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黃興簡介

黃興

中文名稱: 黃興

又  名: 原名軫 又號克強 又號杞園 號謹吾 字嶽生

性  別: 男

所屬年代: 清代

民  族: 漢族

生 卒 年: 1874—1916

生平簡介

黃興簡介

黃興(1874-1916)原名軫,派名仁牧,字嶽生,號謹吾,又號杞園,別署慶午、竟武、近午、僅午。後因從事革命活動,改名興,號克強,曾化名李有慶、李壽芝、張守正、張愚誠、張愚臣、李經田,“二次革命”失敗後避居日本時又化名岡本義一、今村長藏,湖南善化(今長沙)人。辛亥革命時期的重要革命領袖。1893年入長沙城南書院讀書。1896年中秀才。1898年黃興由城南書院保送到武昌兩湖書院深造,開始接觸西方社會政治學說,關懷國家民族前途。次年10月被派赴日本考察教育。1900年春回國。戊戌維新和自立軍起事相繼失敗,開始傾向革命。1902年夏被選派赴日本留學,入弘文學院速成師範科學習。年底與楊毓麟等創辦《遊學譯編》,“專以輸入文明,增益民智為本”。旋又組織湖南編譯社,準備有計劃地譯介西方名著。1903年與留日學生500多人集會聲討沙俄侵略罪行,組織拒俄義勇隊(後改名軍國民教育會),教授槍法。不久自認為運動員,回兩湖策動反清革命。後在明德學堂任教,利用課堂講授激發學生愛國思想;物色同志,醞釀成立革命團體。11月與劉揆一等籌組華興會。1904年2月華興會正式成立,被推為會長。隨後積極聯絡會黨,運動新軍,計劃於陰曆十月十日慈禧太后生辰,炸斃在皇殿行禮的全省官吏,宣佈起義。不幸事洩失敗,逃亡日本。1905年7月下旬經宮崎寅藏介紹,與孫中山在鳳樂園會晤,共商建立全國性革命組織。8月20日中國同盟會正式成立,提議推舉孫中山為總理,被孫中山指定為庶務,居協理地位;又提議將《二十世紀之支那》移交同盟會,作為同盟會機關報。年底離日經香港潛入桂林,發展革命組織,策動郭人漳、蔡鍔反正。

1906年轉赴新加坡,協助孫在南洋各地建立同盟會分會。返日後又派劉道一、蔡紹南等回湖南運動會黨,策劃起義。年底萍瀏醴起義爆發,復派周震鱗、譚人鳳回國策應。1907年2月與孫中山、章炳麟等共同審定《革命方略》,在旗式問題上與孫中山發生爭執。為顧全大局,勵從孫意。3月因孫中山被迫離日,代理同盟會總理職務。4月離日赴香港。此時東京發生倒孫風潮,主張以黃代孫任總理。黃聞訊,堅決維護孫中山的威信,拒絕出任同盟會總理,東京倒孫風潮很快得以平息。夏季抵河內,與孫中山共謀南方起義,親自主持或參加欽州防城、鎮南關、欽廉上思、河口起義。1909年陶成章等再次掀起倒孫風潮。竭力為孫中山辯解,堅決維護孫的領導地位。1910初再赴香港策劃廣州新軍起義。11月赴檳榔嶼參加孫中山主持的祕密會議,商定集中全黨力量,在廣州再次起義。1911春與趙聲等在香港成立統籌部,任統籌部部長。4月27日黃花崗起義爆發,親率敢死隊進攻兩廣督署,傷右手。失敗後潛往香港養傷。贊成同盟會中部總會在武漢發動起義的計劃。武昌起義後喬裝赴鄂,指揮漢口漢陽保衛戰,苦戰近月,促使各省次第光復。漢陽失守,辭職赴滬,被光復各省代表推為副元帥,代行大元帥職權。得悉孫中山回國,推辭赴寧組織臨時政府。

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後任臨時政府陸軍部總長兼參謀部總長。臨時政府北遷後任南京留守,6月解職。8月被選為國民黨理事。9月赴北京與袁世凱會商國是。1913年宋案發生,一度主張法律解決。“二次革命”中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失敗後亡命日本。1915年孫在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因意見不合,拒絕加入。6月由日赴美。孫中山在敘別宴集古句書聯相贈:“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在美國積極宣傳反袁,策動各派力量聯合討袁,併為組織討袁軍出謀劃策,籌集軍餉。1916年7月回上海,與孫中山重新攜手,共商國事。10月31日因患胃血管破裂逝世。孫中山單獨署名釋出通告,主持喪務,並作祭文、輓聯,盛讚戰友才幹貢獻,慨嘆“後死何堪”。著作收入《黃興集》、《黃興未刊電稿》等。

標籤: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