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部 > 歷史演義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一等獎(精選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一等獎(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一等獎(精選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一等獎(精選5篇)1

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這本書。相信大家都認識而他就是《三國演義》。他就是四大名著之一。

他講的是從漢朝高祖皇帝斬白蛇而起義,到光武皇帝振興漢朝,後來黃巾軍掀起,漢朝急忙招軍。也就是因為漢朝招軍才會的劉備、張飛、關羽結拜桃源。之後成就了一番大業。

看完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後,讓我最欽佩的兩個故事之一是趙子龍單騎救主。話說趙子龍走在林陰小路卻碰見曹操的帶刀將軍夏侯恩,他們廢話不說就開戰趙子龍趁他不備一槍刺死他,獲到了神器青缸劍至今倚天劍不知在何處,當年高祖就是靠這兩把劍打下了天下。趙子龍獲得神器,立馬背在身上騎馬飛奔。他跟著那些難民一起走。找到了甘夫人可是還不知在哪?他又走到一間破宅看聽見裡面有小孩兒在哭翻開簾子一看原來是甘夫人,甘夫人把阿斗交趙雲之後便跳枯井而亡,後來他走到了最後一到關卡是曹操的雄兵把守趙子龍的寶駒一躍就躍過了曹操的第一道防線。於是雄兵向趙子龍來,趙子龍把槍放到地上拿神器青缸劍揮舞一下中你可曾知道,這兵器對兵器室可是削鐵如泥,頓時將士們槍就變成了木頭,趙子龍經歷了重重突圍終於走出了曹操的`佈防線走出來的時候曹操問叫什麼名字?他說本人乃常山趙子龍。

二是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放走曹操的仁義之舉也許你們都會以為我這個說法是錯的,而你們聽下面的故事就知道為什麼了,當年曹操的船被銷燬軍士也都死亡了,走到華容道的時候,突然看見一隊人馬出來,原來將軍是關羽。曹操走到,關羽面前哀求。關羽便說你走吧,我念你昔日對我厚愛之情。這是多麼仁義之舉啊,這就是我最欽佩的地方。這就是我的,三國演義讀後的感想。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一等獎(精選5篇)2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作品,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結義到三國歸晉共有五大時期: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在《三國演義》眾多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諸葛亮了。《隆中對》讓我胸有百萬雄兵;舌戰群雄讓我目瞪口呆;草船借箭讓我讚歎不己;七擒孟獲讓我心服口服;火燒新野火燒博望火燒赤壁三把火燒的曹操心驚肉跳……這些足以證明,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戰略的天使!雖然他被寫成毫無戰力的人,但是他的智慧冠絕群雄,是中國文人智慧的化身而近乎妖。在幾十年的東征西戰中,為蜀國佔領了以四川為主的大片土地,連整個蜀國都信任他,他是三國中最有智慧的,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戰略家。(這一段的排比句用得好——具體地描寫了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戰略的天使)

拿諸葛亮智收姜維來說吧,諸葛亮一路所向披靡,派人假冒夏侯楙的部下攻天水,姜維提醒馬遵,把諸葛亮的詭計識破了,諸葛亮用妙計收了人才姜維,姜維幫諸葛亮取天水、上邽和三個城池。可見諸葛亮的智慧為蜀國幫助是有多大----不僅僅維護了蜀國的利益,還為蜀國的將來培養了又一個能文能武的接班人。(具體事例寫諸葛亮的`智慧)

智慧的化身諸葛亮了,早已成為中國歷史中“妖”的代表人物。我喜歡這樣的“妖”!我崇拜這樣的“妖”! 我也想做這樣的“妖”!

評語: 《三國演義》人物眾多。爾夫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諸葛亮大發感慨。細膩,生動地展示出個人的讀書感受。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一等獎(精選5篇)3

前半部分很帶勁,被曹操這個奸雄所折伏,勝不驕敗不餒,的確實真英雄。與之後的衰敗形成對比。很多落淚的'地方,比如郭嘉死,曹操三哭~再比如諸葛亮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

可歌可嘆。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諸葛亮氣死周瑜,罵死曹真、王朗,羞辱仲達,再比如司馬懿見到“死而復生的”諸葛亮,嚇到用手摸頭曰:“我有頭否?”

聽著張衛健的《真英雄》,觀三國,很多感概。人生只不過一場廝殺,若是真英雄,怎會怕?成王敗寇,一念之差,生死一霎那,豪氣永放光華,江山如此大,何處是家?

後半部分略倉促,很多英雄倉促死,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曾評三國“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著實透徹。

摘錄最喜歡的一段 諸葛作書痛斥曹真:

其書曰:“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致書於大司馬曹子丹之前:竊謂夫為將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不動如山嶽,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預知天文之旱澇,先識地理之平康;察陣勢之期會,揣敵人之短長。嗟爾無學後輩,上逆穹蒼;助篡國之反賊,稱帝號於洛陽;走殘兵於斜谷,遭霖雨於陳倉;水陸睏乏,人馬猖狂;拋盈郊之戈甲,棄滿地之刀槍;都督心崩而膽裂,將軍鼠竄而狼忙!無面見關中之父老,何顏入相府之廳堂!史官秉筆而記錄,百姓眾口而傳揚:仲達聞陣而惕惕,子丹望風而遑遑!吾軍兵強而馬壯,大將虎奮以龍驤;掃秦川為平壤,蕩魏國作丘荒!”曹真看畢,恨氣填胸;至夜,死於軍中。

三國中的恩怨情仇,戰亂紛爭,何其悲壯!需仔細體會。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一等獎(精選5篇)4

三國演義中的東吳,真可謂是英傑輩出,“年少萬兜鏊,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洋洋灑灑一篇《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道出了東吳少主孫權的氣魄。正是英雄出少年。本該期待著這位年輕的賢君能有一番傲人的作為,留下千古絕唱時,羅貫中卻筆鋒一轉,寫了孫權晚年的粗暴與嗜殺。賢君變身為暴君,英主變身為昏君,善始卻不能善終,這怎能不使人警戒呢。“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要想有個完美的.句號,有個理想的終結需要一顆冷靜剋制的心,需要持之以恆的行。

曹魏,一直是實力強勁,一個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國,為首的是一位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之稱的曹操曹孟德。“山不在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他的詩文字裡行間透露著一股帝王之氣,遼闊之姿。曹操有一個特點,他愛笑。他笑對友人,笑對敵人,笑對磨難,笑對天下。赤壁之戰,他敗走華容道,性命堪憂之際,他卻還“撫掌大笑”。這是坦然,也是胸懷。面對困難,如果能像曹操般對其一笑而過,勇於直面它,挑戰它,這樣我們定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強

戰火紛亂,智謀層出,群雄並起,這是三國演義,看大江東去,品千古風流人物。《三國演義》是作為一箇中國人必不可少的歷史佳作。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一等獎(精選5篇)5

人們都認為三國是在公元190年到公元280年這90年裡,實際上真正的”三國是在“三分天下吳蜀魏”那個時候,但要是隻寫真正的三國,那麼曹操和其他三國名人就沒有出場的機會了,《三國演義》也就沒有那麼好看了。

梟雄,也就是凶猛的英雄,最先想到的.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更令他威風八面,加上他平時南征北戰,在人們心中自然會成為梟雄。他的基本策略是招降納叛,因此他得到了人才和武將還有許多他想要的東西,但是,曹操隨著自己的發展,野心也開始膨脹,從梟雄搖身一變成奸雄,從騎都尉升到丞相,就差沒當皇帝了。當我看完曹操的事蹟後,再回顧他以前的事,不得不承認他很了不起,是一個真正的梟雄。

很多人都說劉備是梟雄,我卻不這麼認為,曹操每次打仗都是衝在前面,劉備就很少出馬,但他戰黃巾,鬥呂布時,他打的很英勇。劉備是靠著諸葛亮和那一群大將奪得了一片天地,皇叔的稱號和攜民渡江的事再加上他的武將豐功偉跡,在人們心中真不知道他的人氣和地位飆升到什麼層度。

孫權是個好皇帝,可“藉兄父之基業”這幾個字使他很難堪,但他帶兵打和政治方面都很卓越。在《三國演義》裡孫權既沒有曹操那麼凶猛,也不像劉備那麼懦弱,因此名聲比較好,活得比曹操和劉備長,使得吳國的壽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