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散文集 > 寫景散文集

阿右旗之旅

“國慶”長假讓我有了要放飛心情的時間和心境。於是約上幾個酷愛旅遊的朋友于2日早晨,自駕車踏上了去阿右旗的路程。我們一行過山丹,經紅寺湖,再往東北走,便是茫茫的沙丘荒漠。深秋的大漠依然點綴著無際的綠色。它的主角是一種叫沙米的沙生植物。它長著細刺,成片成片地泛著茵茵青綠,隨著沙漠延伸。除此之外,沙漠的綠色還有梭梭、沙蒿、珍珠柴、霸王、甘草和麻黃等10多種沙生草灌木。行走在巴丹吉林沙漠裡,基本每見到一個大型沙窩就是一片綠色的草地。沿途大片的草場已經沙漠化,一段一段的古長城時有時無,一路上見不到任何草原的痕跡。這使人聯想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句。

我們一路驅車,公路在戈壁灘上延伸到遠方,白色的碎石路面白的有些刺眼。遠方的地平線處可以模糊的看到山的輪廓,天離地面很近很近,湛藍湛藍的看不到一朵雲彩,只有遠山的山頂漂浮著幾朵白雲,卻又象是漂浮在天邊。沒去之前我憧憬著“風吹草低現牛羊”詩句中描寫的大草原那份美麗和遼闊,可當我看到的卻是讓我極為失望的景色——無邊無際的戈壁沙礫。聽同車阿右旗的朋友說,每年的金秋十月,狂風肆虐的沙漠戈壁變得溫馴了許多,這時也是這裡最好的季節。順著車窗外看去,湛藍的天空下,那延綿起伏的沙丘錯落有序,幾棵胡楊樹隨著秋意泛起晶瑩透亮的金光。

為了不耽誤行程,我們便在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匆匆吃過午餐,便徑直朝阿右旗挺進。也許是冥冥之中有某種東西在吸引著我,同車的其他人不停地說著無聊的話,而我的心卻渴望著感受沙漠。荒涼的戈壁,層巒的沙丘,孤獨的長城,神祕的海子,還有傳說中的歷史風鈴……,這些曾經縈繞著的夢,越來越清晰。

一路上,視野所到之處,皆為金色的沙山、碧綠的湖水、奇異的怪石,種種看似奇異的組合就這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白雲、藍天、黃沙、奇石、漠風勾勒出一幅絕好的塞外自然風光畫卷,加之古樸的牧區生活習俗,濃郁的蒙古族風情,身臨其境,使人有了一種心靈的震撼和衝擊。車在一家賓館的院子裡停了下來,我們下了車,拍打著身上的塵土,活動著筋骨,從車上取下各自的行李。剛才為了能夠更好的欣賞沿途美麗的風光,大家都沒有關閉車窗,每個人身上臉上都是灰濛濛的沙塵,下車開始不停的拍打,使塵土瀰漫了整個院子。簡單的洗漱後,就去吃飯。剛坐下不一會兒,飯菜上桌,大家彼此客套了一番開始狼吞虎嚥,一天的奔波早已經飢腸轆轆。桌上自然全是當地的特色菜,以肉為主,少有綠菜,朋友拿來了一種叫做馬奶的酒,喝起來綿甜爽口,不象川酒、隴酒那樣難以下嚥。吃完飯,月兒已高高懸掛當空,氣溫變得很低,城的路上已經沒有什麼行人了,只有兩旁的一戶戶人家亮著燈,路邊幾家挨在一起的餐館燈箱照亮著門前的街道。月亮放射出幽幽的光明,照射著這寧靜的蒙族小城,不時傳來的陣陣狗吠,在夜空中變得空曠,久遠。賓館房間裡的條件不是很好,但睡覺決沒問題。打些熱水洗了洗,關燈睡覺,養精蓄銳,準備明天的旅行。

第二天一早本打算早起要看日出、拍照。但也許這裡過於安靜的原故,被朋友叫起時,已是早上8:30分,一種遺憾之感忳然湧上心頭。簡單的早餐後,我們便向沙漠深處挺進。巴丹吉林沙漠位於阿拉右旗西部和額濟納旗東部的巨型盆地之中,是世界第四大沙漠,是中國第三大沙漠,是內蒙古第一大沙漠,還是世界最高大沙丘所在地。沙漠東部是阿爾騰山、宗乃山、雅布賴山,西部是額濟納河平原的東部戈壁,南部是合黎山和龍首山,北部是阿拉善中部戈壁在巴丹吉林沙漠內,沙山沙丘、風蝕窪地、剝蝕山丘、湖泊盆地和谷地交錯分佈,並以流動沙丘為主,形態複雜,高大密集,最高的巴彥諾爾、吉訶德沙山高度達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這裡雖然氣候極為乾旱,但在巴丹吉林沙漠內有著許多的湖泊。在沙漠中還有多處泉水湧出,水質清澈,甘甜可口,可供人蓄飲用。其中的廟海子,就是所有沙漠綠洲的縮影。它是阿右旗雅布賴鎮巴丹吉林嘎查委員會所在地。這裡住著3戶牧民家庭,五排土坯築成的平房,還有巴丹吉林沙漠裡唯一的小喇嘛廟,已有100多年曆史。廟海子雖是鹽湖,但碧波輕漾,滷蟲繁生,成百上千只野鴨以此為食,浮水棲嬉;湖畔甘泉噴湧,綠草如茵,蘆花紛飛。數十棵柳樹、沙棗樹華蔭如蓋,一群群山羊、駱駝和驢騾各據一隅,悠閒地吃草,生人靠近,畜群突奔,驚起一群黃褐色的青蛙。待到夕陽西下,殘陽如血,廟堂響起鼓聲,牧民的平房升了炊煙……恍如進入了水鄉江南。

沙莫深處這一個個美麗的海子宛若就是一個個妙齡少女秀麗的身影,似乎在向我們輕輕得訴說著她的陰柔之美,給人一種自然與人心靈相通、完美融合的感。那古老而孤寂的巴丹吉林廟帶著二百多年曆史的滄桑向人們展示了宗教的神祕和蒙古人的淳真與樸實,而廟中的喇嘛彷彿就是神派到巴丹吉林的使者,是巴丹吉林人心靈的守護神。廟室分上下兩層,呈樓閣式。四角形的角樓,重簷山頂,正面有兩小窗,兩側各有4扇小窗。整個建築剛剛經過一次維修,廟室裡五彩斑斕,四周的牆壁上繪滿了佛教題材的壁畫,神龕上供著許多佛像,藏經閣裡擺滿布裹的經書,精美的磚雕、木雕令人目不睱接。雖然巴丹吉林廟地處偏遠,周邊地區人煙稀少,但這裡長年香火不斷,每年有許多沙漠外信佛的人不怕路遠、艱險慕名前來進香,其中不乏外國遊客。香菸繚繞,晨鐘暮鼓,美麗的喇嘛廟為遼闊的巴丹吉林沙漠增添了神奇。“零距離”接觸巴丹吉林沙漠“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寺廟”五絕全景,真實體驗到人與沙漠的水乳交融,感受到了自然神奇景觀。原汁原味的大漠風光,令人的心情飛揚。腳踩在沙粒的任何一處,都會立刻看見漏沙的表演,沙體似水一般流瀉,層層往下流動,沙粒慢慢淹蓋了人的腳印,留下的只是一個凹下去的馬蹄狀足跡。你把腳用力下拉,漏沙的現象也就更令人驚歎,就是濃縮的雪崩奇觀。於是,只好手腳並用往上爬,沒爬上十幾尺就累的口乾舌燥、氣喘噓噓了,於是,我們就大口地喘氣、大口地喝水。我們一步一陷踏著流沙,爬上一個沙山嶺角坐下來。什麼也不思、什麼也不想,就這樣的坐著,讓困頓的心離開鋼筋水泥構建的城市, 孤獨地行走在無人的戈壁,敞開衣襟,讓漠北的烈風印在胸膛,默默的感觸這大漠的美景。沙峰似大海中的波浪輕輕盪漾,跌宕有致。金燦燦的沙礫在我們的腳下流,發出陣陣悅耳的音韻,好像許多透明的未經雕琢的玉珠落在我的心扉,奏一串空靈的樂句。陶然於這古樸的旋律,似乎置身於那一座座消逝在風沙中的古蹟,聽到槳車轔轔地滾過市井,聽到叮咚的駝鈴聲聲和邊域號角在落日殘照中嗚咽。


 沙漠靜悄悄的,沒有一絲風。空氣是清涼的,在這樣的時分,騎著駱駝行走在沙漠上,很愜意。極目遠眺,千里瀚海沙丘如波,層層疊疊,湧向天際,蔚為壯觀。有人感嘆,沙漠是最具有曲線美的地方。的確,隨目望去,遠遠近近的沙漠地貌佈滿了象水波、象耳廓、象蝸牛殼一樣的美麗景觀,這都是風神的傑作。登臨峰頂,還能俯瞰到沙峰四周相隔著幾公里的6個湖泊。它們在夕陽的照射下,熠熠閃光,湖畔有裊裊炊煙升起。遠遠的一群潔白的山羊,象一片白雲飄浮在沙坡上,隱隱隨風傳來小羊的咩叫聲;在沙丘背後時而會有幾峰肥壯的駱駝聽見聲響,慢慢地抬起頭來給你一個高傲的目光;天空中,有時會遠遠地飛來一個黑點,那是正視搜尋獵物的沙漠蒼鷹…

下午五時,我們告別了右旗的朋友,將踏上了回程。前來送行的朋友們深情地唱起了挽留客人的蒙古族歌曲:“遠方的朋友請你留下,草原是你溫馨的家”, 酒至酣處,主賓同唱,歌聲此起彼伏,我們的眼睛溼潤了。大沙漠不知道,一個個想念它的人來了又要走了。我們都是一個個過客,穿過不慌不忙的沙海,感受博大與深邃,但過後仍然是孤單而落寞。

  

阿右旗之旅
“國慶”長假讓我有了要放飛心情的時間和心境。於是約上幾個酷愛旅遊的朋友于2日早晨,自駕車踏上了去阿右旗的路程。我們一行過山丹,經紅寺湖,再往東北走,便是茫茫的沙丘荒漠。深秋的大漠依然點綴著無際的綠色。它的主角是一種叫沙米的沙生植物。它長著細刺,成片成片地泛著茵茵青綠,隨著沙漠延伸。除此之外,沙漠的綠色還有梭梭、沙蒿、珍珠柴、霸王、甘草和麻黃等10多種沙生草灌木。行走在巴丹吉林沙漠裡,基本每見到一個大型沙窩就是一片綠色的草地。沿途大片的草場已經沙漠化,一段一段的古長城時有時無,一路上見不到任何草原的痕跡。這使人聯想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句。

我們一路驅車,公路在戈壁灘上延伸到遠方,白色的碎石路面白的有些刺眼。遠方的地平線處可以模糊的看到山的輪廓,天離地面很近很近,湛藍湛藍的看不到一朵雲彩,只有遠山的山頂漂浮著幾朵白雲,卻又象是漂浮在天邊。沒去之前我憧憬著“風吹草低現牛羊”詩句中描寫的大草原那份美麗和遼闊,可當我看到的卻是讓我極為失望的景色——無邊無際的戈壁沙礫。聽同車阿右旗的朋友說,每年的金秋十月,狂風肆虐的沙漠戈壁變得溫馴了許多,這時也是這裡最好的季節。順著車窗外看去,湛藍的天空下,那延綿起伏的沙丘錯落有序,幾棵胡楊樹隨著秋意泛起晶瑩透亮的金光。

為了不耽誤行程,我們便在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匆匆吃過午餐,便徑直朝阿右旗挺進。也許是冥冥之中有某種東西在吸引著我,同車的其他人不停地說著無聊的話,而我的心卻渴望著感受沙漠。荒涼的戈壁,層巒的沙丘,孤獨的長城,神祕的海子,還有傳說中的歷史風鈴……,這些曾經縈繞著的夢,越來越清晰。

一路上,視野所到之處,皆為金色的沙山、碧綠的湖水、奇異的怪石,種種看似奇異的組合就這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白雲、藍天、黃沙、奇石、漠風勾勒出一幅絕好的塞外自然風光畫卷,加之古樸的牧區生活習俗,濃郁的蒙古族風情,身臨其境,使人有了一種心靈的震撼和衝擊。車在一家賓館的院子裡停了下來,我們下了車,拍打著身上的塵土,活動著筋骨,從車上取下各自的行李。剛才為了能夠更好的欣賞沿途美麗的風光,大家都沒有關閉車窗,每個人身上臉上都是灰濛濛的沙塵,下車開始不停的拍打,使塵土瀰漫了整個院子。簡單的洗漱後,就去吃飯。剛坐下不一會兒,飯菜上桌,大家彼此客套了一番開始狼吞虎嚥,一天的奔波早已經飢腸轆轆。桌上自然全是當地的特色菜,以肉為主,少有綠菜,朋友拿來了一種叫做馬奶的酒,喝起來綿甜爽口,不象川酒、隴酒那樣難以下嚥。吃完飯,月兒已高高懸掛當空,氣溫變得很低,城的路上已經沒有什麼行人了,只有兩旁的一戶戶人家亮著燈,路邊幾家挨在一起的餐館燈箱照亮著門前的街道。月亮放射出幽幽的光明,照射著這寧靜的蒙族小城,不時傳來的陣陣狗吠,在夜空中變得空曠,久遠。賓館房間裡的條件不是很好,但睡覺決沒問題。打些熱水洗了洗,關燈睡覺,養精蓄銳,準備明天的旅行。

第二天一早本打算早起要看日出、拍照。但也許這裡過於安靜的原故,被朋友叫起時,已是早上8:30分,一種遺憾之感忳然湧上心頭。簡單的早餐後,我們便向沙漠深處挺進。巴丹吉林沙漠位於阿拉右旗西部和額濟納旗東部的巨型盆地之中,是世界第四大沙漠,是中國第三大沙漠,是內蒙古第一大沙漠,還是世界最高大沙丘所在地。沙漠東部是阿爾騰山、宗乃山、雅布賴山,西部是額濟納河平原的東部戈壁,南部是合黎山和龍首山,北部是阿拉善中部戈壁在巴丹吉林沙漠內,沙山沙丘、風蝕窪地、剝蝕山丘、湖泊盆地和谷地交錯分佈,並以流動沙丘為主,形態複雜,高大密集,最高的巴彥諾爾、吉訶德沙山高度達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這裡雖然氣候極為乾旱,但在巴丹吉林沙漠內有著許多的湖泊。在沙漠中還有多處泉水湧出,水質清澈,甘甜可口,可供人蓄飲用。其中的廟海子,就是所有沙漠綠洲的縮影。它是阿右旗雅布賴鎮巴丹吉林嘎查委員會所在地。這裡住著3戶牧民家庭,五排土坯築成的平房,還有巴丹吉林沙漠裡唯一的小喇嘛廟,已有100多年曆史。廟海子雖是鹽湖,但碧波輕漾,滷蟲繁生,成百上千只野鴨以此為食,浮水棲嬉;湖畔甘泉噴湧,綠草如茵,蘆花紛飛。數十棵柳樹、沙棗樹華蔭如蓋,一群群山羊、駱駝和驢騾各據一隅,悠閒地吃草,生人靠近,畜群突奔,驚起一群黃褐色的青蛙。待到夕陽西下,殘陽如血,廟堂響起鼓聲,牧民的平房升了炊煙……恍如進入了水鄉江南。

標籤: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