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悟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因某些事或人產生新的想法,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寫一篇感悟的文章來記錄一下。那麼,感悟的文章一般都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國演義》讀後感悟

《三國演義》讀後感悟1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著歷史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

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篡了漢。曹操之才也不在眾人之下。他少時曾經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明孔、孟之道,知管、樂之謀,他嘔心瀝血20xx年,精心撰寫《孟德新書》,其中之妙,一言難盡,遠不在《孫子兵法》之下啊。曹操的長歌行,短歌行,我想大家都會背裡面的很多經典詩句。曹操之智謀遠不在眾智郎話下。"望梅止渴"的.千古佳話,足以看出他之智謀。曹操之孝,更是真摯可泣。董卓破後,奪得濮陽,就立刻叫人接養父來身邊盡孝,誰知,在劉表荊州地界,被劉表手下貪圖富貴者殺害,曹操聞訊,痛不欲生,立誓拿劉表人頭祭奠他父亡靈,揮兵討伐劉表,他披麻戴孝,制旗為:報仇血恨。曹操在末年,以位列人臣之極--魏王,手握兵權,朝中上下全權在他一人手中,可謂隻手遮天,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了。但是,他沒有絲毫的串位之心,是他子曹丕繼位後才稱帝的。在《觀滄海》和《龜雖壽》等詩詞中也能稍稍看出此意,他並不是為了自己的天下,而是為了眾人的天下。曹操的三笑於赤壁之敗,讓人印象深刻。我想一般人在大敗之後應該是匆匆逃命,但是曹操卻想著別人的布兵。可見他的心理素質非一般人可以比擬的,誰要是學到了他的這種本領我想他無論在學習、或生活上都會受益非常。

官渡之戰主要是體現了曹操的才智和心計。在許攸來投靠時,作為一個大將軍能做到未穿鞋和衣服就跑來接見真是難能可貴,讓許攸也深為感動立刻說出了破袁之法。曹操軍中無糧之時,借糧官的命來穩定軍心。雖然很殘酷,但是卻體現了曹操的心計。

曹操這個歷史人物,雖被人稱為奸雄,但也可看出此人的滿腹才學和才智。

《三國演義》讀後感悟2

在幼兒園時,看的是連環畫《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中低年級,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著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狹義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在國小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裡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三國演義》讀後感悟3

什麼是智慧?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很難回答。我先來給大家說一個人吧,他可是智慧的化身。猜出來了嗎?對,他就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提起諸葛亮,大家應該很熟悉吧?就是那個羽扇綸巾、手搖鵝毛扇的軍師。

話說《草船借箭》中,周瑜十分嫉妒諸葛亮,讓諸葛亮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十萬支!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哦!可諸葛亮卻只用了三天時間按時交了差。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原來諸葛亮利用“天時地利人和”,這十萬支箭是從曹操那裡“借”來的。哈哈,諸葛亮聰明吧?佩服!佩服!

再來說《空城計》吧!諸葛亮聽說司馬懿的浩浩大軍向西城殺來,而自己守城的將士不足三千。於是,他傳令把全城旌旗藏起來。司馬懿見城中空無一人,怕諸葛亮又有什麼鬼把戲,慌忙下令撤軍,退回漢中。你看,一場“空城計”就嚇退了敵軍。這等膽識,這等智慧,何人能及?實在佩服啊!

我雖是一名女生,可我卻非常喜歡看《三國演義》,特別喜歡諸葛亮這個人。我多想有一把諸葛亮的鵝毛扇,鵝毛扇一搖——計上心來,我多想像諸葛亮一樣聰明能幹!於是,在現實生活中,我也一次次地上演著現實版的“女諸葛亮”!哈哈!

有一次,我和姐姐一塊兒下棋。下著下著,眼看姐姐就要吃了我的`“老帥”了,怎麼辦?怎麼辦?我靈機一動:“哎呦,姐,我的肚子痛!”“啊?你不要緊吧?”姐姐俯下身子,關心地問我。我趁機撞了一下桌子,棋子散了。“喲,姐姐,我的肚子好像又不疼了。不過,這棋盤已經亂掉了,我們重下吧!”姐姐看了看我狡黠的眼神,明白了:“你個小狡猾的,不過這次不能賴皮哦!”我笑了,原來姐姐早就知道了我的“小陰謀”,哎!

這些“雕蟲小技”說出來真是難為情,太不光彩了!不過,我下定決心,要多看書,因為“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嘛!我現在經常把零用錢攢起來,一看到自己喜歡的書就會買下來,然後一頭扎進書本,看個昏天暗地。我家裡的書已經有很多很多了,可我百看不厭。因為我心中有個願望:多讀書,成為像諸葛亮一樣充滿智慧的人!加油哦!

《三國演義》讀後感悟4

“草船借箭,借東風,木牛流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民間流傳中,諸葛亮簡直就是智慧與忠誠的化身,但我通讀完《三國演義》,仔細分析後,我對諸葛亮有了新看法。

首先說忠誠:諸葛亮受劉備白帝城託孤,七擒孟獲,七出祁山,病死五丈原;終其一生,即便明知劉禪不是明君,仍全力扶持,因此被認為是忠誠的楷模。

但是,換個角度講,對於一個身處三國亂世的臣子來說,什麼是的忠誠?應該是幫忙君主取得成功,也就是輔佐君主,將國家治理好;如果表現更為完美,應該是:結束戰亂,統一國家。

反過來看看諸葛亮他做了什麼,劉備的規劃就是讓諸葛亮輔佐劉禪統一天下,成就霸業;如果諸葛亮在統一天下之後沒有篡權,並幫助劉禪成為一位英主,把國家治理好,那就是真正的忠誠。

而諸葛亮呢?雖然沒有篡權,但他既沒有幫助劉禪統一天下;更沒有把劉禪培養成一代英主,反而讓劉禪出演了“樂不思蜀”的千古笑話。諸葛亮只是成就了自己一代賢相的美名,對蜀國而言,不管是對劉備還是劉禪,他並沒有真正做到人們所誦揚的忠誠。

再說智慧:諸葛亮是中國古代智慧的化身,借東風、空城計、木牛流馬、草船借箭等,均是耳熟能詳的智慧體現。但在我看來,這隻能算是一些小智慧罷了。如果作為一個普通人,以上任何一件事,都值得自己吹上個百八十年,但諸葛亮是一位國家的丞相,不是普通人;他的智慧應該表現在如何調動整個國家的聰明才智,讓大家共同努力,把國家治理好;他的智慧應該體現在,如何建立規範有效的.制度,通過合理的制度來管理國家,而不是事必躬親,把國家的治理完全建立在自己一個人的權威上。

諸葛亮沒有成為一個聰明的管理者,他只是像個工作狂似的不停地工作(到晚年連打兩百棍以上的軍罰都要親自前往監督);他不相信任何人,認為只有自己才能把事情辦好,別人得不到機會;可能諸葛亮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培養人才這件事,以為自己可以永生不死一樣。結果最後只是把自己身體搞垮了,留下了一些看似“人才”的人才,把蜀國推向了滅亡。正可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可以毫不客氣地講,蜀國的滅亡,諸葛亮這位所謂的賢相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國演義》讀後感悟5

一部蕩氣迴腸的英雄傳奇,一個個深入人心的英雄故事,一本家喻戶曉的文學名著,這就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這本書主要講了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軍起義開始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晉統一期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裡面的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例如:有聰明多疑的曹操、有少年持重的孫權、有愛惜人才的劉備,還有才華橫溢的諸葛亮和周瑜等等。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就是桃園三結義。故事講了在東漢末年,身為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身懷大志,但是他當時窮困潦倒。後來,他在街上碰到了身為逃犯的關羽和身為屠戶的張飛。三人一見如故,便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園林,結為異姓兄弟,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像劉關張這三個桃園兄弟情深的故事還有很多,比方說:張飛挑樑虎牢關、關羽尋兄千里走單騎,劉備復仇寧肯錦繡江山都不要等等。兄弟三人都沒有違背誓言,做了一輩子的忠義之士。

記得有一次我答應和爸爸一起去爬山,但我卻又和朋友一起去玩了。我沒有告訴爸爸,讓他白白等了我一個下午,使我成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失信人。後來爸爸對我說:“人無信不立”。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守信,就是信守諾言、不虛偽欺詐。從那以後,我很慚愧。是的,我不能做“狼來了”中的那個孩子,而要做一個有誠信的人。正所謂“誠信既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民族、國家的生存之基”。

如果一個人把生活中最重要的誠信都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等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佳話,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誠信是一個人永久的身份證,所以,讓我們開啟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悟6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書的前半部分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其中赤壁之戰是東漢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此戰孫權、劉備聯盟,最後以火功大破曹軍,曹操北迴,孫、劉各取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的甚礎。

書的後半部分講述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兵法三十六計在這些鬥爭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最終曹方的司馬家族勝利了,司馬炎一統三國,登基稱帝,國號晉,年號泰始,人稱晉武帝。

書中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塑造了諸葛亮、曹操、劉備、關羽、司馬懿等一大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書中的司馬懿,字仲達,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是他奠定了西晉王朝的基礎。司馬懿常和諸葛亮鬥智,儘管他才高八斗,卻不是諸葛亮的對手。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他是蜀國的丞相。有一次,劉蜀、曹魏二國大軍在五丈原展開大決戰,當時蜀軍駐在漢中,而魏軍和蜀軍只有一條小溪之隔,孔明問:"你想鬥將還是鬥法?"司馬仲達說:"先鬥陣法。"孔明擺了一個"八卦陣",司馬仲達擺了一個"混元一氣陣",蜀軍在孔明的指揮下兩三下就破了他的陣,而魏軍在八卦陣裡一敗塗地。諸葛孔明神機妙算、深謀遠慮,為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儘管過去這麼多年,但人們還是銘記他的德行智慧。杜甫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表達了對蜀漢丞相諸葛孔明的追思。

讀完《三國演義》,我想到要想成就霸業,不但要有膽識,還要有智慧。諸葛亮輔佐劉備那麼辛苦打下了江山,但蜀後主劉禪昏庸無能,把全部江山社稷敗出去了。有時間,我還要再讀一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悟7

漢末年分三國,戰火連天不休.......

三國時期是我國重要的大分裂、大動盪的時期。獻帝軟弱無能,董卓、曹操先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可見落後是要被捱揍的。但是,也就是這個戰火紛飛的時代,讓我們看到了許多帝王的爭鬥,忠義與背叛,仁德與殘暴,謀士的見招拆招。戰爭中,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敵人。我不覺感嘆人性複雜。但也因此上演一幕幕好戲:三氣周瑜、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空城計、苦肉計。(雖然大部分為藝術幻想)讀三國的時候,不僅拍案叫絕,真可謂快慰人心。

三國中的`人物形象十分明顯:意氣用事而又忠心的張飛,義薄雲天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心胸狹隘的袁術、亂世之奸雄-曹操、幹大事而惜身的袁紹、和氣的魯肅有孝心的徐庶、放蕩不羈的禰衡、恢復力超強的黃祖、有勇無謀的呂布.....這些人物各有各的性格,其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諸葛亮。

頭戴冠巾、身披鶴敞、飄飄然有神仙之概、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當然他不是神,他是人)一心匡扶漢室,為漢室的興旺立下血馬功勞。他讓我影響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他三氣周瑜,周瑜取西川時,諸葛亮命趙雲奪城,周瑜氣不打一處來;東吳騙親時,他沒有拆招,而是將計就計。最後使周瑜又氣不打一處來;周瑜硬奪荊州時,諸葛又致信一封,活活把周瑜氣死了......我真是太佩服他了,但是他太剛愎自用了,劉備死後,不招收其他名士。造成了漢中無能臣,廖化當先鋒的情況。最後又任用姜維這個只會打仗的將領為丞相,至百姓死活於水火之中。後主無能任用宦官,近小人遠賢臣,蜀漢無人接班,我想這也許就是蜀國兵敗的主要原因吧!

《 三國演義》是一本百讀不厭的書,我從上面學到了很多知識,懂得了很多道理,使我感慨萬千,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