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職場勵志

職場勵志小文章範例

關於職場勵志小文章有哪些呢?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職場勵志小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職場勵志小文章範例

職場勵志小文章篇一:他請兩天假

他進來的時候,微笑著向辦公室裡的每一個人說:“你好!”

我們都知道,他是靠關係才獲得這份工作的。於是,在我們不屑的掃視裡,他微低著頭,漲紅了臉,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我們的刻意疏遠,加上他性格內向,使得共處一室做事的我們,卻有著人潮擁擠的街頭,彼此擦肩而過的那種陌生,以至於他請了兩天假,我們都幾乎不曾感覺到辦公室裡少了一個人。

第二個月,我們漸漸發現他身上還是有很多優點的。

他做事認真,為人謙虛,連談到工作的事,他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似乎不是在討論問題,而是討教。

在我們剛對他有些好感的時候,他又提出要請假兩天。

主任生氣了:“你請假做什麼?”

他說:“我有事。”

主任問:“什麼事?”

他咬著嘴脣,支吾了半天,說:“私事。”

第三個月,他再次請假兩天。

主任大發雷霆:“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辦的私事,我理解並支援,但週末雙休日還不夠嗎?你非得要額外請兩天假?”

他沒有作任何解釋,臉上寫滿了委屈,大顆的眼淚一滴一滴地滾落在地面上,立即化成一道破碎的水印。

他走後,主任去找老領導談關於他的事。

我們偷笑,等著看好戲。主任回來,軟軟地坐下,不住地嘆息

在我們驚奇的目光中,主任無比自責地說:“我一時的衝動,傷害了一顆高貴的心。”

原來他是個義工,每個月都會去敬老院做兩天義工,一年四季,風雨無阻。這也是他能免試得到這份工作的直接原因。

辦公室裡瞬間變得異常的安靜,靜得可以聽到心跳的聲音。

我們沒問他為何不選擇週末去敬老院,為何要保密。之前對他的冷漠,讓我們覺得自己不配去問這些問題。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在他回到辦公室的那一刻,上前給他一個最真心的擁抱。

我想,其他人的感受也與我一樣吧,千言萬語,如鯁在喉。

職場勵志小文章篇二:真正的“過不去”

曾有一位叫小玟的同事,平常看起來人很nice。

有一次,小玟和我們一起出門參展,負責帶電腦,到了現場,電腦不見了。

大家好急,長官就要蒞臨,怎麼辦?怎麼辦?沒有電腦,大家幾個月來的心血就完全浪費,要等到明年了。

“都是你啦!”經理先對小玟開炮了,“剛剛出門明明有提醒過大家,就只有你忘了帶!”小玟快要哭了。

然後,有一位女副理也開始唸了。

“你看看,你的包包記得帶,假睫毛也記得帶,偏偏最重要的電腦……”

這時候,突然有人大叫:“找到了!”一位男同事喊道,“電腦在這裡啦!”

原來,電腦是有帶來的,只是被擱在旁邊。小玟匆匆帶了大包小包,不確定是不是包括電腦,其實她帶來了。

這下,氣氛可“尷尬”了。

不過,那位經理也蠻“阿沙力”(爽快)的,立刻就對這位女同事道了歉:“哎,真對不起,我沒搞清楚就開罵,小玟,我向你致上最深歉意,盼你不介意!”

另一位副理也道了歉。“小玟我下星期請你吃飯,謝謝你啦。”

小玟真的也很有風度,笑笑的。

那天展覽結束,大家還去慶功宴。當場的每個人應該都覺得一切是沒事的,沒想到,可怕的才開始──

隔天,我發現,小玟沒來公司。她去哪兒了呢?

然後,下一次我聽到“小玟”的名字時,公司亂成一團:“哎,聽說小玟去告記者了,記者要來我們公司採訪,公關部現在正在緊急開會,經理與副理都被叫進去了。”

這件事讓我印象深刻。

記得當天我還看到小玟在即時通訊軟體上“上線”,她的“綽號”已經改成一句話。

那句話,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我、就、是、過、不、去”。

從此我就發現一件事。

人與人之間,衝突在所難免,你說,沒吵過架就不算真朋友,不是嗎?哪一對“情人”不吵架?但,大部分人,吵完架、激情過後,自然“氣會消”。不過,有些人卻“過不去”。

“過不去”的人最可怕。這種人的特徵就是當下都很nice,但之後,等到大家沒事了,他卻不斷“回檔”。

而且,對方會被他不斷“加罪”,不再只是犯個小錯,還加了很多莫須有的罪名。

這時候,“道歉”是無效的;越和他道歉,他反而越生氣。

所以,人情世故,也包括“辨識”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若你發現誰誰誰經常一副就是“過不去”的樣子,小心,下一次你惹到他,你就真的和那位經理與副理一樣,真正的“過不去”(陣亡)了。

職場勵志小文章篇三:做到足夠“怪” 生活才會夠滋味

松浦彌太郎小時候就不時做出一些“另類”的事情來。

直到讀了高中,爸媽本以為他會改掉這個“劣根”,認真讀書。哪知剛讀高二,他又一次不走尋常路。

當爸媽看到兒子壓在桌角的那封信時,松浦已經踏上了美國之旅。

他在信中稱自己對束縛個性的學習失去了興趣,輟學逃離日本,去尋找獨特的風景,過一種不一樣的生活。可是一個人孤單地行走在異國,他有點失望,甚至覺得比在日本還要煎熬。

那天,他晃盪在舊金山街頭,一家書店吸引了他。這是一家專賣舊雜誌的書店,裡面全是六七十年代的《Life》雜誌、具有歷史感的寫真集、藝術繪本等,那些古書籍在燈光的照射下泛著淡黃色的光芒。

他立刻喜歡上這種徜徉在文字、線條與畫素之間的感覺。他覺得這才是人生大幕的一針一線,一個人只有注重生活的小細節,珍惜眼前的每一段美好時光,才是生活的本真。

回國後,他帶回了大量的雜誌和寫真集等,並一頁頁地撕開,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圖片和寫真進行分類。分類後進行重新組裝,然後拿出去擺地攤賣,他要用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去感染人們,讓人們學會品味生活。同時,他用筆抒寫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很快,他開了一家書店,不同的是,這裡的書都是經過他特別挑選,具有文化意涵的絕版書和具有特殊價值的古董書。更怪的是,他堅持只賣20xx本書,是正常書店的一半儲量。

有一天 ,他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邀他去參加一個會議。

到了才知道,《生活手帖》雜誌想讓他出任總編。這是日本有名的雜誌,創辦於1948年,最鼎盛時期曾單期賣過100萬冊。然而進入新世紀,隨著讀者層年齡增長和閱讀媒體多樣化,它發行量銳減,公司運營艱難。松浦臨危受命,出任新總編。

上任後,人們以為他會對雜誌進行大換血般的改變。然而在第一次員工會議上他就宣佈:將繼續堅持60年不接廣告,注重讀者純粹的閱讀體驗,還要保留創刊以來的插畫封面。

大家議論紛紛,奇怪,不接廣告,這不是等死的節奏嗎?

“怪怪”的新規實施後,員工們好像比以前更會享受生活了。每天3點的下午茶時間,所有人拿出自制的點心、果醬,邊吃邊閒聊最近好玩的事兒。

其實,這是每天的“選題會”,大家在喝茶工夫間,選題就誕生了。選題內容不是那些新奇古怪的東西,而是教你如何料理一份可口的便當,或編織一雙經典又溫暖的長筒襪等等……

這些生活的情趣和理念給了編輯們以無限的創作靈感,使得雜誌緩慢溫和地新陳代謝。三年之後,雜誌單期銷量上升到16萬冊。他也因此被人們稱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

每當有人問及成功的經驗時,他會反問道:“教人們如何生活的雜誌,如果你是編輯,你都不懂得生活,怎麼讓讀者懂得生活?”

如今的松浦,依然保持“一週買一次花”、 “享受當季美食”;每天早上5點起床跑步、下午5點半結束工作、7點和家人用餐、10點睡覺的習慣。

在他的世界裡,所有細微的事物都有其美感。他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怪”,因為他始終覺得,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不應該被同化,只有保持個性,做到足夠“怪”,生活才會夠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