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歷史演義

《東周列國志》讀書心得

東周列國志》讀書心得1

讀書,是我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今天,我又閱讀完了《東周列國志》這本厚厚的書,全身頓時輕鬆了許多。

《東周列國志》讀書心得

這本書中有許多許多我從沒有讀過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會告訴我一些有用的道理。

伍子胥的父親與兄弟被楚王殺害,他微服逃亡,路過韶關的時候,因自己不能為父兄報仇而一夜難眠,竟愁白了頭。他悲憤的仰天大呼曰:“吾父兄仇還未報,吾頭已白矣!”他日日風餐露宿,身上的盤纏已經用光了只能沿路吹簫而乞與吳市,被楚王所賞識,任與高官。伍子胥便帥吳軍攻打楚國,一路勢如破竹,當他見到楚平王的墓時,一怒之下,掘開墓,以鋼鞭抽打屍體,棄於荒野。伍子胥的故事使我看到了一個愛父愛兄的偉大形象,也學到了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戰爭中,一位名叫鬥越淑的將軍威猛異常,以一敵百,戰無不勝,只是他只有勇而無謀。有一次,敵軍在河那邊,鬥越淑驕傲的高聲叫道:“誰敢和我比試射箭?”敵軍一小兵拱手曰:“我敢!”鬥越淑哈哈大笑說:“我們每人射三箭,射到者贏,被射者輸。”那小兵說:“你先射吧!避者非丈夫也!”鬥越淑挽弓搭箭,“嗖”地射出一箭,被那小兵一手接住,下面兩劍均被小兵接住。

小兵開始射了,他使弓弦空響一聲,趁鬥越淑避劍時,又一箭射出,鬥越淑中箭,倒地而死。這個故事看似簡單,其實,也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人或者做事都不能有勇而無謀,更不能驕傲自滿。俗話說得好:“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所以,我們一定要謙虛做人。

《東周列國志》讀書心得2

當你瞭解歷史,你會從前輩那裡獲得寶貴的經驗,變得更加理性和明智。

《東周列國志》描述了從西周滅亡後東周的建立到秦始皇統一的歷史故事。

這本書有許多各自為戰的國家,有許多英勇的將軍,有許多聰明能幹的智者,也有許多昏庸和開明的君主。

他們在爭奪權力和土地鬥爭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性格、善良和背叛的嘴臉就像一碗摻了很多許多人性成分的湯,不僅再現了戰爭的年代,還留下了許多令我振聾發聵的驚奇和難忘的感悟。

《周幽王女色亡國》一章描述了周王因為他的女色而不愛人民,最終導致了國家的滅亡。

啊!這一悲劇確實令人痛心,警示子孫後代和那些君主們,在國家和女色面前要學會權衡,,孰輕孰重自己心裡應該有個數。

我認為周幽王失國的原因不僅是褒姒的責任,他應該承擔全部的責任,因為我從他的故事中看到他沒有自控力和約束自己的能力。

如果他是嚴於律己、修身養性、勤勉於心的人,那亡國就是天荒夜談你的事,即使褒姒再妖嬈,也統治不了國家的興衰。

歷史總是與人聯絡在一起的,歷史中許多令人激動的故事流露出的情感讓我很感動。鄭莊公很傷心,因為他的母親偏袒他的小兒子,幫助他發動叛亂。在母親的陰謀失敗後,就把她送到了邊境,莊公發誓“不到黃泉,永不相見”。但是後來,因為他想念他的母親,他派人去接母親回來。

當他們相遇時,母子倆擁抱在一起,痛哭流涕。讀完這個故事,我深受感動。畢竟,親情是最重要的。雖然母親對不起自己,但是她也是對子女愛的初衷,才有偏愛。這是一個錯誤,但我認為這也是一個愛的錯誤。

在愛的旅途上誰不會犯錯?我讚揚鄭莊公把感情置於疏遠和仇恨之上。親人犯了錯,不應該一味的責備,應該學會寬容,畢竟,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家庭。

這本書中的許多地方讓人覺得與眾不同,除了親情,還有謙讓。鮑叔牙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管仲,為了齊國的繁榮昌盛,就讓位給他。

這就是鮑叔牙寬廣的胸懷與為國的心。他在自己的道路上選擇了自己的國家。我想我們都應該這樣。

我們的榮譽是國家給的,就要為國家著想。有能人強過自己,就要能者居之,謙虛的舉薦,並且為了祖國可以讓位,這樣祖國在能人的帶領下,一定會強大的。自己也會因為國強而獲得自己的幸福。

《東周列國志》讀書心得3

在這幾天裡,我讀完了《東周列國志》,這是一本關於西周王朝的'滅亡,東周王朝的建立和秦王朝的興起的書。

這本書講述了嬴政,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韓、趙、魏、燕、楚、齊),採取了“皇帝”的“皇”和“五帝”的“帝”合為“皇帝”作為他的頭銜,並建造了長城,做了許多勞命傷財的事情。後來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秦朝很快就滅亡了。

書中講述了熟悉的秦王嬴政、呂不韋、李斯、范雎、周幽王等人物。負荊請罪、毛遂自薦、脫穎而出、圖窮匕見、焚書坑儒這些成語就是

在這裡產生的。我喜歡“三家分晉”的故事。這一歷史事實分裂了晉國,加快了秦統一中國的步伐。

晉國非常強大。公元前403年,晉國分裂為韓、趙、魏。這是怎麼回事?

晉國的軍隊分為上、中、下三軍,每軍都有一個正統帥和副統帥。在戰爭中,他們是將軍;不打仗的時候,他們是朝廷的“六卿”。也掌握著實權。

由於晉獻公時期,聽信寵姬驪姬的讒言、殘害公族,致使同姓公族權力急劇下降,外姓官吏“六卿”便掌握了實權。這六位大臣是韓氏、趙、魏氏、智氏、範氏、中行氏。

志先殺了範氏和中行氏,然後,又殺了其他三家地方。因為當時智氏智伯的力量是最強大的,魏氏的組長韓康子聽從了家臣段規的建議;魏家族長魏桓子也聽取了家臣的建議,給了智伯土地,但智伯向讓趙襄子讓地時,趙襄子說:“這塊地是祖上傳下來的,我們不能給你。”

智伯很生氣,就和韓康子、魏桓子聯合起來,在趙國的晉陽打了一仗。因為這座城市非常堅固,趙軍和百姓團結一致,打了一年都打不下來。智伯想了一個辦法,派士兵去堵住晉水運河,晉水淹沒了晉陽城。

水淹了三年,人們只能住在樹上。趙襄子沒有辦法就和家臣張孟談商量。於是那天晚上,趙襄子爬出城牆,找到了韓康子和魏桓子,並勸說他們出賣智伯。

一天晚上,智軍的士兵們正在睡覺時聽到了嘩嘩的流水聲。見事情不對,智伯奪了一艘船想逃跑,結果被張孟談埋伏的人抓住並擊斃。公元前403年,周王宣佈晉國正式分裂為韓、趙、魏三國。

我對這個故事也有自己的看法。智伯自仗實力強大,想獨吞晉國,在第一步時就取得了成功,更加驕傲,結果不但沒有獨吞晉國,他不但沒有擁有晉國,而且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和祖先留給他的土地。真遺憾!在《東周列國志》上有很多這樣有趣的故事。

我喜歡讀東周的歷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