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歷史演義

高中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

高中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

合上書,我彷彿看見了桃園三結義的誓言、煮酒論英雄的曹操和劉備、千里走單騎的關羽、火燒糧倉、草船借箭的諸葛亮、單刀赴會、刮骨療毒的關羽、七擒孟獲的計謀、揮淚斬馬謖的不捨、造木牛流馬的'聰慧,還有那愛惜賢士的曹操……三國啊,你真令我歎服!

高中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有很多,其中以曹操、劉備、關雲長、張飛、趙雲、諸葛亮最為主要。這幾個人中,我最佩服的就是關雲長和諸葛亮了,為什麼他們值得我佩服呢?因為關雲長有勇有謀,視死如歸,忠誠於主,重個人情義,並可以為了情義去獻身;諸葛亮呢?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並忠誠於劉備。我認為這幾個人中,最遺憾的就是張飛了,一世英名啊,毀於兩個無名小卒,真是明箭易躲,暗箭難防!我最討厭的人物就是孟獲了,孔明三擒他,服了就放了他,結果七擒他,還是被司馬懿殺了,真是不知好歹。我覺得三國中最狡詐的乃曹操也,他陰險狡詐,善於用人,但他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我們可以從《龜雖壽》中體會出他不服老的精神和他的雄心壯志;也可以從《觀滄海》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諦。最勇猛的人,我認為就是趙雲了!手持槍,身穿甲,殺敵無數,但是有勇無謀是他的缺點。每個人物,都有不同形態,但個個都是英雄好漢!

《三國演義》中的情節,共有一百二十節,每一節都十分精彩。縱讀全文,每個情節都引人入勝,緊扣心絃,彷彿給讀者呈現了一部完整的電影。其中,我覺得最精彩的情節是第二十七回:《關雲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這一節主要講述了關雲長領兵去打樊城,曹仁見關公沒穿盔甲,便令弩弓手放箭。有一箭射中了關公的右臂。但箭頭有毒,毒已入骨。聞之,神醫華佗前來醫治。他採用割開皮肉,用刀颳去骨頭上的毒。在醫治時,關雲長談笑自如,真乃英雄!後人有詩詞贊曰:治病須分內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神威罕及惟關將:聖手能醫說華佗。可見,關雲長意志是多麼堅定,毅力是多麼頑強!我覺得最驚現的章節是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這一節主要簡述了:曹操佩著寶刀來到相府,想刺殺董卓;在拔刀時卻被董卓看見,董賊便問曹操,要幹什麼?曹操十分惶恐,便靈機一動,說,有一寶刀,獻上恩相。董賊給了曹操一匹良馬,曹操騎馬逃出城外,經過中牟縣,卻被軍士俘虜。縣令審問曹操,卻曹操一片忠義打動,放了曹操。“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這句話說得好啊!小小的燕雀怎麼知道鴻雁的遠大志呢?這句話能充分說明曹操一心報國,共誅董卓!

在三國演義中的每個章節,故事都不同,但章章都演繹著人生!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於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成敗原因。名著是經得起反覆閱讀,反覆推敲的,好的名著伴隨我一生成長。

高中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2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第一次讀這本書,我便迷戀上了它。它是中華的經典,是文化的傳承。

我在三國演義中最喜愛的人物便是諸葛亮了,他才智過人:在舌戰群儒中,他的每句話,句句經典。讓我看到了一個沉著穩重的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他知道魯肅為人忠厚、值得信賴,讓他幫忙。知道天氣的變化,以霧為障。知道曹操疑心重,逼寨受箭。回南岸時,順風順水。從這些我都看出了諸葛亮神機妙算;在火燒赤壁中,諸葛亮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真是妙句,也把周瑜的心事倒了出來。他識天文,把東南風的時間準確無誤地說了出來,真可謂“鬼神莫測”……諸葛亮的生平運用智慧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再說關羽,他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關羽忠肝義膽,一身正氣,是忠、勇、義的化身。《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最後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不殺張遼、留關羽、善待徐庶。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些人物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著成功。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把最為寶貴的忠義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忠義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忠義,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列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開啟忠義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高中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3

《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鼻祖,也是我國最傑出的歷史演義小說。她深厚的文化底蘊,歷經時間的淘洗,展現著永恆的魅力,《三國演義》是一部反映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具有極其博大有深厚的思想意蘊和文化內涵,猶如一個巨大的閃耀著多方面的思想光彩。給不同時代,不同階段的人們以歷史的教益和人生的啟示。

《三國演義》婦孺皆知。為普通大眾喜聞樂見,是一部傳世經典,它的社會影響遠遠超過了它的文學價值。

在《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張飛等等。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忠誠於劉備集團的智慧型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毛宗崗父子稱為三絕之首的“智絕”。曹操是“三絕”中的“奸絕”《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一個既凶殘奸詐,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軍事家。關羽是“三絕”中的“義絕”,在小說中的形象特點紅面長髯。騎赤兔馬,義重如山,勇武過人,使青龍偃月刀。劉備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仁君典型,也是一代“梟雄”。《三國演義》其中的桃園三結義,青梅煮酒,妙算託紅裙,三英戰呂布,官渡之戰,三顧草廬,單騎救主,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周瑜打黃蓋,還有敗走麥城,白帝城託孤,七擒孟獲,命喪五丈原讓我記憶深刻。

第一回合時,桃園三結義。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漢朝自高祖劉邦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到獻帝。才分為三國。要說導致戰亂的根源,其實開始於恆,靈二帝。恆帝尊姓張讓叫他“阿父”朝政一天比一天荒廢,盜賊群起。才有了後面的個個精彩的故事。張角,張寶,張樑三人的自稱名號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樑稱“人公將軍”。張飛這個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氣勢如馬。令我記憶十分深刻。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命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這就是我對劉,關,張三人的認識。

因為桃園三結義是我最喜歡的文章。我會去認真真的去看這一片。這本書的內容梗概就是以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為中心人物,以擁劉反曹維主導思想,集中描繪了三國時期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政治,軍事,外交上的種種鬥爭,通過這些鬥爭,作者揭示了當時社會的腐朽和黑暗,譴責了統治者的殘暴和醜惡,以比較客觀的反映了百姓對統治集團的愛憎以及他們反對戰爭割據,要求和平統一的願望。《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就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成功的塑造了眾多的典型人物形象,第二,擅長描寫戰爭場面。第三,結構既巨集偉壯闊,又嚴密精巧。第四,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

這就是我對《三國演義》整本書的理解,有不足的地方也希望大家提出。

高中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4

《三國演義》描述了三國時期的局面。自從董卓被殺後,整個朝廷就亂了套,大家都爭著當皇上,劉備、關羽、張飛為了恢復漢室,請來了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幫助,他們一連攻下了荊州、南郡、襄陽等城池。孫權一心要得到荊州,就千方百計去搶,諸葛亮識破了一計又一計,使孫權賠了夫人和大將周瑜,又打了敗仗。可好景不長,不久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都被曹操害死了,很快,諸葛亮也死了。這時,地盤已被晉軍佔領。

我想:劉備的'志向是遠大的,他的行動也是迅速的。他只要找到了目標,就全身心的投入了,不怕任何艱難險阻,都要達到目的。我聯想到了中國的“體操王子”李寧,說起李寧人們總說他是個不平凡的人,但李寧自己很清楚,自己只是一個認定方向後決不動搖的普通人。他相信,憑著頑強和汗水,心態和適應能力,無論做什麼都能取得成功!退役後,李寧轉向了新得事業:組建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有人問李寧:“經商和體育,哪個更輕鬆,更愉快?”李寧說:“要做好,哪個都不輕鬆,不過我總是很愉快。”不錯,無論在那裡,李寧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英勇善戰,我應該學習;諸葛亮的機智,我應該學習;劉備的定了目標不放棄,我更應該學習!

高中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5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禪,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後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

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說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佔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裡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正中年時。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著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高中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6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有勇卻無謀”的。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說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佔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有勇卻無謀”的。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說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佔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高中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7

曹操,字孟德,坐領中原,擁有號稱為百萬之軍;名為漢相,實為國賊。劉備,字玄德;性寬和,寡言語,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若塗脂;漢室宗親,人稱劉皇叔;素以仁義震天下。

吾自去年末閱《三國演義》至今二月有餘,奈先前學業繁重,程序緩慢。時寒假,時間有餘,故吾一日覽十數頁,現覽至四十六回,大呼過癮。在此憑愚見且說曹操與劉備。

不說赤壁之戰後,且說開篇至四十四回止。提及劉備,必曰彼為仁義著天下、禮賢下士、胸有大志云云;而及曹操,則曰彼*雄、野心勃勃、詭計多端云云。然而則曰:操有三處勝備。其一,善握機會;其二,有勇有謀;其三,佔盡天時。

先說其一。操原是袁紹手下一將助紹共誅董卓,何以有今之霸業?此乃假操之善握機會。他但見紹乃無主見之輩,毅然棄之,後廣聚天下謀、勇之士,廣納善言,見機行事;常詳查敵之強弱。此才得以先滅呂布、後擒袁術、再誅袁紹、及平劉表。天下三粉。盡佔三分之二,手下兵精糧足,使天下聞風喪膽。而備則念怎仁義不忍擊呂布、袁紹、劉表及奪其城池,乃至錯施良機終使之盡落曹操之手而己卻自身難保,惜哉!竊以為,非行仁義之事不善,實乃戰場不講情,無仁義可言。此非孔子之學堂,而乃無情之戰場,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贏機會者得天下,非乎?

其二,有勇有謀。操自是先求謀士之言而後親臨沙場,屢戰不衰,真勇士也!操常“知己知彼”,故也長能百戰不殆。君不見其以微弱之軍大破紹之強大之軍?除夫勇氣外,還仗其聰明機智。正是:勢弱只因多算勝,兵強卻為寡謀亡。而備,缺操之勇氣。

其三,佔盡天時。想當初備欲劫曹軍之寨,此本應備勝而操敗。誰知當天操行軍中,忽電閃雷鳴、飛沙走石,折軍營一旗,此乃凶兆也。遂操乃識當夜畢有人劫寨,故而警覺;備敗操乃不在話下。又則,因操之權勢蓋過天子‘數漢臣奉天子密詔欲害操,此本萬無一失之策。奈何天又縱操,使漢臣逐露破綻,終為操所破。非但此機流產,有牽連七百餘家屬老小盡遭殺害,哀哉!正是:赤膽可憐捐百口,籲磋帝胄勢孤危;爭奈牙旗折有兆,老天何故縱*雄?相形之下。備雖有關羽、張飛、趙雲等萬人難敵之驍將,又有孔明龐統等匡扶宇宙、經天緯地之才,然則天不助備,縱有英雄,無用武之地;即使後為梟雄,坐領四川,與操比,成業之路較坎坷漫長。

以上三點,皆吾愚見。非吾妒備,實則人們對操印象太壞,吾抱不平,故在此替曹操說理。若有不到之處,敬請海涵。

高中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8

《三國演義》,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明代文學家羅貫中編著而成的。由題目可知,這部小說是依據《三國志》寫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樣莊重,而是古代的白話文小說。與《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變得藝術性更強了。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點評一下這部66萬字的名著。

一、真實與虛構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那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並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於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不勝數。讀過之後,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為小說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象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為什麼讀過之後,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而且這些情節也表現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願望。

二、神化與醜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並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後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醜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了。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關羽被神化的地方則是“忠”“義”。下面,我想簡單比較一下作者為什麼著重的神化這兩個人。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為三國之中蜀漢是正統。而朱熹以前的觀點,從陳壽開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為正統。自朱熹之後,君王、大臣、百姓也開始接受朱熹的觀點,原因就是這種觀點是符合儒家思想,並能被統治階級所接受的。羅貫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觀點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於“漢室”的。這其中,作者又把諸葛亮寫成了“智”的化身,把關羽寫成了“忠”“義”的化身。這也就是為什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道光年間的統治者曾給關羽長達三十餘字的諡號了。

至於醜化,基本是對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歷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國演義》卻把他描述成了一個忌賢妒能的人。醜化大部分都是為神化作映襯的。

三、人物與線索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特點。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一個小心眼智敗張?的戰例進行了細緻入微的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為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還有作者採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三國演義》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展開敘述的。而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絡,不會在一個章節之中只敘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隻讀一條線索的冗長與乏味。

四、封建與王道

《三國演義》中表現的一個政治思想觀就是倡導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與仁政。《三國演義》中的一大部分虛構故事情節都是為了表現這種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膽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義”的藝術形象。

首先是諸葛亮。《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諸葛亮,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特別是作者對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盡筆力,大肆渲染。

諸葛亮在當時的地主階級統治集團中,是一個看問題比較敏銳、處事比較有膽識謀略、能隨機應變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這些優勢,就是因為它重視實踐。如,在曹操攻佔荊州,領兵南下時,諸葛亮曾向孫權分析當時形勢,預計到曹操必敗,正是因為諸葛亮在戰爭之前就已經對敵我雙方的優勢和弱點作了比較的緣故。又如,諸葛亮敢於使“空城計”,就是因為他對敵我將領的情況作了分析,料知司馬懿瞭解自己“生平謹慎,必不弄險”,從而利用司馬懿對自己長期形成的認識,採用了十分“弄險”的疑兵之計,解除了危機。然而,在更多的章節中,作者卻把諸葛亮寫成了“先知先覺”的人物。如,諸葛亮的幾次“夜觀天相”,幾次“錦囊妙計”。而在“七星壇祭風”,更是荒誕不經的描寫。類似的問題,還可以在“巧布八陣圖”“班師祭瀘水”“五丈原禳星”“定軍山顯聖”中看到。

關羽也是《三國演義》中著力描寫的人物。在作者的筆下,關羽也從《三國志》中的一名與趙雲、黃忠地位相同的武將,變成了《三國演義》中勇猛忠義的大英雄。《三國演義》如此美化關羽,完全是為了提倡封建的“忠”“義”思想。《三國演義》後,關羽就成為完全符合封建統治階級理想的人物,關羽在民間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廣。明、清的統治者曾經幾次封其為“大帝”,到處為其立廟。這就清楚的說明,通過關羽鼓吹“忠”“義”的這種描寫,是多麼適合封建統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為了提倡為封建主子賣命,《三國演義》還塑造了一系列所謂“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們為了盡忠漢獻帝誅除“國賊”曹操,“雖滅九族,亦無後悔”。作者把這些人吹捧為流芳千古的模範人物。此外,寫姜維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寫孫夫人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節烈”。由此可知,《三國演義》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貫穿了作者的社會政治觀點的。

五、詩詞與歌賦

《三國演義》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詩詞歌賦,雖然數量比《紅樓夢》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詩詞是為了表達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則是出現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筆下。如,“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當,一時詭計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後人嘆曹操中計誤殺蔡瑁、張允之事。篇頭詞“臨江仙”,氣勢磅礴,讓讀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氣;讀過之後,更有一種意猶未盡、引人入勝的感覺。篇尾詩“古風”,則把三國一個世紀的興衰成敗、長達66萬字的文字概括成僅300餘字的長篇敘事詩。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它卻像一片押韻的後記一般,帶領讀者重溫三國風雲。其最後幾句,更是引發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與認識:“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四大名著中僅次於《紅樓夢》的精品小說。雖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們去探討,但是它留給中華民族的意義是深遠的。

三英戰呂布的故事情節

卻說八路諸侯連輸數陣,申報袁紹。曹操曰:“呂布英雄,天下無敵,可會十八路諸侯一齊商議,共擒呂布。若誅了呂布,董卓易哉。”正議之間,有人來報呂布搦戰,紹令八路諸侯攻呂布,布徑衝公孫瓚。瓚自揮鐵槊,直迎呂布。布睜目大叫,揮戟來戰。戰兩合,瓚撥回馬,速慌而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公孫瓚,布舉畫戟望後心便刺。旁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搜神威,酣戰呂布。八路諸侯見張飛漸漸槍法散亂,呂布越添精神。張飛性起,大喊一聲。雲長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又戰到三十合,兩員將戰不倒呂布。劉玄德看了,心中暗想:“我不下手,更待何時!”掣雙股劍,驟黃驃馬,刺斜裡去砍。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玄德面上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走。三個那裡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呂布軍望關上奔走,玄德、關、張隨後跟定呂布。

高中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9

書是用來讀的,讀歷史可曉古今,讀詩歌可愉悅情致,讀散文可冶情操,讀戲劇可浸淫悲歡,讀論文可培養邏輯,讀傳記可感悟人生,讀漫畫可體驗趣味,讀文摘可豐富記憶……

讀這麼多讀書的好處,我是深有體會,自讀了三國,讓我們家也趣味無窮…

在我們家,我跟爸媽乃是三國鼎立,老爸權大勢大,身強體壯,挺有大將風範,我視之為白臉的曹操,而老媽手握財政大權,要想三餐美味,打點牙祭,必須恭恭敬敬,儼然一盤踞江東的孫權,而我,便是三方國中最仁慈,最軟弱的蜀主劉備,可我“劉皇叔”文無諸葛亮,武無趙子龍,光桿司令一個,只得單槍匹馬。

最可氣的是,當我觸犯家規時,老媽並不“聯劉搞曹”反而“奉曹壓劉”,想我小小“劉備”,如何能首尾兼顧周旋於二敵之間?到頭來雖然不至於頭破血流,卻也痛哭流涕…

遙想當年,我羽翼尚未豐滿,曾十分懼怕老爸的“五指山(扇)”。一次老師光臨寒舍,我料想今夜必有暴風雨,雖明知凶多吉少,卻只有壯著膽子“單刀赴會”。不過,偃月刀變成了水果刀,我正在為老師削平果套近乎呢!可能老師為我的真情感動,將我大加褒獎,老爸一樂,要與我“煮酒論英雄,”那神情彷彿說:“天下豪傑,為你我父女二人!”我受寵若驚,失手打破一玻璃杯,見父親稍有動容,我便腳底抹油似的飛了。幾天之後,老媽告訴我,說我前腳出門,老師便把我向她包裡放毛毛蟲的事兒講了出來,老爸怒髮衝冠,欲追我,我卻已直奔“荊州”去了!

“喂,幹嘛去!”正在看報紙的老爸,露出半個頭。”“嘿,我下去玩會。”老爸的窺探技術令我咋舌。“作業寫完了?”老爸拿出法寶,“完了”我連忙答道,其實還一個字沒動,所以下的直冒虛汗。

空城計總使,那就不靈了。有一次,被老爸抓住了把柄----空無一字的作業本。

老爸自從在電視劇上聽到曹操的《短歌行》後,喚醒了他那沉睡多年的文藝細胞,扯著嗓子高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惹得雞飛狗叫四鄰不安,於是,我欲扮周郎,打擊其狂妄,讓她瞅瞅真正的歌唱家在哪,可他似乎未意識到這一點,而是變本加厲,整天在我面前放大音量,還自鳴得意把頭一揚,“滋”那麼一聲真是狂妄,朽木不可雕也!

我家三國,內戰不休,倒也其樂融融。古人云: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知老爸是否可一統我家江山…

《三國演義》不但用小說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 三國時期的情景,在我家冶淋漓盡致的全現,也讓我“親眼目睹”了三國時期那些人物的英姿,家裡的融融趣事也充分說明了讀書帶來的趣和書的魅力所在。

高中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

這個暑假,我讀了《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這本書由羅貫中以陳壽的《三國志》,范曄的《後漢書》及元代的《三國志》為依據,經過熔裁在元末明初創作的。它描述了近90多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形象地再現了這一風雲變幻而又動盪不安地歷史時代,生動地揭示了統治集團內部鉤心鬥角、爾虞我詐、互相勾結而又相互爭奪的關係,向讀者展現了一副精彩壯闊的歷史畫卷。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

國家的統治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他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火燒新野,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七擒七放孟獲,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他有獨特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盡忠於劉備,盡忠於蜀漢,最後中獻身於統一的大業中。"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隨著蜀漢的衰亡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

再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還有趙子龍長阪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等等

在《三國演義》裡還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團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勢不兩立,明天卻又杯酒言歡。而且這種鬥爭滲透到生活的許多方面,連家庭、朋友、婚姻等,都毫無例外地被捲入了鬥爭的漩渦,甚至成為鬥爭的工具。他們為了滿足自己權利,財產的慾望,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爭奪戰中不被消滅,總是玩弄各種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活劇。

這樣的心機,在如今又和償沒有。商家絞盡心機,賺消費者的錢;騙子費盡心思,騙取他人財物。人們可以看見:貪慾和權勢欲如何主宰了社會中兄弟、夫婦、朋友等關係。人們甚至為了錢財,千方百計的想辦法偷取,殺害。所以奸詐狡猾的有心機的人,必將成為權勢的佼佼者。但是,心機是需要無心機來襯托的。如果每個人都那麼奸詐狡猾,世界怎會太平呢?

總之,《三國演義》除了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啟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正因為如此,《三國演義》在雄渾悲壯的格調中瀰漫與滲透著的是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