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大學勵志

大學拼搏勵志文章範例

每一位大學生都應該時常找一些大學拼搏勵志文章來看看,那麼大學拼搏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拼搏勵志文章範例

大學拼搏勵志文章:認真去上每一節課

某同學的困惑:大一學生,工科。期末複習中突然很疑惑,必須上的那麼多門課中,並不是每一門都是專業課,其中還有些很無聊的課,比如毛概思修那些,每一門課都認真去上的人除了考試分數高點,真的值得嗎?

網友 Eric 說:同是工科生,據我所知,我們班上那些認真上課,規規矩矩學習的同學今年大多都很容易就找到工作了(去年11月份前就把工作定下來了,20xx應屆生),而那些老是逃課的同學,到現在還在苦逼找工作,包括那些號稱以後要出國、號稱要考研,所以要逃課的同學。學校不差,本省前三。

首先宣告一點:我很佩服那些逃課去認真地為出國和考研做準備的同學,即使沒達到目的,我也很佩服他們。

而更殘酷的事實是:

1.那些說課程沒意思、不在意分數,及格低分飄過就行,所以不去上課的人,大多數都是在宿舍睡懶覺或者玩遊戲看電影。(暫時迷茫找不到目標渾渾噩噩過四年)

2.那些號稱有很牛逼的事情(出國、考研、考公務員)要做的同學,到宿舍一看,也是基本在睡懶覺打遊戲看電影,只是偶爾會背背英語。(不喜歡本專業,有眼光,有目標,缺乏執行力)

3.那些逃課泡實驗室,參加各種競賽的那幾個人,都拿到了名校保研的資格。(有目標有執行力有運氣,運氣是給勤奮的人的)

4.剩下就我們這些規規矩矩去上課,偶爾做做專案的人了,寒假前大部分同學的工作也都定下來了。(與自己相關就不描述了)

你看,你屬於哪種人呢?

如果你有明確的目標,有遠大的眼光,而且有近乎瘋狂的執行力和自制力,快點逃課去做牛逼的事情吧,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如果不是,就別為你的懶散找藉口了。

因為你遲早要還的。

其實我覺得那些總是逃課睡懶覺玩遊戲看電影的同學,最大的損失不是課堂上那點知識的缺失,而是他們幾年下來養成了某些壞習慣,面對很多事情都靜不下心來好好學習,或者好好地把事情做好做細,這種壞習慣對人是摧毀性的。

這是我親眼所見的現象。

結論帶片面性,對號入座有風險,僅供參考

下面對躺槍的同學再補一刀:

據我所知,班上那些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同學幾乎都不是因為他們的GPA高而讓我佩服的,我覺得他們拿高GPA和獎學金也是必然的,不拿才不正常。

那還是直接拿事實來說話吧,我們班5個保研的同學,其中3個是績點保研。但是我除了佩服他們學習成績之外,我更加佩服的是他們辦事的風格和學習的態度。

例如,有位哥們偶爾也會逃課,但是我去找他的時候總是看到他在看資料或者跟著一個公開課(還是線上學習網站?忘記了)來學習,而且還做作業,作業都是要按時交的,全英的。

佩服得五體投地,說我們學校有優勢,學習好就能保研沒有代表性的同學可以洗洗睡了——因為如果他出去找工作,也是甩我們整整一條街(一條街好了)

你看,他們的優勢不是從認認真真去上每一門課而得來的,而是從認認真真去安排自己的時間並做好每一件事而得來的, 認真去上課只是其中一件事情而已。

我覺得大學裡最應該收穫的是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處理問題那種認真的態度,這是受益終生的,具有這種品質的人不成功都難。

大學拼搏勵志文章:不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該怎麼辦?

專業是被調劑的,發現自己一點興趣都沒有,每天過得很鬱悶,很迷茫,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這是很多大學生遇到的困惑

幸運的話,一般學校都有轉專業的名額,當然對學習成績是有要求的,一般只有班級前三名可以轉,還有的學校是同學院之間可以自由轉專業,所以想轉專業的就可以向老師或者學姐學長們諮詢本校轉專業的情況,然後爭取轉到自己喜歡的專業。(當然也有同學採用非光明手段轉專業的,這個我不建議,也不想談)

但更多地情況是,很多同學是沒有沒有抓住轉專業這個機會,學著自己不喜歡的專業,這又該怎麼辦呢?

是的,學著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很痛苦,但是在現實面前,我們顯得那樣渺小,又無能為力。要想改變現實,最重要的是我們得接受自己無法轉專業這一事實,以積極地心態來對待這件事情,明白抱怨迷茫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唯有尋找解決方案,才能使自己做得更好,而不是比現在做得更糟糕。然後結合自身情況,去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一、專業並不能決定你的未來就一定會很暗淡,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不管是什麼專業背景,大學裡其實最關鍵是鍛鍊思維、習慣、方法。所以在大學應該廣泛的去涉獵、去發現、去嘗試,在大量的行動與反思中挖掘自己的興趣與潛力,很多專業能力還真不是大學書本能教出來的。把學好自己的專業作為一種鍛鍊思維、習慣、方法的途徑去學習,你就不會那麼排斥了,結果往往會好很多。

奧巴馬,大學階段學的也不是總統專業呢;xx,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河川樞紐電站專業畢業,也不是主席專業呢…

二、你有退路嗎?你不喜歡所學的專業,如果你不學,那你去幹什麼,退學嗎?你父母會同意嗎,應該會傷他們的心吧。學一門專業,不能說就怎樣怎樣,至少可以保證你畢業了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等你有足夠的能力放棄自己的專業了,再放棄也不遲,再去追族自己喜歡的事情。把不喜歡的盡力做到最好,這樣,再有機會選擇的時候,才會因為對當下時間的負責而得到認可和信任。

三、只是有點不喜歡,那就試著去深入瞭解,也許你會愛上它的,試著去發現專業中有趣的東西,說不定在深入瞭解以後,你就會愛上自己的專業。即使沒有愛上,你的時間也不會白費。比如你不是很喜歡現在計算機專業,那你可以試著去做計算機相關的網際網路方向(如果你喜歡),這樣也許你也許就愛上了。

四、真的真的不喜歡,在保證現在專業至少不掛科,儘量高分拿到學位證、畢業證的情況下,還有幾個解決方法:

1、自學自己喜歡的專業,讀了大學都知道,大學最不差的就是自由且多的時間了,而且你去聽別人的課,也沒有限制,老師看到有別班同學來聽自己的課,是很歡迎你的,甚至你可以跨學校去聽比你學校更好的學校的課,而且現在網路也很發達,網上也有很多大學生自學網站。

2、報個雙學位,一般是週末開課,不影響正常的學習,我所知道的武漢,就有很多二本三本的學生報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雙學位。

3、跨專業考研,考研是沒有限制專業的,也許考研是另外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4、自己創業,但是這是最難的,因為太少有大學生具備創業需要的商業頭腦、見識、財力、人力了,這種人我認為這是天生的,如果你有這方面天賦,估計你是不會糾結於自己喜不喜歡所學的專業了。

接受現實,尋找適合自己的解決辦法,一味的抱怨排斥,只會止步不前。

大學拼搏勵志文章:如果你想避免四年後的困惑與迷茫

——李開復在20xx級大學新生學習規劃講座上的演講

很高興與這麼多剛剛入學的大學新生交流,今天的演講,希望和大家討論一下,經過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未來的你可能成為什麼樣子。

有人也許會問,我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開復怎麼會知道呢?其實,我並不確切地知道未來你們每個人會怎樣。但請相信我,通過過去十幾年和大學生的交流,在創新工場、谷歌和微軟,我瞭解我們僱用的每一個畢業生,我也瞭解來創新工場申請專案、希望得到投資的每一位年輕的創業者,還有在微博上留言、與我討論互動的每一位年輕網友,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未來的你。

如果你想避免四年後的困惑與迷茫,就必須從現在開始,認真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努力提高自己。

尋找興趣和天賦,避免成為迷茫、困惑的人

去年,創新工場做校園招聘時,我們去了15所高校,給面試篩選出的頂尖計算機系畢業生髮出了大約200份錄取通知。然後,我一一打電話,看每個人是否願意加入創新工場學習創業。在說服他們加入創新工場前,我不想誤導任何學生。所以,我的第一個問題總是:“你有沒有想過,在你人生的未來,創業是否是你真正想做的一件事。”

既然是頂尖大學的頂尖學生,對這個問題就應該胸有成竹。如果你並非真正想創業,可能你就不適合加入創新工場,也許,你會在大企業或政府機構裡得到更好的發展。

出乎我的意料,超過80%的頂尖畢業生給我的答案是:“不知道,沒想過。”

這,就是一種迷茫。80%來創新工場申請工作併成功得到錄取通知的人都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不知道創業是不是自己未來的道路。這個比例還是在頂尖學生中統計得到的。我在網上看到更多即將畢業的同學在發問,他們不知道專業不對口該怎麼辦,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愛做什麼……每個疑問都透露出畢業生在畢業時對未來的迷茫和困惑。

大學四年,必須要認清你自己,弄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特別要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天賦在哪裡。

你必須擯棄過去一些錯誤的理解: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件事跟別人認為你是誰,或別人想要你成為誰,絲毫沒有關係。無論是同學、老師、家長,他們都不能決定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或者,他們想要你成為的人,很可能根本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成為的人。

為什麼認清自己的天賦如此重要?試想,如果我們非要把比爾·蓋茨變成一個音樂家,他能取得多大的音樂成就?如果非要把貝多芬變成一名程式設計師,他有可能成為比爾·蓋茨嗎?肯定不行。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只有找到天賦所在,才能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此外,找到自己的興趣也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如果做的事情是自己最喜歡的事,那麼你會在吃飯、睡覺甚至洗澡時都在想著這件事,想不成功都很難。

大學生該怎樣尋找興趣和天賦呢?我的建議非常簡單:多嘗試!多嘗試自己可能有興趣的東西:無論是選修課程還是實習工作,無論是參加社團還是去網上求知,花足夠的時間去嘗試、體驗,努力尋找天賦和興趣所在。

當然,求知不能太功利。千萬不要因為你的某個職業規劃,就只去學那些“用得上、有幫助”的技能,而放棄那些你可能有興趣或有天賦的領域。否則,你可能會錯失心中真正喜愛的事情。喬布斯曾經說:“我們的人生面臨各種選擇,應該追隨我們的心。”喬布斯還說:“你在憧憬未來時不可能將以前積累的點點滴滴串連起來,你只能在回顧過去時將它們串連起來。所以你必須相信,當前積累的點點滴滴,會在你未來的某一天串連起來。你必須相信某些東西——你的勇氣、目的、生命、因緣等等——相信它們會串聯起你的生命,這會讓你更加自信地追隨你的心,甚至,這會指引你不走尋常路,使你的生命與眾不同。”

拿我自己來說,我上大學時選修的課程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選課前覺得可能有興趣,上課後卻發現非常枯燥,聽得昏昏欲睡的課程,包括經濟學、美國政治、美國政策、歐洲文學、歐美文學、藝術經典、音樂經典等等。但我一點都不後悔花時間選這些課,因為這樣的嘗試會讓人生的選擇更少些。通過嘗試,多劃掉些可能的選項,這有利於我們認清自己的真正方向。

第二類課程是上了幾堂課、做了幾次作業就愛不釋手的課程。愛上一門課程的感覺特別好,這不可能第一次就撞上,我也是選了那麼多自己不喜歡的課之後,才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計算機相關的課程。

第三類課程學的時候很感興趣,但不知道以後有什麼用。這沒關係,就像喬布斯所說的,這都是人生中積累的點點滴滴,也許未來有一天,你會把這些點點滴滴串聯起來。比如,當時我發現自己對哲學很有興趣,但自己並不想做哲學家。雖然沒有直接的用途,哲學類的課程還是教會了我如何思考,如何認識人生的價值,也成了我一生的指南針。我還學了中國文學和英語寫作,這對我的專業也沒有直接用途。但我這幾年出了五本書,其中至少有兩本非常暢銷。如果沒有學過中國文學、寫作和哲學,很可能也不會有成為業餘作家的李開復。另外,我學的中國近代史和國際關係等課程,也對我決定首次到中國工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我當時那些選課的決定,並不是刻意做出的。當時就是想試一試。對於第一種課程,發現自己不喜歡,就直接丟掉;對於第二種課程,發現自己愛上了它,就馬上去追隨;對於第三種喜歡但沒用的課程,那就先留著,以後總歸會把它串聯起來。

也許有同學會說,在美國換專業、選課當然輕鬆,可在中國卻有很多限制。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名優秀的創新工場工友的故事。這位工友名叫向若輝,畢業於一所非常普通,幾乎沒人聽過的大學。當時,父母建議他學會計,因為畢業後好找工作。但他進了大學才發現,自己對會計根本沒興趣,沒法學好,甚至出現了掛科。與此同時,他在網上發現,自己對使用者體驗設計的專業方向特別感興趣。通過網際網路,他自學了各種相關課程,交了很多設計師朋友,在論壇裡與國內外的使用者體驗設計師交流。他不但有興趣,也有這方面的天賦。他在讀書期間兼職打工,做使用者體驗方面的工作,很快就賺了四萬元。他的設計作品讓人讚不絕口。但就在這時,他發現自己的專業課程越學越差,一個學期掛了四科。他不得不和父母商量。他的意見是,自己將全力學習專業課程,達到可畢業的標準,但畢業後不會去做會計,而是要追尋自己的興趣。父母被他的真誠打動了,同意了他的意見。於是,他一邊努力讀書提高專業成績,一邊在新浪找到了使用者體驗設計方面的兼職工作,之後又在創新工場實習。一畢業,他就被創新工場投資的知乎團隊聘為整個團隊的使用者體驗負責人。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當你發現自己所愛的時候,會像變魔術一樣充分發掘出自己的最大潛能。

喬布斯在20xx年斯坦福畢業典禮的演講中說:“你們的時間有限,不要將時間浪費在重複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條束縛,那意味著你活在其他人思考的結果中。不要被他人的喧囂遮蔽了你自己內心的聲音、思想和直覺,它們在某種程度上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麼樣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如果你對未來迷茫,希望你能把握時間,找到自己的天賦和興趣,這樣,你在大學畢業的時候,才會真正擁有一片充滿自信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