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經典散文集

關於對子女教育的散文

孩子可謂是現在一個年輕家庭的核心,而關於子女教育更是一個重要的話題,有哪些關於對子女教育的散文呢?今天我們來看一下關於對子女教育的散文。

關於對子女教育的散文

關於對子女教育的散文:關於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從來就不是一個輕鬆的話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或許每個家長都帶著一顆功利心,儘管心裡也很清楚欲速則不達的道理。這裡,我向所有年輕父母推薦兩本書,知心姐姐盧勤的《告訴孩子你真棒》《好父母好孩子》。這兩本書是我含著眼淚看完的,感慨很深。以下是我在書裡摘抄的錦言佳句,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我相信教育家的話會給我們心靈的震撼,讓我們受益匪淺。

對於孩子,不是說你把他生下來就大功告成,生只是第一步,養是第二步,教才是最重要的一步。

給孩子最好的疼愛,就是放開你的手。

讓你的孩子有成就感。

沒有願望就沒有快樂,沒有快樂也就沒有了目標。別給孩子太多,要懂得適可而止。物質少一點,精神多一點,讓孩子自己去實踐。

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長處,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永遠做孩子的欣賞者,培養孩子的自信,欣賞孩子的才華,做孩子忠實的觀眾,為孩子的成功喝彩。

愛是一個大口袋,裝進去的是滿足感,拿出來的是成就感,幸福感。一味向孩子施愛,孩子並不覺甜,更不懂珍惜。一旦父母學會接受孩子的愛,孩子的價值得到體現,才會產生無比快樂!

父母不是一個永遠的解答者,而是一個提問者。向孩子提出問題,孩子便有了探索的目標。探索完了再去告訴父母,孩子本身也有一種成就感。

上大學只是一個過程,並不是終點。

孩子需要被理解,信任,肯定,我們要為他們營造一個輕鬆的學習氛圍。

培養孩子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成人,在成人的路上,父母有很大的責任,那就是在孩子心中播下愛的種子。

永遠不和別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你就應該祝賀他,肯定他,鼓勵他。

成功的最佳目標未必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

不要忽略了孩子對你的那份愛。比如孩子給你洗個蘋果,替你收拾桌子,替你擦地,你應該謝謝他,並且誇他幹得真好;千萬別說,去去去,趕緊看書去,把成績提高了比什麼都強。

面對生活,微笑著說:“太好了,”面對困難,勇敢地說:“我能行!”與人相處,主動說:“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

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

過度的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

過分的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懼;

過多的干涉,帶來孩子的無奈;

過多的指責,帶來孩子的無措。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的弱一點,給孩子一點愛他人的機會。不要把自己看成高山,把孩子看成小草,更不要當大傘,為孩子遮風擋雨,讓他弱不禁風。讓孩子做高山,他就會長成山;讓孩子當大傘,他就能頂天立地。

關於對子女教育的散文:教育孩子就像寫散文

有位朋友說想跟我交流一些教育孩子的問題。慚愧得很,一來我不是什麼教育家或者老師,沒有專業知識或者好的經驗,二來我本身就經常為兒子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

記得讀書的時候老師說過,寫好散文最重要一點是要記住“形散而神不散”。是的,“形散神聚”是散文的最大特點,很多優秀的文章表面看來似乎文筆散漫,東拉西扯,但讀罷才發覺文章寓意深刻,主題明確。我想教育孩子就像寫散文一樣,要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為孩子制定各種條條圈圈,但也不能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自流。

第一,要學會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態度決定一切,態度很重要,我一直把孩子當朋友。我們有些父母,往往想保持做長輩的“威嚴”,有事沒事喜歡板著臉孔,孩子看到父母“就像老鼠見著貓”,能躲則躲,躲不過就乖乖地做個“聽話”的孩子。而做父母的則頗為此沾沾自喜。但這樣教育孩子效果如呢?“乖”是表象,我就擔心,長期這樣培養,孩子會丟失個性,不夠勇敢,說不定有朝一日孩子還會把壓抑已久的情緒爆發出來,來對抗平時“驕橫”的父母。我們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孩子也是有獨立人格的,請給孩子必要的尊重!

尊重孩子,就必須尊重孩子的選擇。現在孩子除了學習課本上的,還有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比如作文提高班,奧數班...五花八門的課外興趣班,比如什麼畫畫,舞蹈,跆拳道,鋼琴,古箏......很多家長週末不是帶著孩子奔奔這家“培訓”,就是趕往那家“提高”,忙得不亦樂乎!並美其名曰:“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起跑線?我向來最不以為然的就是這句話,人生又不只是來賽跑的!漫漫人生路,又不是100米,或者萬米跑比賽!所以我從來不強迫孩子去學習什麼興趣班,一般我都會問他:“去學習那個興趣班,有興趣嗎?”一切憑孩子興趣決定。偶爾無事開玩笑的時候,我會問孩子:“長大了想當什麼?”“我將來要當發明家!”下次我再問他,兒子說:“我將來要開汽車店,當老闆”......每次兒子的回答都不同,自然他的“遠大理想”也在不停變換著。每次我聽完都笑笑而已,不發表任何意見。是的,我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他們的未來道路還長呢,他們的美好就是因為擁有未知的未來!而我們做父母的又何苦自作多情為孩子設計什麼藍圖呢!

人與人的關係,只有在尊重,平等的關係下,建立起來的關係才能真正融洽持久。父子關係也是如此,說實話,我願意把兒子當成朋友來看待,特別是在他日漸長大之後。

第二,要學會聆聽孩子的聲音。只有認真聆聽孩子的聲音,才能真正瞭解孩子心中所思,所想。很多時候,我們做父母看到孩子做錯了事,或者一些行為不可理喻,就只知道批評,或者是簡單而粗暴的打罵,這顯然不是好的辦法。很多父母(當然包括我)都習慣喜歡“說教”教育,經常“嘮嘮叨叨”:比如孩子啊你要如何如何啦,做人要怎樣怎樣啦,通篇人生大道理。事後發覺真是“千鬥芝麻倒無一粒入耳”(潮汕俗語),這些都是我的親身感受。這時候,做父母的最好什麼都別說了,浪費表情,我們更需要靜靜聆聽,在聽完孩子的心聲後再來“說教”,也許更能“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我們做父母的連自己孩子心裡在想啥都不知道,就想對孩子“發號施令”,往往是“xx”他人意志的行為,請問這樣孩子能誠心接受嗎?就算孩子勉強屈服於父母的“淫威”接受批評教育,在帶有憤懣反感情緒的狀況下,他能真正做好嗎?

孩子有時候想跟父母說說話,千萬別不耐煩地說:“知道了!”“你沒看到我正在忙嗎?!”這樣粗暴的態度孩子下次就不想跟你說話了。其實想聽孩子的心裡話並不容易,有時候還需要連“哄”帶“騙”呢。我每天中午沒有回家,但都爭取跟孩子通一次電話,問問他今天在校情況,學校有什麼新鮮事等等。

第三,在對待孩子的學習上,不要眼睛只盯著分數。每當一次考試完畢,很多父母就會急切地問孩子:“考了多少分?”聽到考得好分數就“眉開眼笑”,考得不好臉就立即“陰雲密佈”。其實,分數主義不能代表一切,高分低能的學生屢見不鮮,讀到大學還不知道如何自己洗衣服也不算什麼天方夜譚,獨立能力差,這樣的孩子書讀好又有什麼用?將來又如何適應社會生活?當然,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為我們的教育制度一向來就是重視“分數”主義的應試製度,雖說現在已經不是憑大學聯考“一考定終身”了,但如今追求升學率,追求名校的思想觀念還是根深蒂固,分數主義還大行其道。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就應當是減輕孩子這方面的壓力,謀求孩子德智體的全面發展。讀國小以來,記得兒子有幾次考得並不理想,我也沒多說什麼,反而安慰孩子:“無所謂,下次注意就好了”。撫心自問,我們自己讀書的時候成績又如何?又怎能要求孩子考試要名列前茅呢!所以對於分數,做父母的就應該一分為二來看待,只要孩子有努力了,就沒什麼可批評的,請放鬆些,要知道我們父母對分數盯得過緊的眼睛會給孩子多大的壓力啊!還有一點,我們動不動就會衝孩子嚷:“還不快點去學習!”在這裡的“學習”其實就是“讀書,做作業”,而學習則不僅僅指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包括學習社會上,生活上的各種知識。讀書並不等同於學習!我們經常都把這兩碼事混為一談。鼓勵孩子多學習,但不要死讀書,讀書死,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綜合素質好的孩子。

第四,要給孩子適當的挫折感,別讓孩子都當贏家。如今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也因此往往受到長輩的溺愛,拿在手裡怕碰著,含在嘴裡怕化了。這樣下來,嬌生慣養的孩子往往形成唯我獨尊,自私自利性格,受不了別人的批評,受到點挫折就大驚小怪,脆弱得要命。就拿我教兒子學走象棋來說吧,開頭幾次,為了培養兒子物件棋的興趣,我故意“詐敗”給他。看他過後得意忘形囂張的樣子,想殺殺他的威風,有一次就三下兩下把他的“帝”捉了。沒想到,兒子一輸棋就生氣地把棋子亂丟,說不玩了,好像受到莫大的委屈一樣。不過也好,後來學校組織象棋比賽,兒子五盤輸三盤,他就不再生氣了,因為他明白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他不會也不可能是永遠的贏家。從孩子嬰嬰學步那天起,兒子摔倒了我都要求他自己爬起來,人只有經歷過不停跌倒摸爬,才最終學會走路的。關愛不是溺愛,挫折不是失敗,“窮人孩子早當家”,在順境中長大的孩子,平時更需要多吃點“苦頭”,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最後一點,做父母的要注意檢點自己的言行,做好榜樣。現在的孩子都是很精明的,模仿能力又強,平時父母種種行為,在長期的耳聞目睹後就學會了。比如我對父母,吃飯的時候我為母親挾菜,兒子也像模像樣跟著替他奶奶挾菜,逗得奶奶笑呵呵的;有時候,我態度不好,對母親的嘮叨說話大聲點,兒子居然也學到家了:有一次,兒子在看電視,我說他別看太久,沒想到兒子居然也對我粗聲粗氣地說:“好啦,好啦,知道啦!”氣得我差點暴跳如雷。過後自己反思,覺得這也是自己平時沒有注意言行造成的。比如影印檔案,原件錯誤的地方影印出來的肯定是錯誤的。

孩子的心智都還沒有發育成熟,缺乏辨別能力,很多方面,難免會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這個時候要是有個“小人精”帶頭玩什麼,其他人也跟著玩什麼:有人帶頭玩溜溜球的時候就個個玩溜溜球,最近時興玩游龍板就個個都玩游龍板...很多父母都為自己的孩子沉默於網路遊戲而困惱,與其說是遊戲刺激,不如說是整個社會玩網路氛圍使然,好像不玩遊戲就落伍了,就out了。想幫孩子戒除網癮還真不容易,我覺得其中辦法之一就是讓自己孩子遠離那些沉迷於網路的夥伴,“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教育的意義不是單純的知識賦予,而應是重在培養精神、知識和綜合能力的多重富有者,使青少年成為具有廣闊視野、創新意識的複合型人才。我想培養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和性格,良好的學問和品德,做一個綜合素質高的人,這才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主線!

教育孩子就像寫散文,願所有的父母都能寫出感人的優美的散文來。

關於對子女教育的散文:關於孩子——成長空間

很多寶寶一出生,家長們就迫不及待地為孩子們設計或安排好了一套套早教計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儘早的在各種知識和藝術範圍中成長。教育固然重要,但在一個原初無比純淨的世界裡,我們不應該過早的將他們用我們自以為是的各種知識來一一填滿,或許應該先有一種和他們身體更容易融和的天然物性影印在他們最初的心扉上,成為他們人生基層的有機營養。再將需要的知識播撒到足以滋生萬物的基礎上。

如果說父母的愛能夠帶給孩子幸福感和安全感,形成他們一生的情感基礎。那麼一個空間具有合理變化的成長空間,會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形成一個豐富而通透的心靈世界。在這樣的一個自然形成的心裡空間中,有足夠的餘地讓他們在今後的社會生活中進退自如,也會將更多的理解和包容留給別人。這是甘霖的滋養,是淳樸,渾厚,堅強,氣魄,自由性格長成的基礎。如同魚兒需要闊水來遨遊,如同鳥兒需要長空來盤旋。

而一個經常在自然空間裡活動和遊戲的幼兒,不但練就他們靈活敏捷的身體。他們最初的心靈淨土上生長起來的土地河流,高山大海,平原湖泊,清風明月,花草樹木也將帶給他們更多的自然情懷和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這些如寶石般的品質,會更好的化解和抵禦將來成長過程中來自自身和外界的各種衝擊和心裡壓力。這些是用教育的方式很難形成的品質。

可惜當今的父母們不太關注孩子們的自然空間需要,他們或者為生活所迫,或者為了自己生活、娛樂和工作的舒適便利,在一個幼兒最需要自由活動空間的階段。將他們長期圈養在一個個規整的家居里,交到擠滿了孩子的小教室裡。排列在座位上聆聽老師和液晶電視的人性化教導……

我們知道人在擁擠空間生活會導致精神緊張和競爭意識的加劇,過度自我和自私的養成,對於旁人的冷漠甚至無端的憤怒。如今的都市化生活中這種現象隨處可見。這種緊張和競爭的情緒也正在經過家長們和社會進一步加強而愈演愈烈。因為大部分家長們生活的空間和心裡空間空前狹逼。這種狹逼讓人性扭曲和窒息。而在一個地廣人希和無現代氣息汙染的寧靜鄉村裡,才能隨時見到真誠的笑容,樸素的生活,熱情的接待,不設防的放心,溫暖的情懷……

當大家不斷埋怨當今社會競爭的激烈殘酷,人性的喪失,人心的冷漠,競爭的無序無情,卻不知道,我們自己就在狹窄的空間裡有意和無意的製造和培養競爭和冷漠的種子。

我們為了現代化的生活方式而拋棄我們的土地和庭院,搬進統一設計和規劃的空間中生活時,我們也不可避免的在不斷流失民族文化的血液,功能明確缺少閒餘空間的家庭空間裡將培養出性格和習慣完全不同的新生一代。他們將會和我們幾千年來傳統居住生活的前輩和先人們形成完全不同的氣質和思維行為方式。

對於這樣的社會,風俗,文化和身體的鉅變,我們準備好了嗎?

※本文作者:※

標籤:子女教育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