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歷史故事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500字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經驗與教訓,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歷史,因此,學習歷史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中國歷史文化故事500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500字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500字篇一:歷史上草船借箭真正的主角

三國時期,草船借箭的故事一直受到後人的傳頌,近年來,關於草船借箭的題材電影和電視劇也層出不窮。

然而真實的情況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草船借箭的主角並非諸葛亮,而是羅貫中根據曹操伐吳的事蹟加以加工而成,這次,孫權才是主角。

公元220xx年到公元220xx年,建業成為東吳的行政中心有9年,因為孫權還沒有稱帝,所以“六朝古都”並不是從這年算起。但對建業的影響是深遠 的,孫權在楚國金陵邑的故址石頭山上築城,名叫石頭城,作為軍事要塞,也就是現在清涼山一帶。南京的政治、經濟中心以前一直在秣陵,此後漸漸移到了現在市區位置。這9年相當於正式成為都城前的試用期,時間不算短,建業的表現又怎麼樣呢?

孫權在這裡完成的大事件,概括起來講就是:與曹操如談戀愛,關係時好時壞;與劉備如離婚,漸行漸遠,直至徹底交惡。當然其中有交錯,與曹操翻臉的時候必定與劉備笑容迎臉,與曹操消停一會必定和劉備大打出手。就像“鬥地主”一樣,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與曹操的摩擦斷斷續續,說兩次比較大的戰役。

這在《三國演義》中有相似的情節,只是主角都換人了。《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角是諸葛亮,但這是作者羅貫中虛構的,故事的原型其實是孫權。

公元220xx年,曹操為了復仇,經過幾年的休整,進軍濡須口(今安徽含山縣內)。這在長江以西,孫權為了防守曹軍建立的軍事據點。曹操以張遼、臧霸為先鋒,號稱有40萬人。但他們有心理陰影,上次赤壁之戰吃的苦頭大了,害怕悲劇再次上演。

張遼越走腿越軟,到了半途還想撤兵回去。臧霸心裡也抖豁,壯著膽子給張遼打氣:曹公會安排好一切的,怎麼會扔下我們不管呢?千萬不要怕。第一戰,曹軍得勝,還攻破了孫權的江西大營,俘獲了都督公孫陽。孫權得到訊息後,迅速帶了7萬人抵抗,派甘寧成功地夜襲了曹操大營。

此後曹操大軍不知道中了什麼邪染上了恐懼症,如同驚弓之鳥。孫權連連挑戰,曹軍像是為逃避捱打躲到床下的小孩,死活不出來。

孫權大搖大擺地坐著 大船觀看曹操的水軍,曹軍不敢出擊,只能遠遠地亂箭齊發。孫權的船因為一面全被射中,船身傾斜,孫權命令手下很從容地把船轉個方向,曹軍也很配合地再次發 箭,直到另一面也射滿了箭,船身得以平衡,孫權才坐著船不緊不慢地離去。

史書上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孫權坐著小船看曹軍,曹操沒有派人放箭。孫權為了顯擺 示威,一路敲著喧天的鑼鼓經過,曹軍眼睜睜地看著他揚長而去。不管哪種說法,都說明孫權不僅不懼怕曹操,還佔了一定的主動權。

雙方相持了一個多月,曹操看到孫權的舟船器仗軍伍整肅,長嘆了一口氣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如劉景升(死去的荊州刺史劉表)兒子,豚犬耳!”豚 是豬的意思。當時正是綿綿春雨,孫權知道曹操的北方軍隊不適合作戰,寫了一封信給曹操“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完全是嘲諷的口氣,還夾了一張紙條,另寫了八個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帶著輕蔑和詛咒。

但曹操看了卻很高興,因為他一直想退軍,就是找不到藉口,這次終於找到光明正大的理由了,所以他對部下說:“孫權不欺孤。”隨後看著無邊的江水,帶著無奈 和嘆息撤兵北返,留下一個傷感的背影。

這一戰,長江以西有10多萬戶看到東吳勢強,搬遷到長江以東。此後曹操不服氣,又發瘋似地組織了幾次進攻,但都無功 而返。孫權基本控制了合肥以南、長江以北的局勢。

南宋詞人辛棄疾曾寫下一首借古抒懷的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首詞就是以孫權這個故事暗喻南宋朝廷的軟弱,沉鬱頓挫、意境高遠,三問三答,引發千古興亡之感。

生子當如孫仲謀。多少年了,這句千古之詞還那麼震撼人心。孫權雖然勇武比不上孫策,但是他也不可小視。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500字篇二:歷史上的“子貴母死制”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立儲制度是政治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很長時期實行“子貴母死”制度,即皇子一旦被立為儲君,其生母必須被賜死,這項看起來很殘忍的制度對北魏的政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立太子前,先賜死其生母。這種殘忍的傳位方式,史學界稱之為“立子殺母”或者“子貴母死”。

開此先河的,是漢武帝;形成制度的,卻是拓跋氏。漢武帝“立子殺母”,在西漢僅此一例;而拓跋氏的“子貴母死”,卻在北魏沿襲成勢。

在看宮廷劇的時候,大多的劇情:都是後宮的女人為了生兒子鞏固地位而使出各種手段。

當然,在古代歷史上的宮廷中,也是普遍存在母憑子貴的現象,後宮女兒的地位往往與是否能為皇上誕下皇子有很大的關係。若自己的兒子可以當上皇帝,自己的地位也一定可以大大提升,例如王政君、武則天、孝莊太后、慈禧等。

當然凡事也有例外,有的妃嬪卻偏偏不願意生兒子,因為誕下皇子不僅不會給自己帶來榮耀,有時候也會帶來殺身之禍。

最先執行這個律法的是漢武帝,當年的漢武帝年邁,自知無法再管理朝政,準備立年幼的劉弗陵為皇帝,而當時劉弗陵的母后鉤戈夫人還年輕氣盛,漢武帝擔心自己死後,鉤戈夫人的勢力會變強大,奪走自己的江山,使呂后的事件再次上演,於是便下令將她處死。

當時,鉤戈夫人還曾苦苦哀求,但是並沒有打動武帝,就這樣,鉤戈夫人死在了小小的劉弗陵眼前,這隊劉弗陵造成了很大的心裡創傷。

到了北魏時期,這樣殘酷的繼承製度被寫進了律法,如果某位妃子誕下的兒子成為了皇帝,那麼這個妃子就要自殺。

從道武帝開始,凡是兒子被立為太子的妃子都被處死了,此制度一實行就實行了七代,有許多正值大好年華的女子無端死去。例如道武帝的寵妃劉氏,生了長子拓跋嗣,後來拓跋嗣被立為太子,劉氏便被殺掉了。後來,拓跋嗣因為過於想念母親,經常悲傷不已,後來竟被道武帝趕出了皇宮。

可以說,到北魏時期,“立子母死”發展到了鼎盛時期,這與拓跋古老的舊制度有很大的關係。當時北魏還沒有確立一套父子傳承的繼承製度,而是以來與母親家族的勢力,即“母強子立”。

但是到了道武帝的時期,這種情況發生了轉變。道武帝用戰爭手段強硬離散了母族的部落,後來先後逼死了自己的母親和太子的母親。不過殺母立子的制度雖然打破了舊制度,但是也因此犧牲了許多無辜母親的生命。

孝文帝拓跋巨集的父親信仰佛教,因此在拓跋巨集五歲的時候就退位,把皇帝的位置讓給了他。但是由於拓跋巨集的母親在立太子時按照制度被賜死,因此拓跋巨集只能由馮太后撫養。

可想而知,馮太后對待拓跋巨集非常之不好,經常體罰他,甚至有一次大冷天把拓跋巨集關在黑屋子裡面三天不給飯吃。後來,孝文帝的賓妃們都希望自己生孩子是個公主,而都不願意生男孩,以免到時候兒子一旦被立為太子,自己就只有死路一條。

好在這個制度到了宣武帝元恪時得到了廢除,因為宣武帝深信佛教,不忍殺生,於是便廢除了“子貴母死”的制度,宣佈立太子時,不需要再殺太子的母親。

始於天賜六年(409),止於延昌元年(512),“子貴母死”在北魏沿襲七代,歷經百年,見證了拓跋鮮卑的興衰。

這一制度,是氏族社會碰撞封建專制的產物,是北魏推進制度轉型的催化劑,所以,它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舉。它雖然有一定合理性,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婦人干政問題。事實上,北魏出現了很多女強人,如竇太后、常太后、馮太后、高皇后、胡太后等。細細數來,這一時期的婦人干政現象,要比北魏建國前還要嚴重。

筆者認為,封建專制制度一日不除,婦人干政的現象就不會斷絕,這也正是西漢“立子殺母”一代而終的根本原因。而那些別有用心之人,不顧制度與現實的嚴重脫節,將其變成“婦人蔘與國政”的工具,這不僅違背了拓跋珪的初衷,同時也加速了北魏政權的衰敗和分裂。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500字篇三:古人是如何防火滅火的

火誕生的那刻起,福禍便相伴而生。所以,如何管理好火也成為一門古老的學科。

眼下,秋冬時節,天乾物燥,是火隱患的高發季節。近來,全國各地時有大小火情發生,高壓水槍、雲梯、消防車等現代化消防器材各顯神通。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社會,火是怎麼被約束的呢?

黃帝時,已經有掌管火事的部門。《史記》說,黃帝在安排國計民生時,明確提出要有節制地用火,還設定了專門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員,叫“火政”。

商朝,有幾座糧倉被燒,火勢不小,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記載,這也是文字出現後最早有關火災的紀錄。商朝看到火的厲害,制定了火規,對遺棄在道路上的灰燼復燃後釀成火災的,要處以斷手的刑罰。

周朝規定,仲春二月,宮廷中掌管用火的官員要在城中用木槌敲大鈴,提醒大家防火。

這也是更夫喊火燭的由來——每到冬天,時近黃昏,街上就會傳來一陣陣“寒冬臘月,火燭小心,水缸滿滿,灶倉清清”的呼喊聲。周朝禁火期大多吃冷食,不讓做飯。春耕了,老百姓不能餓肚子幹活,所以禁火期前就得備好足夠的乾糧。

春秋戰國時,管仲說管理好“火”是關係到國家貧富的大事之一,並提出了修定火憲的意見。那時舉行儀式的人,需用左手舉火把,以減少明火亂動的危險。右手捧碗隨時接灰燼,以防殘火落地亂濺。舉火人要坐屋角,因為屋角不是活動的中心,還不準跟別人打招呼,不準講話,不準唱歌,做到專心守職。可以說,對火的管理達到了一定高度。

漢代,水火盜賊不分家,統一由武官執金吾負責。“金吾”是兩端帶鎏金的銅棒,對付難管理的社會問題是很有威懾力的。《漢書》中說,西漢長安“每街一亭”,有16個街亭;東漢洛陽24街,有24個街亭。街亭和現在的派出所差不多,街亭裡有大鼓,有房間,有廣場,可以駐紮軍警,大的可容納幾千人。東漢史學家荀悅對於火情的看法是“防為上,救次之,誡為下”,“防患於未然”是從這兒來的。

唐代負責火情的組織叫“武侯鋪”,分佈在城市、坊間,佈置的消防兵從一二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在全城形成一個火情傳達系統。滅火工具大多是用豬、牛、羊等動物的皮編織的袋子。據說,唐以前都是用這些簡單的工具滅火。

到了宋朝,火好像不那麼恣意妄為了,世界上的第一支城市消防隊誕生了,組織形式很像現在的消防隊。負責地方火禁等事宜的防火官叫廂使。當時開封等地火禁很嚴格,半夜就要滅掉一切燭火。假如有的人家後半夜燒紙,必須事先告知。滅火的兵叫防隅軍,都經過嚴格訓練,專門夜間巡邏督促居民按時熄滅油燈、蠟燭等。地勢高的地方有瞭望火樓,白天黑夜不離人。一旦有火情,撲救的各支隊配合密切,有的救護、安置受傷居民;有的搶救財產;有的運水滅火,紋絲不亂。

北宋仁宗時,已經有了水袋、水囊、麻搭等比較先進的滅火工具。蘇東坡在杭州任通判和太守時,升級了滅火隊員的配置工具,有棚索、斧、鋸、火籠、火背心等滅火裝備。

明朝,一些城市組建了火兵,主要是防禦敵軍火攻引起的火災和防範其他火患。火兵駐紮在城中心或建築密集、人員流動多的地方,配有水桶、藤鬥、麻搭、唧筒、竹梯、斧、鋸等救火器具。皇帝的東西是不能有閃失的,盛放鑾駕儀仗等器物的倉庫除沿護城河設定外,還建造了絕對可靠的防火隔牆。防火隔牆其實是每隔7間房屋空出的一間房,無門無窗,裡面都是夯實的土,厚度達5米。

另外,居民的白壁青瓦馬頭牆有防火和防風雙重作用;寺廟、祠堂等建築屋脊上怪獸嘴裡吐出的曲折鐵舌頭,防雷火的,也就是避雷針。

清朝,對於火的管理更科學了。康熙、雍正、乾隆時朝,每個防火班人數不下兩百人。防火班又叫機桶處,機桶當時是十分先進的引水滅火工具。這種國產的救火器又稱“水龍”,一般放在防火班人員的宿舍裡,行動時便於攜帶。

在不少清宮影視劇中,有些火勢是很大的,讓人一看就發毛。比如《孝莊祕史》中有個鏡頭,火光沖天,煙霧濃濃的,要是滅火的工具不先進,沒準皇家園子就不保了。

同治年間,民間自發成立了消防組織“水龍局”。清代詩人吳東發看了“水龍”表演後,寫下“數人併力動樞機,呼吸縱送在復右”的詩句,從中看出這個滅火工具不同尋常啊!

標籤:歷史