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國學小說

讀《紅樓夢》有感(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紅樓夢》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紅樓夢》有感(15篇)

讀《紅樓夢》有感1

書,是人類通往成功的道路;書,是清新的風,吹散我們心中的憂愁;書,是一把金鑰匙,為我們開啟知識的大門。書是最美好的!

我是一個不常看書的人,但是隻要我發現一本感興趣的書,它就“完”了,我一定會把它“吃幹抹淨”。這不我找到了一本好書,這書大家都很熟悉,它就是——《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架構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

這本書自從二年級就擺放在我的書架上,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介紹了這本書,我才從書架上拿下了滿是灰塵的它,只見書上覆蓋了厚厚的一層灰,要是灰再厚一點連書上的“紅樓夢”三個字都看不到了,我吹了吹書上的灰,打開了塵封已久的《紅樓夢》,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插圖。哦!原來這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啊!我認真的看著,可是腦子裡連他們的名字也記不住,我乾脆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畫一個人物關係結構圖,果然,有了這幅圖瞭解內容就簡單多了。

我漸漸沉浸在書中,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林黛玉,學著她的語氣說話,那聲音嬌滴滴的,我聽的都頭皮發麻,但是不能太有意思!後來,媽媽發現了我只看書,不完成作業的壞習慣,就每天放學後在家門口等著我乖乖的把書上交後再去寫作業。但媽媽還是機靈不過我,後來我每天放學後就急忙狂奔回家,給媽媽來一個出其不意,放下書包拿出書就衝進廁所,一呆就是半個多小時,每次媽媽都會敲敲廁所的門提醒我快出來,有一次甚至開玩笑說:“你是不是掉進茅坑裡了?”我聽見了,面上很糗,只得從廁所出來。

這時候,媽媽跟我說每天下午我作業寫完就可以看書,我高興極了每天下午趕緊寫完就抱起書來看。媽媽告訴我,看書要手裡拿著筆,看到好詞好句,重點句子要畫出來。按照媽媽的'方法,書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符號,這似乎是我看書的證明。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書裡最可憐的不過是迎春了,爹不疼娘不愛,丈夫還對她家庭暴力,性格逆來順受,但她也為了不讓別人看不起她而努力奮鬥,可是結果卻不盡人意,她一直在努力也在一直被拋棄著。

看了這本書我真切地體會到了當時黑暗社會的腐敗,讓寧榮二府從“金滿箱、銀滿箱”到“陋室空堂”。這驚人的變化使我震驚。

《紅樓夢》不只是一部文學著作,它還是一部沉重的歷史,記載了人間悲歡離合。

讀《紅樓夢》有感2

早就想了解一下我國的四大名著了,那就先從《紅樓夢》開始吧。

對於第一次捧起那本散發著淡淡墨香的《紅樓夢》時雖說不是瞭解很深,但是相對於其他名著的瞭解來說,還是可以的。

第一次接觸的是被拍成電視劇的《紅樓夢》,記得當時還是很有興趣的,想了解林黛玉的才華、薛寶釵的胸懷、賈探春的性格、王熙鳳的潑辣。。。。。帶著這樣的好奇心,把《紅樓夢》看完了。但是,不知過了多久,突然覺得應該好好的看書上的原作,這樣才能真正瞭解其中所蘊含的種種意義。

第一次捧起那本散發著淡淡墨香的《紅樓夢》時,有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想把它徹底看明白。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儘管看過了,但是書中有的描述還是演員不能及的,還是被書中所描述的傳奇故事所吸引。

既然描寫的那麼好,其中的一些經典場景當然讓我難忘。如,黛玉葬花、湘雲醉臥、晴雯撕扇、寶釵撲蝶、寶玉捱打等等

我最喜歡黛玉葬花這個場景了。這個場景不僅把林黛玉的性情描繪得栩栩如生,而且也為讀者刻畫了一個自愛自憐喜愛花的一個林黛玉。林黛玉是很愛惜花的,覺得花落以後埋在土裡最乾淨,也可以看出林黛玉對於美與他人有不同的獨特見解,她也寫了葬花吟,以花喻自己,把賈府及整個封建的社會比做汙濁,她不甘沉滅,又無力擺脫封建惡勢力。憐花就是憐自己,她看到鮮花的凋零就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將來。這首葬花吟也是其中最悽美的詩歌之一。

林黛玉在賈府中,雖有寶玉的照顧,賈母的.疼愛,但按照當時的禮教觀念,畢竟是外孫,寄人籬下的滋味還是有的,父母雙亡,無人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性格的悲觀,總覺風刀霜劍嚴相逼,自憐之心常在,見落花而感身世,不覺滿目淒涼。

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看了很讓人心疼,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他們最後並沒有在一起。但是,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更幸福的,他們會彼此記得對方,記住他們悽美動人的故事。其實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憶,是唯一。

總之,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很多,不僅僅是閱讀上的滿足,也使我進一步瞭解了當時的封建社會,還是比較有收穫的。

讀《紅樓夢》有感3

人生若只如初見。初見時,翩若驚鴻,宛如游龍。如蝶舞般曼妙輕盈,似夏花般明媚燦爛。那驚鴻一瞥的一池春水在心間盪漾,慢慢散開,輕輕瀰漫……初見,只是不經意相遇,便宛若前世相識。——題記

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是我們心中一個美好的期許。寶玉,黛玉,他們何又不想回到初見?

或許帶著一份感念過往,心許一份對美好的憧憬,這樣的日子會過得不至於悲悲慼慼,哀哀怨怨。悲切、哀怨能瞬間把西風吹成東風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人生的道上有時除了美好,還有份無奈。人生如此,愛情如此,相遇如此,相離亦是如此。

都說喝下奈何橋上孟婆的那碗湯,前塵往事會忘得一乾二淨。可是,有幾個人願意喝下那碗湯,願意去忘卻那份久違的過去呢?寧可幾生幾世的糾葛,也不願生生世世的忘卻。誰都不知道當初的相遇會換來此生的痛,如果真的都知道這樣的結果的'話,會有幾個願意開始呢?

人生若只如初見。微笑,始終沒能凝固在緣盡那一刻。黛玉凝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尋覓著,往昔的眷戀。他又怎會知道,她心裡的痛?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有時也換不來今生的一次擦肩。我們誰都知道天意如此,並不是一切隨著我們的意願能改變的。不變的是模式,變動的是情感。如若一切都能回到起點,我想我們誰也不願意去觸及太多的悲哀,都願意把所有的快樂留住。但是,人生沒有假設,愛情沒有如果,歲月沒有一成不變,時間不會永遠駐留在某個點……

葉子的離開,到底是樹的不挽留,還是風的親切召喚,我們誰也說不清。這,或許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結果,是一種落葉歸根的自然現象,誰也無法去阻攔,誰也阻攔不了。《紅樓夢》中的愛情,即便也是這樣,或許在沒有相遇的時候,已經想象好了萬種不期而遇邂逅的美好期盼;在相遇的最初,肯定想象著以後的萬般美好,誰也沒有想過會怎樣結束這段愛情。所以,人生若只如初見,或許一切是美好的,但又或許一切是不完整的。這樣的人生看起來唯美,但這樣的人生的太過完美,有時也會覺得失去了該有的一種曲折美的樂趣。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又怎樣呢?沒有經歷滄海的時候,我們會知道難為水嗎?沒有經歷除卻巫山的難時,會知道不是雲嗎 “執子之手,與之偕老”,誰都喜歡的一份完整,誰都向往的一份安寧。這樣的愛情,誰又不會去向往呢?

感念生命裡的所有精彩,感念愛情裡的所有美好。讓記憶停留在那份美好的時間裡,少份糾葛,多份豁達。如果,什麼都人生如若初見,或許生活也缺了份韻味。人生的道上,不許我們有太多的假設,記住所有的溫馨,隱藏所有的陰霾,這或許就是一種快樂。

讀《紅樓夢》有感4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淚?

一一題記

猶記得,這麼一句話“你身體裡的每一顆原子都來自一個爆炸了的星球,形成你左手的原子可能和右手的來自不同的星球,這實在是我所知物理學中最富詩意的東西,你的`一切都是星辰。”我想著,這一句話與寶玉黛玉的前世有幾分相似。不知不覺中,本是陌生的事物慢慢熟悉,從而締結盟約。

猶記得,曾看到義大利旅遊局的一句宣傳語-----------“行走,是為了找回你自己”時拍案叫絕。的確,人生是一條馬拉松賽道,每個人都在奮力向前跑,可是到頭來,我們卻丟失了自己的信仰。我想著,這也是寶玉與黛玉一生的寫照,為擺脫束縛而努力,可在封建社會下又顯得是那麼無助。

猶記得,電影裡曾有這麼一句話“黃泉八百里,曼珠花遍地。花開一千年,葉落一千年,花葉,生死永不見。”我想著,花代表黛玉,葉代表寶玉,縱使曾經美好,輝煌,可卻也陰陽相隔,不如路邊野花平淡樸實,卻安然自在。

曾幾何時,手捧著那本彩繪注有拼音的《紅樓夢》,只是被其中精妙絕倫的建築及偶爾冒出的趣事所吸引。上了國中喜歡上了那賈府的輝煌,鳳姐的直爽,賈母的選擇性善良,寶玉的忠心,偶爾也憐愛著孱弱的黛玉,心疼她的懂事,寄人籬下,卻又佩服她在封建禮儀的社會下依舊勇敢。再讀時,已多了幾分淒涼,大宅的輝煌對映著人性的冷淡,賈環等一系列人的嫉妒心理讓人更加心寒,似乎大宅的溫暖也只有這幾個孩子了,當封建的枷鎖來臨時,他們的反抗卻又如此無助,結局也是一句“悽悽慘慘冷冷清清”。時曾想起,若黛玉寶玉不出生在這般富貴人家,只是尋常人家,恐怕結局便為“寶玉耕田,黛玉織布,膝下兒女雙全,屋上炊煙裊裊。”可惜一切皆為如果,銜玉而生,註定不再平凡。黛玉的身子,身在平凡人家,註定紅顏薄命。

偶有幾時,敬重曹雪芹先生,賈府繁華輝煌,細緻穿插描寫,的確不易;繞口難懂的關係,也一一梳理清楚;每一個人物活靈活現,似是個真真人兒。卻也有幾時,多加怨恨,黛玉已為寶玉流了那麼多淚,前世的債也已還清,為何還要二人分開,家族敗落呢,到了黛玉離世寶玉出家早已是淚溼滿書,不忍再讀,也終於明白那把辛酸淚。

這世間總也是世事無常,願身邊的你我有著信仰,當太陽初升時,毫不猶豫的向前衝。

也願: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你我從容如初,不負韶華

讀《紅樓夢》有感5

一本《紅樓夢》讓我瞭解了社會各層人的心理。鳳姐兒是個當家管事的主,事事都口無遮攔,對下人婢女呼呼喝喝,非打即罵,對賈母賈老婦人則是服服帖帖,典型貴夫人的形象。寶釵之兄,薛蟠則是一個紈絝公子哥,吃喝嫖賭,樣樣不差。在所有人物中,個性最鮮明的便是那三進大觀園的劉姥姥。劉姥姥可謂是個名人,他這人反映了當時社會最底成人物的形象,附庸權勢,可謂是八面玲瓏。他這人善於編故事,和賈姥姥講故事,才講到火,賈府裡便著了火,他心一驚,但他語峰一轉,便又把那老太太說得呵呵笑。看!腦袋瓜轉的多快啊!

我最喜歡的一個章節便是《黛玉葬花》,大觀園裡桃花落了一地,被寶黛二人看到,二人認為花落在地上,很髒,誤了這花的美豔,寶玉便覺得,花落在清溪中最美,便把花一把把撒進了溪中,而黛玉卻認為,這水乾淨,可到了外面就不乾淨了。他覺得花須埋進土裡,才幹淨,便荷著花鋤拿著錦袋,把地上的花放進袋中,埋進土裡,黛玉可是個多愁善感的'人,想到自己的親人都已死去,自己又在葬花,便哭著道:“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好一位病美人啊!

我不得不佩服曹雪芹這位作者,他將這個社會各個層次的人都在這一賈府中,呈現出來,寫了這賈府從興盛到落敗的點點滴滴,這紅樓之中可謂說,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小版,有時我也會想:要是黛玉不那麼憂鬱 ,多愁善感,把自己的書香氣息散發出來,一切相好方面想,是不是早就和寶玉雙宿雙棲了?但寶釵如何又是結局悲慘呢?紅樓“社會”獨自有他的特質,後人也只能長嘆一聲了。

讀《紅樓夢》有感6

《紅樓夢》作為古代文學之巔峰,便涵蓋了所有小說應該具備的良好素質,豐富的故事情節,深厚的文化底蘊,細膩的文字描寫,鮮活的人物形象,以純熟精妙的筆法為我們展現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同時,也揭露了社會百態。

《紅》用一種帶有玄幻色彩的開頭,巧妙地設下了由一塊石頭引發的三世恩怨。小說處處有伏筆,例我們初看寶玉出世時,不要那金書玉帛,不要那兵戎鐵馬,偏生選擇了女孩子家家使用的玩意兒,便可粗略猜出他的性格。

小說的細節描寫更是令人驚歎,單是黛玉進賈府這一事,就把熙鳳等人的性格描繪得淋漓盡致。王熙鳳,作為古代社會的女強人,有著精美絕對的容顏和狠毒足夠的心腸。而她,也是間接導致賈府腐敗的原因之一。要說賈寶玉身邊的女子,且不談那金陵十二釵的正冊,單是他的丫鬟,襲人就足夠了。襲人長伴寶玉左右,似乎是最懂得他心思的。我想她定是一個善解人意,溫柔婉約的女子,哪曾想曾在一本評析上,看見她是那尖酸刻薄之人,從她的名字上就可以略知一二(一說襲人是因為姓花,寶玉取自花氣襲人知驟暖)。我心底也疑惑,不知究竟該給她下個什麼定義。只是從心底,並不厭惡這個身世可憐的女子。

薛寶釵作為故事的核心人物之一,作者自是花了大量筆墨在她身上。她出身優越,大方得體,知書達禮,無一不彰顯著一個完美女性所應有的`所有特徵。她生得珠圓玉潤,她眉目含情,怎奈如此佳人美景,卻得不到寶玉的真心憐愛,便是平白娶了這位美人兒,也百般不願。

是的,有因才有果。賈寶玉無法接受寶釵,是因為心裡已有了一個林黛玉。黛玉瘦弱,不似寶釵豐腴,卻另有一番風味。她雙瞳如剪秋水,乃至見寶玉一見,便不由得給她取了個顰顰作為字讚美她萬千風韻。然,黛玉並不是我喜歡的型別,她多疑、善妒,常常諷刺他人,言語之間充滿了一股清傲之味,彷彿就是那冬日裡一株梅,高潔傲慢。這僅是我個人拙見,並不能遮掩她的種種光芒。她才華過人,完全顛覆了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她好勝,她骨子裡帶著一份叛逆。她偷看被禁的《西廂記》,她是曹雪芹筆下無與倫比的女子,她勇於突破,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她彷彿就是天上那一隻落單卻又倔強飛翔的雁,永久地飛翔。文壇不會再有下一個林黛玉,不會再有這樣一個美得令人以為從天而來的女子,懷揣衝破禁錮的心,守候著自己的愛情。作者借這個人物形象地表現了自己想要改變封建社會制度的美好願望。只是小說的結局不免給人一種淒涼的感受

《紅樓夢》裡佳麗無數,我最喜歡的要數史湘雲。她也有著如黛玉一樣的家世背景,卻不如她叛逆,但也不成日憫人悲天,暗歎自己抱怨他人。她豁達,她樂觀,她不拘小節。她可以是醉臥芍藥傾眾生的美貌女子,也可以是身著男裝的率性孩子,也會是巧妙對聯的枕霞舊友。喜歡她,更是因為她的才情,喜歡她說的拋書人對一枝秋。

而,前期營造的美好氛圍被一點點打破,黑暗的社會與人情世故終是沒有放過他們。賈母縱是疼愛黛玉,也狠得下心。寶玉與寶釵大婚當日,她一人獨守病榻淚盡而死。我想,她死前,一定帶著對寶玉無盡的怨與愛,惆悵地離開。只可惜紅顏薄命。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對《紅樓夢》進行研究,對這本名著的解讀也各有不同,從我一個國中生的角度來看,除了寶黛的愛情主線以外,這本書對社會的批判也有所感受。我想,我從這本書得到的,是不要墨守成規,要衝破別人給予你的牢籠,努力去掙脫那些羈絆你的,為自己的未來所爭取。我沒有辦法改變這個社會的狀況,但我想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改變自己。

賈、史、薛、王四大家族的興衰榮辱,在作者筆下逐漸成形,每一步都蘊含伏筆,每一件事都不是空穴來風,最後的結局,既是沒有放過書中的人物,也沒有放過讀者。我們的心情隨著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而起起伏伏,最後如同一塊石頭,砰然落地。於是開始思考活著的意義。很久,我都無法明白,我們究竟是為了活著而活著,還是為了死去而活著。

那傾國傾城的貌,那多愁多病的身,那美玉無瑕,那閬苑仙葩,也終會成夢,一場千古流傳的紅樓之夢。

讀《紅樓夢》有感7

《紅樓夢》,這個耳熟能詳的書名,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這個含笑的悲劇打動了多少讀者的心,縱使讀過幾遍,仍舊覺得其中有說不盡的傳奇。

曹雪芹生在貴族家庭,卻不曾想到家族走向沒落是何等的悲涼與悽慘,年幼的他卻親眼目睹了這一切,對封建統治的沒落有著切身的體會,便以自身為原型創造了這個經典---《紅樓夢》。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開篇明義,道出了悲的結局。讀罷紅樓,有種辛酸感,不知是為黛玉傷感,還是為寶釵憐惜?註定的悲劇,實在難過。

林黛玉,這個生得傾國之貌,,才華橫溢,多愁善感的女子,到今天已經成了“愛哭,虛弱”的代名詞,她的母親早亡,父親後來病故,家道中落,只得寄住在賈府,便認識了榮國府的嫡派長孫---賈寶玉,這個大家庭中的寵兒。黛玉的性子抑鬱,所以“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這樣的性格也導致了她看待事物的消極和被動,她生在那樣的時代,總是希望理想化的,可現實總是背道而馳,縱使她是善良的,但她沒有看清楚自己的地位,使得和寶玉那麼純潔的愛也不能有一個好的結局,落得那樣的下場。

賈寶玉,這個受盡萬千寵愛的公子,出生時嘴裡含塊玉,是賈府的寶貝,曹雪芹給他的評價是“情不情”三個字,道出了他的一生,他是叛逆的,偏僻而乖張,他認為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任何事,主張平等待人。他和黛玉深深愛著對方,他們之間擁有著最純潔的愛,卻不得善終,娶了寶釵為妻,之後便出家,也是悲劇下場。

還記得其中一篇《黛玉葬花》,黛玉善良,憐惜花兒,認為花落下後埋在土裡最乾淨,所以,想讓花兒裝在絹袋裡,用土埋上,日久隨土便化了。她寫了葬花詞,以花比喻自己。“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詞中透著淡淡的憂傷,成為小說中最經典片段之一,令人過目不忘。

在這本書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幾代人的命運沉浮,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世態人情,值得我們去反覆品味,反覆咀嚼,閱讀《紅樓夢》也對提高我的文學素養有著很大的幫助,這部小說百看不厭,不枉為古今中外的一大經典,流芳百世。

讀《紅樓夢》有感8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用優美細膩的文字描繪出一個個鮮明生動的人物,讀過一遍我就記住了寶玉和黛玉的名字。

賈寶玉在他父親的眼裡是叛逆,不喜歡讀書的"壞孩子",他尤其是厭惡八股文,從內心鄙視和牴觸所謂的`功名利祿,所以父親認為他是不求上進的孩子。我卻不這麼認為,他和朋友開設海棠社吟詩作對,一步一步地壯大詩社,到後來他們一起重建桃花社,我發現寶玉是一個愛學習、有上進心的人,這種精神值得我學習。

我也喜歡林黛玉這個角色。她很有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覺得,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必須全面發展,將來才能立足於社會。我們都是中國好少年,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未來的棟樑之才,要有青松一般堅韌不拔的高尚品格,不要像林黛玉那樣動不動就暗自垂淚,應該做一個樂觀、堅強的孩子,將來才能適應複雜的社會。

讀完《紅樓夢》我感到一個好的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希望我們都能生活在好的環境中,都爭當那個近朱者赤中的“朱”!用自己的積極的思想去影響別人。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一部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自從我看了《紅樓夢》以後,我非常佩服曹雪芹,他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學習,從今以後,我要博覽群書,把寫文章的基本功打紮實,力求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讀《紅樓夢》有感9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社會生活,將其攫取、裁剪,再加以創造,《紅樓夢》這幅畫卷就這樣展現在我們眼前。一經問世就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峰”,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作者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另外還有芹圃、芹溪、芹溪居士等字號。祖籍襄平(今遼寧省遼陽市)。出生在貴族家庭,年僅十歲的他親眼看到家庭遭受滄海桑田的變故,對封建統治的沒落命運有了切身感受。從1752年起,他終於揮灑出一部不朽的現實主義鉅著《紅樓夢》。

賈寶玉,榮國府的嫡派子孫,銜玉而生。為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靈石。從小淘氣異常,但其聰明乖覺處,百個不及他一個。賈寶玉是小說的核心人物。他聰慧異常,出類拔萃,但他不肯“留意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他是大家庭中的寵兒,但命運卻不由得自己做主,與林妹妹相契相知,抒發真性情真心意,卻被逼著娶了寶釵,終離了俗世,走入茫茫大雪。

林黛玉,前世為三生石邊的一株絳珠草,受赤霞宮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願跟其下凡還盡眼淚。她絕麗脫俗,雅若天仙,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心思敏感,才華橫溢,個性純真靈淨,說話率直有時卻也刻薄。她常懷隱憂,感物傷情;暮春時節,見落花飄零,就鋤墳葬花。最後黛玉淚灑百日,泣血而死,還了前世情緣,留下悠長的深思。

還有王熙鳳。她的出現處處吸引著眾人的眼光,她處事圓滑,眼觀六路,八面玲瓏;她陰險惡毒,心狠手辣,弄權奪勢。但這並不能用反面人物來簡單歸結,她是開心果,上哄得賈母其中寵愛,她又是脂粉隊裡的英雄,下管的婆婆丫鬟們服服帖帖。最終因她膽大妄為,不給別人留活路,落得個疾病纏身、無力迴天的下場。

從王熙鳳這小小的.一角,足以映射出封建貴族家庭的腐朽和道德淪喪,預示著中國古老的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的走向崩潰。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的永恆話題。西方有“說不盡的莎士比亞”的說法,據說原是歌德的話。在中國,《紅樓夢》也是說不盡的,已經說了二百多年,今後還要說下去。

讀《紅樓夢》有感10

《紅樓夢》講述的是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故事,賈王史薛的命運環環相扣,其中也不乏一些我很欣賞的人物。

薛寶釵在許多人看來是一個工於心計的女子,但在我看來卻不是如此,她只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犧牲品,她被封建思想所禁錮,她這樣一位女子,其實在現代應該算是賢妻良母的典範了,舉手投足間都體現出一種大氣、端莊。而當寶玉誇寶釵像楊貴妃的時候,寶釵面帶怒色地說:“可惜我沒有一個像楊國忠的哥哥。”寶釵素來都不都不怒形於色,對人總是恭敬大度,此話一出,耐人尋味,她的哥哥薛蟠不能像楊國忠一樣能光宗耀祖,使自己的家族發揚光大,反而還使自己的家族蒙羞,想來薛寶衩是恨鐵不成鋼,可處於那樣一個重男輕女的社會,薛寶釵無權教育自己的哥哥,她自己也是無可奈何。

林黛玉是一個多愁善感的美人兒,她有著細膩和敏感的心思,因為林黛玉的身世,她所表現的是一個貴族階級的小姐。林黛玉有著她自己獨有的清高,她認為自己與那些身份低賤的人不一樣,自己與他們那些人相比,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侮辱。而另一方面她的性格也是有叛逆的因素,當寶玉捱打的時候,王夫人,老太太,寶釵都去看望寶玉,都是勸解寶玉考取功名,而黛玉卻與他們不用,黛玉只說:“你可都改了吧。”可見黛玉與寶玉有著相同的思想,他們的思想裡封建思想和新潮思想並存,都有叛逆的一面,黛玉是任性的,小心眼的`,多疑的,而在我看來,她正是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在對封建思想進行控訴。黛玉先是失去了母親,繼而又失去了父親,她寄人籬下,難免性格會敏感多疑,但是她的才華是無可否認的,她對詩詞有著獨特的研究,是一位才女。

寶釵和黛玉是兩位風格不同的女子,薛寶釵品行端正,容貌美麗,對人又豁達隨和,丫環們都喜歡和她親近,而黛玉氣質非凡,十分清高,她給人的感覺是不食人間煙火,有些冷漠,可是寶玉對她的情有獨鍾,使她不再那麼的孤獨了。

最後我非常欣賞的人是王熙鳳,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她的開場,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她在老太太眼裡是一位能幹嘴甜的丫頭。黛玉第一次進賈府的時候,拜見後,經賈母介紹,認識了王熙鳳,知道她在賈府權勢很高。還不及多想,鳳姐就拉著黛玉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了一回說了一番讚美黛玉的話後,又哀怨姑媽的逝世,最後又拉著黛玉問長問短,把賈母哄得團團轉。而我們對她最熟悉的一面就是她十分的心狠手辣,在“弄權鐵檻寺”為了三千兩銀子的賄賂,逼得張家的女兒和某守備之子雙雙自盡。在對於自己婚姻的小三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孩子她更是不放過,而且使尤二姐吞進自殺,連帶著腹中的孩子一起死去了,尤二姐死後,她還假裝流了兩滴眼淚,可見她是如此的虛偽。當然也只有她才能把持賈府的財政大權,她做事幹練並且樣樣事情條理清楚,從不拖延,治家有方,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她在我們這個社會上也能稱得上是一個事業型的女強人了。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我想它其中的精妙之處是無窮無盡的,難以用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曹雪芹塑造的人物個個有血有肉,十分鮮活,我敬佩萬分。

讀《紅樓夢》有感1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紅樓夢》開卷即有一個“淚”字,從中不難品味出紅樓一夢的心酸悲哀。

位居十二釵之首的黛玉,哭著而來,涕泣而去。

黛玉幼時,一癩頭和尚曾進言:以後不許見哭聲,方可平安了此一生。但黛玉自灑淚別父進賈府以後,就從未離過“哭”字。剛入賈府見著賈母就哭個不停,此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黛玉多愁善感至極,常常觸景生情悲從中來,聽到女孩子們演戲,便由戲文裡所唱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聯想到“水流花謝皆無情”,於是,眼中帶淚;看到落花,立刻會油然而生傷春悲秋之情,於是扛鋤葬花,痛哭不止;看到寶釵母女敘天倫之情,亦是情不自禁淚滿襟。

可能有許多的人討厭這種動不動就流淚的人,但是,我覺得黛玉好哭,並非她心性如此,更非她敏感,何況她正是妙齡少女。那何以悲傷至此?我想這都是她寄人籬下的緣故。雖然賈母是其外祖母,對其疼愛有加,可是賈府中人情虛偽冷漠,非常人所能忍受。黛玉內心孤傲,不屑於世俗偽善,不善於左右逢源,所以她在賈府之中彷徨無依,弱柳扶風。她內心悲苦,撫琴、吟詩也不能真正排解。久而久之,難免會內心壓抑,心中苦楚無人可傾,所以只能用眼淚來減輕痛苦。後來,她又與寶玉相知苦戀,雖欣慰卻敏感多疑。每遇寶玉與眾姐妹無忌嬉戲,她便覺得寶玉不把自己放在心間,淚水漣漣。想那洞房花燭他人笑,瀟湘館裡獨自泣的結局,黛玉一生又怎一個“淚”字了得?

有時也會覺得黛玉太過軟弱,卻又不由得憐惜。如果黛玉沒有那麼多愁善感,能勇於去追求自己的幸福,那一切是否又會不一樣呢?

讀《紅樓夢》有感12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曹雪芹寫的白話本——《紅樓夢》,後來,又由彭程改編了。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賈寶玉,風風火火的王熙鳳,心胸寬廣的薛寶釵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而展開的故事。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鬥爭為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為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

現在,我們的社會改善了,人們文明瞭,但還是有些不文明的人,說得難聽點,也就是社會上還是有些二流子。我希望在這個文明的世界裡,人人都有一份工作,不做卑賤的人,人人都因自己的勞動成果而快樂;如果你是個殘疾人,不必太難過,寬容些,樂觀些,大方些,開心些,你的生活就不會寂寞!你不爭,我不吵,或許這樣和諧快樂的社會裡,大家的生活才會更加歡樂!

紅樓夢的確是一本好書,它告訴了我:社會只有和諧了,才會美麗;你只有樂觀了,才會快樂!

讀《紅樓夢》有感13

寒月如紗,伴著天邊寥落的冷星。詩詞似筆,畫著騷人傲然的風骨。喝一口清茶,執一卷詩詞,追求那古典的美,聆聽那空靈的音。——題記

小時候,跟著奶奶,天天聽著那咿咿呀呀的越劇,長大以後才知道,那越劇的名字叫《紅樓夢》,不知是日久生情還是其他的原因,自我懂事,便打心眼裡喜歡林妹妹。不為別的,就為那首《葬花吟》。她最後生命的終結,猶如那花兒的香氣,淨土掩風流。記得與曹雪芹同一時代的明義寫的《題紅樓夢》,其中有這樣兩句: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紅絲?倘若“沉痼”真的能起,“紅絲”真的能續,那林妹妹生命的香氣也不能永恆了嗎?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咿咿呀呀的唱詞、溫潤細軟的曲兒,說不出的江南糯軟調子,曾讓黛玉為之傾倒,大觀園中,沁芳閘橋邊,落英繽紛下,寶玉那句:“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更平添了一份韻味,那段華美的唱詞,那段平整的韻腳,那段瑰麗的故事,令人如痴如醉。

無疑,黛玉是愛寶玉的。她的愛,化成一句句華美的辭藻,呈現在了詞捲上面:“綵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黛玉似冰山上綻放的雪蓮,冰清玉潔,雖無花之妖豔,卻雪白一身,何其美哉!

“孤標傲世皆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瀟湘妃子的《問菊》也應是她人生的寫照吧!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黛玉更是驕傲的,即使為那個“似痴而狂”的花花公子償還了一生的眼淚,她亦是驕傲的。但同時,她也是脆弱的,對著一地落花和那潺潺流水的.沁芳閘,吟出了“冷月葬花魂”的詩句,花魂是誰?自是黛玉自比。她似乎早已預見到自己的結局,如同那遍地落花,絕美卻慘淡凋零。

瀟湘妃子的結局,美到淒涼。

美在紅樓,我讀懂了其中的辛酸。

夜半了,夜深了,我合上詩詞,低頭,清嗅著那醉人的墨香,茶香已漸漸朦朧,淡了……

美在其中,嘆在其中,人物的一顰一笑都牽動著心絃,靜靜的迷失在這唯美的詩卷中。

讀《紅樓夢》有感14

曾不止一次為黛玉含恨而死而淚充滿面,又曾不止一次為寶釵不得幸福而感慨不公,我憐黛玉也惜寶釵,對於那些關於釵黛二人孰非的評論,我並不加以苟同。

提起寶釵,我想在大家腦海裡應該呈現出:一位大家閨秀的模樣吧,看過《紅樓夢》有的應該都知道,寶釵是一位格守封建禮教,嚴格遵守道德規範的小姐。小小年紀就能處理好上下關係,老夫人喜歡,丫頭們樂意,這樣的好小姐上哪去找啊。寶釵的處事能力強卻從不處露,只是在鳳姐生病的時候,她推辭不過,只好幫忙處理一些家事,從這些事情的處理中,便函能看出她的睿智與過人之處,再者,在大觀園中女子要比的`除了美貌便是才能,而二者她兼具備,乃世間的奇女子。

談到黛玉,想到的肯定是她那雙如桃核般紅腫的眼睛,不知道林妹妹眼淚怎麼就這麼多呢,哭得叫人心疼。黛玉從小由於家庭事故寄住在祖母家中,這使得她做事小心翼翼,生怕被別人恥笑了去,正是這種環境造就了黛玉多疑多慮的個性,其實黛玉的骨子裡是如水一般的柔情,不然怎麼會有那哭腫的雙眼呢?對於愛情,黛玉並不受封建禮教的束縛敢愛敢恨,敢於表達自己的心意,這種創新精神在當時是非常可貴的。

其實無論是寶釵還是黛玉,她們身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品質,我們要學習家釵的規矩,也要學習黛玉的創新,更重要的是嘗試打造一片屬於我們自己的美麗天空。

讀《紅樓夢》有感15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人人皆知,書中的人物林戴玉、賈寶玉也是家喻戶曉,因為人們對這本書太熟悉了,所以這本書在大眾中也就形成了固有的形象,加之研究的學者眾多,又把它解剖的支離破散,歸納的系統有序,每一個細節都能推究出個一二三來,所以書中內容似乎已經變得透明、唾手可得。但對於普通的個體讀者,讀《紅樓夢》就像讀其他書一樣,對味口了才願意看。

第一次讀《紅樓夢》時,完全是衝著它的名號去的,當時還在上學,對書中描寫的諸多景物及人物事件,如同嚼蠟,但還是硬著頭皮把它讀完了,若問收穫,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能把它耐著性子從頭到尾看一遍,當時更喜歡看現代小說,與生活更貼近,接受起來比較容易。

第二次讀《紅樓夢》時,是因為讀外國人寫的書,寫作的風格迥異,後來讀膩煩了,想換換口味,看看中國人自己寫的書,於是乎又想到了《紅樓夢》,這次讀了幾頁,覺得有些韻味,值得品味,而且節奏較慢,故事情節娓娓道來,不緊不慢,像是一個修煉千年的道士,心中自有定數,也像極了中國的繁瑣禮節,按照規矩來,不可著急越禮。但後來讀到後面的章節,有些堅持不住了,越讀越無味,都是些婆婆媽媽的事情,又不忍放棄,最後還是掙扎著讀完了,因為書的內容太多,讀完之後,仍是一頭霧水,被書中的人物攪得暈頭轉向。

有人讀書是很認真的,會事前瞭解一些人物線索,然後再讀,而我是個懶惰的讀者,摸過書來,二話不說就從頭讀起來,進去的快,出來的也快,粗粗的過一遍,分不清人物層次,只是對書中的感興趣的地方,仔細的`看看,其他的也不管不顧了。即便是讀了幾遍的《紅樓夢》,還是看完就忘,只記得裡面的人物眾多、三六九等,各色人物俱全,各種事件層出不窮,均是些日常小事,‘婦人之口舌是非、各種人情往來、弄在一處作詩弄詞’,從小處著手,略略引出些大人物、大事情,但也只是稍稍帶過,多是褒獎之詞,寫的非常謹慎。這本書在細小處下足了功夫‘主子招妻納妾、下人勾心鬥角挑撥事非、姑娘們作詩詞附風雅、慶生過壽看大’,再寫寫外圍的窮苦人家如何過活,諸多種種。圍繞著榮寧二府展開密如網的描寫,觀遍世間百態,雖然是細小事物,但仔細的推敲,寫的是當時的民生百姓與達官貴人的生活常態,以榮華富貴為描寫的主線,映襯了普通百姓的艱苦生活。

但富貴一時,不可能一世,終究曲終人散,方夢醒,作為生活在富貴窩中的主子,怎經得起人生大起大茖,大悲大喜,最終在紅塵中顛沛流離,循入空門。讀書像控掘寶藏一樣,找到一本好書難,找到一本自己喜歡的好書更難,找到了,讀一遍不開竅,讀二遍還懵懂,讀三遍才體會些許滋味,再多讀幾遍,就像考古學家,小心翼翼的發現些古董,甚至還閃閃發光,引人無限遐想,書中所講與心中所想能夠結合在一起,才覺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