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繆俊傑簡介

煙雨樓臺讀揚州

繆俊傑簡介

作者:繆俊傑

古老的揚州,繁華的揚州,美麗的揚州,千百年來一直吸引著八方遊子和文人學士。“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唐代詩人張祜這首詩,道出了古代達官貴人、文人騷客對揚州的嚮往與留戀。

丙戌年春,中國報告文學作家採風團到蘇中採風。我們從南京下了飛機,上高速公路,過潤揚大橋,倏忽間就到了揚州。雖是舊地重遊,但當那整潔的街道,亮麗的樓群,古色古香的坊肆,潔白如雪的瓊花以及輕輕流淌著的古運河,再度映入我眼簾時,我像見到一位久違的麗人,不由發出讚歎:“揚州,你真美!”

揚州不僅是座城市,而且是一本大書。我們到揚州的第二天,揚州市委書記季建業在瘦西湖邊的煙雨樓請我們喝茶,以聊天的方式接受採訪。我們問:“如何打造文化揚州?”答曰:“美其貌,護其顏,揚其韻,鑄其魂。”簡單12個字,字字珠璣,擲地有聲。

揚州歷史久矣,從春秋時代吳王築邗城開始,歷經兩漢魏晉,五代盛唐,宋元明清,民國公元。漫長的歲月,揚州經歷了“歌吹沸天”的繁盛,又飽受了“廢池喬木”的悲愴。主人對我們說:要解讀揚州的歷史,請去看一看“雙博館”吧!“雙博館”是揚州博物館和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的簡稱,建在風光迷人的人工湖邊的新城區。漫步在博物館的各個展廳裡,從那些豐富古老的出土文物中,讀到了揚州的發展歷史和文脈。漢代廣陵城的繁榮,隋唐時代南北運河開通帶來的活力,明清時代漕運暢通和鹽務興盛再度顯現出的令人眩目的繁華。在中國雕版印刷館內,通過揚州雕版肇始於唐,發展於宋元明,興於清,至今還珍藏著30萬片古籍版片的解讀,通過如今出版《四庫全書》的壯舉,我們看到了文明智慧之光如何通過印刷與閱讀廣泛傳播的經歷。如今雖然進入電腦時代、數碼時代,但古代揚州的雕版印刷功莫大焉!這裡展出的“揚州八怪書畫展”也令人大開眼界。它展現了被稱為清代“康乾盛世”時期“天下名士,半在維揚”的盛況以及他們“個性鮮明,不拘成法”的藝術風格。我們在館內還看到一尊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據說是世上僅存的3件中華“國寶”之一,其精美、昂貴以此件為最。揚州市重視文物遺存的開掘與儲存,陸續開發了唐子城南門、羅城西門、宋大城古城門遺址;以歷朝文化為主線,開發和修葺了漢廣陵王墓、隋煬帝陵、古運河、迷樓遺址以及準提寺、汪氏小苑、吳臺道宅第、盧氏鹽商住宅等古剎名園,再現了“唐宋元明清,從古看到今”和“城在園中,園在城中”的境界。我過去在讀歷代文人描寫揚州的詩文時,總感到昔日揚州繁華與美麗景觀的破敗與消失,是一種難於彌補的遺憾。而今天的揚州人在“打造文化揚州”時,用修舊如舊或索驥重建,再現這些令人遐思的人文景觀,似乎讓人們再度找到了迷失的揚州,重新體驗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揚州。

揚州美,最美瘦西湖。揚州朋友告訴我,瘦西湖其實不是湖,而是由幾條河道組成的狹長水面,其中點綴著一些島嶼,水郭江鄉,加上千百年來逐步建成的文物古蹟、亭臺樓閣、園囿花樹,在瘦西湖沿岸形成了歷代文人墨客歌詠不休的特殊景觀。在歷史上多少官宦紈絝,不正是衝著這如夢如幻的美景而“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嗎?

這次遊瘦西湖,坐上了一艘名為“康熙一號”的豪華遊船。那天有一女樂手,用揚琴彈奏各種動人的吳越曲調,一路聽歌、品茗、觀景,加上那位靚麗而非常職業的女導遊娓娓動聽的講解,確實覺得看景越多,遊興越濃。但當地的朋友卻說,遊瘦西湖最好是坐“船孃”駕駛的“小艇”,那才是真正別有風味。我前兩次遊瘦西湖,不知道有“船孃”一說。後來讀了郁達夫先生的《揚州舊夢寄語堂》和朱自清先生的《夏日的揚州》,才知道瘦西湖上有一批從事撐船職業的女人,被稱為“船孃”。這些表現揚州“水文化”的“船孃”,“以亂頭粗服,風趣天然為勝”,“撐船的姿勢也很優美”。在大力發展旅遊事業的今天,瘦西湖上的“船孃”又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坐在遊艇上看到有許多“船孃”駕駛著小艇在招徠遊客。不過今日的“船孃”已非“亂頭粗服”的女人,而是統一著裝的靚女。她們都穿顏色花白相間的緊身布服,頭上包紮著花白頭巾,風姿綽約,楚楚動人。

人們在飽覽揚州風光,大飽眼神之後,大概就想要大飽口福了。因為揚州的美食也是揚名天下的。歷朝歷代,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文人雅士,到了揚州都要談論和品嚐揚州的美食。記得曹聚仁先生的《食在揚州》一文中說到:揚州的吃,是鹽商們培養起來的。“烹飪之技,家庖最勝,如吳一山炒豆腐、田雁門走炸雞、江鄭堂十樣豬頭、汪南溪拌鱘鰉、施胖子梨絲炒肉、張四回子全羊、汪銀山沒骨魚、汪文密車螯餅、管大骨薰湯、觜魚糊塗、孔刃庵螃蟹面、文思和尚豆腐、小山和尚馬鞍喬,風味皆臻絕勝。”這些名菜,目前在揚州的大小賓館、街肆酒樓,都不同程度地得到繼承。令人難忘的還有揚州茶館。那天早上,主人請我們到百年老店富春茶社喝茶。其實這裡喝茶的方式同廣東人差不多,也是邊喝茶邊吃點心。富春茶社經營的“淮揚細點”中外馳名,這裡有三丁包、千層油糕、翡翠燒賣、蒸餃、雙麻酥餅、三丁雪梨等等,而其中最引起大家話興的則是“蟹肉湯包”。這種湯包歷史悠久,製作精良,聞名遐邇。初到揚州的人,這熱得燙手的湯包如何吃,成了一個難題。主人告訴我們:吃湯包要“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後喝湯”。不過現在又有了更先進的吃法:一個小盤託著,用吸管鑿個洞,像喝易拉罐飲料一樣,也就避免了一些麻煩。揚州美食,充盈著文化色彩,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21世紀的揚州,除了那些古老的名勝古蹟,流風習韻,我們還看到了一個新揚州,幾百萬揚州人正在打造的“文化揚州”。(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09-27)

標籤: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