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集部 > 集部精選

古文觀止讀後感(3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古文觀止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文觀止讀後感(3篇)

古文觀止讀後感1

午後溫上一壺香茗,捧讀《古文觀止》,茗香微動間,試看文壇眾生,輕叩古人閒遠之意境,自有那清涼一隅。一語觀止,道盡了這本收錄了上起先秦下至明末中國曆代文言文散文典範之作的奇書,其見證中國古文學優秀作品之燦如星辰及其波瀾壯闊的發展史。翻讀著一篇篇美文,也翻出了一張張鮮活的面容,他們攜著禮義仁智信忠孝勇和信步向我們而來。

“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完美詮釋了“士為知己者死”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於是就有了氣吞山河,感人至深的《前後出師表》。從三顧茅廬,對劉備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進而心懷天下;白帝託孤,儘管幼主毫無治世之才,卻並無半分取代之意;到因阿斗之掣肘,雖六出祁山亦無功而返,然為社稷計仍忠貞不改初心;上諫後主以情動人循循善誘,殫精竭慮以攻為守,為興蜀漢步步為營……每每出師皆抱必死之心,身前身後一如心繫朝堂,想先生文韜武略,智蓋三國,倘不以小忠大義計,只受託於人便忠至死,此番忠義,可鑑日月!

歸去來兮如陶淵明,《桃花源記》裡,他詩意紛呈地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清新美麗﹑一派祥和的世外桃源。在黑暗腐敗的東晉末朝,當能否為官一任從而造福百姓,可以施展政治抱負,只看你的家世背景時,我們這位可愛的只上任了81天便辭去官職的彭澤令,他選擇遵從內心,從此閒雲野鶴棲身田園,躬身耕作自得其樂。無論知己良朋,還是農人樵夫,都能成其座上賓﹑酒中客,那份隨和親民如他最鍾愛的大自然般樸素珍貴。因了他的高尚情操,他所推崇的迴歸田園詩意人生,即使在千年以後,依然成為人們心中嚮往不已並孜孜以求的夢中烏托邦!

自古來高官厚祿本就難拒,若說真心請辭第一人,恐非李密所屬,一章《陳情表》,字字泣訴,行行沛然。出生窮困﹑命途多舛﹑潦倒不堪,若以常理論,君主賜官怕是要感恩戴德了。偏是李密,三番五次以奉親請辭,最後還寫了感天動地的請辭奏章,連皇帝也對他無話可說,無咎可追,誰說自古忠孝難兩全,怕只是未到情深處吧!當讀到“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而報劉之日短也”時,總能為其孝心潸然淚下,感動不已。他的再三辭詔,固也有為前朝守節之志,然言由心生,若無烏鳥反哺之孝心,又豈能作出如此感人之大作呢!

每次讀《滕王閣序》,不管是其音律﹑對仗﹑辭藻,還是天文地理﹑人史典故,都能得到一份看大片的心情。只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即能將你帶回千年前那個流光溢彩﹑天人合一的午後,天才少年王勃,一身束裝風度翩翩,臨江而立借景抒懷。當他極目遠眺,天高雲淡秋水闌珊,漁舟唱出清寂斷腸,雁群驚於江山夜寒,“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是這位因才遭嫉﹑屢受打擊的天之驕子無可奈何又不屑同流合汙的感時傷懷。然並非一味沉淪,當下筆鋒又轉“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無路請纓,有懷投筆”,華麗的詞藻背後,深藏了一顆不甘寂寞的心,只是吟誦越暢快淋漓,失落越無處可託罷了。最終上天將王勃的人生永遠定格在了他最美好的氣宇軒昂的二十七歲,短暫的一生裡他才華橫溢卻又壯志難酬。我們婉惜懷才不遇給了王子安顛沛流離挫折橫生的境遇,又慶幸於鬱郁難平的子安才給出了如此瑰麗作文壯闊的絕唱。落霞孤鶩,秋水長天,仍靜靜相望,穿越千年而不老,正如永遠年輕的王勃,還有他留給後人的千古名作。

不覺翻篇到了北宋,《前赤壁賦》就這樣牢牢佔據了我的眼睛,蘇子與客泛舟遊過我的腦海。空靈飄渺的江面,載著那一葉扁舟,歡聲笑語中因烏臺詩案被貶謫的陰霾已然散盡。是啊,世間萬物皆有變與不變之兩面,若變就算是天地之大也無法更改,若不變,渺小如我亦能終我之初,那萬物又有何可羨慕的呢?萬物各有其主,若不是你該得的,一絲一毫也莫強求,只是造物主又何其慷慨,將無窮的清風明月讓你我盡情享用,徜徉其間其樂更無窮。逆境磨難又怎樣,坎坷多舛當如何,起起落落我自一笑置之。從此開荒置種,親事農桑,與漁樵雜處,為醉人推罵,漸喜於不為人識;更歡於筍鮮魚香,於清苦處悉心研製註定會流芳百世的東坡肉魚;即使在他被貶到更遠更荒涼之地,也總能苦中作樂去發現廉美的食材將之改造成美食,諸如荔枝、羊脊骨、牡蠣,並跟兒子逗樂“無令中朝士大夫告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天真爛漫狀,令人捧腹!

如果說此中歡樂給了蘇軾以豁達和樂觀,屢遭逆境又讓他始終保持著對詩畫文藝的敏感明亮,所以名篇大作更迭而出,對客觀事物規律和人生哲理的感悟更是達到了空前的高度。蘇軾又是政績卓著的好官,所到之處興水利、減稅負、開辦慈善事業和公立醫院,即使年老被貶惠州和海南,也綿綿致力於當地的水利教育民生,“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可見影響之深遠。為官一任時必造福一方心繫蒼生,低谷窘境中粗鄙野菜亦能成就其有味的人間清歡,天大的事自有那碗東坡肉頂著,這樣的東坡,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當堪稱中國政治文人之典範!

再來看《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高調做人更高調做事的范仲淹;《鄒忌諷齊王納諫》,玉樹臨風位高權重的鄒忌,由小事領悟治國大道,以其有才有度之君子風範向齊王巧妙地進諫忠言,為齊國揚風正氣,終助其繁榮昌盛;《師說》,桃李滿天下的韓愈,仍不斷學習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是向學之人心中的一盞明燈;《陋室銘》,簡陋的居室內,裝滿了劉禹錫的安貧樂道與潔身自好,何陋之有啊……通讀全篇,當我費盡周章方解其一句,千年前的三尺蒙童已然是倒背如流;縱觀全書,流芳百世的名篇裡,歷代偉人丈夫幾盡躍然紙上。我欽配這些偉丈夫,多數皆遭過常人所不能承受之難,然雖萬難,既定初心便矢志不改,終為後世萬人留下經天緯地之大文章,氣吞山河之大氣象。藝術與苦難是一對好兄弟,他們比肩奔跑,歷經時間的沉澱與打磨,愈顯其璀璨奪目,他們是不刺目之光芒,光照萬丈;他們擁不張揚之力量,力透千古。

一部《古文觀止》,浮光掠影般向我們呈現了一幅中國曆代社會斑斕多姿的畫卷,攤開一個個形形色色的故事,靈活豐滿的人物,似乎每個人總能從中找到那個與自己相似卻又飄渺的影子。相似於我們的本真如此一致,飄渺在身處這個巨大的名利場,那被不斷激起的漩渦深藏著永無止境的慾望,並將不斷吞噬迷失著芸芸眾生。或許我們可以,學古人焚香試茶,聽雨淺讀,剪一段清明時光,擷一縷雲淡風輕,放下紛繁困擾,找一找最初的`自己。無論漫步無論獨處,慢一些,再慢一些,生活本該如此。

古文觀止讀後感2

燥熱的盛夏,溫上一壺香茗,捧讀《古文觀止》,茗香微動間,試看文壇眾生,輕叩古人閒遠之意境,自有那清涼一隅。一語觀止,道盡了這本收錄了上起先秦下至明末中國曆代文言文散文典範之作的奇書,其見證中國古文學優秀作品之燦如星辰及其波瀾壯闊的發展史。翻讀著一篇篇美文,也翻出了一張張鮮活的面容,他們攜著禮義仁智信忠孝勇和……信步向我們而來。

“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詮釋了“士為知己者死”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於是就有了氣吞山河,感人至深的《前後出師表》。從三顧毛廬,對劉備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進而心懷天下;白帝託孤,儘管幼主毫無治世之才,卻並無半分取代之意;到因阿斗之掣肘,雖六出祁山亦無功而返,然為社稷計仍忠貞不改初心;上諫後主以情動人循循善誘,殫精竭慮以攻為守,為興蜀漢步步為營……每每出師皆抱必死之心,身前身後一如心繫朝堂,想先生文韜武略,智蓋三國,倘不以小忠大義計,只受託於人便忠至死,此番忠義,可鑑日月!

歸去來兮如陶淵明,《桃花源記》裡,他詩意紛呈地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清新美麗﹑一派祥和的世外桃源。在黑暗腐敗的東晉末朝,當能否為官一任從而造福百姓,可以施展政治抱負,只看你的家世背景時,我們這位可愛的只上任了81天便辭去官職的彭澤令,他選擇遵從內心,從此閒雲野鶴棲身田園,躬身耕作自得其樂。無論知己良朋,還是農人樵夫,都能成其座上賓﹑酒中客,那份隨和親民如他比較鍾愛的大自然般樸素珍貴。因了他的高尚情操,他所推崇的迴歸田園詩意人生,即使在千年以後,依然成為人們心中嚮往不已並孜孜以求的夢中烏托邦!

自古來高官厚祿本就難拒,若說真心請辭第一人,恐非李密所屬,一章《陳情表》,字字泣訴,行行沛然。出生窮困﹑命途多舛﹑潦倒不堪,若以常理論,君主賜官怕是要感恩戴德了。偏是李密,三番五次以奉親請辭,比較後還寫了感天動地的請辭奏章,連皇帝也對他無話可說,無咎可追,誰說自古忠孝難兩全,怕只是未到情深處吧!當讀到“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而報劉之日短也”時,總能為其孝心潸然淚下,感動不已。他的再三辭詔,固也有為前朝守節之志,然言由心生,若無烏鳥反哺之孝心,又豈能作出如此感人之大作呢!

每次讀《滕王閣序》,不管是其音律﹑對仗﹑辭藻,還是天文地理﹑人史典故,都能得到一份看大片的心情。只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即能將你帶回千年前那個流光溢彩﹑的午後,天才少年王勃,一身束裝風度翩翩,臨江而立借景抒懷。當他極目遠眺,天高雲淡秋水闌珊,漁舟唱出清寂斷腸,雁群驚於江山夜寒,“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是這位因才遭嫉﹑屢受打擊的天之驕子無可奈何又不屑同流合汙的感時傷懷。然並非一味沉淪,當下筆鋒又轉“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無路請纓,有懷投筆”,華麗的詞藻背後,深藏了一顆不甘寂寞的心,只是吟誦越暢快淋漓,失落越無處可託罷了。比較終上天將王勃的人生永遠定格在了他比較美好的氣宇軒昂的二十七歲,短暫的一生裡他才華橫溢卻又壯志難酬。我們婉惜懷才不遇給了王子安顛沛流離挫折橫生的境遇,又慶幸於鬱郁難平的子安才給出了如此瑰麗壯闊的絕唱。落霞孤鶩,秋水長天,仍靜靜相望,穿越千年而不老,正如永遠年輕的王勃,還有他留給後人的千古名作。

不覺翻篇到了北宋,《前赤壁賦》就這樣牢牢佔據了我的眼睛,蘇子與客泛舟遊過我的腦海。空靈飄渺的江面,載著那一葉扁舟,歡聲笑語中因烏臺詩案被貶謫的陰霾已然散盡。是啊,世間萬物皆有變與不變之兩面,若變就算是天地之大也無法更改,若不變,渺小如我亦能終我之初,那萬物又有何可羨慕的呢?萬物各有其主,若不是你該得的,一絲一毫也莫強求,只是造物主又何其慷慨,將無窮的清風明月讓你我盡情享用,徜徉其間其樂更無窮。逆境磨難又怎樣,坎坷多舛當如何,起起落落我自一笑置之。從此開荒置種,親事農桑,與漁樵雜處,為醉人推罵,漸喜於不為人識;更歡於筍鮮魚香,於清苦處悉心研製註定會流芳百世的東坡肉魚;即使在他被貶到更遠更荒涼之地,也總能苦中作樂去發現廉美的食材將之改造成美食,諸如荔枝、羊脊骨、牡蠣,並跟兒子逗樂“無令中朝士大夫告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天真爛漫狀,令人捧腹!

如果說此中歡樂給了蘇軾以豁達和樂觀,屢遭逆境又讓他始終保持著對詩畫文藝的敏感明亮,所以名篇大作更迭而出,對客觀事物規律和人生哲理的感悟更是達到了的高度。蘇軾又是政績的好官,所到之處興水利、減稅負、開辦慈善事業和公立醫院,即使年老被貶惠州和海南,也綿綿致力於當地的水利教育民生,“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可見影響之深遠。為官一任時必造福一方心繫蒼生,低谷窘境中粗鄙野菜亦能成就其有味的人間清歡,天大的事自有那碗東坡肉頂著,這樣的東坡,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當堪稱中國政治文人之典範!

再來看《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高調做人更高調做事的范仲淹;《鄒忌諷齊王納諫》,玉樹臨風位高權重的鄒忌,由小事領悟治國大道,以其有才有度之君子風範向齊王巧妙地進諫忠言,為齊國揚風正氣,終助其繁榮昌盛;《師說》,桃李滿天下的韓愈,仍不斷學習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是向學之人心中的一盞明燈;《陋室銘》,簡陋的居室內,裝滿了劉禹錫的安貧樂道與潔身自好,何陋之有啊……通讀全篇,當我費盡周章方解其一句,千年前的三尺蒙童已然是倒背如流;縱觀全書,流芳百世的名篇裡,歷代偉人丈夫幾盡躍然紙上。我欽配這些偉丈夫,多數皆遭過常人所不能承受之難,然雖萬難,既定初心便矢志不改,終為後世萬人留下經天緯地之大文章,氣吞山河之大氣象。藝術與苦難是一對好兄弟,他們比肩奔跑,歷經時間的沉澱與打磨,愈顯其璀璨奪目,他們是不刺目之光芒,光照萬丈;他們擁不張揚之力量,力透千古。

一部《古文觀止》,浮光掠影般向我們呈現了一幅中國曆代社會斑斕多姿的畫卷,攤開一個個形形色色的故事,靈活豐滿的人物,似乎每個人總能從中找到那個與自己相似卻又飄渺的影子。相似於我們的本真如此一致,飄渺在身處這個巨大的名利場,那被不斷激起的漩渦深藏著永無止境的慾望,並將不斷吞噬迷失著芸芸眾生。或許我們可以,學古人焚香試茶,聽雨淺讀,剪一段清明時光,擷一縷雲淡風輕,放下紛繁困擾,找一找比較初的自己。無論漫步無論獨處,慢一些,再慢一些,生活本該如此。

古文觀止讀後感3

燥熱的盛夏,溫上一壺香茗,捧讀《古文觀止》,茗香微動間,試看文壇眾生,輕叩古人閒遠之意境,自有那清涼一隅。一語觀止,道盡了這本收錄了上起先秦下至明末中國曆代文言文散文典範之作的奇書,其見證中國古文學優秀作品之燦如星辰及其波瀾壯闊的發展史。翻讀著一篇篇美文,也翻出了一張張鮮活的面容,他們攜著禮義仁智信忠孝勇信步向我們而來。

《古文觀止》中的文章,總共可是兩百餘篇。但正是這兩百多篇文章卻洋洋灑灑留下了幾千年的歷史軌跡,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興亡,記錄了眾多賢哲的襟懷抱負。我們讀書讀人,就要讀氣動山河的文章,要讀有偉大抱負的英雄。我鍾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這些偉丈夫走得更近些,想領略他們的胸襟和氣度,想從中探知為什麼在往事逾千年的今日每當我們讀起這些篇章的時候心絃總是跟著他們的思想而抖動。我讀這本書,如同跨入了中國古籍文化的絕美殿堂,觸目所見,所有作品,都煥發著奇光異彩,閃耀著真知灼見,叫人愛不釋手,越讀越感到意蘊無窮。它們給予我們以啟發,訴說著千古流傳的真理。我異常喜愛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陳情表》、王勃的《滕王閣序》、魏徵的《該大宗十思疏》和方孝孺的《深慮論》等等。這些名篇中不僅僅包含了許多哲理,對我們的人生更是有很大的啟發。

“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完美詮釋了“士為知己者死”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於是就有了氣吞山河,感人至深的《前後出師表》。從三顧毛廬,對劉備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進而心懷天下;白帝託孤,儘管幼主毫無治世之才,卻並無半分取代之意;到因阿斗之掣肘,雖六出祁山亦無功而返,然為社稷計仍忠貞不改初心;上諫後主以情動人循循善誘,殫精竭慮以攻為守,為興蜀漢步步為營。先生每每出師皆抱必死之心,身前身後一如心繫朝堂,想先生文韜武略,智蓋三國,倘不以小忠大義計,只受託於人便忠至死,此番忠義,可鑑日月!

歸去來兮如陶淵明,《桃花源記》裡,他詩意紛呈地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清新美麗﹑一派祥和的世外桃源。在黑暗腐敗的東晉末朝,當能否為官一任從而造福百姓,可以施展政治抱負,只看你的家世背景時,我們這位可愛的只上任了81天便辭去官職的彭澤令,他選擇遵從內心,從此閒雲野鶴棲身田園,躬身耕作自得其樂。無論知己良朋,還是農人樵夫,都能成其座上賓﹑酒中客,那份隨和親民如他最鍾愛的大自然般樸素珍貴。因了他的高尚情操,他所推崇的迴歸田園詩意人生,即使在千年以後,依然成為人們心中嚮往不已並孜孜以求的夢中烏托邦!

自古來高官厚祿本就難拒,若說真心請辭第一人,恐非李密所屬,一章《陳情表》,字字泣訴,行行沛然。出生窮困﹑命途多舛﹑潦倒不堪,若以常理論,君主賜官怕是要感恩戴德了。偏是李密,三番五次以奉親請辭,最後還寫了感天動地的請辭奏章,連皇帝也對他無話可說,無咎可追,誰說自古忠孝難兩全,怕只是未到情深處吧!當讀到“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而報劉之日短也”時,總能為其孝心潸然淚下,感動不已。他的再三辭詔,固也有為前朝守節之志,然言由心生,若無烏鳥反哺之孝心,又豈能作出如此感人之大作呢!

不覺翻篇到了北宋,《前赤壁賦》就這樣牢牢佔據了我的眼睛,蘇子與客泛舟遊過我的腦海。空靈飄渺的江面,載著那一葉扁舟,歡聲笑語中因烏臺詩案被貶謫的陰霾已然散盡。是啊,世間萬物皆有變與不變之兩面,若變就算是天地之大也無法更改,若不變,渺小如我亦能終我之初,那萬物又有何可羨慕的呢?萬物各有其主,若不是你該得的,一絲一毫也莫強求,只是造物主又何其慷慨,將無窮的清風明月讓你我盡情享用,徜徉其間其樂更無窮。逆境磨難又怎樣,坎坷多舛當如何,起起落落我自一笑置之。從此開荒置種,親事農桑,與漁樵雜處,為醉人推罵,漸喜於不為人識;更歡於筍鮮魚香,於清苦處悉心研製註定會流芳百世的東坡肉魚。即使在他被貶到更遠更荒涼之地,也總能苦中作樂去發現廉美的食材將之改造成美食,諸如荔枝、羊脊骨、牡蠣,並跟兒子逗樂“無令中朝士大夫告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天真爛漫狀,令人捧腹!

再來看《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高調做人更高調做事的范仲淹,《鄒忌諷齊王納諫》,玉樹臨風位高權重的鄒忌,由小事領悟治國大道,以其有才有度之君子風範向齊王巧妙地進諫忠言,為齊國揚風正氣,終助其繁榮昌盛;《師說》中桃李滿天下的韓愈,仍不斷學習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是向學之人心中的一盞明燈;《陋室銘》,簡陋的居室內,裝滿了劉禹錫的安貧樂道與潔身自好,何陋之有啊……通讀全篇,當我費盡周章方解其一句,千年前的三尺蒙童已然是倒背如流,縱觀全書,流芳百世的名篇裡,歷代偉人丈夫幾盡躍然紙上。我欽配這些偉丈夫,多數皆遭過常人所不能承受之難,然雖萬難,既定初心便矢志不改,終為後世萬人留下經天緯地之大文章,氣吞山河之大氣象。藝術與苦難是一對好兄弟,他們比肩奔跑,歷經時間的沉澱與打磨,愈顯其璀璨奪目,他們是不刺目之光芒,光照萬丈;他們擁不張揚之力量,力透千古。

一部《古文觀止》,浮光掠影般向我們呈現了一幅中國曆代社會斑斕多姿的畫卷,攤開一個個形形色色的故事、靈活豐滿的人物,似乎每個人總能從中找到那個與自己相似卻又飄渺的影子。相似於我們的本真如此一致,飄渺在身處這個巨大的名利場,那被不斷激起的漩渦深藏著永無止境的慾望,並將不斷吞噬迷失著芸芸眾生。或許我們可以,學古人焚香試茶,聽雨淺讀,剪一段清明時光,擷一縷雲淡風輕,放下紛繁困擾,找一找最初的自己。

無論漫步無論獨處,慢一些,再慢一些,生活本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