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歷史演義

國中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中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中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

國中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

三國是我國古代東漢末年開始的一段戰爭連綿不斷,社會動盪不安的歷史時期。《三國演義》就是由羅貫中所著,描寫這段歷史的著名歷史小說。小說在描述了當時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和政治鬥爭的同時也刻畫了一批性格鮮明,各具特色的人物。其中有狡猾的曹操,講究仁義的劉備,勇猛的張飛,忠義的關羽,本領高超但愚蠢的呂布,聰明的.諸葛亮,以及和諸葛亮難分高下的周瑜等一大批人物。

我最喜歡看的是火燒赤壁這個經典的故事,曹操率大軍攻打吳國,吳蜀聯合抗曹。因魏軍不會水戰,諸葛亮、周瑜決定火攻。龐統假意投奔曹操,建議魏軍船隻用鐵索連在一起抵禦風浪;周瑜假打黃蓋,後者假裝降魏;諸葛亮推測出東風將至。黃蓋帶數十條船投降魏,船裡裝滿柴草。快到魏軍時,黃蓋點燃柴草,火借風勢向魏軍燒去。魏軍不熟水性船又連在了一起,死傷無數。魏軍大敗,連曹操也差點在華容道被關羽活捉,最後關羽念在舊情放了曹操。

赤壁之戰吳蜀聯軍充分利用了敵人的弱點不會水戰,曹操的多疑,以及吳蜀雙方諸葛亮,龐統,周瑜等人的聰明才智和團結合作,連續用連環計,反間計,詐降計,並利用了氣象學,成功的達到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效果。

這也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中遇到困難,首先要想辦法如何解決困難,而不是懼怕困難。要做到知難而上,利用現有的各種條件嘗試解決困難,並虛心向人請教,總能克服困難。

赤壁之戰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國中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2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還有趙子龍長阪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三江口周瑜縱火等等。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有長有短。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國中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3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著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著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裡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著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列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開啟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國中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4

《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記憶深刻,因為作者羅貫中把裡面的每個人物描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曹操的生性多疑,劉禪的無能,五虎大將的勇敢,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還有劉備的`仁慈,都足以說明了《三國演義》的作者把人物都刻畫得入木三分。

讀這本書使我放鬆,使人身臨其境。記得有一次,當我閱讀到劉關張三英戰呂布時,我彷彿也是一名將士,挺著長矛來助陣,等我緩過神來時,我的香蕉飛了出去,原來我把香蕉當作長矛了,這使我哭笑不得。

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那個生性多疑的曹操,在關渡大戰時,許悠來投奔曹操,曹操怕是袁紹派來的奸細,便留了個心眼,當許悠問曹操有多少糧食時,曹操說:“很多,夠吃3年。”許悠立刻揭穿,嘆曰:“曹阿滿不愧是奸雄也。”政治上曹操讓人褒貶不一,莫衷一是,但在文壇上他卻是一位大家,一位詩人,寫過《短歌行》,寫盡了人生抱負,十分有名。

三國中要數誰聰明,那就是諸葛亮,他神機妙算,把周瑜活活氣死。“七擒孟獲“空城計”等故事都是千古佳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是我最有營養的精神食糧。

國中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5

從那首“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臨江仙》中,我不由得感到英雄的故事,將在這本厚厚的《三國演義》中演繹。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他與這本書享有同樣四大名著之稱的是《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水滸傳》在上次的假期中我就閱讀過了。而《紅樓夢》則是以往的假期中我自己抽空閱讀的,《西遊記》是從小耳熟能詳的故事,雖然沒有看過原著,但是電視劇,連環畫倒是看得不少。這次要求閱讀的《三國演義》雖然我以前看過青少年版,但是看了原著才知道原著裡還有更多的精彩片段,而且閱讀原著也是對我的古文能力的一種提升。

三國時代,戰火紛飛,英雄輩出,但誰是英雄?曹操對劉備說,在這亂世中,只有你我二人是真正的英雄。劉備本想以種菜的假象來矇蔽曹操,讓他覺得自己心無大志,想逃過一劫,但是曹操卻說自己是英雄。而劉備身邊的張飛、關羽和趙雲等人,我也認為他們是英雄。張飛雖魯莽,但也是英勇無敵,關羽能夠溫酒斬華雄,屢屢立下戰功,趙雲能夠在亂戰中單騎救阿斗。而曹操,是一個一直以來存有爭議的人物,被稱為奸雄,而他是不是英雄?

我認為是的,他在董卓掌權,胡作非為時,能夠勇敢地去刺殺他,他也為天下的統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有不正確的行為,但是誰能說人能十全十美呢?所以曹操也是英雄。只不過可能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而把他寫成了奸詐之人。無疑很多人都喜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我也如此。他總能料事如神,劉備的三顧茅廬讓他深受感動,決定出山。在劉備娶孫權的妹妹孫尚香時,諸葛亮給了趙雲三個錦囊,讓他在必要關頭開啟。使孫權賠了夫人又折兵。而諸葛亮在後來三氣周瑜,劉備死後盡全力照顧阿斗,輔助他的江山。可惜,阿斗是個窩囊廢,後來司馬遷的一點點好處,就讓他樂不思蜀。悲哉,悲哉!

可以說,《三國演義》上演的是英雄的傳奇,裡面的人物描寫的十分豐滿,故事情節也層層相扣。也讓我明白了人才是多麼的重要,只有懂得如何用人的人,而不是像袁紹那樣自大的人,只想自己稱帝的,才能在亂世中求得生存。曹操就是一個求賢若渴的人,而劉備也是為了求得賢人而親自到隆中,三顧茅廬從而感動了諸葛亮。“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就讓我感受到了為天下大事紛爭的一段永久鮮明的歷史。

國中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6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三國演義》,令我受益匪淺。

這個故事發生在三國時期,三個國家搶奪天下。在這英豪輩出,令人蕩氣迴腸的《三國演義》裡一個個故事精彩至極,讓人拍案叫絕。

我最喜歡孔明的那一出草船借箭,因為它充分顯示了孔明足智多謀,周瑜讓孔明三天內造出十萬支箭,周瑜還特意讓工匠們做箭時拖延時間,這卻沒難倒孔明,三天啊!造十萬支箭,談何容易呀!但對孔明來說,卻不是什麼難事,之所以他胸有成竹,是加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天之後,能借天時地利,借箭成功。他讓魯肅給他準備二十隻船,每隻船上安排三十名士兵,船上用青布做幔,船兩邊各扎一千多個草把。第一天,孔明沒有動靜,第二天,孔明也沒有動靜,到了第三天的時候,他對魯肅說:“走,我們去取箭。”於是,他倆上了船,到那兒的時候,只見霧氣濛濛,什麼也看不見,他讓人擂鼓吶喊,曹操聽見,讓弓箭手射箭。當草船上都是箭的.時候,他們便回去了,這麼難的一件事,孔明卻輕而易舉地拿下了,多麼了不起呀!太讓人敬佩了!

我心想:只要有智慧,沒有造不成的事,我們雖然是小人物,但是我們也需要智慧,我們遇到事情,也要動腦筋。

國中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7

《三國演義》真乃一部大氣磅礴的好書!

全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曹操、孫權、劉備。

《三國演義》中給曹操的評價著實不高,他不是“英雄”是“奸雄”;不僅是“賊”,而且是“國賊”;諸如此類。但我不這麼認為。

在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時,他說袁術是“冢中枯骨”,袁紹是“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說劉璋“雖系宗室、乃守戶之犬耳”,說張繡、張魯、韓遂等人為“碌碌小人”。我原本以為,這只是一種蔑視、一種霸氣,但讀到後面,這些話全部應驗,由此可見,曹操看人的眼光實在很準。他的武將“李典、樂進、典韋、于禁、許褚”等個個是猛將,全都死心塌地地跟著他出生入死,為曹操打了無數的勝仗,成為曹軍中的中流砥柱。他的文臣“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劉曄、滿寵、呂虔”等人則幾乎全是北方最優秀的文臣、軍師,這些人中許多是從曹操的敵人那裡過來的,由此可見曹操求賢若渴的程度無人能及,單從這方面說,他比劉備更佔據“人和”。

小時候聽別人說曹操佔盡了“天時”,看過書之後才懂,因為曹操在消滅袁紹的.時候實際上已經佔據了北方(其他軍閥往往自相殘殺、兩敗俱傷),這樣他就有機會休養生息、恢復經濟,而且北方人口眾多,所以曹操的軍隊也得以迅速擴充至五十多萬,真是佔盡了天時。

再說孫權,孫權相比於曹操、劉備,優勢在於他擁有父親、哥哥留給他的富饒的江南大地和眾多的賢臣良將。這使得他成為一個“繼承者”而非“創業者”,但繼承者絕不可無能,孫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他獨具慧眼,提拔了“呂蒙、陸遜”等一大批智勇雙全的將軍,不但奪回了荊州、還讓蜀國元氣大傷,成功坐穩了第二把交椅。我覺得孫權長人之處還在於他的韜光隱晦,他主動受魏文帝冊封為“吳王”,避免了與魏的再次戰爭,得以壯大實力。孫權佔據地利又認真經營,使得吳國穩穩地成為三國之中最長壽的國家。

最後說說劉備,劉備起初就不斷遭遇戰爭,沒有建立起穩固的根據地,兵將都少得可憐,佔領益州後又丟了荊州,總之非常艱難,但劉備打著漢代宗室的旗號,依仗著諸葛亮、五虎上將等的鞠躬盡瘁,在紛亂的東漢也為自己謀得的一席之地。創立了蜀國,建國之後,蜀魏還是打個不停,他們拼的是消耗,但劉備忘了蜀國的經濟、軍事力量跟魏國差得太遠了,拼消耗怎能抵得過魏國?這就導致諸葛亮、姜維為此奮鬥一生、無所進展。再加上個孬種皇帝劉禪,蜀國就這麼完了!成為三國中最短命的皇帝。其實劉備可以讓關羽先撤出荊州修養生息、積累實力,鞏固孫劉聯盟,那樣歷史也許就要重寫了。

《三國演義》裡蘊涵的東西太多了,這只是我對這三個人物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三國演義》不但在中國家喻戶曉,而且被世界上很多國家作為軍事教材,我以後還要不斷翻看、不斷髮現他的價值。

國中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8

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不禁感慨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不僅使我瞭解當時的歷史,還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三國演義》的開頭就介紹了當時的政治背景——黃巾起義,民不聊生,國家支離破碎。從這裡誕生了400多個個性鮮明的`、而且沒有一個是重複的人物:劉備、關羽、張飛、孫權、周瑜、曹操……在我的印象中,諸葛亮當仁不讓地戴上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聰明機智”等光環。是啊,他借東風、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妙設空城計……這些事情豈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可是,他最終還是“命殞五丈原”。不知是天妒還是人妒,曹操手下軍師、奇才郭嘉去世。他生平為曹操想出了無數計策,甚至在死前都預料到將發生赤壁大戰,且曹操將慘敗,結果真的靈驗了。東吳的周瑜智勇雙全、膽識過人,年僅24歲就率軍破曹。可惜他心胸狹小,千方百計地謀害比自己有才幹的諸葛亮都沒成功,反而憋了一肚子氣,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嘆息聲中英年早逝。關羽是書中一位重要人物,他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放曹操,重義輕財,降漢不降曹……他雖然水淹七軍,但卻死在自己的驕傲下。描寫曹操有一句話“在和平時,他是治國能臣;但到了亂世,他就是一個大奸臣。”從刺殺董卓的角度看,曹操十分大膽;而從煮酒論英雄的角度來看,他又十分大度。

《三國演義》給予了我們許多啟示。比如要聽從有用的勸告,不能讓火燒連營的悲劇重演。做人的心胸要寬廣,否則就會像周瑜那樣鬱悶而死。

這本《三國演義》使我受益匪淺,儘管內容有所虛構,但仍值得好好品讀。

國中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9

《三國演義》是我寒假裡閱讀的一本書,讀了之後我就深深地喜歡上了這本書。《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書中還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曹操、劉備、孫權等王者,諸葛亮、周瑜、郭嘉等謀士,呂布、關羽、夏侯淵等猛將,可謂是英雄輩出。

大概很多人喜歡的是雄才大略的曹操、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勇無敵的關羽吧,而我最佩服的人物卻是寬厚仁義、堅忍不拔的劉備。

劉備愛民如子,他曾經敗走新野,怕黎民百姓遭曹軍屠殺,雖然行軍緩慢,但還是不顧他人反對帶著全城百姓逃到江夏。劉備有一顆愛才之心,他聽說諸葛亮很有才識,三顧茅廬,以誠心打動了諸葛亮。劉備在任用諸葛亮之前,屢戰屢敗,顛沛流離,沒有立足之地,但他卻從來未曾灰心和放棄,堅韌不拔,意志堅定,實在令人讚歎。正因為如此,他的兩個義弟關羽張飛在劉備最最顛沛流離的'日子裡,始終不離不棄,忠心耿耿。

劉備還是一個隨機應變的人,一次,曹操想試探劉備有沒有英雄之志,就請劉備來飲酒作樂。曹操問劉備:誰乃當世英雄?劉備當然明白曹操在試探自己,故意亂說一些人名。他頭一個說的是淮南袁術袁公路,而曹操卻一口否認了,還說袁術相當於棺材中的屍體。劉備第二個說的是河北的袁紹袁本初,說他兵多糧廣,四世三公。曹操又否決了劉備,說袁紹色厲膽薄,見小利而忘義。劉備又說了一些小人之名,曹操都否認了。最後,曹操先指了劉備,又指了指自己,說:"論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聽了這句話後嚇得把筷子都掉在地上,當時天上正打了一個悶雷 ,劉備急中生智,借這個雷聲巧妙地掩飾過去了。這就是著名的青梅煮酒論英雄。

三國霸主之中,曹操有家族的勢力依靠,孫權有父兄的基業繼承,只有劉備白手起家,鼎立於三雄之間,是三國中的真英雄。劉備的成功告訴我們:雖然剛開始一無所有,但只要努力踏實的做事,不放棄目標,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我們的學習何嘗不是這樣?

《三國演義》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千姿百態,各有長短,讀後讓我大開眼界,感受很深。這真是一本值得品讀的書啊!

國中生《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站在長江岸邊,回顧那幾千年前的三國,也不禁感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那個年代,那個三國,雖然民不聊生,但是趣事連連;雖然連年戰亂,但是英雄輩出;雖然戰士們的鮮血染紅了長江、黃河,可是他們的事蹟,這個時代的歷史卻永遠流淌在我們心中。這就是《三國演義》。

這本書記載了東漢末年,由農民起義到群雄割據的一系列故事。這個時期沒有誰是王者,誰是皇帝,更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個個厲兵秣馬,野心勃勃,想成為最終的霸主,尤其是曹操、孫權和劉備這三個老大。然而這場打了八十多年的仗分出勝負時,贏者竟不是魏、蜀或者吳,而是新崛起的勢力晉。可憐一代梟雄,謀劃一生,打下大片江山,到頭來卻是白為他人作嫁衣。

我從三國中得知,不管是大事小事,皆要用心,且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千萬不能妄圖一步登天。更不能有心而不做,譬如孫權。由小到大,從無至有,一步一努力,才能成事。

三國也用每個人物的親身經歷來告訴我們道理。曹操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有心計。劉備說一個人只有賢德、仁慈,方可得民心,成大事。諸葛亮輕搖羽扇:“一個人只有做事小心,謹慎,才有成功的`機會。”關羽慚愧地說:“你可別像我那樣,心高氣傲,做不成事。”趙雲來了,呂布來了,孫權來了,他們用自己一生的故事告誡我們。

《三國演義》,一本不可不讀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