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典詩詞 > 詩詞集

李璟的詩詞《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閱讀

詩詞集2.79W

《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李璟的詩詞《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閱讀

五代•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賞析】

上片寫重樓春恨,落花無主;下片進一層寫愁腸百結,固不可解。有人認為這首詞非一般的對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後周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李璟借小詞寄託其彷徨無措的心情。全詞語言雅潔,感慨深沉。

表面看來,這是一首春恨詞,詞的第二句“依前春恨鎖重樓”便已點明主題。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兩句,點出“春恨”的緣由所在: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上句反用西王母與漢武帝典故。據說三足的青鳥是西王母的侍者,七月七日那天,漢武帝忽見青鳥飛集殿前,遂後西王母即至。這裡卻說青鳥不再傳信,表達了詞人心事落空的惆悵。下句承上,寫相思難解之情。“丁香結”本是丁香的花苞,形狀極像人的愁心,所以常用來表示愁思的一種情結,多用以比喻相思之愁的鬱結不散,如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牛嶠的“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等句,均是以丁香來暗喻愁思。李璟的獨創之處在於將丁香結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徵愁心的丁香花蕾更加悽楚動人,使人如親見一位結著仇怨的姑娘,她在雨中“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戴望舒《雨巷》)。這兩句不僅意象優美,情意綿綿,而且從結構來看,又恰是一聯工穩的對仗:一人事,一時景,如律詩般的俊語將思念之情寫得既空靈又真摯。至此,詞的感情已經十分濃郁、飽滿。再接以“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句,愁之深、愁之廣均和盤托出,意蘊無窮。

擴充套件閱讀:李璟的簡介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即南唐元宗,初名景通,曾更名瑤,字伯玉。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長子,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第二位皇帝,於943年嗣位。後因受到後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

李璟即位後開始大規模對外用兵,消滅楚、閩二國。他在位時,南唐疆土。不過李璟奢侈無度,導致政治腐敗,國力下降,被後周奪取淮南江北之地,遂從金陵遷都洪州,稱南昌府。961年逝世於南昌,時年四十六歲,葬順陵。死後獲宗主國宋朝特許而被追上廟號元宗,諡號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詩詞被收錄《南唐二主詞》中。

李璟好讀書,多才藝。常與寵臣韓熙載、馮延巳等飲宴賦詩。他的詞,感情真摯,風格清新,語言不事雕琢,“小樓吹徹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

擴充套件閱讀:李璟登基為帝簡介

李璟,字伯玉,初名李景通,徐州(今江蘇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長子,母元敬皇后宋氏。李璟的父親李昪,原是南吳權臣徐溫的養子。李璟初任駕部郎中,後累次升遷至諸衛大將軍。徐溫死後,李昪專政,以李璟為兵部尚書、參知政事。天祚元年(935年),李昪受封齊王,立李璟為王太子。天祚二年(936年),李昪鎮守金陵(今南京),留下李璟為司徒、同平章事,與宋齊丘、王令謀在廣陵,共同輔佐南吳睿帝楊溥。李昪要篡位時,召李璟回到金陵為副都統。升元元年(937年),李昪廢黜楊溥,自立為帝,建立南唐,封李璟為吳王,後徒封為齊王。升元四年(940年)八月,被立為皇太子。

升元七年(943年),李昪去世,李璟繼位,改年號為保大。尊奉其母宋氏為皇太后,妃鍾氏為皇后。封弟壽王李景遂為燕王,宣城王李景達為鄂王,李景逷以前沒有封王,此時封為保寧王。同年秋天,改封李景遂為齊王、諸道兵馬元帥、太尉、中書令,李景達為燕王、副元帥,在李昪靈柩前立盟,相約兄弟世世繼立。封其子李弘冀為南昌王、江都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