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徐城北簡介

重遊什剎海

徐城北簡介

作者:徐城北

記得五六歲時,母親帶我第一次逛什剎海。從北海公園的前門進去,再從後門出來,直對面就遇到了。那是個中午,海岸上的高柳有蟬鳴,風是熱中帶涼,記得湖岸上有些臨時小飯鋪,把樹樁子插入湖水,上邊再鋪木板,顧客就在木板上吃飯聊天,並可以從縫隙下看到湖水。

青年時期離開了北京,當然也就離開了什剎海。15年後,又回來了,不久就和妻子搬家到什剎海的近旁,一住就住了13年。我住在三不老胡同,是明朝大太監鄭和昔日的王府,現在成為全國政協的一處宿舍。同院就有著名作家馮亦代,附近還住了許多著名的文化人,如侯寶林、黃宗江、蕭軍、鳳子與沙博裡夫婦等,這個地區中還有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與梅蘭芳故居,更有恭王府、醇親王府與譚貝勒府等。當然對我來說,是活人的住宅要比已經不在的大人物的住宅更親切。比如我第一次造訪黃宗江先生之前,他就在電話中告訴去的路徑:“從你那個三不老,先向東騎車,遇到第一組垃圾筒向南拐彎,再遇到第二組垃圾筒後繼續向東,等遇到第三組時,我家就在這組的北邊一點……”我在電話這頭聽著,真驚訝還有這樣的“盤陀路”。但我實踐了一兩次,很快就適應了。這地方髒是髒點,但文化是不怕髒的,髒可以認為是泥土氣息嘛。我認識的這批前輩,大多是我父母的朋友,有了這層關係,一見面馬上就熟悉。他們中許多人都喜歡京戲與民俗,於是就更讓我與他們熟得“一塌糊塗”了。他們大多已經離休或退休,我雖然是晚輩,但因為不坐班,時間上自由,所以和他們相處有方便。我的單位就在恭王府,我不坐班,往往上午先用電腦打一小時文章,然後帶著菜筐騎車上班,遇到沒事時可以扭身就走。歸途中到自由市場買些菜蔬,回家可以寫一小時文章再吃午飯。您說這日子多愜意!還有一種舒服是在晚上,記得有一年夏天有流星雨,說是某月某日夜晚12點。我們夫妻與鄰居夫妻一共4個人,從8點多鐘就結伴離開家。大家都穿著拖鞋,步行著從這個小衚衕進入另一個小衚衕,最後進入後海公園。我們順著湖岸信步,發現“釣野魚”的人還挺多,雖然他們這麼做不合法,但我們旁觀著覺得還是很好玩。我堅信這樣的話:它的確是屬於老百姓的一塊難得的人文綠水。

是老先生們先搬家離開,為的是落實政策,搬進高樓之中。但我後來去看他們時,還是非常懷念這塊有些髒的地方。我呢,晚了若干年也搬走了,搬走6年後,再度搬家,搬到北四環外去了。心中真是很猶疑,估計這樣一來,再去什剎海可就難了。不料西城區旅遊局後來找我,要我搞個講座,說一說衚衕(當然是西城區甚至是什剎海)中的文化人。我提了個請求,希望他們派個車,讓我先到這一帶走走轉轉。他們答應了,局長還親自作陪。結果這一轉可真讓我開了大眼。荷花市場大變樣了,衚衕旅遊也大發展了。特別是我發現衚衕深處增加了不少四合院式的飯館,大多裝修得相當高階,有的賣譚氏官府菜,有的則賣梅(蘭芳)府家宴。譚氏官府菜的服務員,被統稱“丫頭”;梅府的服務員,被統稱為“梅嫂”。尤其是這個“梅府”,一進大門,一側停放著兩輛老式的洋車。據說傍晚客人來時,還專有“祥子”到幾層外的衚衕口把客人接進來。當然,“祥子”會故意多轉幾個彎兒,讓客人多感受一些衚衕的氣氛,然後在餐室中落座品茶,那就有味道了。餐館的廚師多受過正規訓練,大多很能烹製“私家菜”。許多老外在海外就曉得這些餐館的名聲,到了北京先打電話預定,傍晚帶著地圖一點點找了來。甚至一些來熟了的客人,還在這裡“回請”中國朋友。這種反客為主的做法,也頗讓人深思。我還得知,高檔餐館每天通常只賣晚上一頓。我奇怪了,如果只賣一頓,服務員的工資又怎麼付?旁邊的朋友笑了:“幹半天,當然拿半天的錢。服務員多是下崗女工,初幹著不習慣,後來覺得兼顧家庭,也‘挺好的’。何況有些老闆是開了一高一低兩家餐館,服務員可以調來調去,‘高檔的’中午沒活兒,就調配到‘普及的’那兒去了。”這一番見聞真是長了學問。成片的衚衕連同其中大大小小的院落,構成了北京市不可多得的古都風貌。如果是在三環以外的高樓區,固然是鱗次櫛比、賽著雄偉的新城氣氛,但就是少了衚衕的宛轉與迴環,同時更沒了“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那種人際關係,即使有下崗者的人力資源,也肯定是開不了這樣的飯館的。

人生苦短,但我這輩子也有種幸福,就是搬家多,我一輩子在外地的時候就不少,這且不說,單講在北京住家與工作的時期,就搬家超過十次。但其中最讓人惦記與留戀的,還是這片人文綠水什剎海。

標籤: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