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集部 > 集部精選

古文觀止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文觀止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文觀止讀後感

古文觀止讀後感1

我本人一生有兩大巨集願:一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是集萬卷書,識萬里路。我距實現這兩個願望的時間還很遙遠,甚至要延續至來世才有可能完成。但我並不覺得這兩樣目標是好高鶩遠,他們值得我用畢生去追逐,帶著敬重與苛求,攜手興趣與快樂,正所謂翻一頁紙知三生事,當作者鋪紙提筆時,就是在創造一個世界。用那薄紙漢字堆疊起的世界,埋藏著無數的悲與喜、榮與枯,甚至隻言片語,就會被帶去領略穿越千年的時光。

還記得在我總角之年,收到了人生中第一部屬於自己的書籍,那是崇文書局版的《古文觀止》。墜在手中的感覺:樸實、厚重,這是我對“知識”二字的第一次認知,也是對“文化”二字的第一次理解意識,對“歷史”二字的第一次探尋。隨著年齡與學識的增長,逐漸明白了什麼是“正蒙養而裨後學,厥功豈淺鮮哉”的好讀物。其選文博徵春秋佳策,上起周代,下至明末,風格多種,體裁多樣。所選文廣泛,頗給人以啟發,其以《鄭伯克段於鄢》為首篇,講述了鄭莊公與共叔段之間的糾葛,其弟共叔段多次越禮,大臣多次勸諫莊公早作決斷,然而莊公卻以“多行不義,必自斃”(上句出於此)為理由,終使段野心滋長,起兵奪權,最後造成了兄弟之間的兵戎相見的結果,所以史官以“克”相言,而隱不忍言之事。我想,編者以此開篇,即為申明聖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倫理。

有時,我無比慶幸,自己的啟蒙時期,可以浸潤千年時光之中,與帝王將相打交道。於是,從那時開始,我對久遠的過去,塵封的詞句有了溝通的興趣,也可以說是摸索著讀盡百十篇古文後,它給予我一個寡言的世界,沉默的星空,讓一個毛躁的孩童學會了思考,儘管想的只是古往今來的不同,先賢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再次閱覽《古文觀之》後,於我最深之體會便是:天道輪迴,興衰尋常,仁德相輔,宿命可張。如今的人類在很大程度上戰勝了飢餓、災荒後,更重視起了精神世界的構築,如何將“現代智愚”過渡到“現代智慧”的需求,就變得極為迫切。那麼如何過渡呢?答案即讀書,讀好書,這是一件急不來的事,因而只有潛移默化,慢慢改變,注意:不要太具有功利性,在因上使力,在果上隨緣便是這個道理。於是,我讀過的詩,去過的遠方,在書中徜徉過的美景,都將融入我的靈魂。

曾經有人這樣問我,你讀那麼多書是為了什麼?說實話,我真的不知道,因為我不需要用知識去裝潢自己的閱歷;我不需要用書籍去增添自己的魅力,無他,只一句便可回答,請君莫羨解語花,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果真的要尋求一個答案的話,孔子曾對此下過最好的詮釋: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總之,閱讀是我生活的最大樂趣。

當然,讀了這些書並不能馬上改變我們的生活,但可以改變我們的視野。我立志要在少年時期成為孔子口中所定義的“通人”。何為“通人”,即通讀書籍一千卷,吾輩當秉承先賢之意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倡議,隨著手指捻過的一年年時光,一點點的智慧,一本本書籍,都將成為繚繞於你靈魂的清香,都將會被回憶渲染為溢彩流光。

古文觀止讀後感2

在我國燦爛豐富的文化遺產中,散文有著同詩歌一樣悠久的歷史。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無數傑出的散文家都以其絢麗多彩的散文著作反映著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些兼具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的優秀散文,被歷代的許多學者重視、研究乃至最後編撰成冊。《古文觀止》歷經三百年的滄桑,從浩如煙海的選本中脫穎而出,其聲譽更是遠播海外。

《古文觀止》共選取從先秦至明末的短小精悍的佳作共二百二十二篇。其得名於《左傳》中《季札觀周樂》,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觀賞反映虞舜盛德的舞蹈時,情不自禁地感慨道:"觀止矣,若有它樂,吾不敢請已。"季札認為這組樂舞已經達到了舞蹈的最高境界,其他的就沒有觀賞的必要了。而吳楚材、吳調侯兩位編者也認為他們所選的古文均為上乘之作,故取名為"觀止"。

回溯到先秦至明朝的歷史時空,從欣賞溫馨祥和的世外桃源"黃髮垂髫,其怡然自樂"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暮秋勝景;從聆聽急雨、密雪敲擊竹瓦所生的清絕之音到"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從感嘆"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到"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的人生體驗……讀《古文觀止》讓我感受古人智慧的力量,體驗穿越時空的對話,步入一段又一段愉快的古典文化之旅。

《陳情表》中的李密,一亡國賤俘,家境清貧,沒有俸祿,生活艱苦。但他敢於逆龍鱗,拒徵召,實屬不易。他之所以敢如此行事,就是因為含辛茹苦撫育他成人的祖母,如今臥病在床,無人伺候。“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正是因為他能夠把親情看得至高無上,以對祖母的孝心來顯示對君王的忠心,因此,他也能夠讓標榜“以孝治天下”的皇帝深深地感動,從而“辭不就職”。

曾經我會為文言文裡生僻字詞,複雜語法而困擾著。直到遇到了《古文觀止》,一開始原文晦澀難懂沒有耐心讀下去,但藉助翻譯堅持下去。讀完以後,文言文對我似就不那麼可怕了。慢慢發現,文言文不是祖宗留下來的"考試噩夢" ,而是一個寄託著許多文化瑰寶的載體,那些紛繁複雜的語法只是這朵玫瑰莖上的刺。那些文字裡有分分合合的`朝代更迭,有潔身自好的知識分子情懷,有性情中人對國的一片赤子之心,有春去花下飄落的幾句人生感慨。過去的我,漸漸被語文的魅力折服。原本不擅長語文的我不知不覺間喜歡上語文,其實,不僅僅是語文這門學科,更是它所傳承的中華傳統文化。古文中的美景佳人,閒情軼事,讀來怎不令人神往。穿越時空去感受另一個時代,理解另一個人的悲歡,怎不令人快哉?

所幸遇到《古文觀止》,讓我青春和語文的交集不再等同於考卷上鮮紅的數字。

讀一本好書,讓我們獲得前人的感受,讓我們來一次跨越千年的旅行,讀一本經典好書吧!

古文觀止讀後感3

偶爾聽見老師說《古文觀止》是本不錯的書,我便纏著媽媽買了,但買回之後卻大失所望,那一個個認不得的字,那一句句看不懂的文言古句,讓我不知從何讀起,更是讓這本書一度被我所遺忘,直到某日,無意翻開這本蒙塵已久的書,細細品味一番,雖說依舊看不懂那深奧的文言文字,但那譯文所講述的一個個故事卻是讓我大感興趣,特別是“曹劌論戰”一文。

在“曹劌論戰”中,最吸引我的除了曹劌不費吹灰之力以少勝多戰敗齊國以外,便是他與魯莊公的那番交談,特別是在魯莊公質問他:敵強我弱,兵力懸殊,我們可能勝利嗎?的時候,曹劌並未直接回答,而是問魯莊公,他所做之事是否會讓百姓願意為他打仗。他這一問,抓住了任何一個帝王都愛面子的特點,讓魯莊王不得不用各種事件來證明自己愛百姓,以至於百姓會真心誠意隨其作戰,而曹劌就是在這時取信於魯莊公,讓其相信自己是為國存亡而來覲見,從而獲得出戰的機會,在戰時大放異彩。“曹劌論戰”讓我看到了一個機智而心思縝密的人,讓我在敬佩他的同時也學會了很多。而除了曹劌論戰,《古文觀止》上一些我聽聞已久的名篇也吸引著我。

《陋室銘》是唐代名家劉禹錫的傳世大作,也被收錄進了《古文觀止》中。這篇文章僅僅八十一個字,卻寫出了劉禹錫那潔身自好的高尚品質,就如周敦頤的《愛蓮說》中的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一樣,那《陋室銘》中字句句間都流露著劉禹錫的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懷,特是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好像就是再向那些在他落魄時落井下石的人說著“我劉禹錫就算住在這裡破舊的小茅屋之中,也不會放下尊嚴與你們這群人同流合汙!”而這也讓我在對劉禹錫的《陋室銘》大加讚揚時,也對面前抱著的這本我原本不太放在眼裡的古文言文,書產生了極大地興趣與好感,對於它的“身世”我也有了瞭解,他是從一對以教書為職的叔侄吳楚材與吳調侯編著的,雖然只是編著,但正因為有了這樣一本書,才讓我對古文產生了興趣。

《古文觀止》中名篇眾多,名句也眾多,但我最愛的還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的“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這話語中透露著王羲之對世態炎涼,時間飛逝的感慨,讓我也受益匪淺。

《古文觀止》,文有十二卷,卷卷引人入勝,拿起而不想放,讀之而不想停,篇篇都是古人智慧之精華,句句都是做人的道理,每讀其文,品其語之後,都會懂得很多,更讓我明白了通往人生目標的路上只有坎坷,而越過坎坷的方法,除了多經歷,還要多讀書以明志,我看中了《古文觀止》,不知您意下如何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