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抒情散文集

八年級寫景抒情敘事散文

我不是挺立高山的巨鬆,也不是屈身斗室的盆景,而是遼闊草原上的一棵小草——為壯麗的山河添上一笑,心中的景抒情於自己。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八年級寫景抒情敘事的散文。

八年級寫景抒情敘事散文

八年級寫景抒情敘事散文:春行東山

春光是在有雨水的夜裡瘋狂滋生的,籠著油菜花田的水霧散去後,明豔豔的色彩就鬨然湧來。我尋思著,是該見識一下春天的風了,於是選擇騎行踏青,再三思量後劃去了“同裡古鎮”、“穹窿山”這些路線,定在了已去過兩次的東山,算是再三重遊了。

前兩次是去年初秋與仲秋,坐在汽車、大巴上沿途風景過眼即逝,太湖不論陰晴俱是煙波浩渺,途中眾多賣柑橘者半路攔車,再算一個走馬觀花的陸巷,隨意登山,穿行在窄窄小巷裡,夾雜著摩登的咖啡店,並未深刻。

而昨年的秋行西山,也是騎行,秋燥難耐,烈日恣意,環了半個島後原途返還,景遇古樟園、明月灣,來回兩次的太湖三橋猶如作戰,累的精疲力竭。

此次東山環島騎行,旅途非常完美愉快。一來是初春極為曼妙的時刻,景緻豐美、天氣溫宜,二來是沿途趣事多,深入了東山的內景。

三月二十日絕對是春天裡不可多得的柔情,少一分則春寒料峭,多一分則幾近初夏驕陽,花兒是最爛漫時分,前幾日的含苞待放已初綻,再過不得幾日則凋零糜爛。早晨從學校出發,天光恰是有初陽與露珠的時候,通往取水口太湖大道方向沿途有風景地旺山,踏青的車輛頗多,然而不妨礙騎行的暢通。馬路兩邊盛放著桃花、櫻花、紫葉李,海棠猶打著朵兒,平曠地帶生有大簇的鮮豔油菜花,風裡含著清甜的水汽同花果香。騎行至太湖邊時,公路上湧來了大批的騎行者,快速甩脫我們,而我們略懷有閒情的看著太湖水,水質清澈泛著薄綠,岸邊生滿了蘆葦,岸上堆疊各色春日的花樹。

騎行至東山島時,路兩邊依舊保持著它的特色,老婦人擺著她們漂亮的攤子,叫賣柑橘。東山是盛產水鄉風物的小島,島上種有大量枇杷樹、橘樹、楊梅樹,一到果實成熟季節,外地採摘遊客眾多,而太湖沿岸擺滿了鮮麗迷人的水果,除果實,另有太湖大閘蟹、蓴菜、“太湖三白”這些湖鮮,總體來說,只論美食,在島上的日子也絕佳愜意。老婦人的攤位上,有柑橘,還有枇杷蜜、枇杷花、枇杷膏、蜂巢、雞頭米、甜瓜、碧螺春。東山枇杷是絕好的,這枇杷出產的蜜、膏,都具有止咳平息作用,只是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太容易變質了。我買了兩隻柑橘,對比秋日,雖價格昂貴,但異常甘甜潤喉,秋天的橘子在山上是隨便採摘的,我採回去一口袋,都嫌酸扔掉了。

東山農家樂處處都有,隨意選了個上去點了兩道菜,對過即是太湖,能賞湖景。一道是野菜,名曰“苊餛飩”,味道很熟悉,方言命名的,百度上怎麼也查不到,一道是“太湖三白”之一白魚。島上不缺野菜,這個季節算是時令菜,太湖蓴菜我並未吃過,這野菜已足以滿足我的味蕾,這農家菜讓我想起小時候的味道,長大後就很少吃了,慢慢吃著,一大盤青翠的野菜拌著飯就吃完了;白魚很新鮮,想必是早上剛捕撈起來的魚,肉質極嫩,刺大不易卡,正合我意,我喜好的名單裡除鱖魚、鱸魚,又多了這一味白魚了。菜不過兩道,清清淡淡,一白一青,一葷一素,沒有濃燴糖醋,一頓飯吃的極愜意,很符合春日口味,應景,還可一邊賞賞這太湖水,不好的就是這碧螺春過釅,喝一口澀死人。我向來不愛外出吃飯,近幾年盛行的餐廳都不過是環境菜相一流,但菜味實在是繡花枕頭一包草,價格昂貴,不敢輕易嘗試了,這小飯店的確價格不菲,但菜品值這個價。

時近清明,青糰子也上市了,我在老城區山塘街、平江路都買過,要麼個小無味,要麼餡兒拌太多豬油膩的人泛噁心。東山陸巷裡我買了三個竹葉蒸的青團,價格比城區的要高,糰子呈麻青色,正宗艾葉染的,餡兒特別,夾芝麻碎、花生碎、棗泥,賣家是蘇州本地人,做的很正宗,江南味道,餡兒格外實在,甜而不膩,有兩位遊客小姐說,若是夾上桂花就好了——天地良心,我國中的時候就有這個想法了。

途中發生了三小件趣事。一是逢上“太湖放生魚”的活動,滿滿都是衣香人影,有錢人家的年輕夫妻帶著穿貴族幼兒園校服的孩子在岸邊玩兒,也有漂亮的年輕人們穿著志願服準備開展活動,我們沒有等到放生就走了,真希望魚的尾巴上繫上紅線,同小時候所知的一樣;二是騎行至高架下的一個碼頭,對過即是私人小島,一行人緩步走來又登上私家船呼嘯而去,島只可乘船而去,島上風貌自然,無奈不認得島主人,只能見船疾馳而去;三是在太湖邊見一老者伐木人,樹下放著他的收音機,他在樹上一邊哼唱一邊伐木,見我拍照呆愣了,眼神古怪,細思起來原是我不禮貌。另有一件險事,在尚錦下坡的時候車輪在坡上鬆了,我一路“飛”下,下車才意識到,驚現一場,若它全鬆我大概在半坡就真的飛下去了。

過了尚錦還未至陸巷時,誤打誤撞進了一個村落,十六圖。村口古樹,很類似西山東村的一棵,蜿蜒進去,極靜謐的石牆小徑,午後的暖陽從樹的枝椏處四面八方折射下來,石牆上是叢叢茶樹——綠茶碧螺春。此地的碧螺春同洞庭湖如出一轍,低矮的茶樹中夾雜種植枇杷樹、梨樹、橘樹之類果樹,所以此類綠茶出茶青的時還混雜著花果香,品質價格都較為昂貴。一路推車而上,安靜的只聽到樹葉枝幹咔擦——想必一隻貓跑過去了,這種村落貓兒格外多,春陽裡晒著,抬著深邃冷靜的眼神同人對視,我也同貓幹瞪著眼,把它嚇退了,貓多貪食琵琶樹下腐爛的橘糜、主人家倒掉的小魚兒。此地梨花繁茂,梨花花期極為短暫,還未至“開到薔薇,落盡梨花”的地步,但陣陣梨雪飄風而過,鋪滿了小徑,只恨得這純白瓣兒堆在水泥上,好歹也得是烏泥啊,即使要歸根,還是黑映白還個美麗潔淨。我偏愛梨花,梨花枝幹愈蒼老,愈映得梨花似雪光閃,無辜的綠伴著初生的雪,橫斜可憐,需得依著白牆黑瓦而載,站得十米開外對著農家春景可賞玩一刻鐘而不嫌疲憊,以我見過的梨花來看,最美的當屬幾年前婺源山間所見,一院一牆一支梨花,第二是這東山,十六圖的山上植被繁盛,層層茶樹與枇杷樹的綠中偶瞥見一株青白可愛的梨樹,映襯效果下美得盈盈,陡然人就心生柔情,為憐著這易逝的梨花兒即將搖盡在暮春裡。從前我總是感嘆未賞花,花就落了,趕不上時機,這趕上了,一顆心是提著的,站在無窮盡的花裡只恨春短日長,人該何去何從呢,那些詩詞人的憐憫啊,是深深理解了。

站在山腰石子臺階上,俯瞰山下粉牆黛瓦,梨花盈盈,山外太湖氣蒸雲斂,溼氣清潤,山間大片綠林間間雜一株明豔桃紅、一縷雪色翠葉,日融風輕,晝暖宜景,花氣襲人,怎教人不給這古樸的山野奪取片刻的靈魂呢?此間俗世已一忘,偷得浮生半日閒。採茶婦揹著茶簍晃上山,隱進幽靜的茶林,崑曲評彈忽從茶林裡傳來,姑蘇女子細嫩的喉腔抓的心尖兒都酥了——是採茶婦在播放她的錄音機。蘇州人真是過日子的好手,還有比這樣一個春日下午更為沉醉的時刻了麼?這崑曲真動人,這蘇州真動人。

一路退回山下,推著車返還。山下的茶林裡傳來陣陣崑曲聲細細,團團綠中一位老婦人著藍底白花的包衣佝僂身軀在採茶,這色調配合的適宜讓一個老婦人在春天裡不經意流露出了別樣的美麗。窄路上,揹著農具的老人穿行而過,毫不在意我打量的目光,自顧自行去,這步伐只有慣常悠閒的人才有。村落裡的小門小戶極為精緻,庭院半掩,花自牆內徑伸而出,院外的枇杷樹下堆著整整齊齊的柴禾,是橘樹冬日砍去的枝幹,小窗半合,吊蘭垂下,一把大掃帚靠在牆上,似乎剛剛才被戶中人使用過,但梨花已經飄落到院門口了。那些開著門的小院,天井裡種著棵極大的槐樹或者銀杏,大樹下幾棵低矮的枇杷樹,樹下堆著糜爛的橘子給樹木提供養分——村裡還有爛橘子的化糞池,茶花在前頭提供一抹亮色的紅,兩根繩搭在樹上、牆上,晾晒著白底黃花的棉被,一絲聲響也無。

在一片古樸中行出了十六圖,我恍恍惚惚,這就是我尋覓已久的生活,在凡俗庸常裡,卻又並非凡俗。幸而這島上就只一班公車,也幸而人們懶於蜿蜒進山中,否則這一份美麗無論如何也不能長久啊。半年前我寫過一篇《過橋》的小說,當時只東山一行,許多元素多靠想象,沒想著自己竟真掉入了想象中,一陣浪漫突襲了我。

而後重新上路,沿著公路騎了十公里,見許多水路上小船穿行,岸上有農人在洗刷雪白的蓮藕,路過楊梅基地、蓴菜基地、枇杷基地,多是農人們維持生計的地方,全然一派醉人的水鄉勞作圖,風從胸口灌入衣襟,我覺察到了自己在春風裡甦醒,冬天腐爛的軀殼被風帶走了,年輕的生命依舊活力,我是這樣真實的存活著。到了初夏的季節,定要來東山摘楊梅啊,春天年輕的山成熟後定又是另一個樣子了。

又騎行了十幾公里離開了小島,眼前是開闊的平原,油菜花片片開在河的兩岸,草莓大棚遍佈兩端,這就是我最熟悉的鄉村了,很放鬆。暮色四合的時候終於接近了學校,雙腿累的打顫,春風沉醉的夜晚裡清冽的溼氣與甜熟的花果香飄來。

寫景抒情的散文:秋韻十里

長堤十里,秋水一方,千畝荷。

滿目碧綠在遼遠處,漸漸接入天際。

夏日裡那溫婉又嬌豔的荷花,早已隨秋風凋零而去。荷葉依然亭亭如蓋,就像一群高傲不羈的調皮少年,一陣風吹過,滿塘擠擠挨挨搖曳舞動著,捲起一波又一波或雜亂、或富有節奏的長短綠浪。蓮蓬飽滿樸實而又挺拔壯碩,與荷葉的柔軟順從不同,它們高聳在荷塘裡,稜角分明、堅硬。

荷塘邊的草叢中,幾隻野鴨慵懶的趴臥著,偶爾探出頭來,叼幾口青草,低嘎的叫個兩三聲,享受著獨屬於鴨的單純世界。

與野鴨的慵懶與單純不同,蝴蝶們則要歡快活躍許多。

不知是在尋覓那早已消失了的荷花香氣,還是在向遊人展示自己獨特的優美舞姿,蝴蝶一群群煽動著多彩的翅膀,在荷葉上空一尺高的位置,施施然不停變幻著舞姿,一會兒飛降到高高的蓮蓬上,一會兒又悠悠然飄落在荷葉端。它們和那些不知名的飛蟲交相舞動,活力四射,彷彿在認真表演一曲動人的樂章,明豔照人極了。

這荷塘、野鴨、蝴蝶與飛蟲構成的美景,動與靜相得益彰,雖沒有大城市的繁花似錦,也沒有《西洲曲》裡姑娘採蓮的溫情暖人,卻另有一番原生態的韻味,獨特生動,讓人駐足,流連忘返。

垂柳依依,陽光和煦,溫暖舒適。

閒散的遊人,三三兩兩漫步在長堤上,迎面吹來幾縷風,垂柳飄搖依依,柔軟如姑娘的眼波。

金秋十月,適值秋實累累,綴滿堤壩兩岸的各色果樹。果子們一串串,一簇簇,誘人招搖,驚豔了遊人們平素淺淡的眉眼,也撩撥起了孩童們頑皮淘氣的心。

大人們四顧微笑著,不時被哪棵樹上的果子吸引,停下來按動相機拍照。在各色果樹中,山楂和柿子樹尤其搶眼,因到了成熟收穫的季節,紅彤彤、金燦燦的擺著各種令人垂涎的姿態,令遊人們驚喜連連,不時按動快門來幾張特寫,偶爾還摘下一兩顆加以品嚐

孩子們卻一刻也不肯安靜,他們歡笑著、打鬧著、奔跑著,嘰嘰喳喳的嬉鬧聲,響亮在碧空四野。偶有幾個孩子惡作劇,拿小石塊去撩撥塘邊休憩的野鴨,野鴨們一時間變得好靈活,驚叫著撲稜稜飛起,落入到荷塘更深處。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在城裡人優哉遊哉,滿腔小資情懷享受這秋韻美景時,農人們一派繁忙,卻也滿心愉悅。

遠處荷塘裡的白蓮藕,在泥塘中已安睡了數月,此時片被農人吆喝著挖起,胖乎乎雖沾滿了黑黑的泥巴,卻依然如孩子的嫩白小臉,惹人千般憐愛。

大貨車沿著堤壩轟隆隆的開來了,離開荷塘的蓮藕們,彷彿還沒有睡醒,一片懶洋洋、慢騰騰,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將成為菜餚的命運。農人們把蓮藕一批批的裝到貨車上,司機哼著歡快的小曲,蓮藕們被快快樂樂的運走了。

堤壩外面那新收的苞米和稻穀,雜亂的堆積在晾晒場上,農婦們扎著彩色頭巾,在不停翻晒著,望一眼,新米的香味彷彿已溢滿了脣齒之間。

淺秋平淡少人語,暮秋寂寥多閒愁。

而金秋,就是這麼喜洋洋,暖洋洋。這果實累累、長堤綠樹、藍天白雲交織在一起,是充實,是喜樂,是城裡人心頭對大自然的牽念,更是她們袖中指尖,想輕輕觸控的溫暖。

而在農民的眼裡,這豐收與繁忙,這晒黑的粗糙肌膚,這額上的縷縷汗水,是滿足,是幸福,更是他們一年四季,對收穫美好的期盼。

春風十里惹人醉,秋韻十里,溫暖了一季,溫暖了的心房,更是溫暖了我們遊蕩的靈魂與信仰。

寫景抒情的散文:午夜秋雨沙沙響

午夜,沙沙的秋雨驚動了我的夢,儘管睡眼惺忪,我還是披衣到後窗處向外張望。

我家在綜合市場,屋後是一個小型停車場,進出車輛日夜不停,所以燈火徹夜通明。從二樓窗戶俯瞰,場內的一切清楚可見。此刻,一道道銀絲般的雨線正在橘黃色的燈光裡,閃耀著光芒,齊刷刷地向地面傾瀉,然後彈起無數的水花,試圖竄入空中,最後無可奈何地向著地溝處流去。雨霧的籠罩下,整個停車場看起來很安靜,默默地接受著秋雨的洗禮。

一陣陣涼意偷偷擠進窗縫,向我襲來,我卻無意躲避。在此刻,這種涼意雖然有點蓄意和不軌的意圖,然而我知道這就是秋天的宣洩。記得還在夏天的時候,在驕陽恣意的肆虐下,室內溫度急劇升高的當兒,世界彷彿變成了一具熊熊燃燒的大火爐,把無盡的熱輻射成利劍一樣的射線,簡直讓你無處躲藏。處在這樣的境遇中,哪怕是一絲半點的涼快,都成了內心的奢望!偶爾的一點涼風從天邊擠過來,那也是夢寐以求的事。眼下,不盡的涼風正源源而來,雖有點事過境遷,畢竟是秋雨的饋贈。至深秋時節,也許這是今年的最後一場秋雨,特別選擇午夜這一萬籟俱寂的時刻,悄然而至,那也可能是訣別,所以在吻別大地,吻別一切,然後跨上時間的列車匆匆離去,且行且遠,成為永恆的歷史和破碎的記憶。

北方的秋雨,不同於江南秋雨那樣絲絲縷縷,氤氳迷濛,而是揮灑自如,酣暢淋漓地宣洩,猶如醉酒的張旭揮灑他那筆走蛇身的狂草。來不得婉約,婉約終歸纖弱,就像那嬌羞的不勝涼風的女子。那就索性盡情地豪放,豪放地感天動地、山河垂淚。

秋雨最喜歡誘發文人墨客的情思,它雖被訴之於筆端,卻時常情意繾綣地滴落進心底。“夜山秋雨滴空廊,燈照堂前樹葉光。對坐讀書終卷後,自披衣被掃僧房。”青燈黃卷,對著秋雨,對著空廊王建寫出了濃濃的禪意,那意境空明澄澈,脫離塵世。“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秋雨綿綿,梧桐葉落,斯人已逝,傷感無限。白居易用秋雨、梧桐、落葉等意象,用悽清的意境襯托出唐明皇無比感傷的情愫。秋雨伴隨秋風,不用言語,就已經令人心生惆悵、悽傷,更何況是文人的細膩情思和天生的多愁善感?

深秋,繁華已盡,霧重成霜,代之以滿目的蕭索荒涼。“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那些悽慘的離情故事總是發生在秋季,所以,秋在詩詞歌賦中總是以一副悽悽慘慘慼戚的淚人模樣呈現,引發人們飄灑無限的惆悵。

秋雨是自然的精靈,滌盪塵土,洗盡鉛華,沒有了春的嫵媚、夏的張揚。其實,在這樣的清閒,這樣的雨季,最美的事莫過於在涼亭下,與朋友們一起借酒賞景,杯來盞去,談天說地,看那雨打落葉,滌盪心扉。“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乎中,必搖其精。”世俗的思慮猶如春的萌發、夏的膨脹,瞻前顧後,患得患失,長此以往,我已不是我,我中無我,焉能不累?於鬧市中覓一方淨土,經秋雨的洗滌、過濾,還生命一無華,何須醍醐灌頂大徹大悟。

秋雨,有時讓人討厭、煩惱。然而,是它及時催促疲憊的人們將稻子、高粱裝入倉廩,從容地應付漫長的冬季就有了把握。

曾經幻想著所謂的也是一直渴望的寧靜淡泊,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觀天邊雲捲雲舒,這種嚮往的寧靜似乎在這一刻盡收眼底,身臨入境。

午夜的秋雨,我痴痴地佇望著,不知過去了幾時,還沒有收斂住雨腳,還在淅淅瀝瀝地下著,我知道,這也是天降的甘露,盪滌著世間萬物,滴滴答答的雨聲儼然就是一曲優美的旋律,纏纏綿綿,夾雜一種柔韌、沉著和冷靜。在這種平靜中夾雜著一種淡定。學會秋雨的沉著,學會秋雨的冷靜,冷靜之中孕育思索,沉著之中保持淡定。秋雨綿綿,淡定人生。說到底,與其注重人生的結局,不如注重人生的過程!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