僅揮霍儘自己應得的財產,還“大大佔用了”菲利普應得的那一部分遺產。菲利普只好打發于勒到美洲去了。受盡拖累的菲利普一家生活拮据,沒想到于勒竟發了財,而且來信“希望能夠賠償”菲利普的“損失”,於是菲利普一家日夜盼望于勒歸來,“每星期日,我們都要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棧橋上去散步”,只要一看見大船開來,菲利普總說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二姐還因為于勒的信,促成了婚事。為了二姐的結婚,一家人乘船去哲爾賽島旅遊,卻在船上巧遇已經淪為窮水手的于勒。菲利普夫婦十多年來所向往的榮華富貴一下子成了泡影,希望變為失望,乃至咒罵、怨恨,遠遠地躲開了。小說的情節跌宕曲折,圍繞著于勒貧富的變化,一步一步推向高潮。

2.細膩的心理描寫

課文通過人物語言、行動、表情揭示人物豐富的心理活動,細膩地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如:菲利普認出賣牡蠣的窮水手就是于勒時,“突然好像不安起來”,這是心裡驟然緊張所致;“他向旁邊走了幾步”,是想躲開于勒的目光,怕他認出自己來;“瞪著眼”看女兒、女婿,是怕他們察覺出這個祕密。這裡一系列行動描寫,加上表情的描寫,層次分明地寫出了人物緊張、恐慌以致失魂落魄的心理狀態。又如:菲利普夫人聽丈夫說那個賣牡蠣的窮水手好像是于勒時的表現:她怕起來了,吞吞吐吐地說:“你瘋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為什麼這樣胡說八道?”她不願相信這是真的,這樣一家人的夢想就會破滅了,於是“吞吞吐吐”的責怪丈夫“胡說八道”。她親自看清楚那賣牡蠣的果真是于勒以後,驚恐地“哆嗦”起來,但仍存一線希望,“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長打聽一下吧。”等丈夫確認那個人真的是于勒時,她暴怒起來,說:“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于勒從前佔有過他們應得的一部分遺產,而以後又給過他們發財的“希望”,現在這種希望竟成了泡影,菲利普夫人終於按捺不住,舊怨新恨一齊發作,破口大罵。她的性格特徵,隨著她的語言和心理變化,一層層地發展,至此畢露無遺。

二、問題研究

這篇小說主題是什麼?有以下看法:

1.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的人和人的關係

這是比較流行的認識,主要根據馬克思、恩格斯關於資本主義社會的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論述:“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別的聯絡。”“貨幣能使各種冰炭難容的人親密起來,迫使勢不兩立的人互相親吻。”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金錢主宰了人的心靈和生活。貨幣既然能使互相對立的人親密無間,同樣也能使非常親近的人分道揚鑣。菲利普為什麼不肯和親弟弟相認?就是因為金錢的作用。這樣殘酷的情景,是資本主義金錢至上社會的現實概括。這篇小說對這樣普遍的社會問題,作了真實的藝術的反映。

2.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也有人認為,這篇小說的主題表現的是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從菲利普夫婦立場看,他們為什麼不認親弟弟?首先是于勒佔用了菲利普應得的那份家產(在西方文化中,私有制是社會的基礎,這點要注意到),菲利普對弟弟還是寬容的,不然不會讓他佔用自己應得的家產(看來菲利普並不是那麼冷酷的人)。于勒的惡行,將菲利普一家的生活拖累到貧困中而不能自拔。按照人們當時的習慣(注意,西方人有到海外淘金的習俗),菲利普把弟弟送上去海外的輪船(不然怎樣對付于勒這個遊手好閒的敗家子呢?養他一輩子嗎?)。菲利普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艱辛,這一切都是于勒造成的。因為貧困,菲利普的女兒出嫁都成了問題,這不能不讓做父母的焦急。于勒發財的訊息,成了他們擺脫窘迫生活的惟一救命稻草,是他們生活的精神支柱。後來他們遇見了無臉歸來的窮困潦倒的于勒(于勒也知道自己愧對哥哥一家,所以不肯回家),他們怎麼辦呢?認下於勒?等於生活更加窮困,等於扼殺女兒好不容易得來的婚姻……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練習說明

一、熟讀課文。用第一人稱講述菲利普夫婦在意外遇到于勒時各自的言行神態,探討他們對於勒的態度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你對菲利普夫婦的做法有什麼評價。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了解人物心理,理解小說的主題。鼓勵學生得出自己的見解。

用第一人稱講述,要在瞭解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想像、補充。

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菲利普夫婦很窮,怕于勒再來拖累他們;骨肉關係也要以金錢來衡量;虛榮心,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其他原因,等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會和對小說人物的分析,得出結論。

對菲利普夫婦的評價,要實事求是,從生活實際出發,是評價而不是批判。

二、小說圍繞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變化,展開曲折的情節。試根據下面的提示,從多種角度,梳理一下課文的情節結構。

原因─→結果(邏輯)

期待─→破滅(心理)

開端─→發展─→高潮(情節發展)

懸念─→結局(技巧)

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小說情節發展的因素。

于勒揮霍家產,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於勒的揮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發財的于勒歸來解困。于勒破產成了窮光蛋。菲利普夫婦棄他而去。(邏輯)

于勒發財,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歸來解困。于勒成了窮光蛋,希望破滅了。(心理)

菲利普一家因於勒的揮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發財的于勒歸來解困。船上發現于勒破產成了窮光蛋。菲利普夫婦棄他而去。(情節發展)

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歸來,為什麼?于勒在海外發財了。不料于勒成了窮光蛋,菲利普夫婦失望怨恨而歸。(技巧)

三、這篇小說在選做課文時,刪去了開頭和結尾兩部分,現照錄如下。和同學們討論一下,保留與刪去這一頭一尾,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原文開頭是:

一個白鬍子窮老頭兒向我們乞討小錢,我的同伴若瑟夫·達佛朗司竟給了他五法郎的一個銀幣。我覺得很奇怪,他於是對我說:

這個窮漢使我回想起一樁故事,這故事,我一直記著不忘的,我這就講給您聽。事情是這樣的……

原文結尾是:

此後我再也沒有見過我父親的弟弟。

以後您還會看見我有時候要拿一個五法郎的銀幣給要飯的,其緣故就在此。

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小說敘事手法的效果。

保留開頭和結尾,能使小說以故事敘述人的角度述說,故事套故事,增加可信度。可以使讀者對人物心理有進一步的瞭解。

刪去開頭和結尾,能使小說情節線索清晰,不枝不蔓,主要人物關係表現得更清楚。

四想像一下,菲利普夫婦在船上發現一位百萬富翁像于勒,他們會怎樣?試寫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此題意在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想像力,對課文進行創造性的探究。

答案略。

教學建議

一、以前對這篇小說主題的認識,比較注重人與人之間基於金錢之上的利害關係。學生可能有新的思考,要鼓勵、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二、這篇小說在技巧的運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寫、懸念的運用、情節的安排等方面,可以讓學生多體會,並在寫作中借鑑。

三、這篇小說的內蘊很豐富。老師和學生(可以全班,也可以分小組)一起商議,出一道練習題,然後完成。這樣既能活躍教學氣氛,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不妨嘗試一下。

四、如有條件,可以讓學生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進行排練,在班級或年級、學校演出。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19世紀後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出身於法國諾曼底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中學畢業後,普法戰爭爆發了,他應徵入伍,兩年的兵營生活使他認識了戰爭的殘酷,祖國的危難啟發了他的愛國思想。戰爭結束後,他到了巴黎,先後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小職員,同時開始了文學創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作,轟動了法國文壇。以後離職從事專門的文學創作,並拜福樓拜為師。10年間他寫了300多個短篇和6個長篇,其中許多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流傳久遠,尤其是短篇小說,使他成為一代短篇小說巨匠。長篇小說有《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小說有《菲菲小姐》《項鍊》《我的叔叔于勒》等。這些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諷刺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精神的墮落。

他的小說在藝術手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詣,特別是短篇小說。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重視結構的佈局,行文波瀾起伏,引人入勝,故事情節巧妙真實,結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另一個突出特點是用洗練的筆墨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塑造了很多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

二、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張志公)

莫泊桑生活在19世紀後半期。短短的一生當中,他寫了6部長篇小說,三百多篇中篇和短篇小說。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絕大多數是寫當時法國中下層社會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寫小市民、小職員、小商人等等,從他們的日常生活、家庭瑣事、種種遭遇之中,從他們的言談行為、心理變化之中,自然地而又深刻地寫出資本主義社會種種黑暗、汙濁的陰影:虛偽,貪鄙,欺詐,冷酷,糜爛。有的寫到農民、漁夫等等,流露出對勞動人民的一定程度的同情和讚揚。《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屬於前一類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

這篇小說寫的是法國西北部哈佛爾海港達佛朗司家的一個故事。這一家老兄弟兩個,哥哥叫菲利普,是個小職員,弟弟叫于勒,年輕時候是個浪蕩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遺產花光了,又花了哥哥一些錢,因而被家裡的人看不起,甚至看成是全家的“恐怖”。終於,他被送到美洲去碰運氣。過了些時候,接到他的信,也聽見到過美洲的人說起,知道于勒在那裡做生意賺了錢,並且打算髮了財就回法國來跟哥哥同住。這時候,哥哥、嫂子把于勒看成了全家的“希望”和“福音”,天天盼星星、盼月亮似地盼著他回來。已經長到26歲還找不到人家的于勒的二侄女兒,也由於他發財的訊息找到物件,結了婚。菲利普帶著新婚的女兒、女婿和全家坐船到附近一個英屬小島──哲爾賽島去旅行,在船上無意中發現了于勒。從旁打聽,知道他在美洲闊了一陣之後重又潦倒落魄下來,淪落成一個窮光蛋,後來被這個船的法國船長帶回來,在船上擺攤子靠賣牡蠣過日子,跟討飯差不多。哥哥、嫂子一見大為驚慌,深怕被這個倒黴的弟弟看見,在新女婿面前出醜,更怕他再回家來吃他們。“希望”破滅了,于勒重又成為他們的“恐怖”。他們急急忙忙躲開了日夜盼望的“福音”,帶著幻滅沮喪的心情溜回家去。小說是用菲利普的小兒子自述的口氣寫成的,所以用“我的叔叔于勒”作題目。

小說一開頭先寫出了這個達佛朗司家的生活狀況。

我小時候,家在哈佛爾。並不是有錢的人家,也就是剛剛夠生活罷了。我父親做著事,很晚才從辦公室回來,掙的錢不多。我有兩個姐姐。

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時家裡樣樣都要節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買拍賣的底貨;姐姐的長袍是自己做的,買15個銅子一米的花邊,常常要在價錢上計較半天。

可是每星期日,我們都要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棧橋上去散步。

我想,任何一個在舊中國生活過的人,讀了這段描寫,都會感到對這種人家很熟悉:有人請吃飯不敢去,恐怕去了以後要回請;等著鋪子宣佈大減價的時候去買點便宜東西;花幾分錢買點零碎也要討價還價,爭論好半天;──這些瑣瑣碎碎的小事情,是不是使我們想到那麼一些小官僚、小職員之類的人家,他們的收入不多,日子過得並不富裕,可是總還要想法擺著點所謂“上流人”的一套虛假的空架子。達佛朗司家正是這麼一類人家。這種細緻入微的描寫,雖然只是略帶幽默的幾句,正像齊白石畫蝦、畫蜻蜓、畫蜜蜂似的,淡淡的幾筆,稍加點染,就使這些生物栩栩如生,在紙上活動起來了。

在讀者已經熟悉了這個家庭之後,作者的筆鋒一轉,引進了小說的主人公──于勒。

我們不禁要問:這個于勒是誰?

小說裡的“我”回答了我們。他說:“父親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時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這以前則是全家的恐怖。”

我們不禁又要問:這是為什麼呢?

於是小說寫到于勒年輕時候怎樣花了家裡的錢,成了全家的恐怖,怎樣跑到美洲去,怎樣寫信回來,說他發了財。他寫給他哥哥的第二封信是這樣說的:

親愛的菲利普:我給你寫這封信,免得你擔心我的健康。我身體很好。買賣也好。明天我就動身到南美去作長期旅行。也許要好幾年不給你寫信。如果真不給你寫信,你也不必擔心。我發了財就會回哈佛爾的。我希望為期不遠。那時我們就可以一起快活地過日子了……

接著,小說又是輕輕幾筆,寫出了這封信給家裡帶來的不尋常的變化。

於是每星期日,一看見大輪船噴著黑煙從天邊駛過來,父親總是重複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

這封信成了我們家裡的福音書,有機會就要拿出來念,見人就拿出來給他看。

母親也常說:“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境況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個有辦法的人!”

對於叔叔回國這樁十拿九穩的事,大家還擬定了上千種計劃,甚至計劃到要用這位叔叔的錢置一所別墅。

我大姐那時28歲,二姐26歲。她們老找不著物件,這是全家都十分發愁的事。

終於有一個看中二姐的人上門來了。他是公務員,沒有什麼錢,但是誠實可靠。我總認為這個青年之所以不再遲疑而下決心來求婚,是因為有一天晚上我們給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只是這樣幾個小鏡頭就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菲利普夫婦那些人的內心世界,那裡邊裝著的惟一的生活動力就是“錢”。正是這個隱祕,使他們的眼睛充滿了貪婪,使他們的周身,他們的一言一動、一顰一笑,都現出一副拜金的可憐相。

于勒到底回來了沒有?

這一次,小說沒有很快地回答。但是,並不使我們覺得故意在拖延回答,因為順著菲利普家二小姐結婚的情節,很自然地引出了婚後的哲爾賽島旅行,菲利普全家很自然地上了船,很自然地要在船上吃點零食,於是菲利普帶著女兒、女婿走到那個賣牡蠣的人的跟前。就這樣,在我們不知不覺之中,故事走向了高潮:

我父親突然好像不安起來,他向旁邊走了幾步,瞪著眼看了看擠在賣牡蠣的身邊的女兒女婿,就趕緊向我們走來。他的臉色十分蒼白,兩隻眼也跟尋常不一樣。他低聲對我母親說:

“真奇怪!這個賣牡蠣的怎麼這樣像于勒!”

母親有點莫名其妙,就問:

“哪個于勒?”

父親說:“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現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會以為就是他哩!”

我母親也怕起來了,吞吞吐吐地說:

“你瘋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為什麼這樣胡說八道?”

真的這就是于勒嗎?我們一定也為這突然的發現感到詫異,急於要知道個究竟。

小說合情合理地頓挫了一下。它沒有立刻解開這個謎,而是讓這位受了驚的菲利普先生去找船長探問底細。等到從船長的口裡證實了這就是于勒,證實了于勒重又潦倒淪落為窮光蛋之後,最緊張的一幕出現了。

“啊!啊!原來如此……如此……”

他回到我母親身旁,是那麼神色張皇。母親趕緊對他說:

“你先坐下吧!別叫他們看出來。”

父親坐在長凳上,結結巴巴地說:

“是他,真是他!”然後他就問:“咱們怎麼辦呢?”

隨著菲利普夫婦惶懼緊張心情的急劇增長,我們的視線也越來越深地探入了這兩個人物的靈魂深處。是希望,還是幻滅;是福音,還是恐怖;是兄弟,還是路人──這一切,決定於一樣東西:錢!

小說沒有突兀地在這裡打住,而是慢慢地入情入理地來結束這場虛驚,把緊張的氣氛逐漸平息下去。

母親馬上回答道:

“應該把孩子們領開!若瑟夫既然已經知道,就讓他去把他們找回來。最要留心的是別叫咱們的女婿起疑心。”

父親神色很狼狽,低聲嘟噥著:

“出大亂子了!”

母親突然暴怒起來,說:

“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已經夠倒黴的了,要是被那個討飯的認出來,這船上可就熱鬧了。咱們到那頭去,注意別叫那人挨近我們!”

她說完就站起來,給了我一個5法郎的銀幣,就走開了。

我問那個賣牡蠣的人:“應該付您多少錢,先生?”

他回答道:“兩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銀幣給了他,他找了錢。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隻滿是皺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那是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我心裡默唸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

我給了他10個銅子的小費。他趕緊謝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輕的先生!”

等我把兩法郎交給父親,母親詫異起來,就問:“吃了3個法郎?這是不可能的。”

我說:“我給了他10個銅子的小費。”

我母親嚇了一跳,直望著我說:“你簡直是瘋了!拿10個銅子給這個人,給這個流氓!”她沒再往下說,因為父親指著女婿對她使了個眼色。

後來大家都不再說話。

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

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聖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

在這悠然的餘韻之中,我們得到了一個回味咀嚼的機會,一個沉思默想的機會。──菲利普夫婦是可鄙的,同時又是可憐的。他們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然而已經被他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腐蝕了。我們從他們身上看見的,不是兩個個別的人,而是那全套的資本主義社會,冷酷無情的人與人的關係。

這篇小說的主題不是多麼深奧的,情節不是多麼曲折複雜的。用平常的人物,平常的情節,表現一個普通的主題,可是能夠表達得深刻,能夠給人啟發,耐人尋味:這正是莫泊桑短篇小說的獨到之處。莫泊桑寫人物,不在外貌的描繪上下功夫,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內心;這內心世界的揭發,又決不靠作者的申說,而是用人物的言語動作,讓他們自己去自然地表露。當於勒據說賺了大錢的時候,菲利普太太說“這個好心的于勒”,“他真是個有辦法的人”;當他又成了窮光蛋的時候,這位太太馬上把他說成了“這個東西”,“這個賊”,“有辦法的人”馬上成了“決不會有出息的”。莫泊桑也並不忽視人物的外貌,然而,這外貌的描寫,同樣不依靠作者的敘述,也是用人物的語言動作,讓他們更生動地去顯示自己的神情。還拿這位菲利普太太來說吧。她出門的時候是安詳地用手挽著丈夫的胳膊,接到小叔來信的時候是那麼熱情地讚揚,發現小叔窮愁潦倒的時候,開頭居然能比丈夫更鎮靜,敏捷果斷,指揮若定,隨即就暴怒起來以至破口大罵。作者一方面生動地描繪出這個人物的神情,另一方面又留下了寬綽的餘地讓我們自己去描摹,並不用他的過細的線條和色彩去束縛我們的想像。對於他所寫的事件和人物,莫泊桑不是無動於衷,而是有所喜愛,有所憎惡的。這些,他也不用自己的申述來表白。沒有用任何一句話來挖苦菲利普,沒有用任何一句話來貶斥菲利普太太,也沒有用任何特殊的顏色給他們抹上花臉,或者讓他們變成畸形,只是疏疏落落的幾處寫他們看來彷彿好笑的言談舉止,可是菲利普夫婦在我們的印象之中已經出現了一副既可鄙又可憐的形象。小說裡的故事,是原原本本地寫出來的,看不見多少倒敘、插敘,或者別的什麼斧鑿的痕跡,然而,情節的進展隨處在我們的思想裡引出問題,使我們急於要追問究竟。對於我們的追問,作者是不慌不忙的,從容自若的。他儘管慢條斯理地說下去,絲毫沒有故意要製造個什麼氣氛的樣子,可是我們卻總是平靜不下來,心裡老是起伏不平:“啊,原來是這樣!”“什麼?這是怎麼回事?”就這樣逼著我們非得一口氣把這篇小說讀完不可。

讀小說,我們常常談論小說的表現手法。莫泊桑的手法,可以說是一種不用手法的手法,是寓新穎於平淡自然之中的手法。他的人物,在語言動作之中有內心世界的表露;他的情節,在平鋪直敘之中有波瀾起伏;他的描寫,在平實樸素之中有鋒芒;他的幽默,在輕淺素淡之中有辛辣。這些,也許就是這篇小說在寫法上值得玩味體會,值得參考借鑑的地方。

(選自《國中語文課文分析集》第五冊,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三、巨匠的名篇──讀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盧昆)

在世界文壇上,擅長寫短篇小說者比比皆是,但真正稱得起“巨匠”的,卻寥若晨星。19世紀後半葉法國最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便是灼灼耀目的一顆。他在短短十餘年的創作生涯中,寫了約300篇中、短篇小說,雖不能說篇篇精萃,字字珠璣,但若著眼整體,委實花團錦簇,異彩紛呈。其中的名篇佳作,令人心馳神往,雖掩卷仍久久激盪於胸臆之中。發表於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這樣一篇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它雖難與蜚聲文壇的《羊脂球》媲美,但足以體現莫泊桑短篇小說的風格、特色和功力。

當我們剛剛開始讀這篇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時,它那平凡的故事和質樸的語言,並無“一鳴驚人”之效,反有“平庸無奇”之感。然而,隨著人物的活動和情節的展開,讀者從平凡中看出了神奇,從質樸裡窺見了光華,心不由己地跟隨著作家去嘲諷,去鄙夷,去同情,去憐憫。直至小說戛然而止,讀者仍在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仍在品咂其中的酸甜苦辣。這不由人不思忖:小說的這種魅力到底從何而來?如果我們對這篇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作一番細緻的揣摩和推敲,便可發現其中的奧祕。

一篇小說的靈魂在於立意。立意的正謬、深淺,往往直接決定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成敗、優劣。《我的叔叔于勒》意在揭露在金錢主宰一切的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酷關係,這無疑是準確而犀利的。不過,熟悉19世紀外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人都知道,這一立意並不新鮮,不少名家大師都曾為之嘔心瀝血,並結出累累碩果。巴爾扎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黃金是這世界的人要頂禮膜拜的惟一力量”(《幻滅》),“生活不是一部由金錢開動的機器嗎”(《高利貸者》),“沒有一個諷刺作家能寫盡金銀珠寶底下的醜惡”(《高老頭》)……巴爾扎克在卷帙浩繁的《人間喜劇》中對此作了詳盡而生動的描繪。可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並非僅以立意的新穎和深刻見長,而是另有取勝之道。眾所周知,巴爾扎克在自己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給人們展示了廣闊的社會圖景,塑造了眾多的典型人物,構思了曲折的故事情節;而莫泊桑卻善於從浩瀚的海洋中擷取歡跳的浪花,以小見大,從區域性看整體,通過生活瑣事來反映社會的本質。《我的叔叔于勒》講述的就是當時法國的凡人小事。故事發生在濱海城市哈佛爾。小說中“我”的父親菲利普是個小公務員,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不僅“樣樣都要節省”,甚至連女兒都嫁不出去。不過,在晦暗的天幕後面,他們似乎看到了燦爛的陽光:以前被視為“全家的恐怖”的“我”的叔叔于勒,在美洲發了財,“做著一樁很大的買賣”,而且準備回到故鄉,和哥哥一家“一起快活地過日子”。於是,“大家都認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歸來,並對“這樁十拿九穩的事”“擬定了上千種計劃,甚至計劃到要用這位叔叔的錢置一所別墅”,“我”的二姐也因這一“福音”訂了婚。然而,一次邂逅揭開了一出悲劇:“我”的一家去哲爾賽島旅行時,遇見了早已歸國的于勒,一度闊綽的富商竟成了衣服襤褸的小販。這對“我”的父母,不啻晴天霹靂。他們從虛幻的幸福峰巔跌入了現實的悲苦深淵。由此,他們對於勒的看法和態度又發生了突變:一個“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又重新變成了“賊”和“流氓”。菲利普夫婦不僅當時不認同胞骨肉,而且返回時改乘船隻,“以免再遇見他”。前後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態度,對比十分鮮明強烈,從而有力地表現了主題思想:“現代的資產階級家庭是建築在什麼基礎上的呢?是建築在資本上面,建築在私人發財上面的。”(馬克思、恩格斯語)這篇小說以于勒的遭遇為引線,虛寫和略寫了過去和未來,把筆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遊哲爾賽島在海輪上巧遇于勒這一事件上,其取材與佈局疏密有致,虛實相間,詳略得體,清晰生動地勾勒出一幅19世紀後半葉法國小市民生活的剪影。

情節的安排對一位短篇小說作家來說,也是至關緊要的。《我的叔叔于勒》採取大起大落、大開大合的手法鋪排故事,看來平鋪直敘,實則波瀾起伏。在於勒出場前,小說大起大開,著力渲染于勒在菲利普一家心目中的地位:“全家惟一的希望”,他的信是“家裡的福音書”……一家人望眼欲穿,盼于勒直盼到這樣的境界:“簡直好像馬上就會看見他揮著手帕喊著:‘喂!菲利普!’”可是,時隔12載之後,窮困潦倒的于勒出現了,“全家惟一的希望”像美麗的肥皂泡那樣霎時破滅。自此,情節大落大合,場景的氣氛,人物的情感,頓時一落千丈,產生了“意料之外”的藝術效果。然而,這裡的大落大合,又非簡單突兀的直落和驟合,而是起伏跌宕,給人以回味咀嚼的餘地。當菲利普一家久盼于勒而渺無音訊時,作家筆鋒一轉,暫時拋開了情節發展的主線,而去寫菲利普一家外出旅遊,使情節的發展舒緩下來。接著,在渡船上又加了一段小插曲,絕妙地描繪和嘲諷了菲利普想模仿漂亮太太吃牡蠣的庸俗心理和菲利普太太既怕丟臉、又怕花錢的尷尬處境,使讀者啞然失笑,心情更加輕鬆。這以後,故事奇峰突起,菲利普發現那個賣牡蠣的小販很“像于勒”,並驚恐地告訴妻子,從而把情節推向高潮,使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此時,作家並沒有立刻去揭開謎底,而是讓心驚肉跳的菲利普去找船長探聽,使情節的發展又暫時鬆緩了一下。直至船長證實那個小販確是于勒,情節似乎最終跌落閉合了,不料,作家又妙筆生花,交代了菲利普一家改乘船隻、躲避于勒的行蹤,把人們引入了沉思和回味之中。而對一個普通的情節,莫泊桑能處理得這般有起有伏,有張有弛,曲折跌宕卻無斧鑿之痕,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對於活躍在情節中的人物,這篇小說的刻畫更是特色鮮明。小說人物寥寥,卻分別採取了多種不同的手法,有明有暗,有虛有實,有詳有略,寫出了層次,突出了重點,從而有效地節省了筆墨,有力地表現了主題。

小說題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卻是作為暗線,虛寫和略寫的。他身世浮沉,際遇坎坷,年輕時浪蕩,中年時得意,老年時淪落,本有許多可寫之處,但作家卻把這些都置於幕後。輕描淡寫,簡言略說。他的出現只是在海輪上賣牡蠣那短短的一瞬,通篇只有要價和道謝的兩句話:“兩法郎50生丁。”“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輕的先生。”對於他的外貌,也只有“衣服襤褸”,“又老又髒,滿臉皺紋,眼光始終不離開他手裡乾的活兒”,“一隻滿是皺痕的水手的手”,“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等一般性的描寫。

小說中的“我”,作為敘事的主體貫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態度和行動,都是從“我”的眼裡看到的;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評述,也都是從“我”的角度道出的。在“我”身上,寄託著作家的褒貶、愛憎、喜怒和哀樂。然而,對“我”的描寫也沒有用多少筆墨。

至於菲利普的兩個女兒、女婿等人物,小說更是寥寥數語,一筆帶過。對他們的外貌、心理和語言幾乎未作任何交代。他們只是起著陪襯、烘托和豐富情節、活躍場面的作用。

那麼,小說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呢?讀後看得很清楚,是菲利普夫婦。作家為什麼把筆觸集中到他們身上?因為這篇小說就是要通過菲利普夫婦對於勒態度的驟變表現主題思想。莫泊桑寫人物,特別注重把握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心理活動。他根據人物的性格特徵去支配人物的言語行動,又通過人物的言語行動去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他在《小說》一文中闡述說:“……要尋求這種心理狀態在一定的環境裡使得這個人必定完成的行動和舉止。作家在整個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使他的人物都按照這種方式,以致所有的行為和動作都是其內在的本性、思想、意態或猶疑的反映。”在菲利普夫婦身上,莫泊桑體現了自己的這種主張和風格。

菲利普是個典型的小市民。他虛榮、勢利、自私、貪婪,處處在模仿上層人物,時時想爬到上流社會。這就決定了他待人、接物、處世的基本態度:一切以金錢為轉移。於是,面對親弟弟于勒“揮霍家產──經商發財──衰敗窮困”的三度起落浮沉,菲利普採取了“懼怕憎恨──奉為福星──深惡痛絕”的三種不同態度。小說繪聲、繪色、繪形,細膩地描述了菲利普的言談、神態和舉止,從而生動地體現了人物的內心活動。開始,小說突出了菲利普“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使他急切盼望于勒歸來的心情躍然紙上。後來,當於勒真的出現在眼前時,小說又著重描繪了菲利普的神態:“臉色十分蒼白,兩隻眼也跟尋常不一樣”,“臉色早已煞白,兩眼呆直”,“神色很狼狽”,從而刻畫出菲利普急劇變化的複雜心理。

給人留下更深印象的,是菲利普太太克拉麗絲。小說除了表現她和丈夫一樣的小市民階層的共性外,還通過她的言行神態著意描繪她精細、刻薄、潑辣的個性。比如,當菲利普準備請大家吃牡蠣時,她說:“我怕傷胃,你只給孩子們買幾個好了,可別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至於若瑟夫,他用不著吃這種東西,別把男孩子慣壞了。”她說得何等冠冕堂皇:既愛惜自己,又關心別人;既疼愛孩子,又注意教育。但究其實質,卻只有一個,那就是既顧全面子,又節省開支。看看這番話,我們似乎聽到了她的語氣聲調,也不難想像出她的表情動作,更可以窺察到她的心理活動。當克拉麗絲十分意外地得知賣牡蠣的小販竟是于勒時,她曾有過短暫的慌亂,但又很快鎮靜下來,沉著而冷酷地做了一步步安排:先打發丈夫“去跟船長打聽一下”,以進一步證實小販確是于勒;囑咐丈夫“多加小心”,防止於勒“又回來吃咱們”;告誡丈夫“別叫他們看出來”,“最要留心的是別叫咱們女婿起疑心”;與丈夫商量好“回來的時候改乘聖瑪洛船”,避免再遇到于勒。看了小說的這些描述,一個形象鮮明、姿態生動的人物栩栩如生地站在讀者面前。

《我的叔叔于勒》雖然篇幅短小,但在藝術上卻頗多成就,僅從上述幾方面已不難理解這篇小說為什麼會產生動人心魄的魅力,也不難窺見莫泊桑短篇小說的風格和特色。當我們細細品咂這篇佳作,加深對資本主義社會本質的理解,學到短篇小說寫作的知識,獲得藝術享受的時候,便會懂得為什麼莫泊桑的這篇小說會博得我國讀者的青睞,併成為中學語文的保留篇目。

(選自《外國古典名作賞析(一)》,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四、《我的叔叔于勒》分析(節選) (臧玉書)

莫泊桑出身於法國沒落的貴族家庭,是19世紀後期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很早就開始閱讀文學小說詩歌文學作品。1870年盧昂中學畢業後,即入大學讀法律系。就在這一年,爆發了普法戰爭,他應徵入伍,直到戰爭結束後退役。1873年他開始在法國海軍部任職,1878年轉入教育部工作。在此期間,莫泊桑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深入體驗生活,精細地觀察事物,接觸和了解各種各樣的人和事,虛心聽取前輩作家的指導。從1875年到1885年,這是他創作的旺盛時期。在這短短的10年中,他創作了近300篇短篇和中篇小說,還寫下了6部長篇小說。短篇小說在他的創作中佔據主要成份。莫泊桑長期患有頭痛和神經衰弱症,1889年發展到神經失常的地步。1893年用手槍自殺而死。

《羊脂球》共收集了6篇短篇小說。在這些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有的描寫法國人民在普法戰爭中的愛國熱情,揭露資產階級的怯懦無恥;有的真實地再現了法國中下層人民的不幸遭遇、苦難命運、拼命的掙扎與不屈的鬥爭;有的則揭露資產階級的自私、偽善、貪婪、狡詐、精神的墮落、道德的敗壞、生活的糜爛等等。在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作者不是無動於衷,而是有所愛憎,對不合理的資本主義社會,對腐朽沒落的資產階級進行了有力的揭露與鞭撻;對中下層人民,懷有一定程度的讚揚與同情。

莫泊桑的小說,以豐富多彩的題材,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簡潔明快的語言,幽默機智的藝術風格著稱於世。

《我的叔叔于勒》最早發表於1883年8月7日法國的《高盧人日報》上。作者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其弟弟于勒態度的前後變化,形象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與腐朽。

按照故事情節的發展,這篇小說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第一次提到“唉!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這一部分是故事的開端。作者首先交代了故事發生的地點,接著,用非常經濟的筆墨,抓住幾件瑣細的小事,通過細節描寫,渲染了菲利普艱難拮据的家境,初步揭示人物愛慕虛榮的性格特徵,並點出了全文的主要矛盾──菲利普一家迫不及待地盼望于勒早日歸來。那麼,于勒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回來與菲利普一家有著怎樣的關係,于勒最後回來了沒有,小說也就圍繞著這些問題一步步地展開。

第二部分,從“父親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時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到“並且決定在舉行婚禮之後全家到哲爾賽島去遊玩一次。”這一部分,插敘了于勒的過去和全家急切盼望他歸來的原因,作為故事進一步發展的鋪墊。于勒由於兩封信的威力,神奇地改變了他在菲利普夫婦心目中的形象。于勒的第一封來信,說他“賺了錢”,並表示願意賠償菲利普過去的損失,此刻,在菲利普夫婦的心目中,于勒一下子從“流氓”“壞蛋”變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第二封來信,于勒更慷慨了,不僅表示願意賠償損失,而且願意有福同享,“發了財就會回哈佛爾”,與哥嫂“一起快活地過日子”,這時,于勒在菲利普心目中的身價更提高了,由“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變成了“福星”“惟一的希望”。當於勒的信產生了實際的妙用,促成他們“老找不著物件”的女兒婚事時,于勒在菲利普夫婦心目中達到了可敬可愛的頂點。這一部分,作者用漫畫式的誇張手法,一步步地擴大於勒在菲利普夫婦心目中的形象,為下文于勒跌入社會“底艙”,再變為“恐怖”,受到“詛咒”埋下伏筆,作好鋪墊。

第三部分,從“哲爾賽島是窮人們最理想的遊玩的地方”到結束。這一部分,是小說的中心部分,包括故事的發展、高潮、結局和尾聲。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到“心裡異常緊張”。這一層是故事的發展。先寫菲利普一家選擇哲爾賽島作為遊玩地點的原因,再以幽默諷刺的筆調,插寫菲利普故做高雅,主動邀請女兒、女婿去吃牡蠣的笑劇。這是菲利普擺架子的高峰,也是他不幸的開始。這些看來好像與情節發展無關,但是就在讀者的輕鬆微笑之中,不知不覺但又很自然地把故事推向前進。菲利普突然發現賣牡蠣的人竟好像是他的弟弟于勒,朝思暮想了多年的“福星”,一下子可能成了眼前的窮光蛋。對菲利普夫婦來說,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實,又多麼希望它不是事實。於是菲利普夫婦在驚疑之中決定向船長打聽底細,弄清賣牡蠣的人到底是誰。故事情節急遽向前發展。

第二層到“她說完就站起來,給了我一個5法郎的銀幣,就走開了”。這一層是故事發展的高潮。故事在走向高潮之前,作者故意把緊張氣氛舒緩一下,讓菲利普與船長周旋一番,然後再證實這個賣牡蠣的人就是于勒。至此,菲利普夫婦一切美好的幻覺全部破滅了,不由爆發了心頭的怒火,發出了謾罵與詛咒。情節發展出現了戲劇性的高潮。

第三層到“那就是哲爾賽島了”。這是故事的結局。菲利普夫婦讓小兒子出面付錢,自己避開于勒,脫身而去。

第四層,最後一句,這是故事的尾聲,好像繞樑餘音,耐人尋味。

在故事情節安排上,本文看起來平鋪直敘,但卻波瀾起伏,張弛有節。菲利普這個生活拮据的職員家庭,盼星星,盼月亮,盼望過去的“恐怖”、今天的“福星”于勒降臨,盼了12年,始終沒盼到。作者暫時丟下這個不寫,而寫菲利普的二女兒婚後全家外出旅行,看來與情節發展關係不大,使情節舒緩下來了,而且在舒緩中又絕妙地插上一個菲利普模仿漂亮太太吃牡蠣的“文雅高貴”的姿態,令人發笑,心情鬆弛下來,在這輕淺素淡的幽默之中,不知不覺地把故事推向了高潮。菲利普與他朝思暮想的“福星”于勒在海輪上相遇了。在沒有確證這個牡蠣販子就是于勒以前,菲利普夫婦已經驚恐萬狀,故事情節頓時緊張起來。但作者在此沒有立刻解開這個謎,而是跌宕一下,讓這個驚魂未定的菲利普去找船長探問底細,又把氣氛鬆弛一下。船長的話證實了他們的懷疑,故事發展到了高潮,他們如臨大敵,到了瘋狂的地步。到底有沒有認出來呢?由於籌劃有方,退卻有序,安然脫險,故事慢慢地入情入理地結束了這場虛驚,把氣氛平息下來,最後用全家改乘海輪迴來結尾,給人以回味咀嚼、沉思默想的機會。把這樣普通的事情寫得這樣錯落有致,疏密有間,饒有風趣,是很不容易的。

此外,作者在情節構思上,還安排了兩個對比。第一、二兩部分與第三部分是個對比。在第一、二兩部分中,兩次提到“唉!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竭力渲染菲利普夫婦盼望于勒歸來,真是望眼欲穿,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刻相見,呼之而出。第三部分,當菲利普夫婦在海輪上真的見到窮愁潦倒的于勒時,便如臨大敵,視若毒蛇猛獸,躲之惟恐不及,避之惟恐不遠。這是一個“福星”與“災星”的對比。另外,作者在第二部分中巧妙地安排了一個插敘,又構成一個“災星”與“福星”的對比。這樣安排情節,讓人物言行前後對照,真假美醜,作者不加評述,讀者一目瞭然,從而鮮明、尖銳而又深刻地揭示出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中心思想。

小說的主人公于勒,作者是把他作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一個受害者和失敗者來寫的。于勒生活在一個小職員家庭之中,在資產階級社會這個大染缸裡,他從小就沾染上了資產階級思想和惡習,被驅逐到了美洲。從此,他由家庭進入社會,並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中,居然“闊綽過一個時期”,開了一個大店鋪,做了一樁很大的買賣。但是好景不長,在競爭場中終於失敗了,破了產,到處流浪,有家而不得歸,最後被收容在海輪上,靠賣牡蠣為生,過著豬狗般的生活。于勒的身世沉浮,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們從於勒身上,看到了一點時代的眉目。另一方面,作者從於勒身上,還形象地揭示了資產階級社會人的價值標準和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本質。當於勒花了家裡的錢時,便“一文不值”,成了全家的“恐怖”“壞蛋”“流氓”;當他在美洲發了財,並願意回來與哥嫂同過快活日子時,哥嫂便把他當成“希望”“福音”,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辦法的人”,全家唸叨著他,盼望著他。當他成了窮光蛋時,哥嫂對他躲之惟恐不及,避之惟恐不遠,他又成了“賊”“流氓”,被視若毒蛇猛獸,怕重新回來吃他們。這裡,家人對於勒的評價,完全取決於“金錢”!金錢成了資產階級衡量人的價值標準、道德標準與是非標準。

圍繞著于勒這個形象,作者還著力刻畫了菲利普夫婦。菲利普夫婦虛偽、自私、貪婪、冷酷,有著一副可憐又可鄙的拜金相。他們雖然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但他們的靈魂,已被資本主義社會腐蝕透了。于勒變化著的身世,好像一扇窺測他們靈魂的窗子,從中可以一下子洞察到他們的內心奧祕、靈魂深處。作者讓于勒三次變化著身世,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也變化三次,前後迥異,強烈對比,把菲利普夫婦的內心世界充分地展現出來。

菲利普是一個職員,雖然生活拮据,但還略高於一般的勞動人員。他們虛榮,虛偽,發財心很重,一心想爬上上流社會,一舉一動總愛擺出上流社會的“一副架勢”。他們的一舉一動,總愛效顰上流社會。他們極端自私、貪婪。接到于勒來信後,他們望眼欲穿地盼著于勒這個“福星”早日回來,並且已經用於勒的錢“擬定了上千種計劃”,甚至打算置一所別墅,而且就買別墅問題已經同人進行了商談。你看,這筆毫無著落的財產,竟然列入了他們的開支計劃!多麼可笑!可憐!可鄙!此外,作者還揭露了菲利普夫婦性格中冷酷的一面。當他們發現盼望了12年的“福星”可能是個窮光蛋時,頓時大驚失色,臉色蒼白,眼神異樣,甚至“哆嗦”起來。接著,由恐懼到激怒,又由激怒到切齒痛恨,兄弟“福星”“希望”又變成了寇仇。多麼冷酷無情!至此,讀者的視線已窺到他們的靈魂最深處。他們的內心世界裡,裝著的惟一的東西就是“錢”。他們的一言一動,喜怒哀樂,恩怨愛憎,完全是圍繞著“錢”轉動的。作者把菲利普與于勒在海輪上見面的場面,精心安排,著意渲染,寫得這樣有聲有色,是匠心獨運的。這個場面,把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冷酷無情的關係,表現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

除了上述人物之外,作者還寫了菲利普的兩個女兒、女婿,這些次要人物,既是情節發展的需要,又起深化主題的作用。說明了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金錢勢力無孔不入,滲透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每個毛孔裡,愛情也是以金錢為轉移的,愛情也浸透了銅臭!

另外,就是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的“我”了。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其他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是從“我”的眼裡看出的。對人物、事件的感受、評論,都是從“我”的角度說出來的。“我”是一個有同情心、有正義感的人。他對於勒深表同情。面對著窮苦潦倒的于勒,他心裡默唸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儘管他母親罵他“瘋了”,他還是給於勒“10個銅子的小費”。在“我”的身上,寄予了作者的感情和希望。作者處在19世紀後期的法國社會裡,看到的是虛偽自私,貪婪狡詐,而這篇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的“我”,卻富有正義感和憐憫心,這是作者的用心,也是作者沒有完全失望的表現。

在人物塑造上,本文的獨到之處在於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描寫。

這種內心世界的描寫,作者首先從人物言行的前後對比中來揭示。如在刻畫菲利普夫婦時,作者讓他們在自我言行的前後尖銳矛盾中揭露其以金錢為軸心而轉動的人生哲學。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是:恐怖──希望──恐怖──激怒──仇恨。他們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呢?因為:于勒當初花了他們的錢──到美洲賺了錢──不僅願意還他們錢,而且還可以多給他們錢──破產又失去了錢,又可能回來花他們的錢。作者毫無評述之詞,而菲利普夫婦一副拜金的嘴臉,已躍然紙上了。

其次,作者通過人物的動作和神態來描摹。當菲利普發現牡蠣販子很像于勒時,作者著力描畫了他的臉色和眼神:“臉色十分蒼白”,“兩隻眼也跟尋常不一樣”。當船長證實這個牡蠣販子就是于勒時,菲利普的臉色和眼神是:“臉色早已煞白”“兩眼呆直”。通過這些臉色和眼神的描寫,刻畫了菲利普急劇變化的複雜的內心活動。

簡潔明快而富於個性化的語言,生動逼真而又幽默風趣的細節描寫,張弛有節又曲折多變的情節安排,也是本文不可忽視的特色。

(選自《國中語文課文分析集》第五冊,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五、怎樣感受人?怎樣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簡說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 (王富仁)

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我曾經讀過多次。每一次讀,心頭就像壓著一塊石頭,感到一種無法排解的悲哀。

我想,假若讓我對中學生講解這篇短篇小說,我將怎樣講呢?

我無法講。

“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吧!”──我會說。

我認為,僅僅這樣說還不夠,我們還應該說:“讓他們對我們、對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心靈進行一次審判吧!”

不是嗎?小說選取的不是我們成人的視點,而是一個與我們的學生年齡相仿的少年人的視點。

一個少年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靈觀察和感受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觀察和感受我們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

我們成年人看待世界、看待人,是與少年人有所不同的。

小說中的“我”是怎樣看待于勒的呢?假若我們讀過了全文,《我的叔叔于勒》這個題目就會給我們一個意味深長的感覺。小說中的一切都已經發生了,“我”已經知道了關於于勒的一切,但在這個少年人的心目中,于勒還是“我的叔叔”,而不是“我的不走正道的叔叔于勒”,也不是“騙子、流氓于勒”。在這個題目中,我們感到的是親切、親近,一點也沒有疏遠的感覺。在這裡,于勒是作為一個“人”,一個與“我”有著密切關係的“人”而被稱謂的,而不是作為一個值得尊重還是不值得尊重的人而被稱謂的。“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隻滿是皺紋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那是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這是一個“人”,一個以當下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呈現在“我”面前的“人”。他過去是不是“花花公子”,是不是“無賴”“流氓”,他是怎樣落到這麼一個悲慘的境地的,對於“我”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當下這個“人”,這個“人”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並且這個“人”是與自己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的:“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三個同義反復的判斷句,強調了這種自然的聯絡,這種聯絡存在的確實性。我們成年人經常提出一個人“值得”還是“不值得”同情的問題,但是,這只是我們成年人世界裡的語言,而不是小說中“我”的語言,不是童稚心靈世界裡的語言。在童稚的心靈裡,不存在一個人“值得”還是“不值得”同情的問題,也不存在同情這樣一個人對自己有好處還是沒有好處的問題,而只有發生還是沒有發生同情心的問題。面對落到了這樣一種悲慘境地的人,並且這個人就是他的叔叔,“我”是感到由衷的同情的,在他代父親付給於勒牡蠣錢時,給了他十個銅子的小費。在這時,他想到的根本不是自己,不是這樣做對自己有什麼好處,而是感到應當這樣做,必須這樣做,不這樣做心裡就感到不安寧、不舒服。“前因”和“後果”這種離開當下情景的回憶和推論,“值得”還是“不值得”這種以利益為基礎的理性考慮,在這種自然發生、自然流露的同情心中,是沒有任何的地位和作用的。

于勒“值得”還是“不值得”同情的問題只發生在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裡。在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裡,有一個人與人的情感關係的問題,也有一個人與人的利益關係的問題,因為我們成年人不僅僅生活在人與人的情感關係中,更生活在現實生活的物質的和金錢的關係中。在情感的世界裡,人與人的苦樂是相通的,憂喜是相連的,別人的痛苦也能引起自己的痛苦的感覺,別人的歡樂也能引起自己的歡樂的心情,而在物質的和金錢的世界裡,人與人則是各個分離的。它不但區分了富人和窮人,而且區分了這個家庭和那個家庭,這個人和那個人。別人的利益不是自己的利益,別人的體面不是自己的體面。每一個人都必須關心自己的利益,並且以個人的得失為得失。趨利避害,權衡輕重,即使付出,也是為了最終的獲得。這樣,也就有了一個“值得”還是“不值得”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對於勒的任何同情和理解,對於勒的任何微不足道的幫助,都是“不值得”的。首先,于勒現在的悲劇命運,完全是由他自己的行為造成的,不是“我”的父母剝奪了他的遺產,而是他“把自己應得的部分遺產吃得一乾二淨之後,還大大佔用了我父親應得的那一部分”。用句我們成人世界裡常常說的話,那就是他“咎由自取”“罪有應得”,任何人對他的這種悲劇性的後果也沒有、更不必擔負道義上的責任;其二,在一般的情況下,對於勒這樣的人的同情,對自己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它要求自己的付出,而無法從對方身上獲得應有的回報。“別叫這個小子又回來吃咱們!”不能不說,“我”的母親的擔心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其三,不論是從“我”的父母的眼中,還是從“我”的眼中,都沒有看出現在的于勒有任何“悔過自新”的表現。在我們的觀念裡,假若通過我們的同情和理解,通過我們的感化和教育,一個不好的人變得好了,一個墮落的人不墮落了,對這個人的同情也是“值得”的,但這種情況也沒有發生在於勒身上。所以,從利益的關係出發,于勒是不“值得”同情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的世界裡,一個以金錢關係組織起來的世界裡,我們每一個成年人都不能不首先承擔起個人的和家庭的經濟重擔,都不能不重視金錢的作用。正是這種對金錢的重視,對財富的關心,使我們越來越淡漠了對人的關心,對人的感情。甚至在我們對人的關心裡,也滲透著大量對自我利益的考慮,對金錢和財富的關心。只要我們承認這樣一個基本的事實,我們就不能不承認,不論我們意識到還是沒有意識到,不論在實際的生活中表現出來還是沒有表現出來以及表現的程度如何,我們成年人都不能沒有這種對自我利益的關心,我們這種對自我利益的關心都不能不導致我們同情心的淡漠。在這裡,直接關係到我們如何感受和評價小說中“我”的父親和母親的問題。我們生活在一個重視個人道德的國家,我們常常把道德問題僅僅視為個人修養的問題,因而我們習慣於追究個人的道德責任,嘲笑那些公開表現出了狹隘自私傾向的個人。但莫泊桑不是一箇中國作家,他是一個法國的現實主義作家,一個人道主義者,一個從現實社會生活本身思考人的道德發展狀況的知識分子。在這篇小說裡,他是以“我”的眼光環視周圍的人物的,他同情、理解于勒,也不可能不同情和理解自己的父母。他不可能站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上嘲笑自己的父母。與此相反,小說中的大量描寫都集中在對“我”的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上。“我”的父母不是不想成為一個“體面”的人,一個有道德修養、有高雅趣味的人,甚至他們也不是不愛自己的親人,他們對自己子女的前途是十分關心的,只不過這種關心也不能不首先落實到對家庭經濟狀況的關心上。“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時家裡樣樣都要節省,有人請吃飯是從來不敢答應的,以免回請;買日用品也是常常買減價的,買拍賣的底貨;姐姐的長袍是自己做的,買十五個銅子一米的花邊,常常要在價錢上計較半天。”“不為窮困寧有此”,貧窮使他們不能不斤斤計較每一個小錢,不能不把自己生活的目標放在經濟狀況的好轉上。我們每一個成年人,每一個教師,都不能不生活在這樣一個經濟的世界裡,生活在經濟世界的金錢關係中,我們也不能不時刻關注著自己的經濟利益,不能不重視金錢的作用。所以,我們對他們的經濟處境和在這種經濟處境中所形成的生活習俗、思維習慣沒有理由採取嘲笑的態度,沒有理由把他們身上的弱點僅僅視為他們自己道德上的弱點。

我們與“我”的父母有什麼不同呢?不同不在於我們不生活在一個物質的和金錢的世界上,不在於我們不像“我”的父母那樣關心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不關心“錢”的問題,而在於我們沒有像于勒這樣一個能夠從根本上顛覆自己家庭的經濟基礎、使我們不是越來越富裕而是越來越貧窮的親人,一個我們中國人所說的“敗家子”的弟弟。而沒有這樣一個人,是無法挖掘出經濟世界裡的金錢關係對我們人性的扭曲的,是無法顯示出我們成年人心靈的本真狀態的。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小說藝術的作用。“于勒”這個人物的設定,是這篇小說之所以能夠揭示出我們成年人內心世界的祕密的關鍵所在,也是莫泊桑的藝術匠心之所在。藉助於勒,揭開了覆蓋在我們心靈表面的東西,使我們看到了我們在這個物質的、金錢的世界裡內在心靈發生的自覺的或不自覺的變化,使我們看到了物質和金錢對我們心靈的扭曲和腐蝕。與此同時,“我”這個少年人的視角的選取也是具有關鍵的意義的。正因為我們和“我”的父母一樣,也生活在一個物質的和經濟的世界上,也生活在人與人的金錢關係之中,所以我們很容易僅僅站在“我”的父母的角度看待于勒,看待“我”的父母與于勒的關係。“我”則改變了我們平時感受人、評價人的視角,把我們的視角轉移到“我”的視角上來。而“我”還不是一個成年人,還沒有我們成年人所不能沒有的強烈的經濟意識和金錢意識。他對人的感情還是樸素的、自然的,是從人與人的自然聯絡中產生的,既不像“我”的父母那樣僅僅從金錢關係中看待于勒,看待于勒在現實世界的失敗,也不像我們成年人中一些假道學者一樣用嚴酷的道德眼光看待“我”的父母,看待他們在這個物質的、經濟的世界上所極難避免的人性的弱點。這樣,就把小說的主題完全集中在現實社會的金錢關係對人、對人性的扭曲與破壞上,強化了小說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力量。在這裡,也顯示著小說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

只要我們不能不重視金錢的作用,只要我們不願窮下去而願富起來,外部的世界,其中也包括人,便不能不與我們構成物質的和金錢的關係,而在這時,我們看到的就不再是物件的本體,而是它的經濟的價值,是它與我們的物質利益的關係,于勒在“我”的父母的眼裡,就成了這樣一個符號。他們有時把于勒稱為一個“行為不正,糟蹋錢”的“壞蛋”“流氓”“無賴”,有時又說他是一個“正直的人”、一個“有良心的人”。當他們認為于勒能夠給他們帶來實際的利益、帶來更優裕的物質生活的時候,于勒是他們的希望,是他們的驕傲;當他們感到于勒不但不能給他們帶來實際的利益,而且會成為他們的生活負累的時候,于勒就是他們的災禍,他們的恐怖。一個真實的于勒在他們面前消失了,作為一個“人”的于勒在他們眼前消失了。

自然,“我”父母眼中的于勒已經不是一個真實的于勒,我們只能通過我們的想像重新複製出一個真實的于勒來。創作小說,需要想像,閱讀小說也需要想像。在小說描寫的基礎上進行豐富的想像,是讀者能夠啟用文學藝術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並且參與藝術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再創造的基本形式。而一個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讀者之所以能夠參與這個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再創造,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作者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他沒有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我們,我們必須用自己的人生經驗豐富它,充實它。我認為,這也是這篇小說能夠成為一個世界小說名篇的原因之一。它短小,它簡練,它含蓄,它的外部尺幅很小,而內部的尺幅極大,耐人尋味,餘音嫋嫋,與它的這種處理方式是有極大關係的。那麼,于勒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顯而易見,于勒是與“我”的父母截然不同的。“我”的父母是懂得金錢的重要性的人,是把每一個小錢都看得非常重要的人,因而也是精於金錢上的算計的人,而於勒則不像他們那樣懂得金錢的重要,因而也不精於金錢上的算計,但在我們成年人生活著的物質的、金錢的世界上,他的不精於算計也就成了他悲劇命運的總根源。“在有錢的人家,一個人好玩樂無非算做糊塗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稱他一聲‘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難的人家,一個人要是逼得父母動老本,那就是壞蛋,就是流氓,就是無賴了。”所以于勒並不像“我”的母親所說的是一個“賊”,也不像老船長所說的是個“老流氓”,只是他不像社會上的一般人那樣愛惜金錢,才把自己有限的遺產揮霍罄盡。他的哥哥和嫂嫂為了不受他的經濟的拖累,把他“送上哈佛爾到紐約的商船,打發他到美洲去”。于勒並不像他的哥嫂那樣看重金錢,因而也不像他們那樣寡於人情。他到了美洲之後,經濟上略有好轉就寫信回來,表示願意賠償哥嫂的損失,表達了他對哥嫂的懷念之情。他破產之後,又給哥嫂寫了一封信。這封信雖然簡短,但是細心體會,實際上是很感人的。他隱瞞了自己破產的事實,但不是為了自己,而是以為哥嫂仍然關心著他,讓他們不要擔心他的健康和他的前途。他希望賺了錢之後,再回到自己的家鄉,和哥嫂“一起快活地過日子”。在此之後,他過著窮愁潦倒的生活,但卻沒有回到哥嫂身邊來,因為他不願成為哥嫂生活的負擔。這與“我”的父母處處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照。總之,于勒是個不會過日子的人,但卻不是一個薄情寡義的人。

經濟的世界,金錢的關係,毀滅了像于勒這樣一些沒有金錢意識的人的生活,把他們推入了人生悲劇的深淵,使他們不但失去了生活的經濟的基礎,也失去了親人的愛和社會的關心;經濟的世界,金錢的關係,扭曲了像“我”的父母這樣一些不能不重視金錢的人的精神,使他們淡漠了對人的愛和同情,使他們變得庸俗、狹隘和自私。

這一切,都通過一個少年“我”的眼光和心靈折射出來。這個“我”既同情于勒的悲劇命運,也同情父母的悲劇處境,但對金錢關係對成人社會人與人情感關係的破壞卻有著較之我們成年人更加敏銳的感受。

我們無法嘲笑于勒,也無法嘲笑“我”的父母。小說讓我們反思我們的生活,反思我們的人生,反思金錢關係對我們人性的扭曲和破壞,並且在這種反思中把我們的靈魂從現實的物質的、金錢的關係中昇華出來,提醒我們不要失去對人的真誠的愛心和同情。

它對像“我”這樣的少年人有什麼影響作用呢?

它可以讓一代代的兒童都不要忘記、更不能輕視自己少年時期的人生觀察和人生體驗,並把自己對人的自然、樸素、真誠的愛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不要被現實的金錢關係所異化,因為只有這樣的心靈,才是人類最健全、最美好的心靈。

(選自《語文學習》2003年第5期)

標籤:莫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