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禮記

《禮記·大學》讀後感(精選20篇)

禮記1.38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禮記·大學》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禮記·大學》讀後感(精選20篇)

《禮記·大學》讀後感 1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它的意義簡釋如下: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

其中格物理解為:

格,就是確實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在讀書中求知,在實踐中求知,而後明辯事物,盡事物之理。

致知理解為

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鏡子,本來全體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現在逐漸擦去灰塵,使恢復光明,有了真知。所謂知,指道德意識而言,知既至,則能明是非、善惡之辨,聞見所及,胸中瞭然。

他們的關係是:

《大學》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此八條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礎和方法,後三者是“修身”的目的。格物在於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有了認識才能意念誠實,然後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備了以上的條件,自身的修養才能提高。自身的修養又是治理國家的必要條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最後達到天下大治。

在生活和教學中,修身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無偏見,無邪念,才能為學生所擁護。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功夫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始發點。

在工作中,齊家就是要經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員,才能教化學生。

《禮記·大學》讀後感 2

《大學》總結了人一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為人生的第一大學問。“修身”就是我們所講的“做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麼,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說,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說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過來講,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則永遠被懷念、被學習。所以,古人說:“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

大雁南飛就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協作、互相鼓勵、直至實現共贏的過程。它們總是喜歡排成“人”字飛行,在這種結構中,每隻大雁翅膀的扇動都會給緊隨其後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援它們順利完成長途旅行。

有人這樣總結說:一個團隊的生命力,不是技術,不是人才,不是資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團結一致的步調。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我們都是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這個集體中來的。這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機遇,一種在履行管理職責中實現個人價值的機遇。而集體是我們每個人施展才能和抱負的舞臺,是走向成功的載體,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係。不斷增強工作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覺地把個人融入集體這個大家庭裡,與之同喜同樂,無私奉獻,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體力行去實踐。按照日常對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計劃,要毫不遲疑地付諸於行動,把自己對做人的點滴領悟,迅速運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在運用中學習,在實踐中體會,相信一定會有明顯的收穫。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自大;人生最大的無知是欺騙;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自棄;人生最大的法寶是精進;人生最大的禮物是寬恕;人生最大的罪過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對人民有益的人,團結攜手建設我們的美好明天!

《禮記·大學》讀後感 3

在我上大學之前基本沒上過大學的意義是什麼?只知道一個勁兒地發狠讀書,心裡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考上大學。似乎考上大學之後就什麼都有了,也沒有什麼壓力了,對大學的印象僅停留在青春電影裡的樣子,穿著白襯衫的少年,綠茵茵的植被,晚風吹拂著少男少女們爽朗的笑聲,還有夏夜裡的啤酒和燒烤……

但是我進入大學之後,發現這與我預想中的很不一樣,許多地方同高中一樣,甚至有些人過得比高中還累,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三觀都不同,剛進入大學的我也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和周圍的人相處,更為可怕的是,我也不清楚我的大學目標是什麼?高中的時候就在想,我要上大學,然後呢,接下來想幹嘛?我決定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精華,去思考大學的意義是什麼?又該如何去做?我覺得從這篇《大學禮記》裡能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

其一,何為大學之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是一個教人禮儀,傳授知識的地方,大學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把人培養成一個真正的君子,三觀正、有涵養、寵辱不驚、不卑不亢、有理想、知“慎獨”,如此才能稱上真正的`君子,才能稱上民族復興的接班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不文明、甚至犯罪的例子數不勝數,可見這個目標任重而道遠。無論我們的外界環境怎樣,都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初心,初心未改,砥礪前行,方可有大作為。我們生在這麼好的一個時代,就是要給我們一番作為的好時代,可不能白白浪費這麼好的光景。

其二,要懂得循序漸進,切不可眼高手低。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很多人對未來都是抱著很大的期望的,都想成為這個時代的風雲人物,我認為這並不是年少輕狂,應該值得鼓勵,哪一個少年心中沒有一腔熱血和滿腹豪行呢?可是事實是,很多人空有一腔熱血,卻不去實施、為自己的理想付出行動,只知道異想天開,每天把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東西上,如此,蹉跎了歲月,泯滅了初心,所以從我們一進入大學的大門開始,就要確立好自己的目標,明白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再一步步去實施、去完成,哪有什麼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你只是看不到別人成功背後的艱辛而已,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我們切不可輕視任何一個小細節,棋局再大,也離不開一步步穩紮穩打。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少年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宇宙。願每一個意氣風發,年少輕狂的你都能找到大學,目標人生的意義,在最好的時光,做著最有意義的事情,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很多事情邁出了第一步,後面的也就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了。(鍾詩平)

《禮記·大學》讀後感 4

中國的古典文學向來是極具魅力的,而《大學》更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這裡的“大學”並不是我們現代的大學,《大學》裡講的是如何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以及怎樣治理好一個國家,怎樣治理好社會。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寫道“《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說《大學》這本書是後代大學教書育人的綱要和準繩。由此可知《大學》對後人的意義重大。

初讀《大學》,彷彿置身雲海,完全摸不著北,一頭霧水,甚至厭煩其長篇大論,十分乏味,只記得開篇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然而等到真正靜下心來細細研讀時,才發現全文雖短短二千來字,但是字字珠璣,包羅永珍,揭示了許多深刻的人生道理,我也受益匪淺。

《大學》的總體框架為“三綱八條七證”。“三綱”指“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條”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七證”則為“知,止,定,靜,安,慮,得。”將篇章捋順後,會發現整篇結構緊湊而又邏輯清晰,理解起來也就沒那麼難了。

讀完《大學》,有兩處讓我印象比較深刻。一是“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其物而窮其理也。”它的大概意思是“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是指想要獲得知識,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多數人讀書都帶著功利性,從國小到中學再到大學,寒窗苦讀十餘載,只為博得一張好文憑,到頭來卻忘記了獲取知識的初衷。只有少數人願意潛心做學問,將問題理個透徹,研究明白其原理。而我們只有正確的認識萬物,將其研究透徹之後,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現在許許多多學校裡都貼有“格物致知”的標語,我想這也是呼籲我們迴歸到獲取知識的最初做法去吧。二便是《大學》中引用的《詩經》中的一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概意思是風度高雅的君子,好像切磋過的`象牙,好像琢磨過的美玉。在我看來不止君子如此,我們平時在很多方面都應如此。處理問題或事情時,把它當做磨製一塊精美的玉器,反覆研磨,精益求精,以追求達到更高的境界。

書籍是精神食糧,是積累智慧的長明之燈。《大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內涵,不論古代現代,我們都能從中感悟出不同的做人與做學問的道理。

《禮記·大學》讀後感 5

讀完《禮記大學》後,我意識到我們不僅僅需要有遠大的抱負和卓越的理想,因為這對我們一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想要擁有更好的人生,我們還需要有完美的德行,要能做到不欺騙自己,以及要去掉自己的不足。

如何擁有完美的德行?何謂德行,德行就是指美好的道德品行,強調自身修養的重要性。每個時代所特有的道德觀念,決定人們的言行,支配著人們對人、對物,對事的取捨。只有大家都成為德行兼備的人,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國家才能更加富裕強大。記得一位名人說過:“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我覺得首先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學生,是我們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最基本的行為。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建立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端正自己的態度?樹立良好的心態,用積極向上的眼光看待生活中和學習中發生的事情,用正確的態度面對遇到的困難和挑戰,端正人生態度。積極參加各種志願者活動,通過參與公益活動或者幫助弱勢群體,進行無私奉獻,端正人生態度。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經常利用課餘時間閱讀積極向上的書籍。例如,關於勵志或者成功的書籍,做積極的心理暗示,端正人生態度。要樂觀。樂觀的心態,可以成就一個人,我們要做樂觀的主宰者,不做悲觀的奴隸;生活中要經常面帶微笑,每個人都會喜歡面帶微笑的人的,他能給人以鼓勵,給人以讚許,何樂而不為呢。如果我們充滿樂觀與熱情,事情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的,如果我們天天想著不好的事情,相信我們天天都會愁眉苦臉的。這就告訴我們端正態度是多麼重要了。

如何去掉自己的不足?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只有成功的人。而只有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人才稱得上是成功的人!首先我們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那麼我們才有辦法去解決我們的缺點,努力克服。其次就是我們在知道自己的不足,我們要善於控制別人對於我們毛病的話語,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要控制好我們的情緒,不要讓別人的言語打擾我們的進步。還有就是我們要知道自己的不足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像我們可能有時候自卑,那麼根源可能我們對自己的長相不太自信,這樣我們可以在別的方面建功立業,這樣就平衡。

以上就是我對《大學》的感想。

《禮記·大學》讀後感 6

《禮記》少不了的便是禮,“禮”包羅了永珍,將所有的一切都規範在一個法度內,小至言語飲食,大至吉凶賓嘉。而《大學》中的“禮”講的是“三綱八目”,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對高尚品德的弘揚,百姓的深切關愛,最高境界的修行。也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個人心智出發到國家天下為己任的大志。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出現在《大學》第一句。作為《大學》的宗旨,它使人們的美德得以顯明,使天下的人革舊更新,使人們達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讀書自然不是為了統治國家或者要從政,說親民可能扯得過遠。讀了《大學》這本書之後,我學會了一種處世心態。親民、至善——大學之道,強調的不僅是人們的道德實踐,它還要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應用於社會政治實踐,是一個推已及人的過程。親民,說到底,就是將自己的道德修養普遍地施及於天下百姓,並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認到自己心靈中所具有的誠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共同創造出一個和諧社會,這樣就能做到大學之道所謂的“止於至善”了。

《大學》總結了人一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強調說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關鍵在於須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講的要治好家族,關鍵就在於必先修養自身之品德。“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意思是所說的要治理好國家,關鍵須先治理好家庭。“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意思是所說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於先要治理好國家。因此,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為人生的第一大學問。“修身”就是我們所講的“做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麼,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說,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

作為一篇古文經典,《禮記?大學》少不了晦澀難懂的詞句,深切讀懂解意的確得花一些時間,但大學短短的兩千來字,凝聚了關於人生與社會,道德與政治等問題的思想精髓,表達了完善自我並改造社會的強烈願望。其人格思想和社會責任意識均不無積極因素,因此,它不愧是歷代有志之士為之效仿的標榜!

《禮記·大學》讀後感 7

什麼樣的人是有修養的人?謙虛的?低調的?善良的?溫柔的?是的,這都是個人修養的表現。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出自《禮記·大學》,原句是:“古之慾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意思就是,如果你想要管理好家庭,有益於國家,美德彰顯於天下,那你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

怎樣才能提高個人修養呢?

其實還有後半句是“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欲修身,首先要格物。格的意思是窮盡,物其實就是事物的道理。宋代的程朱理學對格物的解釋就是——追溯萬物的本源,也是磨練自己心理意志的一個方法。也就是說,通過學習研究萬事萬物的規律,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試想一個對世間萬物一無所知的人,又何談修養。脫離萬物脫離知識談修養,就好似無根之水無本之木,再如何精彩也都是空中樓閣,也只能是泛泛而談。我們有時看到一個人,你會感覺她有氣質,一看就是很有修養,是的,有修養的人總是很有氣質,這氣質從何而來,必然是多年的學習、通身的學識積澱而成的。這便是修身的第一要義,儒家堅持了幾千年的“格物致知”。

其次,便是要“慎獨”。何為“慎獨”?基本句意可以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要向平時一樣”,但這是第一層級,往上,指任何時候自己的內心都要像有個天理在審視自己的樣子,也就是不管有沒有人,更深入強調是內心的“誠”。誠就是“無自欺”,時時刻刻面對真實的'自己,這個點其實非常難,我們日常潛意識的規避是很嚴重的。所以到了宋明理學時期,很多理學家,為了達到“誠”的境界,就有了“敬”和“靜”的功夫。敬不再是指尊敬其他人,而是自己尊敬自己內心的天理良知,保持讓天理良知時刻審視和審判自己;而靜則是認為只有在心靜的情況下,才能最好地審視自己,這個心靜,不簡單是停下來,而是指內心冥靈,一種“誠明”的境界。

格物致知+慎獨,再提高個人修養之路上缺一不可。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便是這個道理。只知格物致知,而不“誠”,做不到“敬”與“靜”,很容易走進死衚衕,鑽進牛角尖,甚至走上彎路,可以說“慎獨”是“格物致知”掌舵人。而一味崇尚“慎獨”,忽略“格物致知”,便會像前面說的,思而不學則殆,殆即有害,更別說提高個人修養了。

讓我們銘記格物致知與慎獨,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成為一個自己滿意的人!

《禮記·大學》讀後感 8

自從從象牙塔進入五彩繽紛的社會之後,我才發現社會真的很大,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事情、不一樣的思想,世間永珍進入了我的世界。我看到的“世間永珍”大多是富有的家庭、別墅、豪車、美女、奢侈品,好像每個人都在追求這些,而我自己什麼都沒有,我總是不停地努力,甚至忘記了吃飯,忘記了睡覺,最後自己還是一無所有,於是我不停地工作再工作,結果努力的成果與慾望的比例趨近無窮小。我開始困惑,開始糾結,開始憤懣,開始討厭這個世界、討厭父母、討厭朋友、最後討厭自己,甚至覺得自己是一個虛無的存在。

也曾回憶起自己在少年時的快樂時光,父母從來不管我,但是鄰居家的奶奶每天都誇我能幹,說我成績好,會做家務,懂事,孝順,會照顧弟弟。有時候看到可憐的乞討者,還會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小工攢下的.零花錢都贈給了他。可是為什麼長大了,這些都不再值得炫耀了呢?

最近有機會從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讀了一些儒學,原本我對儒學之類的書並不感興趣,覺得深奧難懂,並且是天方夜譚,現在發現,儒學是伴隨我們一生成長的明燈。其中最讓我感受之深的是《禮記·大學》,很多人說《大學》帶有理想主義色彩,但是我看了之後,覺得它向我展示的是人生進修的階梯,我從中受益匪淺。

《禮記·大學》讀後感 9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古典詩文《大學》裡的句子。所謂"大學",實質為大學問,人世間最重要的學問。

原為《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為曾子作,近代許多學者認為是秦漢之際儒家作品。全面總結了先秦儒家關於道德修養、道德作用及其與治國平天下的關係。南宋朱熹把它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傳"十章。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大學》的版本主要有兩個體系:一是經朱熹編排整理,劃分為經、傳的《大學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禮記》中的《大學》原文。以朱熹《大學章句》本,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本篇就是採用的'《大學章句》本。 "大學"是對"國小"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國小",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大學"是大人之學。

《大學》為"初學入德之門也"經一章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八個條目是實現三條綱領的途徑。在八個條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條,"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十章分別解釋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讓人們革舊圖新。止於至善是指要達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窮究事物的原理來獲得知識。誠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齊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國、平天下是談治理國家的事。怎樣治理國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討厭的,不加給別人;要得眾、慎得、生財、舉賢。"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見賢能舉,舉而能先。

《大學》的的宗旨,在於彰明人類天賦的光明純瑩的心靈,光明正大的德行;在於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再通過禮樂教化,以啟迪人們的自覺,去除物慾,不斷更新自己的德行,而達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對大學的綱領有所體會,自然便會立定人生志向,以此為生命的理想方向。確定了心中志向,便不會輕易為外物所幹擾,就會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論面對何事何物,都能認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親民的關係如同根本和末梢的關係。"知止"是開端,"能得"是結果,對大學綱領有深切的認識和體會,自然距離大學之道的實現不遠。

人們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又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兩者一樣,都被人用來表達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這種君子之道,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

《大學》中"修齊治平"的順序與此並不相同。文章說: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順序不一樣,境界也就迥異:"修齊治平"是"四有"新人們的個人修行之道,"平治齊修"則是"古之聖王"的基本國策了。這種國策,用一句歌詞說,就是:"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可是很遺憾,偏偏有些人吝嗇於一點愛,有些人等著別人獻出愛,還有人名為愛人,實為害人。總之,不"誠其意"、"致其知"者,鑽營計較於片瓦只草、蠅頭小利者,眾矣

《禮記·大學》讀後感 10

《學記》講述了古人對學習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沒有實際操作的教條,可以看作是古人對“教育”“學習”的綱領。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開宗明義,第一句就解釋為什麼去“學”,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為有一個良好的社會風俗習慣,這應該是有社會性和歷史性的,不同時代自有不同解釋,我想一般應該是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吧。

雖有至道(道這個東西,內涵豐富,太玄,非三言兩語說清楚),不去學習,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對學無止境認識很透徹,知道“學然後知不足”,發奮地學習才知道自己有那麼多不知道的東西,有人越學越感無知也是這個原因,這也解釋無知者無畏;巔峰對決,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淺,莽夫是看不出門道的。古人對“教”和“學”的認識,不像現在這樣割裂,現在老師高高在上,一切都對,學生的質疑總被當做不聽話。古人知道“教學相長”,將教和學統一起來,學生和老師大家可以互相學習,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為師學,所以有同學一時無法理解某些知識點,如果你知道的話,不妨將你的理解分享出來,在教別人的時候,你的認識也會更上一層樓。現在的學生不僅缺乏不恥下問的勇氣,連虛心請教的`一併拋棄啦。

或許古人愚昧,對一切未知的東西心存敬畏,對於學習也當做神聖的事情,所以才有至聖先師的孔夫子,被當做祖師爺祭拜。

學習是有一定規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長,所以“未卜禘[dì],不視學,遊其志也”,意思是說時候未到(還沒祭天)的時候,天子(領導)不能去視察學校,這樣學生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遊其志”,發展個人的志向。

我覺得對老師的作用,古人認識的更加深刻,老師要“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無論老師還是父母,對學生的志向之類,別整天批評,要多多觀察的學生,少發言,在適當的時候才加以指導。像現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兩天學就問去逼他考清華北大,煩死啦。

求學的人有四個經常犯的錯誤: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是指學習的時候,或貪多不求甚解,或學習一點點就容易滿足,或將學習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傷仲永之類的神通),或自我設限不求進步。這四點學習的人和教學的人都要明白,產生四種錯誤的心理不同,要對症下藥。

古人對老師的評價高,所以即使皇帝,對自己的老師要“無北面”(和老師,別用君臨天下那套禮儀,尊師)。現在教師的神壇已經走下神壇,成為謀生的一種職業,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內容,這裡不再一一展開,不過《學記》這篇文章還是值得復讀。古時的一些文章,酣暢淋漓,一氣呵成,隱喻恰當,道理明瞭,不似現在一些無病呻吟的文字,毫無深意,只能湊字數,湊頁數換RMB。雖然讀這些書不能令你身價倍增,也不算一種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個數學公式強多了。在十幾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間,完全不同的感受,別有一番愜意。

《禮記·大學》讀後感 11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話我們爛熟於心,從蹣跚學步到成人立志,它伴隨著我們成長。而其中的道理,更讓我們受益終生。深讀《大學·禮記》,其中深意值得探索和敬佩。

《大學》著重闡述了提高個人修養、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重要關係。中心思想可以概括為“修己以安百姓”,並以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主題。

宋代儒家們所說的大學“三綱領”即弘揚高尚的德行,關愛人民,達到最高境界的善。而知道要達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確定目標,確定目標後方能心地寧靜,心地寧靜方能安穩不亂,安穩不亂方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方能達到“至善”。環環相扣,有先後次序之分,做任何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欲速則不達,這也就是說達到最理想的境界實際上也就是是一個無限的完善過程。

而欲明明德於天下者,要經歷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環節。意欲將高尚的德行弘揚於天下的人,則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國家的人,則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調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則先要修養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養好自身品德的人,則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則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誠的人,則先要獲取知識;獲取知識的途徑則在於探究事理。凡物都有根本有末節,凡事都有終端有始端。不能本末倒置,敗壞根本,努力向認知的最高境界探索。

適用於當代大學生,自我完善必須努力學習知識,增進學問,提高認識,還必須通過艱苦的磨練,在實踐中不斷地增長才幹,養成各種優良的品質。但更新和發展是沒有止境的無限過程,是一個迴圈上升的過程。而培養這種積極的人生觀,能幫助每一個我們開闢和創造新的空間。防止憤恨、恐懼、癖好、憂傷等各種情緒損害心靈的純正和完善自我的自覺性。保持情緒的積極性與平衡性。以達到修身境界。

而八條目至此進行到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層面。表達真正的政治家應具備把家庭道德運用、推廣到國家的.政治生活之中;對人民有一種純真、誠摯、深厚的愛,按照人民的願望和意志來處理政務;遵循忠恕之道;公正無私,胸懷寬廣的品質。雖然在古代封建社會難以實現,但也表達了古人的美好願望以及勇敢設想;同時也為今天的我們提供了學習的依據。雖然只是短短几字,卻對我們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也許不能達到最高標準,但層層遞進,我們卻能形成一個更完整的人格。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有一份熱,發一份熱;有一份光,發一分光。不必等待炬火”。

《大學》是一般璀璨的人生之書,只是讀,便感受到了其中的無限魅力。而我做的還遠遠不夠,唯有不懈努力,才能將大學之道,真正融入自己的生活。

《禮記·大學》讀後感 12

只有當自己真正用心的去閱讀了這篇文章,才能切身感受到它給你帶來的來自心靈上的觸動。這是先輩給我們留下的財富也是對我們後人的期待。文章中主要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條綱領,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瞭解的。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句話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的很普遍,主要是告訴我們做人要講誠意,不能出爾反爾。在古代人們非常看中誠意,甚至還把他當做君子的評判標準,這足矣證明這句話在當時的分量。然而在科技發達經濟騰飛的新時代我們反而忽視了它的重要性。近年來也出現了的誠意問題屢見不鮮,如長春長生的毒疫苗事件、汽車漏油事件等等。這些問題都在說明當今的出廠商只是單方面注重經濟效益,反而忽略了從古至今一直延續下來的誠意文化。出現了許多奇奇怪怪的癌症和疑難雜症,人們的身體狀況也大大下降,以至於人們不再相信產品的質量,信任危機也就此種下了種子。正義永遠會戰勝邪惡,這是必然的.結果。雖然有很多令人寒心的事件,但還是有像華為一樣給我們在黑暗中帶來了一絲光明的生廠商。他們貫徹科技資訊的具體表現。我們應該將誠意撿起而不是丟棄。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靈美比外表更重要。正心是大學裡面的一個小部分,但卻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大部分。現在的社會不缺顏值高的人,隨隨便便化一個妝也可以去遮住表面的缺點,可是心靈的醜陋卻不能輕易的去掩蓋。在這個新的世紀裡,明星、網紅中有一部分是依靠自己的顏值去賺錢,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去發展。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個新趨勢。但有一些人依靠這個平臺隨意的發表一些錯誤的觀念,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評價別人,在公共場合辱罵他人等等。這些都讓他們屢試不爽。現在許多人的價值觀也開始扭曲,只是單純的看外表,不在乎心靈是否與他們外表成對比,只是一味的崇拜。我認為一個人的內在修養不會因為外表的缺點而被遮蓋住,反而會把外表變成它的唯一特性,更加吸引他人。

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這是作家羅素寫的。我很喜歡這句話。《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鄭玄注:"止,猶自處也。"孔穎達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陳澔集說:"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現實中有許多做了好事最後都沒有好結果的案例,為什麼?因為他們追求至善,追求自我實現,追求至善的行為無疑會滋養接受者的貪慾,引發旁觀者的不公:憑什麼他就那麼富有,既然他那麼富有貢獻一點是應該的吧……所以越是追求至善,效果上可能就越容易適得其反。“止於至善”,其實是一種提醒,提醒你剋制自己的善舉,幫助別人應該適可而止。

這篇文章讓我對很多的事情都有所改觀,也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不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到別人的身上。你認為的善良可能只是你個人的想法,要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當你反覆讀《禮記·大學》,你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還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這便是我從中得到的啟發。

《禮記·大學》讀後感 13

同學們,你們知道家喻戶曉的“四書五經”指的是哪四書嗎?對了,那就是《論語》《大學》《孟子》和《中庸》。在這個寒假中,我就閱讀了“四書五經”中四書之一—《大學》。

《大學》這本書為世人所傳誦,是儒家學派的經典。那麼,何為“大學”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大學就是一片政治哲學論文,探討了各國平天下的原則道理。它以“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為三大綱領,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八個條目,闡明瞭治國平天下必須從“修身”、“齊家”做起,而“修身”、“齊家”又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作為途徑。其中還特別強調個人修身對政治的影響。

《大學》可真是儒家德治注意原則的表現。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雅士把《大學》看得很重,還將《大學》中的.話用於生活當中做到。

古代漢武帝推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漢武帝在位時,可見多麼重視儒家學派呀!漢武帝也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他打敗了匈奴的屢次進攻,最終統一天下。

《大學》這本儒家學派的經典,告訴了我們太多太多。勤政愛民、自立修身,讓我們永遠記住“四書五經”中《大學》這本書吧!

《禮記·大學》讀後感 14

《大學》總結了人一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為人生的第一大學問。“修身”就是我們所講的“做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麼,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說,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說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過來講,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則永遠被懷念、被學習。所以,古人說:“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

大雁南飛就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協作、互相鼓勵、直至實現共贏的過程。它們總是喜歡排成“人”字飛行,在這種結構中,每隻大雁翅膀的扇動都會給緊隨其後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援它們順利完成長途旅行。

有人這樣總結說:一個團隊的生命力,不是技術,不是人才,不是資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團結一致的步調。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我們都是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這個集體中來的。這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機遇,一種在履行管理職責中實現個人價值的機遇。而集體是我們每個人施展才能和抱負的舞臺,是走向成功的載體,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係。不斷增強工作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覺地把個人融入集體這個大家庭裡,與之同喜同樂,無私奉獻,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體力行去實踐。按照日常對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計劃,要毫不遲疑地付諸於行動,把自己對做人的點滴領悟,迅速運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在運用中學習,在實踐中體會,相信一定會有明顯的收穫。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自大;人生最大的無知是欺騙;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自棄;人生最大的法寶是精進;人生最大的禮物是寬恕;人生最大的罪過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對人民有益的人,團結攜手建設我們的美好明天!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啊!《大學》的宗旨就是讓人們顯示自己天賦的美德,革新人們的思想觀念。每次讀到《大學》時,這種體會都讓我感觸良多,受益匪淺。

你聽!“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段話是我最喜歡的,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弄懂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後就能安定自己的心,不會為外界所迷感,就能做到心靜如平靜的'海面,在人生的道路上堅定地走自己的路。一個心靜的人心態也會安穩,遠離浮躁,思慮周全,從而收穫最偉大的學問之道。

記得四年級時,我雄心勃勃地報了許多數學競賽,可獲獎的次數卻寥寥無己,我一下子驚呆了!平日裡在奧數班裡的“雞頭”走出去卻是如此的不堪一擊!我變得煩躁不安起來,對奧數也起了排斥之心……在這關健時刻,全校要求背誦《大學》,我一遍又一遍地朗讀,正是這段話讓我頓時豁然開朗,它讓我明白了人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意志,如果你的決心動搖了,思緒混亂了,那你以前所作的努力都將會付諸東流,因為這樣的人絕對不會成功,更加不能克服任何的困難。我忍不住對著牆大喊:“王子陌,從容鎮定地面對所有的一切吧!”

從此,我把奧數看作是我人生路上最大的敵人,我下定心要擊垮它,要征服它,不知不覺中,我欣喜地發現,每一次的拼搏我都會收穫到不一樣的新知識,它讓我的頭腦更敏銳,思維更活躍,讓我的數學成績平走青雲……

你看!《大學》就像是我的一個益友,將數不清的道理塞滿了我每一根血管,讓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讓我終身受用!

《禮記·大學》讀後感 15

用了幾天時間,把《大學》精讀了幾遍,真有一種相見恨晚。醍醐灌頂的感覺。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初學入德之門也。〞大學是千百年來讀書人做學問必讀的第一部書,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根源,是2000年來士子們做人做學問的標杆。程頤先生還說,大學是做學問第一部,《論語》《孟子》到在其次,學者做學問必須從這本書學起。

大學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覺得這條可以作為所有大學的校訓,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人生的意義嗎?再看看當今的大學,彷彿離這三條基本的方向還相差的挺遠,大學的教育不僅僅是授人以技,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道。之後這本書還說了實現這三條基本方向,實現天下大治的方法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這八條途徑又以修身為本——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意修身為本。〞如果修身搞不好,治國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關於做學問,《大學》裡引用了一句《詩經》中的話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做學問就像磨製一塊精美的玉器那樣,需要反覆的為之,精益求精。做學問如此,磨練德行也是如此。接著又提到了誠意的根本勿自欺也〞,所以說君子在獨處的時候,更要小心謹慎,不敢隨便。

最後,《大學》裡提到幾條關於治國〞平天下〞,摘抄幾條經典的,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意思是聽案子的最佳狀態就是沒有案子,有點像中醫裡的理論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大家都沒有糾紛了,自然和諧社會就成就了,非常高。還有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以利為利,即是以利為目標,那麼上下交爭利,國危矣!以義為利,即是以義為目標,方為長治久安之道。簡單寫一個讀後感,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繼續努力。 《大學》讀後感800字5

中科院院士韓啟德先生曾言:我們中國在傳統上是把治學和做人完全結合成一體的〞是的,在儒學體系統治中國的2000多年來,大眾接受的教育主要是關於怎樣做人的從仁。義。禮。智。信到格物。致知。正心。誠意,儒家思想的不斷髮展,似乎為我們塑造了一個理想的人格系統,同時,也從思想文化的高度上,為華夏文明鋪開了為人處世的漫漫長征。

而《大學》是在這條征途中閃爍的一顆璀璨明珠。它可能沒有孔子那樣聲名赫赫的作者,但在我看來,它意義非凡。它似乎極早地系統而直白地把做人放在了思想的核心。學習的基礎——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不僅直接地告訴了我們修身之於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必要性,更是擺出了一條如何修身的明智之途。這樣的思想高度,是前人所未達之所,亦是後來之人無法企及的朱熹曾指出:《大學》是修身治人的規則。如人起屋相似,須先打個地盤,地盤既成,則可舉而行之矣。〞然而,隨著現代工業文明的崛起,人們似乎把做人和治學逐漸分離,學習的內容更多地傾向於應用科學,即格物。致知。久而久之,社會上的'一部分人失去了做人的規則,甚至還出現了應試教育這樣僵化了的育人系統,令人不勝唏噓。實際上,這樣的學習風氣從根本上就已經失去了方向——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正心。誠意,是修身,故而,缺乏思想道德修養的求學是無法樹人的,也是無法進步的,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真心誠意地熱愛學問,而只是虛情假意地將學問當做是成功的工具,那麼求索又怎麼可能竭盡全力。精益求精呢?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教育引導青年學生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中。〞堅持治學與做人的統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現代教育不可逆轉的渦流。同時,也只有不斷追求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的修身之道,方可成就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信念。

《禮記·大學》讀後感 16

“學而優則仕”,取得一定的成績就得給予相應的官職,否則便是重視不夠關懷不到。當然,沒有一官半職也無法說明你取得了成績。正是這一句辛辣的書評吸引了我,從頭至尾,一氣呵成!

書中對人物的刻畫可以說做到了極致,心理描寫更彰顯了人物百態,然而讀罷給我最深的感覺卻是:這裡不是校園。沒有莘莘學子的朗朗讀書聲;沒有青春校園的生機和活力;沒有學術論壇的筆劍爭鋒。

這裡是一個工廠,專門負責生產經營的地方;這裡是一個圍城,城裡城外的人們各顯神通;這裡更是一個集市,到處都是呼喊叫賣的聲音。

文章還在陸續的連載之中,我還沒有讀到故事的末尾,我不知道文章的作者會以什麼樣的結局來結束這所謂的`大學。暫且不去談那些領導們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杜小春的見異思遷,高歌的形骸放蕩,馬長有的拾階而上,這哪裡是大學教師的模樣!

正如一位網友評論的那樣,到底是我上了大學,還是大學上了我?在這樣的校園裡,這樣的潛規則作用下,我不禁感到非常的悲哀。文章開頭的杜小春很像現實中的我,所以讀到她出現的地方,我是一路同情,直到我再也不能忍受——因為我知道,我是永遠不會成為杜小春那樣的人。我可以與名利無緣,我可以生活得辛苦貧寒,但我要永葆我心中的明燈不滅,走過悠長的黑暗,迎來的定會是燦爛的黎明。

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人生最好的境界莫過於此吧!

《禮記·大學》讀後感 17

曾子在此引用上古之聖人之經典,開始闡述仁學的要義皆來自上古時期的傳承,通過孔子刨根問底顯示了仁學的本質來源於人之心性,

一切神祇之性皆來源於本性既德性,剝離怪力亂神,去除無謂的精神崇拜,迴歸自然,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徹底的迴歸,迴歸無神輪,一切人皆可聖,聖不在什麼地方,心性就是聖地。由此可見,無論佛教宣說無神論卻再次淪入神祇崇拜,其他所有宗教都沒離開有神崇拜。這是我們華夏文明最璀璨的源起。

《尚書。周書》中德《康誥》乃周公封康叔於殷地之時所作的訓辭。意為你要剋制自我之私慾而昭示仁德之性,慎用刑法,善待孤寡老人等等弱者。能夠執守和實現內在心性之德於自己和天下,也只有這樣實行聖賢之道於時時刻刻和事事物物中。

《尚書。商書》中《大甲》中說到伊尹放太甲這個事件中來說明“先王顧諟天之明命”的根本性。太甲上位三年而剛愎自用,一味享樂而朝政昏亂,被伊尹放於銅宮而反省,終於明白天子與百姓無別,明白心性只要而重新國泰民安。告訴大家不管是誰皆應尊重內在心性之本,方本國顧諟天下之命。

《尚書。虞書》至《帝典》闡述上古禪讓之禮。“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也就是說通過天子內在生命中高深光明的`德性來普照和諧九族百姓,以至於和睦相處,風俗歸厚,才使社會處於文明,以至於普天下太平。

通過對《尚書》三篇的經典引用,明明德之明是自覺、自發、自主、自由地彰顯仁義心性,是超越的和先驗的。正如孔子所說“吾欲仁,斯仁至也”。禪宗臨濟大師一樣以人為本,心性自明,可見佛教傳入中國,融合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本善才有了禪總本真,於是禪宗才

《禮記·大學》讀後感 18

我們在開始講解、研究《大學》之前,先把這份原本《大學》的原文發給大家,希望平時多加熟讀,要能背誦,那就更好了。那麼,我們以後在講解、研究時,就方便多了。現在,請大家看看原本《大學》的'原文是怎樣說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禮記·大學》讀後感 19

近日無事,便拿起閒置已久的《大學》細細品讀。品讀中,被其中儒家先賢的大智慧所折服,產生寫讀後感的'衝動。奈何個人水平有限,在此便與諸君討論其中皮毛。

書中,我最喜歡這段:“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便是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處。在這段話中,明德天下者,既大賢與聖人,必先治國。國不能安定,何以明德?而治國又必須齊家,齊家在於管理好家族,使家族和睦。家人知禮而友善,從而社會人人皆仁。齊家在於以小見大,以家印國,一家不治,何以治大國?齊家又在於修身,以身印家,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如何修身?明心見性,格物致知,養成一腔浩然正氣,此謂養性!

宋有大儒張載,修一身仁義之軀,養一身浩然正氣。以此發下大巨集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立那“天理之心”,立那仁孝之心;做那安身立命之事,做那國泰民安之事。

到了新時代,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如何齊家是未來我們必然要面臨的問題;對於有意官場的大學生來說該如何治國又是一個問題。現在我們自問,屆時該如何齊家?又該如何治國?回首過去,我們是否修身?又是否養性?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作為當代青年,我認為,我們要做,就做那,修得一身仁義禮智信,養的一身浩然正氣,做事問心無愧又胸懷壯志並且心繫國家的人。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等生來不凡,何必平庸一生?我等壯志凌雲,何苦今生無悔!

《禮記·大學》讀後感 20

《大學》作為儒家的傳統經典著作——《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之一,它主要闡明“治國平天下”的理論,早已深深融匯於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之中。相信很多朋友早在幼年時期就已誦於口,記於心。記得老爸送我這套國學經典(共十本)時,我在朋友圈打趣地說:“我爸把該在我兒時的學前教育攢到了現在!”雖然在朋友圈寫著不太正經的.文案,但我知道這是愛。

我閱讀的這一版書,是將《大學》、《中庸》、《論語》輯集出版,《孟子》另行出版。於我而言,讀書本就不快,再遇上古文,更是品之甚慢。幸好,此書採用“原文、註釋、譯文”的方式編排,大大方便了我的閱讀。在這一個周裡,我一手捧書,一手握筆,一字[篇1]句地品。在書本上做了很多筆記,收穫頗多,且不說其中的人生哲理懂了多少,單單是那些生僻字就認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